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

2023-12-15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艺术电影

现状 审美特征

发展趋势

(一)关于艺术电影

无论在哪个国家,艺术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术语,对倡导者而言,大都认同其电影艺术性的魅力,对电影创作者独特个性的欣赏;而对于大众而言,艺术电影的概念是模糊的,仅认识到,其有别于商业电影,是无法理解的,大都将艺术电影设定为情节单调,色调怪异,画面枯燥,题材边缘化,最终票房低靡,只能在角落生存的电影群体。“艺术家外没有艺术”这句话注定着艺术电影很难被广泛接受,被大众欣赏,与商业电影的票房难以比拟。

(二)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的现状

在八十年代后期崛起的艺术电影,重振了中国电影业,也丰富了中国电影业,侯孝贤,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是中国艺术电影高峰的代表人物,这也促进了华语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高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开始国际化之后,电影作为一种享乐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电影产业遇上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迎合市场,还是秉持崇尚艺术的理念。中国艺术电影之路变得越来越坎坷,虽然还是有作品问世,但是如今连拍摄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都变得有些奢侈。例如张艺谋,例如冯小刚,起于艺术电影,如今却越来越迎合市场,趋向商业化。同时,艺术电影是如散文,如诗般的存在,是越走越小众化的产业,中国观众渴望着的是娱乐,能够在一般的感官上得到满足,《城南旧事》,《我们的田野》这样诗情画意的电影,已经定格在我们的灵魂里,而如今很少有大导演鼓起勇气重新拾起这种单纯的表达手法,或许是怕自己输不起。

电影业,其实与图书出版业是一样的,高雅与通俗的图书应该共存,影片市场才能健康,若一味是商业电影,那影片市场就不会正常。好的艺术电影追求的是观众在精神上的感悟,影响着观众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使观众的灵魂得到升华,而商业片重在通过宏大的场面或华丽的视觉效果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和最求刺激的心里追求极高的票房收入。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越来越快节奏的中国,艺术电影的一席之地小之又小,更多观众无法静下心来在影院里,细细咀嚼其艺术魅力。同时,虽然有些艺术电影,摆脱了商业化的冲击问世了,可是不难发现,其实导演们有意无意地将电影的叙述步调加快了,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中国艺术电影叙述速度太慢,导致观众失去耐心看完,也是艺术电影无法繁荣的原因之一,想借此摆脱艺术电影越发小众化的现状。观众少了,艺术电影也随之少了。当然,导演们对于电影的追求不能说孰是孰非,每个导演,甚至每个观众,心中都有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这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还是有一些坚守的导演,坚信电影的艺术性主导地位,故艺术电影在中国市场就算未被看好,就算稍显弱势,也没有灭绝。

(三)中国艺术电影的审美特征

中国艺术电影,拥有自己独有的象征性影像系统,大都重视诗意的风格,形式主义与唯

美主义气息较为浓郁。带着伤感的气息,有种毁灭的悲剧美,在悲伤中透着温馨。但艺术电影与大众之间的疏离,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艺术电影的审美特征,“作者论”的艺术电影与“观众论”的商业电影及其他电影类型中,有些相似的审美特征,同样在相似中又有其独特的一面:

(1)无论是在哪种类型的电影里,都能体现电影高度的综合性,依托与文学,舞蹈,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也汲取各种艺术的表现特点,譬如,音乐的音律美,文学的融入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于,依托于现代科技,电影艺术的视、听相容,使其更具立体感,因而,在对电影的审视,应是综合的,这就是为什么真正顶尖的影评人如此缺稀的原因。中国艺术电影也是如此,但艺术电影更重视的是神韵与意境,场面未必宏大,,在形式上平淡得像是一杯清茶,常常在抒情与叙事交叉,抒情时,如散文(《心香》),叙事时,似小说(《洗澡》),观众时而显得伤感,时而思考人生。其实在艺术电影中,抒情风格一直贯穿始终的,其意境来自影片,而非画面与音响。

(2)中国电影艺术以直观的可视形象逼真地反映了现实,如巴赞所说:"电影中的幻景与戏剧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观众默许的假定性为依据,相反,它是以表现给观众的事物的不可剥夺的真实性为依据的".无论是怎样的人,怎样的社会现象,都可以以电影的形式体现,而艺术电影大都对人性,对社会本质委婉地做出了诠释,需要观众耐心地去聆听,去欣赏,才能感受导演想表达的真谛。电影就是生活,生活便是电影,但艺术电影所体现的生活,平凡,却总是耐人寻味。记得《三峡好人》的开始,便是从一段老百姓打牌,聊天,这样的琐事入手;《孔雀》也是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进而探索兄妹三人,甚至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对未来,对家人,对性的认识。中国艺术电影,总是源于生活,似乎想表达最原生态的生活,却总能高于生活。

(3)在结构与速度上,中国艺术电影又有其独特的方面。简洁朴素的结构,简单的情节,简单的笔法,简单的言语,这些简单却能在观众心中荡起涟漪。相对较为缓慢但却不罗嗦的叙述速度,蒙太奇般的手法,因为电影本身时间空间自由的特点,人物内心的情感能够自由地穿梭在时间和空间里。没有复杂的情节,却让电影里的美感隽永,留在了观众心中。如《那山、那人、那狗》,简单的山乡风味,简单的故事,像个朗读者缓缓地享受着读诗的时光,但是却反映了一路走来的父子情,影片显得清新自然。

(四)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趋势 在商业电影队冲击下,中国艺术电影的现状着实不容乐观,已然形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状,中国的艺术电影频繁地在国际电影节上春风得意,但是在国内,艺术电影仍旧比不上商业大片,比不上好莱坞大片。走向国际的中国艺术电影,却得不到中国观众的接受。但是,正如之前提到的,艺术电影不会消亡,还可能走向春天,只是这当中经历的时间,不知道要多长。首先,中国还是有像王小帅这样坚信电影作为文化存在的电影人,他对中国艺术电影热爱,对中国艺术电影执着。尽管一些导演放弃自己的创作立场,因而轻易地获得在中国电影界讨生活的通行证,但是王小帅在整个商业化的社会背景下,还是拍了《扁担姑娘》,《冬春的日子》,继续坚守他的精神家园。他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极度地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他的《青红》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左右》斩获了编剧银熊奖,也因此得到国人的关注。这样坚持艺术电影的电影人其实还大有人在。所以艺术电影未必会一直是票房毒药。其次,回到一个最为原始的问题,中国观众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艺术电影投入市场,观众的骂声不断,因为并未提供愉悦的感觉。那么商业大片就一定会受到追捧吗?其实不然,

大片横行惹来的有时仍旧是观众的骂声,《功夫之王》,票房过亿,然而观后却是叹息连

连。成龙、李连杰联袂主演,完美的特效,反倒招来骂声,过分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票房,往往引起的是人们的厌倦,这就是商业化过度的结局,这时观众又需要有精神内涵的艺术电影。

毕竟艺术影片是一个国家电影的精髓所在,是不会轻易消亡的,但是中国艺术电影,也正面临着解决生存的问题。在理智地看待这个残酷的现实时,我们明白电影绝不能脱离艺术,但是,缺少观众扶植的电影也是失败的,所以艺术电影应该坚持艺术电影的魅力的同时回归观众。其次,大众文化飞速蔓延,中国艺术电影只有处理好与市场的问题,地位才能提高,所以中国艺术电影可能会走向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在坚守自己艺术原则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创造出商业价值,其实这并不能单纯地归为艺术与金钱的同流合污,只是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中国艺术电影不可避免地要选择这样的道路才能得以生存,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2篇

一、《舌尖上的中国Ⅰ》的艺术表现手法

1、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在少数, 如《川菜的品格》、《花样早餐》等, 但鲜少有能像《舌尖上的中国Ⅰ》这样兼具高收视与高口碑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舌尖上的中国Ⅰ》跳出了纪录片的枯燥结构, 而是运用故事化手法, 把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故事相结合, 在不妨碍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增加了受众, 提高了观众对纪录片的兴趣和喜爱。《舌尖》表现的是中国辽阔地域上不同的美食文化, 但从始至终都没离开对人物的刻画及故事的叙述。例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 主要是讲述食物与自然的关系, 镜头就展示了卓玛母女徒步进入原始森林找寻松茸的过程。通过对这一采摘过程的刻画, 既表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美好食物的赠予, 也体现了淳朴劳动人民制作美食的艰苦, 更给人关于珍惜食物的深刻思考。

2、表现性与再现性的辩证法

《舌尖上的中国Ⅰ》将表现性与再现性的辩证统一法用在全片的各个方面, 在画面、声音、主题、内容和文化内涵等都有体现。表现性与再现性是并不相悖的两种记录手法, 表现性侧重于对镜头语言的调动和运用, 再现性则更专注于对生活现实的再现能力。《舌尖上的中国Ⅰ》一片以表现性提高对美食的表现能力, 另一方面又以再现性塑造对故事的再现能力, 从而使得整部片在叙事与画面上相得益彰, 互为衬托。极具表现性的诱人美食和极具再现性的真实故事, 将观众的观看体验与人文思考提升到一定高度。与此同时, 《舌尖》也在文化内涵上达到了高度表现与再现的辩证统一, 以表现性展示了我国的民族审美及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但对其的展示却是以再现性手法实现的, 并没有直接说明, 而是间接地表达, 需要观众自行联想与理解。

3、真实性的表现手法

对一部纪录片而言, 真实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性。《舌尖上的中国Ⅰ》虽然引入了电影化的叙事技巧, 但并没有动摇其根基, 即真实性在全片中的地位。《舌尖》中的饮食文化和人物故事都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该片只是在客观展示这些美食时, 运用电影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 增加了观看趣味性。然而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长镜头的运用, 跟拍模式的启用以及画外音的解说, 都是从侧面复现美食文化的起源与内涵。例如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一集中, 详细记录了东北地区做酱的过程, 导演以主观的视角与感受, 客观地拍摄下了大豆被做成酱坯的全过程。这种主观视角的客观拍摄, 既保留了纪录片必须有的真实性, 也表达了导演的感受与情感。

二、《舌尖上的中国Ⅰ》的审美特征

1、审美源于生活

美来自生活, 这是自古至今对审美与生活关系的基本认知。《舌尖上的中国Ⅰ》秉持着这一审美传统, 在再现生活的同时发现美并创造美。艺术与审美源自生活, 也应当重新走入生活。《舌尖》取材自中国普通生活美食文化, 生动而形象地重现了中国传统饮食生活, 在保持该过程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不断发现并创造其中的审美价值。美食只是一种表观的美, 其表现在美食的色、香、味等各个方面, 从视觉上发现了美食的表观审美价值。而导演通过自己的主观处理, 将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倾注在纪录片中, 更是创造了美食的内在审美价值。毫无疑问, 这种内在审美价值缘于导演对生活的感悟。

2、继承传统, 敢于创新

《舌尖上的中国Ⅰ》的审美传承自中国传统美学, 其中的色、味、韵美感是对中华古典美学的继承。尤其是《舌尖》呈现出的包含中国味道的审美, 既体现了传统美食文化的真实美, 也塑造了美食制作的过程美, 更是表达了美食所代表的人文美感。另外《舌尖》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创新, 导演以纪录片的形式, 引入了西方电影的成熟拍摄技巧, 在表达传统美的同时, 也为该片注入了一份创新的美感。传统美与创新美的碰撞, 开创了《舌尖》独特的审美价值。

3、艺术审美追求

审美源于生活而用于艺术, 艺术则回归生活。说来道去, 《舌尖》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其对美学最高境界的艺术追求。《舌尖》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乡情愁, 也展现了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 更传递着返璞归真的审美观念。通过对无数个普通人物与美食间故事的讲述, 《舌尖》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美食的喜爱, 从而上升到文化的审美范畴, 隐喻着由美食到文化再到艺术的审美追求。

三、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成功, 是纪录片在中国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 改变了中国观众对纪录片的认知。《舌尖》以细腻的镜头语言, 生动地重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 更以一个个相关的真实故事展示了美食文化及内涵。对该片艺术表现手法及审美特征的分析, 能使观众更了解其中所展示的我国饮食文化特色及导演审美追求价值和艺术成就。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Ⅰ》作为一部表现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 在播出后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 取得了较高收视率及许多话题性讨论。该片的成功, 除了题材选取本身极具关注度之外, 更在于精美的画面构图、极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学艺术。本文将对该片进行简要分析, 探讨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艺术表现手法,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 熊文醉雄.电视纪录片中再现性与表现性的辩证法——简析《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手法[J].媒体时代, 2013, (03) :54-55.

[2] 李拜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审美建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 王玥.《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5.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艺术审美理念在城市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起步较晚, 人们对于生活高质量水平的追求还不够完善, 因此, 就需要相关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和风景园林设计者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 来增强对审美艺术的理解和分析, 并且根据城市发展的特征, 将其有效的融入到整个规划和设计工作中, 促进城市形象和环境发展的再塑造。

1 研究艺术审美在城市环境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在我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 一改传统的闭关锁国发展模式, 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给人们提供工作、生活和休闲的场所, 人们对于城市建筑的欣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了建筑外立面、基本功能和性质的使用, 更多的是要追求对生活质量的美好享受, 也就是要注重对建筑使用性能的提升,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提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享受, 也就是更加注重城市环境设计中艺术水平和效果图体现[1]。这样的建设目标就对城市规划业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要求设计师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注重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和实用性进行融合, 保证高水平的艺术审美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提升了艺术审美在城市环境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 而且还能够加强人们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意识的促进, 这样才能够将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促进, 从而保障社会主义进程的推进。

2 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要素

2.1 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

一个城市想要发展是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支持、政策调控的, 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环境的发展和艺术审美特征的形成具有直接性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低、较为贫瘠的时期, 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化大国,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主要是来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但是这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3]。在进入到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国从一个农业化的大国开始转型发展成为了工业化的国家, 在城市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重视艺术审美, 而且多是借助自然的因素和力量进行实现, 这也促进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在不断的增加, 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也逐渐深入到了每个人心里, 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2 对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提升

社会政治文化制度作为一个严重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就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的重要的宏观性调控。古时候, 皇权的威严维持大多数是通过中轴对称、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进行完善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观念影响, 使城市的发展在注重艺术审美的基础上, 更多的会偏向于对自然美的追求, 景观设计行业的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大脚的美”就将这一理念充分应用了起来。

2.3 对区域发展周边环境的理解

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 其地理位置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城市规划业者, 必须认识到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会对整个城市的设计和城市环境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的, 一方面是对人们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温度、地质条件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 我国整体的地域环境较为复杂, 景观要素丰富, 在城市环境的塑造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如果能够将周边环境进行利用和结合, 就能形成具有明显地域、人文特征的城市特色。因此, 在现阶段的环境设计理念上, 要求将城市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沿海地区来说, 要借助水流河湖等形成良好的滨水景观;对于山地丘陵地区来说, 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 融合大自然中山体、水体和植物的特征, 形成一个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对于西北部沙漠地区来说, 自然资源较为匮乏, 但是地域特征明显, 在进行城市环境的发展上, 需要通过饮水挖渠, 将植物和沙漠环境结合起来, 形成特殊的艺术审美。

3 现阶段城市环境发展中艺术审美理念的研究

3.1 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

自从我国进入到一个半工业化半农业化的发展阶段, 由于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性不足, 工业的发展就会对环境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 使得不可再生的资源进一步枯竭。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环境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理念的发展, 就要求在环境的设计中, 有效地将人与自然的融合看做是一种整体发展的趋势, 促进环境保护意识植入人们的思想, 从而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2 主体参与的多元化理念应用

城市环境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应用过程中, 不仅仅是设计师或环境、建筑、规划和监测等部门的事, 由于其涉及到的内容过多, 这就需要很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局面。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局面是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参与, 通过建立一个合作的平台, 将政府、设计师和居民的理念汇集在一起, 从而才能真正解决人们对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城市环境的优化和改造, 这一过程不仅仅需要规划业者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更多是要求提高其本身的艺术审美水平, 这样才能够建设出一个完善的城市生活氛围。因此, 对于城市环境发展来说, 要将其与艺术审美的手法结合起来, 从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现实出发, 注重将人性化、多元化、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综合起来, 用于促进城市环境的保护。

摘要:自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上, 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的推动。这种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对生活的追求也不仅仅满足于最起码的衣、食、住、行, 更多的是为了追求生活中美的享受。只有注重艺术审美的发展, 将其和城市环境塑造结合起来, 才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艺术审美,城市环境发展,生活水平,多元化发展理念,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静.当代西安城市审美意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 宗伟.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思考[J].散文百家 (新语文活页) , 2017 (01) :44.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4篇

1、地域化特征的概念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不同地区文化经过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都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又因为各区域民族构成不同, 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各种民族特色, 让我国文化具有了地域化的特征。地域化的特征形成不单单是因为不同的人文文化影响了地域的发展过程, 还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水文等自然环境都不尽相同, 这些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也都造成了地域化特征的形成。地域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充分反映不同地域人文环境与地理差异, 这也让不同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不同的地域化特征。

2、地域化特征的体现

不同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化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让环境艺术设计成果在呈现上体现出来鲜明的地域特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化特征在我国南北建筑设计形象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如苏州园林与紫禁城在建筑设计呈现上就充分体现出了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还会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苗族民居采取的木构干栏式的平方或楼房、蒙古族民居采取的蒙古包式的民居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对于艺术成果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地域化特征。环境艺术在设计中结合地理区域特点, 融合地域文化, 形成独具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环境艺术设计地域化的比较分析

1、地域文化差异, 艺术设计理念不同

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差异, 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首先会了解当地文化, 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每一处地方都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与文化特点, 这些地域文化的不同影响着该地方的人文环境与审美观念。不同区域内人们审美环境的不同, 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的设计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便是其设计成果的形象符合该区域内人们的审美观念。地域文化差异, 影响着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就充分体现出了自然之美, 符合对苏州水文化的呈现, 让其在艺术设计中呈现出“灵动”、“飘逸”的设计特点。而北方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北方文化, “粗犷”、“豪迈”的文化特点, 同时又由于北方历史发展的特点, 在北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了多国的文化元素, 如哈尔滨的建筑设计就呈现出了多国文化元素。以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地域文化的差异, 影响着设计者的艺术理念, 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的历史元素不同, 其设计成果也不尽相同。艺术设计中不同历史文化元素的体现, 如故宫的形象设计便充分体现了明清历史的文化特点。

2、城市文化不同, 环境设计形象不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城市特色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也让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地域化的设计特征。如江苏省的文化精神便是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而安徽省的文化精神则是善安天下、敢为人先。江苏省与安徽省的文化精神不同, 并且其经济发展方向上的侧重也不尽相同。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所体现出的形象设计也不尽相同, 如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在设计过程中以天人合一为主体思想, 徽州文化作为设计的基本内容, 在背景上体现出徽州地理山水风貌, 整个建筑极大的呈现出了徽派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苏州东方之门在设计过程中便秉承着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新大门, 东方之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CBD轴线的末端, 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 同时又考虑其设计形象与苏州古城的呼应性, 在设计过程中以黑、白、灰作为建筑颜色基调, 让其与苏州园林建筑中的黛瓦白墙相互呼应。安徽省与江苏省的城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其城市精神与其城市的历史文化, 同时安徽省与江苏省的城市文化不同, 也造成了其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不同表现。

3、地理区域差异, 环境艺术设计不同

由于我国疆域所跨纬度大, 造成我国气候环境复杂多样, 同时我国地理环境多样, 民族众多, 这些都致使我国地理区域内人文环境差异极大。同时地域区域差异也造成了地区居民不同的社会风俗与生活习惯, 如蒙古族在草原中生活, 其独有的生活条件, 让其需进行游牧生活, 这也让蒙古包在设计过程中具备了便携的设计特点, 但同时蒙古包的设计形象又体现出理蒙古族的文化特征。藏族多居住于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 气候变化明显, 这让藏族民居多以木石结构为主, 这样利于防风避寒。蒙古族与藏族的地域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其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差距,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其居住地区的天气环境与民族特点。

三、结语

我国的地域文化差异, 也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地域化特征。这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深受地域文化、地理区域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在不同的地区受到的影响并不相同, 这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展现出不同的地域化特征, 从而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 环境艺术设计深受我国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让环境艺术设计也产生了地域化的设计特征。本文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地域化特征进行分析, 阐述了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不同地域文化对其的影响, 并且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了解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化的体现。从而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地域化,地域化特征,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少伟.城市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分析[J].美与时代 (城市版) , 2016, (07) :115-116.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成熟和深度融合,催生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正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全社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类别,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网络在自身发展和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既有不可忽视的种种负面影响,又表现出异常强大的优越性。研究网络艺术的审美特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优劣,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括通信网络、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本文着重论述因特网的审美现象、特性及发展。

网络艺术审美的融合与泛化

网络艺术:高度融合而广延的艺术门类。何谓网络艺术?由于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媒介形态,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没有成熟和定型,所以对网络艺术的诠释多是众说纷纭的。综合学界对网络艺术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艺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艺术是指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网络艺术审美的相关问题,笔者以为,广义的网络艺术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所有艺术形式、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和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网络艺术具有以下四大类别。

第一类,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或传播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一些专业网站展示或传播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动画作品、设计作品等,这类网络艺术实质上是传统艺术借助网络平台加以展示或传播,是有艺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存在方式,有的学者因此不认为这是网络艺术,认为“当下所谓的网络艺术,很多只是把传统艺术的存储和再现媒介更替为网络而已,并没有体现出网络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所具有的特性”。①但实际上,这类艺术因其借助了网络作为展示或传播的平台,就具有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诸多审美特性。主要有:它必须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传播主体的易展示易传播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虚拟性、动态性;接受主体的高度选择性、大众化、全球化等。

第二类,既用网络工具创作又在网络环境中展示或传播的艺术形式,如纯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即上面讲到的狭义的网络艺术。

第三类,网络本身的艺术表现形态,即关于网络的艺术,如何将网络特别是网页做得新颖、别致、漂亮、好看,如网站的艺术化布局、网页设计的艺术化表现,网页的各种构图、设色、文字、动画等审美效果以及网站的特色和风格。为什么有的网站浏览者甚众,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点击率,而有的网站却门可罗雀、访问者寥寥?除了内容的新颖、吸引人以外,表现形式的审美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类,网络环境中的艺术化体验活动,主要体现为网络互动活动,如网络聊天、网络论坛、网络会议、网络游戏等。“当玩家沉浸在虚幻的游戏中时,他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感悟和真实的情感交流”。②

网络艺术是各种艺术门类的大融合,是高度综合的艺术,网络艺术可融入文字艺术、文学艺术、图形图像艺术、活动影像艺术、动画艺术、音乐艺术、设计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网络具有异常广阔的无穷大的空间,网络审美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均可在网络世界海阔天空、恣意纵横。网络艺术的作品可边创作、边展示、边交流、边传播,永远都是非完善和非固化的形态。网络艺术真正做到了创作工具、展示平台、传播环境、存储介质的四位一体。

审美泛化:网络艺术审美的必然趋势。在网络艺术超大范围、超常速度发展的情景下,网络世界出现了一幅幅神奇的审美泛化景象:从主体看,广大的网民在网络中写作、创作、讨论、交流、阐释见解、抒发性灵,只要上网,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艺术家,也可以是批评家、鉴赏家。审美主体实现了群体的最大化。从过程看,不管是创作、欣赏、展示、交流,还是游戏、娱乐,都处在数字化世界,伴随着审美心态进行,审美活动实现了范围的最大化。从传播看,无限大的虚拟空间,极快的传播速度,快速便捷的拟像生成复制手段,心想意随的交互环境,使网络审美呈现综合化、边缘化、多元化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趋势。

网络艺术的审美形式创新

网络艺术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美学范式,同时也催生了虚拟审美、交互审美、娱情审美等新美学形式。

主体:紧靠现实的虚拟审美。网络化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中增强交往与对话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在网络艺术世界,其主体——不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其身份大都呈虚拟状态。

虚拟现实的网络艺术形象在外观上并不背离现实,甚至看上去还非常真实。但它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是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的超现实形象。网络艺术作品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就好比是再造艺术形象的基因工程,“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③它将现实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再将这些数字化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形象,再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使具有替代作用的虚拟审美物像替代现实的艺术审美形象。

但上述对网络艺术虚拟性的表述却并不排除网络艺术的现实性,网络艺术虚拟审美具有有限性和相对性,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与现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④网络艺术都是反映现实的,网络艺术的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是一一对应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艺术作品可以转化为网络艺术作品,网络艺术作品也可以转化为传统艺术作品。网络本身也具有有效的调节手段,使网络艺术的虚拟性仅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如作品大赛实行实名投稿制,参赛者提交作品时,必须提供个人真实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号码等,增强了网络艺术的现实感。这决定了网络艺术的虚拟性同时具有紧靠现实的特征。

过程: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网络信息传递与传统媒介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网络既存在着点对面的传播,又存在着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传播方式”。⑤传统信息是“发布→传播→接收”的形式,而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则采用“发布←→传播←→接收”的方式,这是一种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交互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在网络上开设电子论坛、出示创作者或主办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每一件作品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个交流、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受众能直接参与艺术作品的评价、修改与创作。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催生了网络艺术时实在线的交互审美的特性。

网络艺术审美与传统艺术审美的个人私密性不同,是一种大众参与、时实在线、交互共享的审美形式,网络艺术只存在于网上,如若不在网上,它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在网络的在线空间里实现交互,被人浏览或有人参与它才是存在的,才是具有艺术魅力和審美意义的。

网络艺术的交互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受众对网络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的,可以说是由受众决定故事的发展。受众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段落或内容选项,有选择性地进行作品的浏览。二是指受众也参与创作的过程,网络艺术的交互性存在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网络艺术是关于交流、交互的艺术,正是这种双向交互的特点,使最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重新配置,因而也使艺术作品变得更丰富、更成熟、更具艺术品位,更为平民化和大众化。

体验:快乐世界的娱情审美。“网络游戏已经成了网络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⑥游戏的娱情性不言自明。而网络世界中,网民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源于兴趣使然和表达欲望的驱动。由于网络创作者署名的虚拟性,其创作虽然也要追求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源于心灵宣泄,嬉笑怒骂,俗语戏说、随意涂鸦、角色反串亦皆成艺术品,正所谓在创作中享受快乐,在娱情中实现审美。

在网络艺术化的体验活动中,网民与网民联系与互动,天南地北的人一起聊天、一起在网络论坛或网络会议上讨论,由于各自的署名和身份都是虚拟的,大家互不认识,所以往往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同时表现出更多的心灵呈现和真情宣泄,感受更多的快乐和愉悦。在网络游戏中,同样由于网民及身份的匿名和虚拟,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情与“面子”,甚至避开了现实社会里游戏、娱乐中的赌博与金钱交易,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欢乐和快意,还了游戏娱乐的最初内涵和本真意义。

网络艺术审美的风格延展趋势

随着网络媒介功能的不断发展和日益丰富,网络艺术亦不断地延展和丰富着自身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审美主体:非二元对立形态。

“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了和谐的身份融合”。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⑧“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严格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参与网络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⑨网络艺术的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其身份既呈虚拟形态又呈融合状态,网民的社会身份往往用虚拟的符号加以表现,网民通过匿名登录,通过对其自身网民身份的审美包装和形象塑造,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空间自由地进行角色扮演,网络艺术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

大众化与平俗化:网络传播的特殊审美方式。网络艺术的创作绝大多数是面向大众的个人展示和自我宣泄,网络传播使得艺术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平俗化。网络艺术是最开放的艺术,网络艺术作品要公开面向最广大范围的社会大众,面向全世界,是大众都能够参与创作、表现才能和天赋的艺术,因而网络艺术是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艺术。

网络艺术既然是最大众化的、非专业的艺术,其创作语言就会更加远离正统、不拘一格和随心所欲,甚至用字母串代表让人猜不着含义的短语,故意用错字错词表现搞笑……我们除了要十分警惕网络艺术语言可能产生的粗俗和低劣的不良影响外,却也不妨用平静的心态接受它的平实性、大众性和随意性。

自由夸张和感性张扬:独特的网络艺术审美风格。网络虚拟空间为主体提供了交往和创造的最充分的自由平台,人们可以随时变更与选择自己的身份,尽情地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交流,自由地构造与发布信息,对信息选择、接收、鉴别、反馈、删除、重构、再发布,体现了人类在网络世界中追求自由创造、张扬个性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的网络艺术,极大地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审美属性,极大地宣示了自己自由创造、感性张扬的特征。

社会功能:更广泛自由的干预与教化。“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在日益增强,这也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地位”。⑨与传统艺术相比,网络艺术具有更强的对现实的反作用,它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能更有效、更能动地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网络艺术因其虚拟性和大众化特性,更强有力地体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干预与教化。网络世界中省却了现实社会直接的利害权衡,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担心、顾虑与障碍,借助网络无限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无比广阔的容量空间,就会比传统艺术显得更自由、更广泛、更强势。广大网民通过网络世界可以揭露丑恶、批评落后,对社会的消极现象加以监督和鞭挞;可以匡扶正义、褒扬英雄,对先进典型人物事件给予正面报道与表现;也可以感召良知、同情弱者,为社会急需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与帮扶。一篇揭露贪腐或歌颂英模的文章往往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几十万的点击率,一个报道急需救治的病人或面臨失学学子的信息会唤起无数好心人的倾囊相助。网络艺术绝不仅仅是供人“狂欢”的虚拟现实,它虽可能带有诸如网络虚幻、网络迷恋、网络暴力、网络黄毒等消极的影响,但它更具有极强的推动社会文明的积极功能,具有日益重要的促进时代发展的社会作用。

注释:

①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②王连功、周婷:《网络游戏艺术论》,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版。

③(法)马可·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许行明、杜桦、张菁:《网络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⑦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4(7)。

⑧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新闻界》,2007(1)。

⑨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编校:郑艳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舞蹈 艺术 审美 标准

在人类文化起源之时艺术已经形成,而艺术所产生的作用已经远超于人类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作用,艺术是人类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产物,而舞蹈则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自舞蹈出现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舞蹈作为一种准确体现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已经逐渐向着更高审美的方式演变。艺术审美属于价值分析的一种,即被分析的主体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价值联系,而审美价值的本质在于在审美实践中将客体主体化,而客体实际是对主体效能以及功用的具体说明。舞蹈审美的价值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体以及个体自我创造的基本需求,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 舞蹈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舞蹈作为一种由现实生活衍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舞蹈内涵以及精髓得到了继承,到明清时期舞蹈已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表现形式与戏曲割裂开来,表演者只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就可以表现出民众的现实生活,从而准确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寄托。我国当前的舞蹈表演都属于专业性的舞蹈作品,辅以我国多元化文化形式的融入,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舞蹈的专业性和可观赏性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大量专业性舞蹈教育机构已经出现。经历了千年发展之后,舞蹈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舞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 以生活为基础形成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

一是对表演者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可以借助舞蹈艺术表演的各种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准确表现出来。舞蹈在实际表现过程中所使用的舞姿、具体动作以及步伐等都经过了特意编订和挑选,使表现出来的舞蹈具有一定的美感,最终实现人类内心真实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展现。现实中的舞蹈动作往往来自于自然,而舞蹈动作也往往是对动物或者植物的模仿。舞蹈表演要求具有动作性的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此同时,对于舞蹈动作的生动性、规范性以及准确性都具有较强的要求。除此之外,舞蹈还能够借助动作以及肢体语言传递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类情感。

二是通过舞蹈艺术的物质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舞蹈的具体表现特征为舞蹈的艺术性。当前来看,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使观众获得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通过一连套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舞蹈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而伴随着舞蹈动作的变化展现出故事情节的变化,最终展现出人类情感情绪的变化,但是上述各种情感的表现都必须由舞蹈者的肢体语言加以展现。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动”是舞蹈的精髓和基本外在表现。

2 极强的抒情效果

进行舞蹈表演的目的在于准确表达人类的感情寄托,因此进行舞蹈艺术审美时其所能表达的抒情性也是重要的考核因素。舞蹈动作不是简单的语言和舞蹈动作的结合,而是借舞蹈实现情感交流,而舞蹈艺术也已然成为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舞蹈动作并不是单纯的人类动作,更不是单纯的人类语言分析,而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展现,这也是舞蹈和体育运动以及其他人类动作形成差别的本质所在。

3 極强的节奏性和动作性

因为舞蹈和音乐都具有极强的节奏性,但是两者在欣赏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其极强的节奏性是难以通过直观感受实现的。但是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艺术,其能够通过直观的肢体动作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感,而舞蹈动作的快慢变化则形成了多种节奏的舞蹈。

有人曾将古典芭蕾舞称作从台座上走下来的活的雕像,根据当前舞蹈所塑造的艺术造型分析,该种比喻极为适合。舞蹈者将自己的舞蹈能力和技能转化为各种肢体语言,虽然不同舞蹈动作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都含有极强的韵律,而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节奏美感能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韵律节奏是人体各种肢体语言得以展现的基础,而在音乐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节奏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借助舞蹈艺术所展现出的节奏性和动作都是通过舞蹈的人体韵律实现的,其中蕴含了极强的个人感情。受到个人内在感情以及思想变化的影响,在进行舞蹈安排时会自然形成多种类型的肢体语言,保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准确感受到舞蹈者的思想内涵。而该种感情节奏和动作的需求必须经过生活积累才能实现,当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缺乏感情时,舞蹈动作就会显得生硬,从而使舞蹈丧失本质意义。

舞蹈是一种动作表演艺术,对于个人内在情感的表现则是借助人体的肢体动作以及节奏变化实现的,而情感和舞蹈动作的完美融合则是舞蹈艺术成功的基础。在舞蹈表演艺术中,无论人物的感情变化和个人形象都必须借助舞蹈动作具体表达,无论舞蹈种类,只要和动作脱离则不可能称之为舞蹈。而就西方舞蹈表演来说,其舞蹈动作通常会呈现出放射性,即在舞蹈表演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身躯美,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芭蕾舞。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实际艺术表现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相互融合,随着西方舞蹈和我国舞蹈的融合,我国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而西方社会也吸收了大量东方舞蹈艺术表演的精髓,最终实现了中西方舞蹈的互相融合。这种加强相互学习,不局限于最初的艺术表演形式,促进了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 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

1 舞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舞蹈都是对生活的真实展现,也是对人类思想感情的形象表现,在文化传承方面舞蹈有着载体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也发生了时尚性的转变和创新,然而舞蹈的创新需要尊重它的历史渊源,一切创新都要以史料为依据。另外,舞蹈除了能够反映其自身的艺术性外,还是社会生活状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舞蹈都能够直观表现出世界各国以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人文伦理、宗教信仰和风俗等。人们利用舞蹈而实现了对社会现象、人文素养等生活的多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这一过程就是舞蹈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如藏舞《牛背摇篮》,从舞蹈中的造型和动作就能够感受到藏民、牦牛和大自然所构筑的相互依存的幸福画面,其中独有的藏族特色和鲜活的生活韵味是对西藏牦牛文化的概括。而在马背上生活着的蒙古族人民,其舞蹈中就展现着他们的民族气质。由于草原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他们对山川、雄鹰的崇拜诚恳而真切,舞蹈就自然会对游牧生活的各方面有所表现,如骑马、射箭等动作就在蒙古舞蹈中普遍存在。

2 舞蹈应当迎合大众化的审美标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的实施,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情况诱发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处在当今这个时代,由于经济追求高效率,生活形成快节奏,每个人的身心都倍感疲惫,从而使得放松人们的身心、舒缓烦躁情绪的体育活动成为社会需求。而舞蹈这种活动,除能表现人们思想形态、生活喜好、审美标准外,还具有愉悦心情、强身健体、展现自我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宣传教育的社会价值。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舞蹈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体验了热血沸腾的生命活力与激情,使烦恼情绪得到了有效蒸发,这也是舞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众所周知的央视春晚节目,舞蹈《千手观音》,一群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完美的舞蹈演绎着他们的人生,诉说着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也正是通过舞蹈使他们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心,激发了所有观众的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快节奏的社会现状给大众积累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长期积累势必造成人们身心的崩溃,而舞蹈则刚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起着宣泄压力的作用,它能在人们进行审美的同时宣泄烦躁。在舞蹈的种类中,民间舞蹈主要是为满足大众受用的精神需求而打造的,但以快节奏著称的劲舞、霹雳舞等均是为迎合现代人生活节奏需求以及对现代舞蹈的审美需求而设计的。

3 加快舞蹈艺术的自身发展

人类的舞蹈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舞蹈表演过程中积累获得的。在舞蹈审美的同时,能够极大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促进个人艺术的沉淀,提升舞蹈审美的趣味性,促进广大受众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大范围的舞蹈审美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性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南京军区的歌舞作品《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就是在我国观众对现代舞蹈审美能力提升之后,促进现代舞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体现。在民族舞表演过程中应当促进虚拟写意和现代舞表演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舞蹈表演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当代现实意识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我国军人高尚品质中蕴含的人性美和情感美。在舞蹈的实际表现过程中实现肢体表现和内涵表现的双重美感,充分揭示舞蹈中蕴含的人物性格,为以后的军事题材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可以借鉴经验。

4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在舞蹈审美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个人认识,增加个人社交和消费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首先,舞蹈审美对于文化产生经济价值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舞蹈比赛和门票收入方面,其对于文化传播和后期发展所形成的帮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伴随舞蹈艺术的广泛传播所出现的舞蹈培训机构和服装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作用也难以忽视。随着舞蹈审美的全民化,其对于社会就业率的提升也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其次,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实现艺术表现的,根据舞蹈所展现出的表现力和张力实现不同情感的呈现,促使观众将舞蹈作者的个人思想和当前的社会精神联系在一起,实现对民众的再教育。舞蹈《天边的红云》赞美了一群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选择前进,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可爱战士们。观众在欣赏该部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美丽以及生命的珍貴,更懂得了现代幸福生活需要我们去珍惜。基于此,社会大众应当认可舞蹈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甚至可以在其他教育中将舞蹈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或者使舞蹈成为学校日常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 结语

作为人类长期发展的重要产物,舞蹈是人类的精神象征,受到文化观念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广大受众的舞蹈审美水准也在不断提升,对相关作品进行评判的意愿更加强烈,而随着民族之间融合的加快,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审美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基于此,在舞蹈审美价值交流中能够促进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更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舞蹈审美过程中,广大受众应当根据自己对美感的认识实现舞蹈审美理念的构筑,以丰富舞蹈审美形式。

参考文献:

[1] 杨盼盼:《论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审美特征》,《黄河之声》,2015年第3期。

[2] 巩丽美:《舞蹈作品审美现代性的呈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3] 郭静凤:《浅谈歌舞艺术的审美特征》,《戏剧之家》,2015年第15期。

[4] 仝妍:《生活·直觉·艺术——兼论舞蹈审美的世俗性》,《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相宁,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上一篇: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