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4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 打开了教育文化交流的新局势

近几年, 为了能够提高中国与国外人文交流和教育文化交流, 我国通过了多个有关教育文化交流的政策性文件, 例如:《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指出我国要与国外建立较强的人文联系, 以本国文化为主, 将国外文化进行吸收, 同时也要将我国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扬。在进行交流机制和关系的基础上, 我国高校国际化拥有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与40多个国际组织构建了教育合作交流机制, 并与近200个国家共同展开了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中外人文交流给我国教育“走出去”带来契机, 同时也给我国人才的交流、知识信息的交换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前发展同时也给中外人才教育和交流带来有利的影响。

(二) 我国留学生数量稳步上升

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成为了整个亚洲最大的国外留学生目标国家, 主要生源来自于周边国家, 包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老挝等, 还有部分来自于美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源数量日益增长, 来自于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占我国留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之多, 增幅相比去年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十一。我国政府还针对留学生设置了各类奖学金, 因此对于国外留学生更加具备吸引力, 留学生的质量基本上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三) 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了孔子学院

在2017年末, 我国已经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内共设置了500多家孔子学院以及1000多家孔子课堂, 其中亚洲共设置了118多孔子学院, 非洲设置有54所, 欧洲173所, 美洲161所, 大洋洲也有近20所。孔子学院几乎遍及了全球各地, 通过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人更是超过了1亿人。由此可见, 中华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孔子学院的设置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国内高校, 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专门选派国内的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去往各地的孔子学院进行工作, 任职时间一般在两年到四年左右。具体工作是包括对外籍学生进行汉语培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以及资格考试认证等。除此之外, 在孔子学院任教的外籍老师还有机会到中国进行交流和访问, 并由高校外事部门进行相关联系和安排。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的建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它将中华文化和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 方便了更多其它国家的人民了解中国。

(四) 中外合资办学对质量的更加重视

目前为止, 我国教育部统计的我国中外合作进行办学项目和机构大约有2600个, 近半数的学历层次达到了本科以上的水平。国家对海外办学日益重视, 采取了实质性措施, 在海外设置了100多家学历层次在本科以上的境外项目。高校外事部门目前重点目标之一就是尽力将我国和国外办学差距缩小。到目前为止, 我国与国外合作的办学项目和机构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对待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此外, 通过国内外合作共同办学, 使得我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得到了更新, 将我国的课程和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进一步优化了我国课程结构的安排, 加强了师资力量, 拓宽了这些教师的国际视野。

我国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李奇勇在2017年明确表示:学校不许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学校的经济来源, 也不能忽视办学质量而盲目的将国外的教育资源引进。在2017年末, 中央政府提出要将牢牢抓住教育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工作, 加强审批、加强准入门槛、完善信息流通效率等。我国正处于创新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阶段中, 进行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充分调动创新意识, 将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充分与国家建设联合起来。

二、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 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国际化理念的缺失

我国正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伴随而来的还有教育国际化发展, 以此为背景, 我国的高校外事管理部门需要转变过去以接待事务为主的传统工作理念, 将接待外宾或者是陪同工作等作为主要工作, 更多的将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主动“走出去”。例如:积极将国外的优秀人才引进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将汉语老师进行外派、提高国外智力资源的引进力度等。这样工作重点的转移对我国高校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但目前我国的高校外事管理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国际化理念, 或者是本身具备的国际化理念已经无法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也未曾主动的将国际化理念进行更新, 缺少主观能动性。

(二) 高校对外事管理部门的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长期在中外教育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 我国高缺乏对外事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都是给其它学院或者其它部门提供服务。高校对于外事干部的培训班也缺乏重视, 外事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能力和业务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虽然在新形势的推动下, 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但是在外事管理部门进行对外交流合作工作时, 往往缺乏学校和学院的具体参与, 也很少能够获得其它部门的支持。此外, 部分高校的外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性的缺失以及人员流动性大也增加了高校外事工作的困难。

(三) 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缺少专业办事人员

我国高校进行的外事管理工作如接待、招生宣传、出国交流等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否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不少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外事管理部门, 外事科人员配置也是少之又少, 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因而, 就算是高校外事管理部门制定了较完善的可实行性方案, 也无法被付之行动, 很难取得较成功的结果。

(四) 留学生的招收管理压力增加

我国教育部计划要在2020年, 招收来华留学生50万人。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各级教育部门对高校进行分派名额, 将招收留学生作为外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一改动给了外事管理部门原本就不多的人手更大的工作量, 包括管理压力和招生压力等。随着留学生的招收, 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例如:奖学金问题、住宿问题、语言交流问题以及缺少对大面积外籍学生的管理经验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往往容易变成大问题, 同时工作人员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焦头烂额, 最终对管理外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反而使得这些问题难以解决, 变得更加棘手。

三、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应对策略

(一) 外事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的完善

外事管理队伍的水平是高校外事管理部门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各高校对于外事管理部门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外事管理部门工作内容庞杂、任务繁重, 不少外事管理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无法完全应对手头的工作, 更不用说进行精进业务能力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外事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增加了外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因此高校应当提高对外事工作的重视, 增加外事管理工作人员的编制, 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 招收高质量高素质外事管理工作人才。这些人才最好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外事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 高校要对外事管理部门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加大专业素质和业务的培训力度。高校其它部门对外事部门的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此外, 还要加强外事管理宣传工作, 更新和拓宽全校师生的国际化理念和视野, 保证全校上下对于外事工作具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

(二) 增加外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

外事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层面过多, 因此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部分重点高校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员配置, 因此外事工作能做到分类科学管理。但是不少高校外事管理部门严重缺乏人手, 因而外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并不是那么全面, 仅仅只是开展几项较为重点的工作而已, 较为细节的工作却无法进一步进行, 这也会导致外事管理工作的完成存在着缺陷。因而, 高校为了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较为完美的外事工作, 就需要增加人员方面的投入。

(三) 重视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以及重视国际会议在外事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每年要向境外派发大量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学习和学术之间的交流, 这些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在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后具备了国际化视野, 同时, 这些学者也成为了外事管理部门工作人才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国际会议中, 我国高校学者能够与全世界各地优秀的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 并将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吸收和理解, 包括学生进行留学互换、合作办学等, 寻找到真正的、潜在的、可能会进行合作的机会。此外, 还能够在会议上将其他国家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借鉴和吸收过来, 促进本国高校和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 进一步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提高。

四、结语

在进行“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中, 我国的高校要进行外事管理工作势必要将自身的优势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同时要积极的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参与国际会议, 与别国的优秀人才进行充分交流, 加强外事管理人才队伍的构建, 尤其是要加大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的培训, 保障我国中华文化和教育理念同国外进行交流。最终能够使得外事管理部门不仅作为一种接待国外专家和处理留学生问题的部门, 更要成为将中国优秀文化和教育理念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外事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学校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因而, 需要外事管理工作与国家政策和高校教育理念相结合, 与高校外事管理制度相适应, 以积极地姿态“走出去”, 主动的进行交流和学习, 最终使得学校得到实际性和跨越性的发展。

【相关链接】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它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 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 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 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 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摘要:当前,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全球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式也随即发生了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驱动之下, 我国高校外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同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新形势带来的发展机遇、努力将高校外事管理能力提高、进一步增强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本文就目前新形势下高校外事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新形势,高校外事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金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新局面[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8 (03) :127-128.

[2] 马小飞.高校外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 (08) :253-254.

[3] 刘韬.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外事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8 (03) :47-50.

[4] 朱治亚.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基本素质与服务意识探讨[J].市场周刊, 2018 (07) :132-133.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笔者主要是在高校二级学院担任行政秘书工作, 主要负责许愿的行政和教务的日常性事务, 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是链接学校工作和学院教师的桥梁, 也要做好学校各部门之间和沟通, 起到纽带的作用。当然, 随着社会不不断进步和学校的发展, 对于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 也对行政秘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新形势下的行政秘书, 应该不断追求进步, 除了把自身的本职工作做好之外, 还应该加强自身素质, 从而更好地为学院教学工作、科研、教师、学生服务。

一、高校行政秘书工作职责

作为高校行政秘书必须要明白工作内容是什么, 只有明白工作职责才能把工作做好。作为二级学院的办公所行政秘书, 笔者从工作经验中进行总结。1) 学院对内对外的文件草拟工作, 包括学年总作总结、信息化管理系统等。2) 协调处理各部门上传下达的事物, 包括职能部门和兄弟单位的事务工作;3) 做好本学院的宣传工作, 包括院内和院外宣传、网上和网下的宣传;4) 做好对内和对外的协调工作;5) 日常事务性工作, 包括档案的管理、人事资料的整理、办公用品的购置, 办公室环境的布置、会议的组织等。

二、行政秘书在高校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行政秘书作为高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高校管理中, 行政人员自身应该做好角色的定位。笔者从事五年的行政工作, 从交流中得知很多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没有把自身的角色进行很好的定位, 有的认为是管理人员, 只需要对领导负责, 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需要涉及;还有的认为所做的工作都是杂事, 事物繁杂, 而且地位较低, 得不到尊重和重视。其实, 作为高校管理人员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行政管理人员是起到很好的纽带作用的, 与不同部门的人打交道, 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完成事务性工作的同时, 也承担着相应的科研, 工作全面, 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因此, 作为行政人员, 应该对角色进行定位, 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 也做好科研。

三、在新形势下任何做好行政秘书的工作,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作为一个行政秘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发展其他素质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行政秘书必须具备了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行政秘书在工作中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 因此, 在处理部门之间事务性的时候, 行政秘书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样, 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才能公开、公平、公正。

其次, 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

作为二级学院的行政秘书, 行政秘书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熟悉学校各部门的办事流程和程序, 行政秘书大部分还是和学院教师和学生打交道, 处理他们之间的日常性事务居多。因此, 行政秘书只有对学校各部门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比如说:整个学院的基本日常性事务、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宣传、财务、科研等等, 这都需要行政秘书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 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行政秘书属于学院办公室中最重要的一员, 因此, 行政秘书必须和学院办公室中的每一个成员精诚协作。学院办公室的事物繁杂, 头绪较多, 会涉及到学生工作处 (辅导员) , 各教研室等等。许多工作需要他们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中, 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应该有大局观,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顾全大局。做好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 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共同的完成个方面的工作。

最后, 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 但是作为行政秘书尤其重要。行政秘书的工作虽然繁杂, 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基本日常性事务工作都差不多, 只是会根据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会增加一些其他的工作。因此, 难免会有工作倦怠的时候, 行政秘书工作要想做的很出色必须要不断的学习, 因为行政秘书工作从工作性质上就不能量化, 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政秘书工作要想做的很出色就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地进行学习。比如说:如何做一份漂亮的PPT、如何把总结写的很完美、如何在组织会议的时候能考虑的很周到、很详尽, 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等等, 这些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不断地进行总结, 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四、结论

高校行政秘书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很多, 事物也很繁杂, 对于从事行政秘书的人员的要求很高。他不仅仅需要综合素质的宽度还需要深度,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学习能力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地优化工作方法, 重视师德建设和各项业务技能的提升, 才能使工作更加有质量。

摘要:高校行政秘书作为学校管理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一员,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 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学习, 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行政秘书

参考文献

[1] 肖池平、李外流.浅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和谐追求[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 预算编制不合理, 申报时随意性强

现阶段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主要由项目负责人编制, 部分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时还认识不到科研经费预算的重要性。同时, 由于项目负责人不谙熟会计业务和知识, 导致项目预算与会计科目不一致, 报账时会出现固定资产购置、实验耗材、会议费、差旅费编制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某科研项目研究的是计算机数据分析, 购买的数据实验用移动硬盘等在会计核算时应按实验耗材列支, 而不是按办公费列支。由于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导致部分科研预算项目资金缺口很大, 部分项目却又富余很多。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虚假报销, 套取科研经费的情况发生。

1.2 科研项目支出不规范、调账过多

科研项目支出决算与预算之间没有系统衔接关联, 突出的体现在用于与科研工作相关的支出不明确, 多是简单地报销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部分科研经费真正用于购买科研设备的少之又少。部分科研项目差旅费、会议费已经超出预算比例, 为了符合结项时相关财务规定, 必须不断地进行调账、冲账。

1.3 科研资产管理缺位, 无形资产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科研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虽已登记, 但在日常管理上还不到位。科研图书、设备没有统一管理、使用, 更达不到有效利用共享的状态。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涉及无形资产的, 没有进行入账登记,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些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科研成果没有及时申请专利造成资产流失, 导致一些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科研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

1.4 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国家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验收主要还是依据决算报告以及发表论文等级和数量为依据。高校对科研绩效评价没有健全的考核标准, 有的甚至走形式, 方法不科学, 不能起到绩效评价应有的作用, 更无法有效评估出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2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采取的对策

2.1 坚持精细化、科学化地编制科研预算

高校科研预算是否科学, 直接影响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高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对教师加强科研预算编制培训, 从科研管理角度和财务管理角度精确科学化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探索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申报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科研目标科学、详细的编制科研经费预算, 优化项目支出结构, 以便于科研经费结算与预算一致。

2.2 规范科研项目经费支出, 加强监督管理

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放管服”政策的落实, 科研管理部门放宽了科研经费的审批权限。但“松绑”不是“放任”, 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科研预算比例进行支出。高校财务应设立专门的科研报销部门, 针对科研经费项目支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 坚决杜绝与科研项目无关的经费支出。规范科研劳务费发放管理, 严禁代领代支科研劳务费。规范使用公务卡结算, 大额发票先查验后报销。高校是科研经费监管的主体, 进一步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的相关责任, 监督与放管相结合。建立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 根据科研经费预算和科研进度情况监督科研经费使用, 避免出现挪用、挤占、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

2.3 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加强管理, 提高使用效率

高校应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统一调配仪器设备, 提高共享率。出台共享仪器使用的规章制度, 避免重复多次购置相同设备, 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一部分科研设备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做到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资产管理部门在坚持做好核查账物相符工作的同时, 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特别是无形资产成果的保护,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科研成果特别是无形资产进行专利申请、成果转化,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2.4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加大奖励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等多方联合制定针对科研项目考核机制。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完成质量、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对不同学科类别的科研项目实行分类评价制度, 特别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人才的培养、无形资产的增值, 促使科研人员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减小对论文发表等级和数量的依赖。同时, 加大对科研项目完成优秀团队或负责人的奖励, 充分使其分享绩效评价带来的收益。加大对既能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效益, 又能节约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再次申报科研项目的优先比重, 以期实现绩效评价推动提升科研效率和效益的良性循环。

摘要: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好、运用好科研经费是每所高校需要一直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财务人员, 拟针对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进一步优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管理部门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院校人事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高等院校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较多, 存在职称的评定和聘任, 因此一套科学完备、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为高校培养人才和师资队伍提供有力依据, 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一) 人事档案管理手段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现阶段, 大部分的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上处于较为落后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作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化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但是, 到目前为止部分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收集和整理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层面上, 大量的人事档案仍旧停留在纸质的保存方式上, 这样使得人事档案材料在归档过程中容易出错, 由于纸质档案材料信息量很大, 在查询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查询档案信息同样也是采用翻阅原始纸质档案材料的方式, 这样就极易在翻阅的过程中对原始资料产生损耗, 不利于档案的保存。这就明显体现出现在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新形势下, 高校应更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 将人事档案通过全文录入以及扫描原始记录等方式, 完善和建立健全电子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方便高校人事管理部门保存, 以及学校和教职工个人在需要时快速查询出所需档案信息。

(二)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以及制度不完善。新形势下, 高校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 教职工的人数也相对的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是高校人事档案数量日趋增加, 由于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 需要归档的个人材料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对的增加, 但由于重视程度以及意识不够, 高校人事档案配备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多的人事档案归档工作。在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 还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 不论是在安全保密、收集整理归档抑或是查询借阅环节, 都没有建立完备系统的规章制度。同时, 也没有完善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约束性的规章制度。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 但由于在日常管理工作上还不够全面规范, 因此在工作中有时无法将这些详细的规章制度准确落实到位, 这些都是严重影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 人事档案管理观念意识以及资金设备方面较为欠缺。由于种种原因, 绝大部分个人对于人事档案的观念和意识较为淡薄和落后, 对自己的人事档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无关紧要的一项工作, 一些需要及时归档的材料也没有或者极少向人事部门主动提供, 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也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只有人事部门要求才提供, 极少能够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工作, 这样的观念意识, 给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 高校在对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近几年各高校已经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 但是还有部分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达不到验收的标准, 如并没有将档案室库房、办公室、借阅室分开设置, 或者只是将档案室库房和办公室分开, 没有设立单独的借阅室, 更别说设置空调等硬件设施。这些方面也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发展人事档案工作产生了影响。

二、提出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各高校对维护教职工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一份完整、准确、安全的干部人事档案, 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工作。高校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前途, 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以及建设。

(一)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在电子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如果不在新形势下积极主动中求发展, 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遭到淘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一样, 因此, 高校应更进一步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 整合信息提高人事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推进建设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将原始的纸质记录扫描或录入到电子信息数据库, 利用检索系统, 快速准确的查阅各种所需信息, 使人事档案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将各种人力资源信息共享, 对离校和进校的人员以及人员的招聘、考核和工资财务等系统链接,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 也要加强个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在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设置权限, 将个人信息完全上锁, 只有在需要查阅时提供秘钥, 并及时更换, 保护高校教职工的信息安全。

(二)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现阶段, 高校管理人员要把重视档案人才放在首要位置, 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与传统的不同, 科学合理的配备档案管理人员, 要建立系统的档案人才培养储备机制, 以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以及技术更新。同时, 也要注重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实践锻炼, 积极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 提高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更好地发挥其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规范系统落实, 使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三)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观念意识以及资金设备投入力度。通过举办人事档案知识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强化对高校教职工的档案观念意识。积极主动向人事部门递交相关的学历、学位、职称情况等证明材料。通过在学校各部门之间设置一名兼职的档案收集员的方式, 随时将本部门的档案材料整合, 在保证收集档案材料事实准确、内容翔实的基础上, 将材料按照不同的归类方式整合, 定期向人事部门汇报转交等形式, 使人事档案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同时, 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合理布局, 建立独立的档案库房、办公室以及借阅室, 配备空调等各种所需的硬件设施, 使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显示出新气象。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发展, 新形势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随之转变观念,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并加强各项配套设施,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应有的作用, 使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学校的组织人事工作提供便捷、全面、高效的服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等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本文仅从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 浅要提出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佳.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若干构想[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2) .

[2] 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 2013 (6) .

[3] 黄伟新.高效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 2011 (6) .

[4] 杨琼.关于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化, 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准确性和适时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形势下如何贯彻执行新规定, 使学籍管理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依法办学, 依法治学, 实现新形势下教育培养的新理念,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更新管理观念, 改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都是遵循着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 忽视了学生的个人价值和个性的发展。进入2 0世纪9 0年代后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开放化和目标化, 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已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大学教育。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观念,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造成学籍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日益明显, 因此,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更改管理观念, 改变管理育人意识, 在学籍管理工作中, 在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运行程序上, 改变传统的由上而下, 简单生硬的管理模式, 建立自觉有序, 按章办事的管理观念。

2“以人为本”, 优化学籍管理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1]“个体需要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活动着的人, 其身心发展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社会期望只有转变为个体内部的心理需要, 并且与受教育者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相吻合, 才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2]美国著名学家杜威曾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 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3]由此可见, 学籍管理过程本身就是管理育人的过程, 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在行使学籍管理的权利时, 不能忽视服务的职能,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认真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保障学生的权利不受伤害。在修订、修改某项学籍管理规定或做某个学籍处理时应切实为学生着想, 把执行规章制度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严格管理, 做好具体工作, 又要热情周到, 做好育人工作, 真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制。只有把管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仅仅依靠简单的刚性化的行政手段, 在学籍管理中放弃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管理工作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关注人性化, 追求完美、丰富的人性, 当是教育学的基本价值追求, 也是教育学的永恒主题”[4]因此, 我们应当从这个高度出发,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去, 优化学籍管理。

3 牢固“依法治校, 依法治学”理念

“依法治校, 依法治学”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道路。近年来, “高校被诉”成为目前社会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 随着国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 过往的一些学籍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 管理者习惯以类似行政手段的形式来实施管理, 导致学校在无意识中发生涉及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问题, 高校所需承担的法律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因此, 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学, 依法治学”的理念, 正确认识高校与接受教育主体-学生的关系正确把握高校自身的管理自主权, 确立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高校学籍管理中, 处理学生学籍异动、选修课程、考核、鉴定等工作中, 都要制定相应的严谨而又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使法律和规章制度在政策性很强的学籍管理实践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4 建立学籍管理信息化

信息科技时代,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籍管理, 必须与科学技术俱进, 跟随信息时代的发展, 摒弃陈旧、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 引进先进、高效的信息化学籍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 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统计、检索学生学籍的各项信息,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籍状况, 掌握学生学籍和教学质量的动态情况, 及时进行调控。

学籍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使数据统计可靠、准确、情况反馈及时、迅速, 信息检索全面、客观, 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校园网的建立, 加强了教学单位间的信息交换, 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 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 学籍管理工作被赋予新的内容, 新的要求。因此, 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学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依法治学”的管理理念, 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才能使学籍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简便化。

摘要: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穿于高校的教学运行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 “以人为本”优化学籍管理, 牢固“依法治校, 依法治学”理念, 建立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籍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 褚学兰.关于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8 (3) :174.

[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张人杰, 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余碧春.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5] 赖克忠, 廖乐芸.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科技, 2007.

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不能满足高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影响了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进行高水平的财务管理, 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是我国高校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道亟须解决的难题。

二、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要点

(一) 注重预算管理

根据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 新形势下, 财务管理工作要注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机制, 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 加强会计核算

新形势下,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 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要求更加严格。财务管理过程中, 要进行更高水平的会计核算,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进度[1]。

(三) 合理配置资金

新形势下, 高校财务管理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通过建立相关资金配置制度, 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 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避免出现滥用资金或是侵吞资金等问题的出现。

(四) 严格的监管

高校的资金组成比较复杂, 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目前, 我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流程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以期提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2]。

三、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扩招隐患

近几年,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我国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 我国有些高校尤其部分民办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的情况, 加大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导致高校财务管理问题频出, 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当前有些高校为避免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通过压缩教学经费等手段来减少工作中的开支, 减少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进而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 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现阶段, 我国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过于陈旧, 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 工作不够深入。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没有财务管理相关经验, 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较低。另外, 还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不明确, 在工作中没有树立责任意识, 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不仔细现象较为常见, 一旦工作中出现过错, 不敢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3]。

(三) 制度不完善

目前,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在预算方面, 不能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预算不够严谨, 不能充分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达不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高效的合作, 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 容易出现资金的浪费, 而且也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不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

(四) 执行力差

我国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中对预算编制的认识不够充分,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高效的沟通合作, 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 工作开展水平较低。高校二级学院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对高校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不利于高校工作的开展。财务管理人员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分析不够充分, 分析过程不够科学合理, 没有制定高效的监管制度。另外, 高校对资金的使用较为随意, 不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 对专项资金随意分配, 造成高校财务运行艰难, 难以保证教学资金的投入, 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4]。

(五) 风险意识淡薄

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 风险意识淡薄, 财物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资金,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我国少数高校风险意识淡薄, 不能认识到资金筹措对学校的影响, 对学校自身承受能力估计不足, 进而造成学校教学质量降低, 影响学校在新形势下的长久健康发展。

四、解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一) 转变思想

高校决策层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加大对财务管理的支持力度, 确保学校资金链的完整。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加强对问题的预防和管理过程的监督, 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中事后解决的缺点, 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出现, 减少高校的损失, 确保资金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另外, 高校要加强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 并将其不断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 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确保高校教学资金的稳定供应,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 增强风险意识

高校要增强自身风险意识, 避免出现盲目借贷的情况,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高校在资金筹集上要有所控制, 要充分估计自身的能力, 确保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还贷任务, 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另外, 高校要对自身财务情况进行划分, 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案,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降低学校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 确保高校财务的稳定运行。

(三) 加强培训人员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高校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和运用, 尽可能的选择水平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还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 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 高校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避免出现因人员失误而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5]。

(四)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高校要借鉴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 并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受到规范的管理和监督。高校要对自身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 确保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 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另外, 高校要确保规章制度制定后得到有效的执行, 发挥规章制度应有的作用, 切实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五) 打造信息化平台

新形势下, 社会各项工作都更加依赖信息化技术,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必须要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高校要加大对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学习和利用, 通过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新技术提高管理的速度和质量。

高校要打造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财务管理, 将财务信息数据化保存在平台上, 为财务管理人员查询和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方便未来的管理工作, 不仅能够减少学校开支, 还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6]。

五、结论

综上所述,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 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通过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新的理论、技术, 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高校要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并打造信息化平台,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摘要:近几年,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 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 我国多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高, 财务管理比较规范, 但也有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仍旧存在一些不足,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总结了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要点, 并对我国高校现阶段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杰敏.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 欧阳平.基于财务视角的高校基建内控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18.

[3] 申云仙.高校实施全面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4] 易先菊.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广州市A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7.

[5] 陈燕玲.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4) :22.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品德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