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论文范文

2023-09-16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存在于矿业事业之中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困难依然是矿业开发的两大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给矿业开发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害,以及工程峻工难等问题,同时也影响我国整体矿业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此,文章依据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实际情况与实例进行结合,对存在于矿业开发的过程中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矿业开发的未来发展提升一个强而有力的保护屏障。

【关键词】矿产开发;安全隐患;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业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地矿业开发成为一种常态,正是开发加剧,从而导致了矿产开发地及矿山周围的地质发生了变化,环境恶劣加剧,安全隐患加重,矿业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矿业环境安全隐患加剧,环境恶劣程度日益加剧,这样让不威胁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不仅对于我国矿业生产安全情问进行分析,以及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矿业开发中安全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及分析对于矿业开发十分重要。

1、我国矿业开发的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对于矿业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工业化生产之中,矿业资源供需要求增加,从而矿业开发步伐加快。矿业发展速度加快,同时也让矿业开发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矿业生产过种安全警报设备不健全,自然灾害防范不到位,技术水平不够,从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也加剧了矿业开发周边环境的恶劣程度。

形成安全隐患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矿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生产能力差,知识基础弱。最近几年,我国对于矿业的安全生产十分关注,从而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高压政策,强调矿业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条例也十分明确,但是我国矿业开发之中,依然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例如挖掘方法不正确,技术水平还保留在过去的水平线等各类问题。生产系统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统一合理化。

想要根本解决安全生的问题,还是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差。特别是有些矿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枉顾安全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生产设备,以及传统的采矿模式,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也让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隐患加剧。安全意识薄弱、知识基础差、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意识弱等等表现都是矿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的表现。

第二,开采矿井环境恶劣性、地质变化对矿业开发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矿业生产的环境大都在荒山,野地、或者是险恶的地方,自然条件差,这样加剧了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不同的矿井开采的过程中,所处的地质各有差异,地质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特别多的,再加上过度开采,以及地理变化,地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地质对于矿业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安全生产意识不够,设备落后,技术弱、投资少。众所周知,矿业生产在我国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高瓦斯和瓦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到位。其它相关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矿井排水、防灭火系统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根本没有到达到矿井之中,也就无法规避矿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国内矿业开发环境的情况

2.1矿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1)矿井下相关的过道及生产环境小。矿井作业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各类管线通过过道来安置进行作业,繁多的工序,要求不同的设备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安全隐患加剧,人员安全更得不到保障。(2)矿井空间环境变化多样。井下作业是一种变化多样的过程,不论是工序还是工艺都是繁杂多样的,再加上井下开采不断的增多,空间变化也在快速改变,生产人员、设备、管线都随着开采工作进行不断的位置变更,而相应的矿井周边地质也在快速的发生的改变,如果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地质改变,那么风险加剧,井下作业,岩石的承重量以及安好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紧迫。(3)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向上地表出口少。目前,很矿业企业开采过程中,对于井下通向地表的出口是十分少的。假如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挖掘到存水量丰富的地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出井下涌水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生产人生的生命安全,也让井下开采难以进行。当然地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多的,例如沼气、一氧化碳、粉尘等在空气中,不仅伤害人员身体,同时也可以会引爆炸及火灾。

2.2矿山周边环境的现状

(1)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大。随着矿业开采的加剧,土地被占用,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废矸石量就是一大要害,不仅占了9%的比例,同时为了解决废矸石量需要一块突围的土地,这样不仅占据了土地面积,同时被占据的土地植物遭到破坏,那么极易出现流石流及山体滑坡现象。从2007至今,通过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约有80万m2的土地就是因为过度开采而最终遭到破坏。(2)地表及建筑受到影响。矿业资源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地质变化,同时地层覆岩层也会发生变形或者移动现象,时常会出现地表深陷,对于建筑物、土地、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问题。(3)水资源遭破坏。通过多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矿业生产,特别是煤矿业的开采之年的饮用水、矿井水、自然水内包含的放射性指标都明显超标,我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矿区饮用水及相关水源放射性指标达到了3类的超标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3、安全与环境问题对矿业经济的影响

矿业经济发展受安全与环境的影响。(1)对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影响。矿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水质等问题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环境才能得以缓解,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矿业开发对于矿业开采所在城市的影响。矿业开发不仅仅只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整体的,这种影响会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应。如果防治灾害的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及转型也会受到影响,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受阻,矿业企业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是法弥补的。

4、实例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地表渗透水。矿井水包括岩溶水、矿坑水、地下水。一般这些水都被广泛的使用于农田浇灌等农业所需。矿业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水处理不当,那么就会让那些高矿化的矿井水渗到地表水中,从而地表水被矿化,形成水生生物效益问题,从而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的死亡。同时酸性的矿井水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同时也会破坏地表及水体等,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动植物的生长。

5、结语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对于矿业资源需求增多,从而矿业开发也紧随其后全速发展。而在矿业的开发道路之上,不仅要了解安全隐患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建立健全体制改善问题频发的现状,让矿业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韦冠俊.矿山环境工程[M] .北京:冶金出版社,2010:80~146.

[2]张海波,邹继兴.加入WTO后对某地区矿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黄金,2009(12):53~56.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对策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是指在新建水利工程在传统概念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任务,以及对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所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任务。生态水利工程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护水资源的安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基本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建设原则中的首要原则。首先,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时间考察,并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地气候、河流形态等因素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地分析。其次将水力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相关规律有效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承受住洪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后,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原则,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须比选,降低生态水利工程的风险。

2.2生态恢复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修复功能,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生态景观大尺度。其次生态系统的修复不仅包括水域范围内的河流生态体系,还要考虑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不仅要考虑到河流水域自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要包括外来物种的多样性的恢复。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对当地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河流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为生态多样性提供实行的可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2.3整体性原则

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会因为降水量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河流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管理过程中,要以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基础,拒绝使用短期小尺度范围作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基础,而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基础具有修复效率高、成功率高达的优势。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仅针对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而且要对河流水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综合修复。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3.2影响区域气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3.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3.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4.1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施工行为,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在选择水利修建地址时,应该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既要注重经济利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永久伤害。

4.2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进行严格调查,然后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通过专业的研讨会,将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和研究。将工程的经济利益以及生态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减少和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严格审查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项目的审查。对于可能会影响当地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的建设施工项目,要进行及时地审查、评估进而整改。并且要对施工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4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修建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派遣工作人员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应该及时地构建完善的生态赔偿制度,将水利工程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施工场地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改善施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4.5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4.6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

通过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固体废弃的产生数量。同时,相关人员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规划出固定的材料保管处以及固体废弃物放置处,并及时的将固体废弃物运输到制定地点处理,避免其对相应地区水体质量的影响,防止固体废弃物堵塞河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修建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好处,但如果是没进行严格的管理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態环境和长远发展。相关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增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效避免或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高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0):6-7.

[2]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02):109-110.

[3]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

[5]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1-6.

(作者单位:1.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莒县水利局)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铀原料产地,712矿、711矿正在逐步淡化为一个远去的宏大布景,但放射性隐患依然存在

43年前,中国在新疆罗布泊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改变了当时世界格局的对比。这颗原子弹所使用的核原料,一部分来自湖南铀矿;采铀的矿井,也一度遍布三湘大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时局的变化以及资源的枯竭,湖南先后有四家铀矿退役。但在其谢幕之后,放射性隐患至今仍然存在,并且严重地影响着退休职工以及周边居民的生存状况。

如何治愈这些伤痛,以及有效地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对于正在致力于雄心勃勃的核电发展计划的中国而言,或许将兼具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等多重意义。

与废矿同在

沿着京(北京)珠(珠海)高速进入湖南,在其东南部的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附近,很容易看到三四个硕大的废矿渣堆积成的小山。这些荒草掩映中的小山,高度只有一二十米,体积却相当庞大。

这一带,同样的“小山”共有六座,分布在方圆45平方公里内,周围有12个村庄,生活着大约1.5万人。在这些“小山”的中心地带,坐落着国营712矿——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铀产地。

在退役十几年后,712矿正在逐步淡化为一个远去的宏大布景。

被四座矿渣堆夹在中间的,是毗邻712矿最近的新庄村。《财经》记者注意到,原二工区矿井口废弃的厂房,如今已成为一家没有挂牌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五六个工人正在将一种黄色的粉尘装袋,袋上印着“焦亚硫酸钠 食品添加剂 生产厂家:衡东县宏大化工有限公司”字样。

据村民透露,这家企业用于生产取水的水井直通矿洞,等于是从矿洞里直接取水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

其实不仅是这家企业。在二工区和四工区,每到干旱季节,村民们都要炸开封闭的矿井坑口,抽取井内的积水灌溉田地。

毗邻的另一排废厂房则改成了养猪场,里边养着数十头猪。还有些厂房被居民用作住房,在厂区内到处可见四处觅食的鸡鸭。

在附近另外一个村庄——大明村的一工区废渣堆上,记者看到靠近路边有一块“严禁入内”的水泥牌子,警示这里不为人知的危险。然而危险是什么,当地村民并不太明白,或者说并不在意。有三户农家的厕所,就建在一工区废渣堆上;紧挨废渣堆而建的,还有八家民居。废渣堆水泥护墙上,曾经根据工程需要修了一个凹槽,现在也被旁边的农户就着凹槽建了个小猪圈养猪。

在废渣堆的另一边,靠着护墙而居的一户村民,甚至专门修了一道阶梯上行到废渣堆,以便在废渣上种植庄稼。记者粗粗丈量了一下,最近的民居离一工区被封闭的矿井口仅五步之遥。突出地面1米余高的矿井口,也成了孩子嬉戏的场所。

和这些普通村民毗邻而居的,还有712矿的职工。直到今天,712矿职工居住的依旧是建矿初修建的工棚,距离采矿区仅几百米远。职工们吃的蔬菜,自然也是来源于周边的农田,甚至是在矿渣堆上种植的。

“癌症部落”

或许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废渣、废水等潜藏的放射性辐射太过于抽象了。核辐射的概念,甚至是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进入人们的生活的。

在距离这里100多公里之外、位于湖南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的另外一个国营铀矿——711矿,退休矿工彭柏生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还对当初的一个场景记忆犹新。一次,技术工人用伽玛仪(一种测量放射性辐射的仪器)对准食堂的油条一测,仪器嘎嘎作响,吃饭的工人们都“哄”地大笑起来。

在彭的记忆中,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当时在井下就是一个口罩、一个矿帽、一身工作服,没有任何辐射防护设备。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711矿井下的温度高达45到50摄氏度,矿工在井下干活全都脱得赤条条的,和高辐射的铀矿石可谓“零距离接触”。

711矿退休办公室一位退休职工向《财经》记者透露,这个现有人员三四千人的矿,仅矽肺(尘肺)病患者,就有300多人,迄今已经死亡160多人。除了尘肺病,因放射性辐射而导致的癌症,亦无处不在。

以彭柏生所在的这排平房为例,总共四户人家中,除了他们家,无一不笼罩在癌症的阴影之下:一人已经因癌症去世,目前还有两人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同样的阴影,也在712矿上空挥之不去。由原712矿职工医院改制而成的大华医院的谢福阳医生,曾经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结论是,712矿的重大疾病发病率远遠高于平均水平,而下井工人的平均寿命也远远低于普通人。

以2003年的统计结果为例,712矿共计4000多名职工中,因患癌症死亡或者被确诊为癌症的,已达350余人。这也就意味着,其癌症发病率约为8%,而全国平均水平是在千分之一到二这个量级。

紧靠矿北边有道山坡,712矿的人习惯把它称为“烈士山”,整道坡上密密麻麻的坟墓中,全是712矿职工。从墓碑上的生卒年月计算,少有超过70岁的。在坟墓丛间,谢福阳带《财经》记者找到了其岳父的墓碑。因患骨髓癌,他岳父去世时年仅42岁。

更为严重的是,癌症高发早已不局限于矿工群体,而向周边的村庄扩散。

在712矿附近的新庄村第四组,仅据记者不完全调查,2004年来,因癌症去世的就有三人,身上长有各种肿瘤的有十多人;其中组长罗丰生一家,就有三个人长有肿瘤。

在紧靠711矿生产区的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清泉村,67岁的“赤脚医生”邓辛凤告诉《财经》记者,她所在的清泉村第六组共140人,在过去40多年中,得癌症死亡的已有20余人,“尤其是近几年,一死人就是癌症。”

铀之功过

1789年,德国化学家在一个沥青矿中首次发现了铀(uranium),并以八年前刚刚发现的太阳系“新行星”——天王星(Uranus)来为其命名。

铀在地球上分布相当广泛,甚至比金、银以及铅等的储量都大。人类对于铀的利用,也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公元79年前后,意大利人就在有色玻璃中开始使用铀的化合物作为着色剂。当然,对于铀的划时代应用,还是核裂变。到了上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在实验室中验证了,类似铀这样较重的原子核,在特定的条件下裂变时,不仅会产生较轻的原子核,还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1945年,美国人首先利用这一原理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其后,随着前苏联成功地把这技术应用到发电领域,“核时代”宣告正式到来。

“核时代”的来临,也带来铀矿开采的勃兴。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目前,根据世界核协会的估计,中国已形成年产铀七八百吨的规模。然而,也是在很早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铀矿隐藏的潜在风险。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欧洲就有人注意到铀矿工人肺癌发病率偏高的现象,并认为很可能与铀衰变之后的产物——氡存在直接关联。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盟在内的众多国家,都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放射性隐藏的风险,并且开始对于铀矿运行的安全性进行监管。

2000年,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JOEM)上发表的一篇调查指出,从1969年到1993年间,美国西部纳瓦霍(Navajo)印第安保留区内有记录的94名肺癌死者中,有63人曾经在铀矿工作过。

放射性导致癌症的致病机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射线穿过人体组织的细胞时,会把能量沉淀在细胞内部。一旦这个能量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而通过破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往往就会导致癌症的产生。目前,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铀、镭(Radium)衰变之后的产物氡(Radon)及其子体,都被认为是继吸烟之后最重要的肺癌致病因素。

铀矿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远不止这些。由于铀在矿石中的含量普遍较低,加上往往与砷、钼、硒等其它重金属伴生,因此,其加工后的废渣形成的尾矿往往数量庞大。除了这些放射性物质,非放射性的重金属本身也往往构成致癌因素,并且会对地下水等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美国1978年国会就通过了《铀矿尾矿辐射控制法案》(UMTRCA),授权美国环保署(EPA)等机构,对于已经退役的和正在运营的铀矿尾矿的安全性进行严格监督。鉴于尾矿中类似镭这样的元素的半衰期(强度降低到最初的一半所需的时间)长达1600年,对一些存在较大风险的尾矿,美国政府要求进行为期1000年的监管;即使对于单纯的尾矿处置场所,也要求至少监管200年。

滞后的治理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铀矿生产大国相比,中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主要铀矿都分布在人烟稀少地区;美国的铀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周边居民数量也很少。美国环保署的统计显示,在所有有记录的铀矿周边1英里(1.6公里)范围内生活的居民,不超过5.5万人。

但在中国,铀矿矿体小、分布广,且废物量大,加上铀矿冶企业很多位于人口稠密区,常常没有设立明显的隔离带,潜在风险更大。

以湖南712矿、711矿为例,不仅生产区以及尾矿堆放区与周边村庄犬牙交错,即使距离最近的衡阳市、郴州市中心,也往往只有二三十公里。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一份资料显示,仅712矿,地表露天堆放含铀废石就高达3350万吨;而废石堆的γ照射强度和氡子体浓度及释放率,都超过国家所要求的标准6-7倍。

湖南省核工业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南华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辐射防护研究员周星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早期的很多铀矿都是“先生产后治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遗留了许多环境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开始陆续制定相应的规范,并着手实施铀矿退役的环境治理。但治理前留下来的损害,迄今为止仍然无法有效修复。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有关人员告诉《财经》记者,该矿的母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对712矿第一期治理,共计拨款1800万元,第一期治理也已于2000年结束。

治理方法,是用水泥防护墙将废石堆围住,将其削平降低高度十余米,选用粘度大的红土壤覆盖厚50厘米,然后植草和种植耐干旱的刺槐和小金刚树。

负责对712矿退役后进行环境测评工作的周星火对《财经》记者表示,治理前,废石堆的辐射比普通土堆高出至少四五十倍,一期治理后降低到一至三倍。但他承认,“个别地方还是超标的”。

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之前开采的40年间,712矿庞大的辐射源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多少损害尚无法估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治理的五个工区的废石堆已经基本被草木覆盖,十分茂盛。废石堆脚下,则耸立着一米多高的水泥防护墙。

不过,一些村民对《财经》记者表示,在治理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偷工减料的情况,这会极大地削弱其应有的效果。

根据铀矿退役治理的有关研究表明,覆土必须压实到天然土层的0.88倍或者1.58克/立方厘米以上,否则降氡效果非常差。未经压实的35厘米厚覆土层与压实的33厘米厚覆土层,两者降氡效果相差20倍。

根据治理要求,尾矿废渣堆上应该覆盖着0.5米厚的粘土。但一些村民表示,实际上,有的地方粘土厚度“只有3寸”。一位村民带着《财经》记者爬到二工区的废渣堆上,用脚尖踢开一层薄薄的泥土,就露出了黑色的矿渣。

铀矿长期与人口密集的村庄相伴,也加大了治理的难度。

在712矿五工区,废渣堆附近的四个池塘辐射严重超標,按照治理方案,应全部填埋。但由于村里的稻田一直倚赖这四口池塘灌溉,村民坚决反对将池塘填埋,最后作罢。

周星火还告诉《财经》记者,对该工区进行环境检测时,当地一个村民在污染区建猪圈,几次劝阻均未能说服,最终只能默许其将猪圈建在污染区内。对于当地村民在矿渣堆上种菜、种红薯、花生,也很难进行管理。

沉重的遗产

没有人知道,这些铀矿留下的“遗产”到底会有多沉重。目前看到的,很可能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很多癌症的潜伏期,都在五年以上,甚至长达数十年;而且辐射导致的一些遗传性疾病,很可能会在特定人群中代代相传。

仅仅依靠现有的工程性措施,也许不足以彻底消除这种隐患。根据美国以及欧盟等国家的经验,在设立防护栏、警示标志等被动性的措施之外,还必须由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于退役的铀矿的空气、地表以及地下水等进行主动的定期监测。

然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信息公开,以及当地公众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在712矿所在地,《财经》记者遍访衡东县、衡阳市两级环保局,均未能获得确切的相关环境污染监控资料。衡阳市环保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12矿是军工企业,一直以来地方都没有对其进行监管,造成资料缺失。直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颁布以后才进行了交接,由省环保局负责。

《财经》记者试图通过湖南省卫生厅下属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获得几家铀矿职工的相关职业病发病率等信息,被告知空缺。

湖南省环保局辐射监防站站长杨川颇为忧虑地告诉《财经》记者,现在铀矿企业退身之后,许多村民开始重新占领企业的厂房和土地;但这些地方许多都是被严重辐射污染的,根本不适合生产和居住。而要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则需要许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比如国土、规划等建房审批部门,要严格执行在污染区内不审批建房的规定。在污染区域内违规开办的相关企业,工商部门也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对于饱受癌症困扰的当地农民以及退休职工而言,还有一个最大的问号,那就是谁应该来为这一切埋单?谁又能为不确定的未来埋单?

在美国,随着1990年《辐射暴露补偿法案》(RECA)的出台,联邦政府终于同意为曾经在铀矿工作而受到健康伤害的工人支付巨额账单。只要在铀矿工作满一年,并且患上的是肺癌以及其他相关性疾病,每个人就可以从美国政府获得10万美元的补偿。此外,其他因为核试验等受到辐射影响的居民,也可以获得从5万美元到7.5万美元不等的补偿。

但在中国,无论对于矿工还是周边村民,这种制度上的设计仍然空缺。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污染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能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为生物的生长、发育赋予优良条件,从而获得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纯净卫生、低耗的农畜产品。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近年来,我县以建设生态县为载体,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比重呈上升趋势,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垃圾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县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畜禽粪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许多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将粪便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而且有些养猪场未经规划建在乡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粪便经自然晾晒,臭气熏天,蚊蝇滋生。(2)农药、化肥污染。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且以使用杀虫剂为主,致使不少地区土壤、水体及水果、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大大超过国家安全标准,对农村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轻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3)生活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城区的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4)生活废水及养殖废水污染。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农村的人畜粪便、各种生活污水往往是任意排放,夏季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大量滋生,这也是造成农村传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各类养殖产生的废水也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据统计,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近几年,农村许多规模大、集约化的畜禽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废水的污染也日益突出。(5)农膜污染.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方面是薄膜残片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农膜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要继续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和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优质农产品专业区、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培育开发、引进一批优质粮棉油和名特优瓜菜新品种,搞好示范推广,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品牌认证工作,注重品牌效益。(2)确立农村生态保护战略。环境意识薄弱导致经济建设上的短期行为,甚至牺牲资源换取经济效益,已使环境同人口、资源、粮食一起成为当代世界的四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保护资源和环境看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环境意识的宣传,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同时各级组织应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增殖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做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所谓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就是要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技术手段,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首先要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物种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法规,使保护环境有法可依,并认履行环保法规定。其次要建立农业保护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生态保护区。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加上环保收益后的GDP。主要探讨了绿色GDP的核算内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恶化成本及环保收益的基本核算方法。

关键词:绿色GDP;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恶化成本;环保收益

一、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加上环保收益后的GDP。资源环境成本包括:(1)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该成本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可称之为自然资源的折耗成本,它不同于资源的市场价格。目前中国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不完整,主要由开发成本、税收和利润构成,而完整的自然资源定价还应考虑其环境成本和资源耗减成本。由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必然会导致其储量和原有社会财富积累的减少,其减少的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2)环境保护成本。该成本是在人类为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过程中发生的现实成本,它不同于虚拟治理成本,是在已发生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3)环境恶化成本。该成本是由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引起的各种损失,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是指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系统的干预超过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表现为人类活动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虚拟污染治理成本;生态破坏成本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种类减少等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现象而造成的损失。

在考虑环境成本代价的同时,还应考虑保护环境产生的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即绿色GDP的核算既有减法也应该有加法。环保收益是指人们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污染而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如企业有效处理“三废”取得的收益、开展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增加的收入、治理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后农业、渔业增产的收入、城市环境改善后增加旅游收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并促进就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

二、绿色GDP的核算方法

核算绿色GD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计算确定各项资源和环境成本及环保收益,在此基础对传统GDP进行修正和调整。用公式表示如下:

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成本+环保收益 (1)

其中:资源环境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恶化成本 (2)

其中:环境恶化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 (3)

(一)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

1.可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可再生资源耗减成本分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情况是经济活动中合理使用资源,未超出资源自我修复和繁殖的能力,此情况下无须计算耗减成本,因为资源总量和质量并不会受到影响,是可持续的使用;第二种情况是不合理使用资源,如滥伐林木、过度捕捞等,超出自然资源自我修复和繁殖的能力,但尚未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和破坏的严重后果。如滥伐林木的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时间较短,可能引起的生态后果还没有体现出来,这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可采用重置成本法。在此可以将重置成本理解为将自然资源恢复到原有状态、原有功能所需要的费用,重置成本包括初始恢复成本和后续管护费用两部分。初始恢复成本是指补栽树木、补种草地和补充鱼苗等花费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用等,后续管护费用是将这些自然资源管护到可使用状态所需的必要费用。

2.非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非再生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具有一次消耗性质,随着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开发使用,其储量会越来越少,直至耗竭,因此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比可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要大,且计量难度也相对较大。要对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进行计量,必须取得其耗减实物量和单位价值量指标数据,但目前我们只能获得非再生资源的市场价格,而对资源本身真正的价值我们却无从选择,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或替代成本法进行核算。

为了保护非再生资源,不使其尽快耗竭,可采用替代资源或能源,并用这些替代资源或能源的生产成本作为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例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急剧增加,中国提出了“氢化石油”、“煤变油”、“生物质液化”等替代方案,为解决能源危机,国家大力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技术,这都为解决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危机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机会成本法或替代成本法下,要想不消耗非再生资源,就必须使用替代资源,并用替代资源或能源的开发生产成本作为非再生资源耗减成本。

(二)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

按照投资主体不同,环境保护成本可分为国家政府投入、企业自筹资金投入、环保民间组织和个人投入。无论是从资金量、投资范围和效果来看,三者直接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应当分别核算。

1.国家政府环保成本的核算。2006年财政部正式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预算支出科目,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环保投融资体制。政府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的三项约束性指标。要实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目标,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了环保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正在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预计环保总投入将达到14000亿元。为正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投入和环境代价,必须将各级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实际投资总额纳入GDP的核算范围。

2.企业环保成本的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环保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成本;2)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及处置成本;3)绿色采购成本;4)环境管理成本;5)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成本。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发生的环保成本应当分别采用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核算方法。假如环境成本的发生达到了以下效果,应当将其资本化:1)提高企业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或改进其安全状况或提高其效率;2)减少或防止可能由今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3)保护环境。例如企业因为环境原因购置的厂房和设备,能使企业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获得经济利益,就应该将其资本化,并在利益实现时通过折旧等方式计入当期损益。而许多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只能使发生的当期受益,如环保设备的日常运营费用、与当期经营活动有关的废物清理成本等,对这些环境成本应进行费用化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无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环保成本都纳入了日常会计核算,并在GDP核算中得以反映,所以就企业投入和发生的环保成本而言,无须再对GDP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3.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的核算。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各界民间环保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不断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民间组织3 539家,74.7%的环保民间组织有年度工作报告,其中,向主管单位提交报告的占47.6%,向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提交报告的占45.5%,向社会公众公开报告的占47.6%。

对于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的核算,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统计估计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如上所述,74.7%的环保民间组织有年度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从年度报告中获得环保支出情况,对于其他未提供报告的,可以采用统计估计等方法,例如将公布报告的组织的平均环保成本,作为计算其他未提供报告的组织的环保成本的依据。

(三)环境恶化成本的核算

1.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如果超过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将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和损失,导致各种直接经济损失,并需要当代人乃至后代为治理污染付出沉重代价。

(1)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可采用以下方法:1)生产率变动法(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pproach)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看做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后两者是可以观察到的并可以测量的。例如,化工厂的污水排放对厂周围的农业生产率有不利影响,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业收入降低的损失。不排放污水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农业产量会逐年提高,而在排污情况下,随着污染累计效应的增加,产量会逐年下降,这种生产率的变化是可以测量的。农业生产减产的损失可以用农产品的减产量乘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计算。2)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而给生产直接造成的损失(可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测算),而且还表现为因环境质量恶化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增加,以及因为人们过早得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等。

疾病成本法计算由疾病引起的医疗成本,例如门诊费、住院费、药费、看护费等医疗费用,相当于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的病人人数与每个病人的平均治疗费的乘积,具体计算时可按不同病症分别计算,如尘肺病、放射性疾病、皮肤病、眼病等。

人力资本法计算由疾病引起的收入损失,包括过早死亡的损失、劳动能力降低和丧失的损失等几种情况。根据边际劳动生产力理论,人失去寿命或工作时间的价值等于这段时间中个人劳动的价值。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是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情况下,每个人的未来收入经贴现折算成的现值。根据国外研究者Mishan的研究,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动t年、由于污染而于T年过早死亡的人所损失的劳动力的价值可以描述为:

Lr= ■∑ YtPtT(1+r)-(t-T) (4)

式中:Yt为预期个人在t年内所得到的总收入扣除他所拥有的非人力资本收入;PtT为个人在第T年活到第t年的概率,r为预计到第t年的社会贴现率。

如果不是过早死亡,而是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则需要对公式(4)进行调整,主要是按照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对第t年的总收入Yt 进行适当的调整。

(2)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的核算。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是相对于实际治理成本而言的,实际治理成本即前面提到的由政府、企业或环保组织投入的环保成本。如果实际环保成本的发生未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那么剩余污染物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要完全治理和清除污染,需要进一步发生治理成本,在未实际投入之前,称之为虚拟治理成本,一旦各环保主体实际投资,就成为实际治理成本。虚拟治理成本可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公式如下:

虚拟治理成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的单位治理成本治理成本法主要难点是测算单位污染物治理成本,可用一段时期内的实际环保总支出除以实际处理量测算得出,例如用“三废”的环保支出分别除以“三废”处理量,得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处理成本,具体计算时可以考虑将五年作为计算周期(也可根据实际投资情况确定),因为每年治理污染的投资力度和效果不一定是均衡的,当年发生的投资效果可能在第二年及以后年度才得以体现,如为了净化空气而种植树木。

2.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可分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资源恢复费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态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价值的损失。生态资源大多是生产所需的材料、原料或燃料,根据这些要素的市场价值,可以计算出生态破坏造成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态资源的非要素价值丧失所隐含的经济损失,这一损失不能或暂时不能由市场决定。如森林资源的水土保持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资源的破坏给后代人利用资源所造成的损失等。生态资源恢复费用是指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投入。生态资源遭破坏后所引发的一些间接经济损失会年复一年地累加下去,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对被破坏生态资源进行治理,由此发生的费用也是生态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的一部分。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可采用以下方法:(1)收益还原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是将丧失的自然资源可创造的收益按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如生态破坏造成森林、草地、耕地、湿地面积减少,从而降低其创造的收益,用减少的面积和数量乘以当期该项资源的单位平均收益,即可计算出损失的直接收益。(2)恢复费用法。将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受损害以前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如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恢复,需要种植草皮或树木等方法来恢复。恢复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补偿费等。恢复费用一般采用重置成本进行计算,以准确反映现实价格水平下的恢复成本。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重置成本法原理相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破坏都能得以恢复,或者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恢复的采用恢复费用法,不能恢复的,采用影子工程法。(3)影子项目法(工程成本法)。影子项目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某一项目的建设会使生态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而且在技术上无法恢复或恢复费用太高时,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生态环境功能,用建造该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某个旅游海湾被污染了,则另建造一个海湾公园代替它,以满足人们的旅游要求;某片森林被破坏了,要达到与原来同样的涵养水土的目的,就需要兴建水土保持工程,工程的投资成本就可以作为生态破坏损失的一个最低标准。

(四)环保收益的核算

人们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必定会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尽管这些收益可能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可能是未来的而非现在的,可能是隐含的而非显性的。例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减免税款的收益以及为履行环保责任取得低息或无息贷款而节约的利息支出都属于的隐含收益。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后外商投资增加,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就属于间接收益。

对于各种环保收益,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按照传统方法纳入GDP核算,无须单独计算调整。如处理废弃物取得的收入、企业环境形象改善后增加的销售收入都将直接增加企业利润;土壤污染减少后农产品产量增加使农业收入增加;外商投资增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将增加。

参考文献:

[1]王磊.中国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与应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7,(5).

[2]张惠茹.绿色GDP与环境污染成本核算[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10).

[3]汪水兵,殷福才,等.安徽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4]陈会晓.江苏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及应用[J].价值工程,2007,(12).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战略决策,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状况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城乡关系;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是中央及陕西省委省政府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大举措。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重要施政方略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6年,中央1号文件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2010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主题。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因为,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发展速度够不够快、总量够不够大的问题,而是发展够不够协调、质量够不够高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三农”问题,是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的政策特点是以农补工,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在有限的土地上。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必然性,但同时也导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之前。主要标志是建立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放开了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城乡分割体制有所突破。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差距开始逐步缩小。

可见,我国在城乡关系上的政策调整,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现实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从当前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结合“十二五”时期陕西发展态势,我觉得其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上台阶的迫切需要。消费需求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实现形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消费断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我们只有下工夫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得以释放,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得以开拓,扩大内需的战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经济长期平衡较快发展才有持久动力。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的迫切需要。如果城乡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过大,把广大农民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不能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物质文化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城乡不协调如果长期存在,最终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的迫切需要。城乡分割体制把农民大量滞留在农村,土地超负荷承载,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使农村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如果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安排不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成果也难以巩固。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靠统筹城乡发展才能根本解决。

总之,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必须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既要全面理解,又要深刻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在点面结合中扎实推进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超前决策、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面上看,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了8个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一直都贯穿着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也都结合实际相应提出落实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省上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确定了30个重点镇进行集中扶持。目前,这些政策措施的效应已开始显现。比如,在加快城镇化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101万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二是实施重点突破。省上在陆续确定一批市县先行试点的同时,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适时提出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目标,着力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咸新区,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这一区域发展基础好,又是省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建设区域,如果真正按照城乡统筹的理念来开发,这里完全有条件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投入,下大气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这个“短板”。近五年已累计投入资金3260亿元,解决12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电视。四是加快扶贫开发。过去五年,我省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使32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了从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省上决定从2010年起,计划用10年时间,对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79万人实施搬迁。

从点上看,2009年以来,省上先后设立了神木、府谷、高陵、杨凌、凤县五个统筹城乡省级示范区试点;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又把延安市作为率先突破板块,出台了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些市也根据实际,确定了自己的试验示范点。各试验示范区点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上的部署,积极探索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路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优势,推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舍得投入,敢于创新,从市到所属县区,包括开发区,都成立了专门的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加强协调指导,扎实稳步推进,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才刚刚起步,取得的成果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目标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积累的一些经验也还是初步的。与全国相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很突出。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十一五”末我省经济总量已过万亿元,在全国排第17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第1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翻了一番,但在全国仍排在第27位。2010年,我省农民收入增速首次大幅超过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4.11∶1下降到3.82∶1,但这种变化还不稳定,目前还不能说拐点已经出现。

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依然很大。近几年农村公共服务变化很大,但教育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我省还有558万贫困人口,改善农村民生、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任务仍很艰巨。

三是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严重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一些地方领导对统筹城乡发展认识还不到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重市民轻农民的倾向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在项目投资和公共资源分配上,仍是以工业为重、以城市为重,给农村投入很少;农民与市民相比权利仍不平等,还没有公平分享工业化、

城镇化和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而且常常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大。必须综合考虑,统筹解决。

三、当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一要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并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二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跟市民一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当前实际来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是解决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在城镇落户,核心是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保障机制,为他们留有退路、解除后顾之忧。

四要有序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和农民。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在首先补充耕地、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应该优先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农民受益。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高陵县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他们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住房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实行产权抵押贷款,破解了农民贷款抵押难的问题,有效地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这些好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四、需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要求迫切、意义重大,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努力实现新突破。

一要高度重视,用统筹城乡发展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大变革,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抓好。我们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超前意识,主动为党委政府做

好参谋和助手,切实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

二要抓点示范,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抓点示范是我们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方法,应当继续坚持。从省级层面来讲,要积极支持西安搞好城乡统筹,重点抓好延安和神木、府谷、高陵、杨凌、风县五个统筹城乡试验示范区,选准突破点,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早出成果、多出经验,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从市县来看,要立足各地的实际,有所侧重,突出特色,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全省农村改革项目布局的调整,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主题,科学选题,合理布点,超前探索。

三要总结完善,及时在面上推广试验示范成果。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注重总结试点经验,完善试验成果,善于运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省试验办要加强与市县的协调、联系和沟通,及时发现成熟的、有创造性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具备推广条件的项目和经验,认真总结提炼,积极加以推广。还要加强与兄弟省市的联系,走出去学习取经、拓展视野,完善思路、提升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外贸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