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2023-12-15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來乘客与航空服务人员频发冲突,究其原因,与航空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内容对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职业素质

目前,在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中,各校都十分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的组成要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若要探究该人才培养的职业素养内涵,首先需要从现实的航空服务类岗位中去寻找根据。如空乘岗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定向思维的影响,而在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上出现短视。随着职业素养内涵被解构出来,接着就需要将其植根于航空服务类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来。为此,如何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发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主体性和内隐性的特质,这就无法通过现有评价机制来获得确切信息。由以上问题出发,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航空服务类岗位的内在要求

从笔者的深度调研中可得,航空服务类岗位内在要求如下所述:

(一)岗位中的抗压能力要求

毫无疑问,处于航空服务类岗位的员工每天直面形形色色的旅客,由于不同旅客对服务诉求的差异性,以及旅客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情绪波动等,都将使航空服务类岗位成为供求矛盾的聚集点。为此,处于岗位中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心理抗压能力。

(二)岗位中的规范服务要求

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规范服务”:a.严格按照流程来开展服务,而不能由员工擅自做出承诺或决定;b.根据旅客的星级,为之提供相对等的服务品质。这里的实施难点在于第一个方面,这也就衍生出了工作规范中的程序性要求。

二、岗位要求驱动下的职业素质内涵

在以上岗位要求驱动下,职业素养内涵可解构如下:

(一)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这里的职业素质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也必然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性格偏于外向型的学生,往往在情绪自我调适和修复时所用的时间较长。当然,性格偏于内向型的学生,也需要以一种健康的心理来审视工作中的不顺。从中可得,在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中,需要在实训环节加强对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的训练。

(二)岗位职责坚守能力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机场中出现了因乘客情绪波动而产生的与服务人员的冲突,本文不去探究其中的冲突原因,而是就航空服务类岗位的职业素养之一:岗位职责坚守能力进行阐述。显而易见,岗位职责坚守能力一方面能规范应对突发事件,也能在最后事态的解决上做到有礼有节。当然,这里还需要岗位员工的自我情绪调适来配合。

三、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高职航空服务类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完善人才培养中的实训教学项目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需要在实训环节来加强对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的训练。为此,首先该专业在实训课程设计中,就应增加这一项目。具有这一项目的学校,还应在创新训练模式上下工夫。笔者建议,针对女生可以通过引入瑜伽、冥想等训练来展开。针对男生,则可以将茶文化中有助于调节情绪的元素,引入实训环节中,如品茗和赏茶。

(二)多课程配合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

上文所提到的瑜伽和茶文化,实则已经体现出了多课程配合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高职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功能。事实上,在具体的航空服务类岗位工作中,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通过团队成员相互激励、分工协作来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观,以及坚定的团队向心力。为此,可以引入定向运动项目。

(三)健全对该类学生的团队心理辅导

实训教学与现实岗位职业素养要求的不断接近,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的不适感,甚至导致少数学生出现转换专业的想法。为此,在该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健全对该类学生实施团队心理辅导的机制。这样一来,才能通过心理输出来与教学中的心理输入之间保持平衡状态。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最后需要指出,通过利用多学科的课程优势,才能全方位地去构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之,若要探究该人才培养的职业素养内涵,首先需要从现实的航空服务类岗位中去寻找根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定向思维的影响,而在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上出现短视。随着职业素养内涵被解构出来,接着就需要将其植根于航空服务类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来。为此,如何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永萍.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与思考: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20):22-24.

[2]宁红,李伟.高职航空服务(机场运营管理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257-258.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7届, 各大高职院校踊跃参加。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举行竞赛的目的, 是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实际动手能力。竞赛与教、学、改有机结合, 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特点分析

技能大赛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竞赛定位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 充分反映了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对接企业工作岗位。

(一)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从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赛项规程来看, 技能大赛定位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 适应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接汽车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技能大赛的举办, 可以推动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水平, 学生综合素养双提升, 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也一直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懂营销, 能操作, 有技能, 会管理, 能服务一线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采取现代学徒制, 订单培养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可见,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两者之间存在一致性, 互相对接, 完全吻合。

(二) 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设计充分反映行业企业的需求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紧贴行业, 企业的工作实际, 是以汽车4S店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用人标准来设置的。其中以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环节为例, 该子赛项的设置源于汽车4S店的销售顾问岗位, 销售情境与4S店客户进店买车时的真实情境一致, 竞赛中既要考核学生对整个销售流程的掌握与熟练程度, 又要考核学生对汽车产品功能, 配置参数的熟知, 还要考核学生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能力, 促进销售, 报价成交的能力, 以及随机应变, 应对自如的能力。竞赛赛项的设计与汽车4S店销售顾问的实际工作技能要求一致, 紧贴市场, 具有极高的仿真性, 真实的反映出了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与用人标准。

(三) 竞赛内容对接企业工作岗位与职业资格证书, 考核面广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其竞赛内容主要由汽车营销基本技能竞赛、汽车营销策划技能竞赛、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三个子赛项组成。赛项面向汽车4S店的销售顾问、售后服务顾问、汽车保险与理赔员、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市场专员等多个岗位。赛项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紧扣4S店销售顾问的业务教学要求, 竞赛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 体现了专业核心知识, 核心技能。其中对学生汽车营销相关实际就业工作岗位业务流程的考核, 内容涵盖汽车营销师, 二手车评估师的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对学生销售流程的考核, 采用情境演练, 考核学生对整个销售流程的熟练掌握程度与灵活应用能力, 全面考察选手的汽车销售技能与技巧。汽车营销策划技能的考核, 此赛项通过现场策划、陈述的方式, 考核学生团队营销策划方案的设计、现场展示与陈述的水平和能力。竞赛内容考核面广,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更加全面, 可持续发展能力才会越强, 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创新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建议

(一) 构建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所包含的竞赛内容和标准和实际岗位职业需求一致, 也就是说, 职业技能代表了这个专业的职业技能最新标准与规范。需要结合技能竞赛中赛项设计目的、规则以及相关行业标准,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因此, 各高职院校要深入调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按职业技能的认知, 职业素养养成的渐进性规律,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赛融合, 证岗想通的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因此, 可以将技能大赛包含的基础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模块, 按照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核心模块、职业拓展模块, 层层递进, 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同时还要适时补充行业企业的新技术, 新标准, 加入创新理念,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岗位与情境, 教学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采取竞赛+案例, 情境+角色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比如可以结合竞赛内容, 设计情境, 分配角色, 让学生分组完成汽车销售流程的演练;采取小组竞赛, 利用案例和课程内容结合, 完成教学和实践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改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主动参与, 积极协作。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 小组之间暗暗竞争, 你追我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不断操练, 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学生自信心增强, 教学效果更好。

(三)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前提

通过参加技能大赛, 指导老师会发现不仅是学生的比拼, 也是老师之间的比拼, 只有高水平的指导老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要想获得好的比赛成绩, 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就必须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又有相关职业资格, 任职经历, 实战经验。如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来参与技能竞赛的指导, 学生的训练效果更好, 比赛成绩更优。另外还可以聘请来自行业、企业、学校的专家、教授组成强大的教师团队,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课程的开发与授课、技能和竞赛的指导。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才能为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和可靠的保障。

(四) 依托协会社团, 创新人才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的氛围以外, 还拥有非常浓厚的社团, 协会文化。学校要求每一届的新生在入校后必须加入至少一个协会或社团, 并且要完成协会或社团的考核才能修满第二课堂的学分。学生在选择协会和社团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者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加入协会和社团后, 有相应的指导老师负责管理和指导协会以及社团的日常工作安排, 协会的会长和社团的团长辅助老师完成相关的管理与考核。以我校汽车爱好者协会为例, 汽车爱好者协会以“普及汽车知识, 弘扬汽车文化, 服务社会”为宗旨, 立足校园, 服务社会, 推广宣传汽车知识与汽车文化,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繁荣校园文化, 发展汽车爱好者的兴趣, 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技能,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新生入学期间, 会安排协会招新, 招入新的协会成员以后, 指导老师会安排布置学期的学习任务, 活动计划, 比如说要求协会的学生完成相关的汽车市场调研报告、甚至是拉赞助联合汽车4S店配合校园文化艺术节, 自行组织小型车展、开展汽车环保节能宣传、定期组织汽车讲座、汽车电影赏析以及对外交流联系等等。学生通过加入协会开拓了技术视野, 增长了专业知识, 能够更好地创新培养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

(五) 基于技能大赛模式,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技能大赛是联合行业、企业共同举办的赛事, 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帮助, 比赛设备和经费少不了企业的赞助, 大赛的评委专家也都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职业技能大赛为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的联系搭建了相互联系和交流的平台, 教师可以经常到企业实习实训, 参与企业的培训, 4S店的专家和内训师可以经常来学校交流, 兼职上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去企业实习锻炼。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能够扩大高职院校在企业和用人单位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同时也为学校指明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开办订单班、基地班、协议班、联合办学;采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 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可见, 深度开展校企紧密合作, 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 从而可以实现企业、社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四、小结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特点, 然后基于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特征提出了针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专业人才培养指导作用, 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复合型汽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典型岗位任务,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 将“赛”“教”“学”“改”有机结合, 融会贯通, 培养合格的新型实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

关键词:汽车营销与服务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艳英, 曾扬, 罗薇薇.构建高职“课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为例[J].厦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2) :9-15.

[2] 罗来根, 余敏燕.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以江西现代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8 (13) :177-178.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借鉴美、英、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应实用化,专业培养目标应职业化,培养理念应超前化,专业建设应特色化、地域化,课程改革应综合化、多样化。

关键词:美、英、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专业的种类设置及人才培养状况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1]。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全民健康教育和民族体质的提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体育事业要想得到持续均衡的发展,应当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强化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美、英、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1.美国的经验

美国很少有专门学科性的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几乎都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内。如春田学院开设有球类运动、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健康教育与娱乐、残障人运动与动作研究等专业,其中球类运动、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佛罗里达大学设有体育教学辅导、体育和健身管理等专业;阿肯色大学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运动医学等专业;马萨诸塞大学开设了体育和健身管理、体育教师、运动研究、运动科学、运动新闻报道等专业;而加州州立大学和滨州州立大学均设有运动机能学专业,涵盖了锻炼心理、职业训练、体育心理学和体育人文学等多个知识领域。近年来,为契合社会需求,美国高校还特别增加了残障体育、老年学等为特殊人群进行体育服务的专业。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体育类型区分,即把体育分为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话,那么美国高校体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和学校培养体育职业人才而不是竞技队员的。其培养目标是:为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教练员,为社会体育娱乐项目培养策划和管理人员以及为学校提供合格的体育教师。总体而言,美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如下特点:

(1)培养目标职业化。美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体育职业人才的客观需求相一致。培养目标职业化有效地提高了体育专业人才的利用率,避免了人才浪费。

(2)专业设置实用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美国的社区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向社会化、综合化、户外化、终身化和全方位发展,体育健身设备日益现代化,体育健身消费不断高涨,康复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体育专业人才走俏市场。美国高校体育专业的设置直接契合了这一趋势,有突出的实用性。

(3)专业设置创新化和综合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日益密切。美国体育专业的设置也随之与时俱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很多高校便开始将体育院系与公共社会院系、健康娱乐院系等相关院系合并成立公共健康学院,扩宽了体育学科范围,趋向体育专业的综合化设置[2]。

2.英国的经验

英国体育主修专业有娱乐管理专业等复合型专业。为适应社会需求,与娱乐有关的体育课程以及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开设较多,如娱乐管理与法律、野外娱乐、娱乐社会学、欧洲娱乐政策、旅游研究等课程。英国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不仅是注重奠定学生的广泛和厚实的知识基础,还特别强调学生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不拘泥于培养体育教师这一狭小范围。此外,英国十分关注儿童体育教育和残疾人体育教育,开设了儿童体育、残疾人康复与体育等课程。

3.日本的经验

日本体育专业出现在明治维新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有近80所大学开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也是从那时起,为适应挑战,日本进行了包括体育专业在内的教育改革。针对体育院系课程主要是为培养体育教师开设而教师市场日趋饱和的现状,日本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一的体育师资的培养转变为面向企业和其他领域的综合性体育人才的培养。反映在专业设置上,传统的体育专业为保健体育、健康体育、社会体育和武道体育等,后期增加了运动科学、运动管理、企业体育等,在课程设置上也作了相应调整[2]。

二、美、英、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和实践的探索改革。

1.专业设置应实用化

从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状况看,体育专业的开设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与社会需求的磨合,因此,他们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社会岗位中会有更好的契合表现。例如休闲体育、社区体育、残障人士体育、老年体育等等,更适合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反观我国,长期以来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考虑较少,对新兴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较欠缺。与社会有着高度契合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立也不过十几年,且仍在探索阶段。而反映社会需求的体育休闲管理等专业的开设刚刚起步,2007年武汉体育学院才首次开设了体育休闲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的社会化道路较之竞技化道路会更为宽广。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深入,体育休闲娱乐如火如荼,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壮大,对既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又可以进行现场指导或组织管理的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体育院系应转变以往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设置选择时注意侧重设置那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实用型专业。

2.专业培养目标应职业化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是人们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专门性设计。体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应紧密契合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向职业化。以往,由于对社会需求重视不足,导致了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我国各类体育院校中都设有运动训练专业,专业目标主要以培养运动员或教练员为目的,该专业学生总数庞大。然而,实践中,长期以来竞技项目运动队的教练员绝大多数由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留任执教,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担任教练员的比例较低,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再如,体育专业的课程大都是为培养体育教师而设置的;而随着教师就业市场的饱和,只有培养多方面的体育职业人才,方能适应社会各界对体育的需求和渴望。面对这种就业局势,不妨效仿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对体育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实现专业设置目标的职业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利用率,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3.培养理念应超前化

美国高校开设的体育专业有40%以上与老年人健康有关,有的大学还专门设立了老年学学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老年人也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体育锻炼群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体育院系应当以超前观念和创新理念来调整专业设置。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但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专门为老年人保健、锻炼服务而设置的专业尚属空缺[5]。

4.专业建设应特色化、地域化

随着社会发展,体育办学模式应形成自身特色以提升竞争力。如上海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实施综合型办学,师资和教学设施资源优越,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如沈阳体育学院的冰雪运动、武汉体育学院的划船、成都体育学院的骨伤治疗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人才优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教育部倡导要“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亦强调,“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体育院系应结合本校的优势资源和市场需求设置特色浓郁的体育专业,特别是着力加强与地方需求的密切联系,直接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其日后快速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只有进行特色化、地域化的体育专业建设,才能使体育专业保持生存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5.课程改革应综合化、多样化

美国体育专业十分注重与相关学科如营养、医学、商业、社会学、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合作,共同开课,培养各类复合型人才[3]。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也应把复合型、交叉型的体育人才培养作为本科教育目标。针对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旺盛需求,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专门指出,“应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多渠道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有关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例如,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发展较之国外滞后,影响因素之一便是既懂体育又懂保险的专业人才相当匮乏。鉴于体育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我国体育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与保险院系合作设置体育保险专业。

另外,高校体育院系的服务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大众人群,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少年儿童以及残障人群的体育运动及健康问题也应当列入体育服务范畴。美国春田学院设有残障人运动与动作研究专业,专门培养为残障人提供体育教育、休闲和运动机会的人才。日本鹿五体育大学也开设了面向学校所有学生的“残障人体育学”课程。我国高校尚未设置专门针对儿童、老年人或残障人群的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综合化、多样化应作为我国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应遵循的理念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国忠,贺国侠.中美基础体育教育师资培训的对比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

[2]李加奎.日、英、美三国体育教育专业比较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6).

[3]吴燕.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4]欧阳翠云.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12).

[5]刘代荣.对中美两国高等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8).

〔责任编辑:张 华〕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农业院校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农科人才。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onom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Education reform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导致“空心村,耕地荒”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1]。2018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的具体方针。

现实中,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短缺、增收困难、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这些问题不仅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带来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因此,破除乡村振兴中的困难,不仅要靠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农业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针对农业高技术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农业农村问题制定适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但目前在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观念。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更新教育观念,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学生,并突出地方人才培養特色。

1.1 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大学生选择工作,不再将专业对口作为工作选择的标准,而更多地看重工作性质、上班地点及福利待遇等,导致不少大学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尤为常见[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涉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加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需要,需要转变全社会对农村农业的偏见观念。因此,地方高校应建设素养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扭转学生眼中对农业、农村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大有可为,并打造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为“后浪”。

1.2 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农学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需要多学科合作,运用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做好农业生产,一定要从农业生产全过程考虑。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问题等方面的需求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提出符合农业生产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

1.3 突出地方特色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地方高校要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利用特色资源,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当地产生认同感,进而选择就近择业。当前,地方高校生源大多数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对当地特有和优势资源有所了解,教学中若能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地气”,有实用性,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化,具有区分度,不千篇一律,也是办好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

1.4 面向农村实际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想国家之所想,解决现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若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从高校“走出去”“走向农村”,对于农村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和调查,发现问题,制定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师生较多集中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缺乏农业生产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提倡校村企、校企县等联合办学模式,面临实际困难,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带队下乡,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及限制性因素,找出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本质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5 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农学专业面向的是从农业生产向农业产品开发、转化与利用的全链条系统。因此,要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学科交叉融入互联网智慧等前沿知识,引入师资开发课程资源,支持更新专业方向模块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从而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6 开发专业综合设计性课程 农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等,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案例;整合师资团队,改变课堂授课方式,精讲基础知识,开发出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的具体实践案例,提倡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深入结合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组建由问题、由案例带动的系统论教学法,努力探索出一个符合各方面需求、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4]。

2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正视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本院获得的教育部项目“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宜春学院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学科”、江西省科技厅项目“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与发展研究”、宜春学院项目“优先设置和重点建设农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培育点(学术型)”、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学科联盟”、宜春学院项目“农学优势型学科专业”、宜春学院项目“作物学一流优势专业”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人才质量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实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此,宜春学院农学专业采取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科前沿做好“开学第一课”,并开展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内在契合关系[5]。

2.2 完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需转变教育理念,明確人才培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与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投入力度,重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为政府、社会培养真正的“三农”人才,才能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2011年起,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就积极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截至目前,共进行了6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重点是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积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11版、13版、15版、17版、18版、19版共6版发展性方案。

2.3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农技咨询、服务和管理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走向农村。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融合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为师生提供实习、实训以及就业平台和机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与学院共同办班,以现代农业企业的要求联合培养人才,有的为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学农、爱农、从事农业工作,有的签约全面战略协议,开展有关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师生交流等合作。另外,本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企业学好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指导苎麻生产及加工,有的到学校扶贫点上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扶贫,有的到农业企业提供农技方面专业特色培训等。

2.4 积极开展校县合作 乡村振兴战略为涉农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涉农高校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光荣使命。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校县合作,能为地方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能为高校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的万载县茭湖乡,学院每年积极派出专业老师和学生指导该乡的有机农业生产。同时,对万载县白水乡百合生产与病虫害防治问题,从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及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对其提供技术攻关服务。另外,万载县辉明公司与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合作,就脚板薯的色素提取,食用、药用价值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2.5 整合课程体系及革新教学内容 地方涉农高校需立足地方特色,通过慕课、校企课程等打造一批优秀特色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农业的兴趣。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主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和种子生产学等,宜春学院对此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改革。例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分成三大模块进行讲授,着力增强作物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增加了本专业结合江西省赣北地区常见主要昆虫危害的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而在种子生产学教学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阐明种子生产原理上。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

2.6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要提高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尽量避免传统的“以教为主”或单纯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实行情景教学或直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等,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7 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播为主。调查表明,有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重新回炉锤炼。因此,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一支既具有高等学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宜春学院采取了新的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针对农学专业教师的特点,宜春学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培训。“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让其结合研究课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或到国内外院校学习深造;“请进来”就是引进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对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本专业建设了一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宜春市优秀后备人才1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双高”教师队伍。

2.8 构建和优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種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实践教学正是起到了“酿造过程”的作用,它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主要从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导师制实践教学,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几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同时,努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近几年,农学专业立项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项,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6项。在积极构建实验实践平台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导师制实践教学,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如15级、16级、17级、18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近年来,在本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通过实行导师制实践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考研大有帮助。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13年考研录取2人到18年录取20余人,考研录取人数每年都超过10余人次,录取学校也从普通大学到重点大学,而且录取到重点大学学生的比率也大幅增加,13农学1班13人报考甚至达到了100%的录取率而被省市电视台专门报道。

3 结语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农学类专业兼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迎难而上,为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人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考虑农学专业特点,找到改革的痛点、盲点和难点,革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从而实现学校和个人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刘红阳,郭笑彤,闫冬春,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31-32.

[3]薛松,卢国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4):38-43.

[4]韩岳丰,李剑富.产教融合视角下农业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路径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57-60,76.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编:张宏民)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十几年来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现状,解析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实践型 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大发展、大变革”贯穿当今世界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重要阶段。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必将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一.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

进入21世纪,人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在此进程中,起决定因素是人类的创造力,归根结底也就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谁拥有更多高素质专门人才谁就将赢得未来。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进入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突破性成就,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但由于我国现代教育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近现代的几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和我们拉开了差距。要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科技,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是可靠保障。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些弊端也逐渐表露出来,如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内容陈旧不能跟上科技的快速发展、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各个学科的协同性较差等,虽然各地各高校都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但有些并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良人才培养好环境。因此如果营造一个良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实践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该学位获得者不仅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工科的理论水平及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技术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能胜任IT行业各类业务工作,同时也注重实践综合素质培养,会经营,善管理;能干大事,挑重担,做大贡献;能带领和调动千军万马闯市场,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

(2)持续推进实践型教学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扩增实践教学容量,改革实践教学的方式:如积极开展课程中相关理论基础与双语教学等方案,引入国内外先进实践理念,激发创新意识。增加阅读量并培养总结与归纳文献的能力,扩大知识面。是学生在学习中即打好理论基础又提高理论创新性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2)在理论教学中,除了悉心指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更要鼓励显示敢于实践。多向学生讲授成功创业经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internet的资源,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结合新实验、新技术,与学生一起开发实践环节的课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流程,提高学生追根溯源的能力。

3)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当前可以企业合作,将实际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工程技术问题及案例带到学校,使教师和学生参与一线工程实际问题,使教学培养更有针对性,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现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素质。同时也可以专业学位学生企业工作的优势,积极引进合适的经典工程实践开发的案例作为毕业设计和实践环节的素材,真正实现产学研紧密的结合。

三.结束语

为国家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顶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而且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针对目标,这必将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必将进一步促进实践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革命性的转变。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布局,聚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平台主航道,从教育要素合理配置和资源整合视角出发,探讨适配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给出基于职业规划驱动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和实训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与质量体系建设的综合路径,以提升学校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外包人才的竞合优势。

关键词:软件外包;服务外包;产业经济;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Research 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ZHAO Li-ping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Jilin Railway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Jilin 132200, China)

Key words: 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ial Economy; Demand for talent; Training Mode

1 吉林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挑战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软件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国际化分工协作趋势加速,软件和服务外包日益成为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新经济支柱选择。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长春、吉林和延边三个主要城市,已确立面向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外包产业跃升战略。期望通过软件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外包服务企业和业务,重点面向日韩、欧美、东北亚等目标市场培育和提升具有示范效应的吉林省区域外包产业经济[1]。

软件和服务外包是指一类企业(发包方)将信息架构开发、应用系统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等自身业务需求,委托给外包企业(外包方)实施,而自身专著于核心业务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经济活动。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产品是向发包方客户提供所承接的“信息技术、工作流程、知识内容”服务,其收益直接来自具有相关职业技能匹配度的“人力资源”价值运用。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作为区域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门化和职业化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快速和持续获取,成为制约区域外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要素。

吉林省以长吉图区域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在“金融保险、移动互联网、创意网游”等软件开发和测试方面存在迫切的人力资源需求 [2]。综合IDC的调查报告,通过国内传统学历教育和社会IT培训机构培养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其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性与企业岗位期望相比,存在“外语工作交流能力差、缺少项目实践经验、系统化专业技能不足”等差距,难以符合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直接上岗用人标准。如何有效实现学校教育和外包岗位无缝对接,是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关键挑战。普通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IT产业的“规划管理(金领)、分析设计(白领)、实现服务(蓝领)”职业链中处于白蓝领中基层位置。以下主要结合吉林省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战略契机,面向长吉图区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的层次化人才需求,探索建立适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和参考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主动融入地方经济跃升和服务于区域IT产业发展战略。

2 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教育路径

高等高职教育的社会就业导向和学生岗位胜任力标准,要求适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密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行动上的统筹布局。作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主航道,吉林省内高校必须抓住所在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初创期的人才短缺窗机遇,充分发挥不同高校的行业面向和专业积累优势,大力开展软件和服务类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拓展可支持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形成质量规模效益。

2.1 软件和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按照既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据此给出一种关于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定义:服务于区域特定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与其人力资源需求的岗位任职模型和技能素质要求相匹配的“核心教育过程、实训实习方法和能力养成途径”。

关于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国际上特色鲜明的主要是印度“做为先导”产研结合和爱尔兰“分层实践”;国内多是通过软件学院或职业学院等学历教育及社会培训、认证机构的项目短训进行培养,一些外包企业也提供了针对新职工和实习生的企业内训和储备干部方式。这些不同模式总体上归属于以“学历教育”或“实训教育”为主的两条路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多采用基于两条路径的独立深化或综合拓展应用。

借鉴现有工程教育CDIO的先进理念[3],形成针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化的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可行方案,在于以学生为本高效拉通“高等院校、社会培训、外包企业”协同,构建对接“人才培养、实训实习、在岗工作”一体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心和职业培训平台。而面向软件服务外包领域实现稳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还依赖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提供更为标准化的工作岗位定义;二是院校专业课程必须以项目教学的任务化和过程化改革,融合外包企业员工任职的岗位标准而培养出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2.2 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技能模型

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分布在长吉图区域的环长春、延吉和吉林等中心城市。表1是基于三地重点企业(包括本地企业和转移分支机构)的外包业务类型对比分析。其中,长春承包业务涉及汽车、电力、计算机信息服务、教育、金融等行业,涵盖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面向美日俄、东南亚、欧洲市场;延边利用独特地缘和人文优势,对韩日服务外包特色明显;吉林以国内石化、电力企业、政府部门在岸ITO服务外包为主,对日欧美市场扩展软件外包。长吉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表现为以国内企业信息技术本地化和日韩美欧软件外包开发国际化的基本服务特征和特定市场依赖,部分企业以分包形式间接离岸和提供外包实习培训为主业。因此,总体上该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处于初创阶段,稳定的发包市场客户拓展是人力资源需求的核心影响因素,而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区域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适配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育路径选择,要从产业人力资源战略视角进行综合布局,采取同步产业需求预测的循序渐进滚动计划策略。当前应以面向中基层从业人员的“按需招聘,招之能用,一专多能”的应用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突破点。通过长吉图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技能现状分析,需点重突破 “外语交流弱、技术范围窄、复合素质低”的瓶颈。图1是基于“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者”视角的一种认知模型,覆盖软件外包和服务外包的关键业务与岗位。通过“学校、企业、个人”的角色定位和外包职业聚焦,综合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核心业务流活动提取如表2所示的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模型。从“职业、知识、经验、技能”四个维度说明对应的能力剖面和内容要素,包括“基本技能、特殊能力、应知应会、职业标准”的个体能力和工作协同要求,进而澄清“外包业务、实际工作、技能要求”的通用标准——吉林省长吉图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中基层人才应具备:熟练的商务和科技外语工作交流能力;必备的服务流程运作、软件程序设计、研发项目管理、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工具环境应用等IT综合技能;高效的公司化跨地域开发和虚拟团队运作的工作协同职业化素质。

2.3 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参考框架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的合理结构是“金字塔”型:占大多数的开发人员负责编码测试,部分系统分析师主导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少量项目经理实施过程管理确保工作协同。相比外包服务业发达地区,吉林省软件服务和外包的业务承接范围处于产业链末端,集中于“呼叫中心、交易处理、数据中心、技术支持、软件编码、系统测试”等中低层次重复性和操作型项目,由此带来人力资源结构性不足的现实问题——外包企业员工职业通道受限和工作稳定性差,企业找不到和留不住批量可持续直接使用的专业人才。

面向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高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正视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并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培养模式和技能模型分析,提出如图2所示的适用于本科和高职学历教育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参考框架:

1)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专业化人才需求和资源可持续性依赖,要求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的认知协同。基于外包职业生涯规划驱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建立适配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特征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案,用于学生外包职业生涯定位和能力综合测评。通过“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潜能”的适配和培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外包职业选择和企业文化认同,进而辅助教师进行选材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2)学历教育更加开放地和外包企业需求深度对接,以构建符合吉林省长吉图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外包人才培养最佳模式。聚焦省内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教改夯实人才培养,将软件和服务外包技能要求与岗位需求面向匹配,整合企业在岗培训和社会机构集中短训等形式到院校学习阶段实施。针对外包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融合“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认证”三者的优势,形成一种端到端系统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以增加高等院校、学生教师、外包企业之间内在关联和外部粘性。

3 职业规划驱动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供给是区域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主航道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和就业领域,而从学生主体性视域看还应符合职业选择的角色定位[4]。因此,立足于省内各院校的特色教育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融合软件和服务外包职业生涯规划以提供持续的学业驱动力,是探索贴近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长效机制的必然路径。

3.1 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围绕“角色认知为起点和胜任在岗工作为目标”的教育培养主线,提出一种如图3所示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驱动的综合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实训实习方式、教学资源与质量保证体系等核心要素,整合学历和实训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路径,以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主线作用:

1)产业成熟校准人才培养目标 区域软件服务和外包起步阶段,院校人才培养应采取审慎的优势专业和人才适配策略——通识教育+应知应会;外包人才需求稳定增长,则增加现有专业的就业方向,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向牵引——专业教育+定制培养;产业成熟期适时转换为创建外包专业的实训教育——实训平台+专业知识。识别、跟踪、预测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成熟度演进,持续优化现有与外包工作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主线,逐步实现从企业资源到职业规划的需求牵引循环。这种企业、学校、社会和个人的互动,起到理清企业现实需求、掌握学校教育方向和建立学生职业通道的导引作用。

2)培养目标驱动教育模式实施 针对学校教育的就业导向和素质养成目标,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两种可行方案:先通后专的专业职业面向(通用课程→专业实训→外包集训)、以专就通的个人就业倾向(适配课程→外包实训→专业扩展)。其中:前者聚焦专业学习的知识广度,支撑外包就业特定技能深度拓展,使学生具有更广泛就业选择适应性(多能一专,广种薄收);后者以实际外包岗位工作胜任的素质养成,完善专业知识学习拓展,助力其它领域就业准备的经验复制(就业定位,发展通道)。具体模式选择取决于学历或实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差异以及校企社衔接准备度,而从学校教育主航道的视角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为“学历教育+在岗培训”的人才培养平台,以规避产业成熟度和人才需求的动态风险。

3)岗位匹配检验人才培养效果 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管理、IT外语、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快速构建于其上的实际外包工作承接能力,其实施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最终通过参与外包领域ITO和BPO实际就业的岗位和角色胜任力获得评价——包括学校对外包就业指导有效性和学生个人外包职业定向清晰化,以及从课程能力到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转换效率,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学生的循环互动进行反馈。进而根据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质量评估,以找准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方向及其关键措施。

3.2 区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根据吉林省长吉图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角色认知模型,各高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突出以本科和高职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群教改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和应用创新,有序拓展和做实软件服务和外包人才培养和就业输送,落实以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驱动教育主航道的外包人才培养对接策略方案:

1)根据软件和服务外包依赖专业群的知识结构,建立和优化国际先进CDIO工程教育项目课程体系[5]。公共课程丰富“IT职业生涯规划、软件外包标准、科技外语应用”等内容,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等环节进行优化。校内实训包括“校内离岸、企业在岸”两类真实项目以及校企联合课程的学期项目实训;企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或实际工作的外包企业进行准就业顶岗。

2)强化模拟外包企业业务流以建立学习小组团队的工作情景实践,深化科技外语(日语、英语、韩语)突破和IT企业岗位工作流的交流协作,建立适配外包实际业务的流程化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培养、工作过程、Mini项目、CDIO实训、虚拟公司、校企结合”等教学模式的组合优化,有针对性地规模培养符合吉林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要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梯队。

3)适配区域软件和外包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不断深化本科和高职学历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以更加开放创新和包容宽松的思想同步跟进产业发展演进。动态对接趋势分析、人才需求估计、专业人才定位与培养目标规格制定、职业岗位群面向梳理,有效落实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分析、专业师资配置与培养、实践教学条件完善、校企结合实训策略优化,进而适时设立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以持续丰富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

4 构筑学校教育的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优势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专业技术人才智力资源综合应用[6]。人才直接决定了外包方的接单能力,是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生存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之一。针对吉林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拓展与区域转移的竞争力要求,基于“立足本地化,面向国际化”的人才获取和培养策略,省内本科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平台主航道,必须正视学历教育的外包人才“金、白、蓝”领供给结构——聚焦占产业链60%以上的中基层专业服务岗位需求,持续培养具有职业工作胜任力和发展竞争力的能够适应行业工作国际交流和项目团队协作的应用技能复合型人才。

基于角色认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以全程驱动教育培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源头确保学生聚焦外包职业通道和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教育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关于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必将随着区域产业战略布局和外包产业的发展而演进不断持续创新,从而达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实践过程,需要高等院校、外包企业、社会机构、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理论突破和实践深入以提供持续的效果反馈和构筑整体优势。省内高校一定要抓住吉林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突出的政府政策支持机遇,强化院校学历教育特色与企业实训优势结合,紧密依托区域外包成员企业协同构建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长吉图区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培养和供给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2011-05-16) [2014.5.17]. http://www. chinajs.org.cn/policy/?type=detail&id=22.

[2] 吉林市召开2014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工作座谈会[EB/OL].(2012-01-10) [2014.5.17]. http://www.jlhitech.gov.cn/Article/Details/636?viewPage=Details.

[3] 克劳雷(Crawley, E).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 顾佩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王龙.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探索五个重要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5).

[5] 赵丽萍.基于CDIO的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7(17).

[6] 葛继平,等.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10.

上一篇: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本质研究油画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