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战略范文

2023-09-20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全力助推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参加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感想

5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文博会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到文博会、洛可可设计公司、华侨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文化创意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感受颇深。

一、印象文博---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综合性会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促成了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此次文博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展示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和代表行业水平的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以及文化出口品牌企业、产品和项目,突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会展资源注入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打造“我国文化产业走上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十年的经营,文博会已然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重要平台,文博会促进和拉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挖掘地区文化创意潜力,作为有

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大石窝镇更具文化发展优势。

二、学习文博---全面分析大石窝镇文化创意资源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汉白玉文化、经文化蕴育陶冶了大石窝人“石乡精神”的传承,“石作文化村落”2006年入围首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石一寺”是大石窝快速发展的金名片。南河村、水头村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分距大石窝南北,带动了全镇24个村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石材开发、现代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强势推进,经文化、石文化、生态文化蓬勃发展。

(一)云居寺“经”文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这里即将开建的国际石经文化园,集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景展示云居寺石经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文化园内将建国际佛学研修培训中心,吸引全球信众到此交流心得、探赜索隐。

(二)汉白玉“石”文化

房山是汉白玉的故乡。因其品质之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 199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评定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的历史悠久,大石窝镇的汉

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海内外,产品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还被喻为“京郊走出国门第一镇”。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2004年8月份大石窝镇石雕产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石刻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之中。2007年底大石窝镇石作文化村落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石窝文化艺术底蕴效应,着力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化

近年来,大石窝镇大力发展南部现代农业区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积极实施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北部林果采摘基地有菱枣、核桃、柿子、皇御鸭梨和御塘米基地,西部和南部为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而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南河村有机蔬菜基地成为全市第一家,产销两旺。南河村是全镇设施农业的龙头村,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南河牌”蔬菜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成为了房山区唯一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大石窝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南河模式”,不断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力度,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南河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三、深思文博---用先进经验助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对文博的所见所闻,结合大石窝镇地域发展实际,深刻思考,认真梳理,对于推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如下建议:

(一)提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加快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设立镇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尽快出台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如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大石窝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是建立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税收减免等环节上,给予财政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成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对已经建立的创意产业启动创意产品实行登记备案,有效地保护创意设计人的权利。四是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估体系,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为各类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和客观依据。

(二)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活力。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开发机制。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开发也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和配合。因此政府要按照管办公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四个方向转变。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单位与经营性单位相分离的原则,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对可以进入市场的行业应逐步取消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扶持一些难以市场化的行业和部门,保护大石窝镇的文化资源。

(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充分挖掘大石窝悠久的石雕文化艺术底蕴和内涵,加大汉白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加工出游客便于携带的、精致的石雕旅游纪念品。二是要赋予石雕作品书画艺术等文化内涵。政府要继续搭

台,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一、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晋江产业集群现状可以用“四小四大”来概括:即“小产品,大市场”。产品很小,如西裤、内衣、运动鞋、拉链、玩具文具、卫生巾、雨伞、薯片、糖果、外墙砖、琉璃瓦等,但产品市场很大,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有10多项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小企业,大合作”。晋江企业基本是中小企业,但生产方式是社会化大协作,配套体系优,生产效率较高。“小概念,大前景”。晋江大力发展休闲服装、休闲运动鞋、休闲食品、休闲伞等特色产品,休闲概念小而专、有特色,休闲概念贴近消费心理,符合消费倾向,休闲特色产品前景广阔。“小集群,大作为”。晋江产业集群规模小,但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力,产业集群度高,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到与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与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阶段。从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看,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

(一)产业集群度高。目前,晋江市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产业集群有26个,聚集了636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13家,企业集团5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单体企业702家。聚集起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制造、建筑陶瓷、食品饮料、伞具、玩具等一批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仅晴雨伞一项就创造年产值20多亿元。同时,还拥有机械设备、精细化工、家居用品、纸制品、制药以及电子通讯器材等一批具有集群趋势的产业,并呈现出从以轻型加工为主向轻重并举、重化制造发展的态势。

(二)产业配套体系优。形成了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产业结构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产业集群的形成,促使企业的市场功能重新定位,部分规模企业为了专注市场和技术开发,逐步把一些生产工序实行外包,将一些质量和资信较好的生产型、经销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把生产中各种可分割的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派生出一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大部分企业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同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吸引了大量商贸企业进驻晋江原辅材料市场,提高了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一些如包装、印刷、运输、中介等服务企业逐步兴起,集群内形成成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含外包户)和服务企业三个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比如,在鞋业集群周围五公里内就可以找到加工生产鞋子所需的鞋机、鞋样、化工橡胶、五金配件、大底等所有原辅材料。企业分工协作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整体产业生产率,而且降低了区域产业运行成本,形成了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网络。

(三)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集群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为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条件。晋江纺织服装业现有企业3300多家,年产值285.0亿元,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购销关系,是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主要集散地。制鞋业有企业2300多家,年产鞋7亿多双,约占全国运动鞋、旅游鞋总产量的40%,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的20%。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经贸和技术合作关系,制鞋业、纺织服装业、玩具业、制伞业、建陶业等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地市场,在美国洛杉矶有晋江商品直销中心、安踏公司在台湾金门开设有专卖店等,出口创汇达12亿美元。

(四)品牌成效显著。坚持贴近产业需求和企业需要,引导民营企业走做强、做大、做久的路子,“调”出一批具有资源整合力的产业集群、一批具有龙头带动力的规模企业和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著名品牌。目前,全市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6枚、中国名牌产品24项、国家级品牌63个、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件,国家免检产品45项,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210项,有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7个品牌入选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现有“中国鞋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伞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13项“国字号”区域品牌,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成为民族工业品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五)自主创新氛围浓。晋江决策层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制定了完善的产业集群、品牌发展规划,出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全市共组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0多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1家,成立各类质量检测机构7家。恒安、浔兴、安踏、玛莱特等企业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设立专家活动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中高级人才3870多名,50多家企业与86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人才智力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协议,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晋江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活力。

二、从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看政府作用

晋江市委、市政府对该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举措,不仅体现为放宽准入领域、完善基础设施以及为企业提供个性服务、解决具体困难等种种努力,而且集中体现在自觉转变执政观念和政府职能、努力创造和优化产业环境。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实施资源整合,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晋江先后制定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以及各产业专项规划,加快城市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把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在关联配套上互为环境、在资源利用上实现集约,通过资本纽带形成新的更强大的集群。同时,出台了扶持核心企业、强化环境支撑、加快人才培养、完善产业配套、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品牌质量、倡导文化创新等政策措施,营造“双环境”:即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达到了“资源利用高效,产业环境良好,配套服务完善,龙头带动有力,品牌价值提升,内外市场扩大,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

(二)打造品牌之都,鼓励企业采标创牌。过去,晋江借助侨乡的地利和灵通的信息,很多企业为国外的企业搞贴牌生产,仿照港台和海外产品生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先的贴牌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此,晋江市先后实施了“质量立市”、“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战略,调整充实各类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纳国际标准、培育自有品牌,提升整个晋江区域品牌的内涵和层次,推动当地优秀的民族工业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叫响,塑造出“品牌之都”的雏形。2002年至今已经发放名牌、质量奖励金7400多万元,鼓励企业创名牌、品牌。晋江企业每年广告投入高达7亿多元。

(三)瞄准“百年老店”,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晋江工业起步于家庭作坊,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针对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暂的现实,晋江市积极引导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建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工人培训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战略创新、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大力营造“爱拼才会赢,学习才会赢,创新才会赢”的社会舆论,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夯实打造“百年老店”的文化基础,增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和持久生命力。晋江的许多企业从依靠权威、依靠聪明到依靠制度、依靠诚信再到仰赖企业家素质和企业文化,有力的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涌现出七匹狼、安踏等一批文化导向型企业,在企业文化构建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先行和示范作用。

(四)强化公共服务,构建集群支持系统。晋江市一向坚持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政府是服务的主体,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晋江作为全国四个创建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全面启动创建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全面实施了以转变政府职能、重组组织结构、再造工作流程、更新管理方式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走出“审批经济”的怪圈,实现了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后监管的转变,目前,审批事项的当场办结率达80%,规定时限办结率100%。同时,通过政企互动,政府与企业在各自定位上互动协作,联手构建起产业集群发展的研发创新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产品展示体系、信息共享集群发展服务体系、标准对接体系、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等八大公共支撑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了产业需求和企业需要。

通过对晋江产业集群发展历程的分析不难看出,晋江走的是一条从大办企业到形成产业再到发展产业集群,以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路子。晋江经验表明: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没有民营企业内发力量的充分激活,产业集群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资源、要素集聚力,民营经济质量的提升也失去了重要的依托。

三、对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晋江独具一格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虽然不能照搬复制,但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角度看“晋江模式”的示范效应,其令人瞩目的发展源自于一种创造财富和奇迹的战略创新意识、自下而上的创业精神和基于市场的产业环境。研究“晋江模式”,对加快温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区产业集群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缺少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从政策层面看,还没有对产业集群发展制定专门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规划支持,政府推动的要素集聚功效有限,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较为困难,区域内食品饮料、医药产业中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特有的创新功能,加之企业自主设计和品牌相当不足,产业升级能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匮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较为滞缓,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推动力有限。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科技园区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多数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难以产生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无法带动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基本还停留在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初期发展阶段;多数花木企业仍处于简单的“扎堆”基础聚集雏形阶段,花木产业集聚区内的单个花木企业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不足,企业规模偏小、协作配套和抗风险能力弱,经营方式粗放,缺乏资金和创业服务体系支撑,其效益较低。

为此,有关经济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善于根据本部门的特点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引导优化产业集群结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1、研究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制定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明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一是优化产业布局,丰富空间集中度。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分类指导,按照“优二兴

三、一三互动”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快以科技园为载体的新型工业聚集区、以新城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生态园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聚集区建设,打造金马河、江安河沿线两条生态休闲产业带,形成组团式发展的“三区两带”产业布局体系。二是实施扶强扶大,丰富产业集中度。大力营造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环境,把政策取向定位在“推进资源整合、实施扶大扶强、引导带动中小、实现互利协作”之上,从税收、资金、土地等方面研究出台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缓解企业发展用地紧张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结合起来,用集约利用的办法解决土地资源不足问题,抑制恶性竞争、鼓励互利竞合、降低资源成本、提高增殖效益,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用能难”、“用地难”等发展瓶颈问题,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努力培育一批“小巨人”型企业。三是密切分工协作,丰富产业关联度。实施科学积极的投资鼓励政策,扶强扶专扶大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包括研发、培训、信息、物流、市场等在内的第三产业,通过群体规模效益和共生效应,降低基础设施、环境污染和技术进步的成本,促进生产手段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提升。

2、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构筑品牌平台、细化产业链的分工是温江企业品牌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必须在质量、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苦练内功,主动为同行业的品牌龙头企业配套,建立分工明确、利益共享、诚信稳定的土产配套协作联合体,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品品牌集群,为企业创立名牌、发展名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用名牌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集群走品牌效益型发展道路,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鼓励集群内企业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产业内企业要为龙头企业配套,为龙头企业品牌做大做久打好基础,降低企业品牌塑造成本。

3、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龙头效应。科技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引擎,是推进自主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健全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强化“招商选资”理念,大力引进“一高三强”(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投资密度强、市场需求强)项目,重点培育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加快区域工业提速提质。推动产业发展由规模小而分散向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从纵向与横向拓展产业链,使之做大做强,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重点建设孕育自主创新力量的特色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鼓励科技园建立产业集群风险投资公司、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更加注重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形成规范高效、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区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工作的推进,城市商贸物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区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功能再造和制度创新,延伸了加工、配送功能,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流通效率。餐饮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主食配送中心,实现网点的统一配送、及时补货,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为方便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形成了通用仓储与专业

- 1

(一)商业网点规划方面。大型商业服务网点过于集中,重复建设问题显现,其他路段没有或缺少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二)商贸体系建设方面。部分市场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内部布局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老市场与新市场、新市场与新市场之间功能雷同、业态相似,企业物流普遍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商贸流通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还不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

三、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围绕提升城市中心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科学制定我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全区商贸物流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严格落实扶持政策。根据我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清理、修订制约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省、市、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在资金、税收、土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逐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规范服务和执法行为,依法对市场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消费维权网络,搭建消费者平台,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二是积极建立和支持现有各类批发市场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形成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批发交易型配送模式。三是加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推广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强县”的工作目标,按照“扩量与提质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的思路,大力实施三园同创工程,强势推进园区“10个项目投产、10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签约”的“三个十”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生态淮猪、果蔬、蛋禽、优质稻米、食用菌和木材加工的“5+1”特色基地,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万亩,总面积达*万亩,其中设施农业*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万亩,总面积达*万亩,生猪出栏量达*万头,家禽出栏量达*万羽,奶牛存栏量*头。全县*万亩水稻已实施机插秧面积*万亩,机插率*,比上一年提高*,被省认定为“水稻栽插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个,其中,市级以上*个,省级*个。去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一流、全国有名”的建设目标,精心规划了占地面积*平方公里,总投资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启动建设了以食用菌、蔬菜为特色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的市级现代农 - 1 -

业产业园和以合作示范为特点的**农业合作创业园,并大力实施“三园同创”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合作创业园已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通过验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精心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根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按照“省市级园区共建、基础和招商同抓”的要求,聘请***建筑园林设计院为我县精心编制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东至**,南临**,西接**,北至***木业园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园区以农业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引进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推广研发新技术、新品种,重点建设食用菌、设施蔬菜、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是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高效农业的特色园、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园、循环农业的试验园、高科技农业的推广园和现代农民的创业园。

二是强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围绕园区特色产业,以园区招商为抓手,不断强化农业招商,加大帮办力度,截止目前,园区已引进***、***、***、***等*家企业和***等*家合作社入园建设,从事工厂化食用菌、设施果蔬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在省级园区内强势推进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区建设,采用无土有机的自动化栽培,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木屑及农副产品作为栽培原料,食用菌下脚料再作为有机肥的原料从而实

现食用菌生产的有机循环。目前,省级园区拥有**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家,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日产量100吨的***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在市级园区拥有**等观光农业项目**个。

三是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园区聘请***林科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共同组建了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其中,博士2人,中高级以上职称7人,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聘请省内外知名的20名农业专家挂钩指导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科技高地。今年已成功推广东方百合催花、鲜切花保鲜等新技术4项,粉冠军火鹤、中华红叶杨等新品种20余个,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目前,省级园区年可生产食用菌5000吨,各种蔬菜瓜果6万吨,年实现产值3.6亿元,亩均利润可达8800元以上。核心区可辐射带动面积2.5万亩,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创业机会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市级园区每年可实现产值近3亿元,亩均利润9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3600多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生产,年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四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引导园区龙头企业,通过开展定点投入、定向服务、订单生产的方式,加强龙头与基地的对接,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与基地对接,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进连锁超市、进大型市场、进大专院校、进大型企业、进加盟店的“五进工程”,与大润发、苏果、荣善

等大型超市和加盟连锁店采取建专卖区、直营柜台等多种形式,推销***名特优农副产品;鼓励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优质农副产品直销店,加强市民与基地的对接,今年我县将在上海、**等地建立名特优农副产品直销店24家以上,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此项工作已列入全县2011年百项重点工程,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定期组织督查并通报。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牧草产业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5年之后,由于受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国家政策、市场价格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很大,尤其是受粮食补贴政策影响,牧草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目前,我国牧草产业正处于逐步恢复发展阶段。新时期发展发展牧草产业,是促进现代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效选择。

一、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牧草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联接的产业链条。但自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强有力实施,对牧草产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自国内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许多大型养殖企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场开始注重用苜蓿饲喂奶牛,以提高奶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拉动了苜蓿等主要草产品价格的快速回升,导致近两年我国牧草产业逐步趋向回升的势头。

(一)我国牧草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产业体系,但产业规模较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农业政策及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影响,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从事牧草生产,我国草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很多牧草种植和加工企业,并初步形成了牧草种子繁育、牧草种植、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但牧草产业总体规模较小,远满足不了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目前,全国草产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年加工5万吨以上的有33家。总设计生产能力为500多万吨,总实际生产加工量只有180多万吨,占设计生产能力的36%。2008年累计人工种草面积999.8万公顷,其中耕地种草面积342.3万公顷。2008年产干草6039.5万吨,不及国内正常需求量的1/10。

(二)我国牧草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畜牧业生产发达国家,牧草属于作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紫花苜蓿列入战略物资名录,草产业已成为美国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发展健康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改良中低产田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牧草产业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牧草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内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牧草产业才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当前,我国牧草产业还非常落后,生产规模小,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所生产的大部分豆科牧草产品质量较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年产牧草6000万吨,但商品草仅280万吨,且80%为3级以下。2008年美国干草收获面积为2446.0万公顷,各类牧草总产量达到1.48亿吨,紫花苜蓿和其他牧草干草总产量分别为7094.4和7701.1万

吨,一级品苜蓿干草占到苜蓿干草产品的70%以上,粗蛋白含量18%以上,出口苜蓿草产品总值达1.64亿美元。

(三)牧草产业区域化布局正在形成。牧草生产“两带一区”正在形成,即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陕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带以及河北、山东和山西为核心的苜蓿生产区。在牧草加工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东北、华北和西北草产品加工优势产业带,青藏高原和南方草产品加工优势区。随着牧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在海河低平原、黄河沿岸、黄河三角洲、苏北沿海平原和淮北平原区的盐碱地、滩涂地等区域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牧草生产。

(四)草产品结构单一,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小,近年来呈净进口态势。我国的草产品品种主要是紫花苜蓿和羊草,其中紫花苜蓿占90%以上。产品结构中,77%为草捆,2%为草块,8%为草颗粒,7%为草粉,6%为其他草产品,80%以上的苜蓿草产品粗蛋白含量14-16%。在国际草产品市场上,美国是最大的草产品出口国,日本是最大的草产品进口国。2008年我国草产品出口18.05万吨,只占世界贸易量的2.9%;进口量1.98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0.37%。

(五)草产品需求快速增加,国内供应难以满足需求。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传统的“秸秆+精料”的粗放型饲喂模式已难以为继,近年来频发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为草食畜牧业的传统饲养方式敲响了警钟。养殖业者和决策部门已经认识到牧草对于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如自奶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国家政策及奶业市场不断推动着奶牛业的转型,对苜蓿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苜蓿进口量迅速提高,2009年我国进口苜蓿干草7.66万吨,同比增加290.9%;出口苜蓿干草1.11万吨,同比减少58.7%。随着奶业市场和其他畜产品市场的不断规范,我国对草产品的需求会快速增加,而国内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用于牧草生产的土地极其有限,因而国内草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日趋凸显。

二、牧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挤压了牧草种植。我国牧草产业曾在1999-2003年间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牧草种植、收获、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牧草产业化体系,成为当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和农民增收的新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一些农区和农牧交错地带,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新发展了规模较大的连片种植牧草的基地。而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开的粮食直补政策,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反却挤压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毁草种粮”的现象。以苜蓿种植为例,山东东营在苜蓿种植鼎盛时期达到20万亩,目前只有4万亩左右(盛亦兵,2009);河北沧州鼎盛时期达到110万亩,目前只有55万亩(刘忠宽,2009);北京在牧草鼎盛时期达到29万亩,目前只有6万亩(武菊英,2009)。

(二)牧草收割、贮存等手段的落后制约了种植面积的扩大。牧草收获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即到了收获季节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割,这样才能保证牧草养分不致太多损失;另一方面,手工收割一般要比机械收获损失更多。目前种植牧草的地区大多为经济落后地区,牧草的产后收储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导致牧草收割不及时,霉变、发黄的现象经常发生,失去了其应有的营养价值,甚至对牲畜造成毒害。小规模分散种植同样制约了牧草收储的机械化作业。目前牧草种植大多分布在西部和华北边远山区,立地条件较差、种植分散,一家一户又没有购置收储、加工等机械设备的条件和动力,给牧草机械化作业带来很大影响。

(三)标准化生产的滞后制约了牧草的质量。与其他产业一样,牧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行业的标准、规范来约束和指导科学生产。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牧草种子、牧草加工产品(草粉、草颗粒、草块、草捆)等制定相应的标准;对牧草生产环节的施肥、培土、收割、烘干(晾晒)、贮藏等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最终导致种子杂质多、牧草杂草多、草产品质量差等突出问题,影响了草产品的国内销售和出口。

(四)牧草收购价格的剧烈波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我国牧草产业自起步阶段就主要依赖出口而刺激国内生产。本世纪初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对草产品的强劲需求。当时建立起来的大型苜蓿产品加工企业,其目标市场主要瞄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这样,苜蓿的价格高低主要决定于这些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和对苜蓿产品需求量的多少,同样也决定于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由于这些国家经济波动较为频繁,且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经常设置各种名义的贸易壁垒,造成国内苜蓿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而国内由于畜禽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和监管环境还很不成熟,养殖户更愿意使用价低质次的劣质饲草料,使本来必需苜蓿的养殖行业——奶牛养殖基本不饲用苜蓿,肉牛、肉羊等的养殖更是见不到饲喂苜蓿。

(五)牧草科技及推广的滞后制约了牧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牧草产业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牧草种植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仍是制约牧草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障碍。一是牧草产业技术缺乏,如北京缺乏优质高产苜蓿品种的筛选与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山东缺乏贮藏技术和草产品加工技术,草畜配套技术,牧草收获技术;河南缺乏草产品(皂甙等)的精深加工技术等,均成为制约当地牧草产业发展的关键。二是国产牧草机械技术含量低,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我国的牧草机械装备虽在不断发展,但国产的牧草机械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品种少、适应能力差、各机型之间配套性能差,以及单机可靠性差、作业效率和质量差等问题。大部分厂家只能生产割草机、粉碎机等简单机型,不能批量生产刈割压扁机、打捆机等高档机型,许多牧草机械只能依赖进口,但大多数进口机械又很难适应国内不同地区、分散种植的现实情况。

(六)草畜结合不紧密,生产与消费脱节严重。畜牧领域多年来形成的秸秆养畜传统,对种草养畜不重视;草业领域单纯研究牧草的生态价值,对其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开发或开发不够,没有对草产品的市场开发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理应在当前追求绿色、追求安全的现代消费观念中能显著提高牧草的地位,但现实畜牧生产中,仍然是“秸秆+精料”

的落后饲喂模式。实践证明,单纯种草其效益是很有限的,但如果种草与养畜结合起来,牧草的潜在效益就能有效地转化和增值。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以优质牧草为主要饲草料的草食性精品畜产品是中高档消费品,其价格比以粮食和饲料为日粮的畜产品价格高出数倍。只有实现草畜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草产品的价值。必须大力倡导种草养牛、种草养羊、种草养鹅和种草养兔,甚至还有种草养猪、种草养鱼和种草养鸡等。

三、我国牧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草产品市场继续看好。自2000年以来,世界草产品贸易量一路下滑,价格一路飙升,凸显了世界范围内草产品供求失衡的基本状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草产品出口国,但草产品继续大幅增加的潜力有限;日本是最大的草产品进口国,近年来对草产品的进口持续增加。多方面因素导致未来增加草产品的供给能力有限。一是近年来的能源危机加剧了对牧草的需求;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安全的关注,对草食性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三是全球性的粮食安全问题持续存在,客观上对牧草产业的发展造成现实挤压。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基于对健康、安全的不断追求,对草食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动物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更加强了对天然安全的草食畜产品的偏爱。

(二)低碳经济观念将助推牧草产业快速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绿色的低碳经济时代,它不仅是本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发展能力变革。草地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具有固碳能力大、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地球温度调节器等多重功能,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据测算,以种草、围栏、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每保护建设1公顷草原,投入约1000元,能固碳5吨,平均每吨碳的成本约为200元;而人工造林每固定1吨碳的成本约为450元,是草原的

2.25倍。草原植被所保护的地面,对于减少长波辐射、调控大气温度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全球正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具有吸碳、固碳优越性的牧草产业将具有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将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三)牧草种植继续向区域化、规模化推进。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牧草种植正在逐步向羊、牛、兔、鹅等草食畜禽优势产区集中,这些地区在发展牧草种植时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结合畜牧业发展情况,已由零星的一家一户种植逐步向规模化方向迈进。当前,我国的牧草产业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陕西、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海南、四川、云南等省份,牧草种植的“两区一带”格局基本形成。牧草加工已逐步形成东北、华北和西北草产品生产加工优势产业带,青藏高原和南方草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区。未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继续调整,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牧草产业将继续向区域化、规模化推进。

(四)牧草产业化进程有所加快。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适应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牧草产业中迅速崛起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如成都大业、宁夏农垦、横店草业等,2008年,我国牧草加工企业达到300多个,其中设计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的33个,占11%。通

过牧草加工企业的带动,在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近两年,随着人们对“三聚氰胺”事件认识的不断深入,部分企业更加注重优质牧草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如北京三元绿荷、内蒙古多伦绿满家生态肉牛繁育场等与草农签订协议,按照合同价收购农户的牧草。

四、推进牧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应尽早实施扶持牧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首先应尽早出台种植牧草与种粮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种植牧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饲料粮的种植,并且是提高草食家畜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最有效措施。建议尽快出台牧草良种补贴政策、种植牧草直补政策和牧草种植、收储、加工机械补贴政策等,尽快实现种植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其次,应扶持牧草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当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情况下,必须建立适当的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共同完成一些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社会化服务。扶持建立牧草专业合作组织将是保障为社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良好形式。建议财政为合作社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设备,实现合作社的统一规范种植制度、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收割打捆、统一收购等社会化服务,就可解决制约当前牧草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积极培育苜蓿加工龙头企业,以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牧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牧草种植户需要寻找稳定的市场需求,需要提供社会化服务,需要提供优良的品种,需要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与服务,这样她们才能一心一意从事专业化苜蓿种植,才能提高其生产效率。牧草龙头企业的培育主要应在设备购置上给予补贴,在贷款融资、税收征收等方面给予与其他农业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政府应积极行动,采取一切措施和必要手段,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当地己经建成、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重点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的龙头,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草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大生产,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国内草业市场。

(三)应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切实实施“三元结构”。首先应摒弃种草占用粮田,从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传统观念。从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实践来看,种植苜蓿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饲料粮的种植,由此而导致饲料粮占用耕地的减少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奶牛日粮对苜蓿所需。其次,应大力宣传和推广“粮经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荒滩、荒地等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苜蓿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作用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更好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四)构建多元化的经营机制,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首先是企业与农民结合,订单生产开发种草。由企业和农民签订牧草生产协议,明确任务和要求,企业垫付部分启动资金,负责生产过程技术指导,按协议要求收购草产品;农民按协议要求,搞好生产管理,向企业提供合格足量的草产品。第二,是农民联手合作,连片规模化生产。通过建立草产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把同一片土地的农民联合起来,采取统种、统管、统收、统售,

进行连片规模化生产管理,方便机械化作业,保证技术到位,实现科学种、科学管、科学收,提高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发文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日期:2011-10-11

名称: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10-14 9:24:0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第9页

前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未来将高速增长、产生极强拉动效应并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厦门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

(一)发展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趋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导致的经济结构矛盾和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代表的改革推动成本不断上升。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和相关规划。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年均增长20%。

“十二五”时期,是厦门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性时期。当前,我市正处于特区政策扩大到全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国家鼓励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良好机

1 遇,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我市6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22亿元,占GDP比重6%,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我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业总产值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厦门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是全国首个基于TD标准建设的“无线城市”,被列为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建成164万平方米的软件园产业基地。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市在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内容等方面,建成一批示范性项目,培育一批代表企业,为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奠定基础。一是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整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资源整合,建设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二是物联网关键技术,即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推广方面取得突破。三是美亚柏科、35互联等骨干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建成信息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四是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中国动漫集团制作中心等项目落地厦门,将推动我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并影响新一代数字娱乐业发展方向。

2、生物与新医药产业。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产值上亿元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共16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以海沧区为主的生物与新医药产聚集区,主要相关产业技术支撑科研机构包括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全市已设立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家、省级工程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研发中心34家,组成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形成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建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洋微生物发酵中试平台,以及建设中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核受体靶点创新药物研发平台、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84件,其中生物制品发明专利240件。2010年,厦门市第一医院的8个临床专业正式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另有10余个临床专业也申请了相应资格,填补了闽西南地区在药物临床试验方面的空白,亦为海

2 西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3、新材料产业。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约140亿元,是我市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外延片、芯片等LED用光电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贮氢合金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稀土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正在拓展新的产品,产能日渐扩大。在技术支撑方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等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设有材料专业及相应学科,现有材料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40多个,拥有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改性塑料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0多个,涉及新材料产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市级15个。

4、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为71亿元,厦门节能环保产业已显雏型。在节能产品领域,我市以节能电光源为主,第三代新光源产品节能灯生产迅速发展;在建筑节能产品方面,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工程面积增加,2009年达100万平方米、明达玻璃公司的玻璃镀膜产品比普通玻璃节能60%左右。在环保产品领域,我市开发应用体现环保效果的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已趋向成熟。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废纸回收再生,废钨加工利用、废蓄电池铅回收、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回收等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效。此外,近年来利用粉煤灰、石粉、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及淤泥生产建材产品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600多万吨。

5、海洋高新产业。2010年,全市海洋高新产业总产值约为9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高新产业发展较快,海洋产业中海洋生物、游艇及海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得到一定的发展,正处于萌芽、技术储备和培育阶段。

6、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39亿元,增长态势强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动漫、网游等数字内容企业数已达62家,从业人员 1986人,全年总收入达4.32亿元,实现增加值3.03亿元,比增73%,年创税利1.76亿元。2007年以来,我市共制作生产了27部动画片,有14部动画片被评为为优秀国产动画片,其中有2部获得优秀国产动画片精品奖,已有5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优秀精品动画片占总产量的51.85%,在全国居前列。

综上所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同时也应看到,作为海西区重要中心城市,与其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我市上述产业还存在着总量规模偏小、有龙头无产业和有产业无龙头并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不足、扶持政策和投融

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战略,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国情、市情和我市科技、产业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2、科技创新,突显核心竞争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鼓励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

3、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大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4、国际合作,培育品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市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

5、政策扶持,形成合力。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三)发展目标

4

1、产业增长目标。到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占当年GDP的12%(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左右,年均增长30%以上。

2、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各占当年GDP比重的1.7%;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9%;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9%;海洋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9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2%;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7%,六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型先导产业。

3、科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突破50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施100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培育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4、企业发展目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依托我市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十一五”期间积累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建设,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和壮大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做大高端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做强服务外包等软件技术服务。到2015年,力争形成10项重大技术创新、市场示范项目,出现10家以上重点企业。

1、集成电路。在继续吸引和鼓励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对台产业合作,引进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

坚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在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电力载波、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片上系统(SoC)设计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工艺知识产权(IP)库。加强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云计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4G)和光通信传输等发展方向的技术研发储备和产业培育。

2、高端软件。重点培育移动和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工业设计工具软件以及大型行业信息

5 服务平台软件。加快嵌入式软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重点促进“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即服务”(PaaS)等云计算服务模式和业态发展,培育一批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从事新兴服务业态的软件企业。

3、新型元器件。根据新型元器件片式化、超小型化、超薄和高性能的发展趋势,围绕新一代通信、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高性能阻容器件、显示器件、发光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新型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鼓励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环保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

4、新型显示技术。聚焦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两个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引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硅基液晶(LCOS)关键技术,强化与无线通信和新能源技术的集成设计,不断推出行业领先产品;加强激光电视技术开发和储备,攻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

5、卫星导航技术。整合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等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厦门意得电子科技、蓝斯通信、全芯(厦门)导航科技等企业的产品制造能力,厦门未来港信息科技、厦门市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应用服务能力,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支持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在“十一五”期间获得的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带动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工程中心和研究机构落户厦门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形成未来有影响的国内卫星导航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

6、新一代网络。扩建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为发展新一代网络提供城市示范工程。

加快发展射频识别(RFID)芯片制造、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支持三网融合关键设备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生物与新医药

发挥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作目标,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制技术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加快系列海洋生物药

6 源产业化项目中试投产;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高效工业用酶制剂、特殊氨基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类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

1、生物医药。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尤其是在厦门有优势的诊断试剂、基因工程疫苗、创新生物药物、以及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等。实现创新重组戊型肝炎疫苗、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产业化;实现系列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的产业化。实现创新生物药物产业化,特别是具有国外专利和广阔市场前景长效型蛋白质药物的产业化。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受体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肿瘤早期诊断试剂产品。

2、海洋药源。发展以海洋生物为药源的健康产业,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完善海洋生物功能性物质研究开发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药物“河豚毒素”、海洋多糖、脂类、蛋白类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系列海洋生物药源高值产业化项目,推进厦门海洋生物医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3、现代中药。强化源头创新,利用现代制剂技术,解决中药产业关键技术,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开发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等新型制剂,进行现有创新药、闽台特色创新中药的“二次开发”,加强对包括天然药物、名医名方的筛选和应用。

4、医疗器械。促进具有先进性、高性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发展。推进生物医学材料制品、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现代医学治疗与康复设备等产品开发和生产。

5、生物制造。加快微生物和微藻发酵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发展微生物、微藻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推进较高附加值DHA、甲醛脱氢酶、辅酶Q、维生素类、特殊氨基酸、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开展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

(三)新材料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我市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新材料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为主线,以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为主导领域,厦钨集团、翔鹭化纤、明达玻璃、三安电子、乾照光电、中铝百路达等企业为产业发展龙头,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我市新的优势产业。

1、能源新材料。建设以国内领先的能源新材料技术中心为先导的厦钨海沧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提高贮氢合金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规模,力争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

7 源材电池料供应基地,达到贮氢合金粉5000吨/年、锰酸锂2000吨/年、三元系2000吨/年、磷酸铁锂500吨/年、钴酸锂4000吨/年的规模,产品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代替进口并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开发超细钨酸分离、纳米级碳化钨生产技术、高性能钨系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工艺,实现水溶法制备钨钴复合粉产业化;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支/年的超硬合金刀具生产能力。以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先导,将厦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钨系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3、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一是钼材,打造完整的钼产业链,使从钼酸铵到钼粉、钼坯、钼丝、钼板材、钼零件的钼系列产品和钨系列产品具有一样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二是稀土材料,整合全省稀土资源,建设稀土材料生产能力,形成年产稀土金属2000吨、荧光粉1000吨、磁性材料3000吨的生产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稀土深加工产业链,培育“金龙”稀土产品的行业品牌。三是功能材料,在成功投产20000吨/年无铅铜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其他合金材料,达到50000吨/年的规模。

4、半导体发光材料。大力提升LED芯片、封装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发展LED芯片蓝宝石(三氧化二铝)基片材料、功率型高亮度兰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制造、贴片式封装及功率型封装生产项目,以及碳化硅结晶体发光材料等。通过与台湾同行在标准研究制定、工艺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抢占产业制高点。做大做强LED产品,攻克产业化关键技术,拓展LED在大尺寸LCD显示背光源、景观照明、通用照明等领域的应用。

5、化工新材料。一是有机硅/氟材料,我市适宜发展有机硅/氟材料中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机氟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领域的可溶性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F树脂及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氟碳醇、含氟离子交换树脂及膜、六氟磷酸锂、新型含氟中间体等。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二是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全球开发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品种包括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APC)等,我市通过引进成熟技术,或产学研合作,可以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聚乳酸、PBS等产品。三是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发展高附加值纺织纤维品种,以翔鹭化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先导,鼓励有关企业开发生产弹性纤维、超细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等。

6、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是特种玻璃,结合我市培育光电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支

8 持企业发展平板显示器无碱、高碱超薄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等。二是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环保型塑钢门窗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及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利废、节能、多功能新型墙体等。

(四)节能环保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成果,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应用LED技术的节能照明产品、节能视频产品、节能环保动力车辆、新型节能材料;形成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电子电气设备回收处理产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领域优势突出、以服务型制造为主的厦门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发展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节能环保产品。

1、节能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并重,以发展LED产业技术和应用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和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支持开发生产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被动式太阳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产品;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型门窗、建筑节能玻璃、铝合金隔热型材和节能型PVC塑料门窗型材等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开展产品节能技术改造,降低油耗。二是大力发展节能技术装备。支持企业跨行业发展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发展适合在我市发展的电机系统节能的关键技术——变频器等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发展各类节能技术装备;鼓励发展高效节能锅炉、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技术。三是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植壮大一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并支持其业务拓展到省内外;支持大专院校和大型重点用能单位进入节能技术服务市场;支持节能自愿协议模式的推广,以调动用能单位的积极性;发展壮大节能工程设计机构、节能工程施工企业、节能设施运营服务公司、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咨询服务以及外包等服务公司。

2、环保产业。一是推进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在推进我市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持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版)》某领域核心技术的投资者进入环保技术装备领域,加工非标设备,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在不断做大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厦门制造业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推进环保产品发展。

9 大力发展各类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争取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等;发展国家鼓励发展的各类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支持我市龙头产品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产品质量改进,在提高能效的同时降低排放。三是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进一步规范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环保工程服务业,鼓励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烟气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是机电产品再制造业。在现有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工业车辆、汽车零部件为重点,加强零部件的剩余寿命与性能检测技术,零部件的材料识别与分类、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再生纸。目前国家将年产1万吨以内的再生纸生产列为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预计今后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鼓励现有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能。三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江河淤泥、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生产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和园艺景观设施等。四是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供应体系,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提升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综合分拣加工能力,形成运营规范、专业化、符合环保要求的分拣加工中心。加快培育一批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投融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

(五)海洋高新产业

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重点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链,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育种及都市渔业,促进传统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打造游艇及其装备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积极推进以海水淡化及整装设备开发为重点的海水综合利用的发展;加速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探索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提升至55%以上,形成3条以上产业链,出现8个以上重点企业。

1、海洋生物产业。一是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开发海洋多糖、脂类、蛋白质、脂肪酸、有机酸、天然色素、生物酶、医药中间体等海洋功能性食品,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活性调味品、健康营养添加剂等。二是海洋生物育种业。以对虾、海洋观赏鱼、药源生物为重点,建立国家级海洋生物育种中心,培育辐射全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海洋生物育种

10 业。三是海洋生物环保。以海洋生态修复、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海洋微藻和微生物处理各种污水、海洋生物燃油、海洋生物节能减排等为重点,培育海洋生物环保龙头企业。四是是海洋生物材料。突破海洋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农用材料、环保材料、生物塑料、有机酸等大宗海洋生物材料。

2、游艇及其装备业。大力推动游艇帆船产业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从消费服务到市场培育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快翔安欧厝游艇制造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海沧排头游艇产业区的功能,加强对世界品牌企业的招商引资,实施产业集聚引导。着力培育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推进五缘湾国际游艇帆船展销中心和游艇城建设,扶持国际高水平的赛事活动,规划建设游艇专业俱乐部和游艇公共码头,推动旅游消费的发展。构建人才高地,拓展游艇研发与创新,精心打造厦门海西游艇制造中心和国家级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拓展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依托中船重工725所,开发海洋防腐材料。重点推进低锡、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和导电防污涂料、生物防污涂料几十项海洋船舶长效防锈防污和特种功能材料的产业化。

3、海洋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海洋科教服务业,为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展海洋环境预测报和信息服务业,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等机构,开展海洋环境预测报服务,进行“数字海洋”建设,开发海洋执法监控系统、海域动态监控监测信息系统、渔船管理与海洋应急指挥辅助系统,为海洋管理、减灾防灾提供信息服务。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海域使用论证、海域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体系,开展全市海域数模、物模的研究,为海洋工程开发提供技术性服务。

4、海水利用业。重点开发规模海水淡化产业、船用与海岛用海水淡化整装设备,推进工业冷却用水、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火电厂脱硫等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应用规模,优化海水预处理、防腐蚀及防生物附着、设备配套、膜或热源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有效降低海水综合利用成本。开发并推广使用海水淡化耦合工艺相关产品、设备和系统,构建“技术应用―装备产业化―项目示范”相互促进的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模式,使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化,成为海峡西岸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

(六)文化创意产业

顺应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中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服务和带动功能,立足厦门

11 城市特质和核心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管理、服务和政策体系,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个性塑造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网游、高端工艺美术、数字内容等领域,形成大型文创集团、中小型专业化文创企业、微小型孵化成长期文创企业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格局,致力于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

1、创意设计。主要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广告设计、品牌策划推广等,加速创意设计企业集聚,加速创新资源和要素集成,加速设计成果产业化进程,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做大做强一批业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海峡西岸创意设计中心。

2、动漫网游。主要发展动漫游戏设计制作、软件平台开发、动漫游戏软件、内容衍生产品开发制造等,重点扶持发展起点高、企业实力强、作品质量好、市场运作灵的动漫游戏企业,扶持引擎开发、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网络运营和增值服务,加大对题材新颖、市场看好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打造海峡西岸动漫游戏中心。

3、影视制作。主要发展影视节目的内景拍摄、外景拍摄、后期制作、影视创作、影视培训、影视会展及衍生产品开发,规模化、组团化打造影视内景拍摄基地,以厦门及其周边的外景资源系统打造影视外景基地,实施国际先导路线、国内资源整合、两岸合作先行策略,锁定若干重大影视基地项目,快速奠定国际性影视城市的发展格局。

4、数字内容。主要发展面向内容提供商和终端消费用户的音视频内容服务、面向数字图书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馆的数字图书内容服务、面向社区影院和家庭影院的数字电影内容综合服务,打造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的数字内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海峡两岸数字出版行业资源,寻求数字音像制品发行服务和终端系统解决方案,建成海西数字内容原创基地、数字内容外包业务中心、三网三屏融合核心技术平台和运营服务枢纽,打造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5、高端工艺美术。主要发展油画、漆线雕、石雕、高端艺术陶瓷、国画、古玩收藏品、当代艺术品、木雕、树脂工艺品、玛瑙饰品等领域,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工艺美术产品集散地之一。

6、文化旅游。主要围绕闽台传统文化、音乐钢琴文化、海洋文化、中西交融文化、茶文化、博饼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影视文化、婚庆蜜月文化等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和线路,

弘扬海峡文化旅游品牌、厦门温馨城市品牌、鼓浪屿音乐艺术岛品牌,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国内或闽台文化元素的文化娱乐主题公园,把厦门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区域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内极富盛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四、产业布局

按照岛内外一体化和“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提升岛内、优化岛外”,遵循高度集聚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依托厦门科技创新园、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生物医药港和软件、机械等特色园区的产业承接作用,强化区域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增量、调整存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区域专业化集聚发展。

(一)岛内

思明区和湖里区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

1、以软件园产业基地和岛内老企业搬迁腾出的相对集中区域为主,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展会、软件研发、IC设计、动漫网游、人才培训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聚集地。

2、发挥思明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鼓浪屿品牌效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演艺娱乐、艺术产业、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传媒业;发挥湖里区中心城区和交通区位优势,借助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契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艺术产业、文化旅游、影视传媒业,形成创意设计企业及项目孵化基地、两岸创意设计产业园区;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成果展示及交易服务平台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创意设计官方网站,开展设计节、设计周、海峡两岸数字电影节等活动。

(二)集美区

1、依托科技创新园和软件园三期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软件、通信设备、新一代网络技术制造业及研发、人才培训等相关服务业。

2、发挥新中心城区交通区位和高校集中的资源优势,增强园博苑、集美学村的文化吸引力,重点发展影视产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门类,重点打造以园博苑为核心的影视产业聚集区和影视文化旅游目的地、集美科技基地的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聚集区、集美学村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区、灌口汽车城和双龙潭生态运动主题公园。推动厦门及其周边区域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厦门影视剧组接待服务中心、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影视产品与版权交易中心(海西传媒港)、海峡两岸影视合作试验区、影视主题娱

13 乐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海沧区

1、把海沧建设成为集总部、研发、生产、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生物医药港,加快实施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海峡(厦门)中医药科研平台、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的关键技术平台、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三期等项目建设,将“海沧生物医药港“打造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科技生物产业基地。

2、依托厦钨研发中心新能源材料研发力量,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产业;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布局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建筑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打造海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3、依托翔鹭文化产业园,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娱乐文化产业。

(四)同安区

依托科技创新园和华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软件、工业设计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建设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软件园三期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学习基地、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孵化基地、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厦门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手机动漫集成播控平台等重大工程,举办海峡两岸数字内容交易会。

(五)翔安区

1、依托火炬(翔安)产业区,围绕建设“海西光电产业基地”,优化物流路线,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讯设备、RFID及其他传感设备、数字家庭产业等制造业。

2、发挥火炬高新区、中科高科技园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的龙头地位,推动LED产业加速发展。支持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壮大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产业。

五、战略举措

(一)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联合引才,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国际性人才、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及培育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一批高端专业人才。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引进域

14 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人才资源优势。一是先试先行,研究制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和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二是着力改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彻底摒弃重物轻人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三是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抓好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强化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四是探索建立人才自由流动、自行择业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相关人才的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五是依托“厦门人才双百计划”,加强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六是建立厦门籍域人才库,吸引国内外厦门籍人才回厦创新创业。

(二)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包括股权融资、担保融资、上市融资、创业投资、政府配套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扩大产业投融资规模。一是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力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继续推进产业引导基金建设,扶持引导一批创业投资基金;逐步增大市级专项资金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科技资金的投入,包括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和市各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发挥资金的集约效益。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体系。在政策上支持战略投资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入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人才,提升创业投资业的总体规模和形象,形成创业险投资产业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创业投资行业,为创业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鼓励成立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担保机构,用足用活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担保功能,引进国内其他担保机构落户厦门,创造适度竞争机制,放大担保倍数,提升担保效应,服务中小企业;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鼓励担保机构的政策优势,扶持各类中小型担保机构发展。四是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继续推动我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降低上市企业奖励门槛和对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的比例限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支持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扩大投资范围和领域,促进优势资源合理地向上市公司集中,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股权交易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鼓励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不断扩展企业

15 和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

(三)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一是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围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主攻方向,落实工作任务,加快攻关步伐,确定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借助“6·18”平台,推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新区、开发区、企业及政府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网,及时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重大科技需求信息。三是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依托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

(四)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和自主品牌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重点创新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国外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国外研发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宣传等手段,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建,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自主牌群,抢占市场价值链高端。到2015年,力争培育1个以上国际名牌产品和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

(五)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以重点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新一代新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开发和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搭建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厦门火炬高技术开发区及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汇聚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平台,加强对周边地区、产业、企业的开放和服务,促进科研活动与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

16 型。三是充分发挥对台优势,联合台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发展路线图、技术经济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领域及政策措施建议,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六)扶持、引导和培育市场

扩大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新兴产业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优先予以采购。加快建立政府补贴和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采购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招标予以加分,发挥政府首购和订购的激励作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药品目录。支持新兴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探索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二是引导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大,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产品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展销会,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三是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绿色发展、惠民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改变,培养市场、促进消费,拉动产业发展。

(七)发挥厦门对台优势

全面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把握两岸签署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机遇,始终突出对台先行先试。一是发挥我市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基地、两岸区域研发中心,完善两岸创新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参与两岸产业“搭桥”计划,从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标准、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厦台产业深度对接,探索实施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三是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抓住“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机遇,设立两岸合资或独资的海峡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台湾金融资本进入厦门的渠道和形式,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厦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引进台湾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厦台产业的融合。五是建设厦台产业合作示范区,设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7 成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编制产业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研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市信息局负责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市科技局负责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市经发局负责推进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市海洋渔业局负责推进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市文产办负责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出台我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结合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超前制定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出台一揽子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把握产业规律,打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环节间的障碍,把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到支撑产品前端开发和后端推广应用上,为打开创新产品市场做好服务。通过配套相关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财税、金融、投资等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指导目录,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发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领域作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力争较短时间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区、火炬高新区可根据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鼓励、扶持措施和办法。围绕各区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做到政府聚集;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园,争取中央各部委的支持。

(三)加强监测分析

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和详细工作方案。在国家或省出台有关统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制度之前,市统计部门可在福建省已出台的现代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抓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科学设计统计分类目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发布信息公告,引导、发挥好各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确保投资、财税和金融政策落到实处。

(四)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在“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将推进全市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各区、经济功能区和市有关部门,确定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

上一篇:监管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下一篇:节能诊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