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3-03-07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伴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也逐渐走进教师和家长的眼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后一直提倡的教学方针,它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加强对自身的认知,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那么在小学音乐中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呢?结合教学经验,对激趣法、演示法、情境法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保证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音乐一直不受重视,有史以来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升学不会被考到,所以常常被其他课程所占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课程逐渐浮出水面,得到了大家的关注。然而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守旧的方法,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根本不上心,久而久之,音乐课程的开设失去了它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入手,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喜欢上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希望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激趣法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不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激趣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以此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声音辨析时,笔者让学生通过手里的工具进行敲打,比如,铅笔盒,直尺,桌子,还有书本等,经过有节奏的敲打,让学生区分音质和音色,从生活中去体验不同的声音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之后笔者将乐器的声音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力度和手法去敲打乐器,从而体会声音发出的效果以及声音带给人的快感。总之,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掌握课堂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得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教师利用音乐器材或者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音乐直观性地演示出来,从而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体会音乐的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增强记忆。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指出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之后通过弹奏不同的乐器或者播放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增加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音乐情趣,同时提升自身的艺术情操。

例如,在乐器教学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乐器的照片,如“小鼓,笛子,箫,钢琴,风琴,吉他,萨格斯”等,让学生首先对乐器有所认识和了解,之后展示了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和各个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随后笔者运用课堂中的教学工具——吉他,独奏了《两只老虎》这首歌曲,为学生演示了弹奏吉他时的手法以及曲谱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对各个乐器的认识更加深刻,培养音乐思维和意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情境法

情境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为了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法,在课堂内容导入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并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总之,情境法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其应用的过程,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将其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学生戏曲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京剧,并创设了问题情境,问学生是否听过戏曲,很多学生都说家里爷爷奶奶爱听戏,自己没有听过。之后笔者又将戏曲中的脸谱图片展示给学生,并且播放了“变脸”这一民族文化的小视频,让学生对戏曲产生热情,最后给学生播放了《说脸谱》,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主动学习戏曲,体会戏曲的韵味,积极探究戏曲的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可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带动学生投入课堂中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课堂知识,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进行音乐教学就要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兴趣入手,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音乐的乐趣,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从而发挥自己的天赋,创造出更加优美的乐曲,为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开一道门,为实现学生的理想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为社会的多元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丁琳.浅谈小学音乐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3(6).

[2]吴琼.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构建[J].音乐时空,2013(8).

編辑 王 敏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标教育教学标准特别规定,课程教学的规划应当和学生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加深课程知识理解,创新设计课堂的真实生活情景,在趣味的情景课程讲解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抽象知识的真实转化对于学生日常课程学习十分重要,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情景观察、思考,激发思维想象的能力,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成效得以大大提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情景;能力提升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本人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新颖教学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具有很多优势,使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具体,融声音、图画、视频于一体,抽象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具体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大大的启发。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十分有必要,启发学生动态思考,营造活跃课程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充满好感,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课堂知识讲解的容量显著增加,课堂知识讲解更加详细;另一方面课堂环境十分轻松活跃,学生们自觉学习积极参与课堂问答,课程章节的授课效果良好。通过多种形式的绘画以及影像展示,强化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们知识学习的深度逐步加深,启发学生相关认识。学生思想政治认识和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收益良好。

比如,在对《我们的民族精神 》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能一上课就对具体的知识进行讲解,而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哪个朝代的精神内涵较为丰富,具体是什么?我国有“诸子百家”的说法,具体指的是哪些,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方面的推动作用?表面上看来,这些问题同这课的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是学生对这些新颖的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从而充分促进具体知识的学习。

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创设问题教学情景

教师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时候,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在教学问题上下足工夫,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己的思维,对相应的学习对象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有效解决思想政治中涉及到的众多问题新课标思想政治教材创新性的在每个章节都设置了大量的思考问题,这类问题普遍结合生活实际情景,如此一来就能更好的启发学生课程学习好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问题学习。开展开放式问题教学能够很好的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学习作用。构建开放为问题情景应当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老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到问题情景中来。基于这一形式的课堂教学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基于启发思维模式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程发现、理解、感悟,开放性施教原则带来学生引导的良好作用。

三、借助于学习材料,创设扩展性教学情境

在对高中思想政治书本知识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比如,教师要对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政治材料进行充分的收集,或者在报刊杂志、网络、电视或者广播中寻找于高中思想政治有关的学习材料。找到这些材料之后进行充分的加工,让这些材料能够成为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素材,可以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从而对高中思想政治进行有效性学习。

比如,在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当中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关注。比如,人生的在饮用自来水质量下降了,对这个问题就要从很多方面进行分析,水质下降,是当地的水土质量发生了问题,而环境污染会涉及到当地政府对矿山开发等诸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从而追溯到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备等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这些都是高中政治課堂学习中的重要材料,以此作为学习的素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政治思维的形成。

四、创设评价情境,展示学生自信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活求知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对具体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之后,创设相应的评价情境。教师的评价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最终的评判,而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给出一种建议和意见,从而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自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而有效的评价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创设的评价情境并不只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借助于相应的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实现个体价值。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和掌握了学生的课堂实际学习情况之后,在学生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发言和作业进行相应的评价。或许是一个温和的手势、一个奖励性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眼神、一段鼓励性的话语,这些都能够形成良好的评价情境。另外,对于那些无法充分调动自己学习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体现出足够的耐心、关心和尊重心去对待,对这些学生身上微小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捕捉,创设良好的评价情境,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 高中政治教材中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德育资源,

比如,在对《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借助于这部分知识的良好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走进哲学,对人生进行最大程度的问辩。对于学生的大胆想法,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引导。

总之,创设情景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引起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能够深入的引导学生教材知识自我探究意识,借助于相应的思想政治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思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恩章;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当代教育之窗[J];2016年第12期。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体育课,对于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教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要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一线体育教师要精心备课,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向40分钟要效益。教师要为课堂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注重新课程的创新教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努力增强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转变观念;精心备课;创新教学;激发兴趣;发挥主體性;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现在的孩子,想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可以让自己在学校繁重的学习之余活动一下,可是又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为体育课上一直是枯燥乏味的练习,都觉得没意思。如何带动他们走进快乐的体育海洋中,并使他们游得快、游得畅、游得开心呢?体育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一、转变观念,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对体育课有着较大的冲击。由于面对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反正不影响升学。甚至有些家长、老师反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怕影响文化课的学习。近年来体育成绩纳入中考,这种情况有所减少,但学生、家长似乎是为了体育成绩过关才上体育课。

随着有效教学的提出,体育课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体育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技术、理论,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校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多以技术教学为中心,教学效果偏重于“学会某项技术”。而学生呢,在严密的组织下,在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只是机械地练习,没有思考、探索,学生自然没有积极性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这种练习、厌学的苗头也就出来了。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课教学要着眼于教学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变“传授”为“点拨”,思想上要转变“教的目的”为“学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

投掷教学是一项比较枯燥又不易掌握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蹬、转、挺、送、拔这些动作,说起来简单,要完全掌握却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由于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而同一动作的反复练习,不但易出现受伤,厌烦更是可想而知。如果把投掷动作加以改动,那么情况就不同了。如,掷垒球的课上,首先把垒球进行“化妆”,用彩带把垒球包上,在准备活动时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同学们作转髋、扭腰等舞蹈动作,及时鼓励学生个性表演,同学们在此氛围下跳得兴高采烈,在不知不觉中活动关节、提高灵活性的目的就达到了。随后进行“情节化”教学,先进行“卫星上天”练习,看谁的“卫星”能划出最美的弧线。然后进行“投准打靶”,根据学生实际,设定一定的目标,同学们就一个目标一个靶子地不断进步,他们的投掷能力也就得以不断提高。

二、预防伤害事故,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

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是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保证学生成长发育,提高运动素质,掌握运动技术和体育知识。体育课伤害事故,是中小学体育课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伤害事故一旦发生,轻者影响运动功能,妨碍日常生活,重者可引起大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若在体育课中不重视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伤害事故。这样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还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有效教学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预防伤害事故的意义,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要求学生一律着运动服装上体育课,严禁穿皮鞋、戴首饰。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合理安排锻炼项目和运动量循序渐进。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和防护,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要加强易伤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锻炼,要注意观察肌肉反应、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注意纠正和改进学生技术上的一些缺点。了解体育场地温度、湿度等情况,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使体育教学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强保护与帮助,练习某些幅度较大的动作时,教师在学生落地时搀扶或提拉一下,能使学生有信心和安全感,避免学生受伤。

课堂上关注学生状况,加强医务监督。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脸色变化、出汗情况等,以便调节运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还应掌握必要的卫生急救知识,一旦出现伤情和意外,可进行初步的紧急处理,根据病情转医院或通知医生前来救治。课堂最后要做好整理活动,在体育课结束前10分钟左右,进行一些放松练习,促使人体机能更好地恢复。

三、精心备课,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

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离不开精心地备课。教师们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案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远大于课堂施教所用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尽心尽力、认认真真精心备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备课一定要做到“备教材”和“备学生” 的有机统一。备教材,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如单元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等。同时,教师对教材要有独特的理解,能够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挖掘出教材的内涵、精髓,深入浅出,只有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教师课前应了解班上学生的健康状况,哪些学生不宜从事剧烈活动,哪些学生有过伤病。同时还要在学生中普及体育卫生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卫生习惯;预估学生对自己所教授的运动技能或知识的接受情况。

四、提高业务能力,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教师是授业者,更应做到给人“一桶水”,自己有“一缸水”。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的示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促进学生积极模仿。我们会发现,学生喜欢和崇拜运动技术过硬、教法新颖灵活的教师。在一堂体育课当中,如果教师表现出非凡的技术水准,学生必然对他无比崇拜,而体育教师从中表现出的体育的魅力,更使学生对这项运动充满了向往,使学生对教师教好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能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知识。此时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点拨,那必然事半功倍。

如在跳马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跳马的基本技术及目标,学生望着“马”,是既想跳又不敢跳,这时教师的示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个优美轻盈的、面带微笑的分腿腾越,不仅带来了掌声,也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并用恰当的评价进行表扬,促进动作的掌握,使整个课堂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这样的示范,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产生“长大后我就成为你”的愿望。

五、方法灵活,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现代教学观认为,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多种教学方式,使各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目前由过去的幻灯、电影、录音、录像、闭路电视教学,一跃进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代,特别是国际国内信息網络的开通,网上的交互式教学已进入体育教育中,电脑教学软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熟练运用当今现代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开创现代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六、发挥主体性,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动力

体育教师应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应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不必拘泥于技术动作的精确程度,要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大部分学生特别想体现自我,只有在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充分展现自我。

(一)在进行技术动作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有以下两种方式:

1.在进行某项运动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自我摸索,互相探讨、学习,凭感觉进行练习,然后,集合起来进行探讨,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接下来再进行练习,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正确动作的印象。

2.学生在学会基本的动作后,进行自编、自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上展现他们的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体会惊喜。例如准备部分的编操。

(二)素质练习中,在练习方式和外在形式的组织上,给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的宽松的环境。

1.在外在形式的组织上,例如快速跑练习。在快速跑练习时,一般都是两到三人一组进行跑动。如果固定搭配的话,学生由于素质之间的差异有可能造成两人之间差距过大,致使谁都无法尽全力跑动。但如果让学生自由组合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愿意找与自己水平相近的同学一起跑动,这样锻炼效果就更佳了。

2.在练习的具体方法上.学生可进行创新。如在练习腿部力量时,大家可以利用体操凳进行换腿跳练习。有些学生会趁老师没注意时,把练习动作变成了从地上跳到凳上再跳下去等等其它动作,老师可以趁机鼓励他们继续练习、创新,学生会表现出极高的兴致,把一堂力量练习课搞得很活跃。

(三)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游戏当中,让请假的学生充当裁判。使学生感到老师真正地融入了他们当中,学生与老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像这样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实践、独立思维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教师、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也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样的运动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创新。这样,在每一堂课当中,教师都会感受到很多不同的惊喜。当然,教师还是体育课中的调度者,应适时的调节气氛,对请假和有病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照顾,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安排适当的运动,在他们当中选出一名负责人,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变动,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的益处。因而,教师要创造一种松而不乱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良好的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的快乐。

七、激发兴趣,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一﹚充分利用好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任何课程的基本要素,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那种封闭的、沉闷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比高低,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对比赛和游戏感兴趣。因此,在一些纪律性较差的班级,对一些锻炼目的不明确,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更要注意运用竞赛和游戏,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先把兴趣激发出来,然后运用兴趣迁移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各项教材。运用竞赛和游戏,对一些纪律好的班级,同样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的作用。有的班级虽然纪律好,但学生不活跃,显得呆板,如果适当运用竞赛和游戏,就能使课上得严而不死、生动活泼。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师比较理想的做法。

﹙二﹚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进行体育教学是通过语言、音乐、图像等抽象出对学生产生心理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练习的形式、练习的热情程度。要真正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彻底改变传统的“一支口哨,一张嘴”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声、形、色等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投掷时,先用录音机

播放一段抗战故事的片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教师以“指导员”的身份带领“战士”进行“轰炸敌人碉堡”(投掷)、“抢占敌人弹药库”(障碍游戏),同时配以飞机轰鸣、枪炮声及激昂的冲锋号角声。结束部分则让“战士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尽情欢呼,庆贺胜利。整节课栩栩如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八、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补充

计算机辅助引入体育教学,不只是用WORD打几个字、编辑几个文稿,也不只是为观摩课演示一下体育课件,而是应该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需要我们厂大体育工作者去实践创新和开拓。计算机辅助引入体育教学,也不只是简单地移植或借用,而应该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整合。

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是目前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方面。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文章、图形、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模拟、仿真、交互、情景、创设等)的形式与表现手段,正改善着人们的认知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课件的开发与应用。是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现代网络技术(硬件、软件)的发展和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如用体育与保健知识学习与演试系统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学生的体质与能力,得出结论)。

(二)体育教学信息查询与交流

网络的最根本特性是资源的共享,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我们不但可获得体育教学所需的更多信息、更多资源,而且可以储存信息,与同行交流等。

(三)辅导体育教学研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引入,为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办法,使跨区域的协作教学研究成为可能。如不同领域学生体质比较研究、应用计算机模仿和仿真技术而开展的学生体质发展模式研究等。

(四)自动化办公

学生体育成绩的输入与评价、学生体质的测试与评价分析,各种竞赛的编排等是广大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如何从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除运用一些大众化软件,如WORD编写教案、EXCEL進行数据统计等,更需要开发基于体育教学实际的应用系统。目前已有的,如“体质监测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体育教师工作的效率。随着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必定会进一步促进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明确体育锻炼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的体育课,精心备课,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预防伤害事故,确保体育课正常有序地进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达成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当下,小学生及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分析和教学,同时还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此情形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语文水平、思维发展、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现阶段的小学永远的教学目标,巧妙的将下的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和拓展,利用多样化的元素来全面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基础上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的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阅读。

一、当下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四年级当中占据了相对较大的比重,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综合实战能力、文章复述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小学语文的教学重要性,也根据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对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改进,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很难为学生预留较多的阅读和交流的空间。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阅读知识和技巧的情况之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固化的思维。另外,有的四年级语文教师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禁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语文阅读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讲解,但却没有结合学生的日常阅读情况可能表现来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另外,部分教师虽然为学生布置了相关的语文阅读任务和实践活动,但却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这也会使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巧用对话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展四年级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渠道来搜寻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素材,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多样化对话活动的设计。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从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两个层次来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思考,在教师明确该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引导标准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语文课的阅读,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直接的文本内容进行“对话”。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段阅读文章的对话,通过肢体表演和语言描述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认真理解来进行相关段落的分析,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和探究来感悟和体会文章当中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的魅力和内涵。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活跃性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的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的禁锢,利用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元素将复杂枯燥的文字进行生动具体的转换,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之下,身临其境的进行语文阅读和思考。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全面加强对课程教学进度的重视,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之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进行阅读思考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活跃的情感,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例如,在进行“火烧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向学生呈现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等形态不同的天空,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云彩的色彩和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列举一些与火烧云有关的谚语和俗语。然后,在微视频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文章当中利用怎样的顺序介绍火烧云?”、“火烧云都有哪些变化?”、“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火烧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视频来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讨论和自主思考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阅读。最后,教师在进一步的进行相关阅读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加深学生对火烧云的理解,同时也能通过阅读引导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三)通过分层探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受到自身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针对同一篇课文或者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充分考虑班级当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螺旋递进式的原则,根据学生层次和阅读目标设置分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语文课堂阅读。在这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巧妙的进行课堂互动环节和阅读探究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来进行融阅读,通过探究与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语文阅读问题。

例如,在进行“端午节的由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些与端午节和屈原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此来全面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然后,为学生设置分层探究问题:“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端午节到底怎么来的?”、“你认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对课文和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并通过分层探究和讨论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师还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推荐一些与端午节或屈原有关的阅读书籍和文章,或在端午节期间组织“艾香悠悠话端午”、“粽香传情,爱国端午”、“爱赠父母、体验端午”、“屈原情怀”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活动,动员每一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与合作探究能力。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一场文本、教师、学生相互交流、对话的盛宴,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把握当下的阅读教学趋势和新课改教学要求,与时俱进地树立全新的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来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制定。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对话教学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教学情境来进行重难点阅读内容的分析。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来开展多样化的分层探究和实践月的活动,引导和动员每一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为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鑫颖.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7):158.

[2] 刘凤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9(18):125.

[3] 山西省临汾市西关小学亢莉.基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N].发展导报,2019-05-14(019).

[4] 朱玉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05):96-97.

(作者单位:信宜市镇隆镇荔枝小学)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活动,也是学生积极参加、互动的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效能的提升,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性强,也与学生的参与密切相关。高中数学教学效能的提升,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关键方面入手,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反映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仅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质量,也对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教师队伍中不乏抱着“教好教坏一个样”思想的教师存在。长期以来,教师薪酬待遇的偏低以及教师待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某些教师更加坚定这样的教学态度。抱着这样的思想从事数学教育,显然不会提升教学效能。

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重视学生的分数,而且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与分数密切相关。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集中在帮助学生提高分数,重复强化解题的训练。学生获得的数学教育是对于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这显然不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目的的全部。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需要在教师选拔和教师队伍思想建设上做功课。从教师选拔上剔除不具备师德的人才,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学校提供必备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建立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而非以分数为准绳。

二、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仍旧十分广泛。“填鸭式”模式的弊端是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不利于实现教学效能的提高。教师讲授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枯乏。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接收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生知识的累积,会使学生更加缺乏学习的能动性。教师的辛苦劳动,没有实现预期的产出,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能动性发挥。

当然,并不是反对填鸭式教育。高中数学难度的提升,需要教师讲授数学的原理和理论知识。重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进行必备的远离传授基础上,尽量重视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允许学生发表个人的思路和见解,采用多种活动和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素材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积淀,高中数学课程呈现出的数学知识仅为沧海一粟。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获取丰富的数学教学素材提供了便利,让数学课堂教学素材丰富化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热爱数学学科之外,具备搜索和筛选的技能,具备厚实的数学科学知识积淀。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具备长远、开明的学风。

重视数学学习素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数学本身是问题和方法统一的载体。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回归于生活的科学实践。数学素材的充分挖掘和筛选,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探索精神,而且会影响学生数学观的确立。

挖掘数学教学素材,趣味性、挑战性和现实性是首要的。高中数学课程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生活关联密切性较强,教师需要在趣味性和挑战性上做足功课。趣味性和挑战性本身就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而且其趣味和挑战是知识传递的优秀载体,将教学活动中的方法、数学情感释放出来,促进教学效能的更好发挥。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被列为教学目标。但是,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涉及非常少,或效果甚微。传统的培养方式基本上是任务型、目标型和挑战型。这些模式出发点是基于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来讲,是额外的、口号式的学习任务,甚至是负担。从这样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的期望是错位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的是明确的,方法是直接的、功利的、效能低的。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简单的学会了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付诸实际运用等方面的基本认知能力,而是对于自己的时间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相对于认知能力而言,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来提升,也不能依靠提高基本认知能力来实现,它需要教师本身和教学活动、内容多方面的合力来促使这样的能力从学生身上生根发芽,结出果实。

时间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对于教学活动实践来讲,并不是难以实现。这些能力的特质具备个体主观感知到自我优化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身教来实现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要依托来自于学生内在的动力和自我意识。当然,作为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基础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如果一名学生尚不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知识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以基本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具备足够的耐心。只有懂得怎么去做,如何去解,才具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能。

上一篇:一体化教学论文下一篇:教育教学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