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雕塑范文

2023-10-31

城市景观雕塑范文第1篇

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环境景观工程。随着现代社会公众的提高, 城市景观雕塑也逐渐开始强调人文主义和文化元素的渗透, 而这种渗透性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景观的功能也从单一装饰、美化功能逐渐倾向于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为一体的等富有人性化的功能转变。在很多城市的环境景观设计中, 采取了多元化的布置手段和艺术语言的形式, 目的是为了增加景观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是目前, 城市建设的步伐和城市环境及雕塑设计之间的步调出现了不一致性, 城市更需要那些适合于城市建设发展的环境设计和雕塑, 而不是将雕塑景观作为一个简单的摆设, 机械的放置在城市的街头、广场、公共区域或者公园里。城市景观设计中, 在借鉴建筑领域的艺术审美的同时, 需要结合一些适合城市发展节奏的雕塑, 这样才能使得城市具有灵性和艺术感, 而雕塑传递出来的艺术语言又反过来衬托着整体环境的艺术感。因此, 城市园林设计中需要一些新颖的表现形式来增加城市园林设计的趣味性, 文化性, 观赏性及娱乐性。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雕塑和环境景观课程, 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艺术感受力。环境景观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雕塑课程内容, 更是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练习和熟练, 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雕塑与环境景观教学实践课程设计理论概述

1、实践课程的设计原则

雕塑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尤其是一些具有艺术语言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和雕塑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 使得未来他们的作品能体现出景观符号与艺术形态, 同时也附带其他一些自然和人文的元素及文化和历史沉淀下来的内涵。学生创作的雕塑作品是用来表达人们对雕塑艺术的欣赏和愉悦之情。学生在雕塑作品的设计里, 不仅要有创造性思维, 而且也考虑到了观赏者对雕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而这些都和周围的氛围和气韵相融合, 然后构成了一种艺术语言, 使设计者和观赏者共同体会到一种环境艺术中传递出来的雕塑语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以自己理性和审美来设计, 体现了设计对人文历史及城市变迁发展的反映。雕塑艺术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向人们传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因此, 雕塑在设计创作时, 设计师们的灵感和独特的视角为观赏者提供了一个艺术语言的平台, 使得人们能够充分领略到环境景观的美感及思想内涵。

2、课程的培养目标

《雕塑与环境景观设计》等相关课程是雕塑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 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会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具体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该门课程的知识目标是学习相关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并且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雕塑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和设计说明的编写。该课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一定的理论知识来设计雕塑内容, 并且根据设计来完成雕塑作品。

众所周知,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很多城市都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 增加城市的美感。城市空间中的休息区域和观赏区域需要不同的景观来点缀和装饰。雕塑是其中一种景观形式, 因此高校开设《雕塑于环境景观设计》相关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来设计符合城市空间的雕塑作品。实践课程的目标是根据城市或者区域景观设计的原则来设计雕塑作品, 培养学生构思景观设计方案的实践能力;通过优秀雕塑景观设计方案的观摩交流, 锻炼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自主学习等综合职业素质。该课程教学时间过程中需要的具体能力见表1

3、教学理论与方法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雕塑与环境景观》课程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实践的要求。实践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作为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合作教学理论提倡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帮助, 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完成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理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活动习得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2) 同伴互助学习理论

在古希腊时代,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和同事及学生之间的学习就是在辩论中进行, 这实际上就是同伴互助学习的起源。我国最早的《学记》中也提到的“相观而善”,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论语.述而》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是想办互助教学理论的理论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个教育学派的不同的学习理论中, 都在借鉴着同伴互助学习, 包括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建构主义教学法, 都以同伴互助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在《雕塑与环境景观》课程的教学中, 这个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可以在互相帮助, 互相探讨的氛围中设计雕塑作品, 寻找灵感, 共同完成作品。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也称之为经验主义理论, 也就是说在学习者原有的基础知识之上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建构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过程, 是一个自我知识体系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旧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 来更新知识体系。在《雕塑与环境景观》课程中, 学生对雕塑与景观设计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 但是知识结构尚不够完整, 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 建立起不断更新的雕塑和环境设计相关的知识体系。

三、雕塑与环境景观教学实践课程探索途径

1、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途径

实践课程目标的实现要围绕课程培养目标来进行, 那么相应的实践环境和场地, 例如雕塑工作室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实践课程的主线, 以实践场所为载体, 依托校内实验室或者小企业合作单位的工作场地来完成实践课程的目标。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将实践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过程, 以各类雕塑设计项目作为教学载体, 循序渐进的推进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在做中学”, 不仅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贯彻了项目导学教学法的原则。在实践课程设计的思路方面, 要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融合度, 实践课程教学的场地要和企业驻校工作室、企业驻校研发中心、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相结合, 实现真实工作任务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无缝隙对接。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雕塑内容的设计, 教师起到了主导设计师的作用, 而学生扮演了助理设计师的角色, 在教师的引导下, 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握雕塑景观设计市场的动向,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以及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2、工作过程为主的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雕塑和传统雕塑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例如艺术语言、创作材料、设计工艺及艺术元素等。传统的雕塑作品是独立存在的艺术作品, 这些组品和周围的景观环境和谐共处, 为城市或者区域的美化增添魅力。而现代雕塑则是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城市或区域的文化背景, 赋予了雕塑更多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创新力。传统的雕塑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也主要以人体雕塑为主, 通过分析人体雕塑来学习雕塑造型、雕塑语言和雕塑的文化内涵。实际上雕塑作品更多的是要展示其艺术造型的空间感、透视感、解剖感、韵律感和节奏感。

因此在雕塑实践课程的设计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的模式进行, 学生就可以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过程, 实际上就是该门课程的实践过程。具体实践过程如下:理论知识的获取---实践任务的布置---制定实践任务的目标---设计实践任务计划---确定合作伙伴---论证实践方案---修改和创新---确认设计方案---完成作品--教师和同学评价。学生以这样的实践过程来体会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势, 学习目标更加清晰, 学习内容也能容易内化和吸收,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并应用的工作过程, 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雕塑在环境景观的整体来看是一个相当综合的元素集合, 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的, 因此雕塑景观的设计需要既能满足社会的功能, 环境景观与雕塑的和谐统一是有效的利用了园林设计的社会化功能, 以高质量的艺术水准去设计雕塑景观, 以适应整体的环境设计。环境景观和雕塑中的人性化理念是首位的, 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设计或者雕塑景观, 都是为人服务的, 尤其是城市化的环境建设中, 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 才能使得环境设计和植物景观的设计不断的趋于文明和理性话的和谐统一。

3、教学评价

任何课程最终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设计才是完整的教学体系。《雕塑与环境景观》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中, 除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法等, 最为关键的教学环节是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在实践课程中, 以景观雕塑设计为任务主体, 教师要全程监控过程, 从布置任务、过程化设计到完成任务都要进行阶段性评价。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适合实践课程的需求, 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和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 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及其他情感因素, 这样才能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 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

四、结束语

雕塑与环境景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其中包含着很多历史人文及人话元素, 也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平台。好的雕塑给城市带来全新的艺术感染力, 也给人类居住的环境带来灵动鲜活的良好氛围。因此开设《雕塑与环境景观》这门课程的高校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最主要的是要以实践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雕塑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城市未来的景观设计师, 为城市面貌的改观贡献自己的创意和力量。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进步, 同时也使得人民生活生活水平得以大大的提高, 因此, 环境景观及雕塑就成为了城市人民生活中作为精神层面追求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的必要元素。很多艺术院校雕塑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开设了环境景观雕塑课程相关课程, 但侧重点不一样。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环境景观和雕塑课程内容, 其实践性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将课堂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的创作设计中。本文主要探索了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景观雕塑创作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雕塑,环境景观,教学实践,课程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显红.雕塑于城市空间的关系一雕塑家野口勇的空间景观艺术创作[J].中外建筑, 2014 (5) :1—5.

[2] 王中.环境景观与雕塑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城市景观雕塑范文第2篇

【摘 要】河南省政府历来重视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笔者通过对河南城市的考察研究,针对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中原地区的地域特点综合地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试图探寻适合中原城市发展的公共艺术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以期正视问题、讨论问题、积极参与并促进解决问题。

【关键词】河南省 公共艺术 城市 发展对策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与国内外城市相比,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已从无到有、从少渐多、从粗到精、从工厂的简单购买到专业化的设计、从补景式放置到追求本土文化创作转变等等,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从少数人行为和开发商谋求“效益”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公共艺术作品也从单一的实用性向多元化转变、商业性向文化性转变;而且随着城市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也开始关心、参与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可以说,在过去的30多年里,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在城市发展过度地追求速度化与形式化情况下,一些城市对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欧美风格盲目崇拜与“跟风”,存在着许多工艺粗糙、简单拼凑、模仿国外等不伦不类的公共艺术,与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作品所处公共环境毫无关联,和城市形象的品质不相协调,又呈现出省内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定滞后性状态。分析其主要原因大致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与国内一些沿海城市相比,河南省经济发展较慢。而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城市公共建设的艺术手段,不仅仅是艺术家或设计者的艺术创作,它承载着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体现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的使命,是政府与城市建设各部门共同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市民共享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成果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措施,对城市的经济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同其他城市建设一样,它需要城市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其有效地繁荣发展。从当今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受教育阶段的不同与城市人们自身文化修养的差异,分化了同一时期人们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意识的觉醒。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表现在城市的管理者或项目决策者的个人审美,艺术家缺少话语权或不能很好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城市的市民仍处于被接受的一方,或者是无视、不愿积极参与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等。这些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南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国内外大城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影响着我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

面对国内外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之趋势和我省公共艺术发展之现状来看,我省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仍将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秉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立足于当代、展望未来,发展符合自身城市精神的公共艺术。笔者试对本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整理如下:

一、明确思想、统筹规划

从今天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境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经营城市的生态人文与艺术魅力,而公共艺术作为塑造城市性格、凝聚城市魅力的有效手段,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部门以明确的思想、前瞻性意识来指导、控制,促进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城市的管理者与决策人员要本着对城市人民负责的态度,明确的思路,对城市形象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决策;立足于城市的文化环境与整体文脉,统筹全局、系统地处理好城市的整体性、空间连续性和城市标识性之间的关系,做好城市长远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其次,公共艺术家也要担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敢于创新,塑造省内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城市的居民也要有城市主人公的意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主动参与、承担城市的公共建设。

二、完善公共艺术管理机构与法规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促使其合理、有序、活泼地健康运行就需要有与之适应的一系列管理机构与政策。对此,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效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文件(如著名的《百分比艺术计划》)。我省应立于本土实际境况,取长补短,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上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建制适合自身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规划政策,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做好指导、规划、监督、维护等工作,确保城市公共艺术的有序进行。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形成责权一致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审查和验收的管理工作,促进了城市公共艺术有秩序的建设和发展。

三、 折射城市的文化魅力,培育城市精神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伊里尔·沙里宁的这句名言有力地道出了城市的直观形象与城市独特文化之间的关系。确实如此,城市独特的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质无疑是一个城市的最大魅力。我省在发展自己的城市公共艺术中,要善于发掘自身城市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城市内部与外部的文化要素,以城市文化为后盾,通过精品纷呈的公共艺术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去折射城市的文化品位、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特别是作为城市标志性公共雕塑,一定要注意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品质、地域文化风貌;创作时应突出个性,强调它的城市识别性,让旅游者易记,快速传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当代城市的精神;城市家具设施要杜绝跟风、模仿、雷同现象,使其与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定位相和谐,和城市雕塑一起发挥好城市的品牌推广作用。其二,要加强培育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省应围绕自身的文化优势,秉承历史,发扬城市的文明风气,培育良好的城市精神和独特的城市品格,增强中原城市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四、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优势和特色

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环境赋予城市特有的个性,发展具有城市特色品牌形象,必须发掘城市本土的地域优势,地域差异越大,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也就越强烈,城市的品牌效应也就越明显。因此,创造城市独特的公共艺术景观,彰显城市形象品质的良好艺术魅力,其质就在于地域性。河南省作为中华文化大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能否立足于城市本土的历史文化,突显城市的独特地域优势,对城市公共形象的品牌塑造和文化展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笔者建议从两个方面工作:①认知中原文化, 宣扬河南风貌。中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主干、地位突出等特点, 公共艺术应扎根于此, 传达河南文化, 塑造中原风骨, 凝聚城市精神,发挥中原文化的向心力。②挖掘城市的区域特色, 展现城市地域风姿。我们在砌基于中原华夏历史文明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展各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 使省内的各个城市既有华夏历史文明宏伟之气的中原文化风貌,又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区域风情,共性与个性并进。如同我们国家的不同民族, 既拥有共同的血脉又各自拥有不同的习俗。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对自己城市的政治、经济、商业、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文化评估, 包括历史遗址、出土文物、史记名人、特色传说、经典典故、民俗风情等。这些都能成为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创作时的很好切入点和展示点。这样,同一主题便也有了多样的展示, 如同样是古都风貌演绎,洛阳的石窟文化、牡丹花城、安阳的“三根文化”、甲骨文的故乡与开封的浓郁古城风貌、“一城宋韵半城水” 的盛誉风采各异;同样是历史文化展示, 商丘三商文化、钧瓷文化等文化脉系与周口伏羲故都、老子故里、运河文化等各具特色;同样是风土人情民间文化, 豫剧、曲剧、越调和淮阳“担经挑”韵味不同……掌握了城市文化优势与地域特色,再对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风格、材料运用等方面,给予特定地域环境的足够关怀,运用城市地域资源体现不同地区的特征,使城市公共艺术各展其长、各得其味,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个性与品牌城市形象。

五、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与活动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强调了城市决策者、艺术家与公众的合作关系。因此,城市决策者、艺术家和广大市民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高低都会直接关系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水平。对此,我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省的全面发展状况和新时期城市公共艺术在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公共艺术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工作:①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创造机会或提供平台让省内公共艺术家能拥有较多的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必要时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理论学者和各级社会管理方面的人员,及时开展各个层面上的专题研究、讨论,以便系统地提出不同时期所面临问题的针对性对策。②加强相关美术院校对青年学生的有关教育工作,培养能够掌握和了解多种学科知识、能利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富有当代公共艺术审美意识的新青年,重视和支持他们创新能力的锻炼,促使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源源不断的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③要积极开展城市临时性公共艺术安放活动,让最前瞻的文化观念作品展现在城市公众面前,使之与市民产生联系、对话,潜移默化地激发市民的参与性和公众价值观的创新,促进公共艺术的活泼发展。④充分利用媒体、展览、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城市公共艺术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关注力度,促使公众明确主人公意识、明了城市的本土文化,这对城市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继续大力发展本省的经济、提高市民的素质、注重生态环保,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日前我省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城市人们日渐对城市生存空间需求的渴求,为我省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与缺失,真正地行动起来去探讨和求索城市品牌形象与公共艺术的真谛,实事求是、循序前进,发展适合城市自身的公共艺术,那么我省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必将会呈现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孙振华. 公共艺术时代[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马钦忠. 公共艺术基础理论[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黄耀志,赵潇潇,黄建彬. 城市雕塑系统规划[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赵晓玉. 浅谈我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J]. 商业文化,2010(4).

[5]宗世英.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J]. 长春大学学报,2010(7).

城市景观雕塑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快速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硬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动导致大批城市雕塑被拆除。其中,大型城市雕塑还可得到高度关注并以个案形式迁移,但中小型城市雕塑艺术寿命如何延长的问题则常常被忽视,由此给城市艺术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从理论上看,只有在联动法律法规制定、公民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基础上,才能为因动迁等非艺术原因被迫退出原建筑环境的优秀中小型城市雕塑制定一个合理的延寿方案,从而降低城市现代化成本,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可行性

一、要重视中小型城市雕塑的寿命问题

在现阶段理论研究视野中,我国的中小型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个由特定高度等绝对值限定的明确概念,而是一个由重要程度、功能、位置以及不确定高度等相对值限定的概念集合体,只有在与少数特别重要的大型城市雕塑比较中,中小型城市雕塑才能明晰其作为一个整体所具备的各项特征。所以,但凡大型城市雕塑所不具备的特征,都可以用来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属于中小型城市雕塑范畴。从现有理论、实践以及各省市的城市雕塑管理法规相关条款来看,中小型城市雕塑的特征大致如下:题材上一般不涉及重大历史、人物内容;地点一般不在城市具有影响的重要地段或重要出入口地段;所有权人往往是特定建设单位而非政府部门;高度有限,以《福建省城市雕塑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为例,应该在4米以下;建设时报批的城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级别较低。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硬质环境快速变化的大趋势下,由周边动迁等非艺术原因造成的拆除威胁对大、中、小型城市雕塑从理论上说是平等的。但在一座城市中,中小型城市雕塑往往占据城市雕塑的绝大多数,以北京市2004年第一次城市雕塑普查时的数据为例,在全部1836座城市雕塑中,基本符合中小型城市雕塑标准的园林环境雕塑共1273座,装饰装置雕塑52座,分别占总数的69%和3%。考虑到北京的情况较具代表性,可以说,任何一次城市雕塑的拆除涉及中小型城市雕塑的可能性高达70%。但中小型城市雕塑的特征又直接决定了其在面临拆除威胁时得到的重视远比大型城市雕塑要低。大型城市雕塑往往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建设、规划部门也有相应的法规保障和资源投入,从而能以个案操作的方式迁移延寿,而面临同样命运的中小型城市雕塑则往往被忽视,一拆了之。比如,天津市1986年落成的海河带状雕塑公园中的雕塑作品,就在海河改造中离开人们的视线。从资金与法理的角度说,城市雕塑寿命如此之短不但是城市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损害了艺术创作者依法享有的署名权(以及相应的著作权)。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这些中小型城市雕塑尽管艺术水平不一,但仍以集体的身份承载着一座城市特定历史阶段的记忆,即使它们的审美特征或文化内涵已跟不上城市环境的变化,其中的优秀者依然有资格并且有必要留存于公众的艺术视野中。

综合以上原因,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雕塑产权单位、艺术家、公众和媒体应该重视中小型城市雕塑的寿命问题,并利用在大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中广泛使用的迁移方式延长其中优秀者的艺术与物理寿命。考虑到中小型城市雕塑的数量之大和普及面之广,这种方案应该在相应的法规、技术和经济支持下制度化实施。本文将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相关成功经验,全面分析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从而为我国城市雕塑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和加快文化艺术发展解决一个理论空白问题。

二、我国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的现实困境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城市雕塑通过迁移延长艺术寿命不乏成功先例,但往往带有个案性质。影响其推广、普及乃至制度化的直接原因,是中小型城市雕塑往往由不同的产权单位(个别情况下还有个人)投资建造和管理,由于经济发展等刚性原因,这些拥有雕塑产权的单位(如特定企业、学校等)往往不会因城市雕塑的去留而改变自己的总体规划设计、土地开发计划或景观翻新方案,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与周边建筑、景观环境紧密结合的中小型城市雕塑被拆除,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动物组雕、天津市四十三中校园雕塑《腾飞》等有特色的中小型城市雕塑等都由于这种原因而失去踪迹。

但如果向深层次发掘可以发现,中国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的现实困境,是我国城市雕塑管理环节不完善和公民艺术教育工作滞后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在现有各省、市、自治区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中,往往重视由政府投资建造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而相对忽视由各产权单位投资建造的中小型城市雕塑,往往将其审批权下放到级别较低的行政部门。而且只重视雕塑设计、建造环节的规划审批,而忽视雕塑拆除、迁移时的法规保证。如《南昌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只强调因公众利益拆除雕塑应当给予所有权人适当补偿,而没有对所有权人拆除城市雕塑的行为作出限制,这种法规空白极不利于对中小型城市雕塑的保护。

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型城市雕塑的产权单位艺术素养有待增强,具体体现为漠视雕塑艺术作品超越实用功能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否认雕塑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将其视同于绿地、花坛、甬道等景观设施,这实际上是将雕塑艺术品的艺术寿命与建筑、设施的经济服务寿命混为一谈。另外,部分中小型城市雕塑产权单位在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具体体现为这些单位对雕塑往往只有物权的概念,而没有著作权的概念,片面地认为自己投资建设后这件作品就完全属于自己,并有随意处分的权利,甚至还发生过损害雕塑原作者入厂区拍照这一正当权利的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将保护中小型城市雕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产权单位的自知自觉上是不现实的。

以上就是现阶段阻碍我国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的主要问题,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先例,所以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制度化的横向参照

如何在城市环境改造过程中保护中小型城市雕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城市管理和文化、艺术部门的重要课题。目前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国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对我国均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一般而言,欧洲现代城市环境大规模改造的情况已很鲜见,且多采用旧城与新城分开的规划方案,所以不存在中国城市雕塑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的情况。另外,由于欧洲城市雕塑传统悠久,但凡需要搬迁的中小型城市雕塑往往都有较长历史和较高文物价值,具备进入博物馆的资格,这都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但是在欧洲的艺术氛围和法理环境中,存在作者独立收藏自己被迫退出或未能成功进入城市环境的雕塑作品的情况,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罗丹受法国作家协会委托创作的《巴尔扎克》被委托方拒绝后,罗

丹长期在自己庭院中保存该作品。这是一种以艺术家个人行为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其精髓是对艺术独创性和艺术家个体尊严的尊重。

美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繁荣离不开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公共场所艺术品建设”计划,也因其筹资方式称为“百分比艺术”。这种灵活的城市雕塑建设方式带有极大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也有一整套延长中小型雕塑寿命的解决方案。以美国达拉斯市为例,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品如果因环境变化而面临拆除威胁,将由一个包括政府官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人士组成的艺术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如果作品从原环境中拆除不可避免,该委员会将把作品标售,85%所得纳入公共艺术基金,15%归艺术家所有。达拉斯方案建立在美国私人艺术品市场发达以及美国人较大的私人收藏空间之上,充分体现出对艺术家个人权益的尊重,独立艺术委员会的人员结构组成与秉持的遴选标准也值得参考。

日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市雕塑管理机构,大多数情况下由自治团体组织雕塑竞赛或展览,然后收购参赛作品并协调安排设置场所,以此作为城市雕塑。比如神奈川县小田原市于1990年举办了“小田原城野外雕塑展览”,“展览以后,收买了大部分作品,把它们移置到公共设施周围或城市公园里,作为永久性设置。在上府中公园里设置了7件,数量最多,暂时成为雕塑公园。”这种带有鲜明日本特色的城市雕塑运作方式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差别较大,但是日本部分县市这种在野外雕塑展览结束后通过迁移行动来统一安置雕塑作品的方式却有很大借鉴价值。日本的实践证明,创作时材质、尺度均不尽相同的雕塑作品集中安置到公园等公共场所是可行的,经过适当造园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社会效应也很可观。

四、我国中小型城市雕塑迁移延寿方案制度化的可行选择

结合前述国外处理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经济、人文、社会等领域的中国国情,参考日本模式制定中国中小型城市雕塑制度化延寿方案最具可行性。即由城市雕塑管理部门牵头,将因非艺术原因被迫退出建筑环境的城市雕塑经一定标准遴选后,集中安置在以公园为代表的公共场所进行陈列。这种方案既不妨碍既有的建筑环境改造进度,又保护了雕塑原作者的相应权利和创作热情,还可以为城市增添一处公共景观。日本的经验已经证明,不同来源的中小型城市雕塑集中布置在一处,尽管会产生一定不协调感,但通过巧妙的造园设计可以加以弥补。在中国现阶段,这种中小型城市雕塑集中布置的方案还可以与目前广泛进行的开放式公园改造工程结合起来,节省建设成本,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此外,允许艺术家自己保存退出城市环境的雕塑艺术品的欧洲模式,以及依靠艺术品市场运作的美国模式可以作为集中布置模式的有益补充。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支持杰出艺术家建设个人冠名的雕塑园,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也出现了小型架上雕塑艺术品的身影,这都为艺术家自行保存部分小型城市雕塑和小型城市雕塑进入艺术品市场流通打了基础,增加了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的选择。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这一以集中布置为主,以艺术家个人收藏和艺术品拍卖为辅的中国中小型城市雕塑制度化延寿方案,总体上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但需要相对集中城市雕塑管理权力,并保证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

五、中小型城市雕塑迁移延寿方案制度建设所需的法规与资源保障

要想实现上述制度化延寿方案,首先需要由一个拥有行政权力的权责部门(按现有各省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一般是建设或规划部门)统一负责,由拥有专业人才的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或城市雕塑办公室提供支持,将分布在所在城市不同产权单位的城市雕塑统一登记,以实现中小型城市雕塑信息资源的整合,填补城市雕塑管理上的空白地带。北京市在这方面已进行探索,截至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已完成了对一百多座城市雕塑统一挂牌的工作,“挂牌采用不锈钢板蚀刻,内容包括名称、作者、材质、建成时间和备案号。挂牌后,对每座城市雕塑起到了标注作用,便于跟踪管理。”如果类似挂牌统一登记工作能向全国推广,那么在此过程中,批量生产的、无作者署名的、艺术水平低下的作品将被管理机构记录在案,这些作品不具备利用制度化迁移方案延长艺术寿命的资格。这一遴选工作可以保证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挽救真正优秀的中小型城市雕塑。

其次,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雕塑管理法规应该对城市雕塑的迁移和拆除行为进一步严格管理,比如《天津市城市雕塑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或者拆除经批准建成的城市雕塑”,就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强制性。相关法规的制定不但应考虑城市雕塑所有权人的利益,也应考虑著作权所有人的利益。

再次,作为法规制定的依据,限定城市雕塑作品著作权、署名权和其他相应权利的具体法律条文的修订也应得到重视。有法律界人士已针对此法律模糊之处从法学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鉴于著作权与原件所有权的不可分离性,美术作品原件所有人对著作权的继续存在的权利是一种事实上的保管行为。这种保管义务不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而是出于其不可分割的自然属性所直接产生的。而为此保管美术作品原件的义务也是根据这种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并非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围。即使在交易中原件所有人获得作品的继续存在的权利,我们也认为这种保护的义务是存在的。”通过完善法律条文,保护城市雕塑作者享有的著作权,明确城市雕塑所有权人的保护义务,对于减少围绕雕塑迁移、拆除引发的争端有重大意义。

最后,艺术工作者还需要积极开展社会艺术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科普读物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艺术专业知识,在全社会培养一种懂雕塑、爱雕塑的高雅艺术氛围。从长远来看,依靠社会自觉是对城市雕塑最好的保护方式。

结语

中小型城市雕塑延寿方案的制度化,将为被迫退出原属建筑环境的雕塑艺术品安排一个低成本、有尊严、易操作、少争议的退出方案,如能得到合理实施,可以在本质上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雕塑管理中常见的雕塑物理寿命被大幅人为缩短,以至与雕塑艺术寿命极不匹配的不合理浪费现象,提高城市文化建设资金利用效率,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为当前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服务,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艺术建设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J],经济师,2010,(5).

[2]黄健敏,百分比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48.

[3]竹田直树,世界城市环境雕塑-日本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98.

[4]贺慧宇,北京加强城雕维护——100多座城雕已完成挂牌[N],中国建设报,2006-04-18.

[5]施璟,美术作品所有权人的责任——尊重和保护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义务[J],当代经理人,2006,[6]

责任编辑:宋奇

城市景观雕塑范文第4篇

一、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的必要性

(一) 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更加重视, 同时环境审美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及传说等, 能够鉴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长时间积累的文化内涵。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使得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城市雕塑不仅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内涵, 同时更代表地着百姓的审美、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等。从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对城市的人文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满足公众文化艺术需求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与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存在一定的区别, 其承载着在城市环境中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的重任,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象征。以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为例, 其象征着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由此可见, 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 同时也能够彰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城市雕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直观体现, 因此城市雕塑也具有承载文化内涵的特征。从建筑的环境来说, 雕塑的建设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 实现雕塑与环境的统一, 包括雕塑的位置、材质、规格等都需要能够符合周围的环境特征, 而且雕塑的建设也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 不能简单的搬过来一个雕塑直接树立在一个地方, 如果仅是盲目的照搬、一味追求同一种风格, 那么城市雕塑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所以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 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的组成包括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 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重要的精神文化, 是城市历史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城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能够从保护历史以及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 突出城市以及地域的个性。同时城市雕塑还需要具有城市代言性的功能, 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和思想。可以是纪念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 可以是对后人有教育启示的, 也可以是时代风采的展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提起雷峰塔, 我们会想起杭州, 想起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因此一个经典的城市雕塑不仅能够吸引公众的视线, 同时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和精神面貌。

(二) 彰显地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也使得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 因此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构成的, 同时还需要有文化的融入, 这样才能够突出城市的魅力。在游走各个城市的过程中, 能够为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并让人留恋的除了生态环境外, 还有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情怀以及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 都隐藏着一些历史典故和风云人物。而城市雕塑是人文特征最直接的展示, 经过雕塑手法以及美学的渲染, 使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和鲜明。城市雕塑自然的矗立在人们的视野中, 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装点着城市的风景, 提升地域文化和市民的素养。城市雕塑的创作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特点相符, 强调与城市街区、楼房建筑以及绿化环境等因素的协调性。

(三) 引领生活理念

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亮点和细节, 然后运用艺术夸大的手法, 进而创造成艺术品。以我们生活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例, 为了提升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 减少碳的排放量, 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建设中就可以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雕塑作品, 意在呼吁人们树立良好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在雕塑的创作中, 不仅要保证雕塑形态的整体意义与绿色环保相符, 同时在材料上也需要突出环保的理念, 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变废为宝的新型材料或者可再生资源等。通过这些材料的利用, 能够使人们在观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也能够受到鼓舞和启示, 进而养成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 反映群众的审美意志

城市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人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开荒牛》到五四运动后新一批爱国雕塑家的兴起, 我国的雕塑艺术不断的完善, 同时也起到鼓舞人心, 激发斗志的目的。各界标准的引导也无法匹敌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 所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能够体现出艺术的高雅, 更应该能够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 体现人们的意志, 做到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使得城市雕塑也开始纳入到城市的规划中, 这是因为城市雕塑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和风景的一种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文化、引领生活理念以及反映群众审美意志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建造中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历史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进而更好的发挥城市雕塑的作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建设中不仅注重环境的绿化, 同时也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 所以城市建设中会规划出一部分雕塑。这些雕塑作品在高楼林立、交通纵横中屹立, 不仅能够缓解建筑群集中的压抑感, 同时也起到对场地的平衡作用, 具有美化城市、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卫英.浅谈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 2015 (22) :142.

城市景观雕塑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艺术对塑造城镇形象及宣传的策略。从城镇的公共空间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公共空间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城镇形象塑造中新媒体艺术参与的价值。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新媒体艺术对城镇形象的塑造模式。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在城镇中的调查研究,力图为城镇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城镇形象

0 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对技术的研讨和梳理,很少有研究新媒体艺术参与塑造城镇形象的手法与模式。本文力求研究新媒体艺术参与城镇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手段,并且尝试结合公共空间的不同形式,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介入对城镇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意义,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和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1 公共空间理论

公共空间是一个可以频繁发生社会互动和交流的场所,是一个蕴含公共价值的地方。[1]在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公共空间又有自身独有的特点,通过分析城镇特点,提出城镇公共空间的形式,即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

2 新媒体艺术对塑造城镇形象的价值

第一,增强了本土文化的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本土文化特色,使本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宣传。

第二,丰富塑造城镇形象的手段和方式。[2]目前,大多数的城镇形象塑造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壁画、雕塑等形式来表现。新媒体艺术的引进,丰富了城镇形象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

第三,促进公众的参与性。城镇形象塑造的主要艺术形式为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有效介入[3]有利于公共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述,增强了城镇居民对城镇形象的认知度,新媒体艺术的特性也使得公众参与性提高。

第四,增强地标文化形象。新媒体艺术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使城镇地标更好地展现城镇的文化内涵。

3 新媒体艺术对城镇形象的塑造模式

公共空间的形式,包括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

以下从城镇公共空间的五个形式出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新媒体艺术对城镇形象的塑造模式。

3.1 城镇出入口

城镇出入口为城镇形象中最初给人留下印象的公共区域,将新媒体艺术装置合理地融入道路两侧,与道路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入反映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图形信息,并营造出一种欢迎或欢送的气氛。新媒体技术这种夜晚也有光亮的艺术形式,更强调了城镇的标志性特征。出入口和一些城镇的地铁口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而北京市南锣鼓巷地铁站名为《北京·记忆》的艺术墙,其设计是通过琉璃铸造这一传统工艺,将老北京的记忆封存在作品中。整体作品把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剪影,利用单个琉璃单元体拼贴组合成遛鸟的居民、街头卖艺者等形象。观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观看物件提供者的访问视频、文字记录,并可通过留言与其他观众在网络上互动。

城镇出入口在运用新媒体艺术时,应当注意不同的道路形式,移动的快慢是有区别的,如步行道、车行道。所以,新媒体艺术的介入要注意分析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如在车行道上,由于车速的限制,不适合设置过于烦琐的内容,以免干扰机动车驾驶者的注意力。

3.2 街道

城镇街道是提供穿越、接触以及交往的,多功能活动集合的线型城镇生活空间,是城镇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街道是人们经常穿梭经过的空间,人流量相对较大,而新媒体的参与,可以快捷、有效地宣传城镇文化和各种公共信息,而其信息量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也让城镇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LED声音和画面可同时播放技术的发展,许多商家开始运用这种新技术,它的展示空间面积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强、速度快,而且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按照不同的需求自由控制。这种声画技术不仅让城镇形象塑造的模式更加丰富,还能帮助商家更加准确地把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例如,世贸天阶的动态数字天幕壁上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利用视听媒体常用的剪辑、组接手段,加入梦幻的色彩视觉效果,使得观众能够得到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3.3 广场

广场是城镇中由建筑物、道路等围合或限定出的城镇公共活动空间,是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镇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镇广场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

西安大雁塔广场中的文化灯柱最为典型。这个灯柱由红色LED灯光面板制成,白天看上去是红色的,到了晚上利用电脑技术,可以呈现出多种媒体艺术内容。这种利用新媒体艺术的公共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为广场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

3.4 社区公共艺术区

社区公共艺术区是城镇化建设中开放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单元,新媒体艺术参与社区公共艺术区的建设,开启了艺术与生活、城镇与社区对话的新领域。它不仅通过公共空间和建筑物在潜移默化中让公众感知周围的环境生活,还能传达城镇文化价值,强化环境景观,改变城镇的环境氛围,增强地方认同感。

灯光秀的兴起,为居民认识新媒体艺术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参与和体验的机会。灯光秀大多数的载体为城镇标志性建筑和雕塑作品,是主要利用光影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新媒体形式。LED灯光加上音乐与视觉的配合,使人们参与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之中,有力地提升了外在美感层次上的城镇形象品质。

3.5 城镇主题公园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镇主题公园存在性质雷同、缺乏个性等问题,导致主题公园陷入荒废的境地。如何提高居民或是游人进入主题公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为很多主题公园面临的难题。而新媒体艺术的介入可以有效吸引观众,体会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互动体验。

唐山世园会的音乐喷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世园会的音乐喷泉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居民到公园中观看,它带给了人们声、光、电相结合的新的技术体验。音乐喷泉结合多种媒体技术,让水流随着音乐的旋律起舞,再配上多彩的灯光,那种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喷泉与新媒体艺术结合,使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喷泉的艺术美感,也享受到了音乐和灯光带给他们的听觉和视觉的全新体验。

4 结语

在河北省新型化城镇建设的进程中,新媒体艺术作为迅速发展的一种媒介和手段,在当代公共艺术和城镇形象建设中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公共空间环境,灵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新媒体艺术,可有效提升城镇空间的整体形象,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神体验。本文将新媒体手段与城镇出入口、街道、广场、社区公共艺术区和城镇主题公园相結合,避免局部和缺乏整体感的设计方式,从而突出城镇的个性,有效参与地域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从而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形象的建设和城镇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凌宇.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设计[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7).

[2] 谭亮.城市意象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

[3] 张璇.新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D].北京印刷学院,2010.

上一篇:商业街景观下一篇:商业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