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

2024-03-16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应从政府职能、服务理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朝着一体化目标迈进。

关键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体制机制;群众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发展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1]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城镇的规模扩张,也不仅仅是让农民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是要让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城市化,能够和大中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文明。[2]因此,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层次的重要标识和检验标尺,而公共文化的发展水平则决定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总体发展的层次与高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公共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化,它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现象。主要社会功能是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大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在此基础上,作为政府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文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等的服务。相对于其他文化服务来说(如市场方式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等基本特征。[3]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种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全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基本服务方式。

新型城镇化大格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程度决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是否注重公共文化設施建设,是否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否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否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都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

二、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个文化大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河北省提出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型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按照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性文件,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和长足发展。但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4]

(一)政府服务理念存在偏差

在通常意义上看,城镇化建设的最显著表征是工业化程度,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经济的增长值。但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还包括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文明程度的提高等。在这个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人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经济增长依然是各级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这一理念的偏差,导致政府官员过度看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再加上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服务态度不到位,从而导致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文化建设强省,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与要求极不适应。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改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跟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脚步。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配套

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保证,但河北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在现有的11个设区市中,至今还有一个市没有图书馆,2个市没有群艺馆,172个县(市、区)中,还有11个没有文化馆,18个没有公共图书馆,而现有的“两馆”评定级别偏低,不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老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文化馆舍年久失修,或者被挤占挪用,都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现有的文化场馆和设施设备使用率低下,许多政府高额投入的文化设施设备在验收达标后,由于后续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致使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脱节与冲突。

(三)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公共文化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事业费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上海、广东、浙江等文化强省,甚至落后于青海、宁夏、西藏等偏远省份。2010年上海的人均文化事业费96.8元,河北省只有9.6元,虽然自2012年开始河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猛增到24元,但其他各省也都在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文化建设强省。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和设备更新、运行维护、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等经费无法保障,公共文化活动手段和方法无法创新,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批专职和专业人才队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十分匮乏。一是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大多聚集在省市级文化事业单位,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站专业人才奇缺并严重老龄化;二是由于用人机制不完善,在河北省各个公共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普遍存在着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大、专业不专职、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等现象;三是奖惩激励措施普遍缺失,一方面“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观念致使一些人的服务缺位或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另外,河北省比邻京、津,在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这既是河北省的区位优势也是河北省的区位劣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河北省文化建设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公共文化专职专业人才结构性匮乏,基层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又造成人才存量难以激活,严重影响河北省公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认识水平的制约,长期困扰河北省文化改革的因素并未消除,一些基础性问题依然存在。对标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执行标准,河北省的文化达标执行力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较大差距,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公共文化需求也极不相符。正是这些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步伐。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河北省是个文化大省,但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文化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是处理好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三是处理好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对已经普及的地方,重点提升文化发展内涵;四是处理好区域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与新城镇发展趋势和特色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切实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同步使用,确保新型城镇民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同步提升。

(一)明确新型城镇化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

在新型城鎮化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各级政府必须将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和谐进行。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须突出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规划设计、指导协调、机制体制、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环节都要求政府不能缺位。

1. 树立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政府的事情,因此新型服务理念要求政府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和发展内涵,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核心概念,以人为本,自上而下全方位树立起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努力缩小城镇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才能正确发挥政府职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2. 明确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文化事业发展,并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合理的组织领导机制、服务协调机制、政策法规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等等,通过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自上而下地实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与机制基础。

3.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倡者、主导者和推进者。面对目前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政府必须明确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及推进职能,并充分利用政府对相关部门的号召力和行政约束力,配合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政策,创造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投资环境,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在社区、校园、乡镇、企业、军营等范围内搭建公益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盈利性质的文艺院团以微利向民众提供各类文化产品,指导各级各类文艺文化团体因地制宜地展开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共享精神文明成果,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和必要的设备物资。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建设和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因而政府必须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城镇建设合理布局,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为阵地,建设起真正惠民利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 继续实施市、县两级公共文化馆舍建设、维修和升级改造工程。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可设立专项资金分年度对那些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有能力扩建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给予适当补贴,用以维修、扩建或升级改造。

2.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工程。对全省尚无图书馆和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市、县(区)、乡(镇)、村(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力争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公共文化全覆盖,形成完备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3.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工程。按照国家标准,河北省图书馆和群艺馆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部达到国家评估定级的最低标准,并力求提高达到最高标准的比例。同时大力推进各级标准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4.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按照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电影院推广工程、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等的要求,结合河北省实际,推进“河北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建设,使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5. 实施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程。在秦皇岛市和廊坊市完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9个设区市继续申报示范区,并在每个市重点扶持2~3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争取在两年内在全省建成20~30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6.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资源配置方式。全省要从政策层面保证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惠及百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在群众活动密集的区域,方便群众识别和参与活动;在建设用地、建设税费等方面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给予优惠;根据各地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建设基础文化设施设备,不搞“一刀切”;同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管理和监督,让公共文化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满足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创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必须改革创新,实行“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发包人”,可采取建立专项资金、定向资助、项目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在发展中彰显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力量与政府文化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将各种投入产出关系理顺,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建设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的管理链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来源,激励和培育社会文化力量,让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政府则在其中做好管理和服务,并逐步完成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同时在文化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多渠道投入,全民参与,在市场和公共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并建立起共荣共享的合作关系,不断完善激励奖励措施,积极引导第三方群体以办实体、捐赠、赞助等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務体系不断完善。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专职专业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软实力。

1.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人才的合理选拔、任用、交流、晋升,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职专业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与国内外省内外高校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合,通过进修深造、定向培养、专题培训等方式,分批分期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全员培训,激活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或软引进、短期讲学、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人才引进或智力引进,为全面提升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2.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员编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文化服务工作实现专人专任,专职专业,落实专职公共服务人才的编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稳定有序。

3.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合力,共同提高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验,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借助企业人力资源,用更专业的手段提升服务质量;[5]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动员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与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挂钩结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行文化志愿者服务新模式,成立文化志愿者管理组织,建立各级文化志愿者人才库,把志愿者服务作为专业人才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所以政府必须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服务理念、财政投入、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将公共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合理布局,才能使河北省无论在经济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上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1):38.

[2]张贵凯.在人本思想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D].西安:西安财经大学,2014.

[3]荣跃明.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3):24.

[4]边际云.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6.

[5]沈泉生.公共文化服务重在社会效益[N].中国文化报,2013-07-21.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new urbanization,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govern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masses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在短短的6年里,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本文从城镇化引起的这些问题出发,探究其原因,并从农村教育方向提出解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剩余劳动力;空心村

一、城镇化建设对农村人口素质的影响

(一)绝对文盲仍然很多

2000年,我国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8.02%。其中城市文盲占城市人口的4.37%,县镇为5.64%,乡村为9.87%。文盲主要聚集在农村(见表1)。

资料来源:黑晓佛,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到2006年底,我国农村仍有73 74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比重的56.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 628万人。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这说明,我国还存在21340万人的文盲。如图1所示:

(二)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

我国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数没有完成基础教育,在基本技能和知识方面较为缺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相关资料,农村劳务输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其中,16-25岁的占45%,26-30岁的占16%,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另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数据(见表2),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约80%人员的教育程度低于或相当于义务教育水平,其中小学和文盲人口约占20%。但是,全球化的竞争,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数据表明,城镇1.4亿名职工中,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仅占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往往由于职工岗位意识不强、职业技能不高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闵维方,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就业机会,行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市场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过度竞争,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得不“无功而返”。循环效应往往会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钟摆效应”,即一些综合素质较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不了多久便辞职回家,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他们又不得不外来找事做,然后又不断地无功而返,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农村和城镇之间流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94年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因素质太差而被遣返的占24.2%。

(三)农村从“空心村”现象已经从村庄空心发展到知识空心

空心村是指村内居住人口稀少、土地,及房屋实际使用率低下的村庄。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村庄的空置住房约占现有住房总量10%。个别情况严重的地区达15%-20%。比如河南省统计,在全省47万个行政村中因“空心村”问题闲置的土地在25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的1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使“空心村”现象加剧。但是“空心村”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限于村庄的空置。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农村知识的空心。“空心村”已经从村庄空心发展到知识空心。已经使农村的人口素质趋于恶化,并且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的速度非常迅速。按照城镇化的这个速度,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透露,根据预测,到2010年,国内需要将1.06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到2020年,还将有3,02亿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51亿(见表3)。城镇化经过本世纪初快速发展,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素质的迅速下降,即到了2020年我国有绝对素质低下人口40%,这一方面影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

资料来源:王梦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124.

二、城镇化建设下农村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跳农门”“城市中心”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除了农产品剪刀差所引起的不公平外,国家财政对城市大力支持,而对于广大农村却回报甚少。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唯一目标是“跳农门”,跳出农村,步入城市摆脱贫穷。一方面农村教育仅作为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根本脱离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而学校将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视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因此,也出现了每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另一方面,贫穷地区的农村学生,尤其在西北等地,如果学生无法完成基础教育,家庭是没有经济实力来支持他们从事职业教育。这也是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非常小一直低于世界水平,维持在3%左右。如表4所示:从1993年到2006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最高为2002年的3.41%,最低仅为1995年的2.41%。从1995年开始到200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呈上升局面,但是到2004年突然从3.28%降到2005年的2,82%,2006年稍有回升,为3.01%。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教育对于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表5所示,我国职业高中和普通中专的师生比分别是19.10和28.13,职业高中的比重仅仅略低于小学,高于其他非职业类指标,而普通中专的比重竟达28.13。即一个老师需要教28.13个学生。

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年鉴编辑部,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年鉴2000~2005年[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农村教师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师待遇低,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使大量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目益严重。

(四)农村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轨

我国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许多职业培训学校不规范,追求短期行为,一些在计划经济下建立的学校还习惯于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许多农村青年在这样的学校毕业后,不能就业,要么回到农村或种地,要么加入打工大军。大大打击了农村青年进职业中专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职业中专学校出现生源危机。

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还远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弱化的趋势。有的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名义行普通教育之实,一方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现象,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改革力度。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应该加快改革,特别是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方面,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三、促进农村教育培训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前文对我国农村教育培训的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培训的发展必须遵循以县域为基础,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尤其注重职业教育的方针。

(一)建立和健全结构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

1.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宣传教育四者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继续坚持党关于“普九”的有关政策,建立优质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健全我国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宣传教育的力度。

2.技能鉴定体系

建立农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业技能的鉴定;一是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技能进行鉴定。达到农业技能鉴定水平的农民可以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专门为农业的现代化服务。达到其他职业技能鉴定的劳动力可以在城市根据鉴定内容寻找相关工作,提升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3.监管协调体系

我国农村教育管理部门错综复杂,条块分隔,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因此对于中间环节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比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属于教育部管理、而农技推广的技能培训却属于农业部管理、宣传活动却属于文化部管理。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可以建立一个农业推广教育系统作为协调与咨询机关,协调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各国有企业、大专院校、职业学校以及专业研究所的关系,从总体上进行统一调控,统筹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二)树立正确的农村教育观

1.终生教育

我国终生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就是一种终生教育的思想,但是,如前文所述,其教育虽然名噪一时,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文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终生教育观念还没有形成。即使现在,很多农民仍然不能接受终生教育的思想。他们认为“这么大年纪了,还学那干什么!”因此,要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倡导终生教育非常必要。

2.正视农村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够。农村教育成了城市教育的翻版,成了城市高等教育的附庸,随着高考指挥棒的挥动而随波逐流。甚至农村教育完全只有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完全被忽视。在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忽视农村教育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即它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立严格的教育经费支付体系

1.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时代的进步,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由于我国各县发展不均衡,在穷困县,县级财政所担负的责任与其能力不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县级财政完全足够担负教育经费。而且,作为一个管理体制,“以县为主”完全是正确的。政府应该对那些不能担负教育经费的县加大转移支付,调节其支付能力,而对于“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坚持不动摇。

2.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教育融资渠道

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应该由政府来支持,确保其来源的连续性。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宣传教育在政府担负一部分经费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采用社会办学的模式。现在,民办职业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送了大批人才,必须进一步鼓励其发展。对于穷困地区,应该大量吸引外资和社会其他基金来筹措资金。

3.加大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多教育经费问题,是教育经费被挪用、侵占或者资金来源部门相互推诿造成。对于资金来源部门的相互推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对于经费的挪用与侵占,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首先必须根据相关法律,以法治教,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义务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保证农村教育系统的正常运作。另外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落到实处,确保相关法律的权威。

(四)建立良好的师资体系

1.强化农村教师素质

农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地区,在“普九”的政策下,尤其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师奇缺,很多英语老师都是聘请的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因此必须对现有农村教师素质进行考查,重新编制,保证农村教师素质。另外,应该大力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从事农村职业教训,来提高整个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

2.建立教师城乡互动体制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优秀教育人才的外流,高级、特级等优秀教师都不愿到乡村从事教育事业。这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引起教育的不公平。因此,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必须处理这种差距,在加强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优秀教师城乡互动机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并且带动更多乡村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学生体验城市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跨越。最后,城市学生可以在农村教师那里学习到更多农村的现状,让城市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的真实情况以更好学习。

3.培训优秀师范生加强师资力量

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无法引进大量师范生,为农村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另外一方面,教师工资的低下以及长期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社会现实,让很多立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改行去

其他行业。这也是我国农村教育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9份,全国五所师范学校进行免费试点。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师范专业已经形成了偏见。很多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因此。在师范院校免除学费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解决师范院校生源问题。另外,通过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师范生深入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改革农村教育内容及方法

在市场经济下,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农村教育出现了许多变化,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已经不适应市场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市场化要求农民必须接受现代商业的基本知识,比如营销、物流、外贸等等知识。城镇化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比如车、钳等。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劳动力必须具备操作现代信息工具等能力。而传统教育无法培训这些能力,这就为农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改革农村教育内容

除基础教育专注于普通教育以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以求得更多生源,但是,其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却落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一方面不能体现原有职业教育为农业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培养出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必须进行市场定位,把教育内容定位为以农业服务为导向和以劳动力转移为导向两个方面。

2.改革农村教育方法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信息化教育方式成本低、见效快、辐射面广,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搭建平台,实行远程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

总之,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国情为出发点,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市场化的需要为导向,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目标、有计划地去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谭汪洋,李盖虎,曹冰玉,新世纪中国农村教育一对问题、原因、对策的探究,当代教育论坛,2006,第6期,

[2]张作功.“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1.

[3]谢玉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6.

[4]甘进忠,黄遂.试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6.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就等于发展了农村经济。而走出农村才能发展农村,减少农民才能够富裕农民,这就需要城镇化。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缓解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城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

关键词:农村经济;城镇化;农业;工业;第三产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在一定的集聚区域中,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为依托,农村就业方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过渡,居住场所从传统的农村地域,向新型城镇地域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助其比重稳步上涨。农村城镇化的理想效果,是双向互动的。既是包涵着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向城镇方向流动、集聚,也意味着城镇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方向的渗透和扩散。

2.农民和土地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毋庸讳言,现下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性质,规定了土地的部分权利属于农民,而真正掌控土地这一最大资源要素的是我们的国家。当然,平等的占有土地资源要素,是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必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土地的使用从高度集中到高度私有,有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在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警惕一些农民由于资金、农机设备等要素的缺乏,将手中的土地出售。避免在城镇进程中,出现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3.城镇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是对供给环节的保障,而城镇化则保证了需求,二者的有效互动,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广大中小城镇,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开创且善于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反之,农民增收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带动了周边小城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4.注重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质量提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首先,在认识上需要意识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绝不单纯是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取而代之的是,要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的,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农村向城镇的变化,更实际的是人居环境、就业方式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现代化”,让居民离土不离乡,找到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正所谓见微知著,我们通过对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各项指标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一种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为范围,统筹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的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特色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联系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力图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的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是大小城镇,它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讲,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启动设备。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环节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就其具体表现来看,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镇规划的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时时发生;二是城镇企业生产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导致工业所起到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症下药,科学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科学规划城镇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城镇化之路顺达、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第一,需要加强培养组织部门成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决策中要持有慎重、严肃、负责的态度,注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争取以高明的规划设计为带动,走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性第一步。第二,正确的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衡量,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影响要素,严格遵循市场运作规律,科学、有效提高城镇有特色、有优势、看长远的竞争力。第三,城镇化建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人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关注居民的幸福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实现共进。最后,对于规划的制定,要广纳贤言,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慎重决断。制定好的规划,既要严格执行,又要在施行过程中进行科学慎重的反思与调整。

2.改革完善相关体制制度

目前来看,要促进国家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把社会保障覆盖面尽快扩展到全体居民,这对于解决广大农村人进城务工时,各项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现行的户籍制度由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是户籍改革制度的亮点之一。这一改革,将取消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旧式管理模式。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的。它降低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在劳动就业、福利补贴、子女就学等各个方面都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更加公平。三是施行有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制度。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例如,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允许其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帮助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外地企业、人才引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就地取材,培育和扶持当地市场前景较好、低投入高产出、技术含量高的大潜力企业。突出对主要企业和著名品牌的栽培,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经由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引导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转型。尤其在省、地市等各个区域之间实现互动共赢,相互补充,促进城镇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光山县孙铁铺乡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张宪平,石涛;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3年04期

[2]李胜会,李明东;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J];兰州学刊;2004年01期

[3]郭晓合,肖阳波;风险投资与广西工业化进程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问题[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4]卢新江,陈绪新;关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5]林江;论WTO规则下的中国工业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得到大力推动,城乡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城镇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威胁和挑战。该文旨在考察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现状以及目前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现状,分析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从法治的角度提出保护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Key words:Urbanization;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egal issues

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而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1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割,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环保设施几乎都建在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被忽视,致使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目前,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肥农药及地膜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巨大,甚至已经超标,加之,大棚的普及,农用地膜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不仅使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还危害人体健康。(2)农村的农作物秸秆的燃烧造成了农村的空气污染,还有农村的畜禽粪便污染加剧,由于我国的畜禽养殖场大都没有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所以,畜禽的粪便处理就造成了问题,养殖场的污水排放问题,污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污染水源,同时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还有,畜禽摄入并排出的过量的氮磷对环境的污染[1]。(3)农村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及时处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使周围的环境恶臭,蚊蝇滋生,不利于人体健康。(4)乡镇工业污染。农村的乡镇企业虽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当地的就业,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布局不合理,加之,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力度不够,使得乡镇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大量增加,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大量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大气、水源,导致农村的天不再蓝,水不再清,空气不再清新。(5)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农村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现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而农村环境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城市的污染向农村的转嫁。《中国环境绿皮书》认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特点是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转移[2]。城市垃圾大量运往农村,随意倾倒在河流、田间,堆积成山,时间久了,垃圾渗到地下,污染当地的水源,危害人体健康。

2 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

2007年,国家环保局等7个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对我国农村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从宏观上指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原则、方针和目标,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3]。尽管国家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实践中农村的环保问题与立法相脱节,比较落后,还存在立法和执法上的问题。

首先在立法上,目前我国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立法的地方层面的立法。国家层面的立法如《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防治法》等法律,地方立法层面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厦门市等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颁布了省级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我国已经制定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2]。但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在执法上,《环境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在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是乡镇政府,乡镇政府的环保意识本来就薄弱,加之,乡镇条件落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不够,环境监测、执法能力,网络化建设,环保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对违反破坏环境的行为执法约束力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3.1 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公众参与 所谓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4]。在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及其淡薄,就是农村干部,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模糊,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当地的环境为代价,乱砍树木,乱捕杀野生动物等,“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完全不在乎环境的好坏,只看到了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违背了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环境保护靠大家,维护环境只靠政府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只有真正地全民参与,才能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然而在农村,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环保意识淡薄,加之,农村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环保组织缺位,农村环境的保护自然就缺少公众及社会组织的参与了。

3.2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环境立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我国只有针对城镇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而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山东省城镇容貌和卫生管理办法》,但是没有关于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现行的立法中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少,以城市为中心,未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问题保护的问题,城市与农村的落差大,由此导致了我国农村环境立法的缺位。其次,在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些领域如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方面、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方面、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环保执法手段等方面地方环境立法也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和空白。再次,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立法思想陈旧,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精神,立法技术落后,立法能力有待提高,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

3.3 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缺位 《环境保护法》规定,我国的环保执法体制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省市政府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县一级的环保机构为最基层的。这样,就会造成执法主体势力割据,权利分散,权责不明,基层的环保机构会成为上一级环保机构的附属机构。同时,乡镇一级并没有设专门的环保机构,而县级环保部门对乡镇的环保事务的监管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乡镇接受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入驻农村,使得城市的污染转移到农村。加之,农村的资金投入不足,执法队伍建设薄弱,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地惩处,执法程序不规范等。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力度自然也就上不去,往往为了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使许多监督政策不能得到实施,法律得不到执行,监督变得苍白无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5]。

3.4 农村环境违法成本低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污染者和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低,甚至在农村都没有成本可言,乡镇企业就会肆无忌惮地污染当地的环境,而环境污染后的负担则会转嫁给当地的居民和政府。目前,我国的资源及环境的核算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成本无法计算,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以及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还力不从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譬如排污收费制度,尽管它对污水的排放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但是,无法将外部性全部内化,而且排污费实行的补助原则,还会将80%的费用返还给企业,加之没有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使得污染严重的局面还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4 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措施

4.1 树立法治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环境保护要法治不要人治。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立法法》修改后,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农村环境的保护更是要提上法治的日程,将农村的环保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以及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摒弃环境保护靠政府,转变旧观念,引导宣传法治的观念来保护农村的环境,鼓励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调动人民群众的环保积极性,实现政府和群众共同治理农村环境。农村学校、村委会要积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定期向人民群众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从思想上改变旧有的观念。

4.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填补立法空白。要立足全局,科学立法,在立法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立法要坚持公平、持续、协调、生态安全的原则。把农业、农村、农民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尽快制定农村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或者制定专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6]。在立法中做到城乡均衡发展,另外,填补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农药的污染防治方面、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方面、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环保执法手段等方面的欠缺和空白,通过立法填补空白,以保证有法可依。

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保障权,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立法,保障立法的民主性与科学性,统筹城乡环境一体化发展,农村环境保护法借鉴国外环保法制经验,与国际环境法接轨。完善环境标准与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收费制度等,建立农村环保责任制度。

4.3 加强环境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环境执法是保障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关键。要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就必须完善环境的执法体制,健全执法机构,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首先,完善环境保护的执法体制,健全执法机构。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各地的环保工作由统一的环保机构行使职权。其次,法律中明确界定执法责任,依法履行职权,按“有权必有责”来确定执法责任,对环境执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议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如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提高收费标准等。再次,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严格环境保护的许可、审批、收费、赔偿、强制执行等程序。最后,提高执法意识、依法行政的意识、执法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农村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4.4 完善监督制度 在坚持原有的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建立内外结合,多种监督手段综合运用的环境监督制度。发挥上下级政府间的监督、环保机构内部的垂直监督、社会监督三者共同起作用的监督模式,尤其要保障公民的监督权,鼓励并奖励公民检举和揭发污染农村环境的行为,畅通投诉渠道,如电话、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等,尤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行政监察制度,按照“有法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完善地方立法的监督审查制度。建立备案审查制度,以及违宪、违法的专门审查制度,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及时定期的清理环境保护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1]崔广平.论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当代法学,2005,(5):137.

[2]王迪新.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李长健,王君健,陈志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J].时代法学,2009(1):52.

[4]洪大用.当代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9(8):12.

[5]谢根成.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0,22(1):53.

[6]杨莉英.河北省地方环境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1.

(责编:张长青)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指导原则是“三化协调”,而解决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问题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河南省的农村人口比例高达63.97%,而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瓶颈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因而以人口大省为样本研究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能否在中原经济区构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实现“三化协调”,而更为关键的是能否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并非农业强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农村新型的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也是在适应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取得相当的成就。

1.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 河南省的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如“双汇”“南街村”等。但河南省的农业加工企业普遍自主意识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投资能力有限,绝大多数企业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水平低,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多属于产品的初级加工,经济效益实现能力有限,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但加工水平普遍持平,很难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致使省内市场同行业内各家企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导致盈利水平整体偏低。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比较迅速,初步形成一些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和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域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地区的肉牛肉羊养殖,永城的面粉产业,孟州的玉米深加工,新乡的优质小麦,灵宝的果汁加工,潢川的水禽等。

2.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加快,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河南省坚持实施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对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合理规划城镇发展;其中,以省会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另外,涌现出一大批重点示范镇,这些城镇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有一定的集聚、吸纳和辐射能力,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模范作用。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但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农业资源很少,传统农业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业区域化布局不太明显,再加上种植业比重高,而林业和牧业比重低,生产专业化水平较低。重点措施是不断扶植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但当前河南省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模范带头作用欠缺。当前农民的素质还不是很高,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民整体文化层次低,很多人认为只要会种地就可以,念书无用,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看不懂农业科技书刊,农民只能适应水平低、规模小的小农经济,很难适应水平高、规模大的农业土地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市场的开拓。低水平农业产品处于饱和状态,特色知名品牌少,竞争实力不强。

2.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布局不合理,这是因为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就缺少科学性,不仅定位不精确,定性也不准确;盲目建立开发区,甚至出现开而不发的现象,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城镇规划缺乏预见性,使得城镇基础设施投入薄弱,如车站、街道等规模小,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在旧城改造中,出现“空心城”现象。另外,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仍是以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导,出现工业污染。

3.二者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农业基础地位的支撑力不强,农村城镇化的助力不足,农村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滞后,难以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农村大量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在向城镇化转移的过程中,遇到大量阻碍。

三、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 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布局进行合理配置,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或者是限制发展的落后产业,科学合理设计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适当控制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城镇绿地面积。规划有预见性,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优化结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注意体现小城镇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严加保护。

2.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进程中,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不走牺牲长远利益的发展道路,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发挥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长期有好的关系中带动和帮助农户致富,实现共赢。

3.大力消除体制性障碍 不断健全城镇的土地利用制度,保证农民的收益权,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高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可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束缚,加大农民进城的自由度,保护应有的权益和保障,消除城乡分割,使进城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加快城镇化进程。

4.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树立“人才是资源”的观念,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率。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干部领导班子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执政水平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动因和助力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向更高层次的一元化结构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也体现了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过程。另外,现代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进步也会得到促进,城乡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农民收入和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皮国梅(1980-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 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云平台的产业集聚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关键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42102110152)。

上一篇:岗前教育论文下一篇:服装专业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