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范文

2024-04-10

大学德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德育;德育优化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影响大学德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德育途径。大学德育优化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构成大学德育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各种有利的影响形成合力,消除不利影响,以实现德育理想,达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德育主体性优化

德育是一种价值性的环境或影响,是对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彰显与认同。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德育主体自身主体意识的确立、主体性的发挥等内在因素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德育的本质在于满足个体道德发展,促进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获得道德审美感和精神享受。德育实际上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事实证明,德育主体如果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就失去了坚实的自觉性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德育优化的必然要求。

德育的主体性优化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冲破旧的传统的道德服从意识,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做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的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二、德育目标的优化

德育目标牵动着整个德育的全局,其重要性在大学德育中居于首位。德育必须而且应该有它的理想目标。离开了理想目标的德育是破落的德育,是没有力量的德育。但是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又在于它不是现实的存在而只是用来引导、完善和改进既存现实的一种精神目标。理想表达着对完美的未来德育的企盼与追求,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图景性观念。理想虽然不是空想,但理想作为理想又未必全部都能实现,它只是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性的可能性而存在着,其意义在于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走向的引导。但我们当前的大学德育常常把理想当现实,提一些大而空的道德要求,把德育的长远理想当做近期理想并以此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这种理想化的、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德育必将异化成为德育的深重灾难,这种高高在上、学生难以企及的“圣人道德”教育,会使很多学生背负起沉重的道德包袱。这种德育不可能培养学生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际能力。

德育的理想目标不能失去普遍的社会基础,更不能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大学德育倡导学生追求的道德人生、追求的完美生活,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正常人性的基础上。优化大学德育目标必须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现实性。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于在心理上接受,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德育还必须有其现实目标,只有将德育的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结合起来,学生才会既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第二,发展性。德育目标的发展性是指德育目标的制定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是随着时代变化逐步发展的。德育目标只有具有了发展性,才可能从其滞后性的固有矛盾中解脱出来,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第三,可操作性。大学德育应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一元化的德育目标分成若干独立的层次,依据其德育水平的高低,相应确定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

三、德育内容的优化

德育被很多德育工作者泛化为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甚至包括民主与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在内的大杂烩,大学德育内容和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大学德育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侧重于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基本结构,突出反映社会生活实际中根本的、基础的、本质性的典型范例,在坚持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将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之中进行整体构思,并进行层次划分与分段设计,注重衔接又避免重复。当前,大学德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信念教育为主线,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核心。德育的具体内容可以优化为以下部分:

第一,一条主线。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主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及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等方面,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有精辟的论述,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以此作为大学德育内容的主线,大学德育才能方向明确,信念坚定。

第二,一个主题。即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教育的主题。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生命力所在,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深刻理解个人的发展是与祖国的繁荣息息相关的,并且在行为取向上,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实现的同时,能以他人、集体、国家利益为重,从大局、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好彼此的关系。

第三,一个核心。即大学德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大学的核工作就是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他方面的素质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大学德育只有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任务,这是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四、德育环境的优化

环境既包括校内环境也包括校外环境。优化高校德育环境,要充分利用和扩大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把社会对学校有益的自发影响转化为教育规律支配下的自觉影响。目前,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是优化校外育人环境至关重要的一环;校内环境的优化重在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环境既包括人的因素也包括物的因素。从人的因素来考

虑,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关心、热情支持,教学人员的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学校后勤人员的热心服务等,都会使学生真实地认识和直接感受这种环境的温暖和感召,很容易使学生适应环境、热爱环境,投入到良好环境的建设中去,在环境中受到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从物的因素来考虑,学校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等,能够使学生心情舒畅、身心愉悦,从而利于学生心理的调整、情结的缓解、气质的熏陶、性格的锤炼及文明习惯的养成。反之,不良的环境容易使人心情浮躁、情绪激动、心理失衡,而且不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另外,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等施加影响和作用也是环境营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是德育途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重要时代表征。

五、德育过程的优化

长期以来,大学德育过程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偏重程序化的模式,将德育过程变成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忽视德育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这样的德育既不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情感,也不能引起其道德上的共鸣。

德育过程的优化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大学德育过程必须注意学生的内在德育需要。德育实践告诉我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自觉、主动的道德行为。只有那些与人的内心需要紧密相连的事情,才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唤起其行动的力量。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的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首先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

要把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根据社会的要求,提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道德规范、原则。高校德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上,放在培养他们具有一种公民的道德义务意识和道德责任上,即培养一个社会需要的共同核心价值。如: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

第二,大学德育过程必须注重学生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统一。德育是受教育者“知、隋、意、信、行”相结合的具有微妙教育义理的活动。人之所以为人更为重要的在于精神层面的存在,人不仅具有欲望、情感、理智,而且具有需要、动机、愿望。人性的复杂导致了育人的复杂性,而作为育人之核心的德育就更为复杂。在德育中,道德情感始于道德认识。先贤圣哲早已喻示我们“尊德性而道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道德认知,必须让其掌握德育知识。但是,要引导学生的德性发展,只有“知”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在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道德情感。只有做到“知情”统一,才能进一步培养其“意”,进而稳定道德心理,升华道德认识。高校德育只有把知、情、意、信、行统一于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才能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第三,大学德育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德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教师的德育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只有通过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才能真正形成道德品质。德育从来就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这种理解也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实现。投身于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人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才能将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同时,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才能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进而形成道德自律,这才是德育的真谛。 第四,大学德育过程必须坚持教育与修养并重。高校德育不仅要关注教育,而且也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的培育。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逐渐培养和完善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德育需要青年大学生有一个自我消化、自我吸引的过程。青年大学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按照德育原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时自我反省、检点、选择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树立切实可行的道德目标,不断内化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人。

六、德育途径的优化

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德育实施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途径必然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大学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党团组织、管理教育、心理咨询、环境熏陶、自我修养完善。德育途径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德育途径的优化着眼于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着眼于德育途径的最优化组合。大学德育要在坚持德育途径整体性的前提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提高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德育的实效,走出德育的困境。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zwsf-002@163.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大学德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既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如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还需坚定,价值观念有待强化,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艺术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追求自我价值,在待人接物、礼貌礼仪方面有待加强;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靠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艺术专业基础相对较为扎实;艺术类学生活泼好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嬉闹性、随意性、创意性;相比以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大改进空间,文化课学习方法、效率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较大;艺术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等的提升空间很大,其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新升本科院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唯专业论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是以专业能力作为录取和就业的主要考查指标的,专业能力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在新升本科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专业中心主义”思想,即只要把专业学好就行,其他都是辅助选项,甚至“唯专业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到艺术类学生身上,就变相为“只学专业”“老子专业第一”,艺术类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费在专业学习上了。艺术类学生本身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就相对较差,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在理想信念树立、意志品质培养、思维方式开拓、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运用、校规校纪遵守等方面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仅靠艺术专业教育本身很难弥补和克服,而且这种缺失会像“钙的缺失”一样,始终阻碍着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这种从高中开始就一条腿走到底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二)重专业轻德育论

同样,如果只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对其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引导不力,艺术类大学生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价值取向模糊、人生目标含糊、成才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欠佳、人际关系紧张等,这样也难以达到育人的预期效果。因此,这种论调同样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自由主义论

这种观点鼓吹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主张经济上私有化,在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在文化上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思想。尤其在思想引领、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消极言行放任自流,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表现视若无睹。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逃避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之责,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放任、放纵艺术类大学生眼前的不良行为,必然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如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没有得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取资格,或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证获取资格等,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纵容或疏于教育,艺术类大学生违纪违法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只以艺术生生理年龄为依据,忽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社会年龄的片面做法,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违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的要求,更不符合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四)历史虚无主义论

這种观点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用孤立、片面的方法观察、分析历史,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真相,否认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连续性,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历史,否认历史的育人功能和主流价值观。它甚至否定与党的历史密切联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消极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活动。这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如在高校传播,将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自然熏陶”论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但外界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发生的,而不能有教化、说教和灌输,要让艺术类大学生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成长。这种论调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思考,它脱离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某学院专科升本科,到现在才十多年,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还不完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还相对滞后,与省内老牌高校的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立在这种“自然熏陶”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六)“嫌弃”论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文化分很低,因而即使进入本科学校学习,仍然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也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未来,甚至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做学生工作最好的办法是只简单完成上级布置的具体事务,不做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甚至主张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来压制他们。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能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更为片面的是“虚化”德育,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的根本是要抓好育人工作,核心是引导学生找准成长的方法、平台、途径,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下足功夫。虽然艺术生文化课基础起点低,但只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就一定能学好专业课并补足文化课的短板。

(七)极端利己主义思潮

个别教师宣扬“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厌恶诚实劳动,奉行损人利己原则。这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围师生,导致一些师生附和、仿效,丧失正确立场。90后、00后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如果引导不力,有从利己主义发展到极端利己主义的趋势。

以上七种论调在艺术类师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程度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责任,即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中国高校大学生也都因此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政治印记,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追梦者和圆梦者,并有义务把“中国梦”细化成自己的“成才梦”“就业梦”“创业梦”等。把每一名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兴人才,也成为每一所高校所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者结为一体的学说,而不仅仅是保留在经典、在文本里的理论或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同于纯思想意义上的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等学说。康德、黑格尔虽然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但不是革命家。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学说,但不是改变世界的指南。马克思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伟大革命家,因为只有他才真正实现了自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誓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指导中国“强起来”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背离马克思主义而亡党亡国,中国因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这样的历史对比鲜明,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真理。

(二)依规依法履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定职责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被写入党章,载入宪法,通过法定程序,使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员的党内义务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受到党章和宪法保护。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考察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色和特色。因此,在艺术类学生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且通过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每一名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新思想落实到每一名艺术生的实际行动中,把“中国梦”细化为个人的“成才梦”“艺术梦”,通过每一个人的“成才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选择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核心素质的不足,提高整体素质。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补充,不宜用专业课教师取代辅导员

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7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以上两个文件,主要围绕办什么样的高校、如何办高校,以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条主线,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规定》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首要职责,实际上明确了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同时,根据《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学科归属。《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表明了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

因此,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在院系学科专业是否一致没有必然性。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形成合力,但并非意味着专业课教师可以取代辅导员。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入学前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部分学生是中途改学艺术的。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不够明确,精神动力等不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待改进,学习效率、效果有待提高,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等存在困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激发成才动力,这是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等重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远大抱负,增强为理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勇担历史使命,成长成才。

大学德育范文第3篇

摘 要:大学的德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大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要求,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具体执行策略进行了完整的制定。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大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是当前很多大学德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开展,并且能够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当中形成较高水平的经验积累[1]。但是,很多大学虽然不比根据单一的业绩考核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活动的推进,却依然受到很多经验不足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大学教育机构无法在各项经验的有效累积过程中形成同新时期德育教育活动要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模式的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要结合当前的德育工作执行要求,对后续的环境特点实施分析,并保证相关德育工作能够在功能的影响下进行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使得很多大学教育机构迫切需要通过高效教学细节的转变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使后续的教育机制能够在德育工作的有效促进下实现运行水平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新生活的适应

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必须对大学生活拥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中,这就需要大学生将新生活的适应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任务[2]。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要求,为学生设计更多的适应新生活的方案,并保证全部的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以便大学生可以充分结合德育教育推进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新时期的德育工作的推进,保证全部的德育工作能够完整的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接受德育工作过程中实际特点的关注,并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可操作性因素的有效影响之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德育教育活动在新时期的执行质量,以便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在新生活的不断适应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适应[3]。社会工作方法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通过多种渠道共同进行交流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式的共同影响之下尽快适应新生活,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提升未来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前途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大学德育工作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在设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对未来规划活动实施研究分析,确保所有的规划活动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广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行[4]。另外,高校的德育教育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份转变情况的关注,并且为大学生安排较为有利的接受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性因素的构建,并保证所有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在相关教育活动得到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实现同社会活动的有效对接。在应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方法多样性的关注,保证全部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小报告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处置,以便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参观机制和实习机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同学习环境的对接,增强各类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执行科学性。

(三)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大学生提前具备应对社会考验的能力。一些高校目前存在一定的德育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造成很多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单纯的凭借内部机制的改革实现同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无法在运行机制的层面实现同社会各项要求的适应。还有一些高校在应对德育教育要求的过程中,仅仅可以保证相关要求能够在内部得到贯彻,并不能在社会机制改变较快的情况下迅速的适应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变化特点,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难以在相关理论的有效影响之下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部价值。因此,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执行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大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行。社会工作方法的设计和执行必须保证在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处理,使后续的德育工作能够在已经完成基础性策略设计之后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四、结论

大学德育工作的推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的分析大学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对相关德育教育的方案加以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所有的德育工作得到完整的推行。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玉美.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渗透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65-66.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冉红芳.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学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罗小霞.社会工作介入初中德育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大学德育范文第4篇

这些年来,当朋友们看到在文坛上比较活跃的我作品叠出,收获颇丰,便常从不同侧面,以一种善意了解我的学历。我总是笑对他们:“猜猜看?”问曰:“是哪一所大学中文系的吧?”我真情告白:“1964届启东县南清河小学中文系毕业。”朋友的目光立即放射出些许诧异,转而笑着摇头:“原来你是小学文化底子啊,一点也看不出。”

我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经擦肩而过。那年,要塞区文化处谢夫礼处长看了我的小说,电话里通知说,准备让我去山大中文系学习进修两年。未料,山大调档发现陆某人原学历仅是小学,谢处长的初衷便没了下文。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敞开的大学之门,对我又产生了巨大诱惑力。那年,尽管即将转业,我还是通过了四门自学高考课程,参加了社会学函大学习。转业后,读完省党校中专,又上了两年苏州大学成教学院经管专业。总算了却了我学历情结。

然而,真正成就我作家梦的大学堂,是部队、工地、社会和家庭。那时,我是团部文书。复刊后的《解放军文艺》,我临睡前总要翻几遍。我不断地写稿投稿,然后是不断接到退稿。这时,协理员总是鼓励我:“小陆,不要灰心,注意多总结。”当我的处女作散文《团长的铺盖》在《新华日报》副刊发表后,协理员在机关里逢人便说:“咱们小陆都成作家了。”转业后,我在建安企业任职,新疆工地成就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西部之梦》;与农民工交朋友,我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聚焦中国民工》;高耸的脚手架见证了我的专著《聚焦中国建筑业》;抗震救灾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激励我创作长篇组诗《汶川长歌》。

我家的书房,也是我的一所大学。里头藏有2角钱一本的鲁迅的《野草》,也有4500元一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有我剪报复印装订的“自选集”。数以千计册的图书,哪一本都是我的老师。我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也不断地往书架上添进我的一本本新作。这30年,我先后发表作品280多万字,1994年以来,出版文学作品集9部。破格晋升为高级政工师职称,做过《都市文化报》“走天涯”专栏作家,签约《中国作家·纪实》,受聘《报告文学》杂志,主持创办启东历史上第一本纯文学杂志《沙地》,主编一份企业报,应邀担任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报刊评委。近三年,连续荣获建设部《建筑》杂志优秀记者殊荣。

今天,当我把署有我本名的一本本作品集,与鲁迅的巴金的高尔基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摆在一起的时候,成就感和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他们是大山,我是依偎在大山脚下的一棵幸福的小草。我也不由得想起了其中的一位大师高尔基和他的《我的大学》。

大学德育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在网络条件下,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空间、渠道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给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抢占网络“制高点”原则,追求有效性原则,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原则,坚持创新的原则,德育和网络有机结合的原则,辩证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虚拟环境;大学生网络德育;基本原则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网络德育目的。在网络条件下,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空间、渠道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给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新天地。本文就如何加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提出几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抢占网络“制高点”原则

网络技术的延伸导致了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规律,针对这个新形势,着手研究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从而开辟崭新工作途径。探索切合实际的新的工作方法,这既决定着我们对身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能否给予积极的回应,更决定着新世纪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功。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大学生德育进网络的方式方法,构筑—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平台,确保大学生网络德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和增强影响力。做到“守土有责”,抢占网络这个“制高点”,在网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阵地。

1、准确把握着眼点

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向在校大学生宣传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然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获得新知的重要渠道,高校的德育就应主动抢占这一阵地。德育进网络也应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其中,首要的是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荣辱观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学生们接受正确有益的信息和抛弃错误有害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在网上建立德育工作网站,坚持和巩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对师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另外,创建一些贴近校园和贴近师生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在网上建立德育工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渗透式”隐性教育的功能。我们还可以运用校园新闻资源。整合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搭建校园网络新闻立体平台,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通过电子邮件、BBS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做好校园舆情的了解,从中挖掘有用信息,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内容。

2、主动占领制高点

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并将使其认知方式与情感评价产生连贯性的感染。网络以其独具的特色、完善的服务、新颖的包装以及针对自己特定的人群展开充分的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增强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我们应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理念上积极回应挑战,主动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制高点。当然,这不仅是单纯在网上建立若干个德育网站,而是要正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出现的虚拟环境。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上,要对发展加快的时代保持敏锐的关注与积极的思考,使得我们对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对策研究不局限于简单去构筑一个网站,而是要从把握网站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出发,研究挑战,研究规律,确定理念,制定对策,从而保证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两个领域具有前瞻性,较好地落实党中央对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要求。

3、认真找准切入点

高校德育进网络的要旨是占领网络阵地,并在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基础上,提高工作对象的信息素养,最终达到高校德育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也就是说,高校德育进网络的“进’,不是将德育的教科书简单地放在网上,也不是指单一地把它作为技术性质的信息交换系统。要从本质上实现德育进网络,要不失时机地找准德育进网络的切入点,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可以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通过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起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切实使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要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载体,在网上建立和开设反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栏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网上科技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求新、求异和求特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二、追求有效性原则

追求有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要解决高校德育进网络的有效性问题,必须围绕大学生的需求来采取措施,或者通过引导来激发大学生对网络德育方式的需求。

优化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内容的可信度。只有那些让大学生感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只有使大学生感受到德育信息对自己的发展和生存有益处,大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注意,接受德育才能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如果再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德育的吸引力就会大增。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上德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网络德育。要改革传统的德育考核内容、方式,制订相应措施,把教师的网上德育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使网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做表面文章。

根据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突破传统德育的“单向灌输”模式。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上已趋于成熟,他们反对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比较认可平等交流式的教育。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者在网上要“淡化”自己的教育者角色,并且要运用网上聊天和电子论坛的匿名功能,融于网络,从网上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实现平等基础上的互动教育,使德育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要掌握大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和网络交往的规律,运用大学生熟悉的网络符号,吸引大学生进行同步交流。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者在和学生聊天时受到冷落。

教育者要吸引大学生乐于和自己交流,就要了解大学生网上聊天的心理,并不断适应网上聊天的氛围。此外,大学生网络德育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大学生参与网上德育的决策。如让他们提供好的方案、建议,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及时调整,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欢迎的网上好去处。此外,还要做好德育网站的宣传工作,提升德育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网上德育的吸引力。

注重网络德育的手段和艺术。要精心设计网站版面,准确提炼内容。德育网站应该让自己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并产生价值观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最终会化为对网站的忠诚度。要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免费电子邮件,或者提供搜索工具、图像库和文件库的超级链接。学生认为是有价值的,他们就会反复访问。网站还要有独特的活动或资源,可以提供思想道德方面的竞赛。也可以在线直播某些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事件,提高大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发蕴含健康向上的“红色游戏”,迎合大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

三、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原则

1、民主化原则

坚持民主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而不是采取“堵”和“封”的办法;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

疏导原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1999年前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校园之时,不少学校采取了“堵”和“封”的办法,但结果可想而知。随着互联网在校园发展,疏导的原则越来越得到大家认同。而网上疏导工作就是要以积极健康的主流信息和在线活动,引导网上舆论,并及时沟通信息。做好疏导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德育网页,引导广大师生学习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以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单一枯燥的说教方式,增强德育的可信度和亲和力。

坚持疏导原则还应网上引导和网下疏导相结合。在网上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重大问题,由于参与讨论人员立场观点的不同,对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带来很大困难。这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下疏导,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就有关问题做专门的形势政策报告。并将报告在网上进行直播。为广大师生进行释疑解惑。

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专职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网络技术,提高信息素质,利用互联网,倾听广大师生的呼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失时机地开展工作;其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掌握新技术,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当前互联网上许多“红色网站”都是他们建立和维护的,许多校园网站信息版块的版主都是由学生担任的。广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工作对象,又是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既要发挥专职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大学生的积极性。

2、科学化原则

首先,对网络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要科学化。也就是说,对网络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要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互联网技术在德育工作领域的应用虽然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说到底,它毕竟只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一种手段,是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对网络德育工作进行科学的定位。既不能认为“包治百病”,“包打天下”,也不能保守观望,舍本逐末;其次,要注意教育环节的科学化。要求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网络中德育工作与现实德育工作相结合。德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有时会呈现不稳定性、隐蔽性等特点;而在网络中,人们是与“冷冰冰”的机器对话,计算机无法把握当事人思想情感的变化。因此,对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将网络中的德育工作与现实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既有人机对话,又有人—人交流的互补型的德育工作网络机制。

第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结合。高校德育网站的建设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分阶段逐步实施。在当前条件下,可以考虑以建立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网络群。同时在中央网站的指导下,各高校网站分别发布具有各地特色的信息。既体现中央网络的统一性,又具有各地网站的多样性。这个网络系统一旦建立,各地高校师生都可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德育资源,接受形象生动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在全国高校系统内真正形成“大德育”的局面。

第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也就是说在德育工作的网站上,既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灌输”,也要注意对广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给予科学的、明确的解答。并通过网上论坛为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咨询,使每一个人通过上网既能接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又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从而增强网站的影响和吸引力。

3、法制化原则

加强网络社会的立法,健全网络社会的制度建设,把网络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着深刻的伦理学依据。因为人的自律精神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经历、经验、知识作基础,而且需要相当程度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为前提。大学生从其人格的发展阶段上看。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加之置于无纪律约束的虚拟世界中,行为、言论很容易与社会道德规范产生偏差,因此,社会给予缺乏道德自律人以法律制裁。正是使他们道德内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不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和假设。而是被无数的心理学实验所反复证明的事实。

因此,面对国际互联网上泥沙俱下、汹涌而至的信息,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给信息空间以一片“蓝天”的目的。首先,应建立国家级“信息海关”,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人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其次,加强对国内所有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再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以强大的法制武器打击信息犯罪活动。通过设立“层层关卡”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高校学生接触,为高校开创德育新局面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四,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提高大学生遵守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

四、坚持创新的原则

1、德育工作理念的更新

理念的更新是整个德育工作创新的前提。新的工作理念将指导和促进德育工作手段和模式的创新。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顺应当前德育工作环境、内容、途径的变化而更新观念;网络德育工作者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德育工作民

主化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自然平等的身份与他们共同交流和讨论;网络德育工作者应树立开放的观念,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为背景,在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这一开放性、主体性、交互性工具,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德育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需要造就一批网络德育工作的行家,需要培养一支既懂德育工作理论规律,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学习的观念,以应对环境的挑战。

2、德育工作内容的调整

内容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根本。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它为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宽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网络因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使教育内容和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面对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内容,必须在传统德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增加新内容。德育内容的创新要努力吸纳人类社会的最新文明成果,实现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网络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今天,大学生网络德育内容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如网络道德、网络法规和网络安全等诸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相应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网络德育内容中去。

3、德育工作途径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新的可能空间。首先,可以建立心理咨询站,定期由心理医生与德育教师主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在互动沟通中的优势,进行双向沟通。其次,可以开展网上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以便充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学生在网上接受调查时,干扰较少,因此,调查的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网上调查还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引导。再次,可以开设网络论坛。论坛由德育教师担任负责人,参与者可以自由参与讨论或留言交流思想;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让学生就当今的热点问题或思想困惑进行交流解答。最后,可以开发德育工作软件。高校要抓紧时间,组织专家开发专门的德育工作软件,积极推进德育信息资源建设,吸引学生主动使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开发超文本结构的德育工作电子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实现德育工作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与互补,增强德育工作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五、德育和网络有机结合的原则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对德育的深远影响,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以建设德育网站为主要途径的德育进网络模式,创建了大批德育网站,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网络资源。如何集成、管理、共享、推广和应用这些德育网络资源,提升高校德育网站的整体水平,促进高校德育进网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进一步加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立健全校园网,加强网络知识传播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高等学校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校园网建设刚起步,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热情的引导,注重网络知识的传播。如开设新兴学科选修课,邀请信息产业方面的专家和成功人士举办学术报告会,举行各种有关网络知识的活动,做好德育内容的网页设计和制作,多渠道传播相关知识,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网上谈论的话题,学生处每天都应派专人查看网上有关学生工作的情况反映,掌握学生思想道德动态,并就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或专门召开学生干部会议予以解答)。把过去“单向性正面灌输”变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用这种方式既有利于阐述教育者的观点,也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化解心中疑惑,维护学校稳定。

2、加强网络管理,建设网络文明

在高等院校建立好校园网后,应结合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学生网络建设及学生上网条例》,对学生上网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生应注意网上文明用语,不得在网络上从事攻击、谩骂、传播色情信息与服务、恶意诈骗,不得以不真实的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等。应实行各级网络管理和个人网责任制,以建立网络文明机制。为搞好网络管理,学院也应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信息员主要由学校政工干部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捕捉、反馈信息,了解“网民”动态,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传递学校工作意向,对违规者给予“暂停上网资格,纪律处分”等处罚。

3、利用网络特色,抓好网页制作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网页制作,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院团委等单位或部门在制作部门主页的时候都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可以举办“德育”网页设计竞赛,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其活动使德育正面的理论深入同学心坎,发挥理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这样,既强化网络特色,又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应给德育工作者配备专用电脑,请计算机专家给他们讲授网络在德育工作中运用的相关知识,请心理学家给德育工作者传授心理教育、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使德育工作者能了解学生的种种心态,借助“心理咨询网站”平台,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帮助,缓解学生因学习就业而产生的压力。

4、增强网络内容的思想性,加强网上沟通

建设德育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有效性。德育网站在内容上应该重视理论文章的建设。一方面广泛收集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成为撰稿人,力争让现实中的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理论争鸣中必须向学生正面宣传的问题在网站中都得到体现,并给学生以及时指导。为了增强说服力,应该坚持“八荣八耻”的原则,通过对多种观点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应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追求什么,鞭挞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同时,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热爱网络,思想易受家庭观念左右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网上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信箱、学生信箱、家长与学生对话等载体和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动向,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既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了高度一致。

六、辩证统一的原则

1、“趋利”和“避害”的统一

凡事有利必有弊,互联网也是如此。网络在高校的普及于德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这一新事物,趋利避害,这是我们处理高校德育进网络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利”的一面,必

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的巨大力量,积极推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争取主动权,使高校德育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另一方面,就其“弊”而言,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精华糟粕并存,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内容,也有不少迷信、色情、暴力的内容,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也通过网络在校园内传播。这样,不但使自制力较弱、好奇心较强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误导,而且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更主要的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互联网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保持清醒的头脑,扎实努力地工作,把互联网的“利”发挥到极致,把互联网的“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理论灌输和情感熏陶的统一

要真正使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必须处理好理论灌输和文化熏陶之间的关系,把我们德育的理论资源优势转化为网上优势,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扩大网络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时,通过网络这种形式而变得更为直接、直观和生活化,变枯燥的理论灌输为生动的文化熏陶。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可以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更全面和快捷地展现出来,使受教育者在网上更加方便地查到相关知识,从而达到理论灌输和情感熏陶的双重效果。一个成功的德育网站,除了理论灌输,更应具有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各取所需,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也给高校网络德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高校网络德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依据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来安排网络德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针对每个学生制订出德育的内容和方案。如开设网上辅导员、网络对话、BBS聊天室等板块。另外,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应进行个别教育引导。网络德育要适应人的思想层次性,制定多样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教育和服务相统一

德育进网络。必须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是德育进网络的使命所在。网络德育必须以教育为主,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增强德育网站教育性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服务性的内容,将网络教育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快捷有效的服务,拉近与学生正面教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德育网站的认同。如开设大学生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等服务性板块,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健康轻松的娱乐,吸引学生对正面教育的兴趣,使学生在服务、娱乐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5、监督管理和引导的统一

首先,运用技术手段譬如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等来阻止“危害数据”的进入,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其次,应制定法规和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法规、规章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再次,加强素质教育,通过疏导性的德育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使大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和网络自律意识,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

6、专职兼职相结合

加强高校德育进网络,关键在队伍建设。要分层次建立网上德育工作队伍。首先,建设一支高素质、少量精干的专职网上德育工作队伍,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熟悉德育工作规律,又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其次。建设一支覆盖面广、政治觉悟高的兼职队伍。这支队伍以学生辅导员、大学生教师和学生骨干为主。学校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论坛、聊天室、BBS等交互性较强的网上栏目中做工作,与其他上网师生以平等身份交流,增强网上正面声音,加强对网络舆论氛围的引导。同时举办网络德育工作干部业余培训班,对他们就德育进网络工作的原则规范、技能等进行重点培训。再次,建立一支论坛、BBS版主页等方面的“民间”队伍,选聘时要严格把关,选择政治素质较高、责任意识较强的学生和教师担任,从而形成专兼职队伍的结合。

上一篇:大学精神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