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论文范文

2024-01-09

健康宣教论文范文第1篇

你们好,为了便于你们在家庭中为亲人实施更好的护理,减轻病人痛苦,尽快恢复健康,特行如下护理指导,希望能为你们带来帮助。

一、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空气清新,不可放宜过敏的花草,尤其是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室温保持在20—22℃间,空气湿度50%—60%,无噪音,昏迷患者亲人可定时呼唤,或听以前患者喜欢的歌曲,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

二、预防褥疮

褥疮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皮肤状况不良、活动感觉障碍、自身基础疾病等,因此中风患者非常容易发生褥疮,尤其是昏迷患者。

1、让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以免拔除胃管或输液管等管路。

2、经常更换体位,减少受压局部的压力和摩擦力,每2 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1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在翻身过程中动作要慢、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保持病人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湿式扫床,被褥及内衣要柔软能吸汗且透气性好,勤更换。

4、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勤按摩受压部位,按时床上局部擦洗,睡气垫床或海棉床。

三、 预防肺部并发症

1、叩背:长期瘫痪病人卧床不起,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故要做好呼吸道护理。鼓励深咳嗽,经常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叩背时手呈碗状、以手腕的力量有节律的叩击一般120—180次/分钟,顺序为肺部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叩击时患者的皮肤应以一薄层衣服盖住(以免损伤皮肤)以不产生疼痛或不适为宜,但不应在接近伤口处叩背。

2、吸痰:无力咳嗽的患者或带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定时吸痰,吸痰时机为患者出现咳嗽动作或听诊有痰鸣音,吸痰时应注意接触吸痰管的手应戴无菌手套且不要接触任何东西以免污染造成气道感染,吸痰管用后不可重复使用。气管套管一般半个月换一个,若痰较多,有痰痂阻塞(呼吸急促用力、听到较高调声音、口唇发紫)应立即请医生更换以免发生窒息。

四、注意营养及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进低盐、低脂、高蛋白质且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预防便秘。要细嚼慢咽,小口喂食,观察有无呛咳,若出现呛咳不可强喂,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此类患者应置鼻胃管进食,平日进小口水观察,直至吞咽动作慢慢恢复方可拔除鼻胃管。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带鼻胃管者应每2小时用针管注入流质食物(夜间可酌情延长),注意不能有渣以免堵管,注食物前应确定鼻胃管在正确位置(用听诊器听有无气过水声),再回抽看鼻胃管内液体颜色若为上次食物颜色说明食物未消化,可暂缓一段时间再喂食,若回抽为咖啡色液,则可能胃粘膜出血应暂停注食,寻求医生帮助,因此尽量避免食物为咖啡色或红色或黑色以免混淆不清。食物可选择多种谷类加蛋白粉加菜汤、水果汁(糖尿病除外)等用豆浆机打成糊状,再加多种维生素片研磨成粉状(注意维生素应在食物温凉后加入以免破坏其成分),平时多喝水以及喝酸奶以防便秘,保护胃肠道。夏季注意存放时间以免滋生细菌引起腹泻。忌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普通胃管7天换一次,鼻胃管42天换一次,请专业护士更换。

五、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卧位基础上,首先协助瘫痪肢体做伸屈运动,3—4次/天,每次3—5分钟,不仅活动肩、肘、髋、膝等大关节,还活动指、趾等小关节。同时辅以针灸、理疗、按摩等。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床上翻身、抬腿、挪动手臂、活动指趾等。鼓励病人床上坐起,先协助,后使其独立坐立,让其坐在床上使双下肢下垂,练习两下肢活动。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两人协助,后改为一人或扶墙而行或独自站立。日常生活功能锻炼:让病人练习系扣子、更衣、洗漱、大小便及外出散步等。注意锻炼中要有人照顾,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打击患者信心,有一点进步即要鼓励。

六、及早进行语言训练

病人突然失语或口齿不清后无法与外界交流,易悲观抑郁。家属应根据病人情况经常与患者交流,开始可用书面交流,继而用病人容易理解的语言缓慢清晰地说给病人听。当病人训练受挫时要指导病人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不要急于求成。

七、 大小便的护理

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要多饮水,喝含益生菌酸奶,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必要时适当给予缓泻剂,如用番泻叶冲水代茶饮。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若大便干结不易排出可先从肛门注入2只开塞露5分钟后戴手套轻轻抠出粪便。有腹泻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可用小碎布片夹于肛门处,擦大便时用湿巾轻轻拭去粪便,不可用力擦洗以免皮肤破损。带尿管回家者应定时夹闭尿管,每2—3小时放尿一次(饮食多者酌情缩短放尿时间)以训练膀胱功能,每天做会阴护理2次防止感染,若出现尿液混浊、变色、尿量突然减少或增多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若病人能自行排尿时应尽早拔除尿管防止尿路感染。尿管每7天更换一次,请专业护士更换。

八、生活护理

八、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不宜大喜大悲。慎起居、避风寒,作息有常,避免劳累,适当活动。坚持服药,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定期复查,若出现病情变化请随时就医。

以上是为患者护理的简单介绍,具体方法应参照正规教科书执行,祝愿我们的亲人早日康复!

ICU

健康宣教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产后康复病房的48例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无健康宣教) 和观察组 (健康宣教) , 每组各24例。24例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23.0~40.0岁, 平均年龄 (28.0±3.0) 岁, 其中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8例;24例观察组患者中, 年龄22.0~41.0岁, 平均年龄 (28.5±4.0) 岁, 其中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7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没有健康宣教, 观察组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①外阴清洁:告知患者每天清洗外阴, 定时更换卫生护垫, 保持会阴清洁, 避免感染;②个人卫生:温水刷牙、漱口、洗脚、洗澡, 做好个人口腔、皮肤护理;③提倡母乳喂养[2]:指导患者产后尽早进行母乳喂养, 注意吸吮时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 哺乳前, 乳头刺激婴儿面颊部, 待婴儿张口瞬间, 将乳头、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有利于婴儿吸乳, 促进乳汁分泌;④计划生育指导[3]:告知患者, 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哺乳期虽然没有月经, 但也要合理避孕;⑤产后复查:产后42 d, 定时到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母乳喂养、患者心理状态, 以及子宫复旧情况, 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无抑郁倾向率明显升高, 抑郁倾向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子宫复旧良好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健康宣教能够降低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产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有助于子宫复旧。一般情况下, 产后住院3 d左右, 对产妇的恢复情况, 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哺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产后42 d, 告知产妇定时复查, 做产后的全面检查, 指导产妇合理避孕, 产褥期做好有效避孕[4]。

产后孕妇为了怕伤风, 不仅卧床1个月, 还紧闭窗户, 造成病房空气流通不畅, 由于不能洗头、洗澡、刷牙等, 造成产妇个人卫生较差, 甚至出现感染, 不利于产褥期产妇的恢复, 通过健康宣教, 指导产妇产褥期合理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 适当进食水果和蔬菜, 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 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产妇可以适当下床活动, 有利于排出宫内积血, 有利于子宫复旧, 还有利于产后身体功能的快速恢复, 不能长期卧床, 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不利于产妇的康复。

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 使产妇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通过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缓解了产妇产后的抑郁、焦虑情绪, 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有助于产后乳汁分泌, 促进子宫良好复旧, 也相应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该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无抑郁倾向率、子宫复旧良好率均明显升高, 抑郁倾向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产后康复患者, 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 指导产妇合理喂养、合理饮食、合理运动, 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 产褥期做好合理的避孕指导, 产后42 d定期产后复查, 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快速康复, 明显改善产妇的预后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康复病房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 该院产后康复病房的48例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 (无健康宣教) 和观察组 (健康宣教) , 每组各24例, 对两组母乳喂养、患者心理状态, 以及子宫复旧情况, 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无抑郁倾向率、子宫复旧良好率均明显升高, 抑郁倾向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产后康复患者, 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宣教,康复,疗效

参考文献

[1] 武侠.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其重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7 (2) :93.

[2] 刘琪.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职业与健康, 2010, 24 (15) :1578.

[3] 张凤玲, 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冲国社区医师, 2009, 11 (7) :133.

健康宣教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普外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105例, 女性45例, 年龄25~70岁, 平均年龄 (46.7±12.5) 岁,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原发病:急性阑尾炎40例, 急性胆囊炎50例, 急性胰腺炎30例, 腹部外伤3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0例, 高中或大专50例, 大学及以上60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80例, 脑力劳动者70例。15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由于对医院周围环境生疏, 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讲解, 指导患者服从医院各项术前检查, 解除患者疑虑、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术后指导:通过护理人员应用健康宣教途径, 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后护理知识, 介绍临床治疗的基本过程, 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成功例子, 消除患者紧张和孤独感, 有良好的情绪面对治疗。术后营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多种维生素的饮食, 如牛奶、鸡蛋等, 静脉供给各种必须氨基酸, 增加饮水量, 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 避免进食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通过护理部统一制定护理质量

评价标准, 术前基础护理质量、手术室管理质量、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术中急救物品完好率、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评价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1.3.2 患者心理情绪改善率、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情况的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 (表1)

2.2 2组患者心理情绪改善率、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情况的比较 (表2)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健康宣教联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和单独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术前基础护理质量、手术室管理质量、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术中急救物品完好率、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心理情绪改善率、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手术知识普及率和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2 2组患者心理情绪改善率、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情况的比较[例 (%) ]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前基础护理质量、手术室管理质量、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术中急救物品完好率、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情绪改善率、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手术知识普及率和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健康宣教,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迎春, 常连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新疆医学, 2009, 1 (39) :114~115.

[2] 胡友花, 宋祝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6例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 2009, 30 (20) :2436~2437.

健康宣教论文范文第4篇

1 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单的设计

为保证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由科主任, 护士长, 专科护士, 责任护士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结合病历特点, 共同制定出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单。分主页、附页二部分, 主页内容包括对患者饮食, 活动, 体位指导, 疼痛护理, 病室环境要求, 心理护理, 输液护理的指导, 对主管医生, 主管护士的介绍, 宣教护士签名等。

2 临床应用

(1) 实施前对科室护士进行统一培训, 讲解宣教单内容, 使用方法, 掌握使用流程、宣教技巧。

(2) 评估患者的接受能力, 按优先级顺利, 通俗, 易懂, 有针对性实施健康宣教。一般先解释, 后示范, 再评价。若患者基本掌握, 宣教护士、患者分别在主页与附页上签名, 主页交给患者或家属保存, 附页张贴在入院通知单反面随病历保存。

(3) 效果评价:

(1) 评价方法:通过护士询问, 患者或家属回答, 并配合动作进行。

(2) 宣教效果:分为基本掌握 (能正确回答护士宣教内容>90%) , 未掌握 (正确回答护士宣教内容<80%) [1]。若患者未掌握, 护士及时分析原因, 再次强化宣教, 直至病人基本掌握。护士长或护理组长随机抽查, 督导, 保证健康教育全面落实到位。

3 讨论

(1) 断指再植术后健康宣教单经过医疗、护理组成员共同参与制作, 内容较为全面, 重点突出, 文字通俗易懂, 科学、实用。既避免了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同, 使患者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出现偏差或不足;又避免了因护理人员短缺或各班次之间衔接不好, 以及宣教内容没有详细记录, 而出现宣教遗漏或内容重复。保证了所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得到同等的健康教育, 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2) 健康宣教单的实施, 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1) 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后, 将宣教单的主页交给患者或家属保存, 便于他们学习, 强化记忆, 并遵照执行;有利于形式主动参与和自我护理工作模式[2], 护患密切配合, 促进早日康复。

(2) 护士完成宣教工作后, 只需在护理记录单上简单注明“已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健康宣教”, 不需要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宣教内容, 大大节省了护理书写所占的时间,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 宣教护士及时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 护士长或护理组长随机抽查, 督导, 督查, 增进了护士的健康宣教意识, 使年轻护士更快, 更好掌握重点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 宣教方法, 保证了健康宣教效果。

(4) 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 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 使患者能及时了解自己伤指的康复过程, 治疗计划, 如何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如何调整饮食, 防止刺激血管, 防止便秘;如何放松心情, 减少疼痛等等, 增加了护患沟通与理解,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5) 再植断指血运受病室的温度, 刺激食物, 情绪紧张, 疼痛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 再植指坏死。若我们事先未将防护知识全面, 系统地告知患者, 一旦出现再植指坏死, 就有可能出现医疗纠纷。而健康宣教单的应用, 满足了患者的权利, 重视患者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 增进了护患关系,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6) 宣教护士在完成宣教后, 将附页放入病历归档保存, 有利于举证责任倒置, 保证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摘要: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 系统的健康防护知识, 防止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 根据其临床路径特点, 自行设计一种健康宣教单。将患者术后需要掌握并遵照执行的饮食, 体位, 活动, 室温, 情绪等防护血管危象发生的知识详细呈现于宣教单中, 并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该单系统, 全面, 直观, 能指导和帮助患者提高自护水平, 增强遵医行为, 减少并发症,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健康宣教单,革新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文姬, 淦细红, 吴永琴,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胫排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08, 15 (5) :89~90.

健康宣教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男84例, 女16例, 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9~80岁, 平均年龄为55.6岁, 患者的病程为2个月~20年, 平均病程7.4年。该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是通过临床诊断以及病例对照得以确诊的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精神类疾病, 且均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参加此次研究的。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

1.2.1 健康宣教的内容

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征主要就是持续性的高血糖, 当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时, 患者的机体就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的情况, 且容易出现心脏、血管、神经、肾脏、眼部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必须及时向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 以便于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这也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内容。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 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健康观念, 并对其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健康观念, 以此来避免或消除对患者的健康存在威胁的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 其形式多种多样, 其主要的宣教形式包含了以下几点: (1) 定期举行社区授课或病房讲课; (2) 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以此来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 (3) 将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以及保健的相关知识印在小册子上, 将其发放到患者的手中。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 还必须指导患者对糖尿病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 并通过专业培训, 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监测的相关方法。

1.2.2 护理干预

(1) 心理干预:人一旦患上糖尿病, 就必须接受终身治疗, 长期的检查以及服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 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基于此, 糖尿病患者基本上会存在绝望、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实时关注, 并对其出现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 耐心的听取患者的倾述, 并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缓解, 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应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 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掌握好自我急救的方法, 以便于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 饮食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 其基础内容就是饮食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适当的干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 提高胰岛素药物在患者体内的降血糖功效, 以便于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地控制, 缓解其临床症状。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劳动强度、体质量、年龄等具体情况, 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对主副食、粗细粮进行合理的搭配, 确保患者的营养均衡, 对于患者的日常饮食还必须定时定量。同时还必须叮嘱患者多补充膳食纤维, 少使用动物内脏、肥肉以及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 运动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运动干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时, 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 其运动方式可以选着太极拳、游泳、跑步等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 其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最佳, 患者一但出现心慌、乏力等情况时, 就必须立即停止运动, 患者的所有运动都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过对于存在肾病、严重糖尿病、严重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 则不能对其实施运动疗法。

1.3 观察内容

对两组患者在餐后2 h、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48例 (96%) , 不满意2例 (4%) ;对照组护理满意37例 (74%) , 不满意13例 (26%) , 两组护理效果及疗效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资料表明, 引发糖尿病的因素多种多样, 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慢性高血糖。目前,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而且还必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该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行基础护理的糖尿病患者。该研究的这一结果与相关学者在其报道中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和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给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 对两组患者在餐后2 h、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餐后2 h、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十分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十分重要, 其临床价值相对较高, 因此, 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健康宣教,糖尿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佳.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及对非专科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3) :171-173.

[2] 陈翠英, 陶玉莲.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 (12) :1529-1530.

[3] 张俊, 王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 2013 (8) :257-258.

[4]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3) :62-63.

[5] 于榕, 杨丽翠, 苏蕊, 等.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 (12) :969-971.

上一篇:卫生统计论文下一篇:产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