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教育范文

2024-04-30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第1篇

一、教师要具备幽默的言语,调动学生关注你。

教学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完善结合。一堂生动幽默富于磁力的好课,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充分准备,甚而需要教师花一辈子的心血。

1、反常

“反常”就是一种幽默,这种“反常”,表面看来,它违反了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而实质上,它又遵从常性,受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制约,因而说,它是“反常”的,但不是荒唐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在很多影片中的精彩表演就是如此。

2. 含蓄

适度地含蓄也是一种幽默,也能产生出幽默的奇效,令人回味无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学习那种“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虑,寄正于馀”(刘勰《文心雕龙》)的含蓄而又幽默的方法,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应用照本宣科,平庸呆板令学生乏味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去寻找一种含蓄而又幽默,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的教学方法。

3. 曲折

“曲折”也算是一种幽默。一般指在写文章时,注意婉转有致,变化多姿,让文章别开生面,异峰突起,达到动人风趣,开人视野的效果。

二、教师要具备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跟着你的引导走。

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三、教师在上课时,教学的设计要严谨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一)、烘托渲染——情景设置

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情景设置”环节是从情景教学法演变过来的。(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立意,设置具体可感的情景,提出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其具体的教学程序分三步走:情景设置,揭示课题;情景展开,分析评价;情景反馈,巩固提高。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景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二)、环环相扣——问题探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问题教学法是最佳选择。(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人,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探究”这个环节,正是将问题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表现。

(三)、峰回路转——反馈预计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论语》中关于启发式教学方式有这样的描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不注意正确的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状态,那么教师就不可能恰好处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转换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

(四)、拨开迷雾——引导过渡

教师的引导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问题设置后,引导学生分析,层层剥离,化解难点;第二,及时将教学反馈信息总结,形成完整的表述,根据表述,提出新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内容。这一环节既体现了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又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删繁就简,拔深提高,这一环节也很能够考验教师对教材驾驭能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重点构思这方面的内容。

四、 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究动机。

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化学学科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其规律的拥有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可能激发探究学习的潜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好奇心是不可阻挡的,一旦启动了它将会有不可估计的力量,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而轻过程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会学”,使学生“要学”,让学生“喜欢学”。从而使 生变被动为主动。

探究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付诸行动的一种行为。要培养探究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探究动机和发挥人的探究能力的学习情境,我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创设学习情境:一首先要给学生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二其次是鼓励学生有新奇古怪的想法。三再次是能以一颗宽容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提出的质疑。四鼓励学生给老师“找”,鼓励学生大胆。当然我认为老师还应该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敢于怀疑老师,怀疑教材。适当放低自己的位置,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在教学中还应该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望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

(二)、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培养学 创新能力。

现代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某一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除了掌握概念,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还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探究”、“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研究过程,改变原来的学习行为,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探究的课题,对要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相应的材料,这样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被你带进化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你的问题会将学生置身于化学殿堂,学生会在你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会根据问题和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思考,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努力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求得问题的解决。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着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三)、鼓励自主探究,发展学生个性。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升级,高中阶段的语文综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求也在稳步提升。为了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应围绕学生当前的学习综合表现,设计更具教学实践性的策略,使之可以综合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质量。故而,通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不足,创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不足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并使其语文知识学习更为积极高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优质课堂;综合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当前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创编对应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其综合续写质量。为此,教师应当为学生们拓展大量综合性的语文知识内容,使之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同时,教师应引入大量信息技术教学资料,使之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从而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通过教师为学生们创编对应的写作任务,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训练更为高效,从而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一、重视知识综合拓展,夯实语文教学基础

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学习实际,创编对应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希望能够综合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知识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语文知识时,需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和扩展,使之能够帮助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综合性的知识拓展教法,希望能够使之帮助学生打牢认知基础,从而使其知识学习范围更加宽泛。通过教师对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观察,可以发现其拥有共同的特点——知识面广。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对应的拓展性知识内容,使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夯实其学习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对应的拓展性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质量。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系统性讲解诗歌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讲解诗人艾青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为其拓展其另一经典作品《我爱这土地》,使学生能够综合学习其诗作内容,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相关语文知识时,便可设计对应的拓展性教学策略,使之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

二、引入信息技术资源,深化文章内容理解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设计对应信息化教学策略,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看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其对应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够完整。就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其所学知识的理解不足,因而导致其实际阅读理解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对应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势,为学生们形象化还原其中的文本情境,或者找到相关的辅助知识和情境,用以有效的教学补充,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信息化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为优质高效。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对应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们展示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使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故而,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展示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的人间惨剧,以及其中德国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使之能够有效深化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印象。有了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信息技术策略引导,可以使学生们的知识学习更为积极,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质量。

三、创编阶段写作任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更为优质高效,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更应提升其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语文知识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对应的写作任务,使之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阶段,稳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教师设计的阶段性写作训练任务引导,可以使其语文综合表達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之后,便可由教师为学生们设计针对性的写作任务,要求其能够结合教师所教授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进行有效的写作分析。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针对性的写作任务,使之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全面深入的写作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评价内容,不断优化自身的写作内容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时,需要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知识综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井冠华.“找”突破口,“寻”发展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微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9):9-10.

[2]许力.领悟文本内涵 追求审美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J].语文知识,2017(17):82-83.

[3]钟梅桂,史成明.基于新分类学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改进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04):105-108.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第3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苏教版教材高一生物必修本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新陈代谢与ATP的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ATP的结构功能、形成,ATP与ADP相互转化等三部分。

2、教材地位:ATP是生命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编者将此放在代谢这章的开始来介绍,无疑为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材作用:该节与前一章的能量相关的物质、结构相照应,有为后续的光合、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动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 (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和体验合作学习的氛围。。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ATP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对必修1第2章学习,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

2.学生的能力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但 不完善,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障碍。如化学键能的理解等。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启发式、直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会通过回顾先前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这其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

引起其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再引入究性实验,证明ATP能直接被利用。通过唐代杜牧的《秋夕》一诗引出试验时所涉及的一种动物——萤火虫。指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那么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实际上,细胞中还有许多化学反应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这些能源物质的稳定性,利于大量地储存,但它们能不能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是怎样解决“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加入葡萄糖的萤火虫发光器粉末无荧光出现,而加入另一种物质——ATP的粉末发淡黄色荧光。从而引出ATP,指出细胞把稳定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解决了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发疑问,引入新题,即ATP是什么物质,?

2、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之后,我会用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新课的讲授过程。 2.1. ATP分子结构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54相关内容后,教师讲解: (1)ATP分子的作用

通过类比说明ATP分子的特点。将糖类等能源物资比作存折、银行卡等,它们主要起储存的作用;而ATP则相当于现金,可直接使用。通过与现实生活的比较是学生对ATP的作用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2)通过多媒体展示ATP结构式,向学生介绍腺嘌呤、核糖(两者结合而成腺苷)、磷酸。 (3)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 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可以水解放出大量的能量,达到30.54 kJ/mol,且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最容易水解脱离开来。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2.2.ATP与ADP相互转化

(1)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2)教师讲解:通过事例说明ATP在体内一般维持一个稳定的含量,且含量很少。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原因。即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成ADP(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播放多媒体课件:ATP与ADP相互转化)。

资料显示,正常人每天ATP的转变量几乎接近于体重,但在体内存在的ATP的量是很少的。ATP和ADP在体内总是处于不断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如下所示:

2.3.ATP的形成途径

(1)学生分组讨论:动植物ATP的形成途径有哪些?

(2)教师讲解: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的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

2.4、ATP的利用

(1)教师讲解: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2)学生看课本图,讨论ATP还有哪些用途,从而对该图进行补充和完善。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从生物耗能的根本来源、生物的主要能源、储备能源、直接能源方面和ATP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总结,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ATP在代谢中的作用和地位(实际上,从对ATP的认识、讲解到各种补充材料的每一环节都要注意这一知识难点的突破)。

4、小结巩固

(1) 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 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高能磷酸键内 D、腺苷和磷酸基连接键内 (2)ADP转变为ATP需要( )

A、磷酸、腺苷、能量、酶 B、磷酸、腺苷、能量 C、腺苷、能量、酶 D、磷酸、能量、酶 5拓展延伸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第4篇

优:该生在校期间表现执着、坚韧、勤奋,拥有宝贵的学习品质。在老师的印象中,是个极有前途的学生;在同学的心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希望能再接再厉,争取最好。

良:该生在校尊师、守纪、认真、踏实。作为班干部,对班级工作认真细心;作为学生,学习努力,刻苦钻研;望在寒假中有计划地安排好学习,力争做到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良:该生在校表现勤奋、真诚、朴实,这是留给老师的第一印象。不管何时都能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良:该生是个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做事认真的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有明显进步,望对自己严格要求,刻苦努力,期待你的更大进步!

中:该生是个文静懂事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上课时用心听讲,作业干净整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很能干,对同学宽容友爱,老师很满意。新学年里,再加把劲,争取把较薄弱的学科学得更棒!

中:

该生是个文静懂事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上课时用心听讲,作业干净整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很能干,对同学宽容友爱,老师很满意。新学年里,再加把劲,争取把较薄弱的学科学得更棒!

中: 该生在校基本能按时到校,基本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在学习上,目的不够明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成绩不够理想。老师觉得你基础不差,人又聪明,只要你肯努力,能取得的进步将不可估量。

差:

该生在校总体表现良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但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基础又较差,因此成绩不够理想。望在新的一年里,控制自我,改正缺点,特别在学习上要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工夫,以取得进步。

差:该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班集体,待人有礼,有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是老师最满意的!但成绩不理想,望今后多读书、勤思考,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优质高中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 多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诸多变革,但总体来说,大学教育,特别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慕课的兴起,昭示大学课堂将会发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将慕课模式与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财会;综合素质;慕课;策略

一、慕课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征

(一)慕课的核心理念

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了慕课这个名词,这种授课方式支持学习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例如通过YouTube、博客、Twitter及其他社会性软件学习。“慕课”(MOOC)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一般一门慕课的学习人数都要上万人,最多达十几万人,而传统课堂只有几十人,最多几百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只要有意愿,都可以注册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生完全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无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指的是课程的意思。

(二)慕课的主要特征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肯定。2013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ewMedia Consortium,NMC)在《地平线报告》中提出,慕课刺激了高等教育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增长,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理论上,参与慕课学习的人数没有上限。杜克大学开设的第一门慕课课程注册学生总数超过1.2万,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慕课课程注册学生更是达到了15万人。慕课颠覆了传统的在课堂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方式,使世界各地的学生有可能享受到顶级大学提供的优质课程成为了可能,这也是目前所有慕课提供平台的宗旨。

2.慕课是一种拓展性的、多元化的内容集合。将慕课设想为“连通主义”的生态系统是由乔治·西蒙和斯蒂芬·唐斯在2008年提出来的。按照连通主义理论的要求,知识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而是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在慕课的背景下相互联系起来,对课程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并产生新观念。这种模式不再强调知识的吸收,而是更侧重知识的生成,由此所产生的新知识有助于支撑和发展慕课的生态环境。此外,慕课可以把分散在网络各处的学习资源集结起来,进行重组。教师不但会提供课程的视频,还会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链接来补充学习内容。

3.慕课采用了许多时下新兴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视频的时间不长,并以知识点的分布为依据把视频分成若干个部分。同时,每门课程都有相关的练习和结课考试,并通过自动评分、学生互评等方式,对练习和考试进行评价。而且,课程的更新一般与学校教学进程表的时间安排同步,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在线课程论坛实现。因而,在建设慕课和将慕课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科学技术的支持,如录制高质量的视频、采集并分析数据、建立具有社交网络功能的平台、进行自动评分等。

慕课的上述特征也被认为是教育开放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慕课的开放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开放课程、开放学习、开放评估、开放平台。慕课带来的资源共享以及信息的易获取性被新媒体联盟认为是未来五年内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影响的第一大重要趋势。

(三)慕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慕课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2013年5月21日,被视为MOOCs“三驾马车”之一的edX宣布新增6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亚洲名校的在线课程项目。自此近两个月的时间,中国知名大学与“慕课”公司的频繁往来说明了慕课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随着合作的进一步加深,慕课平台上将出现第一门中国内地高校课程。

与此同时,中国高校也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慕课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中国知名大学共建中国“慕课”。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二、研究慕课对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具体有以下几点:

1.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招聘时首先考虑的要素,这要求财会人员公正诚信、爱岗敬业、勤奋好学、有责任感、关心组织、团结友爱。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使财会专业大学生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财会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从而做到自律,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并加强责任心。

2.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了适应经济形势会不断更新,这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的内容随时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会计工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会人员在用人单位中的作用越加显著,这要求财会人员不仅懂得核算,还要拥有财务预测、分析、决策等能力。因此,财会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较强的应用能力素质

应用能力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应用和专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共130份调查问卷,其中:用人单位期望财会人员具备的素质中,选中率100%的是“财务核算能力”,80.6%的是“懂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培养财会专业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增强他们适应社会能力的主要途径。

4.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社会需要财会专业大学生拥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求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以其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提高处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5.要求财会专业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财会工作不仅仅是核算和管理决策工作,还要与客户、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税务等部门打交道,因此,在工作中财会人员承担着较大的责任和压力。如果财会人员没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就很难战胜目前从事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所以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锻炼身体,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职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慕课模式对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为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找到了新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和移动终端便捷化,慕课正在以强大的势头冲击着整个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新型的素质教育模式,才会更有效的达到目标。因而“慕课”模式应作为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将“慕课”模式逐步纳入高职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为高职素质教育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2.尝试对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探索

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上工作日程,这是因为在传统教育中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也过于传统,将“慕课”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中也是我们高职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3.提出对提升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挑战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制作高职素质教育的“慕课”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准确把握教育目的,仔细研究教育流程、探索最新的教育形式,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工作量,因此,高职综合素质教育采用“慕课”这种模式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也是对各种现有资源的新挑战。

三、基于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慕课开发策略

(一)目的要明确,选取内容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注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无疑是刻不容缓。而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也是大学生们最喜闻乐见、最乐于参与的载体。而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以互联网最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模式似乎越来越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和接受,其教育效果也在不断提升。慕课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其实际应用,因此在慕课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要充分考虑到慕课的应用,着重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从零碎式高职素质教育“慕课”模式开发到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慕课”平台建设,都是为了能将高职素质教育形成规模型高职素质教育的“慕课”模式这一新形势,将以往高职素质教育中优秀的成果得以转换为网络模式,将高职素质教育真正体系化、规模化,避免了素质教育中单一的活动,如单一因为某个纪念日而做的活动一样(如五四青年节),将高职素质教育的传统模式与“慕课”这一新兴的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使高职素质教育延续下去,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记录,让学生一届一届学习,受益无穷。

(二)方法应恰当,重点突出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

慕课资源的建设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来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已经建设好的慕课资源应该采取开发的资源权限,允许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编辑、再生和更新。

通常情况下,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这样单一的模式,素质教育其形式多样性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大学生中,法律的普及率较低,那么我们可以将法律之中与学生相关的条例做成“慕课”加以推广,学生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可以观看,效果比起以往的法律课堂要有明显改善。将零碎式教育模式进行系统化分类,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如微信工作平台等作为依托,或者建立区域性素质教育“微课”平台,将高职素质教育在网络中得以传播和互相交流,使其网络化、便捷化,贴近学生,达到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平台建设的目的。

(三)开发要合理,避免流于形式

慕课不是资源的简单聚合,而是注重资源的整合性。高职财会专业慕课课程设计开发及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如何使慕课贴近学生,避免形式化,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让微课资源更加丰富、充实,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高职教学服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

将“慕课”模式纳人高职素质教育并非老酒装新瓶,而是互联互补,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较多,那么“慕课”恰恰是这一方面最好的体现。由于实操课往往是一个老师讲,多名学生观看的情形,我们把“慕课”纳人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反复观看微课,已达到传统实操课达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博.基于微课模式的高职素质教育新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4(9)

[2]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3]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4]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5]王国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研究[J]职教论坛.2014(9)

[6]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3)

[7]徐涌金.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4)

上一篇:广告艺术设计下一篇:刑事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