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25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有多了,给我的感触颇深,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历史这门学科不受学生的重视,被家长学生视作为“副”课,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难记、难背、难理解、难应用、枯燥无味的学科,而且在恩施多年的中考中分值只占50分,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认真思考写一篇语文作文或多记一个英语单词,也不愿意多花一会儿时间放在历史学科上,学生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味索然。所以我觉得要开展好初中历史学科德育方法的渗透,首先就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学生的德育,可以利用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如何应用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多种因素来实现的。

(一)历史教材内容中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八年级历史教材百日维新对英勇就义谭嗣同的描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英勇就义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教学方法的再现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比如,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再如,日本在中国南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居民30万人。这样,对学生进行“以史为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深刻的教育,激起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吗?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三)教师情感的熏陶是情感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就在致远舰即将沉没时,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心。

二、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开展如下活动:

(一)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二)利用世界近代史主题活动三:老照片——新蓝图即火车的历史与未来开展主题活动,从史蒂芬逊发明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到现在的近200年间,火车在不断更新。蒸汽火车、电力火车、磁悬浮列车、在不同时代的路轨上飞奔,铁路交通工具日益现代化。科学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更加安全、高速、舒适的新一代火车已经在中国出现。乘上时代的列车,回顾火车的过去,展望火车的未来,让我们去见证工业文明的成果,感受工业文明的伟大吧!通过本学习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为世界的科技进步并以此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

三、历史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我校为了顺利接受“建始县校园文化建设”的验收工作,这项艰巨的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也和各个学科之间是分不开的,更和每一个班的班主任、学生之间是分不开的。利用历史教室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进行教学、教研,特别是可以发挥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德育工作。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每期黑板报的内容都呈现历史的相关材料,如“五四青年节”、“七月一日建党节”、“十月一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也可通过教具、图片的展示,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了过去,放眼于未来,感到责任重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

四、引导学生古今对照,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开拓未来的创新能力

历史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但历史往往具有许多相似性。课本中一系列史实的叙述都表明了我们今天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所以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指导生活。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与今天热点问题相联系的史料,如割让香港和香港回归,清政府的举借外债和今天的引进外资,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工业强国的确立,再到当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煤炭、蒸汽时代到石油、电力时代,再到信息、电子、纳米时代;从地中海文明到大西洋文明再到太平洋文明,从武力竞争到经济竞争再到知识竞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融入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我国也在不断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如1991年加入的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10月24日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国加入这些国际组织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合作,实现双赢。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革新,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可行的。历史学科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德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正是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国家调整学科布局后的新形势都要求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改革。基于现实需要和个人经验的考虑,有必要区分历史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更加重视课程师资的培训和锻炼,更正学生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认识;同时,在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改进,使其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英语》 教学质量 河南大学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讲话:“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一精神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自2004年9月起给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专业英语,本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 界定专业英语,区别双语教学

《历史学专业英语》是一门历史学专业方向的语言教学课程,其本质是语言课,是以历史学方面的材料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本词汇,并熟悉其语法结构,达到独立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在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着手对原版历史书刊进行翻译,逐渐掌握翻译技巧,能够翻译短小的历史学专业论文,并能撰写短篇英文学术文章;同时通过课堂训练和课下练习,不断提高听说水平,最终能基本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和报告,并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专题讨论。

历史学双语教学则不然,这是一项以语言为导向的专业学习,其本质是专业课。现在大家基本認同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指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他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它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在我国基本上是使用英语为第二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是用英语来讲授历史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浏览学术著作和期刊,准确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能够用英语撰写专业学术论文,能够听懂专业学术报告和讲座,并能够流利进行交流。相对于专业英语而言,双语教学是更高层次的教学,它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以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为基础的专业学习。

然而,我国高校长期重视双语教学而轻视甚至忽视专业英语教学。大多数高校混淆了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完全忽视了专业英语的衔接作用,直接从大学英语的基本语言训练跳跃到双语教学,从而导致了当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错误理解专业英语教学的性质和教学任务、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教材混乱、历史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少等诸多问题。正确定位《历史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2 提高教师水平,改变学生认识

必须明确,《历史学专业英语》是要求教师用英语给学生讲授历史学的专业知识,兼具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以及课堂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失衡,教师不能有效地操控外语授课,学生也不能及时反馈,课堂缺乏互动,往往是读一段、翻译一段,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造成了听、说、写等空缺。因此,积极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水平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经验,综合其他院校的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教师专业英语教学培训。比如举办校内英语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选送青年教师到境外研修;同时可考虑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的外籍教师集中授课,对教师进行听、说专项训练,在语音规范、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同时,需要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认识。学生仅仅满足专业词汇的掌握过于浅薄,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步入另一扇知识的大门。通过对《历史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应该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尝试认识事物的新方式。

3 选用合适教材,增订原版书刊

河南大学曾试用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材料,“我们也自编、选用过多种教材,油印本、铅印本都有,多因内容、结构等原因而屡有缺憾。国内诸多大专院校情况大同小异。一种适用于历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英语用书长期缺位”。笔者接手这门课程后,一度使用过来安方老师编著的《英美概况》,此书框架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生动,以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长期作为各高校外语专业和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但它在内容的涵盖面和深度上不足,尤其缺乏历史学专业知识,更没有包含中国历史的文献。这些缺陷使它不能满足历史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因此,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一直是笔者致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不得不四处搜寻材料进行补充,这种修补的工作因一本新教材的问世而告一段落,它就是武汉大学张德明教授的《历史专业英语》。此书涵盖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英语内容,两者平分秋色,如此布局,实属国内首例;书中选用的资料学术含量高,种类丰富,兼顾通史正文、学术论文和原始资料三类历史文籍,显示了著者的良苦用心。这是一本优秀的教材,适合高等院校使用,河南大学在阎照祥教授推荐后也开始试用。有些高校大力倡行购买国外原版教材,在学生能力许可的前提下,这当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不可因此而放弃对国内优秀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接触原版资料,有必要购进更多的英语原版图书和期刊,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阅读素材,充分发挥英语原版文献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也更好地提高《历史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5-11.

[2] 张玥.高校历史学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 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育,2007,1:40.

[4] 阎照祥.特色多多的历史专业英语教材—— 读张德明教授新作有感[j].历史教学:高教版,2007,9:110.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 旅游本科教育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在地理、历史、管理、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专业的院系中皆有分布。据吴必虎等人调查统计,全国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前三名学科情况大致如下:与管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39%,与历史文化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20%,与地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13%。该文称历史专业开设旅游管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人才需求量下降采取的“自救”方式。本文认为旅游教育依托历史文化有其合理性,但近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确也存在诸多弊端。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学科理论发展及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恐怕在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将继续存在;由此,本文对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进行了反思,以期裨益现实。

一、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

学科理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根基,旅游学自不例外。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方法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是确定高等旅游教育宗旨、培养目标的依据,也是构建成熟、稳定的旅游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依据。由于目前相对成熟的旅游学科理论尚未形成,因此在专业最基本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旅游专业都存在一定问题。以研究中对“旅游”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侧重、把握为例,采用“经济性定义”与采用“文化性定义”的学者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想就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侧重经济类学科,后者侧重文化类学科,这种差异必然会相应地反映在教育安排上——前者大多隶属于经济、管理专业;后者多隶属历史、文化专业。

旅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而旅游学应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借助多门学科理论来完善其专业课程,于是有些学者就在多学科交叉性上作文章,希望借助概念模糊化来解决旅游学科属性,最常见的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事实证明这么做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弊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真正打破相关学科间的壁垒,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中实现不同学科分支的融合,是很难办到的;所以“综合性学科”理念体现在学科设置上,往往是经济、管理、文化等诸学科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之“博”有了,课程之深度却减弱了。

这一现象在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教育中相对更为突出。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表现出“求全”特征,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管理学、景观规划、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甚至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分支,网罗无遗,统统设置。由于对旅游学理论本身研究的不足,这些学科大多难以以分支学科形式系统纳入旅游学学科体系中,而是多相互割裂、各成一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造成课程设置庞杂而无序,更为严重的是学科体系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课程设置与学科理论“貌合神离”成为两张皮: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却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知识体系芜杂,专业学特征淡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去旅游”倾向:与此同时,课程的有效性不足,结果往往使学生感觉到“两头不靠”——既欠缺旅游学科的思维训练,也没有充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毕业生质量、就业,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出现了高考报名旅游热、历史冷,毕业去向却正好颠倒过来的差异。

历史学办旅游,依托应是旅游的文化性特征,但历史学毕竟不能等同于人类文化学,加之增开旅游管理专业确也不同程度存在历史专业“自救”意识,譬如一些历史院系开设旅游专业的目的,一是教师福利“脱贫”,二是为历史学学科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于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就成了许多历史系寻找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科理论依据,对这一定位的浅层理解的结果,一是舍本求末远离历史文化,二是不同程度造成了“去旅游”倾向。

二、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

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主要分支,这些分支也正在成为旅游学科设置中的主导学科。从国外旅游研究动态分析,后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超过旅游经济学等分支,旅游研究这一认知趋势反映出学界对旅游活动本质的关注正从其经济内涵向文化内涵转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对于旅游学科本质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提出了旅游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等诸多观点,无论那种主张,大致都认同旅游现象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对文化在旅游行为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而已。研究旅游之本质,笔者赞同冯乃康的阐释:“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目前国内外旅游行为中生态化、人文化两种明显趋势也是对旅游文化性的有力佐证。

但近年国内旅游学研究力量却多集中在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前三个分支上,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这一差别,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及与此相应的旅游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认识的偏颇程度不同地制约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前文所述,我国约有20%旅游专业课程开设在历史专业,这原本是有利于对旅游文化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发掘的,不幸的是,由于对于旅游学本质的肤浅认识,一意孤行地强调旅游专业的经济学、管理学内涵,错误地将其认定为是旅游学科核心内涵,而将学科其他分支,包括处于真正核心地位的旅游文化分支,置于无足轻重的附庸。与这一肤浅、偏颇理解一致,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多存在本末倒置、扬短避长致命弊端,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过度强调非历史专业所长、非旅游学核心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分支,错误地冷落与历史学关系密切、张扬旅游学本质的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等分支。

旅游学的“去文化性”趋势是令人担忧的,它一方面使得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无法真正发挥所依托专业的特长,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使旅游专业课程教育脱离了旅游学的本质,培养结果不堪设想。从旅游学对其本身基础理论的解释力不够,分支学科未能完全有效建立等研究现状来看,旅游本科教育出现这种偏差似在情理,但对于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高等教育,若因一味舍本求末过度“经济、管理”等分支造成“去文化”倾向,却不啻饮鸩止渴。特别

是在一些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文化不能仅仅作为把旅游专业设置在历史系的理论“借口”,而应该真正地意识到旅游的文化性,从学术角度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性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从而真正践履发展学科、服务社会的高校教育宗旨。

三、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现状是由于各高校专业师资水平参差次不齐,特别是个别高校师资水平低下,导致不同层次培养目标混淆,特别在本科教育这块存在明显的“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本科与专科,甚或与普通高等技术教育衔接差异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教育师资相当部分都是由其他专业、行业改行而来,这是一个先天不足。师资转行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学术出身转行,这些教师多由经济管理、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改行而来。这些教师大多在原来的专业获得过硕士、博士学位,有着较好的学术素养。术业虽有专攻,但各学科的科学性本身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融通,特别在研究方法、思维等领域,所以这部分教师多能通过对旅游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参与等,很快转入旅游学科,并通过对旅游学及相关分支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授水平。这部分师资目前多已成为旅游专业硕导、博导中的骨干。

二是行业出身转行。旅游专业成立伊始,专业老师短缺,不少学校为应急从旅游企业调入人员,这部分师资多是80年代旅游专科、本科毕业,当时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旅游教育得到了超常态发展,所以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加之,期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所以他们来自实践的经验性知识也缺乏深度和体系。这部分教师调入高校后,由于缺乏学术意识,大多没有接受进一步深造,于是乎只能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客房、餐厅操作技能,由此进一步模糊了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两不靠”的迷茫,且在一定程度上悖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情况,在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由于存在如前文所叙的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两大认识误区,加之一些历史系本身设置旅游专业本身的“动机”不纯,甚或有栽“摇钱树”的嫌疑,在设置旅游专业后,也没有及时组织科研梯队对旅游学及旅游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旅游学科的建设研究甚少,所以依托于历史系的旅游专业在师资上存在将后者,严格讲是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奉为“行家”,于是乎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其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不仅严重制约了旅游学发展,甚至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混乱。

四、改进建议

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的学者汇聚旅游专业,原本可以较好地体现“旅游学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这是国内外旅游教育基本认同的理念,但前提是不同学科出身的师资必须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所讲授分支学科形式在旅游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着清晰认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各自为战、渗透性不强;另一方面就是学术素养较差的教师对旅游学本身研究不够、学术意识淡漠,这都是引致上述问题的直接根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本文对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本科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

由于旅游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借助多种学科知识全方位设置旅游专业课程。近年国外的旅游教育实践也证明,旅游专业设置名称、数量并不存在固定模式,无论哪一类旅游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只要能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能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既突出特色,又不失旅游学科的专业性,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旅游行业结构,一般都设置有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针对我国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依据旅游行业结构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办学背景、区域旅游业特征两个主要因素,灵活设置其他专业。对于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就应该充分发挥依托专业科研、师资优势,应该注重突出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等专业,从而突出办学的专业特色。在一些文物资源大省依托历史学设置的旅游专业,还可针对当地文化遗存的类型进一步细分设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设置上体现旅游学文化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分支更趋于合理。

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痕迹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根据依托专业学科、师资所长“因科设课、因师施教”,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刻意“避讳”所依托专业的性质和原有专业特色,更没必要为了增强竞争力,在教学计划中直接引入大量热门专业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低水平拼凑嫁接,口径倒是宽了,但却引致专业定位模糊,学科体系失之庞杂。

2.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首先从历史(文化)院(系)角度应该端正设置旅游专业的动机,应该把旅游专业和其他历史专业一视同仁。目前,大多旅游专业为满足区域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开设有旅游自考专业,这也是设置旅游专业可以增加的主要收入。从院(系)来讲,一方面不能为增加收入,无限制扩大自考招生人数,过量增加旅游师资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更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在教师教学、科研考核上对旅游专业老师网开一面,放低标准。个别高校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方向教师在考核时,竟依照“教学型”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教师每天疲于上课,很少涉足科研,这样万难保证旅游本科教育质量。

其次应该努力优化旅游专业师资结构,应通过提升师资的学术水平,增强其科研能力,逐步完善旅游学科建设,完成旅游本科教育目标。依托于历史专业的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应从实际出发,特别是针对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应加强学术训练,使他们通过学术补课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一些高校也曾采取分批派送这部分教师到国内旅游专业设置较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学术自觉意识,而校方也缺乏学习后科研成绩考核,进修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学术福利,成了变相的异地长假。所以院(系)应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引导、推进教师的科研工作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整个旅游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新高考制度的确立,人们日益认识到如何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考高考测量目标、内容、形式及其技术的变化和定位,更是对广大教师如何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这种形式,传统的考试测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后课程考试测量的需要。如何跟紧时代步伐,做好命题改革工作,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考试测量;改革

一、新课程与高中历史学科内容的改革

时下,新课程的改革正在紧张的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或者编年史的方式以时间先后顺序,或是按照同一个朝代,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都融合在一个章节里。而是按照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的分类,分別编成不同的必修教材。这样使得高中课本更具有历史专业性,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以专题方式呈现

课程内容不再以通史或编年史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对内容进行精选之后,以一些专题方式加以呈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与空间范围,避免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内容重复。

1.课程内容少而精

新课程内容打破了原来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突破了古代史的王朝体系,挑选对高中学生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构成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历史专题,避免了以往知识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减少了学生学习内容,减轻了学习负担。

2.课程内容的设计有较大的回旋空间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对知识没有作过细与太过具体的规定,这一点做法给教师教学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选修。

3.新课程的内容更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增加了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的内容

课程内容对政治史与经济史的内容在比例上作了一定的削减。特别是删除了一些艰深的制度、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增加文化史、科技史、法律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比例。增加了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这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具有时代气息。

4.面向世界,更具有包容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添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而且编入了不少世界史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感受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更好地认识祖国文化,把握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如何改革

(一)考试测量命题改革的要求

1.为了编制合乎需要的题目,教师命题前,应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作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考试性质和目的,确定题目的取材范围、题目的形式与数量。一个考试测验的好坏与命题时材料是否适当密切相关。

2.历史考试命题应该多创设新的情境,运用多种表达方法,不要直接抄录课本的原文,以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

(二)考试测量命题改革的具体方法

1.优化提炼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板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紧急、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很多的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的看待,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考试测量的命题不可能局限于模板和专题来命制,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板和专题加以整合处理,构建学科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2.改变命题方式

在新课标下,由于基本知识的确立比较困难,所以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加以缓解。列如,在命题时可以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在选择题和论述题中也提供材料。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命题时多创设新的情境

历史考试命题时多创设新的情境,不要直接抄录课本的原文,以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运用平时培养的能力来思考解决问题。

4.改变评分标准

改变以往踩点给分的方法,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反应出来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分层次给分。

三、考试测量命题改革刻不容缓

考试测量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同时也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是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步骤,在教学体系中尤其重要。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做好考试测量工作,跟紧时代步伐,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了新课标的实验,似乎改革不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必须和教学改革同时进行,而且考试测量的改革应该立即展开,否则将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

四、结语

伴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和实施,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传统的考试测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后课程考试测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优化提炼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改变命题方式、改变评分标准等方式,适应形势变化,做好考试测量工作,跟紧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于信凤.《考试学引论》[J].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J].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聂幼犁等.《中学历史学科学业评价》[J].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社会学课程论文下一篇:女性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