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01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班级文化是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本文从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着重就农村中小学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的新型班级文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文化建设

一、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班级文化是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每个班级墙上都贴有奋斗目标,但都是类似于“文明 守纪 团结 好学”这样的“千班一面”,缺少班级个性,体现不出班级的精神文化;二是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绝大多数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三是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广大师生都很重视教室环境建设,都在努力做好环境美化工作,但学生的参与力度不够,环境育人的作用还未全部发挥;四是在班级活动文化建设方面,某些班主任片面地强调学习,把更多的目光放到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对活动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某些活动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班干部的策划、组织能力相对薄弱。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沿袭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思路和做法,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是背道而驰的。为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的新型班级文化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二、全面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1.深化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班主任应高度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一是注重教室的卫生,二是重视教室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深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深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制度的实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思考

从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激励赏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因此,某些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2.积极培育爱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真正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学生在学校、班级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心理更健康和成熟,所以,学生应该在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丰富班级的情感文化。

3.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参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級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培养。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

四、紧扣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探索以“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的德育建设活动,构建相应的主题班级文化,我从以下途径或形式的活动开展进行构建:

1.设计班级名片,激励引领学生。

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由班级的宣传委员出面组织设计小组,让班级里的同学自荐或推荐能手,最后确定了五人小组的名单。我把设计任务放心地交给了这个五人小组。这五人设计小组真不含糊,很快就把班级名片设计出来了:整个图案呈圆形,以淡蓝的底色,主题图案是帆船,张开的风帆呈“三”字形,与我们七(3)班的班号相符,寓意:青春与活力,扬帆远航。参与设计班级名片的五人小组的认真态度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感动了全班同学。

班级名片的设计,彰显了班级个性,激励着学生发展,展示了班级风采。让大家都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人生只要有认真的态度,认真参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评选“班级之星”,发现树立典型。

为了发现、树立典型人物,我一直在发现并挖掘身边的这些人物。同时,很多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诉诸笔端,记录下了同学们别样的生活方式。为了使优秀同学的事迹发扬光大,也为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特开展“班级之星”评选活动,每周开展“学习星”、“文明星”、“进步星”、“特长星”、“优干星”等五星评选,评选出自己心中的“星”,让这些星绽放亮光,照亮咱们前行的路;让这些“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燃烧咱们青春的激情,激励学生前行。

3.培养自信,体验快乐。

健康快乐永远是我们班的主题,也是学生人格整体发展的必备心理条件,我以这样的信念促使孩子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事情,以开阔的心境包容和理解事物,以清醒的自信指导行为。会感恩、懂感激,在班级人际交往中体验“快乐、互助、友善、宽容、感恩”,良好的班级舆论正在逐步形成。

4.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在“明是非、知美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学生各方面习惯养成较好,课堂上积极投入,课外文雅、礼貌,生活中能照顾自己。

在学校开展以“以生为本,激励赏识”为主题的德育建设活动的引领下,各项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建设日新月异,班级管理有的放矢,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李润洲.“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13-15.

[3]唐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4]王海云.以生為本塑造校本德育文化[J].广西教育,2012(20):24-26.

[5]郑卫中.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2014(5):60-61.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小学初中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是教学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我国的初中生活环境当中,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初中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将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直都是教学的重头戏,其次德行品行是一个人的素质表现,所以为了推动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需要在实践当中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

引言:德育教育其字面意思就是针对人们的道德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主要涵盖了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等等,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大多数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逐渐忘记了德育的意义。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初中教育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德育教育的任务,优化学生们的品德,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知。

一、我國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现状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育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授课,且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品德课程来开展,没有渗透到其他的科目当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是课本进行授课,实践课程和情感陶冶等方式使用较少。首先,我国初中的德育教育通常是课本授课与实际行为相互脱离,没有对应教授的课程知识,同时教授的课程没有课下活动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且与校园文化没有相结合,学生们接受情况较为困难。其次教学的环境差,师资力量较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迅速进入到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当中的不良信息和不法信息对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且学校对于学生的网络运用不重视,家长们没有时间去管理学生,对于学生们的玩游戏的时间没有限制。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较弱,没有能力也没有人数去管理。因此,我国的德育教育现状较差。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究其根本初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多数人的三观都存在着较多或者较少的问题,初中学生们对于世界还处于懵懂状态,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否则就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假如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就极其容易走上“歪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到那个时候再对其进行教育就为时已晚了。都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们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够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都有贡献的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将这件事情完成。

三、推动初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利用教科书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最容易得到的就是手里面的教科书,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融入品德思想,在知识的传递当中融入德育思想,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们感受思想品德的教学,学生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将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初中生们从这一课时中学习到德育知识。首先相关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们去将整篇课时通读一遍,了解这一课时的大意,理清思路,更容易的进入到文本的内容里,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同时老师为学生们在阅读之前留下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在讲课之前教学老师定下教学目标,这堂课需要让学生们知道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尊重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其次就是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教学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小组共同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尊重为什么是进行人际交往的起点?每一个人都应当是有尊严的个体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们讨论过后选出一名代表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回答完毕以后,询问其他小组是否同意,说一下原因。

第二,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老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设置问题,然后学生们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去思考,然后为学生布置做悬念让他们去探究,这样能够增大学生们的小组合作的力度。例如在学习《探问生命》这一课时,教学老师提前为学生们留下任务,进行课前预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听课情况。在学习这门课时,教学老师需要让学生们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高于一切。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或者物。教学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表演一个与生命有关的小品,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对其进行点评,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成员的启发。在最后让学生们观看《扶不扶》的小品,讨论自己观看的感受,学生们对于这种漠视自己生命去拯救他人的行为是否是对生命的不重视?学生们讨论过后老师为学生们讲解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生命至高无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就比别人的重要,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重视珍爱每一个生命。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初中的德育教育当中,需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们德育素质的不断发展,其次相关的教学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庆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20):10.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如何运用亘古长青的孔子教育思想来进行高职班级管理,达到学生发展成才的目的,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關键词:科学发展观 孔子教育思想 高职班级管理

Key words: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Kong Zi educates the thought; The quality class and grade manages

孔子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许多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等,深刻剖析其真正内涵,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今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来,对高职班级管理工作者有重大借鉴价值。高职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怎样才能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人的发展呢?这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来进行指导,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指导方针的科学发展观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高职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实施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发展就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规范原则,根据“礼”的要求,孔子主张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这样能稳定管理秩序,维持管理者的地位,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同样,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礼”的规范,以便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安分守己。高职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制度化的规范来进行科学管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良好而严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按照规范来指导自己日常言行,使学生遵守行为规范,能够明礼信,知荣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在“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思想引领下,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经常教育学生从我做起克制欲望、安心学习、尊敬师长、敬重学校。现在的高职班级管理中,正是忽视了“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经常性教育,导致有些学生贪恋网吧、有些贪图享乐追求时尚、有些陷入赌博而不能自拔等。更可怕的是,学生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家不尊父母,在校不敬老师,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高职班级管理者应该常规性地教育学生克制欲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校不得过分追求时尚,否则会心有旁骛,不能安心学习;不得贪恋网吧,把过多精力用在上网打游戏上,影响成绩的提高;参与赌博、酗酒等,分散精力,更重要的是与社会上的人联系,经不住诱惑会走上歧途。

二、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注重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艺术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高职班级管理者能够以德治班,学生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克服“礼”所造成的等级矛盾。

1、高职班级管理者必须“言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孔子主张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为被管理者做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高职班级管理者自己能做到正其身,管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就可以去管理学生,从而去要求学生端正行为。高职学生大都处在心理断乳期,学生有极强的向师性,只有班级管理者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管理者还应“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而且要“言必信,行必果”,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2、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统筹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兼顾学生个人的局部利益,同时要告诫学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而要讲“义”, 要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管理者和学生都应该以班级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根据“义”这个尺度来追求个人利益,才不至于上下争利,相互争斗,影响班级和谐。

3、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班级管理者一方面要用礼仪和道义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者也要加强用“礼”、“义”来教育教化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管理,从行为上服从管理,不提倡简单粗暴的强制管理,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4、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举直”,选拔正直的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选拔正直的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而罢黜不正直的班团干部,学生就会拥护并服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高职班级管理者只要充分利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义”的规范,并按照“义”的要求去做,就会使学生逐步达到“礼”的目的。

三、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贯穿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学生成长

孔子以“仁”作为实现“礼”这个目标的原则,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高职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以仁为内容的教化,使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合符规范,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新时期,“克己复礼”仍然是维持高职班级正常秩序的重要条件。同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等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用仁爱来征服民心,调节关系,劝诱学生安居乐业。

高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学习相同的专业,但他们身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点。性格相迥,家境不同,经历各异,素质能力不等,班级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地实行统一管理,效果一定不佳。班级管理者应经常深入班级多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不同地域的学生来到高职班级这个共同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如果适时关注,就能帮助他们尽快地调整并融入新环境。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班级管理者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勤工俭学和就业时多为他们提供帮助。高职班级管理者还更要关注“边缘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与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学习成绩、生活习惯、性格表现等方面鸡立鹤群。这些学生可能存在思想观念的偏差,感觉“读书无用”而浑浑噩噩,可能心理上有误区或者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可能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可能是家庭经济贫困难以为继,也可能是情感问题没能正确处理使得精神委靡,还有可能是单亲家庭导致长期心理失衡,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虽然表象一致,但其成因却千差万别。高职班级管理者对这些边缘学生应持宽容的态度,在认同这一事实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缘由,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借鉴孔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

进步

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高职班级管理者也应该倡导学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学会为人处事,还要学习人文素養,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让学生发展为德高技强、多才多艺的人。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可持续,高职班级管理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和物质享受的关系,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班级管理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并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把握长远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五、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抓住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利用孔子教育思想有效实现高职班级管理

孔子的教学原则主张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等,这些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的思想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启发诱导,统筹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兼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方向,即“开其意”、“达其辞”。高职班级管理者让参与打架的学生认识错误,而学生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说明学生尚未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时就不要勉强教育他,如果将大道理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思维的发展和对事件的认识。这个时候最好先让学生书面写出事情的经过和认识,让学生边写边反思,主动认识错误,老师再适时适当加以教育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达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心境。

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高职班级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统筹兼顾学习和思考,学思结合,以思促学。

由博返约,统筹兼顾学生知识的广博与专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中注重统筹兼顾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业余素质能力的培养。孔子主张学生“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一以贯之”就可以简驭繁,触类旁通。由博返约就如同用一条线串起零散的珍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有线无珠或者有珠无线,虽然有用,但价值不大。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专一的专业知识统领广博的业余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

因材施教,“夫子教学各因其材”。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高职班级教育以人的发展为己任,在管理目标的确立上,要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而不再是“尚同” 于学校工作任务的完成,甚至社会的需要。学生每个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是不同的,班级管理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尊重这些不同,只要这些发展目标是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我们就应该认可这些发展目标,而不是盲目地求同。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中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谋而合,这一思想内涵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延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游刃有余地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为高职班级管理开辟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卢泓.孔子“和”思想与高校班级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2]寇敏娟.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也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此阶段学生在心理、年龄及思想上,都处于叛逆期,过于强硬的管理模式只会适得其反。为此,班主任可应用柔性管理模式高效且实用的特点,尊重学生并凝聚班级学生向心力和归属感,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让柔性管理模式效果收效显著。

关键词:柔性管理;中职;班级管理工作;应用

前言:

在中职阶段教育中,若想让班级管理有效性更高,班主任就需不断探索,应用高效管理模式,并将其落实于实践。而柔性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情况、特点、性格及需求出发,将其主体地位突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借此提高他们的配合度与自主性。让班主任能顺利达到班级管理工作目标,促使学生得以实现不断进步与全面提升。

一、将建设班干队伍与柔性管理进行结合

在中职阶段,由于学生已具备独立思想与意识,且处于叛逆期,这也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太过强硬的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让学生更加抵触,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过激反应。因此,班主任还需不断探索,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能欣然接受。而柔性管理模式相对温和,是很好的选择,班主任可将建设班干队伍与柔性管理相结合,这也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途径。一支能力较强的班干队伍不仅能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还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应着重选择,重点培养,让班干部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更高。

例如,班主任在选择班级干部上,可从多方面考量,必须是班级中表现突出、有组织能力、具有一定威信且经常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优秀学生代表,可培养他们成为班级干部与班主任的得力助力手。但能否充分发挥好班干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与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班集体中的领头人与班主任工作中的好帮手,这才是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准。在班干部管理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应给予全力支持,并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班主任可适当加以指导,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班干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班主任应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他们管理工作中的障碍。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得到有效锻炼,发挥好自身主体作用,还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确保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更显著,让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借助自信教育的推行强化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生而言极为关键,可在其学习、生活与长远发展上有很大影响,没有自信心就会缺乏动力,不利于学生成长与进步。因此,在中职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此为切入点,应用柔性管理模式,通过推行自信教育,借此强化学生自信心。班主任应投入更多真挚情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尊重,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班主任应尽可能多设计丰富的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使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确保学生能不断进步,让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更显著。

例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其自信心建立有很大帮助。由于每个学生家庭情况、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都不相同,存在个体差异极为正常。但每个学生也都有优秀与独特之处,班主任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并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针对善于唱歌、跳舞的学生,班主任可开展文艺表演,让学生能发挥自身特长;对于画画热衷的学生,班主任可开展绘画比赛;善长体育的学生,班主任可鼓励他们参与学校举行的种类比赛。当学生在获取优异成绩的同时就能建立自信心,且班主任还应给予其表扬与评价,可让学生不断自我提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好柔性管理模式的作用,确保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利用良好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凝聚力

中职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有一定难度,对学生来说可影响其长远发展。但由于此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思想与意识上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强硬,可应用柔性管理模式。良好的班级文化可塑造优秀学生,且建设班级文化也是柔性管理的更高要求,班主任可抓好班风建设,借此提高学生班级凝聚力。故而,班主任可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文化与班风建设中,给予他们思想与行为上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能受到熏陶,从而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其日后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集全员意见、思路与方法效果会更显著。比如:通过投票制定班级规则与制度,设立光荣榜与考核榜,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在班级设立图书一角,将一些有意义的书籍放置其中,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并需定期更换;重视教室布置,班主任应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墙壁粘贴绘画、手抄报、名人名言等,教室后的黑板报要定期更新,由学生自己进行排版、设计、绘画等;班主任还可以定期举行有意义的活动,如讨论、辩论会以及主题班会等,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此既能建设良好班级文化与班风,提高學生凝聚力,还能使其受到熏陶,得以不断自我管理与提升,促使学生能更配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得以收获显著效果。

总结:

柔性管理模式是当前教育背景下较好的选择,若能应用于中职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效果则会更显著。因此,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能力与实际需求,班主任可从自信教育推行、班干队伍及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并有效加强互动,让学生能更支持与配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可在良好环境下成长与进步,得以突显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静.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漫画月刊,2021(17):30-31.

[2]李婷玉.“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实施[J].长江丛刊,2020(35):143-144.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当代初中班级管理的一种科学的全新思想,将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思想通过正确的方式有效的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不仅有助于初中班级美好秩序构建,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初中班级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杜绝一些由于不严谨而出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班级;管理方法

精细化班级建设与管理对于班级建设质量与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对班级设计目标的实现以及班级管理效率以及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初中班级中精细化管理应用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及研究,对如何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与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精细化的初中班级管理制度

精細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思想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有序的促进初中班级工作的完美进行,更重要的是其还能有效保证班级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实际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建立了科学的精细化的标准意识,具备了规范的行为,才能真正地杜绝任何问题,有效保证班级管理的规范化进行。从班级常规的角度来讲,班级制度化、精细化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安全班级守则,具体内容包括班级前,班级管理人员因通过宣传、开会等方式对校内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证班级人员安全。第二个是班级设备的安全、这里包括班级设备的资质检查、操作能力测试以及设备维护等等。最后则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规范实施守则。另外,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实行科学的安全类的精细化管理以外,对应的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人员还要在日常监督工作中,通过各类多元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全面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在心理时刻树立安全班级意识和安全班级管理理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将规范化操作和科学班级管理的观念贯彻在自己的班级行为中,体现于外在操作行为之内。

二、精细化的初中班级动员教育

初中班级动员与安全教育是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班级建设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先通过各种方式对于班级的器械、设备等进行科学的了解,进而在具备一定的深度认知之后,再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来做好班级动员工作以及安全工作,有效保证班级建设的精细化发展。在常规的预工作管理中,初中班级安全教育以及班级动员工作都应在正式实施前一周左右完成,这样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班级各个人员或者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班级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对于班级流程以及达成目标有个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针对性地对班级学生活动范围行科学考量,做好各类安防措施,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班级质量教育,有效保证之后的班级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小组责任制的模式,从而明确各阶段、各方向的初中班级责任以及义务,确保班级管理质量以及班级安全的科学达标。另外,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就会造成在具体的初中班级中,他们会在一些时候不顾标准与规范实施一些带有不可控危险的行为或者动作。进而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还应在动员教育安全教育中,加强对于班级中的班级安全标准以及安全意识培养,从而科学保证班级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行。

三、精细化的管理问题分析总结

及时总结分析是良好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性保证,在具体的初中班级中,教师以及班级一管理人员只有对自己的班级行为不停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其班级管理效果才能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因此,在精细化的班级管理视域下,教师与管理者还应对以往的班级安全问题、班级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保证班级科学化管理执行效果,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如在初中班级中,纪律问题一般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记录以及管理的,他们通过科学的预防方法和预防手段,有效性保证班级人员的纪律问题。但是,这样的方式依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班级具体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不小心违背了某些纪律,进而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针对这样的情况,班级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这些事件进行细致的记录、分析以及研究,并通过科学的论证和有效性的探求,有效避免这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意外事件再次发生。另外,初中班级管理人员或者教师还要能够对于当代各种科学有效的新型初中班级管理理念和有效性思想和策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不断突破自身管理理念的桎梏,有效增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精细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初中班级管理的最终效果,教师好班级管理人员一定要静下心来,科学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来组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从而保证班级学生的管理效率,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增强班级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佳.精细化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整合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39):231.

[2]张婷婷.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2021(30):225.

上一篇:生态农业论文下一篇:艺术风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