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范文

2023-10-28

节水灌溉技术范文第1篇

1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 西吉县尤其是农村的节水灌溉技术还是不先进, 所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非常必要。渠道防渗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是主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为了减少在供应水资源途中减少浪费水资源, 以便使水的利用效率提高, 需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节水灌溉。

1.1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在推广节水项目中, 渠道防渗灌溉是一项应用比较多的节水灌溉技术。它进行防渗处理主要采用混凝土护面、塑料薄膜等多种方式, 这样减少水资源运输途中存在的水浪费, 从而使渠道输水效率提高。渠道防渗比土渠防渗能有效降低60%~90%的水渗漏。

1.2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一方面,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机泵抽取河水后, 然后灌溉农田时使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把水直接输送到田间沟、畦, 这样在输送过程中可以降低水渗漏和水蒸发, 从而降低水损失, 达到十分好的节水效果。另一方面,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使水资源运输速度加快, 降低渠道占地面积。

1.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一种大面积采用机械来解决大田作物节水灌溉的高效节水技术, 几乎适用于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 只有水稻除外, 并且适应性强, 几乎适用所有的地形、土壤等条件。与地面灌溉相比, 喷灌除发挥主要的灌溉作用外, 还具有其它功能, 如改善田间小气候, 调节温度和湿度, 包括空气、土壤及作物的温度、湿度, 此外, 还能使农作物具有防霜冻和干热风功能。喷灌在大田作物中有效节约水量50%, 并增加30%的产量。但在喷灌中购买设备花费高, 消耗大量的能量, 此外运行时容易受风速影响, 同时大型设备构造较为错综复杂, 所以对操作及维修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必须对操作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4 微灌技术

微灌是一种基于植物对于水的需求程度来进行灌溉, 通过灌水器装置将植物需求的水分和养分准确而又均匀地输送至植物的根部或者别的需要水源的土层当中的有效节水灌溉技术。与地面灌溉技术和喷灌技术相比, 微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相比地面灌溉技术增加一倍。但由于微灌技术是一种前期需要大量投资的非常昂贵的灌溉技术, 所以对于一般的作物如水稻等不提倡采用此方法, 此种方式仅针对那些产值高和效益高的作物。

2 改进西吉县节水灌溉技术若干建议

2.1 因地制宜, 综合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面灌溉具有严重的渗漏和蒸发现象, 从而普遍认为它在节水灌溉技术中低效落后。根据西吉县严重缺水的县情, 若使用普通的地面灌溉技术将会导致水资源浪费更严重。地面灌溉完全无法在西吉县缺水严重、经济发展落后的部分地区成为主要灌溉技术, 这为其推广增添了难度。

2.2 加大研发节水灌溉系统的力度

西吉县的节水灌溉系统中很少采用自动化, 许多地方仍旧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传统方式。有些地区采用稍微先进的灌溉技术, 如抽河水和井水来灌溉, 这导致严重浪费。为解决这种问题, 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效节水模式, 西吉县应该加大研发节水灌溉管理系统, 同时安装检测和反馈的节水灌溉管理系统。另外, 为进一步研发和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系统, 政府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应扶持干旱贫穷的乡镇。

2.3 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节水的主要对象是农户, 在西吉县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许多农户的节水意识仍旧不高,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要节水就需要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其次, 运行和管理灌溉工程应由受益区的用水户组成的地方性的非营利组织担任。运行和养护灌区由用水户负责, 并由用户承担灌溉用水的所需成本, 用户为了获得更多的自我利益, 从而就会使节水意识提高。

摘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离不开水资源。本文首先从西吉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出发, 指出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若干建议, 重视改进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 并着眼于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 推动西吉县节水灌溉的发展。

节水灌溉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方法

On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iques

Wang Yong-xin

(Xinjiang Ruixiang Nong M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Ltd Urumqi Xinjiang 830000)

【Key words】Water-saving irrigation;Method

1. 前言

(1)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算起直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与否和高效与否,都是相对的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

(2)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历史几乎与我国近代灌溉的历史一样长,因为只要灌溉就应当考虑节水。在早期的泾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等老灌区就在优化地面灌溉技术要素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20世纪60~70年代,江浙一带就开始推广三合土和混凝土地下渠道。50年代就有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喷灌的研究和试点。到70年代喷灌技术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技术研讨和推广的大会,不管在交流技术经验,还是在造舆论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1997年全国喷灌面积已达19.33万hm2。水利部、中科院、一机部等部委紧密配合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成立联合设计组,在喷灌机具研制,田间对比试验,喷灌系统设计方法,区划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到了80年代,可以说在喷灌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整套设备和技术,为喷灌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现在全国喷灌面积达到86.67万hm2左右。在这过程中,喷灌的发展也出现了两次低潮,一次是由于初期机具不过关从而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的。一次是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化,而早期喷灌技术一时无法适应造成的。而滴灌技术是从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3套滴灌设备开始的。我国科技人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研制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使用的滴灌和微喷灌设备,现在全国滴灌面积已达到几万公顷。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到80年代地下输水技术又得到了新生,发展成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主要采用低压塑料管输水,也还用素混凝土管等其他低压管输水,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推广面积超过333万hm2。

(3)至于渠道防渗技术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灌溉规模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产生而不断更新发展的。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节水灌溉日益重视,各种新闻媒体也大大加强了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一个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新高潮已形成。据统计,1996年全国用于节水灌溉的各种投入达70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达133.3万hm2。这次热潮的特点是:不是单一地发展某一节水灌溉技术,而是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一齐上。

(4)现在我国采用过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数十种之多。各种技术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只不过有些技术成熟一些,有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技术优点更多些,适用范围更广些,而有些技术稍逊而已。

(5)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灌水方法、输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等4大类别。

2. 节水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2.1 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灌水技术要素。

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至于沟畦尺寸多大为宜,则因不同地形与土质而异,各地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2)新的沟畦灌水工具。

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这样既不准确又不方便,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水的田间损失,国外早已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的情况)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的情况)放水,我国已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但目前有关的工具尚未批量生产,而且农民也不习惯,推广还有待时日。

(3)波涌灌溉。

近代国外又研究出波涌(沟)畦灌或称间歇沟(畦)灌,就是控制放入沟(畦)的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水然后停止放水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如此反复,这样可以使沿沟(畦)长度方向的水量分布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率可达80%~90%。是一种有希望的节水灌溉方法。我国90年代初开始有一些单位对此作了研究与试点。不过为了达到间歇放水的目的在田间就要布置可控制间歇放水的装置(有机械阀和电子控制阀两种)。要生产出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的间歇放水装置是推广本技术的关键。

(4)尾水回收系统。

在土壤入渗速度较小时,每条沟的入流量大一些容易灌得均匀一些,但是往往使得水已流到沟尾时,沟首还没有灌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尾泄水,如将泄水排掉就会浪费灌溉用水,如果此时在沟尾安装集水系统把泄水收集起来用于更低地块的灌溉,或用水泵抽到高处重新灌溉。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措施。但我国目前还很少采用。

(5)膜上灌(又称膜孔灌)。

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全国现有地膜种植面积近533万hm2。因此,此法很有推广前途,1993年仅新疆就推广了24.7万hm2,今后应加强相关农机具与农艺的配套与完善,在采用地膜的田块上积极推广。

2.2 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我国已有喷灌面积80多万hm2。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其优缺点也就有很大差别。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固定管道式喷灌。

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铺在地面,但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造价也有12000~18000元/hm2之间,有的甚至达到22500元/hm2。

(2)半移动式管道喷灌。

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公顷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但是移动支管需要较多人力,并且如管理不善,支管容易损坏。近代发明了以下一些由机械移动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克服这一缺点。

(3)滚移式喷灌支管。

将喷灌支管(一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每根支管最长可达400m。这种机型我国已有产品,适用于矮杆作物(如蔬菜、小麦等)要求地形比较平坦。

(4)时针式喷灌机。

将支管支撑在高2~3m的支架上,全长可达400m,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像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我国已有产品,在华北和东北已有一定的使用经验,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或浅丘区),要求灌区内没有任何高的障碍(如电杆、树木等)。其缺点是只能灌溉圆形的面积,边角要想法用其他方法补灌。此机在美国应用广泛,也值得我国在大平原地区、大规模农场推广。

(5)大型平移喷灌机。

为了克服时针式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但其缺点是当机组行走到田头时,要专门牵引到原来出发地点,才能进行第二次灌溉。而且平移的准直技术要求高。因此,没有时针式喷灌机使用得那么广泛,我国也已有产品。其适于推广的范围与时针式相仿。

(6)纹盘式喷灌机。

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这种系统,田间工程少,机械设备比时针式简单,从而造价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要采用中高压喷头,能耗较高。

适合于灌溉粗壮的作物(如玉米、甘蔗等)。也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个喷头工作的范围内最好是一面坡。该机型我国也已有系列产品。

(7)中、小型喷灌机组。

这是我国在70年代用得最多的一种喷灌模式,常见的形式是配有1~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和动力机(多为柴油机与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每公顷投资为固定管道式的20%~60%,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近年来,发展的规模似有降低的趋势,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但投资较低,使用灵活 以上各种喷灌形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合于不同的条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决策选用。

2.3 滴灌。

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而且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我国现有面积34万hm2(包括微喷灌)。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目前我国还都只注意到防止物理堵塞,而同样严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固定式地面滴灌。

一般是将毛管和滴头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干、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整个灌水季节都不移动,毛管用量大,造价与固定式喷灌相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简单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如滴头堵塞、管道破裂、接头漏水等),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阳曝晒,老化快,而且对其他农业操作有影响,还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

(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

为降低公顷投资只将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及滴头都是可以根据轮灌需要移动。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这样就增加了移动毛管的劳力,而且易于损坏。

(3)膜下灌。

在地膜栽培作物的田块,将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这样可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不仅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而且大大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4)地下滴灌。

是将滴灌干、支、毛管和滴头全部埋入地下,这可以大大减少对其他耕作的干扰,避免人为的破坏,避免太阳的辐射,减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其缺点是不容易发现系统的事故,如不作妥善处理,滴头易受土壤或根系堵塞。

2.4 微喷灌。

有的地方称之为雾灌,与滴灌相似,只是为了克服滴头太易于堵塞的缺点,将滴头改为微喷头,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大一些,流量大一些,流速快一些,所以不像滴头那么容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相应也要加粗些,在每棵作物或树下装1~2个微喷头一般即可满足灌溉的需要。微喷头仍有堵塞问题,因此也要对过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每公顷造价与固定式滴灌相仿。在国外有逐渐以微喷灌取代滴灌的趋势。但是在温室(或大棚)内使用微喷灌会大大提高室内之空气湿度。而不利于对湿度敏感作物(如黄瓜)的生产,这时只好用滴灌。近年来我国微喷灌设备生产逐渐完善。微喷灌面积的发展很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水法。特别适用于灌溉果园。

2.5 渗灌。

渗灌与地下的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渗头的水不像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最近在国外引进采用废轮胎加工成的多孔渗流管,并进行小面积试点,但是微孔渗流管的堵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未经长时间试验检验不宜贸然推广。

2.6 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灌溉。在要灌溉时把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高度,地面仍保持干燥,所以非常省水,不灌溉时把地下水位降下去。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在根系活动层下以有不透水层时才行。因此不适于普遍推广。

3. 节水输水方法

几千年来,我国都是用土渠将灌溉水从水源输送到田头。这样有大量的水在还没送到田头就已浪费掉了。我国现有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很低,一般为0.3~0.5。因此在输水过程中节约水的潜力很大。常用的方法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两种。

3.1 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常用的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卵石),混凝土预制块,现浇混凝土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最近国内比较普遍推广的“三面光”渠道就属这一类。当采用混凝土护面时,如渠道不大还可用U形混凝土渠,这样还可以提高输水流量,减少过水断面。

3.2 管道输水。

渠道输水除了渠床渗漏之外,还有水面蒸发与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这些输水损失。对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300~1200KPa),而对于地面灌溉则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3.2.1 高压输水管道。

要求管道能承受较高的压力,这样对管材强度的要求较高,常用的有钢管、铸铁管、铝管、塑料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石棉水泥管等,要注意吸取过去采用玻璃、素混凝土管、石管及一些不能承高压的管道的经验教训。高压输水管由于对承压要求高,造价就必然要高一些,如用于低压输水是不经济的。因此没有明确要在短期内改建为喷微灌的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中不要选用可以承受高压的管道,以免积压资金。

3.2.2 低压输水管道。

(1)由于承压要求低,就可采用专门的低压管,单位造价即可大大降低。这主要用于地面灌溉的输水系统,在美国现在中小渠道基本都被低压管道所取代。我国前几年从“小白龙”(即薄膜塑料管)开始,以后逐步改进成为一个专门技术措施——“管灌”,即用低压管道输水的地面灌溉。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33万hm2灌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可比土渠省水40%,少占地1.5%~3.5%,而且公顷投资较低,因此在无力发展喷灌和微灌的地方,采用管灌是一个方向,在井灌区,应逐步用低压管来代替所有的中小型渠道。也可以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在渠灌区,如果渠系配套完整仍以采用防渗措施节水为宜,如果地形有一定坡度,且渠系配套不完整,则应考虑直接采用输水管道进行配套。但是在非常平坦的自流灌区要采用管道输水则应慎重斟酌。

(2)目前有些地方,管灌只用管道将水送至地头,没有直接送入灌水沟,田间还得布置输水沟,为了进一步节水,就应当生产闸门孔管,使得从水源直到引入灌溉沟(或畦),水都在管内流动。

4. 节水灌溉制度

4.1 不充分灌溉。

按早期灌溉的指导思想是只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就要给作物供应最充分的水,以使之达到尽可能高的单位面积的产量,这就是充分灌溉。这种灌溉方法可以获得最高的单位产量,但是单位水量所获得收益就不见得最高。因此,近年提出了不充分灌溉的理论,也就是说灌溉的目的并不是要达到最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是要使单位用水量的作物产量较高。这在现今,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每公顷少灌一些,就有可能灌溉更大的面积,从而获得更高的总产。我们民间过去曾采用过坐水种,灌关键水等就属于这种灌水制度的雏型。而现今则要研究出完整的不充分灌溉制度。这要做大量的实验工作,而且这种灌溉制度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也是不相同的。

4.2 水稻薄浅湿晒灌。

传统的水稻灌溉一般是长期保持较深水层。有的地方还采用串灌、漫灌,水肥流失严重。最近研究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其基本做法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田间湿润管理,分蘖后期晒田,拔节抽穗保持薄水,乳熟保持田间湿润,黄熟湿润落干。这方法在广西得到广泛推广,推广面积累计达178.2hm2,实践证明可增产7.72%以上,由于水层浅,渗漏量和植株棵间蒸发量就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田间耗水量,年平均减少耗水量1069m3/hm2(早晚稻合计)。而且可取得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效果,为推广这样的技术每公顷只要花4.5~6元,可谓投入小,收效大。但此法受地域与自然条件影响大,各地都要探索最适合于本地的灌溉制度。是值得在南方大力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

5. 节水田间辅助措施

以上各种灌水方法都是湿润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以便于作物吸收。这样多数都要湿润表面,不可避免的就有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而直接从土表蒸发到空中去,这一部分水基本是浪费掉了。因此为了节水,许多地方曾采取各种辅助措施来减少土表蒸发。常用的方法有中耕保墒,麦秆覆盖等。中耕保墒是在每次灌后将土表耙松,这样可以切断毛细管,使表面以下土中的水分不会在毛管作用下送到表面蒸发掉。麦秆覆盖,是将麦秆(或其他植物茎叶)切碎后铺在土表,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土表水分的蒸发。

6. 综上所述

可见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个地方,每一种条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我们的目的是节水,只要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就要根据当地条件积极采用。首先选用投资最少而又能取得最好节水效果,节约最多水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当前我国广大灌溉面积上采用的灌水方法仍以地面灌溉为主,而且节水的潜力也最大,所以我们首先应对地面灌溉的节水方法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注意积极推广渠系配套,土地平整,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技术。在南方大部分面积是种植水稻,则应积极推广节水的“浅”、“薄”灌溉技术,在北方旱作地区积极试验与推广不充分灌溉技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地方应考虑推广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先进的灌水方法。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树立起全民的节水观念,大家对节水都重视起来,大家都想办法节水,办法是很多的。有领导的重视,有群众的支持,又能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技术,我们相信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节水灌溉技术范文第3篇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相较于传统型灌溉技术措施, 可以较为明显的节约水资源以及使得用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灌水措施、机制等统称, 我国范围之内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发展史基本上是我国拟近代灌溉历史长度一样的, 所以只要是在灌溉领域当中探讨问题的话, 肯定是会涉及到节水这样一个问题的, 水利在农业领域当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 水资源是依靠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流淌到田地当中, 与此同时也可对农作物的产量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 更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也是提升我国工业综合能力水平的过程中, 应当施行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措施, 因此在我国农田当中施行有效性较强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就显得较为重要。

1. 现阶段投入使用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微灌技术措施在这里指代的是一种节水灌溉模式, 一般情况之下是会在对喷雾、脉冲灌溉以及滴灌等模式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展开灌溉工作, 这种技术措施在传统型的大水漫灌技术措施被摒弃之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假如说针对其施行分类处理的话, 那么将使用到的设备作为依据可以将划分为地面灌溉模式以及地下灌溉模式, 也可以将设备的性能作为依据将其划分为重力微灌以及常压微灌等等, 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使得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水资源的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也就可以使得大水漫灌的过程当中, 水资源使用量没有办法得到控制这件事情出现的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措施, 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依据防渗材料的不同性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将材料类型作为依据是可以将其划分石头砌衬、浆砌以及塑料薄膜等等。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将渠道对灌溉水源的吸收率控制在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之上, 以此为基础来让防渗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这一项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展现出来了一定的优势的。

行走式灌溉技术措施, 在这里提及到的行走式灌溉技术措施, 指代的是在对普通农用机具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 在农业机具上加装节水灌溉装置, 再在运输车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开展农作物灌溉工作, 这一项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点是适应性强, 并且可以让各种类型农作物提出的不同水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基本上是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的。

滴灌技术措施在农田灌溉领域当中得到的应用, 滴灌技术措施本身的适用性是比较强的, 因此是可以使其在农作物灌溉领域当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当在对喷灌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 展开农作物灌溉工作的过程中, 除去应当应用较为常见的动力机以及压水泵等装置之外, 也可以应用到的是水位下降的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势能, 在对势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 将自来水和水泵中的水资源放置在管道当中, 再在对管道终端当中的喷嘴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将水喷洒到空气当中去, 以此为基础自然可以使得农作物得到大范围的灌溉, 也可以将水资源的利用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措施,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 可以在传统型明渠领域当中发挥出来一定的替代性作用, 首先是而已在对分税设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将灌溉水源放置在农田当中, 在对管道的分水口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 和农田当中的水资源运输渠道直接相互连接在一起。这种水资源输送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是可以和喷灌技术措施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展开灌溉工作, 从而也就可以在灌溉工作进行的过程中, 将两项技术措施的优点充分的展现出来。

2. 结语

总而言之, 节约水资源是当今世界范围之内各个国家当中占据的地位都是较为重要的, 节约水资源也是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人士关注的一个问题, 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措施是农业节水, 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那么目前我国是应当怎样才可以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完善起来,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累积下来充分的工作经验, 并积极注重的针对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展开研究分析, 争取可以在我国范围之内各个地区农业灌溉领域当中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最终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森林面积呈现出来一种逐渐减少的趋势, 沙化面积呈现出来一种逐渐增加的态势, 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环境会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因此也就会让我国大部分省份当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干旱问题, 从而有也就会对我国粮食总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只有在使得节约用水以及科学合理灌溉等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 才可以让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分配需求得到满足, 在水资源匮乏程度日益提升的基础上, 环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过程中应当应用到的是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与此同时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也可以促使我国农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分析,研究,现阶段

参考文献

[1] 殷占文.湟中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探讨[J].青海农技推广, 2015, (03) :59-61.

[2] 陈秀真, 孔桂芹.枣庄市新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241-242.

节水灌溉技术范文第4篇

1 常用的节水灌溉模式

1.1 喷灌

喷灌灌溉模式是通过特制的喷头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分散成小水滴或者小水珠喷洒到农田间, 其节水效果较为显著, 其能有效地促进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喷灌技术不仅将农民从繁重的灌溉劳动中解放出来, 还具有高效的节水性能, 因此人们利用喷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将大幅降低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概率。

1.2 微喷

微喷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灌溉技术, 其主要分为地插微喷及吊挂微喷两种灌溉形式。微喷技术通常被人们用于温室大棚的灌溉工作上, 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微喷技术一般利用PE管送水, 其与喷灌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节水效果更佳, 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作物吸水, 从而大幅提高其产量。然而由于微喷成本较高, 因此一般不适用于露天、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工作。

1.3 滴灌

滴灌是一种能直接将农业灌溉用水滴送到农作物根部的灌溉方式, 其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由于滴灌的出色节水性能, 因此其是干旱地区人们进行农业灌溉的最佳选择。滴灌通常有半固定式、移动式及固定式3种。在我国发达地区, 人们广泛采用固定式的滴灌方式, 其干、支管与毛管完全固定, 具有高效节约人工成本的特点, 而半固定式的滴灌与前者相较毛管部分由人工移动。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人们一般选择移动式的滴灌方式, 该方式能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节约设备建设成本。

1.4 膜上灌溉及膜下滴灌

在我国一些地区, 人们采用膜上灌溉以及膜下滴灌的灌溉形式。膜上灌溉的特点是在其灌溉过程中, 灌溉用水流过覆盖于农田垄沟底部的地膜, 并经由地膜上的细小孔洞渗入农作物根部土壤, 从而达到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目的。这种灌溉方式融滴灌与地膜覆盖2种形式, 有着较好的土壤保湿效果。

膜下滴灌是一种将滴灌管置于地膜下进行农作物灌溉的方式, 其能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在我国水资源较为困乏的北方使用较为广泛。

2 节水灌溉自动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节水灌溉自动化是节水灌溉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通常有中央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及基础设备组成。中央控制系统是节水自动化系统“大脑”, 其控制着灌溉设备水量、水压强度及灌溉范围等方面的工作。监测系统与节水灌溉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担负着实时监测灌溉各项指标的任务, 一旦出现灌溉异常情况, 监测系统便会向中央控制系统发出警报信号, 控制系统便会及时切断灌溉用水, 并通知检修人员维修设备。由于我国的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起步较晚, 因此各项工作的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的工作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 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总体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国内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起步较晚, 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高校在有关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不够, 导致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人才供应出现断层, 使相关的研究企业的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进展缓慢。

2.2 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虽然在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但由于自动化系统研究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政府或者有关企业在研究资金的投入上仍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其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节水灌溉系统自动化研究发展滞后。

2.3 部分地区居民对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接纳程度较低

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的普及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 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的人们对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不足, 且由于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与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因此许多农民或者企业对其望而却步。

3 如何促进节水灌溉自动化的发展

笔者针对上述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用以促进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具体如下。

3.1 加大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是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研究稳定开展的重要保障, 针对于我国目前相关节水灌溉研究型人才较为紧缺的现状, 笔者建议,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展开工作。

3.1.1 加大高校改革力度, 促进国内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的发展

目前, 我国高校对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相关的专业教育质量较为低下,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进展缓慢。为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大高校教育改革力度。例如, 政府可以要求没有开通节水灌溉自动化专业且具有一定教育实力的高校开通节水灌溉自动化专业, 并聘请有资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开展相关的节水灌溉自动化教育工作。而针对已有节水灌溉自动化专业的高校, 政府可以建议其设立较为丰厚的奖学金, 专门用于奖励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同时, 高校也可以通过降低节水灌溉自动化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来实现增加人才储备的目的。

3.1.2 积极引进国外高素质人才

当前, 世界上拥有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国家有美国、以色列等。因此, 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应当积极引进上述国家的节水灌溉自动化人才, 并适当提高这些国外人才的薪酬待遇, 如此不仅能促使国外人才更加努力地工作, 还能吸引到更多的外国人才来到中国开展相应的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 最大程度地促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技术的融合, 从而促进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的发展。

3.2 增大对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工作的资金投入

节水灌溉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需要大量购进新式设备, 因此, 研究人员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顺利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对此政府应当增大对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 并且给予相关节水灌溉研究企业政策性支持。例如, 降低其银行贷款利息等, 保证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行。

3.3 积极宣传节水灌溉自动化, 降低成本

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应当积极宣传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对于农业的深远影响;同时, 相关的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研究企业应当努力控制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生产、研究环节的成本, 同时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 在保障企业的基本经济效益的同时, 大幅降低人们安装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的成本, 促进节水灌溉自动化系统在国内的普及。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是我国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节水灌溉在减少农业用水的同时能大幅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相关方面应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 并切实做好其自动化的工作。

摘要: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态势, 在农业灌溉用水较为紧缺的西北地区, 节水灌溉技术显现出了其巨大的作用。节水灌溉是一种用较少的水量灌溉农作物, 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的灌溉技术。当前, 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已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分析我国节水灌溉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自身相关经验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供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节水灌溉技术范文第5篇

1.1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不同, 农作物种类和生长需求也不同, 因此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实际地区中进行考察, 了解本地区的地质水文, 历年来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 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 满足农作物生产需求。例如:猕猴桃是藤蔓类特色水果, 高效灌溉模式适合小管出流;而蓝莓是灌木类特色水果, 高效灌溉模式适合滴灌。然而, 当前大多数工作人员还是比较依赖于理论知识和网络资料, 对最新情况没有掌握, 所以设计出的节水灌溉工程方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对节水灌溉工程所处的地理条件、种植结构和土壤情况出现脱节, 导致工程设计在日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影响农业发展。

1.2 节水灌溉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节水灌溉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 需要完整的设计方案和较高的施工水平, 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建设单位往往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阶段, 通过积极完善制度,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的质量水准。然而, 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保持下去, 在建成后的运行过程中, 节水灌溉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力度很低, 各种问题频发, 但是解决速度和效率却很慢, 影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管理主体职责不清晰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上缺乏明确的认定, 不同灌区间的管理主体职责不够明确。当节水灌溉工程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难以立刻找到相关责任人, 不同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责任推卸现象, 影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效益。

1.4 节水灌溉地区农作物结构不科学

节水灌溉对于农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大多数农民依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灌溉方式发生变化时, 其种植方式依然按照以往的经验, 这导致农作物结构出现不科学问题。农作物在种植结构上的不科学, 导致建后的节水灌溉工程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反而受到了农民的质疑。

1.5 节水灌溉工程基础设备落后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尚在起步阶段, 节水灌溉工程的全面建设还有一段的距离。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地区, 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和资金缺乏的原因, 导致工程建设中的基础设备和设施存在落后和不完善等情况。虽然我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 但是设备出现问题后的修缮资金还是比较缺乏。尤其是在早期建成的工程项目, 长久缺乏管理人员监管, 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修理, 设备落后和损坏情况比较严重。资金难题和设备的不规范, 导致节水灌溉质量大大降低。

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策

2.1 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考察

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作物种类不同, 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准备中, 应当做好对实地工作的调研和考察, 掌握本地区农作物的实际情况, 对农作物结构体系有一定的了解, 结合作物生长期不同的需水量和不同作物土壤含水量统筹考虑, 这样才能够适应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需求, 满足农业种植中对节水灌溉的需求, 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和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2.2 积极引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在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 各种农业技术和相关设备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北部, 典型丘陵山区, 水资源匮乏, 过去依靠境内的18座小水库和当地的小塘坝, 利用传统自流灌溉的模式对农作物进行漫灌, 水资源浪费严重, 有效灌溉保证率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土地流转, 大力发展蓝莓、猕猴桃、黄桃、红桃、大樱桃等特色水果3万多亩, 针对不同特色水果的生长期特点和需水量, 积极发展新型高效小管出流、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 3万多亩特色水果每年节约农业用水600多万方, 节水效益显著。

2.3 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维护

不同地区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需求有所不同, 但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普及, 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能够促进当前地区农业的不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选择那些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或者地形高低差异较大的地区, 并且该地区的有一定的经济水平, 农业种植结构要科学合理。除此之外, 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之中, 还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智能调控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率, 从而更好地实现节水目的, 达成农业发展目标, 保障本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

2.4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能够极大地减小水资源的浪费。但是由于前期的成本投入较大, 农民们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缺乏兴趣, 积极性不高。为此, 政府在节水灌溉尚未覆盖的区域大力推广该技术的优越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好处, 还要加大资金投入, 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扶持。连云港市赣榆区整合水利、国土、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 现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多万亩, 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动了赣榆高效农业的发展, 真正做到了“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应用是当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和实践情况来看, 节水灌溉建设项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规划不合理、资金问题和设备不完善等等。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中, 要深入调查研究, 因地制宜, 要不断加强管理, 提高节水灌溉工程效益,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地区经济进步成为当前重点研究内容。实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能够减少灌溉成本和资源浪费, 提高农作物产量, 对地区生态环境有较好的保护。本文将针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荟.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3.

上一篇:变频节能下一篇:智能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