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范文

2023-09-07

能源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单纯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向全面的能源管理体系发展,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其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科学系统的能源管理将是未来能源使用的必然趋势。在国家日益加大推动节能减排力度的形势下, 能源使用也逐渐由粗放化、分散化向科学化、体系化转变;由能源的简单使用向能源的高效利用转变;由以往只注重“结果”的能源管理向注重有效的过程控制转变。

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 社会意义和作用能源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一部分, 是对能源系统的全面管理, 已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及基础, 做好能源管理的体系建设利国利民, 影响深远。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推进落实;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自然观;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开发、资源利用的协调和统一, 有效促进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对企业的意义构建能源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为企业节约能源, 降本增效提供可靠长效的制度保障, 继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持续科学高效用能。

当前, 许多企业在能源管理中还存在诸如:节能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节能标准执行不严格、节能技术获取渠道不畅通、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不规范、节能目标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为此,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和必要方案。

2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1) 标准化的系统管理从系统的全过程出发, 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 形成制度体系, 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控制, 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履行节能监测、能量平衡统计、能源审计、内部审核评估、行业对标等措施, 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 有效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2) 运行模式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以国际上通行的P-D-C-A循环作为过程运行模式, 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Plan-Do-Check-Act, PDCA) ”的运行模式。

通过P-D-C-A过程运行模式的实施, 使各过程之间的输入、输出和控制要求明确, 达到相互衔接, 相互协调。

根据管理体系模式构成的基本理论、国际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为: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采用“P-D-C-A”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为兑现管理承诺、实现能源方针和目标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对能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3) 基本原理能源管理体系模式遵循的是系统管理原理和“P-D-C-A”过程方法, 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 用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 对组织内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 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 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3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分析

管理局考虑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两套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如下:

方案一, 按照新标准, 结合海上油气开采的实际情况, 重新建立一套独立的能源管理体系;

方案二, 依托管理局现有管理体系, 集合颁布实施的能源管理文件, 进行系统整合。

(1) 方案对比方案一, 按照标准的要求, 结合管理局能源管理现状, 建设独立的能源管理体系, 可构建管理局能源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但需要开展的工作也是繁多复杂的, 如: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手册、建立所有标准要素范围内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并形成相应的记录、图表及文件管理。然后, 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应培训、学习、宣贯和督导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等。

该方案的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体系建设工作量巨大, 并且与管理局现有管理体系 (如HSE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 存在相当大的重复, 导致体系运行管理可能出现界面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 有碍能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实施。

方案二, 根据GB/T23331中的规定, “组织可将本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要求进行结合”。充分利用管理局现有体系资源, 结合已经建立并有效运行的管理文件进行有效整合, 再将能源管理体系纳入管理局综合管理体系, 形成包含能源管理体系要素、结构科学合理、程序顺达、管理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 达到各个管理环节全面受控, 并与HSE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平行运行。具体构建方式如下:

(1) 体系结构仍然遵循原有管理体系结构, 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2)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严格遵循《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之要求进行编订。

(3) 与管理局其他已有或交叉内容, 重新整合, 重复内容不作新的规定, 各业务部室的责权利重新划分, 明晰管理界限。

(4) 作业文件在原有制度文件基础上进行有益补充, 增加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管理和能效控制方面的内容。

(5) 对具有能源管理特性的要求, 不能与现行体系要素实施有机融合的要素, 则在管理体系中进行相应的增加。

(6) 整合后的能源管理体系包含能源管理、设备管理、生产工艺、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科研等诸多要素, 在管理局综合管理体系框架下运行, 形成统筹管理的独立运行体系。

该方案可避免建立独立的能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较大减轻体系建设工作量, 并与其它管理体系有机融合, 规避运行管理中大量重复性工作, 利于提高管理效能。

(2) 分析结论两个方案对比分析后, 结合管理局已建立并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 开展各体系间的整合, 形成具有现代能源管理特性的新型能源管理模式, 是一种可行且经济的能源体系建设思路, 方案二可行且符合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 优势如下:

(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管理局综合管理体系中相同要素有机整合, 既能体现能源管理的特性, 又规避了交叉管理中界限不清, 多头管理的弊端。 (2) 对《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所涵盖的能源管理要素做了有益补充, 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打下坚实基础。 (3) 避免独立建设体系造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 (4) 减少后期实施的各项成本风险和推行难度。

4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践

(1) 实践过程能源管理体系是管理局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 由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层文件有机构成。

管理手册是能源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是各部室和员工进行能源管理相关活动的行为准则。确立了公司发展的能源方针和目标, 对公司能源管理提出总体要求, 规定公司能源管理的总原则, 使得公司各部门、作业公司、研究机构、工程建设单位等在具体工作中有据可依, 提供方向引导。划清业务部门或单位间的责、权、利, 解决界限不清问题的困扰。对开展能源评审和绩效考核提出具体标准, 大大提高执行力度和深度, 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建设, 强化了日常管理。

对周期性、预防性管理提出管理要求, 弥补原有管理中的不足, 手册既注重现场人员的管理也注重提高节能意识和技术素养, 在注重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的同时也强化了与承包商的信息交流, 从项目的源头就开始强化高效治理, 减少后期治理或补救式治理的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

对于勘探、开发、工程建设、投产、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要求, 实现全程管控, 项目从设计初期开始管控, 各设计参数、监测和数据采集有机结合, 实现能源数据监测和能效评估的时效性。注重合规性评估制度建设, 杜绝能源评估的随意性和非理性事件的发生。内审、外审与预防性管控相结合的管理设计, 可以实现有效监控, 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处置, 达到防患于未然。

程序文件主要对各项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和确认, 包括:法律法规、能源评审、基准管理、人员培训、运行监控、内审管理、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记录控制等管理过程实施程序管控。

作业文件是整个管理体系的第三层文件, 基础性制度文件, 是对现场实施制度管控的依据, 同时, 该层文件也对现场具体执行方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该部分定期和不定期修订, 持续完善, 适时增补调整。在制定和修订时需要对现场做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接地气、可操作是作业文件的核心。

(2) 经验总结 (1) 分层管理, 降本增效。在能源体系建设中按照管理的层级不同, 体系的设计采用分层控制, 主要涵盖管理层管理手册、执行层程序文件、生产作业层的作业文件, 做到层级分明、问责权利清晰透明、专业细致精准全面、可操作性强, 保证各个层级无缝衔接, 有的放矢。通过对管理流程的细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2) 分类控制, 细化权重。在能源的使用中采用分类管理, 这在《能源使用管理办法》中充分体现, 依据生产作业的实际需求, 公司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自产的天然气、原油、成品柴油和外购的电力, 细化这几种主要能源的使用规范, 制定定额管理标准成为必要, 对于主要的用能设备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用能效率打下基础。

用能的分类管理可以清晰的划清能源使用中的权重, 实现分类控制, 有侧重的管理既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又简化了管理流程, 规避了多头和模糊式的管理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 这些在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中尤为突出, 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公司通过建立长效的天然气利用治理机制, 大大提高了伴生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水平, 有力推动了区域开发的进程, 使原有的点式分布的开发模式向区域化, 点面结合的开发模式转变, 能源利用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3) 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一定是服务于现实的需要, 精细化管理对细节意识、服务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的把控是常规管理的基础, 细化、求精的管理理念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将成为今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逐渐补充能源管理要素, 细化流程控制, 逐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将会成为常态。

建立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只是能源管理的初级阶段, 积极推动建全和逐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才是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关键。渤海石油管理局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将科学化能源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 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源管理长效机制成为各级领导和部室的共识, 持续完善体系建设将是管理局一项长期工作, 并将坚持不懈。

5 结语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既要有政府的引导、行业专家的指导, 更要有主体企业的扎实建设, 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绩工程, 要注重实效, 防止流于形式。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应以节能管理为抓手, 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能源管理的长效机制, 将管理的制度规范化、系统化和将制度创新引入管理制度的设计、优化、完善过程中, 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和高效实施, 这将是能源管理工作的永恒课题。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 原有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能源管理发展的需要, 改进能源管理模式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但构建新型能源管理体系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 本文对构建能源管理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能源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英文名称】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Implementation guidance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2/12/31 【实施日期】2013/10/1 【修订日期】2012/12/31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2589,GB/T 13234,GB/T 19011,GB/T 23331

适用范围&文摘

能源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合同编号: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自愿性认证合同书

项 目 名 称: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认证委托方(甲方):

认证受托方(乙方):

签订时间: 二〇一七年八月 签订地点:

有效期: 从签订日起至合同履行结束

编号:HQC-02-K05-2-G/0

HQC-02-K05-2-G/0

认证委托方(甲方): 认证受托方(乙方):

经甲方申请,乙方同意对甲方进行自愿性认证,有关事项双方商定如下:

1.认证项目:

中化产品认证:□品质认证:□初审□再认证

□环保认证:□初审□再认证 □安全认证:□初审□再认证

□环保生态肥料认证:□初审□再认证 □节能产品:□初审□再认证 □低汞触媒:□初审□再认证 □其他:

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初审□再认证□转机构:(□第监督□再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初审□再认证□转机构:(□第监督□再认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初审□再认证□转机构:(□第监督□再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初审□再认证□转机构:(█监督□再认证) □其他: 2.认证范围(认证范围覆盖多场所时,应分别描述):

注:认证范围覆盖多个场所或多个法人组织时,甲方应提供与其它场所或法人组织之间关联关系的证明或签署的文件/合同,该文件/合同应具有法律效力,必要时乙方将依据这些证明材料与甲方签订多场所认证补充合同,并连同甲方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3.合同期限:□长期□三年□五年█其他(二年) 4.审查时间:

第一次监督审核于2017年12月前完成,第二次监督审核于2018年12月前完成。

5.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1甲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1.1甲方应按照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和/或具体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向乙方提供相关技术材料,并保证所提供涉及认证活动的材料真实、有效;涉及产品认证时,需保证所提供样品的真实性及与实际生产产品的一致;

5.1.2甲方应服从乙方的认证审核安排(含见证审核及实习审核员进组)以及认证后的监督和解决投诉的措施,并为乙方提供评定所需的资料与信息,以及为乙方安排必需的工作条件,并积极配合认证工作,保证认证过程的顺利进行;

5.1.3甲方取得认证注册资格后,在证书有效期内,须接受乙方定期监督和必要的不定期审查;甲方不能正常接受乙方初次认证及监督活动的,应至少在双方确定的现场审查前,提前15个工作日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或说明;甲方对认证范围变更的书面申请,应在乙方现场审查前提出; 5.1.4甲方应正确使用认证证书、正确宣传认证情况;甲方有关认证的声明应与认证范围一致。涉及管理体系认证时,不擅自利用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涉及自愿性产品认证时,甲方应与乙方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并依据标志备案的要求向乙方进行标志备案,正确使用认证标志;甲方应遵守与符合性标志的使用和产品相关信息的任何要求(见GB/T27030、GB/T270

23、GB/T27027);

5.1.5甲方应在证书有效期内接受乙方的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重大问题时,应及时通报乙方,并接受乙方相应处置(包括增加监督检查频次,非例行检查或乙方按国家主管部门要求进行的专项检查和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如立即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等决定);

5.1.6甲方应遵守乙方有关认证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撤销和注销的规定;当甲方提出注编号:HQC-02-K05-2-G/0

HQC-02-K05-2-G/0

销认证证书或扩大、变更认证范围时,应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并将证书及附件(含副本)的原件一并交还乙方,办理相应手续;当甲方证书被撤销时,同样需将证书及附件(含副本)的原件一并交还乙方;

5.1.7在甲方证书有效期内,发生法律地位、所有权、组织和管理层的变更、名称、地址和场所、产品或生产工艺的改进、获证的体系范围、产品范围或产品一致性的重大变化等变更时应及时书面通知乙方,接受可能增加的审查及检验,并对未能及时通知乙方变更情况所引发的结果负责;

5.1.8甲方应于证书有效期到期前,提前六个月以书面形式向乙方申请再认证,以便乙方作出必要的审查安排,逾期不申请再认证,待有效期届满时尚没有完成再认证的,证书自动失效;

5.1.9甲方在文件、宣传册或广告等传播媒介中涉及到认证内容时,应遵守乙方的要求,不得以损害乙方声誉的方式使用认证的结果,不得做出使乙方认为可能误导或未经授权的有关声明; 5.1.10甲方承诺始终满足认证要求,包括当收到乙方通知时应做出适当变更; 5.1.11如果认证适用于持续生产,则获证产品应持续满足产品要求;

5.1.12甲方对乙方审查组公正性、保密性、检查结论、人员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有异议时,或对乙方在认证的暂停、注销和撤销的处理结果存有异议时,有权向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投诉。

5.2乙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2.1乙方应保证通过各种方式向甲方提供管理体系及产品认证范围、规则、收费标准等公开性文件,并提供认证申请所需有效表格和材料,负责按规定要求对甲方所提供的各类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且有权核实甲方所提供认证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2.2乙方收集、整理甲方认证产品及与其有关的各类质量/环境/安全/能源信息,根据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及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细则的要求,安排对甲方的认证活动;

5.2.3乙方应及时受理甲方的认证委托,并应在认证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对甲方的认证决定;涉及产品认证时,需按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细则的规定,安排产品型式试验、工厂检查和其他审查方式; 5.2.4乙方应对甲方是否依法使用认证证书、进行标志备案、使用认证标志、宣传认证的情况进行监督;

5.2.5乙方需在甲方证书的有效期内,依据甲方管理体系获证范围或产品认证获证产品对应的认证实施规则、双方议定的认证方案,对甲方实施必要的定期监督及不定期监督,以验证甲方是否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如甲方不按时支付年金和监督检查费或出现违规行为(见乙方网站上所公示的《认证须知》)时,乙方有权暂停、撤销甲方的认证证书并予以公布;

5.2.6当甲方提出扩展其获证体系覆盖范围或获证产品覆盖范围的申请时,乙方应当核查扩展体系范围/产品与原获证体系范围/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体系范围/产品的有效性,经乙方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具认证决定;

5.2.7当乙方收集证实甲方出现重大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重大社会投诉事件或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等情况时,乙方有权对甲方增加监督检查频次,有权暂停、撤销甲方的认证证书; 5.2.8乙方应对有关甲方经营、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法律法规有要求时除外; 5.2.9管理体系认证及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是乙方的知识产权,当甲方证书被暂停、注销、撤销或终止认证合同时,应交回证书原件(含副本),否则乙方保留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的权利;

5.2.10乙方应及时处理甲方所提出的争议、申诉及投诉,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甲方;

5.2.11如甲方未按5.1要求履行相关义务,乙方不予评定甲方符合认证要求,并不向甲方颁发认证证书;

5.2.12乙方需听从甲方哈密-罗中之间的交通安排,并提前10天提供审核人员的身份证,职务,职称等身份信息。

5.2.13审核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乙方有权终止审核: 5.2.13.1体系未运行,如:不能提供体系运行的证据; 5.2.13.2 申请认证的产品全部没有生产现场;

5.2.13.3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大缺陷,如:出现系统性严重不符合;

5.2.13.4 最高领导者或管代不配合审核活动,如:不参加首、末次会议,不参加领导层审核; 5.2.13.5在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违法违规情况,并已产生了社会影响,如:发生严重产品质量事故,环境监测报告、重点特种设备检验报告真实性或时效性存在虚假问题等;

5.2.13.6 在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生重大质量、环境、安全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使审核活动无法编号:HQC-02-K05-2-G/0

HQC-02-K05-2-G/0

继续进行;

5.2.13.7在检查/审核过程中,发生地震、海啸等意外天气和不可抗力原因,而导致不能继续实施审核等情况。 6.风险

6.1 甲方应承担在合同期内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所造成的风险;

6.2 乙方应承担明知甲方不符合管理体系或自愿性产品认证注册条件,仍颁发认证证书的风险。 7.费用

7.1.监督审核费

7.1.1乙方按规定的审查时间对甲方实施定期监督审核,每次监督审核,甲方向乙方缴纳监督费。 7.1.2报酬及支付方式如下:

7.1.2.1两次监督审核费用合计元,(大写:人民币####圆整)。费用为总包费用,含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监督费、差旅费、证书费、年金等。不再另行计费。 7.1.2.2支付方式

(1)第一次监督审核后,乙方向甲方提供合同总额5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6%),甲方收到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乙方管理体系认证监督费#####元(大写:####元整),其中:审查费 ####元/年、年金####元/年。

(2)第二次监督审核后,乙方向甲方提供合同总额5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6%),甲方收到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乙方管理体系认证监督费### 元(大写:####元整),其中:审查费 ###元/年、年金####元/年。

7.1.3当发生5.2.7条款所列问题时,乙方将增加对甲方的监督审查次数,并相应增加审查费用。 7.1.4获证后甲方发生变化,应在申请变化的同时缴纳相关费用,包括申请费、批准与注册费、工厂检查费、年金等(不包括检测费,检测费另行支付给检测机构),其提供的书面申请将作为乙方调整变更/扩大费用的依据。 8.合同的变更、违约和终止

8.1合同签定后实施审核前,如一方违反合同,使本合同无法履行,则应赔偿另一方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金额为合同中审查费的50%);但如乙方对甲方已实施或已完成认证评审,因各种原因,甲方提出注销申请或乙方决定终止认证的,甲方仍需缴纳除批准与注册费、年金以外已发生的所有费用;

8.2在本合同执行期间,双方所有正式通知均应以书面形式传递同时保留传递的证据,所传递的正式书面材料均可作为合同发生变更、违约和终止的依据;

8.3当本合同签约人任意一方名称发生变更、认证制度调整时,应重新签署认证合同。如甲方增加加工场所或发生场所搬迁时,应另行单独签署补充认证合同。

9.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导致甲乙双方或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本合同项下有关义务时,双方相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于不可抗力发生后十五日内将不可抗力情况告知对方,并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在不可抗力影响消除后的合理时间内,一方或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10.违约责任

10.1如因甲方提供虚假认证材料,导致乙方出具的认证结论与客观事实不符,甲方应当承担乙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10.2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解除本合同,应向对方支付认证费用的50%作为违约金。

10.3如本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不足以补偿守约方的经济损失,违约方应当赔偿守约方的实际损失。 11.争议处理

11.1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提请哈密伊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2如甲方对认证决定有异议时可以向乙方提出申诉,对乙方处理结果仍有异议或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国家认监委申诉。

编号:HQC-02-K05-2-G/0

HQC-02-K05-2-G/0

12.变更、补充、解除和终止

12.1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对本合同进行变更;变更应当以书面方式进行;

12.2 双方可以对本合同未尽事项进行补充,补充合同应当由双方加盖公章,补充合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2.3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12.4当甲方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合同约定,乙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当本合同所涉及的所有认证证书全部失效时,本合同自然终止。

13.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法人或授权签约人:

甲方盖章: 年 月 日 甲方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编号:HQC-02-K05-2-G/0

乙方法人或授权签约人: 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乙方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部门:认证部 电话: 传真:

能源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源管理 培训 云服务

1、企业能源管理培训

1.1 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是企业能源战略目标的具体执行者,是企业能源绩效完成的主要推动群体,是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核心攻坚力量。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能源战略目标实现。

首先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要有先进的能源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能够将能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进行很好结合;应该兼备专业与系统综合的能力,掌握企业物流平衡、能流平衡和生产工艺;应该熟悉一系列生产工艺相关的国家能源政策、行业能源管理和节能管理的标准规范、节能技术和同业标杆。

1.2 企业能源管理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1、培训内容缺少解剖麻雀的过程

目前大多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是以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宣贯和各种上报政府报告的编写要求、政府主导的各种能源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培训,都是自上向下的宣贯,培训的组织者也往往是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等。自上而下的培训形式适合于政策要求、标准规范、管理活动的信息传递和精神宣传贯彻,但是缺少解剖麻雀精神和过程。每个用能企业都具有自己的能源利用特点和能源管理基础条件,通过一个具体企业能源管理实例自下而上的构建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基于该模型具体实施相应的标准规范、政策要求和承载一定的能源管理活动,从而为企业能源管理寻求具体方法,为具体方法指明依据。自下而上的培训就是解剖麻雀的过程,他起到了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的效果。在切合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为培训增加了趣味性和生动性,丰富了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2、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缺少实操环节和实操的工具

现有培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机构主导的培训,一类是企业本身主导的内训性质的培训。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往往都以讲授形式为主,讲授形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够从形式上让培训过程进行地更具体、更深入,不能给培训人员以深刻认识,缺乏以实操培训和场景式教学为内容的培训形式从而难以激发学员共同思考和理解。因此,在培训方案中增加实操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能源管理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和具体企业的特殊性问题。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实操工具或者培训平台,他能够用来解决企业能源管理的实际问题,在具有很好普适性的同时又有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类型和不同能源管理强度要求的灵活性。

2、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

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致力于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依据是《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等能源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核心模型包括企业能源平衡分析模型、投入产出计算模型和主题指标数据挖掘模型。

2.1 平台功能目标

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和企业结构的建立,成为企业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平台,完成企业能耗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展示和信息挖掘等功能。

企业能源管理模型的构建深刻体现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只有将企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分解剖析清楚,才能够明确管理的目标、细化管理要求;只有有了各个环节和过程的数据才能够确立管理的标杆,节能潜力的挖掘和节能技术节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构建过程以国家政策、行业标准规范、政府节能管理要求为依据,从本质上看,反映企业结构的能源管理模型创建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平台上的具体实施。

2.2 平台技术形式和应用形式

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是企业能源管理的工具,以Web网站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贯彻的路线图,是解剖企业能源管理需求的过程,是能源标准规范实施的过程,是国家政策法规在企业中贯彻的过程。在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中创建反映企业结构的能源管理模型,短期看能够支撑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管理的现实需要,长期看也为企业积累宝贵的数据资产和经验。

3、培训案例

基于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案例设计内容包括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条件几个方面的设计。

3.1 培训形式

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采用课程讲授和实操结合的形式。

3.2 培训条件

首先需要安装或者获取能源管理云服务;

教学环境具备使用电脑的条件;

具备Internet上网条件。

3.3 培训内容

从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构建的角度设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能源管理目标讨论和确立

2.收集和分析企业能源管理数据,为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创建做准备

3.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框架

4.建立企业能源结构

5.建立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6.建立企业能源指标体系

7.输入多个统计期企业能源具体数据

8.企业能源绩效分析

3.4 培训实施主要过程

基于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企业能源管理培训是一个将能源管理的要求、行业的标准规范同企业能源管理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她形式上是一个实操过程,但本质上是一个研究设计过程,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此时的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是学员和教员一起研究企业能源管理的工具平台,借助平台的力量理解和分析能源管理问题,评价和修正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培训实施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既要能够把握和充分利用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功能,又要有具体企业能源管理实际的针对性。下面就具体的几个主要过程分别说明。

1、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框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完善的组织结构是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用户在能源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提供和使用哪些数据等安排分配给相应功能,这是体现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组织、工作分配、职权范围、工作进度跟踪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管理活动,能够确保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有效、有序、有质量的开展,是能源管理模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在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中创建完善的组织框架,为每个人员分配相应的功能和数据填报查看权限,从而真正建立起定员定岗、任务分配明确、工作节奏一致稳定运行的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

2、建立企业能源结构

企业能源结构是指该企业使用哪些能源品种。包括从外购口径上来看有哪些能源品种,从生产过程来看涉及到哪些能源品种,也就是说企业范围内的能源购入、加工转换、输配和消费所涉及到的所有能源品种才是企业能源结构。

可见企业能源结构是具体的、分阶段有流程在内的,不是抽象的,这是其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企业能源结构也是一个管理口径的概念。

企业的能源可能很多,但是有的能源品种从绝对数量或者相对数量上微乎其微,构不成管理的点,那么可以不纳入企业能源结构;还有可能是企业的某种能源没有配备完善的计量手段,没有数据,无法管理或者管理困难,这是企业计量水平的问题。企业能源划分的详细程度和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本相关,有的企业的水就可以划分为十几种,是否值得都去计量、去分析这些计量数据,能不能带来节能价值空间、带来的管理成本是否过高等因素都导致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确定企业能源结构。

3、建立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企业能源消耗到哪些生产环节中去了。可以从产品生产、动力介质转换和公辅消耗三个方面划分能源消耗环节。最重要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生产工序结构。

企业生产工序的自然工艺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企业生产工序结构,企业的生产工序是能源利用的主要实体,能源管理的热点问题和节能空间的挖掘也是从企业生产工序着手,分析具体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和回收的数量规模、能源品种和能源效率水平是能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4、建立企业能源指标体系

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是一个工作框架,能源指标体系就是该工作框架下反映和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工具。合理的指标体系设计是合理评价的基础和评价的依据。应该根据企业具体实际结合行业标准和政府能源管理上报指标要求全面分析指定指标体系,对于工序复杂,产品多样化的企业可以考虑分级分类指定指标体系,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层级和方向的能源管理目标。

4、总结

在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很多企业能源管理人员都经过了各种形式的能源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当前的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应该在保持国家、行业和企业能源管理热点问题等增量内容的基础上,向着专题分析的深度发展,深入到行业企业内部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贯彻国家政策导向、政府管理口径确认和行业标准规范的选择适用。我们通过在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上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的活动,实现了这一培训目标,取得了好的培训效果,获得了企业认可,是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23331-2009).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陆钟武,蔡九菊.系统节能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能源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10月12日,动力能源公司技术采购部组织召开了动力能源公司“2011年夏季供冷暨合同能源管理研讨会”,动力能源公司总经理左旭、副总经理汪涛及技术采购部、航站楼分公司、暖通分公司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室及相关站队领导、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1年,动力能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合作模式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签订了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能源供应合同。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夏季供冷”和前十个月“能源供应合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研讨。

T

1、T

2、T3三座航站楼及飞行区、公共区等用户2011年1至10月份共计节电400余万千瓦时,为完成“500万千瓦时”全年节电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动力能源公司可控的用电设备耗电量只占所有用户耗电量的一半左右,而随着旅客流量的增长、GPU替代APU工作的推进等用电需求将持续增加,动力能源公司承担极大的节能压力。在对用电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和预测后,动力能源公司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持续深入推进空调系统风水系统平衡和精细化调节、优化空调设备运行模式、合理利用室外日照降低航站楼内照明系统用电量等措施,大幅降低了三座航站楼的总电耗。

自4月28日起,动力能源公司开始为T

1、T

2、T3三座航站楼供冷,较去年同期提早了8天。自4月底至“十一”黄金周,三座航站楼公共区域内平均温度比去年同期降低0.5~1℃左右,舒适性提升,整个制冷季未接到旅客关于舒适度方面的任何投诉,这在首都机场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而ACI满意度中航站楼登机口/等候区舒适度指标

二、三季度平均得分4.76分,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0.16分。

在供冷标准提升2℃、供冷时间延长18天、天然气价格提高0.33元/m³等不利因素下,秉承“把握需求、按需供冷”理念,持续推进四站联调联控模式,通过实施冷却塔技术改造、减少45吨蒸汽锅炉运行时间、协调小用户错峰用气、合理利用新风降低制冷负荷等措施,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控制2011年制冷总能源成本不突破去年同期数值,取得了服务品质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双赢。

随后,与会人员对航站楼内节电措施、夏季供冷经济运行及2011年冬季供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签订之后,全员的意识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在执行新的供冷标准后迅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运行方案,“技术饭碗”的优势更加凸显。

动力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汪涛指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2011年1~10月的节能工作措施得当、成绩突出,公司的第二场硬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的各项生产组织更加规范化、现代化,节能工作无论从思想还是到管理都完成了质的转变,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企业竞争力更为强大,验证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是成功的、是有效的,更验证了动力能源公司是一支“战之则胜”的队伍。

上一篇:目标管理制度下一篇:企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