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

2023-03-19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机械基础课程群系统教学法,以减速器的设计、制造为例。构建机械类链式理论教学和工程训练实验项目创新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可行机制。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群系统教学法创新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80-9889(c).2010.11.012

近年来,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朝着复合型、工程应用和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以及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中,不仅应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提高人才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使工程设计的功能与方法从验证理论知识扩大到应用知识与培养能力,从模仿设计上升到独立思考与创新设计,从单一的没计内容拓宽到综合性设计,重构机械类专业的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开展面向21世纪的工程实践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而系统教学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教学法及其研究状况

系统教学是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即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在系统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国内对系统教学法已经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提出的“渐进式系统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实战性、创造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法”强调软硬件密切联系,并以应用为中心。浙江中医学院药学系的“角色互换式系统教学法”强调四个核心环节:确定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的开放、自主学习;课堂分组讨论,实施角色互换法教学;教师课堂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有学者提出“田径系统教学法”,强调了教学内容的整体组合模式。采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埃及的科学教育中心在过去两年中一直积极地开展系统教学法的培训,其中包括来自埃及几所大学的化学教授们对大学化学教学的培训项目。

二、机械基础课程群系统教学法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机械基础课程群系统教学法,以典型机械——减速器的设计、制造为例,构建机械类链式理论教学和工程训练实验项目创新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可行机制。

(一)理论教学

按照系统论的“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的观点,把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每门课程作为一个组成系统的单元体,专业基础课程组作为一个系统。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安排课程的方法,按能力和实际应用需要来安排课程,将原来的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多门常规专业基础课调整、综合、改造成为工程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化课程,整个教学内容分为7个单元。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时,就了解一台具体机器的设计、制造。以减速器为例,教师在理论教学时应始终把握减速器设计、制造这个主题。

在理论教学中,强调“教、学、做”一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人到减速器主题项目任务中,以寻求“解决办法”来引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结合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理论教学。通过具体的题例,适当穿插讲授相关内容的定义、概念及思路,然后再提出一些延伸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担任辅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坚持“感知(具体)-概括(抽象)-应用(实际)”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建立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用实物、挂图或多媒体展现机构和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知识的结论并应用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将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增加课堂信息量,引导学生涉足活跃的学科前沿。

(二)实践教学

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快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师不断探索、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最新信息和技术动态,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符合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在实验教学方面,应减少验证性实验,有计划地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例如,围绕减速器主题实施全方位的工程实践活动,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建立课程设计系列,加大综合设计力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每个单元至少设嚣一个综合性实验;同时,结合社会实践融人工程意识和观点,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教学内容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概而言之,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打破原有实验模式,相近实验课程组建实验平台体系;二是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创新精神;三是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建立开放实验室。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质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体现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的掌握,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应通过整合课程理论体系、建立实验创新教学平台和实施全方位的工程实践活动,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操作、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全面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机械基础课程群系统教学法有利于开拓一种新的机械课程群教学模式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Ml加涅,学习的条件[M],傅统先、陆有铨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段向军,系统教学法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基金项目】2008年江南大学211建设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刘利国(1962- ),男,山东淄博人,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选题 过程管理

Graduation Design Strengthens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CAI Mingshan[1][2], MEI Binyun[1], SONG Jin[1]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2] Furo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 Changde, Hunan 415000)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和最有效环节。一般本科院校计划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左右,也有的增加为16周;一般固定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也有的从第七学期就开始了,足见其重视程度和必要的工作量。高标准做好毕业设计不容易,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师资能力与态度、学生知识/能力与精力、实验条件等等。为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对“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实现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助力学生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1 知识上:深入理解“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

“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既有交叉也有包含,只是“意识”偏重于“心理想着”去做什么,是自觉自愿的或反向的心理趋向;而“能力”则是能做什么,具有做成什么的条件,两者都需要知识与技能积累为条件。“工程”是以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将现有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的过程。[1]也就是将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生产,或指涉及面广,作业量大、流程复杂,需要多方合作的建设项目。[2]450 “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也指自觉抱有的某种目的。[3]1566可以看着是习惯成自然的、有意的、自觉的心理趋向。因此,“工程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脑利用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原理和人类技术、经验,对外界人工物、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选择、利用与优化的过程。[1]它包含以人为本意识、问题导向意识、规范与标准化意识、创新意识、成本效益意识、质量与安全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法律与伦理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

“创新”,即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有益效果的行为;包含“创造”,即首次建立或首次做出。[4]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提出新答案。它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5]能力,即做事的本领。[6]因此,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括六个方面:[7](1)学习能力。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等能力。“个人或组织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就在于比他人学习更多更快”。(2)分析与综合能力。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按层次、要素等进行分析,又把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分析与综合结合运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3)想像能力。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思维,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4)批判能力。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盲从,并且大胆质疑和批判。(5)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并调动已有经验、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方案。(6)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通过沟通、说服、资源分配等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要素,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会和社会打交道,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思想上: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充分的认识。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借此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依托专门化的课题,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得到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的系统训练,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2.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环节

大学生毕业设计从深入市场和行业企业、生产生活进行需求调查;广泛查阅书本、期刊资料、设备图纸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的进化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修理技术经验;对设备及其组合进行控制结构、组成框架和软硬件设计;进行原理分析和故障诊断;了解设备技术规范和国内国际标准;应用专业软件制图;熟练使用手册和工具书;比较方案的经济性、结构的合理性、操作的灵活性、安装维修的方便性;等等,是开展工程实践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训练过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毕业设计,由于课题是真实的,且必须得到工程检验并可以直接拿来工程应用,学生就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在设计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为企业贡献力量,就会认识工作的意义,感受社会的需要,甚至有些成果还可能获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更有自豪感,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极大热情投入。[8]学生所持有的许多想法经过实际工作验证,就会得到改变或修正,培养了学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严谨求实,独立思考,分工协作,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勇于改进,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工程品格。

2.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创造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并取得设计成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精神,并且为解决问题,学生虚心学习、独立思考,广泛收集、认真识别、筛选整理资料特别是网上资源,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并去自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和内容选取,从问题分析到解决和验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展示才华,有利于个性培养和个体潜能的发掘。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就会传授给学生,并都能在实际中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对教师的引导理解得也比较深刻。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的,面对工程实际,无论个人还是讨论小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方案多种多样,遇到的难题也会很多,学生与教师甚至企业方都要付出极大努力,大胆想象、构思,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创新能力、科技研究水平还与占有文献的多少和质量直接相关。[8]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或先述后评,或边述边评,都要求全面了解他人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必须有负责任的自己的观点,而且判断要准确而有理有据,也必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3 实践上:在毕业设计中有效落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3.1 特别注重选题

题目选择及内容框架确定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了好的选题和内容,再按要求去做好,就会达到预设目的。第一,要面向工程实践。设计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真题真做。设计过程从需求调研、方案选择与确定、框架设计、原理分析、结构组成、线路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技术改进等各个环节,要能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与工程训练。实用也让学生们感受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二,题目来源广泛。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某个专项技术改进问题,或技术部门、指导教师及其团队的在研项目,或是当前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尙待解决的普遍技术问题。可以是学生自选的,学生自行查找、设计课题,本身就是创新,[8]要求学生结合能力、基础、爱好、特长、就业、实习内容等进行;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尽量多一些题目,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充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的。第三,参与人员可以灵活。毕业设计的主体一定是学生,无论如何,学生是核心成员,起主要作用,但参与人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题目来源于生产一线或研究院所;也可以是教师,题目是教师课题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学生组合,大家各自完成一个较大项目的子项目,当然,每个人有具体的分工。第四,选题要覆盖必要的知识面。[8]因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能力综合训练,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选题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选题不能太宽,使人无从着手;也不能太窄,太专题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五,选题难度适中。要求任务恰当,题量适中。不能太简单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也不能太难使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即“甜蜜果子跳几跳可以摘得到”。第六,题材要新颖。新颖就能更好地激发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要尽量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当然,有意义的好题可以重做,但应用的知识、技术、方法或者侧重角度不同,成果形式或结论有所不同。老题新作,就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从新的视角,解决老问题(或普遍的問题)。

3.2 严格标准,加强指导

毕业设计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提出问题与选题、调研与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确定技术路径设计框架、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及关键要素、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工程体验全面了解工程设计要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增加知识和改进知识结构。

重要的环节自然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与关照,因此,需要严格标准,加强指导。这里更多的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我们说,指导老师的来源是广泛的,除了专业课程教师,还有实验室老师、企业研究人员与直接从事技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等。对指导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还要有实践技术经历和经验,因此常常要求采取指导教师组的形式,多人指导一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特长,各尽其能。指导教师要广泛了解、深入理解生产过程,较全面掌握工程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对所指导的题目要自己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比较不同方案,广泛搜集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发明等,对所指导的课题自己先做,这样才有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8]青年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到生产一线去学习,接触工程实际,增长才干;先当好学生,后当合格的先生;可以先当老教师的助手,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8]指导内容从需求调研、带到生产一线直接接触实际设备到项目完成甚至做出产品直到毕业设计文本完善、答辩指导,时时处处实施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单就文本规范,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国际国家标准的应用。有些要求,在实施毕业设计的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是需要学生自觉、教师严格监督执行的,如,(1)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产权。对他人成果“参”而不“拷”,引用先行研究成果准确规范注明出处。(2)文本规范,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符合逻辑、准确、精炼、专业;论点正确,依据可靠,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图表、线路、文字编辑符合要求。(3)毕业答辩回答问题清楚明了,针对性、逻辑性强,阐述观点准确、精炼。

还要及时处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和态度问题,如: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各种技能证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大学课程毕业补考;准备求职面试;外出找工作;特别是个别同学对专业兴趣不浓,应付毕业设计。这就要求在第七学期期中就要把毕业设计任务安排下去,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等,尽早投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7年社科基金项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17YBA31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2017年重点教改课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FRjg1704);湖南省2016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湖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2016ZDWT01)

参考文献

[1]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工程意识,2017年10月18日上网,2017.10.29日查阅.

[2][3][4][5][6]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年7月,P450,词条“工程”;P1566,词条“意识”;P208,创新、创造;P209,创造性思维;P954,能力.

[7] 整理自百度知道—创新能力. http://zhidao.baidu.com “创新能力”,2017.10.29查阅.

[8] 郭文莉.(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6-223.俞建荣.毕业设计中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需要综合应用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还要定期接受教师的指导,对毕业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毕业设计是考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在很多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有的指导教师缺乏 实践经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影响了学生毕业工作的适应能力。本文对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1、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设计投入时间过短。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四的下半学期,由于很多学生此时都在实习,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宽裕,学生需要每天出去面试找工作的时间,有的学生还想继续考研深造,还需要安排时间复习,通过研究生面试,还要准备复试,这花费了大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真正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多。

1.2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在很多大学中,授课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虽然教师有着较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工作经验并不丰富,没有经历较多的培训,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指导时可能过多的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在实践方面能提供的意见也不多。还有个别教师也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对学生毕业指导的热情并不高,降低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3学生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而且没有培养出创新的意识,在毕业设计时缺乏创意,很多设计都是千篇一律,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并没有积极思考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多是直接求助老师。

1.4过于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过度依赖计算机的问题,很多软件专门是帮助大学生做毕业设计,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学生往往直接得到结果,中间的过程被省略,学生缺乏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对结果的产生并不了解。

1.5答辩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做毕业设计时,学生需要进行答辩,答辩的时间在10-20min左右,由于时间比较短,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的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实习的机会,省去了学生的答辩,这给了一些学生可乘之机,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2、大学本科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2.1提早布置毕业设计任务。土木工程专业在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时,可以安排在大四的上半学期毕业实习刚开始时,让学生带着毕业实习的任务去实习,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使其在遇到问题时,更加自主、自觉的查阅资料,而不是为了方便快速而直接寻找答案。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使其通过现场的实际观察,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2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为了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给青年教师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安排团队指导,团队中不但有刚毕业的教师,还有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样才能在指导工作中做到面面俱到。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与设计院联合指导,这样可以有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的人员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2.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做毕业指导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遇到问题时,应积极的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找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从而培训学生科研素质。学生在设计与思考时,可以做出更为详细的设计说明。在答辩时可以有更多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讲,不要怕说错,一定要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毕业设计与答辩是考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做到毕业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省较多的时间,但是不能过于依赖计算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多安排一些设计任务,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应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检验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相关实习单位,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提供更多的资料与机会,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丰富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方向等选择一项内容详细设计。

2.5加大管理力度。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考核内容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在这方面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应的文件,明确规章制度。对于指导教师,应严格考核指导时间和次数,限制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对于学生,应当使其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建立淘汰机制,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采取延期毕业答辩等措施。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中,毕业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且缺乏专业的指导,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给了很多学生可乘之机,学校无法真实考核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需要重视毕业设计这项任务,提高教学的指导能力,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教学指导的经验,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黑龙江东方学院校内课题:HDJGLWZX2014009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研究。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机械类;电类;毕设选题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决定学生能否取得学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该认真指导每一位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目前,许多高校都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迫使学生整天忙于大量的课程学习、备考,学生因此感到抓不住重点,同时也感到所学知识和未来就业脱节。针对这种状况,授课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通过调整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等措施来缓解。另外,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键环节,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有质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甚至优秀的毕业设计,使该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都会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如何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3]。本文以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做电类毕业设计为例,对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情况下如何进行指导进行了探讨。

一、学生特点及毕业设计分析

机械类的毕业生既有应届毕业生的共性特点,也有其个性特点。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机械类的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承受着毕业、就业、考研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毕业设计,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择业、考研,如何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另外,经过大学三年多的学习,由于个体基础与目标的差异,导致毕业生心态、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指导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指导不同的学生。与其他毕业生不同的是,机械类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以机械相关课程为主,其它课程如电类课程为辅。有的学校甚至把电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重机轻电”思想。然而,社会对纯粹机械方面的本科毕业生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一现实又促使高校必须鼓励综合类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先由指导教师设计若干备选题目,并撰写任务书,待学院审核通过后交由毕设生自由选择。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对应关系确定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进度计划,之后按顺序依次完成调研、设计、撰写、答辩等一系列过程。要想指导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毕业生,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并且在主要环节有所创新才行。[4]文中把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总结为5项,分别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成绩评定要求不严、选题不当、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题目脱节。针对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的毕业设计指导,作者认为后两项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作者指导的机械类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以及具体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如何选好毕设题目

评判选题优劣的依据主要是看题目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具有工程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是否可以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指导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兼顾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实际水平与教师本身兴趣、特长,同时应该注意尽量与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电类题目时要参考学生培养计划,尽量不要完全脱离机械。比如类似“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小功率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题目,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是不太恰当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设计”“健身发电单车设计”之类的题目则更适合。另外,设计题目时应该使之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该题目上都能多多少少做一些工作。比如“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这个题目只有在学生对CAN总线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适合面很窄。若改成“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则有很大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完成设计。从教师兴趣来说,作者发现许多教师喜欢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发项目中抽出并简化得到题目。这种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使学生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教师选题时“偷懒”的方法。例如,若机械方向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肯定是不恰当的。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个题目偏深。总之,优秀的题目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工程、科研实践,应该具有工程背景、意义,且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三、如何指导

指导毕业设计的关键是“导”。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已经明确为学生指定要做什么,至于如何做,这不应该是指导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设计,指导教师给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指导教师一定要明确,这和授课时的目标是有区别的。机械类的学生,必需的电学基础都是有的,只是由于学生或学院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从心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如此,这也不会影响到学生出色地完成电类题目。机械类课程和电类课程在学习、设计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指导教师要引导毕业生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电类问题。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抱怨没有电学基础或相关课程没学好。此时指导教师一定要鼓励和相信他们,并且让他们独立制定计划。若指导教师发现计划不合理,一定不要直接给出计划,要让他们首先明白自己的计划为什么不合理,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理的计划,然后重新制定,直至达到要求。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类毕业生的特点,对如何指导机械类学生做好电类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讨论,主要围绕如何选题和如何指导进行探讨,同时也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要使学生出色地完成毕业设计,除了以上两方面外,还应该从说明书撰写,图纸的绘制,答辩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经过作者几年的指导经历证明,只要指导教师有耐心、决心和爱心,并且能认真处理好上述几项关键环节,一般都会取得满意的指导效果。

致谢:本论文得到河南工业大学校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2010BS049)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武卫莉,提高大雪山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3-155.

[2]李秋霞,范柳先,周志明等.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探讨[M].中国建设教育,2007,(6):43-46.

[3]符杰,宋文武.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2):49-51.

[4]韦爱勇,陆文,裴来政等.提高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高教研究,2008,(3):37-40.

[5]梁军.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M].三江学院学报,2006,2(3&4):67-72.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学校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及全国十二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示范建设高校之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5个本、专科专业(含方向),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名,硕士研究生1500多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办学模式。学校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理念,按照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卓越工程教育为引领,构筑了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着力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综合能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优秀工程师、经济师和设计师的摇篮。

招生计划、专业

2017年预计招收艺术类四年制本科生500名(其中上海331名)。

录取办法

以学校正式公布的2017年招生章程为准。

咨询电话:021-62750183

上一篇:机械系论文下一篇:机械工程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