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

2023-03-25

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兵团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肩负着培养历史学人才的责任,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是历史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作为一所兵团院校的历史学专业,石河子大学自创建以来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为兵团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中学历史师资的饱和,使得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通过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摸底调研和深入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兵团,发扬兵团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结合历史学科的优势,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史学人才,为兵团历史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对兵团其他兄弟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1]。

一、我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通常地方綜合性高校的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作为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也不例外,主要为兵团中小学提供师资人才。目标范围较窄以及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会造成就业的困难,进而形成报考生源不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另外,培养模式的单一也会造成培养水平的降低,教师更多地从师范教育的角度入手,从而忽略了历史学专业技能的深入培养,使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降低,就业时就会处于劣势地位。

2.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目前我校历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在多年延续的基础上,逐年修订形成的,主要包含通史类课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法等课程,还有少量的专业选修课。总的来讲,对于历史学所需要的知识覆盖面还有所欠缺,整个课程体系还没能覆盖到社会上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课程体系的更新有时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滞后,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3.实践教学环节偏弱。不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小学教师,还是社会所需求的史学人才,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尤为重要。而我校地处偏远地区,社会资源较少,学生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随之减少,造成实习时间偏少、实践水平偏低的问题,这些都对日后学生的就业发展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二、我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做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这既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根据专业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历史学学科专业实际发展和就业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更新[2]。

1.培养目标方面。对于那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能够获取到适合社会需要的知识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有所应对。因此,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实行多层次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方向的人次培养体系,最终形成人才分流机制。设置几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师、学术人才、应用人才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学生适应社会的目标。

2.设置方面。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通常以理论课为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及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设置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历史知识,也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考古学、法律、文物等知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可以结合历史学的特点开设一些理工科相关的课程,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精神,乐观积极向上,并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3.交叉与融合。人才培养需要改进过去以培养教师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更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现行的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院式的历史教学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正规的、系统的历史学专业训练,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培养出具有扎实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人才,但学生的主观能动力、灵活思维力、实践动手力、社会适应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打破这种限制。俗语说“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其实意思就是说历史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利用历史学科的优点,来实现史学知识和方法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4.教学方面。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外实践也非常重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将课堂上所学的各类知识综合应用,这样既能巩固课堂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通过从课堂到社会再回到课堂的过程,可以达到对历史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双重效果。因此,可将历史学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尤其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设为必修实践,将技能延伸实践设为选做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2,3]。同时,由学校与当地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场所,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5],为学生提供单位实践的机会,既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就业去向。

三、小结

1.我校历史学的办学特点。不同的学校在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学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作为兵团高校,首要任务是为屯垦戍边服务,为兵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尤其是兵团历史和兵团精神的传承。虽然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与其他高校差别不大,但在选修课环节可以进行区域性的实践和改革,考虑所在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突出兵团特色,但不可急于求成,提出盲目自大的口号和目标。

2.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但这也是最困难的[6]。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这都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和整合,引导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把培养重心放在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目标上来。

3.历史学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要想使历史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达到就业率高、对岗位适应能力强的目标,就必须得有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不同区域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更应该以“立足地方、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时,应按照适应性、前瞻性和特色性原则,要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为基础,突出特色,只有这样,培养的历史学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历史学专业也才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53-55.

[2]晁根池.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刍议——以新乡学院历史系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31-232.

[3]杜志明.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14,(05):60-62.

[4]叶成勇.田野史学视野下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76-180.

[5]张银玲.历史学专业(文化旅游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學报,2015,(03):118-120.

[6]刘敏,程丽云.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160-162.

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认为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二是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三是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建议:一是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二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 旅游本科教育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在地理、历史、管理、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专业的院系中皆有分布。据吴必虎等人调查统计,全国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前三名学科情况大致如下:与管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39%,与历史文化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20%,与地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13%。该文称历史专业开设旅游管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人才需求量下降采取的“自救”方式。本文认为旅游教育依托历史文化有其合理性,但近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确也存在诸多弊端。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学科理论发展及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恐怕在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将继续存在;由此,本文对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进行了反思,以期裨益现实。

一、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

学科理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根基,旅游学自不例外。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方法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是确定高等旅游教育宗旨、培养目标的依据,也是构建成熟、稳定的旅游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依据。由于目前相对成熟的旅游学科理论尚未形成,因此在专业最基本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旅游专业都存在一定问题。以研究中对“旅游”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侧重、把握为例,采用“经济性定义”与采用“文化性定义”的学者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想就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侧重经济类学科,后者侧重文化类学科,这种差异必然会相应地反映在教育安排上——前者大多隶属于经济、管理专业;后者多隶属历史、文化专业。

旅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而旅游学应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借助多门学科理论来完善其专业课程,于是有些学者就在多学科交叉性上作文章,希望借助概念模糊化来解决旅游学科属性,最常见的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事实证明这么做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弊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真正打破相关学科间的壁垒,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中实现不同学科分支的融合,是很难办到的;所以“综合性学科”理念体现在学科设置上,往往是经济、管理、文化等诸学科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之“博”有了,课程之深度却减弱了。

这一现象在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教育中相对更为突出。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表现出“求全”特征,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管理学、景观规划、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甚至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分支,网罗无遗,统统设置。由于对旅游学理论本身研究的不足,这些学科大多难以以分支学科形式系统纳入旅游学学科体系中,而是多相互割裂、各成一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造成课程设置庞杂而无序,更为严重的是学科体系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课程设置与学科理论“貌合神离”成为两张皮: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却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知识体系芜杂,专业学特征淡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去旅游”倾向:与此同时,课程的有效性不足,结果往往使学生感觉到“两头不靠”——既欠缺旅游学科的思维训练,也没有充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毕业生质量、就业,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出现了高考报名旅游热、历史冷,毕业去向却正好颠倒过来的差异。

历史学办旅游,依托应是旅游的文化性特征,但历史学毕竟不能等同于人类文化学,加之增开旅游管理专业确也不同程度存在历史专业“自救”意识,譬如一些历史院系开设旅游专业的目的,一是教师福利“脱贫”,二是为历史学学科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于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就成了许多历史系寻找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科理论依据,对这一定位的浅层理解的结果,一是舍本求末远离历史文化,二是不同程度造成了“去旅游”倾向。

二、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

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主要分支,这些分支也正在成为旅游学科设置中的主导学科。从国外旅游研究动态分析,后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超过旅游经济学等分支,旅游研究这一认知趋势反映出学界对旅游活动本质的关注正从其经济内涵向文化内涵转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对于旅游学科本质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提出了旅游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等诸多观点,无论那种主张,大致都认同旅游现象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对文化在旅游行为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而已。研究旅游之本质,笔者赞同冯乃康的阐释:“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目前国内外旅游行为中生态化、人文化两种明显趋势也是对旅游文化性的有力佐证。

但近年国内旅游学研究力量却多集中在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前三个分支上,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这一差别,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及与此相应的旅游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认识的偏颇程度不同地制约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前文所述,我国约有20%旅游专业课程开设在历史专业,这原本是有利于对旅游文化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发掘的,不幸的是,由于对于旅游学本质的肤浅认识,一意孤行地强调旅游专业的经济学、管理学内涵,错误地将其认定为是旅游学科核心内涵,而将学科其他分支,包括处于真正核心地位的旅游文化分支,置于无足轻重的附庸。与这一肤浅、偏颇理解一致,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多存在本末倒置、扬短避长致命弊端,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过度强调非历史专业所长、非旅游学核心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分支,错误地冷落与历史学关系密切、张扬旅游学本质的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等分支。

旅游学的“去文化性”趋势是令人担忧的,它一方面使得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无法真正发挥所依托专业的特长,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使旅游专业课程教育脱离了旅游学的本质,培养结果不堪设想。从旅游学对其本身基础理论的解释力不够,分支学科未能完全有效建立等研究现状来看,旅游本科教育出现这种偏差似在情理,但对于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高等教育,若因一味舍本求末过度“经济、管理”等分支造成“去文化”倾向,却不啻饮鸩止渴。特别

是在一些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文化不能仅仅作为把旅游专业设置在历史系的理论“借口”,而应该真正地意识到旅游的文化性,从学术角度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性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从而真正践履发展学科、服务社会的高校教育宗旨。

三、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现状是由于各高校专业师资水平参差次不齐,特别是个别高校师资水平低下,导致不同层次培养目标混淆,特别在本科教育这块存在明显的“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本科与专科,甚或与普通高等技术教育衔接差异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教育师资相当部分都是由其他专业、行业改行而来,这是一个先天不足。师资转行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学术出身转行,这些教师多由经济管理、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改行而来。这些教师大多在原来的专业获得过硕士、博士学位,有着较好的学术素养。术业虽有专攻,但各学科的科学性本身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融通,特别在研究方法、思维等领域,所以这部分教师多能通过对旅游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参与等,很快转入旅游学科,并通过对旅游学及相关分支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授水平。这部分师资目前多已成为旅游专业硕导、博导中的骨干。

二是行业出身转行。旅游专业成立伊始,专业老师短缺,不少学校为应急从旅游企业调入人员,这部分师资多是80年代旅游专科、本科毕业,当时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旅游教育得到了超常态发展,所以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加之,期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所以他们来自实践的经验性知识也缺乏深度和体系。这部分教师调入高校后,由于缺乏学术意识,大多没有接受进一步深造,于是乎只能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客房、餐厅操作技能,由此进一步模糊了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两不靠”的迷茫,且在一定程度上悖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情况,在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由于存在如前文所叙的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两大认识误区,加之一些历史系本身设置旅游专业本身的“动机”不纯,甚或有栽“摇钱树”的嫌疑,在设置旅游专业后,也没有及时组织科研梯队对旅游学及旅游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旅游学科的建设研究甚少,所以依托于历史系的旅游专业在师资上存在将后者,严格讲是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奉为“行家”,于是乎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其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不仅严重制约了旅游学发展,甚至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混乱。

四、改进建议

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的学者汇聚旅游专业,原本可以较好地体现“旅游学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这是国内外旅游教育基本认同的理念,但前提是不同学科出身的师资必须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所讲授分支学科形式在旅游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着清晰认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各自为战、渗透性不强;另一方面就是学术素养较差的教师对旅游学本身研究不够、学术意识淡漠,这都是引致上述问题的直接根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本文对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本科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

由于旅游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借助多种学科知识全方位设置旅游专业课程。近年国外的旅游教育实践也证明,旅游专业设置名称、数量并不存在固定模式,无论哪一类旅游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只要能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能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既突出特色,又不失旅游学科的专业性,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旅游行业结构,一般都设置有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针对我国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依据旅游行业结构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办学背景、区域旅游业特征两个主要因素,灵活设置其他专业。对于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就应该充分发挥依托专业科研、师资优势,应该注重突出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等专业,从而突出办学的专业特色。在一些文物资源大省依托历史学设置的旅游专业,还可针对当地文化遗存的类型进一步细分设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设置上体现旅游学文化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分支更趋于合理。

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痕迹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根据依托专业学科、师资所长“因科设课、因师施教”,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刻意“避讳”所依托专业的性质和原有专业特色,更没必要为了增强竞争力,在教学计划中直接引入大量热门专业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低水平拼凑嫁接,口径倒是宽了,但却引致专业定位模糊,学科体系失之庞杂。

2.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首先从历史(文化)院(系)角度应该端正设置旅游专业的动机,应该把旅游专业和其他历史专业一视同仁。目前,大多旅游专业为满足区域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开设有旅游自考专业,这也是设置旅游专业可以增加的主要收入。从院(系)来讲,一方面不能为增加收入,无限制扩大自考招生人数,过量增加旅游师资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更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在教师教学、科研考核上对旅游专业老师网开一面,放低标准。个别高校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方向教师在考核时,竟依照“教学型”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教师每天疲于上课,很少涉足科研,这样万难保证旅游本科教育质量。

其次应该努力优化旅游专业师资结构,应通过提升师资的学术水平,增强其科研能力,逐步完善旅游学科建设,完成旅游本科教育目标。依托于历史专业的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应从实际出发,特别是针对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应加强学术训练,使他们通过学术补课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一些高校也曾采取分批派送这部分教师到国内旅游专业设置较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学术自觉意识,而校方也缺乏学习后科研成绩考核,进修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学术福利,成了变相的异地长假。所以院(系)应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引导、推进教师的科研工作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整个旅游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等学校研究生扩招的过程中,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本科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教育泡沫化现象、学术风气的功利化商业化、招生评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其“本科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硕士研究生“本科化”倾向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本科化;改进策略

自从1999年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始扩招并且进入到了“大众化”的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数量伴随着本科生源数量的增加而迅速的上涨,但其增长速度却远远大于本科生的增长速度。同时,通过数据可以得知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已经愈来愈明显的出现本科生化的趋势,对本科生的教育与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趋同现象。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应有的区别

在近几年,我国研究生在扩招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出现了硕士研究生“本科化”趋势和倾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目标: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区别

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我国研究生教育以下的层次越来越起到基础性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中层次较高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理应承担起培养各领域精英的责任。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偏向精英化,本科生教育应偏向大众化。

(二)知识建构:概念建构和问题建构的区别

在本科生阶段应该实施概念建构的模式。概念建构,顾名思义,指的是从相关专业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着手,进一步的启动相关的专业教育方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保障基础知识全面性与完整性,但不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与热情。该模式有利于激起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但很难确保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的学习。本研究建议,在我国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主要实施问题建构的模式,该模式指的是通过专业问题的提出来进一步启发当代研究生去主动的思考问题和对问题的创新意识。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知识的问题建构为主,以概念建构为辅;本科生教育应以知识的概念建构为主,以问题建构为辅。

(三)课程设置:基础性和专业性的区别

本科阶段的教育应该着重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与此相比,硕士阶段的教育更应该定位于对新知识的发现和探索。因此,本研究建议,硕士教育的重心是在专业性创新性,而本科教育的重心则是在基础性全面性。

(四)教学方式:讲授式与启发式的区别

讲授法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建立起该体系最高效和全面的方法之一,本科生阶段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科领域中建立起专业知识的体系。因此,本科阶段的教学方法仍应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包括学术沙龙、课堂讨论以及案例教学等形式。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我国目前本科阶段的教育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同时呈现出愈加明显的本科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培养目标方面,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后的一种教育形式,其中包含两个核心的教育目标:一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二是为社会培养核心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却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2. 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的“本科化”主要体现在缺乏思考性及专业前沿性,不能有效引导或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很少能及时有效地参照目前最前沿先进的理论与经验,问题建构也未能得到明显体现。

3. 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一部分仍采取课堂讨论为辅、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科中文科类专业更为明显,讲授方式仍然是具有很大优势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仍然是课程的主流,能力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课程比例不高,教与学的积极性均需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部分虽然采用研讨法,但流于形式,效率不高,成效不大。这样的教学无异于把硕士研究生下降到本科生的水平。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泡沫化现象

根据调研数据可以发现,对一所高校学历真实性及其声誉问题有所影响的,很大一部分并非是发生在个别的学校的局部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那些较大规模的教育方面的泡沫化现象。教育方面的泡沫化现象指的是由于过多的教育消费方面的需求去追求有限的教育方面的资源,而导致教育资源的增长难以超越教育规模的增长,造成大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育文凭,引发了文凭上的普遍信用危机。这种现象在追求快餐的的研究生教育發展规模急剧扩展中,最容易被引发。

(二)学术风气的功利化、商业化

首先,学术固然有其非常实用的价值,但是过分的强调实用的狭隘主义是一种不正常的学术风气。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无用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技上的含量低的小型实用型技术服务型课题则颇受青睐。

其次,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商业上的投机心理和浮躁的风气也正在侵蚀着学术方面的深度研究。一些学者急功近利,甚至有的人丧失了学术道德底线,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和利,甚至是忘记了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

(三)招生、考核、评估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招生制度不完善。有些培养单位降格以求,“宁滥毋缺”。更有甚者,有些培养单位的个别人士利用手中权力进行非法招生,导致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其次,淘汰率低。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几乎是一试定终身的,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经过规定年限的研究工作、学习和论文答辩,一般都能获得规定内的学分,淘汰率几乎低于5%。本研究认为,没有淘汰率,就很难有危机感,很容易滋长惰性的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研究成果评定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近年来,几乎各大高校都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只是为了找工作、评奖评职称和完成学业上的任务而忽略了其发表文章的质量和知识的积累。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改进策略

(一)推进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协调统一,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共同发展

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数量的增长不能以损质量为代价,而质量的提高也不能以损数量为代价。现实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也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而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的协调统一,就要既关注数量的结构性增长,又要采用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即要对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区别对待。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选聘、考评、激励机制

首先,完善高校导师选聘机制。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渊博的知识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指导能力,能活跃在学术前沿,并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高校在选拔导师时对于能力不达标的坚决不予考虑。

其次,完善高校导师考评激励机制。导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把动态管理、量化考核、跟踪评估等一系列的督导措施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与导师任职资格挂钩,促进教学培养质量的提高。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导师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三)调整课程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践性

要防止硕士研究生教学“本科化”倾向,必须调整其教学内容。正如谢安邦教授所说:“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即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

此外,应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借国际化促进学习内容的前沿化,这也将促使大学办学的理念更加开放,有效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参与国际间的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

(四)改进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与多样性

研究生教育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本”的学习,要把研讨式教学贯彻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学习是前提,批判是关键,创新是目的。为了丰富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途径和平台,可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讲座、研讨会等,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不同领域知识,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本领域内较为前沿或国内较为普遍且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因此通过这一学习交流平台,研究生能够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主动探索、发现并试图解决问题。

(五)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招生、考核、评估体系

首先,完善招生机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应真正落实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而保障生源质量。若有发现个别人士徇私舞弊非法招生,应予以严惩。

其次,严把科研成果质量关。防止浮躁风气和投机心理对学术研究的侵蚀,杜绝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的手段。学者们需要潜心研究,潜心积累,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再次,适当提高毕业考核淘汰率。要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对研究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或实行分流,或推迟毕业或坚决予以淘汰,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简基松.论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目标差异对教育模式之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93-94.

[2]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65.

[3]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4]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99-102.

[5]赵忠令.防止本科化倾向——实施研究生教育结构性扩招[J].中国高等教育,2003(20).

[6]阳荣威,胡陆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及其应对措施[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11-16.

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实习带教模式。方法:選择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学生各30名。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不同带教模式的带教效果,观察医疗差错发生率。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能力对比分析,试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医疗差错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带教模式能更好的培养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学生主导型; 病例讨论; 教学模式; 临床实习; 综合能力

Research on Student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to Train Intern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JIANG Xiao-gan,LU Wei-hua,JIN Xiao-j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67-070

【Key words】 The student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Clinic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19

医学临床思维是医疗人员运用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结合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所采取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认为是医疗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认识的具体化,并由此指导进行临床诊疗活动的思维过程[1]。临床本科医学生毕业实习是本科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2]。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3]。现今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病例讨论过程一般以教师为主导,实习生作为旁听者或者被动接受者参与这一过程,不符合当今教育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思维的理念[4]。自2012年以来,皖南医学院重症医学科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在保持系统性教学基础上,创新病例讨论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临床生产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相结合,旨在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以期增强实习学生综合素质,并改进临床带教方法,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实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两组学生基础医学学习成绩情况基本相同,实习期间实习环境、管理制度一致,实习期间参照实习大纲要求,所讨论的病例内容及诊断、病例讨论次数相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每组学生在同一科室的实习时间为4周,实习期间由通过教师资格考核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直接带教,上级医师参与指导。每周选取两例诊断相同的病例开展病例讨论,其中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带教老师完成,病例讨论时实习生参与旁听并记录。试验组采用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病例资料收集、整理、验证、组织讨论与问题提出由学生完成,具体工作步骤包括:(1)资料收集:按照实习大纲要求选取病例资料,并将相关资料结合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制作汇报幻灯。(2)病例验证: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体检和病史收集,带教老师对采集的病史,体格检查进行验证。(3)讨论及问题引申:各小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采取交互式问答方式进行讨论,通過对病情特点和发展经过的汇报,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有论据的讨论,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由师生双方共同评价,包括由教师方制定的出科考核和学生方的自我评价两部分组成。(1)教师制定的出科考核在实习结束后由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分数各100分。理论考核题目由本教研室制作的题库随机抽取,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包括病史追问、体格检查、诊疗计划等。考核由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考核小组参照皖南医学院制定的实习教学大纲考核内容及标准进行,并对评分标准及考核指标量化。同时记录两组学生医疗差错发生率。(2)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实习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匿名评价,采用10分制,调查项目以优、良、中、差四种等级评分,每种等级分别对应10、8、6、4分。教学效果评价项目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综合能力成绩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疗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在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现阶段,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5],这就造成了在教学中重视临床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而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认识不足[6]。临床思维能力体现着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相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来说,其培养过程更为复杂和漫长[7]。医学本科阶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临床能力的医生,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8]。而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解决临床问题,从而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9]。但目前大部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存在片面性、表面性以及被动性,对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无法系统并正确的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两方面因素[10]。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合适的病例带教,让学生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模式,提高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11]。

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病例讨论无疑是巩固所学的临床理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比较多见的带教模式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无益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2]。学生长此以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仅扮演讨论记录者的角色[13]。教学的目标往往仅注重实习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系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实习生完全按照带教老师的思路进行诊疗,无法将理论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14],因此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产生打击[15]。学生往往仅局限于进行开列化验检查单,书写病程记录等机械性工作,但却不理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和对诊断的价值,更不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现个体化治疗。长此以往,实习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认为实习就是写病历记录病程开具检验申请单和写病程记录,同时又因需要经常进行理论考试和对未来工作问题的担忧,实习倦怠感增强。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实习生主动学习能力增强,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是实习带教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16]。

近年来,笔者教研室在临床生产实习带教中,摸索、实践并推行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执行过程中,病例资料的收集、验证和问题的提出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发言既有对未知问题的疑问,也有对已知问题的理解性,还可以是将来问题的探讨[17],而教师自始至终发挥了积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带教老师运用“病史资料收集是否完整”“体格检查是否遗漏”“实验室检查是否合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是否充分”以及“未来的诊疗方案该如何调整与进行”等多元化的启发方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从而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带教教师适时监督,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笔者通过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为载体的临床实习带教实践中,发现学生可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即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讨论学习并经带教老师归纳总结后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从而开始了主动学习行为。第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即实现了“得鱼”向“求鱼”的转变。在这种实习带教模式下,学生能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并实现独立思考,运用各种医学资源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解决问题[18]。第三,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即将“知书”转变为“获术”。实习生在个体化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提高临床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从患者实际出发,通过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探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了解病史、亲自进行体格检查,随后根据这些资料探究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应用循证医学的观念和最新医学资源来处理临床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对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将多学科复杂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关键一环[19]。研究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对于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維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学生主导型病例讨论模式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从而对医学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娟,张媛媛,赵晓红,等.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50-151.

[2]郑力峰,叶君健,林建华,等.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37-141.

[3]刘波,肖际东,毛玉瑶,等.临床病例讨论法在超声诊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46-147.

[4]孙晓楠,刘莹,张静,等.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 环节的研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11-13.

[5]倪致雅,成信法,夏瑢. 基于非医学类专业的《中医临床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57-2358.

[6]胡青,张高岳,楼国光,等.电子病历结合PBL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0(7):575-578.

[7]黄小平,邓常清.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37-539.

[8]金辉,沈孝兵,方霞,等.自主研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机-以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4):31-32.

[9]高毅英,马宏,赵研芳,等.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76-78.

[10]孟晓燕,谭鹤长,王英,等.PBL结合CBS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0):121-124.

[11]李凛,任晓燕,张海燕,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教学改革及西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6,35(6):64-68.

[12]马聪,陈柱,肖立志,等.PBL与LBL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933-936.

[13]刘勇.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6):182-184.

[14]王焕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53-155.

[15]刘继平,冯素梅.有声思维病例分析讨论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6-17.

[16]张金荣,韩东亮.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1-13.

[17]周海燕,潘央央,王锡萍,等.自主学习和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9(12):68-69.

[18]周力,续畅,陈晖.循证医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的效果评价与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132-134.

[19]吴雪树,耿敏,周典.临床本科实习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连贯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6(8):55-57.

[20]张保俭,姜海兵.观察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监护室中的教学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48-150.

历史学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生共同体;书院制;小班研讨;中文本科人才培养

目前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都在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拔尖基地、古文字方向“强基计划”与新文科建设,以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学科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等手段,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学中文本科教学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通过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倡优良学术传统、团队精神和奉献意识,教学成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文学院近年获得三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悦读经典: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创造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对过往的人才培育经验进行总结,有两点经验值得传承与发扬,它们也是教学新探索的起点:一是逐步建立师生共同体,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就前者而言,南京大学文学院将实践数年的“师友会”制度、本硕博衔接的助教制度、导师制,与新创立的书院制结合,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教育资源,建立具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的师生共同体(共同体的研究与论说较多,此处的共同体,强调的是共同体的持久的共同生活和一种生机勃勃的过程,偏向于信念、理想、志趣、情感等方面的一致[1])。就后者而言,学院立足于“学生、学术、学科”的融合,守正创新,探索具有引领性的或可供借鉴的中文学科专业课堂教学

方式。

一、“文科五育”与师生共同体建设

1.从“学生席卡”与“记住彼此”说起

作为老师,有时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会发现依旧对班上的学生感到陌生,而同学彼此之间也不熟悉。若出现此类情况,便很有必要追问:这门课是否成功?这种课堂模式能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增加師生间的互动?“记住彼此”,看似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但据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它可以成为衡量课程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师生共同体作为一个美好的追求,起步于师生关系,起步于一门课,起步于寻常的“记住彼此”。钱穆在《略论中国教育学》一文中指出: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师弟子实如同学。《小戴礼记》言“敬业乐群”,师弟子共成一群,共治一业,以敬以乐,情意教育之实际生活乃如此[2]。

钱穆提出广义的“同学”概念,其中特别强调“共”“敬业”“乐群”“情意教育”。今日要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本土人文精神的师生共同体,完全可由钱穆所说的这一段话加以界定。“记住彼此”到师生共同体的形成,就是关系型教育。这一培育人才方式面向的是社会,“教育就不再是生产(producing)高效能个体的过程,而是培养可以无限拓展的关系潜能的过程”[3]。面向社会,我们必须自省改进,力纠“大学教育专尚讲堂授课,口耳传习,师生隔膜”[4]之弊。

师生共同体如何形成?“文科五育”(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如何开启?可能还是要从制度设计与细节落实出发。回到一门课的“记住彼此”这一细节,若任课老师无特别强的记忆力,便可借助一些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一难题。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为学生做席卡,并灵活利用。这一方法在外教的课堂上较为常见,其实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学生席卡的灵活利用,除具有“记住彼此”的作用外,还便于老师对课堂做多种形式的分组,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学生席卡可部分代替考查出勤的功能,也能解决同学不愿坐前排等诸多细节问题。

要言之,课堂上建设性的、有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有诸如“学生席卡”这种“简单装置”,此类“装置”可有效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逐步创造出一种大家都能从中获益的课堂氛围,形成对话课堂(the dialogic classroom)模式。

2.亲师取友的“师友会”

以“学生席卡”实现“记住彼此”等目标,只是师生共同体系列制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师生共同体的建设,就是要弥补课堂教学的一些缺失,改变师生不亲的弊端。为达此目标,必须在培育机制上进行全方位探索。文学院的培育机制是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基本教育、以“师友会”制度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以梅庵书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三者共同构成的。这一机制可促进教学相长、师生齐头并进。文学院自2010年开始探索“师友会”活动方案,将其作为文学院低年级阶段加深师生关系的一种导学模式。在“师友会”活动中,学生与老师在课外轻松地接触交流,既可丰富学生的生活,也可逐渐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轻松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此相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亦有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友会”的宗旨是“亲师取友”,源自梁漱溟《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一文:

做人必须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条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所以如果我们有意去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想要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5]。

2014年,以“师友会”活动作为组成部分的文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10月,文学院重启本科生“师友会”活动方案,并对其运作方法与管理规则加以改进。学院规定,每位导师指导5名学生,活动时间为两学年;每学年至少举行5次集体活动,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形式不限,如茶叙、郊游、参观、研讨、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生学术活动等。在管理方面,“师友会”实行导师聘请制与考核制度化。学年伊始,由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学工组、院领导班子组成的聘任小组聘任师友会导师,并在学院开学典礼上向各位导师颁发聘书。“师友会”工作也作为老师立德树人的业绩,成为三年考核的加分项。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活动方案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拓展知识面与提升人文修养等诸多方面收效显著,焕发“亲师取友”传统的活力。

3.进一步充实内涵的书院制

文学院于2020年9月成立梅庵书院,推行以“师友会”为基础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相结合的“三制”培养路径。南京大学人文资深教授莫砺锋老师受聘为梅庵书院的首任院长,并由其聘请28位书院导师。书院通过融合中西优秀教学资源,注重借鉴中国传统书院教育中的师生交往、问答、讲辩等生活和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兼具现代精神和传统底蕴的人才培养机制。书院的首要任务是涵育出从容讨论学问的氛围和从游之乐,也就是梅贻琦《大学一解》一文所说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其次,追求教学相长,师生齐头并进:教——以人为本,以本为本,融合中西优秀教学传统与资源,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齐头并进;学——日常生活与课程学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知识学问打成一片,求学与做人齐头并进[4]。

书院以导师指导、书院讲会、“师友会”三种方式运作,书院讲会要求每月师生定期读书、交流学问。书院计划每月举办两次活动,形式多样,如经典研习会、心得交流会、导师(或外请学者)学术报告等。书院课程亦经过精心设计,其中“荣誉课程”是一批由名师讲授的,带有研究性、探索性的课程,供书院生本科期间修习,此类课程是书院生获得“荣誉学士學位”的必修课程,学分计入总学分。此外还有“自修课程”,由书院导师与书院生分组商定每个书院生的学年(或学期)自读书目(或内容),建立“读书日程”,由书院统一分发“读书日程录”,记录每日读书、写作、交流、思考等信息。“读书日程录”的落实,是进一步促进师生联系的抓手,也是一种锻造恒心和毅力的设计。

大学本科四年整体由“三制”指导引领,每一年级各有侧重。第一年重在完成中学与大学的过渡、衔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第二年则是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三年通过学年论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探索训练。第四年用毕业论文精细培育,为学生的学术深造或走向社会做准备。学院的“师友会”活动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由“NJU文院小楼”“中国古代小说网”等较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来进行推送、宣传,从而不断增强在校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吸引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校学生的家长以及未来的学院学生的广泛关注,以期在更广阔的范围中逐渐建立更大的共同体。

二、课堂的守正创新

1.小班研讨是人文课程内涵提升的关键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也有各自的规律与特点。中文学科是基础性人文学科,其知识带有整体性和有机性的特点,它关注事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包涵价值观与信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本质上是对世界的理解或阐释,因其涉及的领域广阔而问题分散,以致较难有共识。上述特点,决定了人文学科的主要传授方式就是讲学与讨论,古人称之为“讲习”“讲论”或者“讲辩”。“讲”的本义,就是不同观点与思想的商议,《说文解字》曰:“讲,和解也。”段玉裁注曰:“不合者调和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从孔子、苏格拉底这些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开始,直到现代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莫不如此。而且在人文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育中,师生之间还存在情感交流与人格感召。这种面对面的课堂是任何网络、线上课堂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中文本科教育,师生面对面的讲习、讨论尤为重要。

中文本科的课堂教学,绝非仅凭一两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或一个PPT、一教室的学生、一两张考试卷子的集合就能完成。中文本科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真正地将“一言堂”改进为“多言堂”,即由集中讲授与平行小班研讨共同构成课堂教学——只有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才能提出问题;只有学会与他者对话,才能克服偏见;只有学会自我陈述,才能主动学习。第二步,则是要创造出具有文化理想、师生关系融洽的大学本科生活空间,如荀子《劝学篇》中所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这就要求将现代大学的课堂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树人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创新中国大学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院组织骨干教师,重点投入资源,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7门核心课程教学方案整体改进提升,形成主讲教师讲授与助教辅导小班研讨并行的教学格局,以“内涵充实提升+助教开展小班研讨+校内外名家参与+课外助教辅导+课程参与度评定”作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用7门核心课程带动14门基本课程,逐步建立“金课体系”。新课程改革方案于2018年秋季正式实行,为保证课程改进的顺利推进,相关负责人在开学前组织专题会议,对课程内容与推进要点做详细说明,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规划、分班制度、平行班的推进、学生考核及评价体系、助教工作与报酬体系等。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明显的变化就是老师更加注重精讲,并从一个讲授者转变为训练者与组织者。这就是说,老师在平行小班研讨课上和助教一道,向学生抛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研习材料与书目,结合问题与材料传授各种分析方法与理论,训练、督促学生开展阅读、讨论、报告,并辅导学生的课程论文与习题训练,管理学生的学习环节和评价环节。

为配合小班研讨课的改革,必须着力推进与课程相配合的系列教材的编写,2019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8种)就是小班研讨课的催化剂。该系列教材以问题为线索构建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每门课程的知识领域内,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提炼最主要的问题,形成问题集群。这些问题既是本课程的核心知识集群,又是本学科基础性、前沿性乃至有方法论启示性的科研课题。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研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并提升科研能力。而围绕问题,选择兼具权威性、文献性、可读性与引导性的经典学术文献,并通过对这些典范性文献和研究方法的解析,训练学生把握、体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研讨、研究和课外延展学习的方案,这些方案,既可以为平行小班研讨课程提供参考,又可以为本科生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前期训练,甚至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积极经营核心课程之外,学院还创造性地开设“DIY(Do It Yourself)本科生研读课”,推进本科通识课程体系建设。“DIY研读课”是由各专业的本科生自发邀请各有专长的老师为他们开设的通识课程。近三年,文学院老师应邀为全校开设“DIY研读课程”达19门,其中本、硕合开课程9门,居各院系之首。文学院“DIY研读课”内容丰富,形成了“三专”的课程集群,有庄子、苏轼、鲁迅等专人研究,有《左传》《世说新语》《四书》等专书研究,还有唐宋文学、明清小说、俄罗斯文学等专题研究。

2.助教制是教学提升改进的重要保障

本硕博在制度上的贯通,常表现为本硕博连读培养制度,而在课程上落实的常见办法,就是研究生课程认可本科生选修所得学分,通过学分认可在制度上保证融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动打破本、硕、博教学壁垒,将以“戏剧创作与批评”为代表的优质硕博课程向本科生开放。此外,还推动艺术硕士与本科生交流合作,鼓励本科生参与艺术硕士剧团的制作与演出;创办《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鼓励本科生通过评论介入学术实践,由评戏到写戏,反哺剧本创作。

在学分认可制度之外,还有一种本硕博贯通路径,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老师有意识地融合本硕博的学习。目前学院正在探索的一种办法,便是通过助教制度来促进助教群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學术交往促进本科生提前了解优秀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状况。主讲教师与助教合作的课程形式,是国外大学本科教学中一种十分成功的授课模式,国内近年也有不少高校采用助教制来辅助教学。一般而言,学校教务处会颁行助教管理规则,然这类规则多具普遍指导性,具体到某一院系如文学院,则要根据课程特征进行更精细的设计。课程内涵要充实,助教的参与必不可少。助教由青年教师、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担任,但这支生力军具有流动性,如何选拔,如何管理,助教经验如何总结和传递,是助教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实用且自具特色的助教制度的探索始终在进行,具体内容总结为“助教手册”(2020年2月第3次修订)。助教制的总结和反思机制,可保证各门课程的助教经验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被转化利用。

文学院2020年秋季学期共聘用助教47人,如果没有规则,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事倍功半。因为各种具体工作,助教群体必然会与各班学生建立较为频繁的互动关系。卞东波老师在讲授核心课“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论文完成后,由博士生助教进行初步的修改,本科生在研讨课上进行报告,之后由教师点评,最后再由博士生助教帮助本科生作进一步的修改。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规范与学科意识。同时,学期末选择一批本科生、博士生撰写的优秀论文,以正式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让本科生、博士生同台竞技,互评论文。这一本硕博融合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激发了本科生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潜力。在此基础上,卞老师继续创新,他在2018—2019、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连续两次举办“研宋新声:南京大学本科生宋代文学研讨会”,在学术交往中,促进本硕博的人际融合。此外,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课程,更因为有众多助教参与,帮助主讲老师处理纷繁的组织工作如组织线上讨论等,保证了艰难时期的教学活动得以良好运行。

助教制度的切实推行,为小班研讨课程改革、师生交流、师生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动力。同时,助教制度也锻炼、培养了助教自身,提升了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办事能力与教学能力,学以致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作了“实战性”铺垫。

3.课堂的拓展

中文本科专业教学的目标是文化的传承创新、人才的修身铸魂。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课堂建设是关键。用钱穆《新亚学规》中的话来说,先求“伟大的学业”,然后才能做“伟大的事业”[5]。用心耕耘的课堂并不局限于校园之内的课堂,应该走到外面去,观看和感受祖国大地上留存的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

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文学院逐渐形成规模。顾黔老师的方言研究课、王玲老师城市语言调查研究课,都走向田野调查。二十多年来,潘志强老师在中国现代文学讲授过程课中带领本科生考察以绍兴为中心的现代文学遗迹,他以一己的苦行、耐力和低调,感染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潘老师也因此成为文学院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教师代表。老师的讲解,使书本上的文学史鲜活呈现。学生在实地参观考察中,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古代文学也是活的文学,祖国各地散布众多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历史名胜,卞东波老师不但指导本科生阅读纸上文献,也带学生亲身踏访历史遗迹,增强感性认识。如在2019年“寒山诗研究”课程中,他带领学生访问苏州寒山寺,考察该寺中有关寒山、拾得的文化遗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文学之都,散落在南京、丹阳郊野的六朝陵墓石刻自然成为了解六朝文学历史的重要本地教学资源。童岭老师为加深学生对“文史互证”与“二重证据法”治学传统的理解,增强对南朝“兰陵萧氏”的认知,探察《文选》成书的文化思想背景等,自2013年以来,他每年组织选修“《文选》研究”课程的学生,对南京郊区或者镇江丹阳郊区的萧梁及其他南朝陵墓石刻进行考察。考察前,童老师布置诸如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曾布川宽《六朝帝陵:以石兽和砖画为中心》等阅读任务。此外,如“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文化史”本科课程,在合适的情况下,童老师也会利用本地资源,如南京博物院“琅琊王”北魏文物特展期间,他联系南博策展人左骏为当时选课的本科同学进行现场教学讲解。

拓展课堂的方式还有戏剧影视文学教学中的“介入式”实践,引导学生进入市场,如创办“黑匣子剧场”,搭建学生创作与营销的实践平台。本科生参与制作戏剧总计超过30部,其中本科生温方伊创作的《蒋公的面子》在中国、美国巡演,至2020年已演出超过400场次,创造了千万元以上的票房,曾获江苏省第九届(2015)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6年以来,“黑匣子剧场”上演了《杂音》《世外》《米奇去哪儿》《国际饭庄》《故乡》等诸多优秀剧目。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将优秀作品推入海内外市场,《长生》《人间童话》等优秀本科作品突破校园戏剧范畴,进入正规商业制作,接受了市场的检验。

此外,教学的改革还可借助外力,如通过引进世界一流教学资源来推进课堂的拓展。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假期,文学院邀请美国著名汉学家、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倪豪士(William Nienhauser)教授连续开设“《史记》英译工作坊”课程,来自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中文和英文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课程,他们在倪豪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史记》中《韩世家》《大宛列传》等部分的初步英译工作。其中有2位本科生经倪豪士教授推荐,被威大录取为研究生。其他定期开设的暑期研究生课程,如布朗大学王玲珍教授的“中国电影、性别与跨国批评话语”、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李亚非教授的语言学理论课程也向本科生开放。与此同时,学院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开设系列课程,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奥斯陆大学等十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本科生交换项目。

三、“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与作为驱动的“抓手”

1.何谓“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

“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这是文学院前辈、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1983年在关于如何培养文科研究生座谈会上的发言,在今日方兴未艾的一流本科建设过程中,这一方法仍然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为了严格要求,我有一个方法,叫做“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施加压力,第一是“不断地”,不是一回压上去,分量太重,学生受不了;第二是“友善的”,使他感到你是为他好。这样,他才愿意承受。不要疾言厉色,但是规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毫无商量的余地。……如果老师是这样一个态度,学生们原来只能承受一百斤压力的,就能承受一百二十斤,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因为学生们感到老师这样器重、期待他们,又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他们的爱国热情就会迸发出来[7]。

“不断地施加友善的压力”中包涵多种含义:其一,老师要主动提示、督促,要循循善诱。其二,要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压力是友善的,师生关系是在一种亲切的氛围中展开。其三,要不断施加,在于“有恒”,这实际是强调教育或教学的过程性,要持久的、友善的、建设性的身心投入。这句名言所蕴含的高远旨意,也正与新时代本科建设、新文科建设等一系列教育事业的旨趣契合。

“友善的压力”如何持久、有效地传递?为此,必须建立传递通道,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师友会、助教制、书院制重点解决的问题。制度的设计很重要,文学院有党政联席会议、本科教学委员会、本科教学院长与学工联动小组,与师友会等具体推动的设计融合为一体,形成井然有序的网络,确保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健康发展。“交流网络使思想得以成为社会存在”[8],因为有这一师生间互通的网络,教学理念、实践活动才得以传达和落实。

老师在师友会的闲谈式交流中,可察觉到学生的情绪波动与学习动向,便于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通与引导,并为学生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建议。针对课堂教学,每门课程可建立各具特色的“动态、开放的教学交流机制”。以作为核心课程的“中国古代文学”来说,作为老师如何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如何促成学生平时用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材施教,老师有必要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课程学习档案。每位学生可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二周进入探究性的学习状态,以发现、探求问题为兴趣、引擎,以师生商量讨论为选择、提升,以批阅、再阅读与思考作为锤炼,将自己最初的设想琢磨成较为完善的札记和小论文。

结合“课程学习档案”,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平时注重“读、思、写、说”,以及有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讨论的习惯,而不是全班在最后期限集中答疑、赶写课程论文、备考。这一设计,着重于学习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主讲老师、助教的交流讨论,学生通过思考、写作,以及修改后的優秀习作的结集刊印(如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部分课程习作集《学文》已连续出版16集),在平时点滴进步中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思考的自信。

2.严肃而活泼的课堂氛围

仅仅是快乐、充满欢笑的课堂,不一定都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要在快乐与欢笑中保持法度与方向,保证实效与启发。

借助教学手册的规范指示和“课程学习档案”的时间标记,主讲老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有细致的把握,如学生交习作和设想的首次时间、节奏、质量等变化。因而可在一些时间节点(如2周、4周、6周等)利用电邮或课下面对面交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委婉提示,如此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尖子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关注,既提示学生注意学习节奏,也在有针对性的交流中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课程学习档案”可敦促每一位同学勤勉学习,在求索学问的道路上“闪耀”。这种做法看起来细碎繁琐,但效果显著。同学们不会只是“带耳朵”上课,而是课前预习,试图发现问题;老师讲解时,积极跟进,并开启阅读经典的多种可能性;同学们作课堂报告时,也积极参与讨论,捕捉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

以“课程学习档案”作为精细管理措施的课程,如何保证严整中有活力和兴致?老师讲课的内容设计当然十分重要,调动学生的设计也要用心安排。本文第一作者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部分,将小型研讨会模式引入课堂,前文所说的“学生席卡”再次派上用场。作课程报告的同学,报告经助教审读修订,提前一天在微信群中公布提纲。每位学生报告限时9分钟,并事先安排3名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评点提问,同时还有开放性的讨论。主讲老师在听学生报告的同时记录要点,随后向报告人提问并组织班级讨论,最后作总结性的评点。助教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学期末学生“课程参与度”评测的依据。如此精心准备与有序推进,可保证每堂研讨课上学生的精神集中,众声起伏,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学生们捕捉问题与灵光,参与讨论,观摩其他学生的表现,然后在课后再思考,结合读书体会,向老师提交问题设想。在热烈的、内容充实的报告与研讨中,问题引领、学术表达等教学目标皆可达到。

苗怀明教授创新课程研讨方式,他所开设的《红楼梦》研究课程别开生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成为被全国媒体追踪报道的知名课程。苗老师每次课程都会组织学生集中讨论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课程内容不仅涉及《红楼梦》的重要问题,而且涉及学术热点问题,让同学们了解《红楼梦》研究的最新进展。他采用讨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讨论的话题有趣,课堂讲授也生动幽默。通过活泼的课堂讨论与严谨的课程论文设计,苗老师将课堂练习、作业及考核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入门训练。以下选择部分课堂讨论和论文写作题目加以展示:

活泼的课堂讨论题目:

(1)林黛玉为何那么穷,林家的家产到哪去了?

(2)贾宝玉与秦钟有同性恋情吗?

(3)袭人是位告密者吗?她是否应该对晴雯的死负责?

(4)《红楼梦》里的女性是大脚还是小脚?由此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5)《红楼梦》有反清思想和民族情绪吗?

(6)《红楼梦》有哪些写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疏漏之处?

严肃的课程论文题目:

(1)以脂本或程本为底本,以程本或脂本为校本,对《红楼梦》中某一回作品进行校勘。校勘仅限于文字,不包括分段及标点符号。标明底本、校本,以页下注或文后注的方式写出校记。

(2)根据校勘的结果,对本回脂本、程本两个版本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优劣进行归纳和比较。

(3)选取本回中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写成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

学生们的优秀课程论文结集为《寻梦金陵话红楼》《明清文学的青春解读》《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分别于2010年、2016年、202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上得到较好反响。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一强有力的鼓舞,也培养了他们的读书、治学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后来不少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走上学术之路。

3.“读书日程录”与书院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好的教学理念,一定要设计出“抓手”,以求实效。日常实践,也是书院教育的精要,朱熹的读书法或者《白鹿洞书院教条》反复讲说的就是这一问题。朱子的精神,被元代的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予以具体转化,形成可以落实、可以践行的日程,从“着实读书”“反复体验”入手,求“持心坚苦,积岁月以渐进”。日积月累的渐进教育,因此成为一种最牢靠的成长路径。这一要点,也就是《荀子·强国》中所说的“积微”。“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9],日、时(季度)、年,一层更进一层,然每年、每月积累皆从每日积累出发。要做伟大的事业,先求伟大的学业。伟大的学业,起于平常的每一天;欲求雄伟,须先诚朴,先励学敦行。“读书日程录”看似是读书思考的记录,是寻常的记录册子,实际上是在继承、转化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看似是拘泥日常,实则目标近在大学四年,远在日后的前程,期待用“慢功夫”将学生的日常实践内化为一种习惯或精神气质。

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主要是讲明读书的次第、具体办法和时间的分配,在时间安排上,近似于今日的课程表。如此细密,今日不必全盘接受;然每日积微的做事态度、有恒的精神,则要认真汲取。“读书日程录”的设计与用意,就是要切实转化一些传统书院教育中的资源。简言之,一是“积微”,“积岁月以渐进”。二是涵泳,在快节奏时代,做涵泳式的慢功夫,从“着实读书”“反复体验”入手,返本开新。三是开新,在读书论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四是以写作为驱动,读大学中文系的人,要能写、会写,希望通过日常练习,培养或恢复手、笔、纸间的亲密关联。

面向中文本科教育的“读书日程录”,远承朱子读书法,近取胡小石先生与研究生在20世纪40年代实行的读书日课,主要实践方向和方法是:(1)读经典,做实事,于诚朴中求雄伟。日程录总共160页,学生稍勤奋,一学期至少可以写一册。四年八学期,若完成八册或更多,可使前行足迹清晰呈现,用实物证实自己没有虚度时光。(2)日程录中所记,以读书为限。主要是记录读书所得,也可以是上课、听报告、与老师同学交流后的触发。不谈敏感话题,不涉及隐私,这样可方便日程录之后在书院内的正常交流讨论。(3)记录之外,要有思考。同学们课程学习量较大,不强求每天都记录,但一周至少有两三次记录。可以摘抄,但不能沦为赶任务,只是抄书。记录所读书、所关注的问题的体会,或与其他问题的关联;感发文字,要有一些论辩、探求意味。(4)每月导师批阅日程,师生有讨论。每月(或更短时间)导师批阅日程录,针对读书思考情况提出若干建议。每两个月,导师组集合交流讨论各自指导学生的读书情况。(5)每一学期结束,由导师组汇合评定。每一学期结束时,由书院导师组评定日程录等级,评选出10%的优秀读书学生,颁发奖品。同时将这一成绩与书院荣誉课程的学习综合考查,作为颁发书院荣誉学位的参考依据之一。

“读书日程录”作为书院制的核心,是对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焕发了朱子读书法的活力。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日常实践,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减轻学生的期末压力,注重平时累积。同时,“读书日程录”因为与师友会、书院制结合,为师生的交流注入实质性内容,增加交流的质感和学术品位,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制度性保证。

四、结论

中文本科人才的培养,当然要重视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常规项目的建设,更要放宽眼界、长远筹划,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培育出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优秀人才。以此为高远的目标,中文本科教育和教学,还要进一步修炼“内功”。在注意技术和规模的同时,着力内涵式发展,用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资源,在日常实践中落实“文科五育”,逐步建立有价值引领的师生共同体。通过变革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探索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莉,李铁.西方文论关键词第2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72-181.

[2]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66.

[3]肯尼思·J.格根.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M]. 杨莉萍,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253.

[4]钱穆.新亚遗铎[M].北京:三联书店,2004:15,1-2,2.

[5]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2.

[6] 蔡元培等.大学精神[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2:68.

[7] 程千帆.治学小言[M].济南:齐鲁书社,1986:64-66.

[8]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時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 [M].张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172.

[9] 楼宇烈.荀子新注 [M] .北京:中华书局,2018:321.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改重点项目“中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探索研究”(2019JSJG018)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上一篇:法律思想史论文下一篇:生活中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