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

2023-07-31

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本次会议主题为“精益管理 追求卓越”,众多行业企业领导、专家将围绕会议主题做专题报告,进行探讨、交流。质量和标准化专家(GB/T19580标准第一起草人)韩福荣将为大家解读“新常态”背景下《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理解和实施。天祥集团(intertek)中国市场服务总经理王建平、山东耶莉娅服装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袁文和则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国内纺织品服装及面辅料等质量现状。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善军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还会分别就纤检职能及行业设备管理新模式进行交流。

质量是产品品牌示众于前的形象体现,而先进的管理方式则是行业企业良好运作的后方保障。会上,众多优秀企业还会分享推动卓越绩效模式、QC小组工作、质量管理与设备管理创新等实践与体会。例如,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斌会以“推动卓越绩效,寻求纺织新的利润增长点”为题进行交流。此外,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安徽华茂纺织股份公司等五家企业代表也会进行经验分享。

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纺织业;出口;现状;问题;对策

一、 引言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较完整的产业链,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的中国纺织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正是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一批优势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创新意识、品牌影响、创意文化、新技术革命、创造力等等这些现代企业的要素正在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化纤原料价格的上扬,棉花价格不稳,对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很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趋于下降,甚至处于保本经营状态;还有少数企业正承受亏损压力。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严重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美的现状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实施,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纺织品出口年增长速度从1995—2000年的3%和2001年的4%跃升到2002年的22%和2003年的31%,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在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0.5%提高到15.9%。我国服装出口年增长速度从1995—2000年的8%和2001年的2%提升到2002年的13%和2003年的26%,成为世界上服装出口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在世界服装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18.3%提高到2003年的23%,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贸易国家。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以20.6%的速度增长。2005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速度接近30%。

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去年1-11月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31.49亿元,

同比增长25.39%。

展望新的一年,纺织行业出口有望“转正”并实现4%左右增长,内销对行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全行业继续调整结构促转型、加快创新促发展的发展“路线图”也愈发清晰。

三、金融危机为纺织行业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2009年初是纺织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国际市场低迷、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纺织行业出口受阻、亏损面扩大和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凸显,纺织行业多项运行指标数据急剧下滑。

据统计,2009年1-2月的谷底时期,全国5万多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出口额负增长14.78%,利润总额负增长11.01%。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说,占总数2/3的企业陷入亏损,暴露了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而占总数1/3的企业逆势而为,代表了全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

回顾2009年的艰难历程,杜钰洲认为,金融危机同时也为我们清醒认识并着力解决行业内部结构问题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纺织行业抢占新的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调整政策和《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连续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等利好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纺织企业努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中国纺织品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正逐渐降低,纺织行业发展越来越多地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等新的挑战。

纺织品服装需求增长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从内部环境看,宏观调控和银根收紧必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纺织品需求增长,我国控制贸易顺差和纺织品出口增长的决心可以看出端倪,如果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下调和人民币升值之势继续的话,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从外部环境看,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洲的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也成定局,国外市场对我国市场成衣和面料的消化力增长明显受限,美元贬值、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以及日趋频繁的贸易磨擦对于我国纺织市场的影响都将是深远而且直接的。

(二)内需市场变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纺织工业经济指标测算,去年前11个月纺织出口交货值占同期纺织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已降至24.96%,显示出口对于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拉动力正在逐渐减弱,内需的开拓成为了纺织行业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并将继续成为行业未来几年抵御其他负面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内销占比从2000年初的66.8%至07年11月的75.04%,内销占比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去年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连续11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11月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更是达到29.0%,较全社会平均增速足足高出了1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幅高出了14个百分点,这些数字显示出国内对纺织服装的消费的不断升级更新,有力

地推动了纺织品市场内需能量的释放,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并呈现进一步加快势头。当企业在“外向型经济”的路上坎坷前行了数年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着力点明确地指向了内需。在通过大比例提高出口额来带动行业增长日益困难的今天,纺织行业、企业应通过转战家门口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汇率是影响出口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相对价格影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当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不变是,汇率变动对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竞争能力就有重要的影响。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改以来,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态势,累计上升达10%。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振荡中不断改写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除美元外,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等在2007年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升值,只是相对欧元表现为贬值。2008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有增无减,因此,出口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保证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对策分析

(一)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建立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在信息、人才等方面向企业提供帮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为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鼓励服装、家纺企业利用自主品牌作抵押,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融资,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品牌信用担保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企业以自主品牌为纽带进行并购重组。

(三)扶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鼓励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走出去”,在重点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定期举办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展览会,支持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广交会、服装服饰博览会;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主动使用自主商标;对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在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渠道拓展等工作提供相关服务。

(四)加大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保护力度。

加强跨区域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工作;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应对机制;加强对合资合作过程中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保护和管理,国外资本收购兼并我国重点品牌应经有关部门批准,防止自主品牌被恶意收购;加大对服装、家纺行业商标专用权行政保护力度,适时开展服装、家纺行业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五)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的作用。

积极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进名店、自主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信息咨询、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活动。商业企业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实行“五优”:优惠进场、优先上柜、优先宣传、优先销售、优先结算,充分发挥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为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高服装、家纺自

主品牌适销率。

参考文献:

[1]罗小明、赵小晨、丽、李丽君.WTO的多边货物贸易规则及其在中国的实施[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汤传峰.美纺织品市场现状及中美纺织品贸易[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05-24(13).

[3]张莉.美欧设限考验中国纺织业智慧[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06-07

(3).

[4]王贵国.主张应有权利——中美纺织品争议的法律视角[J].国际贸易,2005,

(1).

[5]卜海.后配额时代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4,(9).

[6]李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4).

[7]陈松洲.遵循世贸组织环境规则 构筑中国绿色贸易制度[J].生态经济,2005,

(10).

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1991 — 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并对行业的碳排放情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至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量增加了1倍多,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和较高的动态关联度。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between 1991 and 2009 were calculated by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s method. The trend of carbon emiss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nearly increased by one time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ecreased continuously. There were high correlation and dynamic incidence-degree between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世界经济的发展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尤为引人关注。科学观测表明,地球大气中CO2的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 280 ppmv上升到了目前的 379 ppmv,全球平均气温也在近百年内升高了 0.74 ℃,特别是近 30 年来升温明显。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性组织通过签署相关的国际性法案(如《京都议定书》)、组织全球气候大会等方式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化石燃料消费排放CO2为 62.84 亿t,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21.01%,已超过美国的20.08% 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上述结论还存在争议,但随着中国排放量的继续增加及新一轮气候谈判的开始,中国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倡议,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较2005年降低 40% ~ 4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减少CO2排放的目标,即在“十二五”期末,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 17%。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民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十大振兴产业之一,我国现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全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工业部门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本文基于我国相关领域的统计年鉴数据,核算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初步探讨了行业碳排放的规律以及碳排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核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1. 核算方法

本文的碳排放核算是基于纺织服装行业终端能源消费口径的统计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核算全行业的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碳排放量,Ei为第 i 种能源的消费量,以标煤计,为第 i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实际值等于其理论值与氧化分数的乘积,曹淑艳等对我国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了计算,本文直接引用其计算结果(表 1 )。

2.行业边界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作为行业统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已颁布了 3 个版本,分别为GB 4754 — 8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 — 19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 4754 — 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GB/T 4754 — 2002关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分类见表 2 所示。由于本文是对我国纺织服装全行业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因此在确保统计数据来源一致的前提下,行业分类的内部调整对最终核算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1 — 2009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纺织服装行业的历年能耗(万吨标准煤)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2 — 2010年),历年工业总产值(亿元)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2 — 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2 — 2010年)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2008年)。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需要对研究时间区间内各年的工业生产总值进行不变价格折算,本文选取以1990年为基期的工业总产值指数表进行折算。部分年份的能源消耗和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数据见表 3 所示。

二、核算结果与分析

1.碳排放总量分析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时间序列(1991 — 2009年)的碳排放情况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从1991年的 0.75 亿t 上升到2009年的 1.63 亿t,近 20 年的时间内,全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翻了 1 倍多。全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中,纺织业的碳排放占有较大的比例,1991 — 2009年间所占的平均比重为 91.17%。1991 — 1994年,纺织业的碳排放量波动性增长,增幅较小。1995 — 1999年,纺织业的碳排放量出现下降的趋势,1999年的碳排放量最少。1999年之后,纺织业的碳排放量又开始加速增长,特别是在2005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配额取消使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能得到充分地释放,对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工业化生产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2003 — 2004年纺织业的碳排放量增幅达 25.65%。与纺织业相比,我国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在1991 — 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平稳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 10.36%。

2. 碳排放的强度分析

碳排放强度是反映碳排放量与产值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之一,何建坤等研究者的研究指出,碳排放强度是CO2排放量与GDP的比值。本文将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定义为CO2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碳排放强度(tCO2/万元),C为碳排放量(t),VGIOV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亿元)。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时间区间(1991 — 2009年)的碳排放强度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以看出,1991 — 2009年间,我国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全行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可能包括行业的能源管理水平提高、能源结构优化、技术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在纺织服装全行业中,纺织业的碳排放响度高于全行业的平均碳排放强度,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较低于全行业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因此通过进一步的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优化能源结构等方式降低纺织业的碳排放强度,对于全行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3.碳排放与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991 — 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曲线如图 3 所示。

从图 3 可以看出,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具有相似的趋势,曲线形状也比较相似,为了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两个序列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和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4。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以及全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 r0.01(17)=0.575,所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高度相关,其中以全行业的相关性最高。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根据数据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序列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其中灰色相对关联度反映了相对于起始点的变化速率的关联程度,用于表征序列间的动态相似度。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两序列间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进行计算,得到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全行业的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69、0.86、0.67。由此可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对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与碳排放量具有高度的动态关联度(关联度系数 > 0.7),其次为纺织业和纺织服装全行业。

三、结论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节能减碳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趋势。我国的能源消费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由此带来了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也是碳排放较高的产业,减少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1991 — 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量增加了一倍多,其中纺织业的碳排放占有很大的比例,平均比重为 91.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平稳增长,平均增长率为 10.36%。

(2)1991 — 2009年,我国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服装全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纺织业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全行业的平均碳排放强度,通过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优化能源结构、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3)1991 — 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全行业的碳排放量受工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动态关联度。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 (3):345 – 359.

[2]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DB/CD]. http://www.eia.doe.gov/.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test/2011-03/16/content_1825941.htm.

[4] 曹淑艳,谢高地. 中国产业部门碳足迹流追踪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11):2046 – 2052.

[5] 何建坤,刘滨.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0 – 743.

[6] 谭丹,黄贤金,胡初枝. 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 四川环境,2008,27(2):74 – 78,84.

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17:29

1、行业状况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不仅是传统优势产业,并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全球纺织服装业的国际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贸易国。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省份之一,近几年来,浙江省纺织服装工业在外部环境上一方面面临着许多较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所面对的挑战也更为严峻。

纺织服装业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层,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五分之一。这几年来,浙江纺织外贸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浙江纺织业本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

棉花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料,其价格波动对各行业的利润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较快,化纤原有的一些弊端逐步得到改良,吸湿、透气、抗静电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多种服装原料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

(2)人民币不断升值

企业普遍反映,人民币加快升值,是最难预测和影响出口效益最大的因素。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利润下1%-4%。目前我省纺织业的出口依存度在30%以上,人民币升值必将使企业本来就不大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我们可以计算出浙江企业因汇兑的原因,一年至少损失35.6亿美元,这对于原本薄利的纺织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大数目。

(3)绿色壁垒新贸易壁垒频发

欧盟现已正式全面禁止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在商品中的使用。由于PFOS在纺织业中存在范围很广,而国内尚未研发出能完全符合欧盟对PFOS控制标准的纺织用助剂,纺织出口企业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美国近来频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使用召回机制,使对美纺织品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4)缺少高质量国际知名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90%的服装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我们没有著名品牌,只能赚取加工费。浙江省最终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到50%,很多企业长期从事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加工利润相对微薄。在国际上浙江货等同于廉价低质的总体印象并未有

根本性的扭转。

2、发展趋势

(1)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著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2)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服务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产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中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定制。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著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住处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

易规则。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4)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重点是开辟多元化市场和分享优惠贸易政策。其一可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成本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其二可利用股权关系建起国内企业与著名企业的纽带,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其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采用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在国外适宜地点投资办厂,这样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又能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等。

3、行业风险及影响

在纺织行业,出口成本不断增加,给企业加上又一重压力。历次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这一特点在近两年表现得更为突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化纤产品的各项反倾销调查数量激增。

另外,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纺织行业就承受着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预计至少在未来5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一直存在,汇率成本将成为国内纺织企业未来出口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

就化纤行业而言,近期化纤原料的大幅上涨,不排除流动性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但客观上讲,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旺盛,是此轮化纤及其原料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近期国内化纤价格的大幅上涨,并没有给国内化纤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此轮行情完全是成本推动型的行情,原料价格的涨幅明显大于化纤产品的涨幅,在化纤价格上涨的同时,化纤企业的利润出现了较快萎缩,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我国纺织产业结构之所以对于要素成本的上升敏感度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大多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依赖低廉的要素投入来获取微薄的利润。因此,纺织工业应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具有生产率上升特征的新兴工业产业的比重,来促进产业升级,克服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应对出口成本的不断上升,可从扩大内需入手。我国的出口总量逐年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国内需求尚能有效地得到激发。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通过扩大内需,转变出口型产业特性,实现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双轮驱动产业发展。

纺织行业作为高耗能行情,已经成为国家节能改革的重点行业。资料显示,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印染行业能耗为2.5—3.2吨标煤/

吨纤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今后一段时间,无论是在国内政策(资金、土地等)还是出口政策上,国家对于纺织行业的保护力度都会逐步减弱,特别是在纺织行业吸纳劳动力的积极作用削弱的背景下。

一、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下滑

1.政策环境已不利于纺织品的出口

当前纺织品出口有16%的出口退税,16%的出口退税意味着纺织出口企业即使不赚钱,也可以赚到退税的钱。同时,退税并不是完全补贴给国内的纺织生产企业,外商在报价时已经考虑到了这部分退税。因此,在传言出口退税将由16%下调到11%时,许多企业都声称将会完全没有利润,这反映了国内很多纺织企业的议价和盈利能力偏低。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国内出口商品用外币核算的价格上涨,意味着国内纺织品出口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下降。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将持续下去,这加大了纺织品的出口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达到了6.4附近,较2010年6月份的6.8又升值了约5.88%。根据汇率理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汇率水平必然面临升值压力,根据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水平,可以判断人民币汇率是相对低估的。

3.国内外生产成本对比

生产成本方面,企业在原材料、人工、能源和其他的占比都不尽相同,但很明显企业的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在不断攀升。工人的工资水平近几年持续上涨,企业又一直面临招工难的问题,部分企业虽然订单有限,但仍不敢停工的一个原因就是怕工人流失。同时,企业的能源成本上升也很快。国内的棉花种植成本不断上涨,以新疆地区的棉花为例,2010年北疆兵团棉花种植成本在1400元/亩左右,地方在1200元/亩左右,而到了今年,北疆兵团棉花种植成本达到1700元/亩,地方种植成本上涨到了1500元/亩,南疆地区的种植成本达到了2000元/亩以上,上涨了400—500元/

吨。棉花种植成本持续攀升使得国内棉花价格处于高位状态,而棉花占纺织企业的成本权重最大,在60%—80%,同时从国内外植棉成本看,国内棉花的单位成本是全球最高的,这就决定了国内纺织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

4.产能过剩

国内棉纺织行业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企业开工率不足。根据相关数据分析,2010年国内纺织行业产能为1.2亿纱锭左右,预计今年产能为1.5亿纱锭左右,在这些产能中,大企业的开工情况较好,中小企业的开工率则难以保证。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新建设的产能必然面临销售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加速洗牌的过程,后期的产业集中度将提高,开工率不足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

5.化纤替代产品增加

棉价偏高使得价格相对低廉的化纤产品的替代作用增强。纺织企业在原材料成本的压力下,对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的需求增加。另外,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天然纤维替代品的研制成功,目前许多化纤产品的质感已接近于棉花,纺织企业的原材料选择范围扩大。因此,化纤产品在纺织品中对棉花的替代作用将会增强,将对纯棉纺产品构成不小冲击。

6.订单将继续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

近几年订单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现象非常明显,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如柬埔寨和越南等薪酬更低的经济体。今年1—4月份,美国进口服装数量整体增长了6.6%,但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却出现了小幅下滑,同时其他东南亚主要服装出口国输往美国的服装数量增幅均在15%以上。订单转移促使国内纺织产业也出现转移,国内纺织产业转移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转移到了中西部,二是开始转移到东南亚其他国家。

二、内销市场的重要性提高

1.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将继续加大对纺织品的需求

从国内销售情况来看,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提升,对纺织产品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成为后期企业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国内市场将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内需持续稳定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了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

2.国内高等级纺织品出口仍有竞争力

国内棉纺织产业链较为完整,东南亚其他国家在高端产品上相较国内处于劣势,因此国内高等级纺织品出口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欧债危机仍在持续,这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比照。经济不振导致消费需求下滑,欧美的纺织订单至今仍然较为低迷,多以短单、小单为主,这也反映了收入影响消费的现实状况。

三、行业高低端生存状态不同

在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许多企业停工或半停工,江浙一带的小型织布企业中已有大约1/3的企业“放假”,还有约1/5的小厂商已经开始卖机器,一些情况稍好的企业则在“咬牙硬撑”,这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主要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

纺织行业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面对原料涨价、成本上升、市场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的竞争压力,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凭借其在用地、用工、用水少,且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整个行业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持续回升,形势积极向好,许多企业产销两旺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内外市场升温较快。

一、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绳、索、缆,纺织带和帘子布,无纺布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1-2月份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9.1亿元,50.1亿元,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17.7%及34.9%,分别实现销售产值18.8亿元,50.4亿元,70.4亿元,同比增长9.1%,19.6%及31.4%,产销率达96%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的利润总额达3.1亿元,同比增加85.5%。

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产量实现21.4万吨,同比增加36.7%,帘子布产量达6.5万。吨,同比增长61.5%。1-2月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江西6省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产量超过1万吨,占总产量的78.3%,其中浙江省以5.6万吨位居首位,其产量是位居第二的广东省的2倍。帘子布上万吨的仅有3个省,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占总产量的75.0%,其中江苏以2.1万位居首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1-2月份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领域表现的比较强劲,实际完成投资6.25亿元,同期增长43.5%。施工项目数68项,新开工项目数20项,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3%和25.0%,绳、索、缆的实际完成投资和施工项目数同期增长25.0%以上,而新开工项目同期减少25.0%。纺织带和帘子布投资现状不容乐观,实际完成投资和施工项目数都同期减少30%以上。

三、进出口情况

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和特种纱线等产业用纺织品1-2月出口数量达11.9万吨,出口金额达3.42亿美元,同比增长都超过45%以上,工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用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出口金额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71%。浙江省和广东省作为最大两大的出口省份,1-2月份出口量均达1.17万吨,其它的省份均在1万吨以下,无纺布主要的出口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其中美国以0.5万吨的量位居首位。

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和特种纱线等产业用纺织品1-2月进口数量达2.6万吨,进口金额达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左右,平均产品单价比出口产品高2.5美元。工业用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等产业用纺织品进口金额达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左右。广东省以0.9万吨的量成为无纺布最大的进口省,是进口第二大省江苏省的2倍多。无纺布袋,无纺布袋厂的进口平均单价最高的是,无纺布最大的进口国家包括美国、台湾和日本,进口量分别为0.7万吨,0.3万吨及0.2万吨。

无纺布袋的设计遵循绿色的原则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

自身生存环境造成危机。除了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造成的破坏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家庭日常生活资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还由于人均物资消费量的增加。有证据表明,地球上5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依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保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运用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如采用适当技术和清洁生产等。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所起的重要作用,“绿色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

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对本公司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环保与创新。 

 无纺布袋也穿上时尚的外衣 在限用塑料袋的今天,超市有附送,商场有礼赠,设计师小店里有大量的个性选择。也许大多数人买不起昂贵的名牌环保服装,但仍然可以时尚地环保一把,那就是自己动手DIY购物袋。

以天然素材制造成布包、竹枝包、藤包或稻草交错编织成的包包,已成为今夏大热的潮流物品。中国首届国际环境电影周NANOSTAR明星原创时尚环保购物袋设计活动中,环保电影《因水之名》的演员们将设计好的时尚环保购物袋效果图带到现场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设计,无一不与“环保”、“生态”、“自然”等主题紧密相关,号召广大消费者共同增强环保意识,让使用环保购物袋变成一种流行和时尚。

上个月,一场“时尚购物‘袋袋’相传——创意环保购物袋现场DIY”主题推广活动中,雨伞布、旧床单以及过了时的旧牛仔裤、旧T恤等被闲置在家的废物重新焕发出光彩,在裁缝师傅和环保人士的手中变成了时尚的环保购物袋。

一位高校女生讲,6月1日之后,她会强迫自己养成随身携带购物袋的习惯,建议时尚人士准备多个棉布袋,造型、图案、色彩各异,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环保购物袋的同时,在生活中也该不时反思一下自己,一点一点养成环保意识。

2010-2015年中国无纺布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无纺布又叫非织造布,中国无纺布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量还不到1万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了发展无纺布产品高潮。除采用国产生产线外,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还分别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中国无纺布产品的发展速度大大地超过纺织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每年以8-10%高速增长,是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因为中国的无纺布工业已走向高档化,不少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国的无纺布企业已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2009年1-11月,中国无纺布制造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621,767千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03,760千元。2010年1-3月,无纺布行业毛利率为13.71%,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为7.10%,利润率为4.69%,。从产销衔接情况看,2010年1-3月份无纺布行业产销率为95.38%,表明该行业产品销售状况较好。

非织造主要受一些健康性消费品需求的驱动,如过滤、建筑和擦拭布市场。非织造布未来的发展来自于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渗透,诸如工业用擦拭布及屋顶用膜材料。随着新技术的涌现,非织造布的功能不断得到改善。

中国各项建设中有不少规模巨大的工程,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环保工程、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将大大促进土工布、过滤材料、防水材料、包装材料的消费。另外国内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也将有力拉动各种卫生吸收性产品和空气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品及劳保文体用品的消费。所以,中国无纺布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无纺布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无纺布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等,接着分析了纺织业和无纺布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无纺布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对无纺布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竞争分析、技术发展分析、应用领域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      

了国内无纺布行业二十家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您若想对无纺布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无纺布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环保袋的优缺点

无纺布购物袋有很多优点

1)通气性 2)过滤性 3)保温性 4)吸水性 5)防水性 6)伸缩性 7)不蓬乱 8)手感好、柔软 9)轻盈 10)有弹性、可复原11)没有布料的方向性 12)与纺织布相比生产性高、生产速度快 13)价格低、可大量生产 等等。

缺点

上一篇:行政主管年终总结下一篇:电厂员工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