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19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研究基于共生理论,对福州市林浦、阳歧、螺洲3个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4个角度提出了适合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使城市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之间能够耦合联动,形成共存、共赢、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传统村落;城市边缘区;共生理论;保护发展

在当下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建设土地资源不足、人口高度集中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城市周边的村落开始发挥着安置人口、提供用地的作用。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使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位于城市边缘的村落成为了重点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具有历史特色传统村落的延续在融入城市发展中应该如何平衡成为了城市治理难题。因此,如何处理好城市边缘历史村落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城市边缘区的历史村落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治理尤为重要。

笔者以福州市林浦、阳歧、螺洲3个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为例,基于共生理论,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4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实现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融入城市发展以及保护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寻找一个平衡点,拉近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和城市的距离,以此实现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1 研究背景

“共生”一词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所提出,最初适用于生物学领域中,后被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 旅游学等领域。袁纯清[1]认为共生包含3大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吴泓和顾朝林[2]以共生概念为切入点,得出区域旅游的竞合模式和竞合机制。杨桂华[3]利用共生理论论述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依存、互惠共利关系。冯淑华[4]以共生理论将古村落的各大利益主体看作是共生单元,分析了古村落的共生系统优化方向。共生理论在村落发展中应用较广,但对于城市边缘区的古村落研究较少,特别是传统村落旅游模式研究。因此,笔者从共生理论角度对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边缘区古村落进行分析,以期建立传统村落的共生保护模式。

2 村落的基本概况

2.1 林浦村 林浦村位于福州市区东南部近郊,南台岛东部,北临闽江,地理位置虽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但是位于闽江边上,交通便利。林浦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一有林浦泰山宫,一直是林浦当地居民的一种信仰;二有宋代创办的濂江书院,濂江书院是宋朝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讲学的地方,后来他的弟子黄干及清初朱柏庐等均在此讲学,因此林浦村形成了一种文风昌盛的景象;三有以林元美为首的“七科八进士”,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功名显赫,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四有众多的祠堂宗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林尚书家庙,全称“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除此以外,林浦村还分布着30多处名胜古迹与历史文物景点。2019年1月林浦村入选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6月6日列入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2 阳歧村 阳岐村位于福州南台岛盖山镇,依山傍水,南临烏龙江,北傍高盖山[5],交通便捷,福州市区的311路、177路公交等都能够到达阳岐。阳岐村是福建省第3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规划范围以名村申报范围内的上岐、下岐、照屿、六凤4个村为基准,面积286.6hm2。阳岐历史文化名村定位为以严复故里为核心,体现阳岐村“三水九山缀五村”的风貌特征,以彰显严复人文文化和山水特征、延续村庄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村。

2.3 螺洲村 螺洲,古称螺江,位于福州近郊,闽江南岸左岸,水网密布,原是乌龙江中的一个洲地,已和南台岛相连,水陆交通便利,从台江乘坐3路公交车可直达螺洲。螺洲作为名闻四海的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域内文物保护单位最多,如泰山府、曲水观澜碑刻、清代陈氏五楼、南宋末年的孔庙以及建于梁朝大同年间的灵山寺等,这些无不彰显着螺洲的独特人文景观魅力。螺洲遗存大量的民间信仰活动,宗祠文化根基深厚;天后宫、螺女庙、三刘尊王庙等香火鼎盛,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林立烈士故居、吴氏故居、福建省委地下党螺洲联络站,时刻提醒螺洲人民纪念抗日名将,螺洲的红色革命文化也在代代相传。螺洲也是福建省第3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保护规划(2018—2030年)》中详细介绍了对螺洲的保护规划工作。

3 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历史资源丰富,保护力度不足 目前林浦、阳歧、螺洲都存在历史文化建筑无人管理、保护主体单一且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历史文化建筑出现破损,有的已经接近于危楼,不少居民缺乏对历史古建筑的文化价值的正确认知,很多传统民居已被现代建筑所替代。有些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和及时修缮,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出现涂鸦现象,这些现状对于林浦、阳歧、螺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无疑是巨大的破坏。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虽有政府文件规定,但实际往往是以当地居民自发性保护为主,缺乏高效正规的管理监督机构,导致保护主体单一且力度不足。另外,林浦、阳歧、螺洲村也缺乏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作为福州市的城市边缘区,缺乏与福州市其他地区的文化互动交流。

3.2 自然环境底蕴好,人居环境不佳 林浦、阳歧、螺洲皆为依山傍水之地,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但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环境的过度开发、使用和破坏,导致林浦、阳歧、螺洲自然环境开始恶化。以林浦为例,实地走访中发现村中垃圾随意堆积,甚至直接堆放在宗庙祠堂大门边,且没有具体的垃圾分类;环村河道环境卫生差,河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且有臭味。林浦、阳歧、螺洲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布局,但是布局比较杂乱,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严重影响道路交通,林浦全村仅有一条道路承担汽车通行功能。

3.3 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管理 林浦、阳歧、螺洲村水、电、路等设施相对落后,没有设置单独的污水排放系统,电线蜿蜒盘桓在房屋墙面,道路卫生差且路面不平坦,农贸市场脏、乱、差,没有统一规范管理,分类垃圾桶数量有限,公交线路单一,缺乏基本的消防设备。

3.4 文旅产业管理不规范,缺乏发展动力 政府对林浦、阳岐、螺洲村的经济产业发展定位以文化旅游为主。整体来看,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市场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旅游饭店。周边村落饭店数量少、规模小、知名度低等,多属于自家开店,存在恶性竞争;二是旅行社。福州周边旅行社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给予游客的体验感较差;三是旅游配套设施。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城市化水平较低,许多配套旅游设施无法满足游客要求,例如商场或休闲娱乐设备等;四是福州市政府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多头管理和行政规划条块分割等现象,导致同一景区内景点分割,隶属于不同部门,不利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认识不足,不敢放手抓旅游,对发展旅游业说得多、投入少、扶持少,缺乏系统的产业政策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4 基于共生理论的保护发展路径

4.1 “共护”文化资源为重心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发展要以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为前提,村落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应是共同发展的关系,不能以破坏历史文化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特色建筑,还包括了人文传承、乡村特色、当地风俗习惯等,要将城市边缘区中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与普通的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区分开,既要历史传承又要开拓创新,使历史文化村落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物质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成立专门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号召居民等各类主体参与保护文化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寻求政府帮助或与高校合作,使城市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形成共存、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4.2 “共保”人居、自然环境可持续 村落在保护重修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个村落建筑的空间结构规划,让村落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完善,避免出现私自扩建、改建等不良行为。加强当地治安和环境管理,对于破坏文物或私自扩建、改建以及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行为要从严处理,加强法治建设;加强对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素质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和环境意识,增强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共同保护当地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

4.3 “共建”公共设施促发展 首先,历史文化村落要解决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响应当下垃圾分类的号召,定点、定时、定人监督管理环境卫生,改善村落整体环境卫生状况和居民居住环境,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其次,完善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的整修和电线电缆的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整体供给水平。最后,加强与高校等机构组织的合作,加强公共设施以及当地建筑的维护力度,突出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

4.4 “共兴”产业抓机遇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遇,加大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由此来带动村落的游客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可以依照自身文化特色,依靠历史文化的优势和名人效应,与党政部门或教育部门相联系,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政党风教育示范点等举措发展文化创新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宗族祠堂的族风、家风,打造更符合城市发展的民风,提高当地居民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实现当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形成村落社区治理大众化、民主化,以更好地解决当地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和历史文化资源破坏问题。

5 结语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城市发展中不应将其完全的城市化,也不能将其完全进行“全方位保护”。应该立足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实际状况,对历史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对历史文化村落当中的基础建设,如水、电、路、环境卫生等要加以“城市化”的管理,以此实现文化资源、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共护、共保、共建、共兴”。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2]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04-109.

[3]杨桂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標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5(5):80-83.

[4]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33(11):155-162.

[5]郑松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二十八名人与阳岐[J].政协天地,2011(10):58-60.

(责编:徐世红)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吉林省作为新中国美术片的发祥地,曾经取得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性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吉林省的动漫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产值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与我国动漫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动漫产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应积极寻找适合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在动漫题材上结合地域特色和时代需求;继续弘扬传统绘画精髓,树立良好的地区品牌形象;产业运作上向成功案例学习,遵循动漫产业发展特点。本研究旨在为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动漫产业;地域特色;发展路径

建国初期,吉林省的动画片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我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是中国动画片的摇篮。此后创作的《巧在七中》、《医生与皇帝》、《雁阵》等动画片也都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吉林省动漫产业依托良好的美术片制作传统,以吉林艺术学院丰富的人才为后盾,不断探索着发展之路。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性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之下,吉林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以推动吉林省文化产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为目标,对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改组。在这种背景下,吉林省动漫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和实质性突破,构成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与全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动漫产业发达的省份相比较而言,吉林省动漫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因此,公正、客观地认识吉林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吉林省动漫产业的优势与局限,制定符合吉林省动漫产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创建具有吉林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以确立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吉林省动漫产业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吉林省十分重视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扶持的政策措施,使吉林省的动漫游戏产业呈现一种井喷式发展。全省共有200余家动漫公司、300多个动漫工作室、3万多名动漫从业人员,并于2009年组建了国有资本相对控股、16家民营动漫企业参与的吉林动漫集团,带动全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东北亚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吉林原创动漫游戏产业园、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等3个产业园。在动漫项目投融资、影视动画创作、衍生品开发、游戏研发、动漫图书和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动漫舞台剧演出等相关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2009年全年吉林省动漫游戏产业收益高达7.53亿元,2010年吉林省动漫产业产值62亿元,较2009年度增长了30%左右,2011年上半年,吉林动漫产业的产值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6%左右,发展势头良好。由吉林本土动漫公司创作的《少林海宝》、《和家有乐》、《蓝猫健康特攻队》、《长白精灵》、《铿锵猪十八》等动漫剧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反响。

与此同时,吉林省不断拓展动漫产业的发展途径,在优先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植和倾斜的同时,积极为动漫产业争取资金的注入,设立吉林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一方面采取贴息和专项补助的方式,另一方面,引进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延伸和完善动漫产业发展的资金链。尤其是建立相对合理的动漫产业投资发展渠道,鼓励动漫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内部融资、企业上市等不同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并引导资金流向前沿性、战略性、持续性动漫发展项目,从而使吉林省的动漫产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由小到精、由精到大、又由大到广的发展模式。毋庸置疑,吉林省动漫产业无论是在软实力还是在硬实力上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动漫产业势必跃升为支柱性产业,成为重塑吉林经济地位的关键性因素。

二、吉林省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吉林省动漫产业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但从总体上而言,吉林省的动漫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管理体制、产业链条的完整、产业专业性人才培养、产业政策措施、文化创新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

(一)规模与总量较小

虽然吉林省不断增加对动漫产业的投入,但在动漫产业的资产总额、产业规模、产业增加值等方面与动漫产业发达的省相比较仍然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以2006年动漫产业增加值的数据为例,2006年上海动漫产业实现增加值58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动漫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1%,经济贡献率达6%。而2006年吉林省动漫产业增加值不足上海市的30%,占吉林省GDP比重落后近两个百分点。这种相对落后的状况随着2008年《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植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机,但发展速度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对全省GDP的拉动作用依然不够显著。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吉林省动漫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处于一种矛盾和失衡的状态,无法为动漫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基础和保障。吉林省的影视传媒、歌舞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在整体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动漫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同时,动漫产业市场中介相对落后,整体上缺乏中介机构的介入和运作。吉林省现存的职业化的动漫产业营销机构相对较少,以致动漫产品的供给和文化市场的需求之间不相匹配,一些极具发展前景的动漫产品寻找不到适合的市场。专业化的动漫产业中介的缺失,无法使战略合作者和大量的资金有效投入到动漫产业中,与动漫产业相关的人才、技术、信息、项目等资源也不能及时、畅通、有效地与动漫产业市场形成对接。

(三)管理体制行政化

吉林省动漫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制行政化的缺陷,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生命力,深化动漫企业的体制改革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仍然不能以动漫产业市场的需求为基础,以动漫产业的政策为导向。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动漫体制的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仍旧以直接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介入到动漫产业的管理之中,形成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文化管理弊端,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高、精、尖人才匮乏

首先是专业化的动漫产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缺少既具有专业化知识结构又精通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大部分动漫企业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施行现代企业化的经营,只能在旧有的文化体制下因循守旧。其次是专业化的动漫产业中介人才的匮乏。中介人才的缺失和非职业化,使吉林省动漫产业无法与市场形成有效的对接,无法顺利协调动漫产业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市场资本及时注入到动漫产业中。再次是吉林省动漫产业缺少一批标志性和领军式的人物和骨干企业。因此,吉林省动漫产业无法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没能利用名人效应来开拓动漫产业市场。

(五)创新能力不足

吉林省动漫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所生产的动漫产品缺乏创新因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动漫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知识产权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不能突破现有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无法有效拓展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和空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吉林动漫节等文化产业项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但这些项目一方面仍旧延续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多年没有创新性的变革,另一方面缺乏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没有产生国际性的关注和反响。没有打造出具有吉林特色的动漫精品,没有树立起能够影响全国和全世界的动漫品牌,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吉林省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反差。

三、吉林省动漫产业发展路径

(一)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动漫产业体制改革

吉林省动漫产业要取得突破性和实质性的进展,必须冲破传统动漫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构建富有吉林特色的动漫产业体制。

首先,确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界与事业单位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对吉林省的动漫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对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动漫企业,政府施行政策性的保护和扶植;对于营利性的动漫企业,政府以引导和管理为主,而不参与到具体的业务之中,将其推向市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其次,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符合吉林省动漫产业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动漫企业,重点扶持效益好、有竞争力、创意新颖独特的动漫产业单位及项目。

再次,动漫企业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法则引入到动漫产业的发展之中,淘汰一批丧失竞争能力的企业,扶持树立一批极具国际发展力的企业品牌,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动漫企业品牌和形象。

(二)深化整合动漫产业优势资源,形成规模化、组织化、集团化经营,提高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

进行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既避免行业内无序竞争,又取长补短提高产业效率;与行业外资源整合,在迅速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减少因介入不擅长领域而产生的损耗;与吉林省富有地域特色和地缘优势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相互宣传、互利互惠。围绕优势资源,建立现代企业集团,建构规模化、组织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只有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够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优化动漫产业结构,确立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完善文化产业专业性人才培养,留住人才

动漫产业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应该以培养既通晓动漫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保证,将动漫人才激励制度引入到人才竞争之中;完善动漫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培养动漫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动漫产业市场的发展动态。目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吉林省有一定的优势,全省已有近20所院校开设了动漫专业,每年近万名毕业生,其中吉林动画学院已被批准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可以说吉林省已经成为全国动漫人才“输送基地”。在这庞大的毕业生队伍中,要甄选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企业应该用事业用感情留人,找出相对于北京、上海的优势,比如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重要的工作机会、家人的幸福感等。

(四)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动漫与吉林省品牌的相互宣传

吉林省地区特色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马头琴之乡”、“中国人参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松花砚之乡”、“中国梅花鹿之乡”等地域品牌和长白山、高句丽、伪满、萨满文化等自然历史资源是动漫取之不尽的宝库。

“地域动漫”在日本流行已久,是指将现实城镇作为动漫作品舞台,在吸引观众观看作品的同时,鼓励观看的人们到当地旅游,振兴文化和产业。著名的动画片《蜡笔小新》的舞台是埼玉县春日部市,蜡笔小新作为吉祥物登载当地宣传册子已经有10年历史。研发文化与动漫结合的创意项目将实现吉林省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五)加强动漫产业发展的前沿性、科技性和应用性

科技含量高、创新意识强、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动漫产业的独特性所在。因此,吉林省动漫产业要想取得开拓性的进展,必须强化科技含量、文化创新意识和市场应用性等关键性因素。同时,要对动漫企业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革,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力量和技术因素注入到动漫产业的发展中,提升动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文化企业要积极走出去,与相关的科研部门建立相互支持的机制,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转换成文化产品,以便在科技开发、应用方面争取主动权,重点建设好吉林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和网络游戏品牌。

(六)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障和支持,要在工商管理、资产和土地处置、财政税收、社会保障、资本投入、产业孵化等方面提供合理、持久的政策保障。吉林省已经连续推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62条扶持政策,同时,还研究制定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项扶持政策,为动漫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解决动漫产业资本配置和优化方面,应制定鼓励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动漫项目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适时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鼓励动漫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投资开发战略性、先导性文化产业项目。

(七)重视动漫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学性

一方面,故事性是创作的基础。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影响产品价值的因素众多,不确定性很大,这就要求企业在故事情节上下功夫。符合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特征和文化审美心理是动画片选题首先要考虑的要素。2006年动画大片《魔比斯环》以投资1.3亿元,几百万的票房收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部与世界一流制作团队合作的成果,由于内容的空洞、老套没能打动中国观众的内心。之后的国产大制作《秦时明月》《超蛙战士》也同样票房惨败而归。如何平衡受众的猎奇心理与认同感;如何避免老套又把握好颠覆、重塑的尺度都是需要反复斟酌商定的重要事项。

另一方面,文学性是提升动漫创作水平的保障。吉林动漫应该从吉林文学中汲取养分。从宏观角度看,吉林文学是吉林历史文化资源赐予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不同群体特有的语汇和文化的传承。吉林文学在表达民众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能够给当代人一定的启示和精神体验,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吉林文学中反映的人间百态、社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时间、空间中的民众眼里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生活,了解到他们关于社会、人生、自然各方面的认识。

从微观角度看,吉林传统母题和语言也同样会为动漫增色。文学的母题风格与吉林省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有紧密的联系。母题是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叙事单位,它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不断复制、反复出现,便形成了能够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文化因子。吉林省虽然在先秦就有行政管辖,但是到了清朝还是封闭管制,而吉林省的近代历史非常苍凉,几乎全都是在战争中度过,所以,吉林省能够保留下来的历史性片断非常少,反而更多的是注重自由和战争的胜利。

嚼冰饮雪、林走川行的生活,使吉林人有了大刀阔斧的豪迈和义无反顾的性格,吉林文学也就多了一些豪迈悲壮的风格,而吉林省内又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是极少受束缚、向往自由的民族,封建意识相对来说较为单薄,所以母题的风格畅达自由。同时,吉林文学的语言风格夸张生动,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多歇后语、俗语等,显得俏皮活泼幽默,地方方言纯正,贴合东北社会。

吉林动漫文学以东北官话为主,这也是与豫地、西北、江南、闽粤等地不同的最直观信号,东北官话是非常有辨识度的,诙谐、幽默、讽刺辛辣,东北人的那种泼辣、直爽的性格也在各种动漫文学中表露无疑。因此,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应该凸显吉林文学的优势和独特性。

(八)为动漫产业注入吉林地域文化因素

吉林省动漫产业是吉林地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合体,这其中渗入了吉林地域的生活、思想、感情、观点,经过演化,这些吉林地域文化在吉林动漫产业中形成一种传承性和口头传播性。

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稳定物质外壳,即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可以通用,并继续沿袭存活下去。传承性是针对传统特色和伦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稳定性,这一点在吉林动漫文学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经过不断洗礼和沉淀,吉林动漫文学形成了各异的风格,例如蒙古族的歌谣气势雄伟、热情奔放、彪悍爽朗;满族和朝鲜族的民间故事描绘细腻、质朴率直……这些颇具感染力但风格各异的吉林动漫文学完成了各自的个性传承。

吉林动漫文学还具有口头传播的特点。口头语言是一种最灵便的交流工具,便于传播又便于记忆,所以,民众很乐意用口头语言反映生活事实。由于吉林动漫文学大多数都是反映人们的生活,创作自然在生活中就完成了,包括交流、模仿、表演等等,我们现在所看到和研究的吉林动漫文学都是由口头语言转换的文字形式书面语言,因此,吉林动漫文学的真正魅力还是口头语言。

传承体现了吉林动漫文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口头的传播也自然为吉林动漫文学带来一种不稳定性,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也没有筛选,所以变异性是很容易存在的。每个人对语言捕捉的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人偏重人物,有的人偏重习俗,因此,呈现出来的故事内核就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吉林动漫文学的产生环境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每一个吉林动漫文学作品也不是一次性建构出来的,而是经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和修改才能成熟完整,这其中就存在时代的变迁和世界观的转变。

(九)建立良好的宣传环境,注重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体,加大动漫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当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已成为产品推广不可小视的途径。同时,传统宣传途径依然要往广度、精细方向发展。首先,利用传统媒体宣传。吉林省内的电视台应该保证动画栏目及少儿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长度,让本省原创动漫有良好的宣传机会。其次,还可以利用特有的途径长期宣传,如长影世纪城、长春动漫节、展览会等。长影世纪城是我国首家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在这里特设景点来宣传展示吉林省出品的动漫形象、互动游戏势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后,研发与动漫相关的衍生品,如趣味玩具、书籍、服装、音像制品、漫画杂志、主题公园、日用品等,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让动漫形象通过走进人们的生活来增加亲切感和认同度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责任编辑:李小玉]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传媒行业作为中国一个新兴、发展中的产业,其较高的产值及增长率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传媒集团财务管理状况,探讨传媒集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传媒行业 财务管理

一、传媒行业整体概况

依据相关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的增长率高于全球传媒行业的平均水平,中国的传媒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一)行业发展概况

2005年以来,中国传媒行业取得巨大发展,根据《2013中国传媒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传媒行业产值2479.5亿元,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7600.5亿元,增长了2倍多,2012年全球传媒产业中,美国居首位,中国则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从2005年到2012年,我国传媒行业的增长率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以来,传统媒体发展较为缓慢,2009年占整个传媒行业产值的比重由2004年86%下降到59%。其中,期刊广告经营额和期刊发行收入2009年较2008年同期下降;而报纸等虽然每年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由于增速比较缓慢,导致在总体产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广告收入五年间增长8.8倍,移动媒体产值增长6倍多,2009年移动媒体产值占整个传媒行业的1/3。

从传媒行业的结构上可以看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冲击,但是在短期内并不会被取代,而是会与新媒体不断的融合、共存。而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因其盈利模式在不断创新,有些领域并不能保持稳定盈利状态,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传媒行业的三大结构性部分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交叉互补”关系。

(二)行业现状与特征

1、市场竞争机制已逐步建立,但是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复杂。

传媒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大介质媒体之间的竞争。由于新型媒体的不断涌现,报刊业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剧烈冲击,必须不断与新型媒体进行融合。另一方面是传媒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化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传媒集团之间竞争的分析,本文采用市场集中度(CR4)指标分析。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共有14家传媒集团上市,一般认为如果行业集中度CR4>30%,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市场。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知,我国的传媒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的市场,这些大型传媒集团的决策建立在对竞争对手行为的猜测或者对竞争对手行为做出反应的基础上。

表1 2009年-2011年第三季度CR4值

指标 2009 2010 2011第三季度

CR4(营业收入) 60% 74% 64%

CR4(资产总额) 56% 63% 61%

数据来源:刘永红、罗安祺 《2009-2011年出版传媒行业分析报告》

2、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植。

国家对传媒行业的管理方式从1978年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引导和扶植政策,帮助传媒集团更好的进行市场化,提高传媒企业的综合实力。仅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部门就先后颁布了8部政策法规。

二、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发展变迁

(一)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传媒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分支产业,其经营的主要内容是信息,传媒业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而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体制的特殊。

第一,企业财务和事业财务的统一。传媒行业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合二为一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财务与事业财务兼有的特点,并且,这两种财务不是简单的叠加在一起,而是相互融合的财务管理体系。一方面,传媒集团享有一定程度的经营自主权,追求利益最大化,参与竞争,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具有“企业性”;另一方面,传媒集团都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部所有,处于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管制之下,其“喉舌”的功能决定了传媒集团又具有“公共性”。因此,传媒集团面临的政治法律因素对财务管理的挑战要高于一般企业或者集团公司。

第二,经济功能与“喉舌”功能的统一。传媒行业的财务管理还具有保证传媒企业“喉舌”功能实现的任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服务于经济,传媒行业“喉舌”功能是传媒业政治属性的具体表现。传媒业应该用成本-效益原则来实现其政治属性,以低成本、高效率经营传媒集团的各种活动,以现代企业的要求来规范传媒集团的经营活动。

第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传媒行业的财务管理必须既坚持经济效益原则,又兼顾社会效益原则。传媒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矛盾的,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保证,缺一不可。

(二)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迁

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迁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事业型的财务管理阶段(1978年前)

事业型的管理模式是把各传媒实体纳入国家计划,不允许各传媒实体有自己的收入,如果有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支付。这种模式限制了财务职能的发挥,没有创新的权利。

2、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阶段(1978年-1988年)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79年4月,又发文重申并在全国新闻媒体中推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此阶段,传媒实体的财务管理与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本质上是相同的;二是财务综合承包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适用于电台和电视台。在承包期内,采用“四包双挂钩”的财务管理办法,实行经营收入同上缴财政挂钩、同奖金免税限额挂钩。

3、独立自主、自负盈亏阶段(1988年-1996年)

在这个阶段,国家允许媒体多种经营,同时国家对新闻媒体的投入从最初的财务包干到逐年递减,最后到新闻媒体成为独立法人,经济上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企业化财务管理在原则上与《企业财务通则》接轨,在经济核算原则上,与《会计准则》接轨,实行成本核算。

4、步入市场化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之后,中国传媒行业开始了集团化之旅,先后经过了报业集团化、广电产业集团化、传媒集团进入资本市场、传媒集团进入公司治理阶段等进程。在传媒行业集团化的进程中,传媒集团的财务管理在不停的探索如何使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我国传媒集团体制相融合,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传媒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三、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传媒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集团化作为其现有的普遍组织形式,传媒集团成为整合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唱片、互联网、广告等众多产业在内的超级信息传播集团,集团外部呈现形式的一体化,内部则体现在业务的多元化。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愈加突出,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的滞后与分散

传媒行业从财政全额拨款到现在的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财务管理模式的市场化要落后于传媒集团化竞争的脚步。此外,部分传媒集团作为行政手段的产物,并非以资本为纽带而产生,行政力量下的传媒集团在财务管理中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诸多弊端。

(二)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我国相当多传媒企业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意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

(三)资金调度存在问题,导致预算控制未达到预期效果

集团总部和各分公司或者各分公司彼此间因资金流受阻,导致协调成本提升。因集团总部在对分公司的控制、约束力度方面的欠缺,分公司对其部署的资金调动及运作活动态度消极,导致集团资金流运转缓慢,一些分公司的资金闲置,一些分公司资金周转受阻,集团资金无法实现最佳配置。

(四)传媒行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

由于体制的限制,我国传媒的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外源性融资又以银行借贷为主。截止到2011年底,只有18家传媒集团上市,但是通过上市得到的融资在企业整体资金运用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四、传媒行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意见

(一)对传媒集团进行企业化改造

由于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其本身的企业属性并不像传统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自由进行市场的合作和投资。此外,由于传媒行业中产权分割现在仍然不清楚,要想实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产权清晰。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传媒集团的产权问题,将是决定传媒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传媒集团实行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制度

集中财务管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统一报表、统一管理制度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信息集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平台,实现集团集中监控和集团规模经济,使集团内各公司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集中财务管理”不等于“集权”管理。它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控制权”参数的设置,在集团不同层级上合理设置“控制权”,实现“集权”和“分权”的统一,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资金、人力、物力共享,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我国传媒集团发展的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资金,使得传媒集团难以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的资金供给实现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传媒行业发展中要运用资本力量来推进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业作为一种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不断的探索新的资本运行模式,通过参股、控股、传媒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市等渠道,达到产业和资本的双向结合,提高传媒企业的硬实力,保持中国传媒业长久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新亮.我国传媒集团的财务管理研究.山东:山东大学.2008.

[3]梁峰.论现阶段我国出版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福建:厦门大学.2006.

[4]刘娜.传媒行业加强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视野.2013(1).

[5]李晓宏.传媒公司多元化经营财务管理浅谈.时代金融.2012(10).

[6]刘则甫.浅谈传媒产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中国报业.2012(7).

[7]刘永红,罗安祺.2009-2011年出版传媒行业分析报告.会计师.2010(7).

[8]胡鹏,张波.传媒集团财务管理新模式——集中财务管理.知识经济.2009(11).

[9]方杰.论中国传媒业的现状、问题与进一步发展的路径.社会科学论坛年.2009(8).

[10]崔保国. 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黄升民,丁俊杰.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英国大学“多中心参与”、“行政权力去中心化”以及实行问责制的治理模式,也给我国大学治理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大学治理

英国传统的大学是依据皇家特许状或议会法案建立起来的,有很大的内部管理自主权,包括有权授予学位,确定和保证自身的学术标准等。政府除决定政策和拨发经费外,极少直接参与大学的管理,而是由半独立的中介组织——“大学拨款委员会”承担了主要的管理责任。1979年,迫于经济危机的重重压力,撒切尔夫人一上台便推行“撒切尔主义”,国家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公共机构,以市场机制代替福利国家运作机制,而高等教育首当其冲。英国政府将新公共管理思想和评估性国家理论向高等教育领域渗透,对高等教育实行削减成本(cost cutting)、压缩预算(capping budgets)和增加教育经费分配透明度(transparency);化高校科层组织为独立机构,引市场和准市场机制入大学;大学工作人员实行工作目标制,变终身雇佣制和国家标准薪金制为任期合同制、绩效酬金制(Performance Related Pay)。在这种外部力量的促使下,英国大学开始了内部治理以解决自身的发展困境。

《贾纳特报告》(Jarratt Report,1985)、《迪尔英报告》(The Dearing Report,1997)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三个引领性文件。对这三个文件的文本解析以及对三个文件的已有效果或者潜在效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企业化行政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一、《贾纳特报告》:“多中心共同治理”模式的提出

1985年,以贾纳特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近3年的努力发布了《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Efficiency Studies in Universities,通称“贾纳特报告”,Jarratt Report)。该报告首先确定了大学的法人地位,并指出:“学术委员会过于保守,它只能是一个建议机构,治理机构(校务委员会)才应该是最高决策部门。”[1 ]报告将大学公司化,希望大学从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借鉴一些工作方式,像公司一样有很高的效率;对大学内部权力进行重新分配,即从学术人员转向行政人员,并且认为副校长应该成为“主要行政长官”,建议大学由副校长、三位助理副校长、学科分部董事会主席、研究生院董事会主席、学生会主席以及其他高级行政官员组成校务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大学的执行治理机构。除学术事务外,校务委员会负责大学其他所有事务,负责财务、投资和资产管理,代表大学签订合同、贷款、抵押等,并通常具有监督教学和研究的责任。校务委员会通过各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或称决策委员会,负责大学发展规划)等共同商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个校务委员会一般是由以校外独立人员占主体的33名委员组成,试图在行政、学术和民主代表之间达成均衡而快速反应;校务委员会和院系之间不存在其他层级,使大学内部集权化与管理层级简约并存,利于沟通和决策更加快速和有效;同时,理事会、财务委员会和建筑委员会的外行主席大量参与决策,可以实现有效的财政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

《贾纳特报告》是对英国大学以“关注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引导性文件,对英国大学的管理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是未来大学行政管理的基础”[2]。它的核心是英国政府鼓励、提倡大学与社会联系,促使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开始“与市场接轨”,逐步形成以治理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家式”运作为特征的“共同治理”(shared governance)模式。《贾纳特报告》所提出的建议经过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的强化,最终在1992年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中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大学治理机构由12—24人组成,其中校外工商界独立董事可多达13人;大学设立董事会(Board of Governance)和学术委员会(Academic Board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的章程和确定大学的理念,批准年度收支报告,保证学校资源的有效使用,聘任和解聘大学行政负责人,确定行政负责人的工资报酬;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包括学术标准、研究、教学、课程等),向治理机构和大学行政长官负责。《贾纳特报告》提出的大学治理设想类似于公司的管理结构,是协商性委员会体系与行政管理结构并存的一种模式。

二、《迪尔英报告》:强化市场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远远低于北美和远东的“四小龙”, 在过去的10年中公共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生均下降了25%,严重影响了教、学、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而中高收人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低收入家庭的两倍,英国高等教育处于危机状态。1997年7月23日,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The Dearing Report)。该报告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技术产业调整以及职业变迁的背景下,结合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20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框架提出了全面建议。

《迪尔英报告》长达1700页,涵括了针对政府、大学、学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93条建议,其中有55条建议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和分配有关。报告认为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界限被消除了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院校、企业、雇主和国家之间是一种日益相互依赖的关系,大学与企业之间不再是互不相干的机构,而是越来越活跃的伙伴关系;没有任何公共事业可以自然而然地期待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经费的支持,除非它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支持。由此,大学应该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之中,与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建立积极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区域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报告对大学治理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如何改进大学治理和管理以满足中央政府总政策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大学有效管理和治理的基本原则,即大学治理机构自治,并对自身的有效性和业绩进行评估,大学治理应该在法律范围之内对大学学术自由进行保护,大学治理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对外部环境的响应性。[3](2)报告对强化大学参与市场提供了路径参考。报告认为,大学可以通过科研和咨询对地方发展提供支持,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吸引投资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支持地方社区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及作为文化中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大学应该投标和竞争地方发展中的基金项目,以便及时了解并满足地方工业与商业的需要,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能够得到和分享本区域大学服务资源的信息,这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前提;地方政府与企业要致力于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形成企业家的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服务。[4](3)《迪尔英报告》缩小了原来大学校董会的规模和权限,使它不再是一个大学管理机构,而是积极的治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评议,通过大学的年度报告和财务报告,偶尔任命校长。它作为一个“论坛”,通常只扮演有限的、形式上的角色,并不处理大学的日常事务。(4)根据《迪尔英报告》倡议,于1997年成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简称QAA)。其使命是保持学术和高等教育质量以维护学生及公众的利益。通过来自其他高校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的考核,每5年进行一次以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和学生进步情况为重点内容的评估。

《迪尔英报告》为英国21世纪的大学治理制定了蓝图,提出了大学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强化了市场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理念,是对《贾纳特报告》中“多中心”治理构想的深化与实践。该文件对未来英国大学的治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市场机制参与大学内部管理

如果说《迪尔英报告》是从宏观层面开拓了市场和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途径的话,那么,2003年1月发布的《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就是把市场和社会引入到大学内部治理的微观层面。(1)《兰伯特回顾》强调了治理机构的责任。“治理机构负有以下责任:建立并监控控制和问责体系;批准大学的使命和战略目标、长期财务计划、主要评估指标以及年度预算,并确保这些符合利益共同者的利益。”[5]报告非常推崇大学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及由学术和行政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的权责的明确定义和分配。在大学和企业合作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大学教育的压力使教学从“教授决定教学内容、学徒式教学方法”走向“外部决定教学内容、准工业化的教学方法”[6 ]。因此,大学的内部管理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协调教学资源,加强大学对教学的统一管理;教授和学术人员不能再从事复杂的大学管理;组织管理需要科层化、管理人员也需要专业化。于是,管理权力需要从学术人员手中向行政人员手中转移,以便在大学形成新的权力组织来配合政府对大学问责制的推行。(2)学院和系是具体负责课程教学的主要部门,课程的设置要由学院和评议会负责审批。由于市场的介入,除了考虑其学术价值外,学院对教学工作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因此,课程制定计划自主权的增加,使得大学面向就业市场的课程大量增加。(3)在大学内部加强成本核算和经费支出管理,实行效益激励制度。第一,大学采用了企业常用的成本透明核算法,使得高校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很明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浪费,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在财政预算方面,一般是由系提出预算建议,然后经学院审查,最后由校一级负责官员审查。大学和学院内对教工和院系在同一准则基础上基本按照学生的数量进行资金分配。但是,对招募带来更多收益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吸引好的受资助的研究项目进行激励。(4)强化了社会中立机构代替政府对大学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审核,评估的结果与高校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生源和经费获得。

四、几点启示

英国大学市场化内部治理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这对于同样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有很好的可比性。同样,我国也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的内容。因此,英国大学市场化内部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行政权力去中心化,在行政力量与市场驱动之间寻求平衡

从《贾纳特报告》到《迪尔英报告》再到《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非常注重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并用,逐步实现了从“行政化控制”到“市场化治理”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大学实行间接管理模式,很少直接干预大学的具体活动,而是通过发布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绿皮书、白皮书传递其意图。 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直接行政的减少并没有使得大学内部管理无序化,反而由于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利用,促使了大学内部自觉治理。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在一种以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运行,高校属于政府,形成了单一的按照行政机构规则行事的运行机制。中央拥有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最大权力,政府对高校下达指令性计划,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推行。高等教育的管理依靠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政府和高校是上下级关系;高校的经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计划执行,市场介入程度有限,无法对教育资源起配置性作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等教育权力集中于政府,高校缺乏事实上的自主权,高校没有自觉强化内部治理的动力和机制。因此,我国大学治理需要重组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将中央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加强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统筹权,实现权力的去中心化(decenteralization);其次,将政府权力部分转移社会与市场,还权于高校,实现权力转移。

(二)以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为权力主体,实现参与型的“多中心治理”

20世纪以来,由于民主观念以及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英国大学内部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利益主体都需要参与大学的治理。政府、校长、教师、学生、校友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的各项决策都要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英国建立了以包括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董事会为中心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使大学的决策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投资者等核心利益相关人没有界定清楚甚至没有界定。加上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缺乏认识,把高等教育仅仅作为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所在,而忽视了学生、企业等其他社会成员(机构)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包大揽,成为对高等教育的“统治者”和“守夜人”。目前大学一般都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教授和其他成员参与治理的机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和运作程序,许多仍仅仅扮演提供信息和咨询的角色,距离真正参与决策和监督尚远,这样势必造成大学利益相关群体缺乏对大学目标任务的认同感,降低大学的凝聚力和活力。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对民主管理和学术自由作出相关规定,参与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成为落实此项规定的突破口。

(三)建立问责机制,增强高校的责任感和透明度

从《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和《兰伯特回顾》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政府在减少对高等院校资金供应的责任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的外部监控,通过采用公共问责机制、质量保证机制以及绩效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并让公众获得更多关于高等院校各个方面的信息。英国高等教育的问责机制相当健全,如在资金使用方面,运用成本透明核算法清楚地说明每个高校的各类资金使用情况;在教学与科研质量方面,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和科研评估活动的定期评估与审核,为公众提供大量公开发表的关于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信息与报告;在办学绩效方面,有绩效评估审核机制,每年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高等教育统计署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公开发表关于高等院校的办学绩效情况报告。问责制促使大学内部权力向行政人员漂移,逐步形成了对应的问责机构。

随着我国大学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政府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高等院校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也越来越关注,如何使高等院校更有效率地、负责任地使用这些资源,高等院校的资金提供者如何获得高等院校资源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的信息,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拥有更多知情权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对一些大学进行审计,标志着问责制在我国初露端倪。但是,我国的问责制还需更加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把握问责的度。

当然,英国大学的市场化治理历程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化治理往往会与大学的学术本质与市场本质发生冲突,容易造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短视行为,危及基础研究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性使得大学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准备竞争,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市场交易性成本,浪费了教育资源;对经费的严格管理及各种相关评估助长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官僚作风;过度的市场化会使大学自治和教学质量受到侵害;竞争性的增加也影响了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危及大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而造成优秀教师流失等。这也是我国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答案:

[1 ] Sasan Lapworth. Arresting Decline in Shared Governance:Towards a Flexible Model for Academic Participation.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Volume 58,No.4,October,2004,299—314.

[2 ] W.A.C.Stewart 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234.

[3 ]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ing Society.1997.http://www.leeds.ac.uk/educol/ncihe.

[4 ]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7).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TheDearing Report]Report.9.

[5 ] UK Treasury.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98. http://www. lambert review.org.uk.

[6] CUC. Guide for Member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ing Bodies in the UK[DB/OL]. http://www.he fce ac. uk/pubs/hef2ce/2004/04_40/,2007-09-07.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香港东方城市创意产业国际机构首席执行官

世界华商领袖年会常设秘书处合作事务总监

中国东盟模特职业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东盟模特选拔会集团首席执行官

中国东盟模特选拔会组织委员会秘书长

香港中国策划研究院驻南宁代表处首席代表

记者:林教授,据我们了解,您过去曾经在乌鲁木齐、厦门、三亚、海口、丽江、大理等国内一些著名旅游城市,为政府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提供过决策咨询服务。您本人不仅是城市运营方面的研究学者,也是城市形象方面的研究专家。首先,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请您谈一谈您对南宁这座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观感。

林教授:因為计划在南宁设立代表处,从2006年的7月份开始,我就开始在香港南宁、香港昆明、昆明南宁之间往返进行考察。因为专业和兴趣的使然,还有业务上的需要,我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对南宁整个城区作了几次专门的考察和调研。在我所能看到的南宁市区里面,在视觉上给我留下了很多特别深刻的印象。

南宁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公元318年自夺晋大兴元年置晋兴郡起,就成为历代郡、州、路、府的所在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只不过当时不叫南宁而叫邕州。说它年轻,是因为南宁市开发建设热潮文兴未艾。总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快速发展当中。如果让我一定要概括出对南宁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有什么印象的话,那么在我的脑海中首先就能概括出这样几组关键词组:绿色、民族大道、南湖、琅东国际新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还有东盟国际商务园区等等。

记者:林教授,能否就这些关键词组请您分别作出一些深入的观感细解?

林教授:就拿绿色来说吧,如果没有新观念下的城市规划,就没有“南宁,中国绿色城市”这样的口号和“中国绿城”这样的美誉。显然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南宁城市的成绩是非常值得称赞和肯定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南宁市的绿化水平还缺乏艺术深度,因而未能绿出真正属于南宁的独特风格来。总体来看,南宁市的绿化格调过于单一,不论是公园广场片区的硬地绿化,还是街头绿地、城市道路接点建设的绿化小广场、临街单位透空绿化、甚至商业广场和许多小区园林造景等等,大都出现单一化。比如民族大道某些路段的三级绿化就排序得很单调而过于雍拥厚重,有些甚至成为游人行走的屏障。通透性很差,市民沿街过往休闲很不方便,有失于以人为本的关怀。也许这是南宁阳光雨露过于丰富的原故。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绿化相比,地处亚热带的南宁市城市绿化,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然而城市的绿化水平,不只是简单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简单的分布和排序问题。城市绿化是一门相当科学的人文系统工程,也是一门承载地域文化的园林艺术工程。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应当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规划和设计。

“点”就是以街头绿地、城市道路接点绿化小广场、临街单位透空绿化等形式营造出“城市小客厅”的氛围与效果。功能是小型集会和休闲活动场所。

“线”就是在市区主要河流江滨地带、主支干道两旁实施地域特色绿化,使之成为城市化绿地系统骨架。

“面”就是在相对固定的区域集中实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园林造景绿化建设,在功能上起到集散作用。比如多重功能的城市公园。有些还包括对城市总体规划中控制的田园绿化风光带,比如丽江和大理,通过实施观光农业或菜蓝子工程等城市功能配套,综合开发,提升绿化质量,使之发挥视觉缓冲和自然连接农村乡镇的作用。总之,我觉得南宁的绿化应当注重在艺术风格和地源文化上加以提升,促使绿城因为有“灵气”有“气质”,而绿得更加美丽迷人。

关于印象关键词组提到的民族大道,之所以能让人经过久久难忘,不仅仅因为它是南宁一条非常大气和最顺畅的城市主轴干道,而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大道两旁葱葱郁郁的绿化景观。其中最值得赞赏的是,大道两旁克服了华南城市惯有的“路倚楼”和双向沿路开铺的拥挤弊端。因此,民族大道的景致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可以不夸张地说,民族大道本身就是南宁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南宁,中国绿城”的“第一形象代言人”。遗憾的是我上面已提到的格调单一和“地源文化”风格方面的缺馅。至于谈到南湖作为南宁城市的内湖,我发现它的夜景的确非常美丽,尤其是节、假日里,南湖的景观和功能还可以好好地通过规划和设计来不断完善加以提升。

接着简要谈谈关于“琅东国际新城”。在大多数人的心眼里,“琅东国际新城”无疑就是南宁目前最摩登的新城板块。是南宁现代化城市的CBD。这不仅因为“琅东国际新城”正面呼应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更因为“琅东国际新城”拥有在南宁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建筑群体。乍一看,地王国际,航洋国际,汇东国际,金源CBD……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建筑,实实在在地为南宁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增添了现代辉煌的景象,承载着现代化城市的许多气息新象和脸谱。显然,这是“琅东国际新城”极其富丽堂煌的一面。而且详细综合地观察,你还会发现“琅东国际新城”有几幢建筑不论其设计造型,还是自身的功能配置,都十分优秀和合理。遗憾的是在琅东繁华片区,城市功能体现显得不太统一。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以“CBD”为标榜的商圈建筑群里,还随机错落有行政、司法等城市其他功能的主体建筑。从城市功能的合理规划理论来评说,这是“琅东国际新城”整体建筑群功能不太和谐之一。

其二,“琅东国际新城”片区建筑集群不太和谐的体现还在于幢与幢之间的朝向和中观排序上,总的感觉比较缺乏理念规则和审美空间视觉效果。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在面向高架桥一边,我发现有一幢高层建筑的主体造型,它的临街转向角度甚至大大超过了25°,已经构成锐角,直线看去,恰似一把利剑直冲高架斩来。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商家会要求这样的设计?后来南宁的朋友告诉我,那是风水需要,我才恍然大悟。让开地源民俗文化不谈,我相信出现这种建筑上的怪象,这已不是城市的规划问题,而是城市建筑规划的管理滞后问题。显然,“琅东国际新城”这张南宁城市对外形象招牌,它的建筑品位需要不断地综合提升,不仅需要建筑导向标榜,更需要人文科学理念来营造。

接着我谈谈南宁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关键词组不仅是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引发点,而且还能带给广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际上,整个广西早已欣起一股强劲的“东盟发展和北部湾开发热潮”,至于这股热潮及其机会,给广西各行各业所带来的意义和体现,大家有目共睹,勿须再多论述。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未来可能的作为,以及它所附设的民歌广场未来可能的作为的一些观感和建议。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它所附设的民歌广场,不仅是南宁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更应当把它所附设的民歌广场建设成为南宁城市会展演艺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建设基地,南宁旅游观光的必到景点之一。

我觉得会展中心在博览会召开期间装扮得非常漂亮,非常引人注目,经济文化氛围也营造的异常热烈。但会后景象氛围落差很大,显然这是临时应用造景过多而又过后拆除的原因。这很不利于充分发挥博览会的延伸辐射和塑造南宁城市品牌形象的作用。尤其是民歌广场,平日里观看觉得非常空乏。我建议南宁市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可以研究规划在民歌广场建设一些可持续性的、资源共享的人文景观设施。比如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现代化声光电多功能演艺舞台,以及相应的可以替代围墙的休闲观光营业配套设施轻型建筑等等,把它定向打造成为南宁市一个常年演艺不断、旅游必到的游览观光首推景点。好让民歌广场的人文景观氛围和会展中心的会展商业氛围相得溢彰。还可以研究探索推行国际化的文化产业集团演艺运营机制,让“南宁民歌广场”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真正发挥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立足于广西、依托国内、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跨越平台。把“南宁民歌广场”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办成真正意义上的永不落幕的“民歌艺术节”和永不落幕的“博览会”。让“南宁民歌广场”真正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和“天下游客向往的地方”。“云南印象”可以天天演、夜夜演,我们“广西民歌”为什么就不能天天唱、月月唱?!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留给广西广大文化产业工作者来研究和思考。

记者:林教授,我们觉得,您的这些观点和建议都很不错。那么,我们想请问林教授,您对南宁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有什么看法呢?能否谈一谈?

林教授:以我个人所知,还谈不上看法。关于南宁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战略定位,我最近查阅了南宁市“十一五”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从决策科学角度来综观,该规划总体上符合“宏观把握、中观定位、微观入手”的城市发展规划规律和原则。该规划提出大力推进新区建设,以邕江为轴线,西进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以良庆为重点,带动邕宁和江南发展。2007年,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南宁市考察时就提出:从现在起,要实施重点向南发展战略,开发新区,集中力量搞好五象新区建设,力争核心区今后五年初具规模,更长一个时期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展五象新区,在这个方向上再造一个新南宁,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根据正在编制的五象新区的初步方案,五象新区的发展定位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总部基地,南宁市新的行政、文体、商业中心,物流、制造业基地。在发展规划上主要考虑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地位相适应,从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在产业布局上注重以产业为动力,通过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的规划,带动城市跨越式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文化产业品位的提升。在弘扬有形、无形的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塑造城市魅力形象。在生态环境方面注重公园湿地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建设人人向往的宜居城市。从总体上来说,我个人认同这样的方向和定位。的确,南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条件和多区域合作的条件下,如何确定南宁的城市定位和方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我个人非常赞赏刘奇葆书记这样的观点:“定位区域性国际城市,要跳出南宁,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规划南宁。立足于多区域合作,立足于现有优势,立足于未来发展,认真审视南宁的城市定位。”

在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方面,刘奇葆书记也阐述得十分明确。所谓“区域性国际城市”,主要是经济发展参与区域经济的循环运转,使城市功能在区域内发挥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国际城市具有一些特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和广泛的国际经贸联系,是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聚集中心,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和较好的服务功能,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居民构成中有一定数量的不同国籍的常住和暂住者,城市基础设施发达,有一流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服务,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基础,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显然,南宁离这些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应该朝这个目标和发展方向努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南宁市要及时制定并实施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市经济结构升级,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记者:最后我们还想请问林教授,假如从城市形象角度来审视,我们想听听您对南宁这座城市,在城市形象的品牌塑造方面,您有些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

林教授:我提三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做好南宁城区水系应用景观规划,建设南宁独具广西壮族等多民族地源文化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城市园林绿色水景艺术街道景观设施。

南宁城市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清静而温柔的邕江之水经过城区缓缓而过,青波荡漾的南湖之水依偎城懷而泱泱留恋,注定已成为南宁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宁市总体形象的定位,其城市自身文化气质和品格韵致的提升,都有赖于对邕江两岸和南湖之滨进行更高水平的综合整治和规划设计。邕江和南湖之于南宁的意义,比它们当作南宁的“赛纳河”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这是一项南宁市非常重要的水系景观系统工程,留待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来让专家学者和设计大师们讨论研究。

今天我想提议的是,目前南宁市区有条件实施,而且能够快速见效的一项城市绿化配套靓丽工程那就是城区园林绿化水景艺术街道景观设施。象人造水幕、喷泉、音乐喷泉、观赏鱼水池,小桥流水等等,把它们分布在广场、草地、公园、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甚至分布在林荫小道,它们可大可小,它们可低可高;即有气势磅礴,也有轻吟小唱。就这样,当它们注入城区的肌体时,就象血液,使整个城市就会“活”起来。充满生机,充满灵气。

常言道“有仙则名,有水则生”。的确,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我所倡议的城市喷泉水系设施,除了能美化装点城市作用之外,根据城市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合理的城市喷泉利用,还可以大大地改善城市室外空气湿度,净化空气,吸纳灰尘,缓冲太阳强光辐射,消减城市噪音。更为奇妙的是,城区中的喷泉悠然洒开的意境,可以使城市人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紧张带来的压抑得到有效的松解,城区中的喷泉自然洒落产生的潺潺水声,还可以使因劳碌造成烦燥的人们心情得到清静,可以使心情愉快的人们更加热情洋溢,可以使情感失落的人们心灵得到安慰……。喷泉的好处真是举不胜举。

是的,这么好的设施,南宁有条件为什么不去建设?在这方面,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我们既可以引用自来水、自然水,也可以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排放引水、商用排放引水、生活排放引水。既可以用电能支持动力,也可以使用低廉的太阳能支持动力,或者利用自然落差支持动力,或者设计水流循环支持动力。所以,我可以这样地概括我的概念导向建议:南宁市完全可以依托邕江水源,利用绿化优势,做好用水来点缀亮丽城市的文章,定格南宁城市形象外在气质,从而定位南宁城市“绿色南宁,动感城市”形象塑造的独特风格“满城绿色,水艺纷呈,花香鸟语,潺潺水声”。以绿色为衣裳,以动感为本质。让生态环境、文化氛围、商业气息来共同为城市形象气质造就修炼。让生态、人态、世态“三态和谐”。这样的愿景,不正是建设南宁“人人向往的宜居城市”所必需的吗!

第二、重视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快速提升南宁城市文化气质。

据统计,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30%。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37%。照此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城镇人口将实现6.3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2020年将超过60%。目前,就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特色危机”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不少城市的规划设计抄袭趋同,追求大规模建筑群和大体量建筑物,导致“千城一面”。一些历史性城市和街区,正在被庞大的新建筑群所淹没。

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当中,城市魅力是城市文化素质的高度体现,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崛起,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南宁市同样面临着在全国尤其在西南其它城市的比较中,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定位和形象塑造的问题。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们形象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它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的文脉延伸,产业结构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独特而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得到增值。对内可以使城市居民增强归宿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可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得到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回报。

城市形象的塑造、推广和管理是一项综合的人文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各种形象要素的整合才能实现。培育和推广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独创的文化节庆和商业会展活动,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快速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品牌的公关手段。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灿烂,如今虽然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印象·刘三姐”、大地飞歌、南宁民歌艺术节、妈勒走天边、壮族风情、女子天琴等地源生态文化品牌和各地琦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但是,南宁市的旅游景区景点总体上还缺乏亮点和吸引力。近年来,随着贵州、云南、海南等西南开放城市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广西形成竞争趋势,广西部分旅游城市潜在着成为贵州、云南、海南等旅游过道的危机。此外,到广西旅游观光的游客,多数向往桂林山水。那么,怎样促使广西各个潜在旅游城市地源生态文化和自然风光景点,能够更好地做到“最能吸引人来、最能逗人留住、最能让人乐意消费”,已成为广西首府南宁市打造“魅力广西”旅游集约城市重大面临课题。我个人通过调研初步感觉,就目前南宁城市的文化产业格局形势而言,如果能够研究创新和整合出一套符合南宁实际的城市文化产业运营机制,凭借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势,利用南宁民歌广场这个共享舞台,以南宁民歌艺术节和大地飞歌品牌为契机,搭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链,遂步向“南宁月月是节庆”的目标发展,为塑造“绿色南宁,动感城市”形象品牌奠定稳固基础。增创这一独特的具有可持续性举办的连环演艺节庆,充分利用南宁市独特的区域优势,挖掘整合广西地源文化资源,引进融合东盟十国风情文艺,让外来时尚先进文化与地源生态传统文化相互动,引发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先进特色文化,在通过举办大型演艺节庆活动和会展经济活动吸引大批国内、国外商家、游客和广大民众广泛参与的同时,促进人们对南宁城市产生广泛的印象和认同,从而达到迅速提升南宁城市形象,使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和广西北部湾、中国西南部新一轮开放城市的浪潮中赢得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打造和办好“南宁月月是节庆”这一构思理念下的大型连环链式演艺节庆活动和会展经济活动,本身就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有效举措,它的不断创新和延续,也是城市形象塑造和推广不断产生效应的延续过程。成功的城市节庆活动品牌,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招牌;成功的城市会展活动品牌,也是一张传播城市独特文化的广告招牌。

归纳言之,城市形象是一种特有的公共产品,它的塑造传播和管理是一项人文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个广告、一次公关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政府、公众、企业的广泛参与,它需要借助于专业机构的帮助,整合运用多种方法和运营手段,才能造就独特的城市形象,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赢得品牌竞争优势。建议南宁市政府组织文化产业工作者和有关专家研究论证,是否可以把这一可行项目纳入“十二五”计划,并作为“新兴服务业”(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在本来意义上就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工程来实施。

第三、为了总结上述建议和概念规划观点,最后我想建议:

南宁市今后对外宣传是否可以通过论证采纳,在原来“南宁,中国绿城Nanning, China Green City”)传播口号标语的基础上,统一增加后面三句城市形象定位组合的宣传口号标语,把它们按照下列排序组合出现:

“南宁,中国绿城Nanning ,China Green City”

“绿色南宁,动感城市Green Nanning ,Passion City”

“民歌世界,歡乐南宁Folk Song World ,Happy Nanning”

“南宁月月是节庆Everymonth Is Festival In Nanning”

与原来在南宁市区公共传播屏幕上单一出现的“南宁,中国绿城Nanning, China Green City”宣传口号标语相比,是否更有认知底蕴和想象质感,而且更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和记忆?

我想,答案应当留给专家和市民公众最后来作评定。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广西,必有一个世人满意的愿景!南宁的未来,会更加美丽!

上一篇:企业管理知识论文下一篇:理财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