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

2023-04-25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

处在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中国在发展历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存在即合理。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多。到了今天,在知识社会转型的背景挑战之下,中国正在争取一个很好的历史契机,能够从国情出发,来应对知识社会本身的挑战。

以前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机构,它处于一个非常清晰的地位,它是一个精英的、象牙塔似的这么一个机构,它在社会中间有它的研究知识的这个位置。然而现在,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从安静渐渐迷失于喧嚣。大学是培养人才最理想的地方,可是现在它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是否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学习的目标究竟是为了知识还是为了就业?这些都是现在已存在的,并且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在中国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后脱颖而出。他们是在智力与毅力的双重磨砺下培养出来的佼佼者。理论上,面对大学的专业化知识,他们可以较好地掌握并运用。然而,为了释放高中的压抑、为了寻求理想的生活、为了体验大学的乐趣,很多人只把大学中的少部分时间真正花在学习知识、专心研究上。这种“轻松”的大学生活在中国应该不是少数。在经历了认真刻苦的高中学习生活后,为什么在大学里就松懈下来了呢?这并不只是一个大学现象这么简单,它更是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联系到社会,我们不能不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知识性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衡量知识型人才的唯一硬性指标就是文凭,这样,在这个喧嚣的年代,很多人就变向为:为文凭而读书。很多人在利益和竞争的压力下,变得渐渐浮躁,导致真正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的中国学者成为“稀有动物”。急于求成是人们选择捷径,然而捷径终究是需要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就是,大学这些社会场所资源是否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呢?这也就是说大学是否真正培养出了社会所需要的一流的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 另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在面对会不会面对有史以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呢?在十年前,中国大学生扩招,现在高等教育走向了一个大众化阶段。由此未来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将找不到工作。因为高校培养出来很多毕业生之后,他暂时可能会面临一个失业的问题,因为劳动力市场对你这个人才的需求,它可能是有一个限度的,你突然给它增加很多,它吸纳不了。但同时,劳动力市场它会做出反应,很多职业本来是不需要大学毕业生文凭,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年代”里,它们就可以招大学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挤占效应,大学生把高中毕业生的职位挤占了,高中生把初中生的职位挤占了,就一层层往下挤。所以这个假以时日可以解决,这是一个临时性的问题。当然了,政府可以积极地从产业也好,从就业也好,从创业也好,各种角度,促进他们短期消化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它是个短期的问题,长期的话,我们中国现在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还是很低的,我们中国还需要大量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

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

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扩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欧盟抓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

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兴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论文题目: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 院系班级: 自动化1106 姓 名: 学 号:

辅导老师: 晋振华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

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与感悟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正确 认识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 时代背景。能够使在校大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

关键字:形势政策、大学生、国家形势

从进入大学到现在,形势政策这门课程已经伴随了我们三年,当时的我们是懵懂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眨眼间,我们已经大三,我们不能只是对课本上的东西精通,我们还要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充分了解,我们即将进入社会,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看清如今的形势,因为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尤其是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紧跟社会发展,从而发展自我。

1.形势与政策与我们紧密相连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作为大三的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未来的社会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在这个大舞台中尽情的展现自己,我们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的前辈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2.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及解决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心得与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13理论热点面对面》[N].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M].求是.2006(9)。

[4]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信息传播 长效机制 创新

[作者简介]侯俊(1976- ),女,湖北石首人,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管理。(湖北武汉430063)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地位凸显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我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现状,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试图借鉴无线电传播的原理分析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及其与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探索、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

一、当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战略意义,它能够使学生不间断地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和大趋势,形成科学的形势政策观,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①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高校教育者在实践探索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作用。

1.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而是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与政策宣讲,从而背离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衷。有的学校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无法科学地构建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定位为一门完整意义的课程,导致教育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的经费投入不够、教学交叉管理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完善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队伍的准入制度,导致专职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缺位。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辅导员、教师队伍大多没有经过连续、科学的培训,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中显得不够专业,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忽视学生关注的问题。同时教育者在教育上缺乏教育技巧,容易趋于理论说教,而不是正面引导、积极探索,这容易使得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考评体系,难以监控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教育者工作的积极性。

3.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单调,手段落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够,教育内容单调、空洞,空话、套话多,理论联系实践少,对学生缺乏明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育中,重“说教”轻“引导”,也把学生变成完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把知识变成分析问题的工具。另外,形势与政策教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上课形式单调,缺乏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以及多媒体的应用,大多采取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纯课堂教学活动或以“满堂灌”的形式讲解,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使得形势与政策教育易趋于表面化、流于形式化,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就造成了教学与教育目的脱轨,只进行了单纯教学却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态度比较消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参与、学习程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结果。根据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是主动到堂并认真听课的学生,他们对时政比较感兴趣或为了拓展知识面而来上课,听课认真;第二类学生属于被动到课,或是由于考勤约束、或为了调节放松、或出于对老师的尊重等,被动来到教室听课;第三类是消极旷课型的学生,他们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认为教学内容对自己的专业没有用处等原因,经常旷课或者到课不认真听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后两类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同学们大多数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有必要开,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②这说明同学们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持有肯定态度,但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这也给我们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教学提供了创新研究的要求和方向。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环节分析

针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以及主客体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与联系,探索和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

教育可以看做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借助无线电的传播原理来进行分析,无线电的传播机制可以具体简化为信息、调制、传输、接受、解调、理解、反馈七个环节,教育信息传播机制类似于无线电的传播机制。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看做是一个发送者(教育者)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通过教育渠道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机制。优质的发送者是保证教育信息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同时如果没有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其他环节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发送者要根据教育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的基本范围,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进而通过调制编码,把教育信息编译成适当的符号,如语言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接着,发送者要选择适当的渠道和方式传输给接受者(学生)。传递的渠道应多样化,在保证信息不失真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互动。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式选择有效的接受方式,他们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进行解调,把信息转换为具体特定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现实环境等情况进行理解、消化,并且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活动中深化知识。反馈是检验信息传播结果的必要环节,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掌握情况反馈给学校、老师,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安排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七个环节是把教育者当做发送者、学生当做接受者来分析。而从学生到教育者的信息传播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将遵循教育信息传播的这七个环节,此过程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省略,只用反馈来代替这一过程来解释。

教育信息传播机制的七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就构成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机制。只有当这七个环节密切联系、良性互动,保证教育信息畅通有效,才可以称为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同时,教育信息传播机制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开放机制。在信息发送和接受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干扰或扭曲信息的因素,被称为噪声或障碍。噪声主要影响调制和解调,进而影响整个信息传播。噪声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内部的干扰因素,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着敌对势力的强大攻势和全面渗透等。③同时,高校内部也存在课程定位不合理等影响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的内部噪声问题。

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就是要从教育信息传播的七个环节入手,完善每个环节的功能,并加强各个环节的互动与联系,保证信息畅通有效,同时也要努力克服噪声的消极影响,推动机制的良性运行。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运行策略

1.创新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发送者的素质。作为信息发送者的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中处于首要地位,他们对于课程的定位、课程的传授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的传播和教育的质量。组建一支优质、高效的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首先,要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团队,建立定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交流报告会制度,要以学校和学院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及学生干部为骨干,并聘请一些校外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为兼职教师,组成一支理论深度和政策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观,把形势与政策当做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积极研究和构建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教育信息传播渠道。再次,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对学生积极教育、引导,让学生自己真正学会理解、学会分析,形成正确的形势政策观。

2.创新教育内容,确保教育信息生动有效。教育信息是传播机制的第一个环节。生动有效的信息能从源头上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包括基本理论、形势和热点问题两部分。基本理论、政策是相对稳定的部分,是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分析各类时事政策的基础和工具。我们要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结合党和国家当前形势与方针、政策、社会热点以及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关注焦点确定教育信息的基本内容,保证教育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实行分层管理,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信息内容、不同的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让学生更易理解与掌握。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对学生“满堂灌”,要通过教育,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④

3.创新课程渠道,确保调制、传输的有效性。调制、传输是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第二、三环节。如何将合理的教育信息进行调制编码、有效传输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也是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重要条件。调制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需要赋予教育信息的表现形式。要进行合理的调制,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声音、图片、电影、校内刊物、报纸、广播台、宣传橱窗、网络等平台的教育信息进行编码,调制成为图、文、声等多种有效的形式。在传输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拓宽传输渠道上,我们要在保证信息不失真的前提下,将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社团等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作为信息传播渠道,保证信息传播的畅通。

4.创新学生认识,提高信息接收、解调、理解的正确性。学生对于教育信息正确地接收、解调、理解是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第四、五、六个环节,它们是保证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根本条件,也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决定因素。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分析国际、国内事件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受到“道听途说”的误导,把听来的信息错误地编码解释。因此,我们要在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将形势与政策理论融于实际中,分析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发展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根据形势而调整的方针、政策,抓住学生关心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去分析、讨论,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与质疑,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正确地解调和区分信息的真伪,全方位、多角度辩证地理解信息。

5.创新考评反馈,保证信息有效传播。反馈也是教育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反馈包括教育前的调查反馈、教育过程中监督反馈和教育结束后的考评反馈三个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之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期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所持的态度、感兴趣的内容等问题。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安排和具体规划。在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严格考勤,课后要收集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学校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考评,通过督导等形式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进行监督。此外,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结束后,仍应要求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形势与政策的思考与学习。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反馈的作用,就保证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互动,推动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运行。

6.创新噪声障碍,避免信息传递失真。在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的干扰,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面对噪声,努力降低噪声,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确保接受、解调和理解信息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面对内部噪声的干扰,就需要我们改善课程的运行机制,明确课程的归属问题,克服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有随意性和非课程化的倾向,转变重认知、轻分析的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外部的噪声——主要是多元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任由学生盲从,而应该合理地分析利弊、积极地引导。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我们不要避而不谈,而是要积极面对,理性分析本质、原因,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探索和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育信息传播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将各环节的创新研究具体落实,在保证教育信息时效性、针对性的基础上,克服噪声环境的不良影响。

[注释]

①张月群,卢黎.在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52.

②张若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探析[D/OL].http://epub.cnki.net/grid

2008/detail.aspx?QueryID=79&CurRec=1,2003-07-31.

③程丽,杨洪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170.

④刘乃(斌贝).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

detail.aspx?QueryID=8&CurRec=1,2002-09-12.

[参考文献]

林丽萍.创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信息传播 长效机制 创新

[作者简介]侯俊(1976- ),女,湖北石首人,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管理。(湖北武汉430063)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地位凸显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我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现状,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试图借鉴无线电传播的原理分析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及其与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探索、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大学生素质。

一、当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战略意义,它能够使学生不间断地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和大趋势,形成科学的形势政策观,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①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高校教育者在实践探索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作用。

1.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而是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与政策宣讲,从而背离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衷。有的学校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无法科学地构建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定位为一门完整意义的课程,导致教育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的经费投入不够、教学交叉管理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完善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队伍的准入制度,导致专职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缺位。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辅导员、教师队伍大多没有经过连续、科学的培训,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中显得不够专业,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忽视学生关注的问题。同时教育者在教育上缺乏教育技巧,容易趋于理论说教,而不是正面引导、积极探索,这容易使得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考评体系,难以监控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教育者工作的积极性。

3.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单调,手段落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够,教育内容单调、空洞,空话、套话多,理论联系实践少,对学生缺乏明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育中,重“说教”轻“引导”,也把学生变成完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把知识变成分析问题的工具。另外,形势与政策教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上课形式单调,缺乏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以及多媒体的应用,大多采取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纯课堂教学活动或以“满堂灌”的形式讲解,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使得形势与政策教育易趋于表面化、流于形式化,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就造成了教学与教育目的脱轨,只进行了单纯教学却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态度比较消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参与、学习程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结果。根据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是主动到堂并认真听课的学生,他们对时政比较感兴趣或为了拓展知识面而来上课,听课认真;第二类学生属于被动到课,或是由于考勤约束、或为了调节放松、或出于对老师的尊重等,被动来到教室听课;第三类是消极旷课型的学生,他们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认为教学内容对自己的专业没有用处等原因,经常旷课或者到课不认真听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后两类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同学们大多数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有必要开,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②这说明同学们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持有肯定态度,但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这也给我们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教学提供了创新研究的要求和方向。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环节分析

针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以及主客体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与联系,探索和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

教育可以看做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借助无线电的传播原理来进行分析,无线电的传播机制可以具体简化为信息、调制、传输、接受、解调、理解、反馈七个环节,教育信息传播机制类似于无线电的传播机制。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看做是一个发送者(教育者)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通过教育渠道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机制。优质的发送者是保证教育信息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同时如果没有选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其他环节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发送者要根据教育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的基本范围,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进而通过调制编码,把教育信息编译成适当的符号,如语言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接着,发送者要选择适当的渠道和方式传输给接受者(学生)。传递的渠道应多样化,在保证信息不失真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互动。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式选择有效的接受方式,他们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进行解调,把信息转换为具体特定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现实环境等情况进行理解、消化,并且理论联系实践,从实践活动中深化知识。反馈是检验信息传播结果的必要环节,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掌握情况反馈给学校、老师,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安排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七个环节是把教育者当做发送者、学生当做接受者来分析。而从学生到教育者的信息传播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将遵循教育信息传播的这七个环节,此过程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省略,只用反馈来代替这一过程来解释。

教育信息传播机制的七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就构成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机制。只有当这七个环节密切联系、良性互动,保证教育信息畅通有效,才可以称为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同时,教育信息传播机制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开放机制。在信息发送和接受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干扰或扭曲信息的因素,被称为噪声或障碍。噪声主要影响调制和解调,进而影响整个信息传播。噪声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内部的干扰因素,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着敌对势力的强大攻势和全面渗透等。③同时,高校内部也存在课程定位不合理等影响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的内部噪声问题。

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就是要从教育信息传播的七个环节入手,完善每个环节的功能,并加强各个环节的互动与联系,保证信息畅通有效,同时也要努力克服噪声的消极影响,推动机制的良性运行。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运行策略

1.创新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发送者的素质。作为信息发送者的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中处于首要地位,他们对于课程的定位、课程的传授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的传播和教育的质量。组建一支优质、高效的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首先,要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宣讲团队,建立定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交流报告会制度,要以学校和学院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及学生干部为骨干,并聘请一些校外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为兼职教师,组成一支理论深度和政策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观,把形势与政策当做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积极研究和构建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教育信息传播渠道。再次,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对学生积极教育、引导,让学生自己真正学会理解、学会分析,形成正确的形势政策观。

2.创新教育内容,确保教育信息生动有效。教育信息是传播机制的第一个环节。生动有效的信息能从源头上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包括基本理论、形势和热点问题两部分。基本理论、政策是相对稳定的部分,是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分析各类时事政策的基础和工具。我们要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结合党和国家当前形势与方针、政策、社会热点以及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关注焦点确定教育信息的基本内容,保证教育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实行分层管理,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信息内容、不同的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让学生更易理解与掌握。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对学生“满堂灌”,要通过教育,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④

3.创新课程渠道,确保调制、传输的有效性。调制、传输是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第二、三环节。如何将合理的教育信息进行调制编码、有效传输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也是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重要条件。调制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需要赋予教育信息的表现形式。要进行合理的调制,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声音、图片、电影、校内刊物、报纸、广播台、宣传橱窗、网络等平台的教育信息进行编码,调制成为图、文、声等多种有效的形式。在传输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拓宽传输渠道上,我们要在保证信息不失真的前提下,将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社团等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作为信息传播渠道,保证信息传播的畅通。

4.创新学生认识,提高信息接收、解调、理解的正确性。学生对于教育信息正确地接收、解调、理解是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第四、五、六个环节,它们是保证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根本条件,也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决定因素。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分析国际、国内事件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受到“道听途说”的误导,把听来的信息错误地编码解释。因此,我们要在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将形势与政策理论融于实际中,分析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发展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根据形势而调整的方针、政策,抓住学生关心的、反映强烈的问题去分析、讨论,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与质疑,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正确地解调和区分信息的真伪,全方位、多角度辩证地理解信息。

5.创新考评反馈,保证信息有效传播。反馈也是教育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反馈包括教育前的调查反馈、教育过程中监督反馈和教育结束后的考评反馈三个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之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期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所持的态度、感兴趣的内容等问题。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安排和具体规划。在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严格考勤,课后要收集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学校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考评,通过督导等形式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进行监督。此外,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结束后,仍应要求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形势与政策的思考与学习。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反馈的作用,就保证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互动,推动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运行。

6.创新噪声障碍,避免信息传递失真。在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的干扰,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面对噪声,努力降低噪声,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确保接受、解调和理解信息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面对内部噪声的干扰,就需要我们改善课程的运行机制,明确课程的归属问题,克服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有随意性和非课程化的倾向,转变重认知、轻分析的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外部的噪声——主要是多元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任由学生盲从,而应该合理地分析利弊、积极地引导。对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我们不要避而不谈,而是要积极面对,理性分析本质、原因,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探索和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育信息传播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将各环节的创新研究具体落实,在保证教育信息时效性、针对性的基础上,克服噪声环境的不良影响。

[注释]

①张月群,卢黎.在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52.

②张若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探析[D/OL].http://epub.cnki.net/grid

2008/detail.aspx?QueryID=79&CurRec=1,2003-07-31.

③程丽,杨洪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170.

④刘乃(斌贝).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

detail.aspx?QueryID=8&CurRec=1,2002-09-12.

[参考文献]

林丽萍.创新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上一篇:心得体会怎么写下一篇: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