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

2024-01-16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多项保险基金审计,促进扩大社会保障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養老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目前,基层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主要审计社保基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社保基金的绩效审计还未真正开展。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 绩效审计 指标

社会保障基金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养老问题,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城镇老百姓更是拿社会保障基金当“保命钱”“养命钱”。随着社保体制的发展,社保基金审计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现状

筹集审计主要是检查各种社会保险费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包括检查社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贴收入、下级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是否已计入基金收入,揭露隐瞒收入和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二、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方面问题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是评价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依据,是对审计对象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尺度,同时也是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重要依据。对象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尺度,同时也是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重要依据。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一个通行原则就是要使绩效审计的结论具有可验证性,克服和消除不同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得出不同绩效审计结论的问题。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可以保证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时能够有客观的标准,从而保证绩效审计结果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三、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思考

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中,很难单纯用数字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量化。如资金闲置和滞留问题,能通过一定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取的数字,但该问题产生的影响只能进行定性评价。在指标选取方面,应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一) 经济性评价指标选取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对“经济性”的定义是:“政府部门或机构经济使用公共资源并将其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经济性也就是没有严重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现实经济活动的预期目标。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选取时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评价社保基金制度的安排是否经济合理、对制度中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的方式,改善社保基金的内部运行,从而有效降低其内生交易费用,达到节约社保基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的目的。例如选取指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占GDP的比重等。

(二) 效率性评价指标选取

效率性标准评价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它表示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在产出一定时何以最小的犹如取得该产出,或者在投入一定时如何获得产出的最大化,它的本质是寻求有效资源最优配置的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判断效率问题往往需要运用比较技术。

效果性是指政府行为的最终效果。社会保障基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当地政府的要求,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的运用是否满意等,其中,应当关注社保基金在分配过程中是否公平。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保基金的利用是否对社会公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达到指标的标准值,审计人员就应该认为基金的运行是有效果的。例如社会保障对象满意度、贫苦人口减少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等。

(三) 公开透明性指标选取

在政府活动中,“公开透明”是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也是对政府活动最有力的监督手段,是社保基金的运作取得良好绩效的最佳保障。在考虑“公开透明性”标准时,指标选取时应考虑对当地政府社保基金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如社保基金的运作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有关预算报告,财务报告是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等。例如信息公开程度,服务满意度等

(四) 真实合法性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选取要考虑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过程中,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发生,有关资料记载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的规定。例如财务管理水平、管理体制的有效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等。

总之,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已成为审计机关关注的重点,针对我国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应在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上尽快改进和完善,在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研究中,选取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将成为整个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华彰.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石杰,刘小宾,赵睿.当前我国社保基金运营绩效评估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6(06).

[3]陈隘琛.社会保障基金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审计文摘.2006(9).

[4]蔡炯,刘蕾.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中国审计.2004(17).

[5]许志宝.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中国审计.2004(20).

[6]姚和平,黄约.新时期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创新.当代经理.2006(12).

[7]陈生芝.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思考.大众科技.2005(4).

[8]夏吕凌,杨辉.浅论如何加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华东经济管理.2003(12).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资金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涉及企业管理的几乎所有方面,正是这些方面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才使得它们成为财务管理理论重点研究的对象。企业管理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将以盘活企业资金存量、改善企业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重点。进行财务分析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因此,文章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进行研究,针对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研究财务指标分析对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

(一)财务指标分析的含义及意义

财务指标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的一项业务手段。一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好坏,总结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挖掘潜力,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二是提供正确、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财务法规,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协作单位等的合法权益;三是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业绩,加强了企业内部责任制,有利于合理进行奖励。

(二)企业现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内容

一家企业财务指标,既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标准,更是经理人业绩衡量的标准,这些业绩衡量的标准可以充分地说明,一家企业的好坏取决于不是管理者表现的问题,而是这些企业财务指标。目前企业现行的财务指标内容如下:

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

2.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企业财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

3.财务弹性指标。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具体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负债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以及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

4.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或者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变现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二、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分析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作

1.财务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但许多企业组织力量把财务分析做好之后,并没有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其结果是,既浪费了企业的有关资源,也使财务分析人员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了员工参与改善企业运营管理的积极性。

2.在利用财务分析结果时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多方面的,企业经营状况也是多方面的,财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应是多方面的。一些企业在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时,往往只重视分析结果的一个方面,而较少重视和考虑另外一个方面,其结果是,企业运用财务分析结果进行的决策,使企业从一个极端中逃脱出来,又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二)财务分析的对象过于狭隘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集团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是企业活动的高度综合,含有大量的有用信息。财务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集团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三)财务分析人员过于依赖资料

企业集团现有的财务分析人员多数经验不足,进行财务分析依赖于对报表数据的感性认识,缺乏对财务分析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集团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会计人员在不违反会计规范下对会计报表进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规而提供的虚假信息,由此为依据做出的分析结果较大程度上与客观实际不符,从而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

三、加强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对财务分析紧密结合

深入企业集团实际调查研究。企业集团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集团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集团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集团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二)拓展财务分析的对象

加强事前预测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企业集团会计要从以往的事后反映和监督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开展事前预测和决策。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决策的制定来源于科学的预测。会计人员要用准确的资料,科学的方法作业会计预测,当好企业集团的参谋。分析之前,充分收集与分析内容相关信息资料,只有充分的信息资料才有可能得出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

企业集团应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必须要遵循科学性、适用性、连续性、可比性等原则。科学性:财务指标体设计要科学、合理,要能真实全面、系统的多方面反映单位财务状况;适用性: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指标要直观、简单、便于计算、实用,便于比较与考核;连续性:在较长时间可以连续的不同时期的比较、评价;可比性:财务指标不仅在内部分析、评价,而且也与社会上、国际上同行业有可比性,既有利于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分析评价,比较先进差距,挖潜提高,也有利于信息交流与合作。以制度来规范企业集团财务分析工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刘宇.财务指标评价体系[J].科技发展,2012,(8):28-30.

[2] 梁海红,王利强.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问题研究[J].网络财富,2013,(3):46-48.

[3] 王红.财务指标评价体系[J].商场现代化,2012,(3):58-59.

[4] 赵亚娟.财务指标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5] 顾秋琴.财务指标评[J].科技资讯,2013,(4):139-141.

[责任编辑 陈凤雪]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根据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分析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吉林省的全年气候特点,依据国家相关的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等,建立了适用于吉林省气候特点的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为吉林省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建筑数量剧增,而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尚不完善,公共建筑物产生巨大能耗[ 1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约1/3[ 2 ]。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我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2倍[ 3 ],吉林省冬季长且寒冷,供暖时间长、热量需求大,其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目前,人们对建筑节能评价仍处在主观凭判阶段,尚缺乏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评价本地区建筑节能效果、诊断建筑节能病因[ 4 ],同时可对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建筑节能意识的普及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并且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体系概括

两类别:依据相关规范,把公共建筑分为两类: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

两阶段:建筑评价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

两层次:两个体系中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分别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组成,各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其中,定性评价阶段包含五项一级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情况;定量评价阶段包含四项一级指标,包括墙体、窗体、屋顶、冷风渗透量。

三等级:依照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各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能耗的总得分,根据最终的得分情况,将建筑划分三个等级。

2 体系构建

依据国内外学者建立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参考国内现行有关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节能类的最新规范和標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 ]、DGJ08-107-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 ]、DB22/436-2007《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8 ]等,将节能指标划分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五项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

3 研究步骤

给出各二级指标得分。依照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再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性评价阶段的总得分。

3.1 定性指标权重设置

定性指标权重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在一起,在深入的分析问题之后,将要解决问题逐层分解细化,形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通过逐层分析计算确定各层次和各指标权重值。

定性指标的权重设置是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 1-8 ],借鉴德尔菲法的层次分析法,不仅发挥层次分析法的优点,而且发挥多名专家的优势,扬长避短,查缺补漏,可避免权重数据的片面性,改善主观权重赋分方法的随意性。

3.2 定量指标的确定

根据国家及严寒地区公共现有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或重要条文规定,将各二级指标得分分为三个等级:10分、6分、0分;按照二级指标满足程度

定量指标是可量化计算的指标,传统的权重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不能完全凸显指标本身的定量性。因此,本文在研究定量指标权重时,不再运用层次分析法,而依靠指標本身可定量的特质,通过对各定量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来计算指标权重大小。

具体方法为:利用模拟和实测手段计算各定量指标能耗后,通过计算出的各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系数作为该建筑的该定量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如下所示,由于定量指标确定为4项,其中i表示定量指标i=1,…,4。

通过上述公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实例计算,依据各定量指标能耗算出建筑各定量指标权重,将权重整合并计算后,最终可得到建筑各定量指标权重。

3.3 评价体系数据库建立

通过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将其开发成软件,建立数据库,使其成为公共建筑节能评价的通用便捷手段。

4 结论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现对公共建筑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测与评估,不仅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的等级划分,同时还实现诊断公共建筑能耗的原因,并完善了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梅兰.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5):214-216.

[2] 郭伟,陈曦.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现状研究[J].建筑节能,2013,(9):61-65.

[3] 陈国义.中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概述[J].中国建设信息.2008,(6):28-31.

[4] 李运华,张吉礼.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评价指标的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S].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S].

[7] 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S].

[8] FrankT.Climatechangeimpactsonbuildingheatingandcoolingenergy demand in Switzerland[J]. Energy and Building. 2005, (37): 1175-1185.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编号:201610191149)

作者简介:战乃岩(197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传热、建筑节能。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结合该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指标群,提出了一种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方法。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为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实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是对通信工程每个周期各个阶段进行过程管理。会涉及到通信工程时间、范围、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费用管理、采购和综合等九大职能领域的内容。

1、通信工程设计范围管理

经营范围包含通信工程设计范围在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服务)范围内的2个方面:(1)通信工程设计和开发阶段,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范围说明书,确定和规划,通信运营商对项目进程的需要(为计划/成本/质量测量指标)形式的书面文件(项目计划或委托书),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确认,这是管理的基础通信设计阶段。(2)通信工程设计项目,你可以很容易地从设计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这是设计的基础投标和设计单位的设计基础。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含义包括通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服务)质量方面。通过控制过程质量达到预期的产品质量,是项目管理的原则。

(1)载波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的范围,项目说明,使用的功能,技术要求,产品质量为目标,以质量管理。如果项目计划不完整或缺乏,那么运营商和设计讨论计划的建筑风格,标准,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计算软件,制定质量计划。

(2)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项目过程质量审核。在该方案中,扩大和施工三个阶段,阶段的计划是特别重要的。充分的时间研究和协商,以满足业主的需求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部门)。项目经理应组织和业主,设计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并留下足迹(批准文件或摘要)。

(3)设计中各阶段的质量审核,不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设计标准,提出改革意见或最佳。形成书面咨询报告,特别报告和审查。当需要运营商或与设计方。建议由运营商决定是否采纳。整改意见必须设计批复:同意修改,如何,不同意的理由。

3、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开展步骤,以及已经确定的通信设计项目组织结构评价指标,我们来确定整个评价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

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以确定影响的项目组织相关因素的层次和指标之间的关系。通信工程项目组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整个结构分为四层,分别为,为目标层,准则层,一层和方案层指数。

其次,建立判断矩阵,包括主要因素判断矩阵-乙,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双丙,词-解决方案层判断矩阵。再次,通过二二比较判断的方法来确定的相对重要性每个级别的每个元素的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这也是重量分布。同时,对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测试。

最后,根据各层次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各方案的总和重要度,通过对最终计算结果的比较确定根据案例实际的情况所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项目组织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评价过程的进行和评价因素的两两比较必须结合工程实例的具体情况进行。

在计算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所有因素的权重进行优先排序。假设上一层次c包含rn个因素:C1,C2,…,Cm,它们关于系统总体的重要度分别为c1,c2,…,cm。下一层次D包含n个因素:D1,D2,…,Dn,它们关于ci的相对重要度分别为dli,d2i,…,dni,则D层的因素Dj的综合重要度为:

即下层j因素的综合重要度是以上层因素的综合重要度为权重的相对重要度的加权和。

4、实例验证

4.1项目实例

在制定项目组织结构之前,我们必须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信设计院进入通信运营商在市场近两年,在这期间,完全按照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专业协作,支持服务,客户的需求不足,所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合适的项目组织结构。

从项目的情况下,承运人项目投资每年超过30亿,涉及无线,传输,交换,数据,能源,建筑,塔和其他专业。项目涉及的特大型城市通信网络结构,技术要求高,但由于竞争因素和载体保护的原因,设计院承接的项目类型,项目具有很高的需求。

从企业的现状情况,现有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丰富的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经验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短缺。从近两年的项目运营情况,完全依照现行组织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工程建设,客户服务和企业战略的要求。

从市场状况来看,近40%的市场份额,市场稳定度高,业务收入占设计院率高,25%以上的市场,设计费也很好,费用率在设计院各大市场在高位持续也;投资相当好的。服务要求比较高,响应速度和支持的要求是高标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承运人移动通信市场的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4.2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主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SaatyT.L.教授提出的标度表赋值,构建判断矩阵如下:

限于篇幅关系,指标层判断矩阵B2-C、B3-C、B4-C,方案层判断矩阵Cl2-D、C21-D、C22-D、C23-D、C24-D、C25-D、C31-D、C32-D、C33-D、C34-D、C35-D、C41-D、C42-D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再具体列出。

4.3计算各层次因素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数分配(权重)。限于篇幅关系,仅列出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参见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文献资料。

经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因此,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值分配合理。

4.4计算各方案的综合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情况

四种通信设计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D1=O.106,D2=0.523,D3=0.109,D4=0.262。一致性指标小于0.10,通过一致性检验,表明针对评价实例的四种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是合理可靠的。

从各方案的综合权重值可以得出结论,递阶层次的总排序结果为D2>D4>D3>D1,也就是说明针对本文的评价实例,综合分院或属地子公司项目组织方案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要远高于其他三种项目组织方案,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首选实施方案。

5、结语

本文提出的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验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和更具说服力,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教育改革多年,行之有效的方案却不多见,教改的进程给多数亲历者的感受依然混沌。笔者根据多年大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及对教育体系的感知和理解,对大学教育体系的组成、各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在教改中所处的位置等,分别加以分析、阐述,提出了“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的观点。期待能为解决大学教育改革问题,带来捋顺思路、辨明轻重的帮助。

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教改多年来,大学的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是鲜有能尽人意的结果。尽管关于大学教改的呼声依然不绝,相关学者积极思考、献计献策,但是大学的教改依然是因缺乏操作性而举步维艰。干什么?如何改?这些关乎教改进程的关键问题,依然是不甚明了。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难题,先要找出其中的问题、分出问题的层次,缕清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剥丝抽茧、真正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效率、引深教改的效果。

一、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由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两部分组成,前者决定了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

关乎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源于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基于社会对人才的界定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益于教育管理部门监管学校的教学体系、考评学校的教学效果。为确保学校能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提供保障。关乎教书育人的教学体系服务于评价体系。教学体系的建立,易于学校以评价体系认可的标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此设立相应的学科及课程体系、规范相应的教学环节。

二、大学教改之必然

大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教育终端,其产品的质量只能由社会评价,而自身对人才标准的界定能否与社会评价保持同步,是大学产品合格率的唯一保障。

当前的社会整体结构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才评价标准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而现今大学普遍采用的教育体系,大多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事实证明,依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适用性远未达到社会的标准。由此可以得出:大学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紧迫性。

三、教改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从现行大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上看,多限于教学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的改革,从毕业生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上看,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

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对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认知、改革意识及改革力度上。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只有评价体系实现改革,其他的改革才有方向、有可操作性。

前一时期,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考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做出了“不分文理科”的调整,引发了举国高中层面之下的所有教育机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全面改革,充分验证了评价体系决定教学体系的根本规律。

同样,如使大学教育改革得以有效实施,其关键在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四、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笔者认为,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规范,评价体系的改革应遵从以下原则:

1.符合国情。正如阶段性评价教育结果的现行高考制度一样,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也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作为以培养本土人才为主的大學,这是基本要求。

2.接轨国际。大学教育与之前各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输出的产品直面社会。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环境,是否有能力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本身已成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在共性化认可的范畴,理性、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对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来说,必然有益。

3.量化宽松。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在建立大学教育评价的同时,必须保持动态思维。大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才能真正伴随不断调整的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一同发展,实施改革中才能有的放矢。

量化以利于实施,宽松以求完善,以求改革获得全社会都满意的成果。

4.针对实际。作为社会的人才输出机构,大学人才评价标准必须与社会人才评价标准挂钩。一旦脱节,会直接给社会带来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失稳、财富资源浪费、国家竞争力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

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认可成度,反映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成材率;对大学教育产品价值的标定,反映于任职岗位及工资待遇。而获得这些结果的充要条件,就是大学产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引入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来考评大学教育,才能够真正为大学带来一种自发的改革、成长动力。

一旦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与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接轨,目前普遍存在并困扰学校、社会及家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学理念将会从学以致考的“要考的就是要学的”,变成学以致用的“找工作需要的都是要学的”;求职理念将会从模式化培养的“专业对口”,变成市场化要求的“平台对位”;教师的执教理念将会从专业技能化的“我会即我教”,变成专业智能化的“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视角和思维方式”;学校考评理念将会从应试评价体系的“专业优则优”,变成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素质优则优”……“大学认为的好学生,就是社会认可的优质人才”共识,才能真正实现。

5.富于操作。大学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导、促进大学教学体系改革的依据。评价体系的界定标准越清晰,可操作性就越强。纲举目张,依此而进行的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改革也就易于到位。

五、结语

大学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结果的成败要靠未来的社会检验。所以,对改革的进程需要有高境界、大视角的谋划和布局。

本文对大学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所做的辨析,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有益于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选对落脚位置、把控发展脉络。

大学教育改革,应以评价体系改革为本。一旦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大学教育体系亦指日可待。

本研究受“辽宁省制药工程实践基地”项目支持。

上一篇:思政元素论文下一篇:田径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