环境经济研究范文

2023-09-19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位于重庆市开县新城汉丰街道安康片区, 东面与开县蔬菜批发 (临时批发市场, 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 直销点相邻, 其外隔驷马街和驷马河沟与美和佳苑小区相望, 南面隔九龙路与机电市场住宅小区相望, 西南面为中央国际生活城, 西面隔百成街与鹤翔豪苑小区相望, 北面隔人民路与安康居民小区相望, 周边交通方便, 市政配套设施齐全。

2 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Pi值均小于1,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2级标准, 因此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澎溪河木桥断面和南河石龙船断面各项监测因子Sij值均小于1,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 水环境质量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声环境质量现状昼间为56.7dB~66.8dB, 夜间为50.7dB~54.1dB, 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类区域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另外拟建项目所处区域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 周边动植物稀少, 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 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 废气。建设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居民厨房、培训中心餐饮油烟、地下车库的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污水处理臭气等, 因此, 居民厨房废气通过小区排烟道从屋顶排入大气环境, 应急柴油发电机和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量小, 通过排烟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 污水池臭气引至楼顶排放。培训中心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处理效率达85%以上) 处理后, 由专用烟道排放。居住楼下部分的商业用房若设置餐饮业, 则需单独向开县环保局申报办理审批手续, 经批准后方可设置, 并在5#、6#楼配套专用排烟管道, 餐饮油烟必须经静电油烟处理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空排放。所有排放口均高出上人屋面2.0m。

(2) 废水。营运期的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 污染因子以COD、SS、BOD5、NH3-N和动植物油为主。项目营运期餐饮废水经隔油后与生活污水汇合, 再经生化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经开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地面冲洗水经隔油、尘砂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

(3) 噪声。营运期的主要声源设备全部置于地下, 通过采取减振、消声、建筑隔声等措施加以处理, 对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基本上没有明显影响, 该区声学环境状况维持现状。

(4) 固体废物。小区的生活垃圾采取袋装收集后送至小区垃圾收集点, 由环卫部门及时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

小区商业门面内若涉及餐饮, 餐厨垃圾也应严格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市人民政府第226号令) 执行, 餐厨单位自行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专用容器, 在餐厨垃圾产生后24h内交由有资质单位收运, 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拟建项目建成后, 通过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污染防治措施、小区景观绿化和生态功能的建设和完善, 将会使项目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项目建成后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呈正影响。

5 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

通过对工程的适宜性分析、污染物治理效果、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预测评价的基础上, 根据“重庆市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试行) ”的要求进行评价拟建工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结果表明,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居住环境适宜性等级为B级, 属于适宜。

6 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

(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对照国家发改委令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的规定, 拟建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与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开县新城总体规划, 拟建项目所在地开县新城汉丰街道用地使用性质为办公、住宅用地,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3) 布局的合理性。拟建项目结合场地所处的位置, 及周边的景观要素, 规划为四周围合商业建筑, 穿插点式高层住宅, 场地中部设置办公楼, 场地的东北角设置竹材开发研究所技术培训中心。并配以丰富的景观,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规划串连其间的主道路骨架及步行景观廊道, 形成“一轴、两环、三心”的规划格局。总体布局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评价认为拟建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

7 结语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 其建设内容、土地利用、开发项目等符合国家、重庆市有关要求。项目总体布局合理, 建筑设计新颖, 对环境影响小, 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 拟建项目投入运营后不会使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项目建成后的居住环境适宜性基本合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评价认为, 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论文针对重庆星星套装门公司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从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产业政策与城市规划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总体布局合理, 对环境影响小, 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评价认为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2] 胡二邦, 彭理通, 陆雍森.环境风险评价使用技术和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3] 张学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 2003, 24 (1) .

[4]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统计工作对于科学管理企业、监督企业活动、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企业的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几点改善意见。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统计

企业的统计不仅仅是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统计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统计的重要性,认真分析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统计效率。

一、企业统计的重要意义

1.企业统计为政府统计提供了依据

在我国的统计制度中,基层的企业单位是统计调查的对象之一,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如何,与企业的统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地方及部门的数据质量及普查带来方便,直接促进了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2.企业统计为企业管理提供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企业统计在企业的科学管理过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越来越需要相应的产品、原材料、市场、同行业等方面的资料,只有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及时提供这些信息和数据,企业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制定出企业的长远发展计划,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3.企业统计为企业的经营成果提供依据

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如何,是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地将目标管理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企业中来,对于企业的领导人,也往往以经营业绩作为衡量是否完成工作目标的依据,如是否进行奖惩都是按照企业的统计数据来的,因此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尤为重要。

4.企业统计为职工参与管理提供条件

企业为了实现民主管理,会定期向职工公布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接受职工的监督与管理。企业的统计也要顺应潮流,努力满足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的要求,汇总出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的统计数据,真实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职工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这给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与监督提供了条件,促进职工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

二、企业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意识普遍淡薄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统计工作仅仅是一种形式工程,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实,统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多样的信息里找到关键有效的信息,这些关键有效的信息可以指导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推进。统计工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目标指导、企业经营状况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正是因为统计工作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企业的统计工作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2.统计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一些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了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对于统计工作加以重视,这样一来,统计工作的执行就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把经济利益看做第一位,忽视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了企业统计工作数据混乱,数据的质量不高,数据可靠性不足。如此一来,统计质量不断下降,很难使得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企业的科学决策和发展计划也就很难制定起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统计人员素质较低

正是因为很多企业的领导对于统计工作不重视,领导在选择统计人员的时候往往都比较随意,再加上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很难得到发挥,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一些企业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甚至没有统计部门,仅仅是会计或者销售人员兼任统计工作,在统计的时候也是随意填写几张表格。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设置了统计部门,但是在选择统计人员的时候随意性很大,统计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足,业务素质及经验不足等等,这些都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提高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1.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让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凸显。首先,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监督和管理好统计工作的执行过程,让统计工作提供简洁有效的信息为科学决策做出依据。面对各种复杂多样的数据信息,领导要认识到统计工作在筛选有效信息、提供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及时认真查找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問题。其次,领导要带头做好统计工作的咨询工作,让统计工作中的数据变得容易理解,为相关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在统计数据得出之后,企业领导要督促统计人员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以此为依据做好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营状况的掌握工作。总之,企业领导只有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监督和管理好统计工作的执行过程,做好统计工作的咨询服务工作,才能让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凸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以彰显,企业要加强统计工作制度的建立及统计技术手段的创新工作。首先,企业要建立相对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针对统计的范围、内容、方法、程序、报表、时间等等因素都要做好明确的规定,确保统计工作按照统计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例如,针对统计报表中的格式、数量、栏目、说明材料、上报时间等等做了明确规定,就能掌握相应的统计数据信息,避免漏报、不报的现象发生。其次,企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统计方法,提高统计工作的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在统计的工作中,为了及时有效地更新和上报数据,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及时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快速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及加工,及时有效地进行数据信息分享,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非信息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的。

3.提高统计人员队伍素质

企业的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如果统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责任意识,统计工作难免流于形式,因此要加强好统计人员的素质建设。首先,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统计部门,如果没有相应条件也要建立统计部门,明确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要积极避免一人兼多职的情况出现,确保统计工作有效进行。其次,企业要做好统计人员的选择把关工作,选择具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确保统计人员持证上岗,还要考虑到统计人员的业务基础。专业技术、责任精神、统计经验等要素,选择综合素质良好的统计人员来做统计工作。再次,要定期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及部门要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开展统计知识、计算机知识、财会知识、法律知识等,鼓励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最后,企业要激发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要定期为统计工作作出巨大贡献或者进步较快的同志进行表彰,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奖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从而不断地投入到统计工作中去。

总之,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挑战,企业要想提供自身的综合实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站稳脚跟,就要加强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企业统计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瑞华.感悟提升企业统计工作整体水平[J].北京统计, 2004(11)

[2] 陆士琪.对企业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服务的探索[J].上海统计,1995(02)

[3] 郑香恋.新时期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工作[J].山西统计,1994(12)

[4] 郭青霖.改进企业统计工作初探[J].山西统计,2003(12)

[5] 王玉华.劳动服务企业统计工作改革的设想[J].山西统计,1994(12)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相关的法律、会计、税收制度没有完善,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有待发展,这些形成了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阻力。文章建议借助政府支持,组建专门的特殊目的机构,宏观方面将证券化行为纳入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微观方面使持有住房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采取积极的表外模式以实现证券化。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环境;环境建设

一、引言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拥有的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是其重要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金融创新制度,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后,将所持有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然后由该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y,MBS)的行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通过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来实现,实现证券化的核心在于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

二、推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意义

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可以控制、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二)丰富投资工具,拓宽投资渠道

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型的交易工具,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活跃了资本市场的交易。值得注意的是,住房抵押贷款中的纯利息证券是良好的对冲风险的工具,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组合的选择。

(三)调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降低流动性风险,解决期限错配问题,可以使资金达到更合理的配置,有利于盈余方进行投资,短缺方进行融资,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两者的双赢。

(四)活跃房地产市场,刺激有效需求

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有效地把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联结起来,从而把居民和机构多余的资金间接地导入房地产市场,增加了住房建设资金,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取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住房开发与消费信贷。资金来源的增多使得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筹资成本降低。一方面降低了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增加了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提高了居民的支付能力,刺激有效需求。

(五)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一起风险低、收益稳定而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从而可以有效刺激投资需求。同时通过把部分房地产开发贷款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又可以取得新的房地产开发流动资金,创造新的投资需求。此外,住宅建设投资还可使50多个相关产业按1.5到2的产值弹性乘数增大。所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终可以从

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多方主体的介入也有利于防地市场风险的分散。

三、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选择模式

(一)表内模式

表内模式是指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仍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由发起人以这部分信贷资产所构建的资产组合支持自己发行MBS证券。为了能更好地实现风险隔离,发起人往往将这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委托给信托机构,设立特殊目的信托,实现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破产隔离。

(二)表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把符合条件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真实出售给SPV,SPV购买资产后建立资产池,并以其为支持发行MBS证券。表外证券化的关键在于SPV的存在和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的真实销售。由于SPV的存在,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可以实现真实销售,实现被证券化资产与银行其他资产之间完全的风险隔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产隔离。

(三)准表外模式

在此模式下,发起人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作为SPV,然后将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真实出售给子公司,子公司以住房抵押贷款作为支持发行债券,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从母公司自身的会计报表看,这是一种表外证券化模式;但从母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角度看,子公司(SPV)的资产最终要体现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也就是说被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仍然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又是一种表内证券化模式。由于母公司将资产真实出售,并进入子公司资产负债表,实现了破产隔离,所以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发起人主导的表外证券化。

表内模式虽然省去了建立、规范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阶段,缩短了证券化的环节,规避法律对SPV组建和发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制约,但都不能对我国真正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到长远的支持作用,并非长久之计。准表外模式对商业银行的要求较高,设立子公司的过程也相当繁琐,在证券化的起步时期会大大增加成本。表外模式才是最终的目标。

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金融环境建设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发起人、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投资者等多方主体,其流程也包括多个环节,这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信托法和为证券化服务的会计、税务处理和收费规定等。有了这些法规的配套,才能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运作。首先是对抵押贷款“真实出售”的法律制约;其次是对SPV的组建和发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法律制约;最后是对机构投资者购买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法律制约。

(二)完善会计制度

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基本的会计处理问题有三个:一是发起人对住房抵押贷款的会计处理;二是发起人与SPV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三是证券化的损益的确认问题。

若采用表外模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话,发起人将住房抵押贷款真实出售给SPV,所以不存在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但是商业银行还是面临发放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时,住房抵押贷款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如何将基础资产冲销并确认收益,目前没有统一规定。同时在抵押贷款的还款日和到期日,商业银行和SPV在进行损益确认时都面临会计报表处理问题,这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或引导规范。

(三)完善税收制度

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税务主要涉及三个环节:一是基础资产从发起人转到SPV过程中的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印花税和营业税;二是SPV作为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之后经营证券化资产时是否作为纳税主体缴纳税金;三是投资者作为纳税主体缴纳税金。目前我国对上述三个过程的税收制度上不明确,建议如下:

1、对发起人。在表外模式下,发起人将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给SPV,该项资产已经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去,所得转让收入作为发起人的一项收入,从而应该将其纳入发起人的全部收入,在弥补商议财政年度的亏损后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缴纳资产交易的有关税费。由于抵押贷款的收益率扣除证券化成本的剩余部分在发起人和投资人之间进行分配,为保证发起人的利益,应采取适当的免税措施,否则基础资产的利息收入将大部分充作税款。

2、对SPV。建议对SPV的不同业务分项征税。在“导管”交易结构下,SPV只是作为资产及其资产收入的过渡性机构,并没有自己的经济行为,因此不能将其作为纳税主体来对待。过手式证券相对于转付资产证券更容易形成导管性资产证券结构,因此,应该将SPV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过手证券与其他支持证券分开,采取不同的税收方式,对过手式证券不再征收税款。

3、对投资者。在我国,投资者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投资者购买抵押支持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尚不明确。建议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步阶段,为吸收更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采取相应的免税或减税措施。

(四)完善监管制度

評级机构设置不合理,统一的评估标准尚未确立,评级方法不统一,评级人才短缺,评级缺乏连贯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进行。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础是抵押贷款的现金流。信用评级机构和贷款人应对借款人的信用度进行及时的跟踪评级,才能很好地确定其信用等级或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抵押贷款的安全性,投资者才乐于投资抵押贷款证券。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是使上述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

(五)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交易构成房地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住房抵押贷款是其证券化的载体,只有一级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抵押贷款余额,才能建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资产池。同时,只有抵押贷款一级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才有将其证券化的需要。我国目前适于进行证券化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主要受制于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不足。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从资金来源上分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银行信贷资金贷款。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过低,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不是合法性以此为支持的债券。可纳入证券化基础资产池的应该是银行信贷资金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2、还款方式的制约。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指银行信贷资金抵押贷款,下同)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和递增还款法。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抵押贷款的年限仅为一年,不适合作为基础资产纳入资产池。递增还款法下,借款人无力偿还的可能性会随到期日的临近而不断增大,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也不适合作为基础资产。能够纳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最好是来自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的抵押贷款。

3、担保方式的制约。住房抵押贷款的担保方式由抵押、质押、保证和抵(质)押加保证四种。抵押和抵(质)押加保证的方式占大多数。为保证资产池资产的同质性,便于计算违约的贷款损失率,资产池有抵押贷款或抵押加保证贷款为宜。

4、贷款期限的制约。因为从发放贷款到出售贷款,组成资产池,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需要一定的运作时间,所以五年以上的抵押贷款才比较适合用于证券化。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必须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并且有针对性地扩大基础资产的来源。

(六)深化住房金融政策改革

我国现有的住房金融制度是以公积金为主体的政策性体制,最大的问题时只有抵押贷款一级市场,没有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而且一级市场的操作也不够规范和统一,这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力。国家应考虑放宽市场限制。首先,允许成立国有或私人特殊目的机构,取消国家担保限制,以保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信级别;其次,鼓励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采取适当的免税减税措施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尤其是允许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公司将住房公积金存款用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投资,或者采用信托方式进行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华伟.房地产金融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尹伯成,华伟,尹其振.房地产金融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黄嵩,魏恩遒,刘勇.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何小锋,韩广智.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何小锋.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金郁森.中国资产证券化实务:解决方案与产品设计[M].海天出版社,2005.

7、朱玉林.资产证券化与企业并购——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创新产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以专利为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30个省(市)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不仅是源于各地区R&D投入差异,而且创新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R&D投入;专利;面板数据

一、引 言

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生产要素成本日益高涨的中国,技术进步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有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我国各经济地带发生新的分化,出现一些新的快速发展的区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正逐步形成。然而,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一直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2006年为例,专利授权总量最多的广东省达到43516项,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的21.07%,而青海省专利授权量却只有97项,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四百倍。造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布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制约区域技术能力的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已逐步展开,并取得快

收稿日期:2008-09-02

基金项目:文章得到成果转化制度研究基金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CSTC2008CE9001。

作者简介:岳鹄(1980-),女,湖南省邵阳市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创新,公司治理等;张宗益(1964-),贵州省松桃市人,重庆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区域创新、不平等与增长。

速进展。在诸多文献中,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存在着共识:首先,创新能力在地理上并非平均分布,有些地区创新的表现特别突出,并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可以带动该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区域创新能力或创新产出效率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但R&D投入,而且来自区域内的无形因素如,文化风俗、地理、历史、教育和产业专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创新。但是,目前针对R&D投入以及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较少,并且大多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定性研究;少数进行实证研究,只是针对某一年度,用单个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使用更多年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基于区域层面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区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系统分析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提出研究问题;第二部分给出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回顾;第三部分对区域创新能力和它赖以产生的创新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实证结果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及对策。

二、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出现在中国,21世纪此项研究逐渐增多。学术界通常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制度组织网络。国内对区域创新概念界定的有柳卸林、胡志坚(2002),谢友才(2005), 莫晓(2005),周万生(2007),燕周立、吴玉鸣(2006),侯润秀、官建成(2006)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朱海就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部分组成,区域创新能力即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作用于企业,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1]。根据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综合能力,主要由R&D经费投入决定,并由在区域创新环境中培育出的地区竞争力体现出来,并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环境是指能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切支撑条件,包括硬环境(技术创新设施、设备以及资金等)和软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等)。

国外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早。马歇尔(1983) 、Krugaman (1997)和波特(1998)的研究都认为区域创新与产业密集有密切关系,区域化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知识的扩散。因此,区域创新研究被认为是行业集聚和无形因素的效应;并且,区域层面研究比国家层面、企业行业层面的研究有独特优势。Todtling 研究区域资源相同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发现区域资源相同的地区创新能力相差却很大,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仅由资源因素所决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行为主体能力、主体之间互动能力;不同产业创新能力可能不同,由于部门专业化、功能和组织特征,导致区域企业创新能力也会有差别[2]。Braczyk and Cooke etal(1998) 研究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差距与研究制度、教育制度和技术转移制度相关,在治理模型上依赖于区域决策能力、经费资源和政策导向。另外,区域创新活动具有系统的特点,创新能力不仅与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直接创新活动有关,而且与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主体间的网络关系等因素相关[3]。Stern、Porter和Furman 利用17个OECD国家1973~1996年的统计数据,从基础设施的角度对一国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有重要意义[4] 。

国内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如何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柳卸林和胡志坚,罗发友、刘友金、孙婷,官建成、刘顺忠,唐炎钊,这些既有的研究一般只对各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评价,而对导致这些差别的原因并没有给予定量的解释或分析 [5,8]。由于采用过多的定性和主观评价指标,使得结果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朱海就指出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并突出非R&D指标的重要性 [1]。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林云、金祥荣又作了进进一步的阐述 [9]。在区域创新绩效方面,陈广汉、蓝宝江研究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为一些省份研发支出多而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少提供一种解释 [10]

目前将R&D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的研究文献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古利平、张宗益等采用专利与R&D资源对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进行回归量化分析,但是只考虑了科研资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比较片面[11] 。章立军利用2002~200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金融环境显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但是样本跨度只有两年,并且未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只限于简单的混合回归[12]。李平、崔喜君等对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分析,但是主要侧重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没有考虑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13]。李习保采用SFA模型,实证检验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产出效率影响 [14]。郭国峰等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没有给出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理论依据,也没有考虑制度和研发投入等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 [15]。党文娟和张宗益采用负二项分布Negatitive-binomial方法分析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但仅针对2005年各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未考虑到各地区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和发展,从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更客观和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我国的创新活动[16]

由于我国不同省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手段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各个区域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巨大差异必然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以行政地域划分为基础分析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然而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创新能力与R&D投入及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但并不深入,本文基于目前研

究文献在指标选择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将结合省区创新实践进行全面阐述。

三、 模型、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1.变量选取

(1)创新能力产出的变量选取

Acs et al认为专利授权用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片面性,但由于数据容易获取,且和创新关系密切,而且多年来专利标准客观、变化缓慢,所以专利仍是衡量创新活动的相对可靠的指标[17]。因此,以发明专利(INN)、实用新型专利(SYXX)、外观设计专利(WGSJ)以及三项专利之和(PAT)衡量地区创新能力。

(2)R&D投入变量的选取

R&D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用当年R&D费用(RDE)来衡量地区对物资资本投入的力度;用当年的研发人员的数量(RDP)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力度。

(3)创新环境变量的选取

劳动者素质、产业集群、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支持,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构成地区特有的创新氛围和环境,但由于对创新环境进行直接测度以及之间相互联系的指标难以获得,本文借鉴李习保的方法[14],运用间接指标和替代指标来表示与这些方面相关的重要经济产出,并采用郭国峰的方法[15],将本文的解释变量确定为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流动能力和制度方面的指标来反映创新系统的环境因素:

① 教育水平:采用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费用(EDUE)反映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中对科技重视程度,一般来说,当地教育水平越高,劳动者素质也越高。

② 经济发展水平:党文娟等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能对技术创新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越能促进当地的创新能力 [16]。因此,本文沿用人均GDP(P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③知识流动能力:用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TMA)衡量,考察当地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交往关系,间接反映创新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交换和合作强度。

④制度变量: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措施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改革进程存在差异性 [18]。本文采用市场化指数(MAKD)来代表制度变迁,将制度因素引入知识生产函数。我们从中国经济转型的四个方面入手,即中国各省市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与市场关系和金融发展,以9个指标进行测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中国制度变迁过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指数,其指标体系的构成、数据来源及相关计算过程详见《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汪锋,2007)一文 [18]。本文更新并补充计算了2006年市场化指数。由于市场化指数本身就是相对数指标,所以不再取对数。

2. 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本文的样本区间为:1997~2006年,数据来源:1997~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在样本选取中,由于西藏数据缺乏,因此,本文考察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在内的其它30个省(市)。如上所述,文中涉及的指标为10个变量,这些变量的数字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专利授权数量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占绝大多数,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比例较低;另外我国各省(市)无论是各种专利数量,还是R&D投入以及其它指标,都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标准差很大,另一方面,最大值往往是最大值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可以发现由于R&D投入的不同,同时也因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很不平衡,并且依据所得数据,尽管从1997年到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发展,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创新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创新产出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而创新产出较少的地区主要是: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

(二)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大量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生产函数作为一个经验模型,为研究地方化知识流动的特性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提供有效的经验模型框架。一般认为,知识生产过程和实物产品生产过程在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投人产出过程,因此可以借助产品生产函数的形式来表述知识生产函数,本文把研发活动看作是一项知识的生产活动,借鉴Griliches(1979)的分析思路并利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的Cobb-Douglas形式:

Yi=AKαiLβiξi

其中,Y表示研发活动产出,K和L分别代表研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员投入,α、β分别为研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ξ为随机误差项,为观测单元。考虑到专利申请和授权过程都需要时间,Furman设定专利授权滞后研发投入3年 [4]。而在中国专利申请获得批准的时间大概要1-3年,本文在分析过程中认为:专利总体授权数量和发明授权量较解释变量滞后2年[15],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滞后1年[16]。因此,本文的模型设定如下:

由于面板数据能够同时反映变量在截面和时间二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具有纯时间序列数据和纯截面数据所不可比拟的诸多优点,如可以扩大样本容量,能够控制个体的异质性,有效减少回归变量,增加自由度从而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故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技术进步、创新能力等经济问题的建模实践中。上述模型中,上标表示不同的地区,下标表示不同的时期,(t-1)表示滞后1年,(t-2)表示滞后2年;模型(1)-模型(4),i的取值范围是1-30,t的取值范围是1997-2006;本文采用Eviews5.1计量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估计结果

首先,对模型的设定进行检验,以得到有效的参数估计,主要检验模型参数在所有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是否是相同的常数。接着,对面板数据方程类型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运用Hausman检验对固定效应或是随机效应模型的选取进行判定,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数字后的**号、*号分别表示通过了F统计量1%和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号表示通过了χ2统计量5%的显著性检验。

按照以上的模型假设,对4个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为避免横截面中的异方差可能给估计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减少横截面异方差的GLS估计方法;对于随机效应模型,采用FGLS法进行估计。限于篇幅,表3中只列出各模型的主体估计结果。

注:括号外为回归系数,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号、**和***号分别表示通过了10%、5%和1%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

从表3可知,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度90%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但R&D投入和区域环境中其它各个要素对专利授权总量和三个专利授权数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模型1,R&D经费投入、人均GDP、技术市场成交金额、R&D人员投入和市场化指数对专利授权总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86、0.291、0.118、0.174和0.021;而教育费用支出虽然与专利授权总量有正向关系,但并不显著。在模型2中,R&D经费投入、教育费用的投入、人均GDP、R&D人员和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对发明的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47、0.104、0.253、0.445和0.147,其中当R&D经费投入每增加0.147%,将会使该地区的发明授权量上升1%。

为方便比较,进一步估计得模型3和模型4。模型3中R&D经费投入、教育费用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市场化指数对实用新型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209、0.078、0.075、0.012;则人均GDP和R&D人员虽然与实用新型授权量有正相关,但是并不显著。模型4中人均GDP、研发人员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和市场化指数对外观设计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645、0.253、0.126和0.043;而R&D经费投入与外观设计虽然有正向关系,但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费用与外观设计授权量甚至有反向相关关系!

(二) 实证结果解释

1.R&D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1)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专利总量、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和外观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86、0.147和0.209,对实用新型的有正向影响,但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一般来说,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区域研究开发的规模以及区域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潜在产出,一个地区R&D 经费投入越多,研究开发活动规模越大,研究开发成果数量越多。但是,外观设计技术含量不高,它只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做出的富有美感的设计,所以R&D经费投入增加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R&D人员的投入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和专利授权总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注意到R&D人员投入的增加对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首先,R&D人员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科研人员技术生产效率;其次,R&D人员的专利倾向意识在不断提高。我国以前的R&D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且知识创新和价值创造脱节严重,故以前的科研成果一般仅作为学术成就发表,大多未申请专利。

2.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通过分析发现:教育费用支出仅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专利授权总量虽然有正的影响,但不显著;而对外观设计专利有抑制作用,结果与吴玉鸣研究一致[19]。原因主要是当前教育体制环境下,我国教育费用主要是针对各个学校投入,中小学的教育投入虽可提高劳动力素质,但不能形成创新力量,而大学由于扩招、合并和兴建大学城,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与此同时,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注重理论研究,科技成果缺乏市场导向,表现为多数高校开展创新活动的产业化导向不强,科技活动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难以形成技术资源有效集成[20]。此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研发活动并非高校工作的着力点,社会赋予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角色缺位。

(2)人均GDP与专利授权总量、发明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之间的回归结果在统计上都有显著正向相关影响,其中人均GDP每增加1%,使得外观设计专利增加0.645%,而人均GDP对实用新型专利存在正相关,但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说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发达,越有实力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也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高,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经济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对专利授权总量和三项专利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每增加1%,将会带动该地区的专利授权总量上升0.174%。地区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金额越大或技术市场交易越频繁,说明当地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交往越顺畅,创新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交换和合作性越强,越可以提高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

(4)市场化指数与专利授权总量、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发明专利的正向影响不明显,说明提高各个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非国有经济发展越快、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

金融发展越快,进行创新的融资渠道越多,往往使专利数量越多。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区域R&D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关系;同时,中国30个省(市)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不仅是因为区域R&D投入水平的差异,还因为各地区的创新环境及其他制约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人均GDP、技术市场交易额和市场化指数对专利有正向影响,但就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而言,是教育费用支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1)抓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激发高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自主创新氛围。教育要转变办学观念,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2)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要积极引进外资,在利用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3)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专利政策,打击侵权行为,以发挥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技术中介市场,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产出效率。(4)优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科研经费投人加大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创新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优化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活动质量的根本前提。深化改革,催化区域市场化环境,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创新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30-35.

[2] Todtling F. Technological Change at the regional level[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2,24(11): 1565 -1584.

[3] Todtling F,Kaufmann A. Innovation systems in regions of europ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9(6).

[4] Stern Porter andFurmanMeasuring the‘Ideas’Production Function: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Patent Output [R]. NBER Working Paper,7891, 2000.

[5]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6] 罗发友,刘友金,孙婷.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2(2):22-23.

[7] 官建成,刘顺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科学学研究,2003 (4):210-214.

[8] 唐炎钊.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37-43.

[9] 林云,金祥荣.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马太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学家,2008(3):78-85.

[10] 陈广汉,蓝宝江.研发支出、竞争程度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基于1998—2004年国内专利申请数量与R&D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7(3):101-106.

[11] 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R&D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1):147-151.

[12] 章立军.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5):1-9.

[13] 李平,崔喜君,刘建.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7(2):32-44.

[14] 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13-24.

[15] 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134-143.

[16] 党文娟,张宗益.区域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70 -75.

[17] Acs etal.,Anselin, Luc,Varga, Attila, 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18] 汪锋.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1978-2005[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9] 吴玉鸣.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3):318-324.

[20] 黎苑楚,徐东,彭德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32-35.

责任编辑、校对:李斌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认清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管理的挑战,明确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企业统计管理手法的创新,认真反思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弊端,这样才能使企业统计管理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统计管理;管理手法创新

新经济(newoe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着问题和挑战,同时在管理手法上也要与时俱进,那么及时的对企业统计管理进行思考和反醒,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管理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的新的经济模式,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创新的理念,重新诊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创新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要求企业统计与创新经济相适应,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制度、管理体制、理论上实现变革与创新。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不重视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只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只是算数、填表,将实际生产的运行结果抄写下来,在汇总上报,是为宏观服务的,对本企业用处不大,因而不重视企业统计工作,出现了统计部门和岗位常被撤消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从而限制了企业统计作用的正常发挥。

2.企业统计的服务主体错位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但是企业统计工作从总体上仍没有突破“统计=报表”的传统模式,企业统计职能也没有从报告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仍然成为专门服务于上级和国家统计资料的收集的上报者,其统计的内容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缺乏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入分析的主动性。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要求企业统计尽快建立适应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从而满足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3.企业统计方法单一

目前,企业的统计只注重内部数据的收集整理属于事后统计,统计工作是一种报表型的运作方式。统计分析只是对统计数据的简单说明,缺乏对企业外部市场及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难以从动态上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市场及竞争对手的运行过程和状态,使企业不能有效把握整个市场的宏观状况,不能使管理者获得科学、可靠的统计信息,并据此对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与调整。

4.缺乏高素质的统计人员

统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统计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统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只会做那些规定模式的重复工作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水平低;职业道德水平低,弄虚作假现象普遍存在;知识单一,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统计自动化人才缺乏,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阶段。统计人员素质低大大影响了统计的质量和效率。

5.统计指标不完全合理

目前,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局限于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基本上属于生产型管理模式是以满足国家和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为目的的,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不相适应,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也比较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三、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手法的创新

明确了挑战和问题后,就要具备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增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企业统计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都面临着变革与创新。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如开发互联网调查,使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更加顺畅的进行,同时不会面临老化的问题。

四、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的思考

通过上文相关的分析,得出了以下思考:

1.拓展企业统计服务内涵

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劳动成果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企业统计的全部活动、统计分析与预测都要围绕企业的行政方针进行,都要满足企业的利益,使得企业统计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内涵。

2.企业统计应改变统计的内容,提供正确和有效的信息

新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基于此,企业统计的信息要纵横双向兼顾,一方面立足企业全局,把企业统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企业信息流程建立企业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网络;另一方面,改进企业经营需要,建立外部信息联系,形成横向网络,保证外部信息来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

3.不断提高统计方法和改进统计手段

新经济环境下,特别强调资料的时效性。因此,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的改革意识,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含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也是与政府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的设置统计台帐加以汇总,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总之,应尽快实现企业信息、采集、处理的自动化,实现统计信息纵向和横向流动的自动化,大力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信息利用率。

总之,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思考,对于加快企业统计工作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程度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统计信息管理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建立起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统计资源统一应用平台,实现科学地、经济地获取、保存、加工、传输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必须加强企业的统计信息管理。

环境经济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成本环境支出资本化当期损益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将日益增多,同时,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的盛行,都要求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重视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按照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的原则调整未来的发展战略。环境活动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环境成本会计信息也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信息。建立和实施环境成本会计,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能够使企业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目前,由于未实行环境成本核算制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和负作用,对资源的破坏和使用过度等问题,而这些破坏或损害由于没有在经济核算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就使得造成损害的企业免除了本应承担的部分或全部经济责任,从而无法引起企业对环境问题的真正关心,经营者也很难从环境保护角度去考虑企业的发展。

1 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成本会计认识不足

鉴于企业环境成本的重要意义,笔者曾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就企业财会人员对企业环境成本的认识作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环境成本支出的内容中,原有设备的改造和重置的环保支出、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和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这四个项目是企业最常发生的环境保护支出项目;在已经发生的环境成本支出中,单独立账的企业比例偏低,大部分企业对排污费单独设账,其余虽有的单独设账,比例都没有超过50%。这说明,企业环境成本受环境法规因素的影响较大,强制性要大一些;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主动性不强,重视不够;环境成本中资本性环境支出大于收益性环境支出,环境成本支出对企业的财务影响显现出长期性。这个结果不只在内蒙古存在,从全国实务操作来看,也反映了这样的特征,多数企业对于发生的环境成本支出的账务处理目前都作为常规的业务进行的,没有单独设立账务处理,没有体现出对发生的环境成本的特别关注。

对内蒙古地区和全国普遍实务操作的调查,发现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原因主要是:①现有的环境法规和监管方式考虑的是政府和环保机构对环境信息的需要,没有考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企业外部利益关系人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需求,致使企业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缺乏法律依据;②会计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方面的具体准则,国际上也不存在一个现成可以借鉴的模式,以至于财务人员无从下手;③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缺乏主动性和自愿性,政府、企业和会计界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环境成本会计方面研究的滞后。

2 企业环境成本的主要内容

(1)环境管理费用,指企业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经费支出及其他环境管理费用;(2)环境监测支出;(3)排污收费,包括政府对正常排污和超标排污征收的排污费,政府对生产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的产品和劳务征收的专项治理费用,政府对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装物的收费;(4)罚款和赔付,包括超标排污或污染事故罚款,对他人污染造成的人身和经济损害赔付;(5)污染清理支出,包括已经发生的污染现场清理支出和目前计提的预计将要发生的污染清理支出;(6)恢复支出,即已污染破坏的环境恢复支出,特别是矿井填埋及矿山占用土地复垦田支出;(7)停工损失,即污染严重被政府环境管理机关勒令停产限期治理的生产经营损失;(8)无污染替代增支,即为减少和控制污染而使用新型无污染替代材料的增支;(9)现有资产价值减损的损失;(10)政府对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装物收取的押金;(11)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12)为进行清洁生产和申请绿色标志而专门发生的费用;(13)对现有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造,购置污染治理设备;(14)政府或民间集中治理污染而建造污染物处理设施和机构的支出。上面所列的这些支出,会影响到当期或多个会计期间的损益,影响到报表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企业必须将这些支出列入成本会计的核算系统。

3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资本化的企业环境成本,指为了减少或防止潜在的污染,从而保护未来环境而发生的成本,或是出于企业安全或环境原因发生的成本,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它一般在利益实现时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形成了企业的资产,但在环境成本资本化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1)当一项可以确认为资产的环境成本与另一项资产有关,它应当作为其他资产的组成部分无须单独确认。

(2)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资本化的环境成本都与另一项资本资产有关,这些环境成本本身并不带来特定的或单独的未来收益,其未来收益存在于企业经营中使用的另一项生产性资产中。例如,清除建筑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这项工作本身并不产生未来经济利益或环境收益,受益的是建筑物以及使用建筑物的人群,而将这种清理成本作为资产单独确认就不合适。同样,一台能清除大气或水污染的机器,它是能够产生特定或未来的收益的,将其单独确认为资产是合适的。

(3)与环境成本有关的资产发生减值时,其确认的原则与其他资产相同,但因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更大,特别是环境污染对有关资产所产生的减值影响,不容忽视,必须予以考虑:当一项环境成本作为另一资产的价值的一部分,应对这一资产进行评估,看其有无减值,如有减值,要采用会计上计提准备金的方式将其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

除上述可以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外,企业发生的许多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利益没有足够的关系,因而不能将其资本化。这些成本包括:废物处理成本、與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成本等。因不遵守环境法规导致的罚款,以及因为环境损害而给予第三方的赔偿等,均视为环境相关成本,这些成本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肖序.环境成本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 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J].经济科学,1998,6.

[3] 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

上一篇:审计专业基础知识范文下一篇:企业公司聘任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