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分析二者的匹配度,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有所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下滑,提供的财政政策为积极型,虽然依旧是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但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和往年存在一些差异,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第一篇:中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分析

摘 要:当前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依然严峻,但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逐渐好转,对于中国出口需求有所增加,且区域贸易自由逐渐深化,经济依然有望复苏,年初投资增速有所上升,国内消费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而且工业通缩压力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很难确保整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使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还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政策分析;信托业务

一、前言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去年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也有所下滑,今年年初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市场需求有所增加,这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增趋势,但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而且还面临工业通缩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金融投资风险,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当前人民消费理念以及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新型的销售模式,可以通过促进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这些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二、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1.出口贸易形势严峻,但依然有望复苏

今年年初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为负增长,2月份的贸易顺差为325.92亿美元,而当月出口负增长主要是春节假期导致的。同时我国外需依然疲弱,去年不仅我国的对外贸易萎缩,其他国家也处于萎缩状态,甚至出口比我国下降得更多,去年我国在世界上的出口占比为12.3%,而今年约为13%,比重有所增加。由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我国出口贸易压力明显增大,并且美国等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制造业格局,同时由于经济的增长,美国等国家不再像过去一样依赖中国出口,我国出口贸易形势较为严峻,但依然有望复苏,首先,美国以及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弱势逐渐复苏,外需将会逐渐增大。从美国当前的情况来看,经济逐渐好转,就业势头良好,而从欧洲各国的情况来看,正处于经济调整的时期,呈现出复苏趋势。其次,对外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区域贸易自由逐渐加深。中国与韩国、澳洲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在去年生效,两国之间的关税削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增长。同时我国正在采取措施推进区域全面经济的发展,极有可能形成“一带一路”的格局。最后,我国实行外贸增长政策,成效逐渐显现。有关政府部门开始推行简政放权,加强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给予外贸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出口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2.投资增速明显上升,全年增速可能企稳反弹

前两年我国投资增速明显下降,而今年年初投资增速同比上升了0.2个百分点,制造业发展速度有多增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而房地产投资也逐渐回暖,同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建筑工程计划施工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了9.4个百分点。同时年初工业企业总收益比去年增长了4.8%,产品销售规模扩大,改善了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投资逐渐增加,生产力度加强,PPP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国内投资总额的增加。今年1月末的时候,PPP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8.13万亿元。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了带动带动钢材、水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制造业,而且也影响了基建投资事业,3月份制造业PMI出现了明显反弹,意味着今年二季度该行业将持续稳定发展。此外,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涨,涨幅62%,其中黑色金属的市场价增长最快,建筑工程施工中用到的钢材及建材价格也有所上升,从这可以看出国内的投资需求比去年大。

3.消费能力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当前我国人民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隐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促进企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今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明显增加,但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变化,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结构升级。由于政府减税、支持产品创新等优惠政策的实施,加快了产品升级,有效推动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国内服务业稳定发展,消费水平明显提升,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政府通过多种措施成立了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是用来支持建设相关的服务设施,因此今年国内住宿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再次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阶段,逐渐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增长,尤其是年青一代人的消费意识较强,依然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这就推动了个性化、新型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消费明显增长。另外,整个社会居民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促进了消费热点的形成,有效带动了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1.产能过剩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面对产能过剩行业这一现状,需要实行去产能策略,这将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面效应,很难准确把握。实行去产能具有双重效应,从短期的影响来看,推行去产能措施以后,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年均经济增速,一旦对五大产能过剩行业进行改革,将会带来就业问题,初步计算将有近300万人出现就业困难,大大增加了城镇失业率,大概提升了0.3个百分点。当然,如果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的减缓压力措施,可以将负面效应减轻至最小程度,起码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这些状况。从长期的影响来看,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去产能措施,可以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尽快实现结构转型升级。

2.房地产投资增速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增长难以掌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品房销售水平提高,今年年初商品房销售力度明显增强,销售增速同比增长21.7个百分点,销售金额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增长了29.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房地产供需关系有所改变,表现为总体过剩的同时,结构不断分化,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刚性需求依然充足,二线重点城市亦如此,库存相对比较少。但二线以下的城市房地产库存量较多,人民对于房地产刚性需求有效减少,减少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势在必行,而这也是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只有进一步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才能使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投资增长速度。

3.工业通缩压力难以解决

PPI下降幅度较大,呈现负增长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工业通缩压力相对比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甚至使内部结构倒退,给国民经济增长增加了压力。工业通缩不仅波及到资源能源的有关产业,而且还波及到产能过剩行业,本来产能过剩已经难以解决,减缓了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的发展,工业通缩更是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增加值,将会影响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

正是因为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风险。以上提高房地产投资增速难以把握,为了解决产能过剩行业问题,需要实行去产能,但可能存在不可掌握的风险,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一直以来都涉及这些业务,市场发展空间也集中于这些产业中,但是在短时间内这些问题难以解决,正处于产业调整时期,信用风险难以避免,风险有所增加,甚至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将会大于当前运行的商业银行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风险防范以及处理。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空间明显缩小,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四、应对经济挑战的政策建议分析

2016年一季度经济呈现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运行中需要面临结构性调整等众多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缓解经济增长,甚至会下降,需要根据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持当前的发展势头,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1.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针对目前的金融形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赤字总额保持在2.18万亿元上下。从实施领域来看,财政预算需用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注意力集中于“促转型”以及“调结构”。从方法上来看,在实施财政赤字的同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减税降费措施,特别是要给予民营、小型企业减税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刺激消费增长,而且还可以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与此同时还需要从资金上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施有效的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这类型企业负担,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从支出时点的角度来看,不仅要推进财政支出实施进程,而且还要推进财政预算执行进程,以往前半年财政支出的执行力度较弱,前期预算资金少,而后期预算资金非常多,由于预算不平衡,财政政策根本就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增长调节效果,因此财政支出与预算应当加快实施步伐,充分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

2.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由于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形势,国内信贷发展呈现提速趋势,市场利率逐渐降低,始终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而且国内现有银行流动性比较好,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最好避免大幅降准,降息应当慎重考虑,需要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使信贷增速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2016年实行的货币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充分考虑降杠杆、控泡沫因素,另一方面避免通胀,保持汇率稳定,这样才能使资产价格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依然面临经济持续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可采取措施适当增加杠杆效应,但一定要控制好信贷发展速度,应使杠杆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果实行太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造成溢出效应,此时将极有可能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在引起市场波动的同时,还会增加风险。

3.加大主体投资力度,增强投资有效性

2016年主要是实行稳增长的投资增速,采取相应措施增加主体投资的积极性,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加强财政投资,主要是对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投资,加快重大建设项目的发展进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适当下调项目资金占比,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主体投资能力。其次,加大各级政府债务管理力度,并加强对置换债务额度进行管理,尽可能减轻到期债务风险。再次,适当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行业,将资金集中投资于关键领域,引导资金流入薄弱环节,制定完善的PPP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新模式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应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促进财政与金融的的协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运用资金以及项目优势,确定各项政策的执行。

4.扩大房地产市场需求,加大投资力度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需要采取措施解决三、四线城市的不合理限制,尽可能帮助购房者减轻买房的负担,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对于没有实行限购的城市,应当促进房地产效果减轻库存压力,首套房商贷首付可以根据实际适当降低。同时,有关部门应当适当调整公积金政策,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可用的家庭公积金一般控制在80万元以下,如果公积金管理机构所剩金额较少,可以适当调高家庭公积金贷金额,这样就可以刺激房地产需求,或者也可以适当下调二手房交易税费。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应不断提高土地供应需求,采取措施实现住房用地结构的优化,尽可能防止囤地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一、二线城市中,加大房地产投资力度,改善城市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缓解房价上涨速度。另外,有关机构可积极收购商品房,并将其作为保障房,采取这些措施除了能够缓解商品房库存压力,而且还能有效改善保障房房源紧张状况。

5.适当开放资本、金融账户,改革汇率机制

从当前的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应当采取措施促进资本、金融账户的开放,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上应当谨慎而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应保持稳健态势。目前国内资本外流比较严重,汇率大幅度贬值,经济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此时应当根据国情制定详细的资本、金融账户的开放战略,可先进行试点,确保合理后在实行下一步推广。同时我国个人财富规模明显增大,并且输出意愿较为强烈,针对敏感领域的个人投资,特别要慎重,面对这样的情况,可先在上海进行试点,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采取措施隔离区内与境内境外,等条件逐渐成熟后,再积极促进汇率机制的深化改革。在实际改革中可适当调整离岸人民币银根,这样就可以控制汇率的定价权,进一步提高投机者的投资资金,从而保持汇率稳定。

6.加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管控,拓展市场空间

由于金融形势的改变,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深化,资产管理公司信用风险程度提高,需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首先,需要做好存量业务风险防范。公司存量业务设计领域较广泛,多数存量业务依然在正常运行,但是呈现一定的风险苗头,实际工作中可以加大对抵押物动态进行评估,了解相关的法律文件,尽量避免项目风险;对于有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应当制定完善的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形势发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风险监测,区域发现异常,应当及时与项目企业进行沟通;尽快处理已存在的项目风险。其次,需要做好增量业务风险防范。由于增量业务较为分散,可以适当集中增量业务的审批权限,提高业务进入的标准。最后,需要做好流动性风险防范。由于相关政策的出台,金融资金价格将会明显上涨,此时流动性规模将减小,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加强对资产负债进行管理,加大经济资本的管理力度,想方设法扩大资金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此外,资管管理公司为了能够在当前金融形势下发展,需要加快结构的调整,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市场生存空间。建议可以适当产品结构,不但优化公司的业务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业务种类以及模式,尽快实现实产融结合。同时可以重组公司的债务、资产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为新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生存空间。

五、结束语

面对当前的金融形势,需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方法,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当前稳定增长态势,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尽快解决产业过剩等问题。同时还需要促进主体投资的积极性,适当放宽民进投资,根据不同的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通过调整公积金政策等方法扩大市场需求,进一步缓解库存压力,实现供需平衡,并且采取措施推动汇率机制的改革,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资本、金融账户的开放策略,加强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提高风险预测以及风险处理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鲍苗苗.货币政策对我国信托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2014,03(01):100-103.

[2]夏斌.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调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09(10):180-182.

[3]曲彬.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浅析[J].现代商业,2014,05(29):87-90.

[4]张新华.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走势与明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J].中国橡胶,2016,10(22):167-170.

[5]郑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4,12(09):230-232.

[6]胡雪琴,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关系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11(10):57-60.

[7]李德.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和相关政策解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08(10): 253-256.

[8]张涛.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13,05(25):100-103.

[9]刘伟.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刘伟教授访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20):223-227.

作者简介:许卉武(1976.03- ),女,湖南岳阳人,就职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资金财务部,大学本科,会计师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资格,部门高级经理,研究方向:经济、金融、投资投行或者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等等

作者:许卉武

第二篇: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分析二者的匹配度,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有所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下滑,提供的财政政策为积极型,虽然依旧是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但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和往年存在一些差异,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关键词】中国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一、我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卷入一场浩劫,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很多企业濒临倒闭,社会失业人数增加,经济水平下降。此次金融危机持续了5年,其影响规模巨大,以至于众多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百年难得一遇,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改善经济,虽然近几年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但依旧在动荡中前行。根据以往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在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我们总说它的突出变化是周期缩短,原来7、8年一次,后来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开始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本来就没法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截至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前进中充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GDP增速持续回落

2011年我国GDP为473104亿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22亿元,2013年我国GDP为588019亿元,2014年我国GDP为635061亿元,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国GDP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增长速度持续下滑,2013年GDP增速为7.7%,2014年下滑为7.3%。虽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但GDP整体水平还是很乐观的,2014年我国GDP水平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这一结果虽然比美国要晚上13年,但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截至2014年,我国和美国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国家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一半;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经济总量已于超过了整个欧元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将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2014年的GDP增长速度的预测分别为7.5%和7.7%,由于近几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14年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高,而是相对2013年有所下滑。

(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的研究相当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探讨各研究者都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有的认为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有的认为呈W字型,有的又认为是呈L字型,但无论呈现何种规律,都持同一种观点,就是我国经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就是说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1%下滑到6%,未来还是会从6%上升至11%,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调控使得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

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带有周期性规律之外,还呈现结构性发展特点,并且这种特点的影响程度还超过了周期性特点。正如事态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中国的经济亦是如此,会有发展初期,成熟期、发展期等结构,经济增长也不例外,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而言,经济增长处于中速增长状态。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配置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具体的货币政策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高于去年,货币供大于求,理论上会导致利率下降,物价上涨,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这种扩张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却比以往下降了,这是因为政府在控制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两者之间中和了。这说明,财政政策对经济格局的发展相对往年有所增长。因此,2014年,国家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度有所增长,要合理使用。

(二)补赤、减税、扩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

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无疑就是降低税收或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相比增加政府支出带来的扩张效益要小些,并且二者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降低税收,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更多的是转移到市场而非政府,可以减少政府粗放型投资。政府的税收来自企业和个人,个人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的缴税类型主要是流转税和间接税,政府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降低税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税收结构,明确哪些税收该减,减税方面企业和个人减税比例多少更为合适,能更有效地影响经济,这都是政府实施减税政策所要顾及的。

增加政府支出在传统宏观调控政策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但今年相比往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经济形式和政策布局发生了变化。今年,在政府支出方面做出了严厉调整,要求各级政府要勤俭节约,严惩贪污受贿官员,将政府支持用于利民、惠民项目之上,增加对人民群众的补贴,通过法律制裁的强制手段降低贪污受贿带来的政府支出的流失。2013~2014年,政府扩大支出的重点主要是民生方面主要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这说明,政府将政府支出重点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供社会保障方面,这种政府支出的增加是从两方面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政府直接增加政府支出,另一方面,通过缩减政府开支间接性增加政府对社会的支持,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分析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一直处在复苏阶段,但整体而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是逐渐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GDP逐年增长,每年都有一定突破,只是GDP增速持续回落,另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结合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8):23-25.

[2]魏志红.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4(9):77-79.

[3]陈建奇.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空间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1):89-90.

作者:王力

第三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中,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应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第二课堂。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课堂

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2]。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本文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与现实路径,以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使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实践者。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

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變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这就造成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从国内环境看,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亟需发挥科学理论的导向作用。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了党章,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需要学深悟透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价值内涵、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政治觉悟与理论素养。因此,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2.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核心课程,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是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应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如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实质,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足见党中央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大学生能否担此重任,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成长,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道德品格与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其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3]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的《意见》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改进和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参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指南[4]。但在具体操作上,要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中

“形势与政策”课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第一时间走进课堂的重要途径,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嵌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计与讲授内容中,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意见》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四大类专题”[5]。应该说,教育部的《意见》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具体部署,它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现实中,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如何将这些内容具体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央提出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水平、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掌握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2.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而言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进行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其内容源于教材,也可以适当拓展,使其形式多样化。第二课堂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采取的授课形式是专题式教学,讲授的内容多是理论性的,第二课堂只起辅助作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课时安排较少、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成为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学生因缺乏足够鲜活生动的实践与亲身体验,无法解决情感体验、行为养成、意志锻炼等问题,无法真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因此,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成为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3.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采用的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味地“满堂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手段比较落后,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加上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00后”,其自我意识、动手能力、实践精神与法制意识显著增强,追求自由、平等、个性、独立、创新、开放、民主等价值。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上,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厌恶空洞的“我说你听”的简单说教,更愿意通过课堂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基于知识、阅历、经验与人生等要素的互动对话与共享,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而作为彻底的科学理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全可以也能够被群众所掌握。“形势与政策”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徑。而要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第二课堂,使“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与优化,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7]

1.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前提

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它是我党在新时代开辟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首先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内容吃透吃准,从宏观层面上,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历史贡献;从中观层面上,准确理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征程与新方略;从微观层面上,正确把握一些基本概念与知识,如“新时代”“四个伟大”“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同时,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还要运用历史的眼光,将其放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去理解、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去理解、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去理解,真正让该思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是根本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与完善,亟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政治性、时效性、思想性兼具的内容体系。高校应增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一方面,在内容设置上,应根据《意见》开设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两岸关系与国际问题四大专题,具体包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全面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金融危机10年后的世界经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在载体上,应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通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推动新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在方法上,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应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活化融入,既要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给予关注,也要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给予关注,从一个一个的故事、常识、具体事例讲起,从中引出深刻的道理。同时,应加快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将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新布局写入教材,做好教育部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彼此的融入,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抓手

当前在校大学生群体基本为“95后”“00后”,这类群体更具有全球化视野、立体化知识结构与个性化表达习惯,对“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要求更高,所以亟需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创新教育模式。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育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通过实施小班教学、分层教学,探索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探讨,实现信息的多向流转与深层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二,注重课程平台建设。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平台,构建“形势与政策”慕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慕课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互动,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例如,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讲授的《从世界变局、大国博弈谈中美经贸摩擦》,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使广大师生及时地了解最新国际形势的。

其三,充分运用与发挥新媒体优势。微博、微信、微视频、动漫与网络直播是最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应充分运用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发布新时事、新政策、新热点,将基础知识与最新时事政策相结合。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推送,让学生可以随时点击观看,以拓宽学生时事学习的渠道。

4.丰富第二课堂是基础

在具体实践中,可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环节建设,突出融入式教学的优势,推动学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校内可以通过讨论课、辩论赛等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现出来;或围绕主题通过座谈式自由发言、辩论式分组对辩、现场即兴辩论等形式开展。校外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蹲点调研、理论宣讲和社会考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增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使其日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8-04-12)[2018-09-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7.html.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3] 王建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3.

[4] 韦洪发,张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学生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不低于8学时[N].光明日报,2018-04-28(03).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 俞海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优化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39.

作者:孙杰 俞海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资助工作优秀论文下一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