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

2023-09-15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第1篇

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质是通过实施信息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以及与其他专业技术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成和共享,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提高产品自身的质量、功能层次、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利用,实现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集团制造、网络营销,构建起供应商、企业以及用户间的信息互动平台,缩短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时间,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辅助领导决策

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领导者起着十分关键的因素,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不仅仅需要来自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力、实施能力以及持续改进能力。在“十五”期间,北汽福田、柳工、天拖等企业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巩固基础通讯网络,构建ERP、SCM等系统平台,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与业务运营效率。通过过去几年信息化应用实践,企业领导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作为海量数据高效存储、信息快捷通信的单纯技术应用,更是作为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优化产业链供应、增强内在竞争实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大大增强了领导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我国加入WTO后,日本小松、卡特比勒等国际机械制造巨头纷纷登陆中国,使原本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企业领导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压力,必须将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新的管理优势。企业信息化应用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和提升企业日常经营水平,还在于通过信息化辅助领导决策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随着各大企业领导对信息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领导必将以大手笔、大力度在企业信息化方面进行资源投入,全面建立起包括企业应用、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信息安全等在内的完整企业信息化体系,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遵循统一规划、业务驱动、重点建设的原则,按照业务领域的划分构建关键应用系统,全面支持研发、物流、生产、营销、售后、质量、人事、财务、办公等业务流程,引领企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动业务流程的创新、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并大幅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率。

管理向集团管控发展

当前,中国机械市场呈现出热销的局面,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工程机械产品(如液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汽车起重机和压路机等产品)销售几乎全线走高,年增长率超过了20%,成为国内机械制造系统中增长最快的行业。许多机械制造企业正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要。卡特彼勒、美国迪尔、日本小松等国际知名机械企业抢滩登陆国内市场,国内众多其他生产企业也纷纷涉足,这些都加剧了国内机械市场的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为应对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这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近年来各大企业努力推进企业管理改革,目的是以集团管控的管理模式驱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与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需要高效、务实的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近年来在各大企业内部,先后以各专业厂或事业部(SBU)为单位,构建了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涵盖了人力资源、采购、财务、生产等业务。可以说业务部门与管理职能科室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增强。但在强调集团管控、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下,目前的业务单元级信息化发展状况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集团级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重点。通过集团级系统应用,增强集团在财务资金、战略采购、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控力度,并实现在集团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资金、物料、人力、信息等),更好地协调各SBU间的业务关系,更好地促进各SBU业务健康、稳健发展。

异构平台阻碍信息共享

厦工、柳工等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以事业部、分子公司为应用主体的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现已初具规模,这些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正在业务开展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建设中单独开发,独立运行,分散管理,缺乏规划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各类信息系统在技术实现、应用环境、数据库平台等方面的异构性,信息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数据沟通与功能联动。因此,随着机械制造企业信息系统数量的增加,信息孤岛现象变得越发严重,使企业很难发挥信息系统整体效能。

随着企业内部市场化进程加快,各业务单元间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越发频繁,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安全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旗舰的集团母公司,需要通过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各单元的业务运营状况;需要对大量异构的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整合,提高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信息共享水平以及业务处理效率,从而增强系统对企业业务与管理的服务、支持能力。因此,构筑跨系统、跨平台、跨网络、跨业务的信息集成应用平台,成为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

促进IT管理改革

在“十五”期间,国内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先后在集团层面建立了独立的IT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必要的技术规范、运维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了机构内岗位职责。经过几年的努力,IT管理业务范围逐步覆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规划、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目前,各事业部以及下属公司的IT组织仍不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仍缺乏保障,使集团推行的IT管理制度、规范与信息化发展战略无法立即响应、快速落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引入先进IT管理理念与规范标准,对现有IT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IT服务能力与管控力度。

ITIL、Cobit等国际IT管理标准在国内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的成功应用,为企业实施ERP等重大信息化项目与基础环境运维提供了经验。处于IT管理体制改革期间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应引入国际IT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IT服务管理体系,完成自身的流程梳理,并建立满足服务需求的电子化管理流程;落实流程经理(包括:事件经理、问题经理、变更经理、配置经理等)等相关角色,明确信息管理部各岗位职责,逐步建立统一事件受理中心,形成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为核心体系的应用架构;实现故障报修、服务请求的统一受理,构建IT服务管理系统,保证所有事件能在系统中记录和流转,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的数据与实际环境一致,为企业的信息化运维提供良好保障。

相信随着其建设的持续深入,信息化一定会成为机械行业企业集团管控的有力工具,照亮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发展之路。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第2篇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与国际高度融合,然而,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面临发展瓶颈,在国际上竞争能力差,处境艰难,与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极不相符,关键原因在于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制约了其发展。为此,本文就信息化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装备制造业;助推转型

信息化是将网络信息与通信等各种技术充分融合,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传统产业的精准度,推动其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对部件的精准度要求较高,管理的难度大,采用信息化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应用信息化驱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对装备制造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化对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极深,因此,应用信息化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装备制造业进行产品创新需要信息化支撑。如今,信息化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发挥出巨大作用。人们借助信息化能够快速了解各方对产品的需求,从而掌握产品动态,并通过信息手段做好产品创新,及时提供出优质的产品。通过信息化将企业资源、技术及设备融合,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创新研发,缩短产品创新期,使创新效率得以提高。这对要求复杂、需要精准的装备制造业来说,应用信息化帮助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装备制造业需要信息化帮助解决生产能力创新不足的问题。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推进,装备制造业需要进行生产能力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需要信息化加强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生产批次及生产能力的调整,解决装备制造业中不同客户的生产需求,满足生产过程中多种不同批次的生产要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从而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加强装备制造业工艺流程的再造,从而实现与上下游关聯产业的融合,促进生产率的提升。

最后,信息化能够推动装备制造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装备制造业管理复杂,内部沟通难度大,为此,需要运用信息化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其管理能力提升。一方面,通过信息化能够促进装备制造业掌握外部信息,增强对外沟通渠道,实现与外界的对接;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内部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内部运转效率的提升。使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准确,及时做好时空管理,并从更大范围上扩大对制造业规模的管控,提高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益。同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还能够帮助装备制造业实现新的营销模式,改变旧的营销格局,从而助推装备制造业更好地发展。

二、信息化驱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途径

(一)装备制造企业要提高认识,扩大信息化的应用范围

如今,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高度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目前情况下,装备制造企业要想在国际上争创领先优势,就必须充分应用好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化应用范围。一是要推进信息化与生产管理的融合。现在,信息化已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优势正逐步为许多大中型企业所接受,并发挥重要作用。为此,装备制造企业要充分分析自身的条件,促进信息化与自身的实际对接,通过信息化的运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应用信息化助推制造业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要寻找企业所需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有效对接,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境,加大生产工艺流程改造,推动智能制造的实现,促进企业发展转型,从而使企业升级完成。

(二)以信息化为纽带,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的行业融合

运用信息化手段使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进一步融合,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如今装备市场形势极为复杂,国内企业配套能力不足,链接关系弱化,为此,需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将装备制造业各关联企业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集体实力,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向“生产十服务”模式转型,实现产业资源共享。

(三)政府牵线,运用信息化打造装备制造业大平台

运用信息化可以实现产业对接,产业与科研单位对接,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能力提升。为此,需要政府从中牵线搭桥,组建装备制造业网络联盟,运用信息化将相关产业整合在一起,促进产学研等一体化,大大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推动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提升,使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保持高效统一,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发展。

三、结论

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不足,创新能力差,应对市场缓慢,行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此,需要运用信息化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要扩大信息化的应用范围。为此,政府要做好引导,建立装备制造业大数据平台,为关联产业牵线搭桥,让产业链更大,创新力更强,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关博.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8(5):72-73.

[2]刘恒勇.浅谈云计算技术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7(4):36-37.

[3]马忠娅,魏志欣.制造业信息化中数据分析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9):199.

作者简介:

王韶磊,恩坦华汽车部件(宁德)有限公司,福建宁德。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第3篇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2001年以来,科技部会同原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开发五大系统,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支持,后者主要是通过试点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和普及。经过两年努力,这项工作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到去年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个中心城市加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企业的数量已经扩大到2000多家,以武钢集团、成飞集团和双汇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企业,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显著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科技部投入的8亿元,已拉动地方13亿元。

为加强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更加客观地评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加预见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去年决定,委托权威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建立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和第三方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公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两部分加权综合而成,共设立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以2001年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为基值,即100个点。有关部门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指标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体现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历史进程,是衡量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

本次评测完成的2001-2002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是政府首次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公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通过分析形成的《2001-2002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有较大进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2001年的100点上升到2002年的118.21点,增长幅度达18.21%。其中,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增加34.46%,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增加11.24%。这说明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逐渐凸显。企业领导对制造业信息化的信心普遍增强,2002年有26.11%的企业设立了首席信息官,比2001年增长13.19%。企业信息化投入由2001年平均每家企业17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19.4万元,增长23.28%。制造业企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1年的11.56台提高到2002年的14.38台,增长24.34%。计算机联网率由2001年的52.74%提高到2002年的57.05%,增长8.17%。网上销售率由2001年的4.52%增加到2002年的5.53%,增长22.35%。网上采购率由2001年的3.65%增加到2002年的4.58%,增长25.48%。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由2001年的21.75增长到2002年的23.40,增长7.59%,其中,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增长速度在20%以上。

统计结果还表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拉动我国软硬件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出令人鼓舞的互动效应。其中,制造业企业硬件投入由2001年平均每个企业87.16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04.08万元。增长幅度为19.42%。CAD、ERP等关键应用软件产品被制造业企业广泛采用,2002年国产应用软件的套数占总套数的42.8%,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44.1%,已经将近夺回了应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应用软件大量进入市场,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以二维CAD为例,平均价格指数由2001年2.57下降到2002年的2.21,降低了13.8%。二维CAD出图率由2001年的48.59%提高到2002年的51.86%,提高6.73%。

信息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据调查,企业平均利润由2001年的1847.374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525.174万元,增长36.69%。新产品开发周期由2001年221.80天,缩短到2002年的209.19天。流程型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率由2001年的20.37%增加到2002年的22.12%,提高8.59%。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生产线或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由2001年的17.24%提高到2002年的19.05%,提高10.50%。

在取得长足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亦不平衡。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慢一些;大型企业步伐较快,中小型企业慢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虽然有大幅度增长,但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03年是实施“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高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旗帜,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迎接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制造业基地向我国的转移。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第4篇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它已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它必将带领其他产业跨越式前进。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信息产业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明确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在分析阐述了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之后,总结了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律,并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核心技术;智能终端

回顾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的迅速兴起,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科学发展规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动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是否会发生转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影响呢?

一、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没有走出2008金融经济的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应对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尽管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和人们生活方面提供服务功能,促进信息产业和工业的一体化,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点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就可以看出。随着当前网络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相互融和,产业界限变得不再明显,各种先进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产业深度深入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渗入传统制造业,给制造业添加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当今的制造业向着以下三个发展方向不断进步,这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智能制造在制造设备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嵌入芯片、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电子信息产品向着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制造设备之间彼此能够交换信息,从而对设备进行系统综合,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应,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对工业发展的要求,制造产业正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为制造业服务时,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服务,不仅限于对设备进行改造,而是为制造业提供网络平台、知识平台、支持平台等,向制造企业卖解决方案等服务转变。为了更好为制造企业服务,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度,促进信息产业迈向高端。

(二)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金融经济危机,各大电子产业设备制造商都对智能终端做成了调整,是智能终端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放方面,各企业间加快并购与强强联合,比如很多硬件企业联合软件企业进行产品联合生产,着一现象在手机制造行业尤其引人注目,在国外有诺基亚与微软的联合,google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国内则是联合趋势是更加明显,阿里巴巴与天宇公司的联合,小米与联通、电信的联合等等。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啊。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子硬件方面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奋起直追,相信随着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信息产业之间整体效益将不断得到发挥。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是,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之间逐渐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意图创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云计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云计算技术是最近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兴词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实现了计算能力的商品化,行业化和专业化,使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得到了变革,二是它降低了企业的计算成本,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积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对我国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当前我国的云计算行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1.云计算将显著改变我国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受到颠覆,比如近年来google推出的play,苹果公司的appstore,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提供的各种云服务将使现在的软件转变为在线服务、按客户需求快速迭代的模式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计算资源和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产业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于云计算深入到了国家经济的各个部分,因此,云计算行业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北京、上海、无锡、杭州、深圳五个城市作为云计算先行试点城市,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加快了云计算的产业布局,一时云计算红遍全国,火遍全国,据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将超万亿元,成为国家的重要长夜形态。

3.云计算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显现

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对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芯片等硬件设备,还包括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平台、IT服务业、外包服务等,客户范围则不仅包括企业、个人、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工业用户。由于云计算正在逐步创建一个计算资源集约利用的社会,对新兴的商业模式起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推进,传统的ICT提供商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方向转变,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拉近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增加企业的灵活性。

4.云安全不断受到重视,国家将逐步建立云经济立法体现

当前安全问题是阻碍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应尽快立法保证云经济安全,并且并逐步细化,对不同的产业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水平,但也应适当给予灵活性,以保证云经济繁荣。同时,应在企业及普通民众之间普及云安全概念,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的传播。对于技术上则要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而和服务水平协议,同时与客户签订sla协议,以保证客户安全。

(四)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我国的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平板产业与日韩等相比整体规模仍比较弱下,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产业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其次是LED产业主要生产材料让然要依赖进口,产品让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的制度建设,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多样化应用,不断建立联盟性质的行业协会的联合会,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五)物联网产业,谨防概念炒作

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在物联网企业培养十个产业集群和100个骨干企业,随后,全国的物联网产业铺天盖地的建设了起来,掀起了投资物联网投资的热潮,目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把物联网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全国各地都忙着圈地,忙着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或者是形象工程。就当前来说,无锡市重在创新示范和成果转化,上海则要建设产业基地,创新产业模式;杭州打造产业体系,推广产业化应用,北京则是推进产业联盟,促进应用示范为主。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律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变化规律

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因素,在就是90年代以前是以技术驱动为主,90年代以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驱动的发展变化模式。1904年第一只电子管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出现的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特别是80年代的快速成长,使得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然而,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有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在这一时期,虽然技术仍然在进步,但缺乏重大原创性创新,同时许多国家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纷纷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此以后,整个信息产业的进步,逐步由原来的技术驱动逐步向以市场驱动转变,欧美等国家纷纷转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成长规律

电子信息的成长本身呈现一些规律,首先是他的成长性非常的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到现在,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不过这些增长过程也有波折性,主要原因是他的增长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1981年与1982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只有3.75%,而1984年和1987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27.77%和20.26%,21世纪的网络泡沫更是让世界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负增长。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的关系,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形态。

三、结束语

推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充分把握上,只有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智勇,徐云喜.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1(26).

[2]娄策群,王方.信息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10(5).

[3]蓝庆新.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1).

[4]曾剑秋.十大振兴规划之首-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J].经济规划,2009(2).

[5]宋俊德.产业振兴,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子信息产业专家[J].2009(4).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xx总理在去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xx总理的讲话充分阐明了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的一个根本变化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容桂的企业要与众多的国内外企业竞争,关键靠什么?要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市场竞争对产品个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客户对交货周期要求的日益缩短,企业生产呈现出品种多、批量小、换代快的特点,要求制造企业必须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把竞争从价格竞争变为质量、性能、价格、服务等全方位的品牌竞争。因此,在制造企业中推进信息化,对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简单地讲,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等四个方面。数字化设计指的是应用二维cad和三维cad进行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指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数字化装备指的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使用,而数字化管理,就是要大力推广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应用。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实施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供应链运作模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容桂的传统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达到了中级工业化水平,但要实现向高级工业化的跨越,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档次。而企业信息化就是实现创新、升级换代的主要载体之一。 为了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办事处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目的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管理,充分利用和动员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整个容桂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优势,增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于xx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称号,这既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也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握机遇,勇于挑战,增强工作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回顾容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具备一些有利条件,这是我们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容桂制造业比较发达,规模企业基础好 容桂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结构的调整,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成为了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xx年,容桂的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9亿元,出口创汇14.6亿美元。容桂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2家,超亿元企业32家,形成了以家电、化工涂料、电线电缆、生物医药、塑料制品等为骨干的产业格局,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微波炉、空调生产基地。科龙、格兰仕、容声等国内驰名商标,以及一大批著名品牌,享有相当高的市场知名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优势。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应用面广 容桂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早在八十年代,科龙公司的前身--广东珠江冰箱厂大胆投入150万元,建设省内乡镇企业的第一个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显著效益,该项目荣获广东省"企业管理一等奖"。目前,容桂年销售5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85.2%拥有信息化专业人才;64.9%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和计算机部门;建有较完整的mrpii/erp应用的企业17家;今年计划开展信息化应用企业14家。此外,容桂136家规模企业中应用了cad的有89家,建有企业网站的93家,有13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三)企业实力雄厚,对信息化高度重视 企业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目前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都有限,主要靠企业自我投入为主。目前容桂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已经基本完成原始积累,步入高速增长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完全有条件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同时,容桂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对企业信息化有充分认识和了解,而且身体力行地使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少企业家对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独特的见解。不足之处是局限于内部应用、缺乏系统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如果再加大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这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四)有一批成功的示范企业 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不仅在范围上覆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mrpii(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等领域,而且拥有科龙公司这样的国家863/cims优秀应用示范工程。科龙公司通过cims的实施,企业管理和人员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信息集成,提高了效率,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达到了国家级水平。顺威公司通过进销存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企业工作效率提高20%,库存量减少10%,供货周期缩短10%,被推荐申报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成为容桂中小型制造业信息化的示范,在成功经验基础上,准备今年6月全面地实施erp系统。这些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信息化工作示范,而且他们从推进信息化工作中得到的好处可以间接使我们的企业受到教育,增强信心和工作的动力,带动容桂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提高。

三、实施信息化的工作部署 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国家和省制造业信息化总体部署,以"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为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优势,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环境。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带动全街道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促进和培育相关软件业、系统集成和技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容桂建设成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先进示范镇。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己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化推进机制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周期更新快、推动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外,而且还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了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了容桂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将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保证工作的开展,在省、区配套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办事处计划从财政拔出相应的扶持资金,为企业推进信息化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2、搞好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根据企业信息化需求、行业属性、基础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内容的不同,从实际出发,选择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如家电、机械、五金等行业可选择采用离散型制造模式,涂料、化工、制药和食品等行业可选择采用流程型或混合型制造模式等。计划用三年时间,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建成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作的指导,及时了解示范工作情况,注意总结示范工作经验,加强示范企业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示范企业通过验收之后,要及时将成功的示范经验加以推广,形成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引领全局,逐步铺开提高容桂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加强合作,集成优势,完善服务体系 要针对不同层次企业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利用省、区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资源,为容桂制造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吸引优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软件和系统集成专业公司到容桂设点,为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积极为有需求的企业推荐有实力、信誉好的技术依托单位;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促成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走产学研联合开发和实施的路子;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资金,提高成功率;通过一系列措施,集成示范和推广优势,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完善、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是近期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认真做好信息化工作和具体推进计划,要定期发布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示范企业、试点成功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报道和经验推广。引导企业重点突破,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提高效率。要加强培训,先从基础较好的企业起步,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重点提高企业"一把手"、管理层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力,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队伍。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我们要以容桂作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为契机,统一认识、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努力把容桂建设成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地区,推动容桂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2篇)]篇一: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

你们好!今天,党委、办事处在这里召开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工作,加快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为了切实保证该项工作的开展,办事处专门制订了《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刚才,吴良艺同志还在会上重点宣读了办事处制订的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份文件对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方法和管理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大家会后要认真加以学习和领会。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街道办事处作一个发言,主要讲三方面:

一、 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xx总理在去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xx总理的讲话充分阐明了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的一个根本变化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容桂的企业要与众多的国内外企业竞争,关键靠什么?要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市场竞争对产品个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客户对交货周期要求的日益缩短,企业生产呈现出品种多、批量小、换代快的特点,要求制造企业必须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把竞争从价格竞争变为质量、性能、价格、服务等全方位的品牌竞争。因此,在制造企业中推进信息化,对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简单地讲,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等四个方面。数字化设计指的是应用二维cad和

三维cad进行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指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数字化装备指的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使用,而数字化管理,就是要大力推广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应用。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实施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设计和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供应链运作模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容桂的传统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达到了中级工业化水平,但要实现向高级工业化的跨越,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档次。而企业信息化就是实现创新、升级换代的主要载体之一。

为了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办事处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目的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管理,充分利用和动员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整个容桂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优势,增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于xx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称号,这既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也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握机遇,勇于挑战,增强工作信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回顾容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具备一些有利条件,这是我们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 容桂制造业比较发达,规模企业基础好

容桂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结构的调整,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成为了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xx年,容桂的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9亿元,出口创汇14.6亿美元。容桂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2家,超亿

元企业32家,形成了以家电、化工涂料、电线电缆、生物医药、塑料制品等为骨干的产业格局,是全国最大的冰箱、微波炉、空调生产基地。科龙、格兰仕、容声等国内驰名商标,以及一大批著名品牌,享有相当高的市场知名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优势。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应用面广

容桂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早在八十年代,科龙公司的前身--广东珠江冰箱厂大胆投入150万元,建设省内乡镇企业的

统。这些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信息化工作示范,而且他们从推进信息化工作中得到的好处可以间接使我们的企业受到教育,增强信心和工作的动力,带动容桂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提高。

三、实施信息化的工作部署

容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国家和省制造业信息化总体部署,以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为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优势,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环境。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带动全街道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促进和培[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2篇)]育相关软件业、系统集成和技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容桂建设成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先进示范镇。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己方面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化推进机制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周期更新快、推动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外,而且还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了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了容桂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将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保证工作的开展,在省、区配套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办事处计划从财政拔出相应的扶持资金,为企业推进信息化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2、搞好试点,以

点带面,逐步铺开

根据企业信息化需求、行业属性、基础管理水平及信息化改造内容的不同,从实际出发,选择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如家电、机械、五金等行业可选择采用离散型制造模式,涂料、化工、制药和食品等行业可选择采用流程型或混合型制造模式等。计划用三年时间,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建成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作的指导,及时了解示范工作情况,注意总结示范工作经验,加强示范企业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示范企业通过验收之后,要及时将成功的示范经验加以推广,形成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引领全局,逐步铺开提高容桂制造业信息

化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加强合作,集成优势,完善服务体系

要针对不同层次企业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利用省、区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资源,为容桂制造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吸引优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软件和系统集成专业公司到容桂设点,为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积极为有需求的企业推荐有实力、信誉好的技术依托单位;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促成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走产学研联合开发和实施的路子;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资金,提高成功率;通过一系列措施,集成示范和推广优势,逐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完善、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是近期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认真做好信息化工作和具体推进计划,要定期发布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示范企业、试点成功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报道和经验推广。引导企业重点突破,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提高效率。要加强培训,先从基础较好的企业起步,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重点提高企业一把手、管理层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力,帮助企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支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队伍。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我们要以容桂作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镇为契机,统一认识、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努力把容桂建设成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地区,推动容桂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篇二: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xx年八月,我市争取列入了全国47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行列,当年选择了九家企业试点示范;去年示范企业扩大到21家,并开展了十余项应用技术攻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并迎来了全省制造业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的一年。等下,巧艺同志将就去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2篇)]

一、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认识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1、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随着

工业化用了2xx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xx年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目前我市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2、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去年,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讨论,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必须加快湘潭经济发展的共识。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湘潭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从今年起,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湘潭建设成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其中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又是建设三个中心中的重中之重。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我市重要的财源,而制造业又占了工业的90%以上,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单元,企业是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市里重点抓好30家示范企业,创造条件,全面铺开。示范企业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管理改革和流程再造有机结合。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不仅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外许多优秀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结晶。如果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证明,再好的管理软件也难以奏效。湘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他们非常强调管理和流程必须服从系统。

二是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是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坚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背水一战,坚决推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仅仅是手段,是工具,企业信息化工程不

等于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讲求务实,不能搞花架子。软硬件的购置都应当既要兼顾长远又要立足现实,以先进适用为原则。没有必要盲目攀比,切记只有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三、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攻关和培训工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市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中介组织的咨询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实施专家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促进专家与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二次开发工作,近期内力争完成1~2个具有突破性、代表性攻关课题;在流程型、离散型等各类型企业中总结出2~3个示范样板,并在全市的同类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主要解决微观的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对生产经营组织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思维方式和宏观决策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环境。科技局、经委、信息化办、计委、财政局要紧密配合,要积极为企业服务,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宣传和推介,对实施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推广。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影响,在全市上下形成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共识。

上一篇:口语翻译下一篇:优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