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技术论文范文

2024-01-23

节水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 西河中型灌区概况

海原县农业综合开发西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位于海原县西河流域园河,距县城西北方向约35 km处,属清水河系西河流域,土地平坦,连片,土质肥沃,光照充足,年均降雨量380 mm。项目区包括西安灌区和罗山灌区,西安灌区分库灌区和井灌区,水源为园河水库和169眼机井(其中井灌区机井为147眼,库井掺灌22眼,2010年高效节水项目已批复配套44眼),项目区现状灌溉面积为4 460 hm2,其中:西安库灌区386.67 hm2,库井掺灌940 hm2,井灌区3 133.33 hm2;罗山灌区现状800 hm2为拉水点灌。项目区种植作物主要以特色产业小茴香和硒砂瓜为主。

2 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2.1 西安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1.1 灌区供水量分析

西安灌区灌溉水源为园河水库和169眼现状机井,园河水库主要由张湾水库补给水量。根据水文资料,张湾水库95 %保证率径流量为245万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241.54万m3。95 %保证率输沙量=(95 %保证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输沙量,即95 %保证率输沙量为53.55万m3。95 %保证率水库清水量为95 %年常流水扣除95 %的泥沙量,其可利用水量为191.45万m3。其逐月分配详见表1。

根据水文资料,园河水库95 %保证率径流量为8.30万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1.10万m3。95 %保证率输沙量=(95 %保证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输沙量,即95 %保证率输沙量为0.19万m3。95 %保证率水库清水量为95 %年常流水扣除95 %的泥沙量,其可利用水量为8.11万m3,其逐月分配详见表2。

张湾水库水补给园河水库进行灌溉,即园河水库总蓄水量为199.40万m3,扣除蒸发渗漏损失后可利用水量为133.84万m3

机井可供水量为1 710万m3

即西安灌区水源年可供水量为1 843.84万m3

2.1.2 灌区需水量分析

西安灌区规划灌溉面积4 460 hm2,种植作物为小茴香,根据小茴灌溉定额为193 m3/hm2,则整个灌区需水量为1 291.17万m3

经上述分析,灌区年可供水量为1 843.84万m3,灌区需水量为1 291.17万m3,供水量大于需水量,因此整个西安灌区供水量满足灌溉要求。

规划库灌面积1 326.67 hm2,需水量为384.07万m3,而库年可利用水量为133.84万m3,供水量小于需水量,缺水量为250.23万m3;井灌面积3 133.33 hm2,需水量为907.10万m3,而机井可供水量为1 909.56万m3,供水量大于需水量,余水量为1 002.46万m3。考虑到水库年蓄水量不稳定以及水库水质比机井水质好、提水成本低等情况,库灌缺水量由机井余水量补给。设计把库井灌溉面积加以调整:即库灌面积386.67 hm2,库井掺灌面积900 hm2,井灌面积3 133.33 hm2

2.2 罗山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2.1 灌区供水量分析

罗山灌区灌溉水源为陶堡水库和2眼现状机井,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5 %,2眼机井出水量分别为42 m3/h、50 m3/h。

根据水文资料,陶堡水库95 %保证率径流量为71.40万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09.50万m3。95 %保证率输沙量=(95 %保证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输沙量,即95 %保证率输沙量为38.20万m3。95 %保证率水库清水量为95 %年常流水扣除95 %的泥沙量,其可利用水量为52.80万m3,其逐月分配详见表3。

即陶堡水库年可供水量为52.70万m3,扣除蒸发和渗漏损失后可利用水量为44.24万m3,2眼机井年供水量为80.59万m3,罗山灌区水源年可供水量为124.83万 m3

2.2.2 灌区需水量分析

罗山灌区规划灌溉面积1 433.33 hm2,其中大田硒砂瓜1 166.67 hm2、棚瓜133.33 hm2、枣瓜间作133.33 hm2。根据大田瓜、棚瓜、枣瓜间作的灌溉定额分别为120 m3/hm2、50 m3/hm2、58.80 m3/hm2,则整个灌区需水量为123.26万m3。

经上述分析,灌区年可供水量为124.83万m3,灌区需水量为123.26万m3,供水量大于需水量,因此灌区供水量满足要求。

2.3灌区供需水量分析

经上述分析,项目区年可供水量为1 968.67m3(其中:西安灌区年可供水量为1 843.84万m3,罗山灌区年可供水量为124.83 m3),项目实施后年需水量为1 414.43 m3(其中:西安灌区年需水量为1 291.17万m3,罗山灌区年可供水量为123.26 m3),项目区可余水量为554.24万m3。因此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水量满足要求。

节水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需对各种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劣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技术使用的效果,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引言

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未来要积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真正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1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近年来,气候越来越不稳定,各种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出现,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干旱、冰雹等极端天气,并对当地的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明显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另外,加强水资源的有效应用,提升减灾工作效率,还可以为农田产量的增加提供保证,降低农田中的用水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2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要保证这些地区的稳定发展,提高这些地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关键。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当地的农田水利灌溉中,提升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节约灌溉用水,还可以大幅度缓解这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3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不仅存在着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存在着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干旱地区,只有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才能缓解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为后续的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打好基础。

2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微灌技术

使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工作,主要是通过增加整体的压强来进行浇灌。在该节水技术使用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较少,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灌溉。其主要应用于小面积的农作物灌溉,灌溉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根据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微灌方式来进行浇灌。为保证水资源运输的质量,应做好水管道的安置工作,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应制定详细的灌溉计划和方案,提升灌溉工作的效果。在计划中,规定具体的灌溉时间和数量,减少灌溉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在进行浇灌时,整体的设备使用简便,经济投入较少,有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

2.2滴灌技术

使用该技术时,注意做好过滤工作,保证灌溉工作的效率。由于该技术使用的独特性特点,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操作的控制力度,确保水分的充足供应。设立专业技术人员对其管道的使用进行检查和维护,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有效保证,稳定农作物的生长。针对其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堵塞现象的问题状况,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控制好管道和运输的尺寸和速度,保证管道输水的效果。在开展管道的安装工作时,注意严格按照安装规范来进行施工操作,避免出现管道铺反的状况,影响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安装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水资源运输过程中的渗入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效果较好。通过该技术的应用,稳定水资源的传送和使用。在技术使用前,需要建立输水渠道,保证农田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计算渠道防渗的数值和相关的使用参数,确保渠道建设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在为农作物进行灌溉时,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灌溉原则,选择合适的渠道防渗节水灌溉方式进行农田的灌溉,并添加设备的使用,以此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重视技术施工的监管,根据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来进行施工,确保农田灌溉的效果。

2.4喷灌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使用喷灌技术来为农作物进行补水,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在使用该技术时,若存在天然灌溉水,可以开展灌溉工作。整体的灌溉面积较大,效果较好,且技术操作比较方便,灌溉质量较高。针对不同的灌溉需求,选择合适的喷灌技术方式来进行灌溉,通过分析喷灌方式的原理和特点,来具体选择工,保证喷灌技术的应用效率。该技术的使用特点是水资源的节约效果较好。在浇灌过程中,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小,有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注意对该技术的使用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稳定种植的收入,减少整体的经济投资。

3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效率的措施

3.1提升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标志性之一,就是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所以未来要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把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域作为典型案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提升农作物生产量和降低水资源消耗上所发挥的积极意义,让越来越多的地区都能够自发地去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借助政策的力量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未来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农业发展目标来制订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计划,在成本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又要把成本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逐步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2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成熟度

节水灌溉技术要想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需要两个方面的配合:第一,物力方面的配合。节水灌溉技术所需要的各类设备需要完整地进行安装,依照完善的硬件设备来保证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际的农业水利工程中。第二,人力方面的配合。除了物力方面以外,节水灌溉技术要想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也需要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通过不断组织人员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培训来提高他们应用设备的熟练度,尤其是在对应急问题的处理上和后期设备的维修上都要进行反复的讲解,保证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使用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3适当加大资金投入

虽然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对于资金的需求较多。但是从长远来看,节水灌溉技术是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逐渐给地区农业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所以未来地方政府应适当地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地将该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农田水利工程中。

3.4充分发挥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

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需要将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例如,针对大棚蔬菜、水果园等特殊作物的灌溉,主要以局部灌溉技术的应用为主。但是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灌溉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灌溉不及时,作物生长出现缺水问题,其产量与品质均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再例如,果树的生长需要在发芽前期、开花后期、果实成熟期以及休眠期都进行灌溉,并保证一定的灌溉量。而且果树的品种不同,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对灌溉时间和灌溉量进行明确,才能够将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结束语

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根据农作物的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方式来进行农田的灌溉工作。通过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增加节水技术的使用范围,保证节水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小鹏.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方面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1(17):183-184.

[2]許朗,王宁.农业水价对不同种植规模农户节水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对石津灌区的调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81-88.

[3]王大彦.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6):109-110.

[4]牟斌.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11):165-167.

节水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水稻灌溉通常分为秧田灌溉和本田灌溉两部分, 本田灌溉又包括了泡田灌溉和生育期灌溉。在先进的旱育稀植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 湿润育秧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水稻本田插秧整地时, 习惯上多采用深水或浅水泡田, 需要较多的泡田灌溉水量, 一般泡田定额在1500m3/hm 2左右。目前, 正在示范或推广的抛秧技术、水稻旱栽技术, 改变了水稻移栽对泡田的要求, 节水效果较为显著。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稻苗移栽本田后, 田间保持5mm~25mm薄水返青复苗, 在返青和以后的各个生育阶段, 田面不建立灌溉水层, 以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 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 下限则是水稻不同生育阶段, 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 水稻控制灌溉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技术, 控制灌溉技术在显著减少水稻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耗水的同时, 有效地减少了水稻蒸腾耗水, 使水稻蒸腾和光合作用处于一种新的协调状态。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株型形成具有显著的促控作用, 可消除或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 具有良好的保肥改土作用, 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 既节水又增产。

因此,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

控制灌溉技术显著地减少了水稻生理生态耗水, 增加了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率, 水稻全生育期灌溉用水量大幅度降低。薄露灌溉、薄浅湿晒灌溉及叶龄模式灌溉等是这类技术的典型代表, 它们的主要原因是根据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和要求, 确定各次灌水、湿润、排水、晒田的起讫时间及强度, 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排水, 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1 水稻薄露灌溉

薄露灌溉是一种稻田灌薄水层, 适时落干露田的灌水技术。每次灌溉20mm以下的薄水层, 灌水后要自然落干露田, 露田程度和历时则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而定。连续降雨期, 稻田积水层超过5d时, 要排水落干露田。薄露灌溉改变了稻田长期淹水的状态, 有效地改善了水稻的生态条件, 促使水稻生长发育, 形成高产基础上的增产。能减少水稻腾发和田间渗漏, 显著地减少灌溉水量。

根据水稻的生育期, 露田程度略有差异, 一般可分为3个时期, 见表1。

2 水稻“薄、浅、湿、晒”灌溉

进行薄浅晒科学灌溉, 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具体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为: (1) 薄水插秧、浅水返青:插秧时为15mm~20mm的薄水层, 插秧后田间保持20mm~40mm的浅水层。 (2) 分蘖前期湿润:每3d~5d灌一次10mm以下的薄水, 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3) 分蘖后期晒田。 (4) 拔节孕穗、抽穗、扬花期薄水;拔节孕穗期保持10mm~20mm薄水层, 抽穗扬花期保持5mm~15mm薄水层。 (5) 乳熟期湿润:隔3d~5d灌水约10mm。 (6) 黄熟期先湿润后落干:水稻穗部勾头后自然落干。

在北方辽宁等省, 所采用浅湿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为: (1) 插秧和返青期浅水保持30mm~50mm浅水层。 (2) 分蘖前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浅湿交替:每次灌水30mm~5 0 m m, 田面落干至无水层时再灌水。 (3) 分蘖后晒田。 (4) 乳熟期浅、湿、干、晒交替;灌水后水深为10mm~20mm至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左右再灌水。 (5) 黄熟期停水, 自然落干。

“薄、浅、湿、晒”模式中, 分蘖后期晒田是一项有利于高产、节水的重要措施。对于晒田的程度, 一般低垄田、黏土田、肥田、禾苗生长旺盛的田要重晒, 可晒5d~8d, 晒至圭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70%~80%为止, 若是遇上阴雨连绵, 可利用职权雨水蓄水灌深水控蘖, 随苗体长高, 水层加深, 以不浸没主茎最上面叶枕为度, 当在50%主茎倒二叶露尖时放浅田水;对烂泥田、冷渍田, 则要重晒或多晒。地势高、土壤透水性强、肥力低、禾苗生长差的稻田, 要轻晒, 晴天晒3d~5d, 遇阴雨则延长, 土壤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90%即可。

3 水稻叶龄模式灌溉

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叶龄模式而进行的灌溉, 称之为水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即根据水稻不同叶龄期与抽穗至成熟的生理生态耗水规律, 以叶龄进程为主轴, 产量形成为目标, 调节器官协调生长为依据, 实行高产灌溉, 准确掌握各次灌水、湿润、排水、搁田 (晒田) 的起讫时间与强度, 在不同生育期将稻田水分控制在高产所需的适宜范围。既可以以水有效地调控水稻氮碳代谢与生育, 使其沿着茎蘖动态的叶龄模式与叶色变化叶龄模式指示的生育轨道发展, 又能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其关键为按叶龄诊断进程和各部位器官的生长状况, 制定高产的水肥运筹策略。

4 水稻旱育稀植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项旱育秧、本田稀植及对稻田水层管理有一定要求的水稻栽培新技术, 其重点是旱育秧及稀植。秧田水分管理是旱育秧区别于其他育秧方法的主要环节, 创造接近旱地条件的育秧环境是其主要目标。水稻旱育秧稀植技术具有省工、省地、省时、省水、高产、低投入、高产出等优点。就全国范围而言, 这项技术分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暖地旱育稀植及暖地水稻应用寒地型旱育稀植等3种类型。

5 蓄雨型节水灌溉模式

为了充分地利用降雨, 在不影响水稻高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蓄雨水以提高降雨利用率。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正是根据不同生育阶段, 水稻对水分需求的敏感性和需水规律, 在充分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 适时适量地科学供水的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通过灌溉技术的革新, 大幅度地减少灌溉水量地浪费, 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民增收, 这对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在我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让我们期待更多更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新世纪里诞生, 使地球上的生命不断延续下去。

摘要: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以及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水稻的控制灌溉、薄露灌溉、“薄、浅、湿、晒”灌溉、叶龄模式灌溉等。

节水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分析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新疆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节水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合不同区域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模式和农业主要发展方向,为新疆不同区域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疆; 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2011AA100508)

目前,我国水资源年均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亿公顷,其中606.7万公顷,坡度在2度左右,大部分耕地缺乏足够的水源保证,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的耕地因缺水严重退化。对于这些地区耕地面积的保持和维护,农产品与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绝大部分依赖于水供给,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2014年全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0多万亩,将全面推进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1.1新疆农业水资源现状

新疆水资源总量832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位于全国倒数第三位。目前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达617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达74%,超过国家下达新疆2015年515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也超过了国际上干旱区半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不宜超过60%的原则。一方面新疆水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而新疆农业产值占全疆GDP的比重不到20%,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成为新疆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1.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应用现状

新疆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具有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特征,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从1999年的87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2470万亩,已占全区灌溉面积的35%,仅2013年就新增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0万亩,15年间面积增加了28倍,发展速度很快,引领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目前,该技术已从棉花、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向玉米、小麦、水稻及核桃、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业规模化推广应用,牧草浅埋式滴灌也正在逐步推开。到2015年新疆80%以上耕地和果园实现田间高新节水灌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到2020年,新疆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预计在“十二五”末,智能滴灌技术应用面积在新疆也将超过150万亩。

2 新疆各区域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

目前,通过建成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南疆阿尔塔什等水利枢纽、南岸干渠等一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使其成为充足水源的保障[3]。同时,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整用水比例结构、合理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新疆各区域农业发展对灌溉的需求,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干旱缺水程度、灌溉技术水平等情况,把全疆分为4个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技术措施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4-6]。

2.1 天山北坡及塔额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缘、西部、北部、塔额盆地和博乐河谷平原,包括昌吉州、博州、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州,是新疆粮食和棉花基地,也是最早发展滴灌技术的区域,经济发达、工农业并重,水资源较为短缺,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渠道防渗率及灌溉水平均较高,今后应做好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积极发展滴灌技术;在前山地带粮油作物种植区可适度发展自压喷灌技术,同时应加强部分井灌区的超采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开采量,提高滴灌的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技术,带动全疆智能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以棉花、枸杞、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葡萄、蟠桃等园艺作物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2.2 东疆吐哈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东部,北靠天山,南临戈壁沙漠,包括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是新疆重要的园艺、瓜果生产基地。本区经济较发达,气候干燥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需全面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今后应在做好开源节流、对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发。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针对瓜果、园艺比重大及地下水利用量大的特点,重点推广特色林果业节水灌、设施农业的滴灌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巴里坤——伊吾盆地区适度发展自压喷灌工程,并以发展林、牧业为主。

2.3 塔里木盆地内陆河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南缘,昆仑山北麓,西为帕米尔高原,包括巴州、阿克苏地区和南疆三地州,水资源较缺短。本区经济相对落后,引水工程简陋、节水设施不配套、渗漏严重和水资源利用率低,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和果林基地,本区应主要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地形平缓或田面平整度不高的地块应推广精细平整地技术,同时在盐渍化较重的区域加强排水工程与引水工程,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推广特色林果业滴灌技术,提高果子品质和发展膜下滴灌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

2.4 北疆河谷国际河流区

本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西部,包括伊犁州、阿勒泰地区,本区是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渠道防渗率低,田间灌溉技术水平较低。本区河谷平原应以渠道防渗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主,推广盆、滴灌和标准沟畦灌,同时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本区有以霍尔果斯为主的口岸,可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及薰衣草、啤酒花、油料作物为主的特色农业;前山区及低山丘陵带是发展自压喷灌技术,结合坡耕地改造及草场改良建设,可稳步发展林、牧业。

3 结论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是我国往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疆各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同时应全面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从农业灌溉定额入手量化管理,深入研究农业节水的机理与机制,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农业,大幅度地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水保证率,缓解了灌区缺水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形成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世英.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排灌机械.2000,18(1):6-8.

[2] 康绍忠,李水杰.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4) : 1-7.

[3] 钱翌,李君,赵华.新疆节水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2, 39(2):128-130.

[4] 丁新利.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25(5):53-56.

[5] 邓依萍,刘涛.新疆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8,(10):8-12.

作者简介: 陈杰,硕士学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工程师,研究方向:高效节水灌溉研究。

节水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作,对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此同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

一、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状

现阶段,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节水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但是一些农民缺乏节水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效益。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并且受传统农业种植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认为节水灌溉的效益不高,并且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完成管道铺设,投入成本比较高,参与的主动性降低。第二,节水灌溉工程的选型合理性不足。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设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节水灌溉工程是当前重要的农业设施类型。近年来,在节水型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出现的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比较多,例如微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这些节水灌溉技术有各自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在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才能够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在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作时,并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无法满足当地的农业生产需求,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益。第三,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环节比较多,而施工质量会对工程的整体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多,很容易出现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开展有效的前期规划工作,导致设计的工程方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导致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受到影响[1]。第四,缺乏有效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机制,导致节水灌溉的后期運行存在问题。为了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在节水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维护工作,否则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设施老化。因此,需要定期完成管道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运行。但是一些地区在开展积水灌溉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并没有构建健全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导致维护管理工作无法贯彻落实,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益。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质量,需要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这是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县政府要以具体情况为基础,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宣传栏、广播等不同的宣传平台,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宣传推广,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对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性。要由原有的粗放型用水朝着集中用水的方式转变,并对大水漫灌等灌溉方法进行控制。第二,在开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时,地方政府需要坚持因势而为的原则,重视技术管理工作,确保节水灌溉工程有序运行,并且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由专业的水利方面人员进行操作,并且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确保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生产需求相适应。第三,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推广工作。以系统培训的方式使节水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节水方法,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可以对相应的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2]。

(二)构建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与维护机制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机制和维护机制是确保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

第一,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从农民群众和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中抽调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构建工作态度良好、业务素质水平较高的队伍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并且要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媒体监督等方式,发挥舆论作用,确保社会各界人员都能够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管道工程建设以及管理。

第二,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维护机制。在节水灌溉工程后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会导致灌溉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对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益产生影响。在地面灌溉工程中需要完成管道与滴头固定,但是长期运行后可能会出现损坏或者堵塞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各种潜在问题,防止出现大故障而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养护机制,设置专门的检查养护机构和部门,并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养护机制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不同构件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故障隐患。为了增强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养护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挂钩,可以确保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积极对农民群众进行引导,使农民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养护管理过程中,注意在节水灌溉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如果出现故障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寻求技术人员帮助,延长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寿命。

(三)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升灌溉效益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这样有利于降低水资源浪费情况,对保证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当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充分引用,提高灌溉效益。

第一,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技术的发展步伐,推广喷灌、滴灌、管罐等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节水灌溉技术科学选择,保证灌溉用水的整体效率。第二,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降低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除此之外,依托现代先进技术可以促进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第三,在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引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将网络连接和传输技术引入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工作中,有利于解决当前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结构和生产中的灌溉问题,防止出现水资源短缺而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第四,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应用过程中,可以以物联网远程管控技术为基础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具体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从而科学管控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自动化灌溉控制,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保障农作物快速生长,创造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3]。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工程建设类型,在当前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效益。根据农业灌溉需求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选择。与此同时,需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体质量,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霞.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分析[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11):1.

[2]杨振林.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4):2.

[3]刘旭.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研究[J]. 工程与管理科学, 2021, 2(6):3-4.

上一篇:智慧教学论文下一篇:思政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