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论文范文

2023-12-31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第1篇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形成, 一直以来, 人类都存在着对城市的管理过程, 传统的管理手段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来实现让城市资源围绕着人进行配置, 通过一些社会活动的进行来实现制定的目标。传统管理中, 管理层面过于片面, 没有对城市进行全面化的管理。随着人类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演变成利用复合生态原理来实现城市的管理控制手段, 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城市复合生态管理

对城市的生态管理应该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 进行全面管理, 然而, 目前的城市生态管理过程过于片面, 仅考虑到了一些关键的因素, 而没有全面考虑, 这使得对于一个城市的评价结果容易有失偏颇, 会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管理。而目前我国在进行城市生态管理时通常是先进行污染后进行治理, 而对管理进行考量时却没有将其考虑在内, 这会使得结果看上去甚至很好, 这形成了一种假象, 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如果仅仅是一部分的生态因子达到标准显然不能说是整个生态系统达到了标准, 这在逻辑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因此, 为了实现对城市的综合管理必须进行城市的复合生态管理, 简单来说, 复合生态管理指的是对人们生态关系进行管理以实现净化、美化、绿化目标, 通过这种生态管理模式, 能够让城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构件一种环境友好、生态平衡、资源节约的社会形态。

复合化的城市生态管理模式需要探讨各种因素对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危害较大的四种因素为热岛、灰霾、水华以及疾病, 以灰霾举例, 灰霾不应该只考虑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问题, 还需要考虑这些污染物排放对整个城市复合生态的影响。而在治理这些污染时, 也需要放大格局, 尽量避免治理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3、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案例

下面将介绍一下天津市复合生态管理的案例, 天津市对生态规划的探究角度包含了五个方面, 分别是:时间、空间、结构、阈值以及功能序, 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考量来衡量天津市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方面, 来进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模拟, 包括了对政策调控的模拟、生态因子影响的模拟等方面, 通过模拟来组建出天津市的城市复合生态模型。天津市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天津市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 包括了将城市的经济中心东移、创建哑铃状城市格局、生态经济区划、进行海河滨岸改造等等, 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地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 天津市的复合生态系统更加稳固健康了。而利用这样的复合生态管理办法, 天津市已经连续多年获得了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十佳城市的荣誉, 这些荣誉是对天津市努力进行生态管理成效的证明, 通过这些荣誉的获得, 天津市能够更加积极地发展生态城市。

4、生态空间管理

城市在进行生态空间管理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多, 除了法律上所规定的山岭、森林、水流等进行管理之外, 还应该包括人类自发的一些生产活动、生态服务的一些管理, 通过这样的管理内容, 来实现一种综合化的管理格局, 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 提高城市的承载量。举例说明, 目前华北等地区雾霾严重, 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与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失衡了, 失衡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没有对生态空间好好管理, 生态空间的承载力下降了。由此可见, 必须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 提高生态空间的管理服务, 将完善生态服务体制, 将生态管理的地位放置得更高。

华北地区目前遭受了严重的灰霾影响, 当然, 这些地区也在积极努力的去治理, 努力进行生态的修复, 然而, 这些修复工作似乎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如果这些地区在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进行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修复, 那么灰霾的影响将不会持续很久。在进行生态空间的管理时需要考虑四个尺度:第一, 创建城市区域中交通、生产、生活的空间;第二, 创建城郊结合处的生态缓冲空间;第三, 创建流域生命支持区间;第四, 创建建筑与工程生态空间。目前城市在不断发展, 为了发展城市甚至耗用了很多的农田, 这对生态环境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城市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生态补偿, 补偿的手段在于进行屋顶绿化、进行湿地生态工程等等, 通过这些补偿手段来进行生态的修复, 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发展。

5、生态空间管理案例

下面将以环巢湖生态空间为例来介绍生态空间管理。环巢湖生态空间在建设时没有说进行不发展的建设, 而是在发展的同时严格控制好土地扩张的速度, 在基于不污染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以此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障。实现不占用农田的同时立体用地, 实现对外不排放污染物, 实现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不会减少对生态的管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生态管理, 环巢湖生态空间已经成为了规模化的生态旅游村, 城市化水平很高, 同时生态建设也做得很好。

6、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的复合生态管理就是将城市管理从一种单一的对经济、物理形态等的管理上升到更加完善的城市管理以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健康地发展下去。为了更好实现城市生态管理, 首先要做的还是对我们的思维进行更新, 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城市管理上, 需要保证管理的多样性, 实现生态调节作用, 让生态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发挥作用来实现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希望文章中对城市生态管理的探究能够得到相关人员重视。

摘要:城市是一类复合生态系统, 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生态过程众多, 而探究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以保持其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城市生态管理可以对城市进行生态调节, 以达到修复城市、调节城市、建设城市的目的。文章先介绍了城市复合生态管理, 再介绍了城市复合生态管理的案例, 接下来介绍了生态空间管理, 最后介绍了生态空间管理案例。

关键词:城市,复合生态,生态空间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艳玲.分析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7-30

[2] 阳文锐.北京城市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演变特征[J].生态学报.2017-06-23

[3] 王甫园;王开泳;陈田;李萍.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7-03-01

[4] 阮俊杰;苏敬华;王卿;王敏.政策驱动下的城市生态空间变化研究——以崇明岛为例[J].生态经济.2016-12-01

[5] 何冬华.生态空间的“多规融合”思维:邻避、博弈与共赢——对广州生态控制线“图”与“则”的思考[J].规划师.2017-08-01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是满足教学要求,提供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已经在很多课程中逐渐应用起来。在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面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课程的教学必须作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公选课《城市生态》课程教学案例的设置意义、课程案例的内容、专题案例的模式、案例设置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生态;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城市生态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不仅涉及生态学、气候学、环境学等自然学科,而且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经济学等诸多工程和人文学科。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1]。

一、公选课《城市生态》课程的特点

自2008年起笔者在全校开设了《城市生态》公选课,几年来选修的学生非常踊跃。贵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特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要面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历年来《城市生态》公选课选修的学生包括理工、经济管理、哲學、历史、文学、艺术、法律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城市生态》属生物类课程,选修的学生掌握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程度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在讲授《城市生态》课程时就必须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使选修的学生更好地接受《城市生态》这门课程,以达到公选课教学基本目的和目标。

二、公选课《城市生态》教学案例设置的意义

由于公选课《城市生态》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掌握的相关基础知识程度不同,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构架之后,建立知识应用的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模型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案例应用,案例教学在由注入式知识教育向研究式素质教育转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转变等一系列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城市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基础内容、原理内容和应用内容三大块,是一个相互承接、逐渐过渡的体系,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入教学案例将把城市生态学课堂教学引入深入研究、广泛应用、积极创新的氛围之中,意义重大。

三、公选课《城市生态》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城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共分为城市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学原理、城市生态学应用三部分[1],其中比较式适合设置为教学案例的专题内容有:

1.城市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学基础主要介绍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还简要讲解了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在这一方面,城市化、城市生态系统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这些案例的讨论可以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城市生态学原理城市生态学原理着重讲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和系统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的题材较多,例如:城市人口、城市林业、城市环境、城市气候等。原理方面的案例可以为学生充分认识城市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3.城市生态学应用城市生态学应用着重介绍了城市生态评价、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生态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一些城市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和讨论,比如:贵阳市的城市人口、住房、交通,以及贵阳市“三创一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四、公选课《城市生态》案例教学模式

1.案例准备收集有教学意义、典型的案例是进行尝试的关键第一步。笔者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案例。从各种教材、报纸、杂志、因特网以及实际生活中收集各种案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编,力图使案例典型新颖、客观生动、难易适中、内容精练。选择的案例最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应对学生有现实教育意义。案例能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能充分反映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问题,主题突出,避免千篇一律。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案例应易于被学生理解。案例太难,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这样会丧失学生参与的兴趣,案例太容易,学生一看便知,这样会降低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最后,选定的案例切忌内容庞杂,毫无头绪,还应经过文字修饰处理,重点突出,学生过目不忘,便于理解和分析。

2.过程实施

(1)提前准备在讨论前一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提前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分析、理解等,并积极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

(2)课堂教学案例表现形式上以影像、图片、动画、课件等多媒体演示案例情节[3],也可由教师介绍情节,但陈述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教师要摆脱单调、乏味地照本宣科,尽可能采用情节叙述、场景描述、人物对白、心里刻画等文学手法,甚至是边议边叙,目的是加重气氛,提示细节调动学生对案例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争辩。但这些都不可暴露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不能由议论而产生导引结论的效果。

(3)课后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总结、整理讨论的结果、体会。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结合该案例涉及的城市生态知识,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以便学生下次分析案例时更有依据、更有条理、更有思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结语

案例教学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4],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概念、原理。在城市生态公选课教学中引入针对性的案例分析课,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城市生态基本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实践现实生活中的城市生态问题,这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生活情境的差距;在整个教学课堂中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体现了学生的主题作用,充分地展示了公选课“以素质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城市生态公选课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主编.城市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等.2008.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安徽农学通报,14(23):208-209.

[3]吴庆书,杨小波.2008.公选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5:29.

[4]徐学华,毕拥国,崔立志等.2009.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11(2):190-192.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四是严格依法管理。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充分汲取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现实条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生态城市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提出,可以把一切最生動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与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1]P6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Programme)中首次提出现代“生态城市”概念,并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借鉴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系统内部的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从而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侵害。同时,充分利用与城市相依的自然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形成自然、城市与人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2]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城市的环境优美,它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成的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自然生态保护良好、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新加坡是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历史上,新加坡曾经是一个街道拥挤、公共卫生极差、居住环境恶劣的城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实施“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节约能源”的城市发展政策。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今天的新加坡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卫生、资源高效利用的国际知名“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新加坡仅有719.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可谓寸土寸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建国初期政府聘请了多名国内外专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整体布局、城市发展规模、土地合理利用、交通网络建设、产业发展战略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新加坡城市规划,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有限的城市绿地和自然区域,新加坡城市建筑采用高密度设计,企业、商业和住宅区大多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连接。新加坡城市规划还充分考虑利用原有的绿地、森林、河流、海岸等自然生态条件,来扩大城市绿色面积和自然空间,并通过最大限度地保持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旧建筑原貌,来增强城市的历史氛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水和大多数工业原材料都依靠进口。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是新加坡始终面临的难题。为此,注重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就成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水资源方面,新加坡曾经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其生活用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3]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包括要求非居民用户安装节水设施,新建筑安装的抽水马桶必须使用低容量水箱,扩大城市积水区域,设立雨水储水池,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利用等。又如,新加坡在资源再循环利用过程中,通过给居民发放专用垃圾袋和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放置废品回收箱,对纸张、塑料、金属罐、玻璃瓶和旧衣服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公众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环境的维护者和发展的受益者。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政府的大力主导,更离不开公众的共同参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新加坡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例如,在保护城市环境卫生方面,采用了包括将环境卫生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针对住宅区制作不同的宣传画册,针对外国游客编写不同语言的宣传资料等方式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此外,还通过开展环境清洁活动,来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培养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自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发起过“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次全国性活动。[4]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公民的环境素质。

四是严格依法管理。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在国家环境局负责执行的法律条例中,涉及环境卫生的就有《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公共清洁条例》《一般废物收集条例》《环境卫生实施准则》等。其中1968年颁布的《环境公共卫生法》是新加坡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法律,先后进行过多次修订。这部法律对保护公共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标准。例如,2014年修订的《环境公共卫生法》,将乱丢垃圾的罚金提高了一倍。根据新修订的法案,第一次乱丢垃圾最高罚款2000新元,第二次最高罚款4000新元,第三次最高罚款1万新元。[5]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管理,使得新加坡能够长期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和卫生。

科学的城市规划、高效的资源利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新加坡生态城市建设的几项关键措施。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这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不少城市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美国的伯克利、巴西的库里蒂巴、日本的北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德国的弗莱堡市等都先后建设成为世界公认的生态城市。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要不断完善国家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新加坡就是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使其能長期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和卫生。美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其中包括《清洁空气法》(1963年)、《噪声控制法》(1972年)、《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76年)、《清洁水法》(1977年)、《污染预防法》(1990年)和《环境教育法》(1990年)等等。

二是生态城市建设要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未来蓝图,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外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往往以一个生态项目或生态领域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例如,被联合国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和“巴西生活水平指数最高的城市”的巴西南部城市库里蒂巴,其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坚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模式,以城市公交路线所经过的道路为中心对土地进行分区建设。正是这种建设模式,避免了城市扩张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

三是生态城市建设要着力解决重点问题。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往往是制约城市生态建设的最不利因素,重点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生态质量将发生大的飞跃。北九州是日本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曾使其获得了“七色烟城”的称号。为此,北九州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城市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年坚持不懈的环境治理,使今天的北九州由“七色烟城”变为“星空城市”,1990年成为日本首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奖的城市。

德国鲁尔矿区,曾经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石油、核能的广泛应用,煤炭需求量大幅减少,鲁尔矿区开始走向衰落。如何处置大量因停产而废弃的厂房和建筑,成为鲁尔矿区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一难题,鲁尔矿区选择了将废弃的工业区改建成休闲公园,将废弃的厂房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正是因为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设想,使鲁尔矿区变成了今天的“欧洲文化之都”。

四是生态城市建设要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通过公众直接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培育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从1997年开始将每周六确定为“生态产品交易日”,规定市民在这一天可以携带各种生态产品在市区中心广场进行交易,以此来鼓励绿色生态产品的生产。此外,哥本哈根还通过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生态项目培训,吸引学生及家长参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粗放式、掠夺式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能源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已经开始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低碳、高效、清洁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设生态城市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1984年12月,“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在上海的成功举行,开启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之旅。1988年,江西省宜春市在全国率先开始生态城市建设试点,迈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6]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提出城市环境保护逐步由定性管理转向更为科学的定量管理,制定了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绿化五个方面共20项考核指标,并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列为考核市长政绩的重要内容。这些规定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重要的组织保证。

进入新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为了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规范和考核,多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的建设目标。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7年进行了修订),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了生态省、市、县建设指标体系。2005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提出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考核的具体标准。2007年6月,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决定青岛、南京、杭州、威海、扬州、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等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作为全国试点省市。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7]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和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76%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和80%的县级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目标。[8]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效开始显现。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命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为国家生态市,上海市闵行区为国家生态区,浙江省安吉县为国家生态县。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次授予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等7个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9]截止2016年10月,全国共有147个地区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10]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11]P56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对全国284个城市2014年的生态建设效果进行了评价。数据显示,在清洁能源使用、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以及城市绿化、空气质量、河流水质、节能降耗等方面,还有很多城市没有达到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例如,在单位GDP能耗方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平均值为0.99吨标准煤/万元,参与测评的城市中有133个城市超过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設指标(修订稿)》中规定的小于0.9吨标准煤/万元的标准。又如,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主要清洁能源使用率平均值为7.83%,清洁能源使用率超过50%的仅有一个城市,超过20%以上的也仅有15个。[12]

此外,一些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翻修不断、大街小巷秩序混乱等问题在不少城市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平山毁地填湖造城,造成城市森林、绿地、水域面积大量减少,使得遇洪遇水遇雨必涝成为常态;还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水土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恶化,垃圾围城蔓延;出行难、停车难、上学难、看病难、求职难等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通病”。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生活,损害了城市形象,而且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为人民群众创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建设环境优美、清洁低碳、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泛,自然生态、人文风貌千差万别,城市基础、发展条件参差不齐,但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目标。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汲取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发挥地区生态特色等方面,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一)做好城市规划,构建城市合理生态布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修订)》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做好城市规划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的社会形态。[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4]大量事实证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不少地区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带来沙漠化加剧和遇洪遇雨必涝的惨痛教训,值得深刻反思。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生态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突出城市的生态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做好城市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好的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要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否则城市将始终处于重复拆建、修修补补的恶性循环中;好的城市规划要具体务实,要根据城市的自身条件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实施利民生、有效益、易操作的建设项目,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杂草丛生的“烂尾工程”和闲置不用的“政绩工程”;好的城市规划要突出生态效应,注重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注重城市森林、河流、湿地、湖泊、绿地等自然生态的利用和保护,注重城市污水、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注重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的控制和防治。

做好城市规划要把握规模控制尺度。城市规模越大、城市人口越多,城市面临的自然生态承载压力就越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将大量快速进入城市,如果对这一趋势不加以控制,当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达到甚至超过一个城市的自然生态承载能力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将随之出现。这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还有可能导致城市原有自然生态优势的丧失。因此,城市规划应当把握规模控制尺度,在对城市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测算的基础上,划出人口和生态“红线”。例如,最新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就提出,到2020年将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全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73%,城乡建设用地压减到2860平方公里。[15]

(二)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城市发展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城市问题错综复杂,善于发现问题是做好城市工作、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当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社区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收集公众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JP2]坚持问题导向,要着力解决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指那些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制约城市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例如,缺水、雾霾、干旱、水涝、沙漠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短缺等生态问题,以及出行难、停车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社会问题,依然是目前不少城市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城市重点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各方力量、开展协作攻关,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坚持问题导向,要设法破解难点问题。制约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问题,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城市问题错综复杂,它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方面面,这也是城市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矛盾等“显性”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少地区经常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但这种“运动式”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最能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解放思想、增强才干、开拓创新,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去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

(三)引导公众参与,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管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建设生态城市,需要汇聚众人的智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7]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思路,在制度设计、宣传教育、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障公众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全面支持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专门立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尽管有相应的条款,但只是对公众行使监督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13年《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颁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市容环卫、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公共事务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实施,对推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鉴南京市的做法,国家应当加快制定支持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相关法律,以此来确立公众的权利和义务。

二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公众有较高的生态素质,而加强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生态素质和培养公众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教育要常态化,不要搞“运动式”,要真抓实干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等传统媒体,又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环境课程的教学,把做文明市民、维护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等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自觉性。社区应当结合居民的特点精选宣传教育内容,既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宣传,又要重视生活垃圾分类、节水节能节电、公共环境卫生保护等内容的宣传。

三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目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主要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参政议政,或通过听证会征求市民代表意见等间接方式来进行。由于公众直接参与的渠道有限,对一些影响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造成近年来不少城市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发公众集体抗议的重要原因。保障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需要有畅通便利的渠道,城市管理者应当树立群众意识,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传统渠道和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拓展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

(四)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城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7]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建设特色生态城镇,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选择建设模式、做好城市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一要选择城市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可分为“重建型模式”和“改造型模式”。重建型模式,主要适合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等自然生態条件较差的地区。美国的艾克森城、阿联酋的马斯生态城、我国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均属于这种模式;改造型模式,主要适合自然生态条件良好且没有遭到破坏的地区。德国的弗莱堡、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我国的张家港等则属于这种模式。[16]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发展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二要做好城市功能定位。生态城市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城市绿化和环境优美,它更加强调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城市秩序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存在的差异,是打造各具特色现代城市的有利条件。生态城市的形态多种多样,它包括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景观休闲型、绿色消费型、综合创新型等。[11]P13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做法,要根据自身条件做好城市功能定位,再选择一种形态作为重点目标,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要突出城市地方特色。地域性、多样性、差异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然而,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相似的城市规划、相似的城市设计、相似的城市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特质。古建筑、古园林、山林草地、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等代表不同城市风貌的山水人文建筑,很多已消失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中。生态城市建设强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更能彰显一个城市的独有魅力。因此,生态城市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好城市现有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

建设低碳高效、环境优美、清洁卫生、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要把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坚持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城市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春艳,孔永波.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0(14).

[3]陶杰.新加坡如何解决水的后顾之忧[N].经济日报,2014-04-24(13).

[4]张诗雨.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三[J].中国发展观察,2015(04).

[5]赵颖.乱丢垃圾最高罚一万新元[N].新民晚报,2014-02-19(A14).

[6]郑荣林.一城山水,打造可以深呼吸的城市[N].江西日报,2016-09-01(A1).

[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2-23(001).

[8]曹红艳.未来生态新城怎么建[N].经济日报,2017-07-05(13).

[9]林培.首批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公布[N].中国建设报,2016-02-0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EB/OL].http://www.mep.gov.cn,2017-10-06.

[11]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2]常国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热潮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9-28(008).

[13]周国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10-08-06(016).

[14]杜尚泽,丁伟,黄文帝.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001).

[15]朱竞若,王昊男.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9-30(02).

[16]何碧波,黄凌翔.重建与改造——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12).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城市双修”视角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将废弃地利用与城市生态修复、空间规划、功能健全及文化融入相结合,使通过景观再生设计达到城市生态相对健康、安全的状态,促进群众居住环境改善、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

关键词:垃圾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生

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发展至今不应单单只停留在场地本身,应结合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若想有效解决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与生态修复与重建,那就要将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置于城市整体发展视角下,对垃圾场废弃地进行系统完整的规划整合。住建部于2017年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各个城市及地区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来解决城市中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遭破坏、功能结构不完备等问题。“城市双修”旨意修復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受破坏的绿地、水源、山体及其遗留的其他废弃地,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空间功能,打造健康安全宜居的城市面貌,为联系垃圾场废弃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整体视角。结合“城市双修”理念,探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对废弃地再生利用有一定创新意义。
一、“城市双修”相关背景及理论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一系列城市问题随着更新与转型与之俱来。2017年3月住建部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城市双修”做出定义,即:“通过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以更新织补的理念,改善城市面貌并提升城市特色及活力”。基于此,“城市双修”成为引导中国城市更新转型的重要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标志。

“城市双修”理念是基于城市现有现状之上,而并非是对新场地的开发建设,是对现有现状进行修复改造的转变和更新。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城市双修”的整体和系统性。“城市双修”理念吸收了“由点及面”的城市更新转变模式,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并列,同时也应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融合,以问题做向导来解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总之“城市双修”有别于传统城市规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更新理念。
二、“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

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是迎合“城市双修”文件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生态修复方面,优化城市环境、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将生态设计融入各个城市系统,是“城市双修”与垃圾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最终目的。垃圾场废弃地存在开发难度、前期投资较大,且再生周期长,同时垃圾场废弃地处于荒废、闲置、损坏状态,土地功能受损等问题,故应逐步有序、小规模、渐进式的逐步更新再生,并尊重文化景观、自然生物多样性,促使景观再生。

在城市修补方面,“城市双修”要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城市公共空间,针对不同场地、不同情况展开城市建设更新,因地制宜,为垃圾场废弃地指明了再生方向。通常垃圾场废弃地周边环境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区域,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要切实考虑改善相应周边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

综上所诉,“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应依据周边环境,妥善处理用地当下与今后的关系,使垃圾场废弃地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使之发展相对完整,用适当规模、适当功能、适当尺度、适当时序促进城市整体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
三、垃圾场废弃地特点及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得出,垃圾场废弃地有以下明显特点:

(1)周边生态环境受到危害

垃圾场废弃地大都有废弃物堆放,从而导致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功能缺失、景观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影响深远,对生态环境威胁严重。

(2)有害周边居民健康

垃圾废弃地周边由于一系列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威胁到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

(3)景观功能缺失

垃圾场废弃地由于用地的特殊性,生态稳定性遭受破坏,使原有生态结构发生改变。土地功能缺失使之景观功能缺失,景观系统空间分布不均,破碎性增强。

(4)土地构造具有特殊性

垃圾场废弃地由于原先受过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原有地貌遭受破坏和损毁,大都为特殊地貌。如易塌陷、易积水、易受污染、易断裂等。

(一)垃圾场废弃地处理欠妥

通过实地调研现有垃圾场废弃地发现,在垃圾场废弃地进行景观再生设计前,普遍存在现有场地处理不当或欠缺等问题。垃圾场废弃地由于场地特殊性,存在大量垃圾废弃物,由于长期堆放易造成化学污染,形成有害物质,造成环境、空气、土地的破坏和污染。在进行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前,若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污染的根本途径,甚至加剧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加大了景观再生的难度,以及景观塑造后的持久度。再者,垃圾场废弃地缺乏科学的监督及管理机制,在工作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场地破坏,使用地不能发挥出完全的价值。所以,垃圾场废弃地的妥善处理,对后期景观再生的进行以及是否能使场地价值最大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方法不合理

所谓景观再生设计方法,就是要根据实际场地现有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因地制宜。但由于设计中存在种种不合理现象,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设计前缺乏实地调研,对现有场地了解不够充分,比如在进行夯实碾压路面任务中,忽略了地区不同降沉要求不同的差异性,就有可能因此导致滑坡、路面塌陷、地基不稳的问题出现。这就是由于设计方法不够科学合理,从而造成一定损失和安全隐患。


四、“城市双修”理念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改造模式

通常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首先以恢复绿地的形式出现,部分场地成为过渡性土地,部分场地深化景观塑造,根据场地现状及城市需要可建设为不同类型用地,如公共休闲用地、商业开发用地、农林用地、工业用地等。

(一)公共休闲用地改造模式

公共休闲用地改造为现阶段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最为普遍的改造模式,此种模式场地周边居民较多,对于场地稳定性要求较高,资金投入也相对更大,但同时社会效益明显,民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也更高。改造后一般为湿地公园、休闲广场、城市公园等。成功案例有武汉园博园、上海后滩湿地公园、韩国兰芝岛世界杯主题公园等。

(二)商业开发用地改造模式

由于垃圾場废弃地用地本身稳定性有限,而此开发模式又对场地稳定性及生态性要求极高,固限制了大型构筑物在此用地上的建设,同时商业开发用地改造模式民众接受程度也低于公共休闲用地改造模式,此模式因此受到制约,应用甚少。现有此模式改造方案普遍为停车场、高尔夫球场、生态教育基地等对大型构筑物要求较低的产业。成功案例有深圳玉龙高尔夫球场、加拿大GESM环保中心等。

(三)农林用地改造模式

待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后,将垃圾场废弃地开发改造为林地、牧场、农耕用地等农林形式,此模式对场地生态要求也较低,改造成本也相对较小。垃圾场用地普遍建于人口聚集地周边30公里以内,交通有一定便利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垃圾场废弃地改造为农林用地相对于城市垃圾场废弃地而言较多,但是受限于资金、管理及施工水平,改造后的生态效益很难评价。国外成功案例较国内相比更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维琼农场改造。

(四)工业用地改造模式

此改造模式通常应用于远离人口密集区的场地,位于或临近工业发展区,将合适场地改造为工业或仓储用地,对场地稳定性及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可作为垃圾处理厂或利用垃圾资源发电的发电厂。成功案例有日本舞洲垃圾发电厂。
五、“城市双修”理念下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理念

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由于场地特殊性,影响因子较多,对工程技术要求高,在设计中应是在当前场地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再进行,景观再生应与场地治理相结合。景观效果应与生态恢复工程相融合,融入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生长型景观。同时,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由于场地特殊性,不排除群众对其项目存在质疑和抵触的可能,应做好群众工作,开展生态设计推广,提高生态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吸纳群众的想法和意见,推进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项目的进行。

(一)生态修复改造理念

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是垃圾场废弃地的景观再生设计的基础,生态修复应从恢复场地基质出发,再具体到土壤功能恢复、渗滤液防渗处理、给排水系统、有害气体排放、污水净化、植物的选择与种植、废弃物的再利用、空气改良方案等。

(二)景观主题再生理念

在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中,明确文化主题会更好的体现景观设计的内涵,承载更多的文化和潜在价值。通过景观再生设计使场所再现文化语境,具体应在整体规划设计、景观主题设计、交通流线设计、地形优化设计、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设计、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功能型设计等中均有体现。在建设费用较低、建设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呈现出较完整的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当代背景下,无论是何种建设改造项目,可持续发展理念必不可少,可持续发展符合我们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作为一种“生长型”项目,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尤为重要,更加需要将此理念贯彻在项目建设中,先生态修复,再景观再生。不可只追求当下成效,而忽略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应因地制宜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群众参与理念

群众是环境景观的受用对象,垃圾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与群众的保护意识密不可分。在项目开展初期,应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起到意见借鉴和监管的作用,加强生态修复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参与生态建设,使项目生态持续受益,完善景观效果,提高生活环境水平,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度。

结语:本文浅析垃圾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垃圾场废弃地改造模式、景观再生设计理念,将景观再生设计与生态修复结合,探索如何将垃圾废弃地地块优化与改造、如何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如何因地制宜再生景观,为今后各类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李晓晖,黄海雄,范嗣斌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J].规划师,2017,33(3):11-18.

[2]马观明.以垃圾场为基底的绿地改造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06):97-98.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06):3-10.

[4]杨锐、王浩.景观突围: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8):81-86.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城市已成为人们生活发展的主要环境,同时也是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在此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已超出了生态环境所承受的范围,进而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发展十分关键,良好的林业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对此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林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发展;造林树种;综合效益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下,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生态环境上。乡村生态环境可谓是青山绿水,但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绿化工程来维持城市景观。现如今,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居民都选择了城市生活,在享受城市生活所带来便捷化的同时,也向往着接触绿色生态环境,所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在此期间,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期间影响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存在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像森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问题处理以及林业产品加工等等,因此林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十分困难。于此同时,在林业生态工程实际规划过程中,因为对各个区域实际情况了解不充分,所以经常出现资源保护整合不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林业建设工程策划方案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对后续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建设十分不利[1]。

(二)没有认识到林业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对林业技术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同时,相关林业工作人员也没有认识到林业生态技术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停留在表面形式,甚至部分区域所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忽视了相关政策文件,这些问题都会对林业建设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从目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不仅会使整个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面临着艰难困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开展,很多进行到一半的林业生态工程,因为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被迫停止,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周期延后,功亏一篑[2]。

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林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规划林业生态建设

规划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要求,利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来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而形成特色鲜明和布局合理的绿化格局。而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期间,必须要优化城市森林数量。因为在当前城市建设期间出现了很多楼房和厂房,很多绿化林地因此被占据,这就导致城市中的绿化地区非常稀少,间接导致城市森林面积不足。此外,还需要注意在保证城市森林数量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森林质量,如果林业建设质量不过关,那么就会出现树木枯死的情况,直接导致城市绿化出现问题。

(二)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利用生态经济发展来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战略计划,以此为出发点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专注于林业技术研发,并且为了能够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更加顺利,还需要强化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扶持林业产地基地,对林业工程建设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从而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使其带来可靠的经济效益。

(三)合理挑选造林树种

首先,需要重视林业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目标性,综合分析林业区域土壤形成条件和养分状况,以此来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树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林业建设目标,最终确定树种类型[3]。其次,要科学采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指的就是某一区域内天然生长的树种,这一类型树种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用于植树造林过程中十分安全,特别是在一些无林区域,因为树种资源十分稀缺,所以要首选乡土树种。最后,要严格筛选外来栽培树种,因为外来树种并不是天然存在的,二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所以在引进之前必须要分析当地林业区域的换进特征和气候条件,以此来确保外来树种能够顺利存活生长,不会出现早衰问题。此外,当本土树种拥有明显优势时才可以对外来树种引进推广,杜绝盲目引种的情況发生。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综合效益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期间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在此期间,一是要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因为绿地环境可以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作用,还可以降低噪音污染,同时在视觉方面还可以给人们一种美化感受[4]。因此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期间,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打造出层次感强且常绿植物丰富的绿化生态环境。

二是要优化服务体系。由于城市林业建设环境面积十分广阔,如果这些地区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那么就会造成土地浪费情况,因此必须要将森林、绿地旅游以及休闲功能融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重点加强休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构建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人们打造出内涵丰富且服务完善的休闲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休闲观光地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将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纳入到城市规划项目当中,在此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生态林业体系,加强林业管理人员生态意识,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林业建设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奠定稳定基础,最终营造出更加舒适且健康的城市空间环境,发挥出林业建设的最大价值,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志林.城市园林绿化改善与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7):55-56.

[2]杨宝泉.发展城市林业在构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8):65+70.

[3]高彩霞.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08):152.

[4]张辰旭,张亚楠,赵眉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06):122.

上一篇:生态林业论文下一篇:建筑生态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