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2023-08-21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3年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2005年成立了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 2013年修订并完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各病区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修订完善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管理体系。

在院级领导指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责任制,实行护理部—片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质控管理委员会成员分组分工合作,定期或不定期下病房检查,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度实行全面综合检查。并对病区管理,护士长管理,基础护理、等级护理、急救药品物品等指标进行考核;病区实行护士长责任制,质控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执行,并有记录。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各科室。并将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认真执行优质护理的检查与督导工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始于2010年 7月,由最初的内科逐渐在80%以上科室开展,护理服务理念改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患关系逐步得到各谐,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基

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质量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规范病区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先进科室试点,优秀科室奖励。

四、制度建设方面继续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狠抓落实,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定期质量检查:护理质管会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护理质量的核心制度和流程纳入质量检查内容: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应急预案流程、不良事件处置流程;

(二)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并实施整体护理个性化护理和临床路径,全院护理方面有单个病种有临床路径。

(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2013年1-11月份收治病人总数:17843人。共计评估在院高风险病人管道脱落294例,其中3例发生脱管,脱管发生率0.51%;评估坠床/跌倒病人1412例,其中发生坠床1例,发生跌倒2例;评估压疮病人553例,其中2例发生难免性压疮例3,发生率0.11‰;院外带入压疮10例,治愈5例,未治愈因病情需要转院2例,因病情危重而死亡2例。

(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质管会经过开会讨论给予定性和处理。2013年1-11月份共计发生护理差错23例,高危患者发生管道脱落 2

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例,护理不良事件共计20例。无重大护理事故发生。

五、定期组织护士长会议,每月反馈各临床科室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给予科室指导分析,进行整改。对护士长进行阶段检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六、对护士和护士长进行考核,培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护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也是2014年工作努力方向。例如在开展护理工作中缺乏条理性,不能很好的把握细节;沟通协调不是很到位,有些工作处理不及时;制度,流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

护理部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修养。

2、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不得隐瞒情节。

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4、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经常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预防教育,以实例教育护士,提倡“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

5、护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要有质量自控意识,严格掌握各种操作规程,发现差错隐患及时纠正、及时反馈。

6、做好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7、及时将各种疾病和操作的告知内容向患者讲解,进而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 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1 病人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及护理服务的需要日趋增高, 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但由于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以及受病人自身素质、家庭经济原因的影响,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若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 不信任医务人员, 怀疑诊断、治疗错误, 出现不遵医行为, 拒绝配合治疗, 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1.2 护理人员方面因素

1.2.1 专业技术因素

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 技术水平低下,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 由于工作经验不足, 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 协作能力差, 且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 从而未及时给病人用药和处理, 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以及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致使护理工作滞后, 影响医疗效果, 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1.2.2 角色行为因素

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个体, 繁重的工作、琐碎的家务、重复性夜班, 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待遇, 使一部分护士身心疲惫, 产生厌烦心理, 想脱离护理岗位。因此, 在工作中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 注意力不集中, 环节质量无法控制, 服务不到位, 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1.3 管理者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全, 工作流程不合理, 业务培训不到位, 职业道德教育薄弱, 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 防范措施

2.1 健全管理制度, 增强法制观念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完善质量考核体系, 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由院、科二级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风险、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以及医疗案例的警示教育, 并反复灌输, 让护理人员在认识上提高、思想上统一, 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

2.2 加强沟通, 依法行使病人的权利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和支持, 因此, 在护理工作中, 要求每一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沟通, 给患者更多的关爱, 了解其心理活动,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 使患者心情舒畅,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良好的心情,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 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从而杜绝护理纠纷。

2.3 加强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鼓励护士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参加专科、本科等继续教育, 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并主持专业讲座和业务查房等;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 并由院、科两级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核, 不断拓宽知识面, 更新观念;对护理操作技能定期进行考核, 让每位护士均能准确、熟练、规范的完成护理操作, 从根本上防止了因操作不熟练或失误, 而发生的护理差错, 保证护理安全。

2.4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

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在护理人员少, 工作任务重时实行弹性排班。对工作负荷大的节假日、重点时段如中班、夜班, 适当增加护理人员, 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2.5 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

作为管理者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在工作中以身作则, 成为学习、执行、落实制度的模范。凡事有预见性, 努力作到“三预”, 即:预查、预想、预防, 和“三抓”, 即:抓容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不能一味的回避, 甚至推卸责任, 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解决, 防微杜渐, 让大家在别人的教训中积累经验, 不断成长。

3 结语

自我保护、保险防范和防患未然的意识被称为护理安全文化的精髓[3]。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 加强护患的交流沟通, 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从病员、护理人员、管理者3个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结果 增强安全意识后, 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 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措施的落实, 消除不安全因素, 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吕军, 陈刚.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8) :454~456.

[2] 何晓英, 闫翔, 王雪梅.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西南军医, 2007, 9 (11) :143~144.

护理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科;安全隐患;影响;

为了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在选取的受检者中,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8.13±5.21)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作为研究对象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精神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满意度.另外,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2)患者住院时间大于一周;3)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4)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或者监护人本次研究的目的,取得家属同意并且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2)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其他脏器功能衰竭;3)家属为签署知情同意书;4)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资料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老年精神科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再赘述;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对医护人员强化风险教育:很多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高,往往在工作中会造成差错,因此,在岗前培训、每日例会以及每周总结大会上都要高度强调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此外,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且制定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以使得损失降至最低;2)强化责任承担制度:每日轮流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潜在风险进行安全检查,比如病房床边的以及楼道走廊的扶手是否结实牢靠,锋利物品有没有按照要求收纳进入储物柜,窗户的防护栏是否关紧,患者及其家属有没有携带锐器或者易燃易爆物品等等。采取三级护理责任承包制度,护士长-护理小组长-组员,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等等,并且定期进行科室安全隐患管理抽查评比,纳入个人年终考核;3)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有哪些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伤害,引起家属的足够重视.避免家属误解,尽量减少医患纠纷,与家属多交流也能取得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更好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设计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测评表格,在患者神志清醒时填写,并对每位患者的得分进行评估,对比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或者纠纷的发生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下表一:

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如下表二:

3讨论

我们都知道,精神科是所有医院的高危科室,患者在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可能发生多种不良事件,有时候不仅伤害患者本人,也会伤及家属和医护人员,此外,患者坠床、摔倒、误服药物等事件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基于此,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要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在精神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以下作用,首先能够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患于未然,其次能够估计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14小时连续不断的服务,另外,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也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总而言之,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精神科老年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为患者更好地服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上一篇:安全月度工作计划下一篇:班组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