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范文

2023-11-16

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第1篇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现将我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谷里镇位于黔西县东部,距县城17公里,经贵毕高等级公路距贵阳102公里,距毕节135公里,总面积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84亩,其中田5991亩;全镇辖16个村1个社区,共8283户、33264人,森林覆盖率达41%。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除探明煤炭上表储量达2.5亿吨外,还有大量的硅、铝、铁等矿产。谷里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奢香夫人设立“龙场九驿”,谷里驿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谷里镇素有“煤海茶乡”之称,现有生产型煤井7对,2011年累计生产原煤149万吨;拥有规范种植的茶园近万亩,其中“谷里毛尖”更是享誉省内外的优质明前茶。

二、2011年完成情况

我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要求,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建设茶叶、金瓜、大葱、辣椒、青蒿、马铃薯、经果林等示范基地。在贵毕路和运煤大道沿线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完成了500亩二金条辣椒,2022亩日本钢葱,1000亩金瓜种植任务。在乌木、牛角等村流转土地种植青蒿,完成了3139亩青蒿种植任务。在五里、新金、天桥等村流转土地种植福鼎大百茶,完成了4135亩福鼎大白茶种植任务。带动农户种植早熟马铃薯、大蒜、白菜等作物,完成了5000余亩早熟马铃薯,2000余亩大蒜,5000余亩白菜种植任务。

三、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目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54321”工程及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沿袭去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无性系福鼎大白茶推广、青蒿和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谷里产业化发展

的新飞跃。主要目标是:一是完成县下达的8000亩茶叶示范园种植任务;二是完成万亩青蒿和万亩蔬菜示范园基地建设;三是完成经果林和烤烟种植。

(二)主要做法:为确保我镇茶叶种植工作顺利进行,将种植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让责任落实到人。在茶叶种植方面,继2011年我镇完成4135亩茶叶种植任务后,继续与黔西艺鑫有限公司合作,拟在五里、新金等村完成8000亩茶叶种植任务。目前,已平整土地4500余亩,已栽种茶叶2500余亩,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当中,预计4月底基本完成全部种植任务;在蔬菜种植方面,继续沿袭“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贵毕路沿线涉及的香山、中狮、龙井等村建设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主要种植1000亩二金条辣椒和1000亩大葱。目前,土地平整工程已全部完成,育苗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4月份开始移栽;在青蒿种植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乌木、牛角、健全等村流转土地9800余亩种植青蒿,着力建设万亩青蒿示范基地。现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育苗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三月底开始移栽;在经果林种植方面,我镇拟在五里、天桥、中狮、龙井等村流转土地3833亩,规划种植葡萄500余亩、核桃3333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亩葡萄种植任务、2200亩核桃种植任务,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在烤烟种植方面。我镇拟在新阳、仙鹅等村规划种植烤烟3000余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第2篇

当前林区的发展,需要走向林区产业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之中,因此需要充分的考虑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现在资源的基础上,寻求林业与相关产业、林业各产业、林产品及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林业分类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对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进行强化,而对丰产林进行重点建设,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加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其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1.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定,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为依据的,这也是当前林区发展的具体要求,因为在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加林业的收益,则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突出树种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带动本地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树种和材料。

1.2 打造核心生产项目和名牌产品

这是该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森工企业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协调优势,在现有产业的格局下,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产项目,并以此来带动全林区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打造名牌战略,对外树立统一的形象。特别是在当前的一些生态旅游、山野菜加工及木制品生产上,更加加强产品的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林区经济的发展。

1.3 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

在林区的产业发展中,需要充分的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从而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林业。建立中高档木才加工业,发展林区旅游业和环保产业,同时打造林区的交通网络,从而带动林区

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

1.4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

林业产业要想实现高度化,加强林产加工业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需要在现在林产加工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加强林产加工业的高科技含量,从而扩大其发展规模,使其向规模化和高效益化方向发展。加强对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的扶植和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实现林产品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加快非木质产业的发展。

1.5 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业

林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数量及类型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不仅可以感受到林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也有着古朴的民俗民情。而且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很好的迎合当前旅游者的喜好,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长,林区的各项专项旅游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林区开发建设的较晚,而且林区人口密度较低,其生态环境保存的较好,在夏季季节,森林内鸟语花香,林区内蓝天白云,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林产品,利用先进技术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资源,努力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措施

2.1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经营制度与经营措施,不仅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壮大、提升水平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生态效益产出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原有森林经营技术、经营制度基础上,尽快建立、落实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制度,针对商品林、公益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以收获不同的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并不是意味着只是对森林实施被动保护,而应强调科学实施人为的积极干预,加速天然林系统的恢复,因而必须有恰当的经营措施。具体森林经营措施的确定要因地、因林、因经营目的的不同而宜,切不可一刀切,

强化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2 建立林业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所以林业企业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独立经济主体、自主经营的形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因此林业企业进行企业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企业在针对于自身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林业企业具有特殊性,对于进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企业是无法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而作为林产工业和第三产业不仅具备了很好的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而且通过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加快企业改制的基础上,会在市场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2.3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要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这是林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世界许多林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在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林业产业政策,进而实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的转移与变化,尽快制定林业产业总体发展政策和有关的专项产业政策,要分商品林、公益林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对于森林旅游、林产品深加工生产以及产业间关系等都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引导政策,以确保林业产业项目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全面实现。而对于林业产业的一般化管理应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为此应鼓励成立非政府的社会经济团体组织、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提供信息、业内交流、咨询服务、产品促销、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相互沟通等,为政府和企业进行双向服务,同时承担一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职能。

2.4 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减轻林业企业负担

在当前林区企业进行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应采取扶持的政策,在税收上实行优惠,从而使林业企业尽快完成转型。同时税收政策还要根据具体林业生产经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于必然进行转产及结构性调整的企业和进行非木资

源的生产项目,要在税收上予以减免,从而推动这些项目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3 结束语

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第3篇

太原钢铁集团第二炼钢厂生产场景。

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左金顺

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

省政府出台的《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鼓舞人心,任务清晰明确,措施坚强有力,既给身陷金融危机困境的山西冶金产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又指明了我省冶金产业未来的转型发展之路。 深刻领会《规划》精神、深入理解《规划》内容,是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为此,记者约请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左金顺,《规划》执笔人之

一、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夯实产业“基石”

【目标任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 (含铸造生铁)、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60万吨。淘汰落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1年底,按国家要求,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以上、炼钢产能约1600万吨、电解铝产能约20万吨;2012年—2015年,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冶金企业装备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解读】左金顺:近年来,我国冶金产业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以粗钢为例,全国的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严重供大于需。我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要确保山西冶金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让总量恢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截至2008年底,我省生铁、粗钢、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实际产能分别为5400万吨、4000万吨、410万吨、120万吨和70万吨。拿《规划》提出的各项产能控制指标,与这组数字逐一对比,我们会看到,其中,生铁、金属镁产能控制指标低于2008年底的实际产能,粗钢产能控制指标与实际产能持平,而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控制指标则分别不同程度地高于全省实际产能。既然《规划》提出要总量控制,为什么全省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在今后一段时期不减反增?这是因为,我省拥有一批“十一五”期间已开工、目前正在建设的氧化铝、电解铝项目,预计近两年将陆续建成;随着这批项目的投产,必将使我省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有所增加。

祝峰亮:2008年,我省生铁产量2782万吨、粗钢产量2345万吨,钢材产量1976万吨,居全国第五;氧化铝产量341万吨、电解铝产量97.3万吨,居全国第三;金属镁产量33万吨,居全国第一。拿这一组数字与截至2008年底我省冶金产业的各项实际产能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我省主要冶金产品的实际产量与其生产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生铁、粗钢的实际产量只占到产能的一半左右。

为什么会存在这一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我省目前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独立炼铁、炼钢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属于落后产能。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很弱,市场稍有不好,就难以维系,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几乎做不到连续生产,从而导致了全省冶金产业产能、产量的倒挂。

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制约着山西冶金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之淘汰迫在眉睫。《规划》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在全国是比较高的,这表明省委、省政府推进此项工作的决心很大。

联合重组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标任务】 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五个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四个百万吨以上氧化铝生产基地和运城、太原、阳泉、原平四个电解铝及铝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镁工业基地和中条山铜业基地。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太钢集团、中铝山西分公司、鲁能晋北铝业、银光镁业、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等省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对相关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升级改造。到2011年,全省钢铁企业由目前的20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电解铝企业由目前的12家减少到8家,金属镁企业由目前的70余家减少到30家左右。到2015年,钢铁企业控制在10家以内,电解铝企业控制在5家以内,金属镁企业控制在10家以内。适时组建山西钢铁集团、山西铝业集团、山西镁业集团,促进我省冶金产业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专家解读】左金顺:《规划》在“振兴”之前加上“调整”二字,表明省政府出台《规划》的用意不仅仅是为了救市,更重要的是要着眼长远,力求收到 “短期保增长,长期调结构”的良好效果。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因为没有规模,企业就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很难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

结合山西实际,《规划》提出将重点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步伐;二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重组、整合是国内外冶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以钢铁业为例,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宝钢、武钢在国内大举“攻城掠地”,着力实施跨地区重组战略;河北的邯钢和唐钢“牵手”,联合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山东的济钢和莱钢“联手”……山西的钢铁企业多达200余家,但其中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仅13家,200万吨以上的仅6家,能够称得上大型钢企的只有太钢一家。山西冶金业的重新洗牌、凝聚实力势在必行。

山西冶金业缺乏规划,布局分散。全省现有的200多家钢铁企业分布在7市60多个县(市、区)。我省的镁产量虽占据国内70%的份额,却星罗棋布在几十家镁企。这种遍地开花的布局,极不利于山西冶金形成产业规模。为此,《规划》提出今后要把优化布局,推进基地建设与联合重组同步实施,相辅相成。

祝峰亮:《规划》提出的基地建设并非“另起炉灶”,重新布局;而是以我省现有的矿产资源分布和业已形成的大型骨干企业布局为基础,依托这些大型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周边企业,从而使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比如,吕梁的铁矿资源丰富,当地已拥有了太钢吕梁基地、海威钢铁、中阳钢铁等大中型钢企。下一步将重点支持这些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建设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太原致力于打造国际镁都,已具有做大做强镁业的良好产业基础,今后将依托太原同翔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现有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建设太原镁及镁合金深加工生产基地。

自我加压抬高门槛实现产业装备现代化

【目标任务】 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产能置换建设炼铁高炉容积3200立方米及以上,配套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20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100吨及以上和先进的轧钢生产装备;完善氧化铝基地在建项目配套建设任务。新、改建电解铝项目采用240KA及以上的大型预焙槽工艺,实现电解铝液直接合金化、连铸、连轧工艺;金属镁冶炼实现煤气加热生产工艺、回转窑煅白工艺、双预热蓄热式加热炉炉料预热处理工艺、镁液直接合金化及连铸连轧生产工艺。

【专家解读】祝峰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新建钢铁项目炼铁高炉容积1000立方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12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70吨及以上。我省的《规划》则提出,通过产能置换建设炼铁高炉容积3200立方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20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100吨及以上,将国家设置的钢铁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这样定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装备水平的大型化、现代化已成为国内外冶金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装备水平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就能应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就能生产出低成本、低消耗、高品质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客户。装备水平的大型化、现代化也是山西做大做强冶金产业的必然要求。我省虽然拥有太钢、中铝山西分公司、鲁能晋北铝业等一批装备精良的大型企业,但冶金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强。为此,山西不能搞渐进式发展,必须谋求跨越式发展。尽快使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就是我省冶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左金顺:门槛定高还有两点好处。一是那些实力弱小的企业不得不望而却步,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长期以来我省冶金产业的发展总是由国家产业政策推着走:新建规模稍高于国家标准,标准此后略加提高,就不得不淘汰出局。准入标准定得超前一些,就能跳出这个“新建—拆除—新建”的怪圈。

这个准入门槛针对的是新建项目。对于现有装备,只要高于《规划》制订的淘汰标准,就可继续正常运行,不需要必须达到这个门槛。

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标任务】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以不锈钢、铁路运输用钢、结构钢、电工钢、管线钢、装备制造用钢、冷轧硅钢、优质建筑用棒、线、型材为主要品种的钢铁生产体系,以铝板带、型材、箔材、管材、铸件等产品为主的铝材生产体系,以汽车压铸件、IT压铸件、板材、挤压材、型材为龙头的镁合金生产体系,以铜材为主的铜产品生产体系。

节能减排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0.6吨标煤,吨钢耗新水≤4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0千克;氧化铝综合能耗<0.8吨标煤/吨,电解铝铝液交流电耗≤13500千瓦时/吨;金属镁冶炼企业综合能耗<5.6吨标煤/吨;重点企业冶金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专家解读】左金顺:我国钢铁“巨头”武钢全年实现的利润中,70%以上来自于27万吨被誉为 “钢铁皇冠上的明珠”的取向硅钢,其余上千万吨的各类钢铁产品叠加起来的利润贡献率不达30%。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冶金产品要想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现由常规产品、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高端产品的转变。

在我省的200多家钢铁企业中,钢铁联合企业仅20多家,其余均为独立炼铁企业。换言之,只有这20多家企业形成了“矿—铁—钢”“矿—铁—钢—材”等或长或短的产业链条,其余的只能生产生铁。我省铝、镁深加工产能也很低,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就地转化率分别仅为32.7%、6.8%和27%,铝材产量仅占全国的0.6%。打破产品结构单一化、低端化和同质化的格局,向特色产品、高端产品转变,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祝峰亮:要生产出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冶金产品,必须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绿色产品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规划》将推广绿色冶金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确定为主要任务之一。《规划》制订的节能减排指标比较高,是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的。其中,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等3项指标还要优于国内同行水平。

链接 十条政策措施

1、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提前淘汰落后产能的钢铁企业可适当加大补偿范围和力度,将电解铝、金属镁生产企业纳入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范围。

2、支持大型生产基地建设。把生产基地建设与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产能置换、产业升级和联合重组相结合,各基地的新增产能必须以淘汰相应的落后产能为前提,产能置换项目必须向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冶金生产基地建设,在各方面给予倾斜。

3、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落实国家支持企业联合重组相关政策,制定太钢集团等省内龙头企业联合重组方案。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优势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补交拖欠职工养老保险、债务处置的补助。

4、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改建项目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及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用地、环保、能耗、水耗等准入条件。

5、实施冶金企业升级改造专项计划。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实施联合重组的大型骨干企业的升级改造项目,对基地建设和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等。

6、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非煤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对非煤矿山项目建设在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二是淘汰落后产能,设立退出机制,淘汰安全条件差、污染重、资源浪费大、生产技术落后以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三是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实现非煤矿山开采及其选矿企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金属矿山开采和选矿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形成全面、有力的管理队伍。

7、建立冶金企业退出城市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位于城区内的冶金企业提前淘汰或搬迁改建,对提前关停向冶金生产基地或工业园区搬迁的企业给予支持。

8、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9、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第4篇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2018年以来,我刊已经陆续推出多个“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乡村振兴。本期继续聚焦该问题,刊发武汉大学博士生黄思撰写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逻辑及其影响》、内蒙古民族大学孙大岩副教授撰写的《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农民不同类型收入与“四化”关系》,以飨读者。

摘 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的主要路径。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推动,资源禀赋差异形塑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动力与角色,由此形成政府引导与政府主导两种模式。在政府引导模式下,产业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统筹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政府主导模式下,产业调整以政绩为导向,政府运用项目的逻辑追求政绩效应而非经济社会效益。对比两种模式,得出如下结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厘清政府、小农家庭以及市场的关系,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小农家庭,产业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要做好角色定位,主要扮演好公共品供给角色。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引导;政府主导;小农家庭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居住渐进城镇化方式研究”(19BSH0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4.001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对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条件不足的农村来说,产业兴旺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我国大部分农业型村庄延续了自给自足、剩余出售的小农经济传统,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面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三次农业结构调整,分别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突破了“以粮为纲”的方针政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现阶段农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安全与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平衡[1]。有学者认为市场逻辑是农业转型的初始动因,在市场力量吸引下农民种粮意愿降低,出于糧食安全考虑,国家通过项目扶持重构农业经营主体,市场逻辑与国家干预逻辑相互交织[2]。学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大农业范畴,大多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粮食安全[3]、土地利用[4]、区域结构[5]等问题,或是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分析政府的农业治理行为,对地域范围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研究不足。

从农业转型的动力来看,一种研究进路认为农业转型主要依靠政府干预,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下,政府更青睐扶持规模经营主体来替代与分散的、数量庞大的小农户打交道,以此降低政策执行成本[6]。政府以经营土地的方式推动资本下乡,一方面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社会资金参与耕地流转,帮助地方政府推动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从家庭经营向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的转型[7]。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地方政府在强政绩激励和弱惩罚的激励结构下频繁进行农业产业调整[8],农业产业的发展经常以失败告终。另一种进路认为市场是影响农业转型的主要因素,黄宗智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业正在经历从种植大田作物的旧农业到高值农产品的新农业转型,在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下降、食物消费与农业结构转型的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阶段,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农业向高值、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直接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是农业突破“过密化”和“内卷化”的契机[9]。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制从汲取型向反哺型转型,基层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农民致富实践经历政府主导到农民主位的转变[10]。延续此研究进路,本文关注县级以下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行为模式。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不同,本文将政府行为模式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政府引导与政府主导,在实践中两种类型并非完全独立存在,为了便于分析,本文抽象出以上两种理想类型。本文比较两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举措及其影响,强调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小农家庭,产业发展最终要经受市场考验,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主要扮演好统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角色。本文的分析基于2019年7月和8月在华北平原和东部沿海两地的驻村调研。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政府行为

(一)政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政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

华北平原B县L乡以大桃为主要产业,桃园面积约2.3万亩,果品产业是该乡镇的第一产业。L乡的大桃产业从大集体时期开始,20世纪70年代,L乡A村为提高亩产收益,村支部书记带头引导村民改种桃树,因大桃的市场行情较好,村庄的经济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受经济利益驱动,周边村庄的农民纷纷效仿改种桃树,由此掀起一股自下而上的产业结构调整风潮。调研所在村庄Q村隶属L乡,临近A村,共有土地700亩。分田到户以前,Q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分田到户以后,受A村影响,Q村的村民开始逐步改种桃树。前两三年树苗长得不高,村民在田间套种小麦。5年达到产量高峰期后,村民完全改种桃树,最终形成600亩左右的桃树规模。鼎盛时期Q村200户中有130户种植桃树。随着人口外流以及劳动力更新换代,目前仍有60多户农业户在种植桃树,他们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小农家庭种植规模集中在2~6亩,种植面积最大约10亩。对于Q村的中年人来说,经营桃树的收入与他们在市场上务工的收入相当。对于老年人来说,经营桃树的收入是其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

虽然该乡大桃产业具有规模效应和高度产业化等特征,但是该乡大桃产业的经营主体仍是小农家庭,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土地流转市场不活跃,且土地流转价格低,仍然以村庄内亲戚邻里无偿或低价格流转为主要形式,这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因大桃产业存在劳动环节量大、对劳动投入要求较高的特征,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需求较低,难以发育出活跃的土地流转市场。种植大桃对劳动力投入要求高,劳动环节量大、琐碎,包括掰花芽、梳花、梳果、套袋、摘桃等,难以机械化操作。大桃产业规模经营面临高额的人工成本以及劳动监督成本并不适宜,反而是小农家庭这样的小规模经营更为适宜。二是村民流转土地获利不高且意愿不强。外出的村民和无劳动能力的村民无法继续种植桃树,但抛荒之后土地的整理成本较高。如果将桃园抛荒,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后要继续在土地上进行农业活动,就必须投入较高的土地整理成本。因而流转土地获利并不高,且流转后土地不能随时收回耕种,因此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强,他们更愿意将土地免费或低价流转给亲戚或邻居。

2.政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为

第一,统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该乡从粮食作物转种经济作物是顺应农民发展需求的自下而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当新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介入其中,发挥引导、服务功能。在既有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下,政府顺应市场原则,对农民需求给予回应,由政府和集体统筹提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技服务和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从农技服务方面来看,果树管理需要一定的农技知识,对于文化水平较低且长期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来说,改种桃树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为解决农技问题,1991年县政府设立果品办公室,专门为桃农提供农技培训和服务,降低了农民进入大桃产业的技术门槛。该县政府每月给桃农发放农技知识学习材料,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桃树发生不可逆的病虫害,果品办公室给桃农发放补贴,降低桃农的经济损失。此外,果树修剪情况直接影响产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修剪果树的积极性不高、修剪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提高第二年产量,B县在各村推广有偿果树修剪队,并给予60%的费用补贴。

从水利灌溉方面来看,在水资源较少的北方农村,修建水利设施是单家独户难以完成的事情。为解决果树灌溉问题,Q村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打了6眼300米深井,并铺设灌溉用地埋管,每50米一个出水口,实现智能化灌溉。在全县统一要求下,各村聘请2名管水员负责机井的日常管理,聘请水管维修队负责灌溉用的地埋管线路的巡查和维修。总体来看,B县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自上而下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积极拉近小农与市场的距离。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引导和统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并不干涉农户与市场对接。L乡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桃市场销售链,以小农户—代办的模式与大市场对接。随着微信在农村的普及,部分桃农用微信销售。但是对于大多数市场能力较弱的桃农来说,同类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已经形成内部竞争。为扩大销量,拉近小农与市场的距离,提升全国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品牌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一方面,政府积极打造地方品牌,帮助农民开拓全国市场,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2006年以县政府名义注册地方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具有影响力的商标和认证。以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为农产品担保,使得桃农可以在不需要严格质检和商标认定的前提下,使用地方品牌销售大桃。此外,近几年围绕桃文化,L乡政府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如桃花节、蟠桃会、相亲大会等,积极推广围绕桃文化的文创商品,提高地方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政府致力于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农产品到市场的效率。L乡距离市中心约70公里,修通高速后大大缩短农产品到市场的距离,充分发挥靠近大市场发展商品农业的天然优势。拉近市场距离有助于拉近产业链两端即农户和消费者的距离,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增加小农利润。交通条件改善还有利于外地客户或商贩上门收购,能进一步放大地方品牌的市场优势。

(二)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

东部山区Y乡近年来主要发展猕猴桃产业,是在传统产业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地传统产业为竹产业,2010年,毛竹加工业的产值占全乡工业总产值68%。从2010年开始,国家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关停部分毛竹加工厂,对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围绕竹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开始减少,农民收入下降。在此背景下,乡政府希望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红心猕猴桃是Y乡政府选定的目标产业,当地的山区气候和土质使红心猕猴桃品质优良,能满足有品质偏好的消费者需求。乡政府计划以现代精品农业带民致富,打造“猕猴桃之乡”的口碑,形成区域内最大的猕猴桃产业带,同时结合县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指导理念,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如猕猴桃采摘园等。

但是Y乡位于山区,海拔高而雨水多,因气候原因山坡上种植猕猴桃容易感染溃疡病,传染性强且不易根治。2015年,全乡猕猴桃树爆发溃疡病,损失近一半的树种,农科所专家建议更换品种,但这意味着将失去红心猕猴桃品质优良的核心市场优势。而且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导致经济效益负增长,部分农民迅速退出猕猴桃产业。少数种植猕猴桃的果农外出寻找土专家学习技术,发现每年嫁接一次果树能防止溃疡病,但当年无法挂果,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依靠土地获取收入的农民来说,种植猕猴桃的技术门槛较高且收益不稳定,留在村庄的是少部分中农[11]和老年人,老年人不懂病虫害防治技术,而且溃疡病难以根治,种植积极性自然不高。另外,猕猴桃对于劳动力的密集需求使其面临规模化困境,中农种植最大规模约10亩,难以经营更大面积的猕猴桃园。2019年,全乡种植面积从600亩减少到200亩,Y村种植面积从300亩减少到5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而当前的种植规模是農民自主选择、市场筛选后的适宜规模。

2.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为

第一,通过组织领导、村干部带动的双重动员方式,推广猕猴桃种植。以政绩打造为出发点,乡政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包装亮点的逻辑推广“现代精品农业”的话语。乡政府成立原生态精品农业工作小组,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让全乡重视新的产业发展。为实现高品质的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乡政府积极推广生态种植,但几家试点种植户的最终产量和品质都不理想。要求村干部带头种植猕猴桃,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培训栽培技术,动员村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并向农户推广。在各村设立猕猴桃技术员、植保员、品控员“三员合一”人员,推广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预防病虫害、提高农产品品质,但农户认为“三员合一”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实际上农户主要自学技术预防病虫害。

第二,乡政府大力发放种植补贴激发农民积极性,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2011年,乡政府对猕猴桃苗木每棵补贴3元,农户自付5元,对搭建设施大棚的果园每亩补贴1 000元。在高额补贴激励下,全乡猕猴桃的当年种植面积达到600亩,其中调研驻地Y村的种植面积全乡最大,约300亩。为发展现代精品农业,除了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种植红心猕猴桃以外,乡政府还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2年在全乡范围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Y村合作社社长为该村支部书记,社员入股种植面积约580亩。第一年合作社获得乡政府30万的项目支持经费,合作社对入股的社员生产的猕猴桃统购统销。

第三,扶持经营主体对接市场,拓展红心猕猴桃的销售渠道。Y乡政府支持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参加农博会,举办猕猴桃采摘节、组织市场考察等活动。刚开始的几年猕猴桃种植规模较大,乡政府连续4年举办采摘节,希望借此吸引周边旅游业发达乡镇的游客带动销量,但因效果不好就没有将采摘节常态化。乡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会组织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成员到周边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了解销售市场对猕猴桃的需求行情。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为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对入股农户种植的猕猴桃按10元/斤的保护价收购。但合作社没有专业的销售员打开市场,销路不畅,在冷库储存的猕猴桃滞销导致亏损20万元,后依靠乡政府找企业订购保障销路以弥补亏损。从2019年开始,合作社便不再收购散户的猕猴桃,且收购价格下跌到5元/斤,主要负责协调、农资统购和销售推广。失去合作社的销路保障,散户遭遇销售困难。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逻辑及影响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逻辑

在政府引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中,政府和集体主要统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技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拉近小农与市场的距离。在大桃产业发展经验中,通过政府的努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具备比较完善的地埋管灌溉系统、智能化刷卡系统以及制度化的管水员和维修队,满足桃农灌溉需求,无需小农协调公共品供给。制度化的农技服务体系为桃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农业补贴等,从县一级的果品办公室到各村的全科农技员,甚至连农业污染废弃物都由全科农技员组织村民回收,由村集体支付劳动成本。政府和集体为小农提供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积极打造地方品牌,极大降低小农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中,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打造亮点和政绩,主要着手点在以专业合作社为典型的规模经营主体,以项目形式给合作社发放补贴,借助合作社的亮点向上申请项目和资金,是项目逻辑而非产业发展逻辑。短时间内扩大产业规模,给农民发放经济补贴,以吸引更多农民进入新的产业。政府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忽视产中农技服务和产后销售环节。在农民欠缺对接市场的能力时,当地政府帮助搭建农民与市场对接的平台,但主要方式是推动合作社统购统销或建设电商平台。政府包办的思路或者寄希望于新技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忽视了农户的市场能力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这恰恰是新的农业产业能否经受住市场考验并得以发展的关键。

政府引导和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发展的动力与逻辑,事实证明自下而上顺应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得以发展壮大,政府和集体统筹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助力产业发展。相比之下,由政绩驱动,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政府前期对产业投入越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则越大。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影响

1.政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产业稳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自下而上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出于政府官员主观意愿或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而是农民出于现实需求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经过逐步发展而产生规模效应。在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通过逐步完善、统筹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政府进行持续投入和积累,新产业才得以穩定发展,从一个村庄到全县发展,大桃产业已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较其他地区具有先发优势,有利于占据市场有利地位。对地方政府来说,选择农民认可并且自发调整的农业产业,不仅能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引导、扶持产业发展,而且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技术能力,为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政府支持城郊地区发展商品农业,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大桃产业的发展活力使得家庭经营的模式与城镇化的家庭发展目标相契合。桃农正是通过家庭经营的模式投入劳动力,获得比较充足的经济积累,并通过代际合力帮助子代实现城镇化的家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留在村庄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人,虽然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但他们仍然具备劳动生产能力。他们在村庄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收入,不仅能解决其养老的经济来源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剩余积累支持子代在城市的生活。加之,适当的城乡距离有利于实现两代家庭的资源互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两代人在城乡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一,以政绩为导向,政府主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新产业如果未经市场考验就大规模推广,可能导致该地产业更替频繁。在乡政府治理资源、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给农民发放补贴“诱民致富”会遭到农民反制,而且基层政府对农民的经济补贴是不计成本和有去无回的,最终导致“政府致负”[12]。乡政府有干预产业发展的动力,为推广新产业,发放补贴、找技术专家、牵头成立合作社等,不可谓不用心,但最终产业发展失败。农民对于产业的选择是基于家庭发展目标和市场风险决定的,乡政府没有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而调整产业结构极有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农业产业发展只有与当地社会结构、资源条件相匹配,才能经受市场考验,才真正契合农民利益。乡政府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专业合作社整合果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规模、品牌效应,注重的是对政绩贡献更大的即时效应而非长远经济效益。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考虑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退出该产业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阻力较大。

第二,政府主導的种植结构调整加剧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得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的农民难以通过农业生产获取保障性收入。一方面,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进入新产业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初次种植失败后极大影响农民的种植热情,中年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将土地流转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进一步来说,在土地细碎化、资源有限的山区,农业收入本身难以满足当下家庭再生产的经济需求,如果新的农业产业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劳动力外流现象将更为普遍。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的周期较长,在政府主导下频繁更换产业将让农民承担较高的时间、经济成本,不仅影响农民增收,还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如果产业失败还会导致土地集约化使用程度降低。在政府推广新的产业之前,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较低,种植意愿低或者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将土地免费或低价流转给其他人。但是发展新产业提高土地流转价格,种植意愿低的农户认为即便土地流转不出去也不再愿意免费流转给其他人了,加剧土地抛荒现象。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小农与政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在旧的产业衰败或市场行情较差的前提下进行的,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政府都希望通过打造亮点获得政绩。相比资本少且分散的小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地方政府偏好扶持的对象。现阶段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的大田作物机械化程度高,对劳动力要求较低,可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种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农业生产高经济价值农产品,是与大田作物不同的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农民精耕细作并投入管理时间。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新农业的基本经营主体仍是小农家庭。农民自我劳动力投入不存在监督成本,作为生产单位的农民家庭与新农业所需的密集、频繁、不定时的劳动投入相适应,兼具低成本与高效的特征[13],使得高经济价值的新农业与小农家庭经营模式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从成本收益来看,小农无法控制市场行情,只能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分为硬成本和软成本,硬成本主要是种苗、农资、农机等固定成本,软成本是可变的人工成本,由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种植规模等因素决定。在机械化操作程度低、土地规模短期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小农家庭经营的利润主要受人工成本影响,农民通过控制软成本即人工投入压缩成本,因此在家庭劳动力确定的情况下,成本控制会限制经营规模扩大,从这一点来说新农业与小农家庭经营的规模相匹配。

政府作为非市场主体,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自上而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新产业与地方资源、劳动力条件等不匹配,将会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背离发展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初衷。但农民可以直接参与市场,他们从事新农业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小农家庭并非孤立的存在,选择从事某种当前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时不可避免要应对市场风险。虽然农作物都会受到不可控的自然风险影响,但是粮食作物与高值经济作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同,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有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而水果、蔬菜等高值经济作物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至少经历种植、销售两个大的环节,农民最熟悉的环节是种植,但是要想获得收益,最终必须要面对市场。除非具有市场需求,否则很难扶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在实践上,新农业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与小农家庭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农家庭选择何种家计模式、种植何种作物都是私人性的家庭策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当地经济机会,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去留和流向,还影响家计来源的每个部分在家庭收入的比重,因此只有当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满足小农家庭的发展需求,才能成为小农家庭的发展策略选择并付诸实践。

总而言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厘清政府和小农的角色与定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小农家庭,若新产业能够与当地的小农家庭劳动力特征相匹配,有利于小农实现家庭发展目标,才能被大多数小农选择,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但是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对地方政府来说,要为小农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要进行积极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业技术利用效率[15],并且要积极打造地方品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对国家来说,要保证小农生产的制度基础不动摇,主要包括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激进推动土地入市,不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4]。

五、总结与建议

基层政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和行为差异,造成不同的产业发展后果。通过比较政府引导和政府主导两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本文发现:在政府引导模式下,产业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统筹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拉近小农与市场的距离,调整后的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政府主导模式下,产业调整以政绩为导向,政府运用项目逻辑发展产业,追求政绩效应而非经济社会效益,未经市场检验的产业面临失败的可能性更高。对比两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中的政府行为逻辑,旨在厘清政府、小农家庭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明确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角色和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产业是市场行为,产业发展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更不应该包办产业发展过程。政府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应该是引导产业发展,从制度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对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控、规范[16],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支持、服务、监督市场主体的辅助功能。

第二,基层政府要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要满足相应的内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适当距离的市场,基层政府要为小农和其他经营主体提供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为经营主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基层政府要考虑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问题。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满足内部条件即充足的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要将村庄主要人群特征纳入考虑范围,才能发展与村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还应该考虑村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留守村庄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产业发展要与留守劳动力特征相契合。在实践中,很多地方政府寄希望于资本下乡,政府引进大资本统筹农村资源,进行产业化升级,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对剩余劳动力有天然排斥。因此,政府为资本提供下乡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的同時,也要为小农户提供就业机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基本保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改革,2014(11):80-91.

[2]  龚为纲,黄娜群.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当代中国农业转型过程的动力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73-83+154.

[3]  赵玻,辰马信男.论保护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J].经济学家,2005(3):43-49.

[4]  丁忠义,郝晋珉,李新波,张富刚,侯湖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J].资源科学,2005(4):95-99.

[5] 李炳坤.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0(3):2-9.

[6] 龚为纲,张谦.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J].开放时代,2016(5):57-75+7.

[7]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66-83+203.

[8] 刘军强,鲁宇,李振.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7(5):140-165+245.

[9] 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74-88+205-206.

[10]  赵晓峰,王习明.国家治理体制转型与农民致富实践的绩效评析——基于豫中C乡与川西Y乡农民致富实践的实地考察[J].古今农业,2010(1):11-19.

[11]  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J].开放时代,2012(3):71-87.

[12]  吴毅.“诱民致富”与“政府致负”[J].读书,2005(1):122-126.

[13]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J].开放时代,2016(2):11-35+5.

[14]  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1-6+87.

[15]  刘悦,杨浩然,邝坦励.美国农业转型过程与政策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1):82-90.

[16]  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4-8+12.

Guiding and Leading: Governmental Logic and Its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Huang Si

(School of Sociology, Wu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72)

(责任编辑:许志敏)

产业结构调整范文第5篇

业投融资体制、产业培植(包括木材精深加工、茶叶、烤烟、晾晒烟、干果、香料、药材、香菇、雪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研究等6个方面分13个专题开展调研后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立足于研究解决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普遍性的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于5月12日与这项工作的责任人签定了目标考核责任书。

一、一九九八年以来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一九九八以来,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根据腾冲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

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五年来,我们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61万元,比97年增30249万元,增长36.6;实现农业总产值96473万元;比97年增21685万元,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7元,比97年增457元,增长39.7。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

一、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65.3:14.6:20.1,与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3.3个百分点。

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粮经比例有所调整,2004年,粮经比例为69:31,经济作物比例比97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逐步扩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发展,到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2733万公斤,比97年增12.2;油菜籽总产1900万公斤,增800万公斤,增长72.7;林业社会产总值实现4亿元,增109.27;烤烟产业实现产值6460万元,税收1160万元,烟农收入5300万元;茶叶总产329万公斤、产值3455万元、茶农收入2419万元,分别增55.2、150.

8、105。

特色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冬早包谷、冬早季菜等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和热区开发取得新进展,到200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总产9万吨,加大了大棚菜、无公害菜和野菜的开发力度;干(水)果总面积达到4.14万亩,比97年增195.7,新植银杏10万亩,培植了北部地区乌梨、白花木瓜等水果产业,扩大南部地区桔子和晚柑种植面积,积极探索柯子等野生水果栽培技术;香料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比97年增40,形成了以草果、花椒、八角等为主的香料种植格局;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

三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到200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2万吨,比97年增长67.2;奶产量71吨,增208.7,畜牧业产值实现1.42亿元(90不变价),增6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比97年提高5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达到2565吨,扩大了稻田养鱼养殖面积。

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县共有粮油加厂(作坊)2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专业大户有17户,开发出一批食用油系列产品,如菜籽油、草果油、八角油、花椒油、红花油茶茶油等。古林实业、云腾快餐、太极果脯、清凉山茶业、高黎贡山生态茶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逐步增强。以蔬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如寸师傅干腌菜、绮罗腌腊制品等。

五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2004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饵丝专用米3万亩,双低油菜面积16万亩,杂交包谷面积14万亩;建成无公害茶叶2.7万亩。

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开展境外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

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者素质不高等,仍然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腾冲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

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农业生产目标已从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向稳定总量、优化品种质量转变,但“资源型、原料型、趋同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已从小农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未根本改变;增长方式已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逐步转变,但农业综合素质低、总体效益差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资源开发方式已从掠夺型逐步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

一、

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我县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我县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同时据调查我县7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四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农业普查,全县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7.9,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6,低于全省0.19的平均水平,同时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特别是乡镇农科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是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近几年来,我县着力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但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

六是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我县虽扶持建设了一批粮油、茶叶、木材、果品、畜产品、药材等涉农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多数体制不活,经营管理不善,部分面临破产倒闭,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还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七是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由于我县耕地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成为阻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三、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

我们认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获得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第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涉及到区域布局、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目前整个国民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居民的就业、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乡镇企业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安全生产,提高发展水平,需要一个过程。第三,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前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前几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下进行的,整个农产品市场是卖方市场。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要求比过去更高。

(二)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侨乡、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粮、油两大基础产业,提升烟、林(果)两大支柱产业,拓宽畜牧、茶叶两大骨干产业,培植药材、香料、野菜等新兴后续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把腾冲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县,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工作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在全县树立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工业、旅游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等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不能盲目调整,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四是坚持品质第一,从种子开始一直到加工、销售,层层严格把关,确保我县生产出优质农业产品。五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主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在培植新兴产业上,坚持走示范带动的路子。

工作要点:扎实抓好“124688”工程。

实现一个目标。围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这一目标,实现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以上,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0元。

依托两个资源优势。一是依托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资源;二是依托腾冲丰富的资源及区位优势。

抓住四个机遇。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二是抓住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打通南亚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机遇;三是抓住中国入世后农产品具有激烈的竞争优势;四是抓住市委提出的两极带动的机遇。

重点抓好六个新突破。一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即加快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新的突破;即:对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上有新的突破;以农业企业 生产基地 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上有新的突破;在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有新的突破,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在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柜上有新的突破;在发展订单农业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体现优质优价;抓好烤烟生产,加快发展茶叶、畜牧、经济林果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领域;调整农业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产品做强做大,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市场体系建设要有新的突破,在第三期城市建设中,要规划建成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产品专业市场,同时,完善、规范固东、芒棒、中和等农产品批发市场。五是劳动力就业有新突破。要加大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变,向城镇转移,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六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上有新的突破,即进一步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完善和提高我县的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农业立体栽培,现代设施农业的空间,在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上开创新的局面。

建设八个优质农产品基地。一是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即在不同的海拔区建设热区优质软米、特色饵丝专用米、糯稻与优质粳稻、优质大麦、荞麦、优质高产专用型饲料包谷等基地;二是优质油料基地,即在巩固和提升油菜产业的同时,开发我县特有的木本油料(红白花油茶等);三是建设无公害、有机生态茶园两个,即清凉山、高黎贡山生态茶园;四是优质烟叶基地;五是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在稳步发展生猪的同时,重点发展肉牛、奶水牛、黄山羊、肉鹅、山桂花密等优质特色畜产品,上市交易肉牛1万头;六是优质中药材、香料基地,大力培植以草果为主的香料作物6万亩,新植以茯苓、重楼、厚朴、山楂、柯子为主的中药材;七是优质林(果)基地10万亩;八是特色农产品基地,2005年种植木薯2000亩,山葵300亩;同时巩固和培植蔬菜(开发高黎贡山野菜)、干(水)果、花卉、甘蔗和水产业。

建立和完善八大体系。即良种推广、农产品安全监测检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保障、农作物病虫害及畜禽疫病防治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等八大体系。

(三)、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信贷等支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各地干部克服困难,有所作为;要通过细致的工作,把政府的决策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2、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改革耕作制度,开拓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被破坏,严格控制基本农田农转非,做到稳定粮食政策和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人均占有粮食400kg。目前在粮食面积调减较多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粮食问题。为此,要在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工转化和专用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使之尽快形成自己的农业优势。

3、结构调整与参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农业的比较优势,对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要通过改良品质、提高质量和深度加工等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大力发展,增加总量,拓宽市场。要抓紧清理和整顿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产品。

4、结构调整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系。建立科学准确、反应灵敏和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一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及时向农民传递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三要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目前,产地批发市场是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最薄弱的环节,要统筹规划,加大建设力度。

5、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坚持走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解决千家万户进入市场、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搞好龙头企业建设。一是着力扶持生产经营性龙头企业。要依托两个茶厂带动全县茶叶基地建设,提高全县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依托两个药厂带动全县中草药种植。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饵丝加工规模,提高油菜、香料、果脯、肉食品的精深加工,壮大我县涉农龙头企业队伍,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大力发展流通环节、服务环节的中介组织和批发市场。对投资建设涉农中介组织和批发市场的,视同生产经营性企业对待,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发成立不同类型、多种层次的行业协会。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够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都应积极予以扶持。

(四)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解决的10个问题

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产业结构调整观。要在全县组织开展一次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大讨论的重点对象是涉农部门和21个乡镇。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使全县各级干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要树立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这种意识,克服急躁冒进,一哄而起,盲目调整的倾向。二是使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走产业化经营路子,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三是提高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明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增收致富这个道理。四是营造出一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使全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而自觉地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

2、改革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长远来看,农业发展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政府和农民的自我积累,所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首先要加大本级财政的投入并尽力争取上级的支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将会逐步加大,这些扶持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上,我们要把握这一态势,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上级更多的农业扶持资金。其次,从金融部门提供的数据看,我县信用社总贷款额中,只有65的贷款用到了农村,其余资金转入了非农领域。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条,一是农业产业效益低。二是农村信用环境恶劣,信用缺损严重。农业产出效益低在于生产分散,形不成规模,生产与经营脱节。所以在增加政府投入和争取上级更多扶持的同时,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特别要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的效益,以此吸引更多的金融投资,形成投资多元化。总结我县并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财政支农周转金制度,取消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拨款制度。二是利用匹配投资法,引导农民及社会资金进行生产投入,即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按一定比例由集体、农民和社会资金匹配投入,组成对特定建设项目投资的整体。三是实行以奖代补,鼓励多元化投资。四是以优惠政策、优势农业项目、优质服务吸引社会融资,即:广开劳动力资源市场,放宽土地使用范围,取消一切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对优势、龙头、骨干涉农项目择重优先扶持,稳住投资者;行政部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速度和效率。五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构建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要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政府、集体、农民、社会资金等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在投资方向上,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要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和培育市场的力度;既要加强有形项目的建设,更要加强信息服务等无形项目的建设。

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一是在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经营和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审批,其征地费用按下限标准执行,地价按征收成本价(征地费 税费)执行。龙头企业用于建设大棚、非永久性畜禽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及农产品收购场所用地,均视为农业用地。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好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多元集资,培育功能齐备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龙头”市场,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乡镇;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要积极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发挥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定规模,以销促产。二是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农产品只有卖得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农民的投入才能有回报。因此,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尽快制定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三是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方面。要抓紧制定完善农业行业标准和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消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消除地区壁垒,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为农产品的流通开创“绿色通道”。

4、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谁拥有良种和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握质量竞争的主动权。当前许多农产品出现“卖难”,但一些名特优产品价格在超出同类产品价格几倍乃至十几倍以上仍然畅销。因此,要加大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把良种良法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5、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我县土地宽广,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习惯差异很大,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确保好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从产量最大化到效益最大化,这是农业新阶段区别于过去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专家测算,在同样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决策目标从产量最大化转变为效益最大化,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可以降低10~30%。

6、发展食品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农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的发达程度。据报道,农业原字头产品的价值量只占农业最终产品价值量的10%,可见,没有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因此,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制定食品加工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建立食品加工专项资金,鼓励多种所有制和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要挖掘乡镇企业的潜力,使其在食品加工业中挑大梁。

7、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训步伐。一是尽快调整农业科研与开发工作方向。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力度,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在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同时,鼓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技术报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领办创办、协办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凡自愿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领办、创办龙头企业的农科人员,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保留职称,带薪五年,经本人要求,可回原单位工作,也可以办理辞职手续。鼓励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以资金、技术入投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合法化收入,着力培植一批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

8、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抓好河流治理,加大水利工程和灌区建设力度。二是抓好植树造林,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三是切实加强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五是坚持开发式扶贫。

9、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我县是省级重点扶持县,必须按照国家“省负总责、县抓落实、项目进村、扶持到户”的扶贫原则,集中适度的资金、项目,重点解决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边境民族聚居区、高黎贡山沿线地区、南部深山区在交通、水利、集镇、农网改造、人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这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10、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扎实抓好依法治农工作。一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加强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抓紧农业承包合同审验完善扫尾工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筹建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职能。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督执法管理,全面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努力抓好集体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搞好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全面实行农村集体财务“双代管”,逐步实现电算化管理。四是一手抓种子(畜、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农机监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一手加强市场清理整顿,坚持农资生产、经营上岗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整顿农资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合法经营,认真开展打假、护农、护牧、护渔、促增收活动。

为抓好上述工作,建议县委、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农业生产领导小组,各乡镇要相应充实和加强领导机构,落实具体负责的领导和人员,确保工作项项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继续实行主要科技措施和目标任务考核责任制。

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请县委、政府尽快出台《腾冲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2、腾冲油菜生产属全省第二大县,并且优质“双低”油菜所占比例大,年产近2000万公斤,现有毛油加厂250多个,但除和顺双虹植物厂年产400吨精炼油外,无一家企业生产精炼油、高烹油,来拉动全县毛油生产的再次加工升值。

建议:应加大扶持私营、个体企业,创建日处理50吨精炼、高烹油、三年内实现年产1.5万吨规模的双低油菜深加工生产线一条、产值上亿元,实现税收1000万的龙头企业。政府每年扶持500万元贷款的贴息补助42万元(县财政补助22万元、县乡企个私局向上级争取扶持20万元)连扶持3年,农业局负责建设无公害原料基地、企业按无公害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打出腾冲菜油品牌,不仅打入市场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抵御国外进口菜油的冲击,企业向农民稳定收购高出市场价5—10的油菜籽,还应向农民补助原料5—10的利润返还,真正体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3、腾冲饵丝这一品牌已被省内广大消费者接受,已逐步打入省外,为了把腾冲饵丝品牌做大做强,建议县政府扶持具有一定基础,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私营企业、加工大户,每年扶持400万元贷款的贴息33.6万元,连扶三年,三年内实现年产1万吨规模,产值上1亿元,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农业局负责建无公害饵丝基地,企业按无公害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打出无公害食品品牌,企业向农民订购饵丝超出市场价5—10,并给农民原料价5—10的利润返还,真正形成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县财政补助20万元,农业局每年向上级争取补助13.6万。

4、我县荷花、中和等南部乡镇,具有5万亩的热区优质稻优势,年产1400万公斤,为满足县内外消费者的需要,应建一条精米加工生产线,建议县政府扶持私营企业300万元贷款的贴息25.2万元,县财政补助13万元,乡企个私局争取上级补助12.2万元,日处理50吨,年产1.5万吨的规模,年产值8000万元,实现税收700万元。

5、大麦、果脯、酒类、荞麦等加工,我县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开发潜力大,县政府应预算30万的贴息引导企业发展基金,农业局负责无公害原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申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认证,按公司 基地 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政府办企业转向引导企业创办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建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6、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5—10年内把畜牧业建成一个大产业。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并由生产优势向加工优势,创汇优势、网络优势转变,为我县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五年内建成年出栏5—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县,实行舍饲管养,大田种草10万亩,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0—600元,以满足保山保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需要,年产4.5万吨的规模,具体措施是:①建饲养能繁母牛2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大户2000户,每户补助贴息2000元,计400万元。②建养牛示范村40个,每村养牛户达100户,每户饲养能繁母牛3头以上,每村建一个冻改点,每村扶持4.5万元,计180万元。合计580万元,县财政分两年补助200万,县农业局分2—3年向国家、省争取项目资金解决380万元。

7、建议农业信贷由支持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流通等多样化的市场主体转变,向支持无公害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通过信贷杠杆作用引守龙头企业走专业化、深加工、大流通、外向型的发展路子。优先支持农企业在季节收购、技术改造、市场营销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需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偿无偿资金,扶贫开发项目中的财政资金和工业发展资金等重点投入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突破隶属关系,所有制界限。行政区域界限,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

8、建议县财政每年应安排5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金,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调整补贴重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按照适当集中,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扶成长项目的原则,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用于以良种为主的重大科技推广和新技术开发;用于优质和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用于受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专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于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县级各部门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农业。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本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上一篇:晶体结构下一篇: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