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3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有句古语:“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程度,也是韩国民族长期以来兴办教育的一个原则。过去韩国人称大学生是“牛骨塔里的人”,因为在过去,即使是再贫苦的人家,父母宁肯自己挨饿也要将子女送到学堂读书,许多农民为了送孩子上学将耕地的牛卖掉也在所不惜。在韩国人看来,再苦再累送孩子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韩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韩国的教育部是中央政府机构,负责有关学术活动、科学及公众教育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各道和广域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在各郡、市也有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专员,负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活动。政府对委员会进行有关基本政策方面的指导并提供财政支援。

教育资金由中央统一筹措,政府拨款占学校预算的绝大一部分。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年年不同,但是通常占政府支出总额的23.9%,1997年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但是从1953年起,6年小学教育已成为免费的义务教育。1992年,在乡村开始实行3年初中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这套义务教育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经制订了学龄前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要求增加幼儿园的设施。

一、韩国别具特色的教育类别

(一)学校教育

韩国的学制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院旨在培养博士的研究生课程的大学4年,另外还有两年制的专科大学及职业大学。

韩国有5,721所小学,在校学生有378万名,教师总数则达到138,670名。小学的基础课程由8个主要科目组成:伦理学、国语、社会学、算术、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实用美术。在一、二年级时,有些课程混合编排教授,从三年级起增设英语和实用美术。小学教师必须是4年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小学毕业后,年龄在12岁至14岁的少年允许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在过去的30年中,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比率大幅度增加。

自1969年废除初中入学考试以来,韩国初级中学招生便改为按区域抽签分配的制度,不给学生选择学校的余地。这一改变旨在消除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别,从而使所有的初级中学都能给学生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并免除学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课程包括11门基本的或必修的科目,若干选修科目以及课外活动。技术及职业课程包括在选修科目之内,以供那些毕业后准备谋职的学生学习。

高中入学制度也于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经国家会考合格的学生可以按区域通过抽签办法决定自己就读的高中。这种修订废除了每个学校自己主持的考试,以使高中教育具有同等的质量。结果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比率也随之增加。有234万名学生在1,892所高级中学上学,在职教师总数为104,404名。高级中学大部分分为两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全国共有774所职业高中。申请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具备初中毕业条件,并须参加道一级的预试。职业高中的课程通常是普通课程占40~60%,职业课程占60~40%,而且理论与实践并重。

韩国高等院校分以下几类:4年制综合大学和单科大学(医学院和牙医学院为6年制);4年制的教育大学(师范学院);2年制的专科、广播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以及2~4年制相当于大学的各类学校,如护士学校和神学院等。

韩国教育法及有关法令规定,所有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均须接受教育人力资源部的监督。教育人力资源部负责处理学校招生名额、师资审核、课程设置、学位审议以及规定统一课程等事务。大学校长和董事会董事的任命亦须经教育人力资源部批准。教育公务员法对教师基本资格也作了具体规定。并且,韩国政府于1998年制定《英才教育振兴法》,并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这一法律和相关实施法令。2000年1月28日,韩国颁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正式确立了英才教育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2002年11月29日,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发表了由7部委联合制定的《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2006年6月12日,以总统令第19513号颁布修订的《英才教育振兴实施令》。

(二)非正规教育

韩国于1961年颁布了《非正规教育促进法》,第四次修改后于1979年公布,使非正规教育制度化。韩国的非正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那些没有受完正规教育的青年或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课程;另一种则是用来对那些在职人员或非正规学生提供短期的技术或进修课程的教育。初期,非正规教育多强调读写的普及、大龄儿童的教育、农业知识推广课程以及成人教育。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非正规教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成为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推动力。主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包括公民学校和商业学校。公民学校和高级公民学校为那些期望提高或恢复初中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一至三年不等的相当于正规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商业学校和高级商业学校和高级学校则对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传授一至三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广播和函授大学为在职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后的四年课程,包括家政学、商业管理、农业、教育学以及公共行政等课程。该大学播放14个30分钟的广播节目和1个30分钟的教育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此外,还通过开放大学网的有线电视频道每天自上午6时至午夜共播放18个小时的节目。修完了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学位。另外,还有中学的广播函授节目。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包括由政府机构与私人组织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课程。设置的课程范围为特殊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各种技艺。在乡村地区,还开办各种青年班或妇女班,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这些班通常是在晚上利用学院的教室或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授课。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儿童教育观 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宗旨在启迪儿童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净化儿童的灵魂。当下儿童文学危机重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

1 儿童文学异化的表征

文化受经济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儿童文学受市场经济、电子媒介、传统价值观等多方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儿童文学快餐化、功利化、成人化三大表征。

1.1 电子媒介的快餐化带来了浮躁的儿童文学

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造就了网络儿童文学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儿童文学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纸质儿童文学出版要经过多重审核,一系列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网络儿童文学是在第一时间公布于网络以接收读者反馈,并及时修改以满足大众口味的新式文学。现今风靡的网络文学作品是诸如穿越、武侠、情爱类的小说,夸张的情节描述,荒诞的图画视觉,简单直白的叙事手法,因其追求视觉的感官享受、对现实的反叛和反教育性的特点而深受少年儿童读者喜爱。

这些良莠不齐的浮躁化、快餐化的作品让儿童应接不暇,会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儿童深受其害,钝化儿童的精神世界,诱导儿童把错误当正确,不良当美好,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1.2 社会功利化加剧了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市面上充斥的各种畅销热书,从向作者约稿、出版到宣传,各渠道最大目的是创造更大化的经济利益。不少小说的主人公人设大多相似,不用努力的高富帅,无所事事,却一路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围绕和关注。而努力向上的“丑小鸭”辛苦一辈子也过不上挥金如土的生活。少年儿童处于物欲横流的包围中,很容易羡慕、滋长追求物质生活的心理,精神走向滑坡,内心世界浮躁,粗粝。[1]这样的内容易誤导儿童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此外由于社会功利取向的引导,学校以升学为重。据学者调查,教师群体中能了解并指导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阅读的不到20%。[2]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小学化”的教育,学生从小沉浸在书本、成绩的重压下,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被繁重的课业剥夺,更不用说看课外文学作品。

1.3 成人世界的文化走进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成人化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语言的成人化和儿童文学价值观的成人化。一方面,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大致分两类:成人作家和呈低龄化的少年创作者。当成人作家在写儿童文学时,无论是表现自我或是描写世界,都表现的过于成熟老道,没有儿童应有的单纯与好奇,有些作品中儿童和成年人的审美、价值观出现趋同化。曹文轩曾说过韩寒的三重门就其语言的老练讲,不像出自一位年轻人之手。他们的作品语言、内容背景多为成人化的世界,黑暗、色情、暴力是其特点,如在《悲伤逆流成河》中同居、堕胎、黑色交易等本属于成人文学的复杂,却过早呈现给青少年读者。

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的成人化表现在作品传达出的价值观成人化。一部分儿童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形象,这和儿童时期应有的活泼好动特征完全不符,也使读者过早趋近成人世界的标准。并且因为电子媒介的普及化,儿童不加控制地接受了成年人的“秘密”,导致儿童全盘接收了成人世界的文化,早恋不足为奇,网恋已成趋势,暴力成为榜样,物欲胜过高雅,圆滑当作深刻。少年儿童性格正在形成期,很容易对书中的角色不加选择地效仿。

2 儿童文学异化的探源

儿童文学的异化表征的背后是经济、科技等与文学场域的冲突与矛盾,探源儿童文学畸形的病理,需要去除遮蔽,深入其中,发现本质。

2.1 电子媒介普及导致儿童文学快餐化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儿童文学已逐渐成为当代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场域。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的消失。[3]

以电子媒介为依托的儿童文学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创作者以大众享受的心理为主,而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美感以及永恒的精神诉求。其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叙事,直观简单遮蔽沉思深刻,浮躁快感冲击美感宁静的特质,不仅限制儿童的想象力,也使读者产生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的心理。电子媒介消解了儿童文学的深度和厚重感,破坏了童年的读写文化,影响了儿童成长自我同一性的不完整。

2.2 市场经济盛行致使儿童文学功利化

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儿童文学创作者的价值观发生异化,稿费的吸引力大于艺术的吸引力。创作者力求用荒诞无奇的情节,传奇庸俗的内容吸引读者,作品自然无文学性、教育性。

受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作者、商家把文学作品看做是用货币衡量的商品,无论从包装、销售渠道、受众人群都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满足当下读者猎奇、消遣等心理,作品往往具有重复性、同质性,失缺了儿童文学应有的理智与情感。

2.3 群体意识诱使儿童文学成人化

大众媒体塑造的“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的群体意识是儿童文学成人化的一大原因。儿童的思维方式、语态言行受其影响而出现成人化趋势,叙事内容和故事主题弱化了儿童的情感体验。社会群体意识诱导儿童以掌握成年人的一套文化为标准,谨慎细密的思维深受成年人的赞赏,这种普泛性认识无一例外地渗透到了当代儿童文学中,作品充斥着社会化的话语、思维,遮蔽了本属儿童单纯、稚趣的一面。

儿童文学成人化的另一原因与创作者有关,成年人笔下的儿童,是由成年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论构想出的儿童,对儿童的解读或多或少有所偏颇。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不是把儿童臆想成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伪成人”,就是走极端捏造儿童的口吻,把儿童只当儿童看,儿童成一无所知的“低能儿”,也难怪蒋方舟说 “虽然不少人称赞我风格老练,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把我们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了,我们的生活,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4]

3 当代儿童文学教育观的价值诉求

儿童文学不应是功利化、快餐化、成人化的体现,应该是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回归儿童本真的天性。

3.1 对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追求——真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儿童文学的语境要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否则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不切实际的肥皂泡。朱自强教授曾说“儿童文学作家应是儿童的同案犯,要和儿童共同面对人生和人性的重大问题,一起在困境中成长,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中的挫折困难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化压力、苦难为动力。而规避儿童应体验的困苦与磨砺,为儿童创造出虚幻的乌托邦,会使儿童心灵缺失,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面对接踵而至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大大降低而产生负面影响。其小说主人公多与苦难相连,人物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升华。《草房子》以主人公桑桑为主线,讲述了他经历死亡和病痛的折磨,在亲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和可怕时,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桑桑开始发生情感的蜕变,学会理解、关心他人。这样的例子在《草房子》均有体现:细马一家因大水而一无所有、杜小康经历了从富裕到欠债的家庭变故,其笔下的形象在品尝到人世间的生死、苦难而体验到彼此陪伴、共度难关的真情,最终实现自我身心成长。

3.2 对儿童文学人文价值的追求——善

曹文轩在《追随永恒》代跋记中写到“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5]

儿童文学应包含人文情怀,传达人性的至善至美。感动人的往往是最真挚的情感,《艾地》中的秦大奶奶为救落水孩子险些没命,最后因为一个南瓜,再没醒来。她对土地的情,对孩子的爱,让油麻地的人自发举行了一个“有史以来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历史上也不可能有的盛大葬礼”,给读者触动心灵的震撼,秦奶奶的墓地开满了奶奶最爱的艾,每天都有人清理看守。这些朴实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人世间的善和真情,甚至中青年读者都为之动容。

3.3 对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美

“文学的作用首先是审美作用,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6]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渗透这种美感,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高雅气质。

曹文轩笔下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美、浪漫的美、动态的美、意境的美。荷塘、草房、红瓦、纸月、红菱、这些唯美的意向都传达出美的精神。在《草房子》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无痛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微风卷着荷叶,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枝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5]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感情,一幅幅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图在读者眼前呈现。

儿童健康心态的形成有赖于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字语言传达出的教育价值的熏陶与浸染。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让儿童找到天性的回归,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他人的健康和幸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承担,学会同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培养成为一名真诚尊重他人和真理,健康積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马力.在大众传媒时代坚守文学——评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46-150.

[2] 王倩.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三大障碍及破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3):88-91.

[3] 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6.

[5] 张悦.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0(5):46-50.

[6] 曹云轩.草房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

[7] 刘绪源.对一种传统儿童文学观的批评[J].儿童文学研究,1988(12).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2017年以来,接连曝光的托育机构和幼儿园虐童案件,一次又一次把学前教育推到公共视域的风口。其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上海携程亲子园等大城市虐童事件引起公众广泛谴责。

学前教育(包括儿童早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此前中共十九大报告和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要着力办好学前教育和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足见党和政府对百姓身边事的关怀和重视。

中国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国经济报告》围绕此话题,邀请教育界、法学界专家进行探讨,并提出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建议,以期推动这一关系民生与社会导向的重要领域能够良性发展。

托育服务面临四大困境

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幼儿园里出现虐童事件,一时引起舆论哗然。大城市如此,其他城市和农村孩子们的学前教育质量就更令人忧心。这暴露出当前中国儿童早期教育领域存在哪些问题?

杨菊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对家庭福祉的关注让位于经济发展,托儿所体系已经难觅其踪,社会托育服务供给严重缺位。当前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主要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全面崩溃。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福利性的社会托儿所服务体系全面崩溃。1991年至2000年间,孩子在公立托育机构入托比例持续下降;2004年至2011年,几乎没有孩子在公立机构入托了。很重要的原因是,除极少数由政府举办、服务于高层次少部分人的托育机构之外,公立托育机构基本消失了。

二是总量不足。在社会托育服务体系全面崩溃的背景下,其总量供给远远不足。国家卫计委2016年对十个城市的调查和2017年对四个城市的调查均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对社会托育服务有需求。而实际上,有多少孩子在托育机构里呢?可能全部加起来也就占适龄幼儿的4%左右,其中0-1岁的仅占1.8%,1-2岁的仅占1.5%,2-3岁的仅占7%。可以想见,供需之间有多大缺口。

三是结构失衡。中国现有的托育服务供给,在结构上是严重失衡的。市面上大部分提供3岁以下学前教育的机构只教不保,不仅不能满足家庭或者女性的需求,反而有可能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四是质量无保。把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送进托育机构后,家长能不能放心?孩子过得开不开心?社会整体能不能放心?这都要画问号。

3岁以下幼儿的社会托育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三有三无”:有需无供、有教无保、有心无门。“有需无供”是指中国托育服务总体缺乏目标、缺乏方向、缺乏管理、缺乏资源;“有教无保”是指前面所言的早教盛行、只教不保;“有心无门”是说有些人有很好的意愿、有这种能力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服务、照顾和教育,但是因为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的标准缺失或是门槛太高,社会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遏制,很多以“黑园”“黑托”的身份存在。

童小军:北京、南京和上海早教机构虐童事件,大多到最后都会聚焦于探讨早教领域存在的问题。说得最多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合格的人员来源,早教机构常常招聘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教育经验不足的人员做老师,因此,带来儿童被虐的风险或者导致虐童事故发生。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根本原因,因为此类事件中的虐童者并非都是没有教师资格的工作人员。在我看来,这些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上不是早教的问题,而是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早教机构工作人员没有保护儿童的行为底线,家长缺乏儿童保护方面的防范意识和行为能力,行政管理系统缺乏儿童保护方面的监管机制。

所谓儿童保护,也被称为未成年人保护,是指保护0-17周岁儿童免遭虐待(肢体虐待、精神/情感虐待和性虐待/性侵)、忽视(生活照料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儿童遗弃)、剥削(童工、性剥削)和暴力(信息暴力、文化暴力和环境暴力)等人为伤害,因为这些人为的伤害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带给儿童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将伴随其整个生命过程。

然而,要预防或者杜绝这样的伤害儿童的行为,是非常难的。原因之一就是伤害儿童行为常常具有隐蔽性,或难以察觉。比如儿童遭遇性侵,施害人多为熟人且多数受害儿童的年龄都在12岁以下,年龄越小,心智越不成熟,往往不具备判断受害行为的能力;再如情感虐待,在受害儿童身上不会留下任何看得见的痕迹,直到其因为心理问题表现出行为异常;还有对儿童的忽视,同样难以让人察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害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弱。因为心智不成熟,受害儿童缺乏辨别侵害行为的认知能力,没有求助行为。更因为施害的成人对儿童心智不成熟状态的利用,儿童很容易被诱骗、威胁,不会或者不敢说出事实。早教机构里的孩子都处于人生刚刚开启的阶段,完全没有自护能力,若只能等到伤害已经致使孩子的身心不正常了,才被发现,就会为时晚矣。

张效羽: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主要背景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事业欠账较多、发展思路存在问题,从而导致诸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幼儿园学前教育供不应求、供需紧张。

肖广兰: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引起家长们的愤怒与恐惧,也让社会大众十分痛心、忧心。专家与大众就监管制度、人员筛选准入、政府投入等问题有很多有益的思考与呼吁。我想从文化与心理角度做一点分析,谈一些看法。

学龄前的孩子,其心理和认知的发展并没有成熟到可以理解秩序的意义并自觉遵守,他们更多地按照本能需要、兴趣和冲动行事。让一屋子小朋友都乖乖排排坐,配合老师上课、做活动或者中午统一睡觉,可能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各种无序与混乱其实是更正常的。但我们的文化中,特别强调孩子要听话,有规矩、有秩序。如果看护者初步的管束无效,就会引发更大的挫敗感和焦虑,并逐渐演化到气愤与暴怒,这时他们就会做出攻击性与虐待性的行为。那种时候,我想大多数虐待孩子的看护人是因为没有办法,才会出此下策,做出无德的行为。

我这样分析,并非要为施虐者推责、减罪。他们的行为肯定是犯罪,也应该被谴责、制止和严惩。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所看到的更触目惊心的现象,或者也许没有扎针这么极端,却更无处不在的虐待儿童身心的行为,是发生在家庭当中,发生在很多很爱孩子的家长身上。当家长为了作业而对孩子大打出手时,其内心经历的无能感、挫败感,并因此恼羞成怒的过程,其实很可能与大多数虐童的看护人是非常类似的。

虐童案件使“隐性”的社会病态显性化

中国经济报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虐童事件频繁发生?

童小军:我认为,许多成人缺乏保护儿童意识是目前中国早教机构虐童事件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成人缺乏儿童保护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了解伤害儿童现象的特点;二是对儿童伤害界定的高标准;三是没有零容忍的态度。

每当像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南京爱德美幼儿园和上海携程亲子园里面发生的这种事件被媒体曝光时,公众尤其是孩子们的父母对此会表现出异常震惊和愤怒的情绪。因为,在父母的心里,在公众的思想上,幼儿园这样的地方是给予孩子们快乐和教育的地方,那里的老师都应该像天使一样,爱护孩子,守护孩子,怎么可能虐待孩子呢?实际上,儿童受虐待现象发生的场所往往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施害人往往是有机会接触到孩子的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师,这往往超出了人们对老师或者父母的常规认知。换句话说,像虐待儿童这样的事件一般都具有“违背常伦”的特点,因此也形成了“隐性”的特点。这是一种社会疾病,需要预防和治疗。

预防虐待儿童现象出现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公众界定伤害儿童行为的低标准。之所以将此列为首要任务,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有类似“不打不成才”的儿童教育“传统”。很多家长都认为“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法,“骂孩子”就更常见了,人们并不认为在管教孩子时对孩子的“打骂”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伤害。人们认为的儿童伤害往往是非父母的“别人”做的,并且往往是造成了后果的伤害行为。这种“高标准”往往就给伤害儿童行为的存在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基础。

预防虐待儿童现象出现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公众对此种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低标准基础上的零容忍,即不给任何伤害儿童的行为留任何空间!因为任何空间,哪怕是小小的空间,都意味着置儿童于受到伤害的风险之中。在家庭习惯了父母“打骂”的孩子,不会对父母的打骂向父母以外的人求助;孩子们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场合,若也遭遇到大人的打骂时,便一定不会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更不会向家长求助。这就给了伤害儿童行为存在的空间,这种行为就会延续,就会变本加厉,直到超出孩子的承受力,表现出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

当然,亲子互动中是有相当复杂的动因的,不是一两个原因可以完全解释这些行为。但我发现,很多成人不太能理解和接受孩子成长中无序、混乱和无法掌控的一面,总是过于强调孩子的乖巧和听话,一直幻想孩子可以按照成人期望的方式成长。当孩子的行为出现所谓的“偏差”时,成人不会先沉下心来,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孩子这样是正常的吗?他内在外在发生了什么,让他会这样?而是在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驱使下,着急找对策,着急去纠正。结果,除了威逼利诱,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当这些都无效时,便会采取更暴力的办法。

政府角色:需“四破四立”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从制度上有效降低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被虐待的风险?

杨菊华:我认为,应该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服务提供。托育服务体系重建之路很艰难,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体系和模式,其中,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定位至关重要。政府的角色定位需“四破四立”:在理念层面破无目标,在组织制度层面破无规章管理制度,在实操层面破无资源(包括人财物),在舆论层面破无信任。通过“四破四立”,形成一种供需平衡的理想状况。

具体而言,破无目标,需要廓清主体定位,明确总体发展规划。

首先,需要有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者职能部门中的一个分支机构来管理托育服务。眼下,幼儿园是由教育部门在管,但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机构没有人管。同时,应该把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制定实施促进托育服务发展的专项规划。在体系发展初期,可以以之作为社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重点项目,比如作为“十三五”或者“十四五”重大发展项目;一旦整个体系成熟以后,可以作为常规化的项目来进行管理。那么,政府具体的角色是什么?在0-3岁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中,政府既是运动员,也是教练员,还是裁判员。作为运动员,政府应该承办一部分公立托育服务机构,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做好教练员、裁判员,引导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机构协同发展。

破无规章,需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首先,托育服务要让人进来,门槛可以适当放松。守住安全底线以后,硬件方面的要求是可以灵活的。其次是制定管理办法。目前,托儿所是参照幼儿园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但幼儿园的孩子和托儿所的孩子是不同的,需要有一个专门针对托儿所的管理办法。除此以外,工作规程也需要考虑,还应有内部保育教育指南。

破无资源,要做好人财物的制度设计与规划。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培养人才,政府在托育专业正规教育方面,在托育学科建设方面,需要有发展;还要有社会机构的培训,有志愿者的参与,特别包括家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对于保障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管理质量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留住人才,要给从业者以资格和待遇。同时,要加强园所规划,在老旧城区以改造为主,在新城区加强建设。

破无信任,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托育服务氛围。特别是最近多起虐童事件发生以后,怎样让社会托育机构得到家长的信任,非常重要。这些恶性事件本身确实值得谴责,对肇事者也需要严惩,但不能因为这些事件而否定整个社会托育发展的大方向。在整个社会发生大变迁的情况下,想再完全回到由单位办托儿所的时代,已经做不到。那时能做到,是因为单位就在家旁边;现在,上班族通常住得离单位非常远,不可能每天把孩子带到单位去。因此,便捷、就近、以社區为基础的社会托育服务,应该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政府应该更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何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通过监管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托育服务氛围,是政府应该努力的。

当然,实现托育服务有效供给,还需目标明确、总量适度、结构合理、保障服务。供给托育服务,一定要有明确的需求目标、有适度的总量。我特别反对一哄而上,建大量的托儿所。再就是要有合理的结构。主体应该多样化,不完全是公办的,也可以公助民办。

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政府是主导,市场是主体,社会可以起补充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最终应该形成以居民社区为依托的托育服务体系。

童小军:要有效降低乃至杜绝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被虐待的风险,除了上面提到的培养全民对伤害儿童行为的低标准界定和零容忍态度,还需要建立一个儿童保护体系。针对学前教育机构,这个保护体系应该包含以下要素。

一是针对源头,升级早教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制度。首先是更新师资培养课程,增加与儿童保护相关内容。从职业培养的角度,将掌握儿童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早教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源头改变早教领域的人力资源环境,为杜绝虐待儿童行为奠定基础。其次是更新早教师资认证过程,增加儿童保护内容,让每一名早教人员具有“红线”意识和保护儿童的职业素养,为早教领域人力资源环境的改善提供第二重保障。

二是针对服务过程,改革早教机构的运营管理制度。首先是在早教机构认证程序中,增加对雇主无儿童保护犯罪记录的核查环节;其次是在早教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增加对雇主聘用人员的程序要求,即雇主必须对潜在的应聘人员进行有无儿童保护犯罪记录的背景调查;再次,规定雇主必须在机构内儿童活动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并定期检查保养,保障其运转正常。

上述要求或者建议必须采用法规形式,成为早教机构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国家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对儿童保护领域犯罪人员的量刑标准,对潜在的此类犯罪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依法建立此类犯罪人员信息库,在早教机构和其他青少年及儿童服务机构招聘人员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

张效羽:解决幼儿园学前教育供不应求的问题,需要三管齐下:第一要务是从供给上想办法;其次是加强监管、惩治虐童行为;再次是利用技术手段,通过视频监控来防患于未然。

具体来讲,第一,现在很多幼儿园的收费不少,但依然出现虐童事件,主要是因为家长的选择余地很少,或者没有选择。中国设立幼儿园的标准,长期以来是按照公立幼儿园的标准来设计,标准和门槛都很高。但是,应当看到,大城市的土地空间等各方面都很紧缺,很难按照这个标准来审批通过和修建大量的幼儿园。公立幼儿园严重不足,而私立幼儿园门槛又很高,导致能够通过审批的幼儿园相对较少,公立、私立都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就很困难。因此,虐童事件只是幼儿园这个行业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集中表现而已。

今后,有必要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因地制宜设立幼儿园。应降低一些不必要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其实,只要满足基本的消防、卫生条件,看护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就可以开办幼儿园。只有市场供给上去了,家长选择的余地大了,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幼儿园的服务质量才能真正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服务质量的第一要素。

第二,监管幼儿园缺乏必要的手段和经验。如前所述,大量的儿童在私立幼儿园,甚至是在没有证照的学前教育辅导班、培训机构等,因为教育监管部门力不从心,这个领域的政府监管几乎是空白。当然,中国刑法有虐待被监护人的罪名,但是幼儿园也不能靠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曝出来之后用刑事侦查手段来监管,刑事监管实际上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第三,要加强相关技术保障,譬如视频监控。

肖广兰: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尤其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很多事情。首先,我们要反思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那句“孩子乖,要听话”。正常的孩子一定会有不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长,以及我们整体的文化氛围,都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容纳孩子成长中不时会出现的无序和混乱,孩子的人生才能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保持正常和规律性。其次,我们在评估和选择幼儿园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老师是否也有这样的认识,是否能够容纳孩子的不乖,容忍一定的混乱,而不是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如果家長和社会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那么教育场所和家庭里面的愤怒和焦虑情绪就可能会减少一些,从而,成人对孩子施虐的行为也有可能减少。

在制度层面,希望国家可以加大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并把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框架。这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防止虐童事件的发生:一是加大投入,帮助幼儿园增加师生比,减少教师的管理压力;二是加强监管,提高人员准入标准,吸引和筛选更有能力和爱心的看护人员;三是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也包括对家长和整个公众的教育宣传,让大家都能更多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们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定要按照成人的要求和希望去成长。

“好教育”意味着“安全的教育”

中国经济报告: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中,把办好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童小军:“办好教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论证。从儿童保护的视角,“好教育”就意味着是安全的教育。这里的安全不仅指身体安全,要避免因火灾、地震或者交通等事故带来伤害,更指心理安全。

对所有的早教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或者其他兴趣班、偏差行为矫正机构等而言,未成年人在这些机构中要拥有心理安全,就意味着这些机构是没有任何暴力的机构——没有老师针对学生的暴力,也没有学生之间的暴力,更没有学生针对老师的暴力。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在良好的知识传授体系之外,还应该有预防暴力和应对暴力的制度性安排。这个制度包含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

预防机制中应该包含定期对学校师生进行儿童保护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包括对校园内外常见的伤害儿童/未成年人的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宣传,让人们了解各种伤害儿童的行为及其后果,帮助师生形成自我约束、不主动伤害他人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学会自我保护的实用方法。

应对机制包含校园匿名报告制度和报告回应制度。之所以匿名,是因为儿童/未成年人受伤害案件一般具有成年人诱骗或者控制被害儿童/未成年人的特点,而校园同伴之间的欺凌现象也存在受害人被施害人恐吓威胁而不敢求助的特点,匿名求助会给受害儿童带来一些安全感,增加他们主动求助的机会。报告回应制度是指对任何学生的求助报告或者揭发报告,校方都应该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不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原则,为其提供评估和支持,妥善解决问题。

要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育决策者要树立强烈的儿童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教育政策,让儿童保护知识走进课堂,为学校配备有儿童保护服务技能的老师,提供“大安全”概念下的安全教育与服务。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一般来说,阅读要以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语词为前提。但是对于0~6岁的婴幼儿来说,早期阅读意味什么呢?

一、早期阅读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二、早期阅读的特点

早期阅读是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讲解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幼儿园、家庭,通过提供以图画读物为主,以有声读物为辅,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引起幼儿阅读识字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从而为幼儿入学学习正规的书面语言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教育活动。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

幼儿早期阅读受到重视,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随着家庭与教育机构对早期阅读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学前教

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图画书创作与出版日渐繁荣,使我国儿童的早期阅读获得空前发展;“亲子阅读”、“分享阅读”等较好的幼儿早期阅读形式,带动了家庭与教育机构对早期阅读

的研究,说明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

展为研究如何指导幼儿阅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

发展。虽然我国早期阅读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然而,目前我国在早期阅读教育领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目标单一、片面。因为很多教师和家长在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偏颇,过于强调认知,仅仅把阅读当成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2.缺乏合适的材料。早期的阅读材料直接关系到早期阅读教育的成效,但目前市场上优秀的材料少得可怜,甚至合适的阅读材料都不是很多。

3.教学方法不当。4.阅读的环境比较贫乏。目前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形成利于读书的环境和习惯。

四、解决早期阅读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1.充分认识早期阅读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

早期阅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兴趣培养,阅读的范围也不应

只局限于文字,还有图画、标识标记等也应该纳入阅读的范畴。另外,通过早期阅读帮助幼儿积累一系列社会文化方面的经验;促进儿童人际交往和认识世界,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成为流畅的阅读者等等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2.提供新鲜、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给儿童提供有价值有味道的文学作品”,到底应该给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优秀的有价值有味道的呢?目前还没有量化的衡量标准,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反映儿童的真实感受;注重作品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注重作品的新颖性;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3.优化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

心理语言学家肯尼思·S古德曼指出“:阅读是一种选择过程,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关键是要真正明白阅读活动的核心和内涵[4]。多年的早期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摸索出以“预备活动—感知活动—理解活动—体验活动—创造活动—结束活动”为教学的六大基本流程。它体现了阅读的完整教学过程。

4.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软环境包括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开放而平等,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而硬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设置让幼儿感受到和谐、浓厚的阅读环境。

5.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

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实现。阅读的关键是“读”,在幼儿园内的阅读不适合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而宜采取师生共读的方式[5]。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提高幼儿对图画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要自然地让幼

儿学习阅读技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以外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子共读一般指会阅读的成人与幼儿一起看书。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共读活动能帮助幼儿掌握词汇,提供印刷符号的经验和故事的叙述结构,这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学前书写的能力大有好处。

五、对幼儿教师的启发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早期阅读教育热”随之而兴起。但是“过热”的背后却出现了种种问题。2001年颁布的《纲要》要求“: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1]于是,幼儿园纷纷开展了早期阅读教育,幼儿教师理所当然地担任起

早期阅读教育教学的任务,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1.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意识的缺失。

因为许多幼儿教师在担任早期阅读教育教学之前并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或者也只是简单的学习了一点理论知识,并不具备

实践经验。所以,一些幼儿教师仍习惯于按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行事,陷于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更有甚者,认为早期阅读教育就是早期阅读教学。由此可见,许多幼儿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早期阅读教育是时时、处处存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的,没有意识到“阅读无处不在,时时、处处皆可阅读”。

2.对于早期阅读教育能力的缺失。

日本罗井方布说“:婴幼儿期身心发展变化迅速,是最适于培养习惯时期,在婴幼儿期家庭里,形成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

义”。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应该培养的,是最根本的教育。而阅读环境对激发和保持幼儿阅读兴趣以及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而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基本上没有为幼儿创设这样的环境;在其中抓不住幼儿的兴趣点;不知道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去吸引幼儿阅读;甚至不知道如何评价早期阅读

教育效果。致使效果不佳。

3.对于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意识和能力的缺失。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对方都不能相互替代。因为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

规律,他们对幼儿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而家庭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幼儿园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将对幼儿的发展启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4.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意识的缺失。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

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

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3]由此可见,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与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排忧解难,更可以丰富专业知识,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早期阅读教育的专业水平。

5.反思性教学的缺失。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主动开展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进行自

我学习、自我反思的愿望和需要,不应单靠外部的压力,否则是无效的。它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幼儿教师在实施早期阅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

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鼓励幼儿探索书面语言的愿望,从而引导幼儿热爱阅读,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对此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a.师幼互动型——引导性互动提问。师幼互动它专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这种互动中,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和维持他们对阅读的持续兴趣。b.同伴互动型——合作性互动提问。与师幼互动相比,幼儿之间的互动多是由解决问题的需要所引起的。但是,由于幼儿之间的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伴互动也就缺少了师生互动中的引导性,而更多地增加了自发性,合作性。所以让幼儿共同观察、讨论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得到发展。c.与材料互动型——操作性互动提问。与材料的互动即教师或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通过与材料互动来进行的学习和发现,是一种直接的学习,它是幼儿在理解现象的基础上,独立做出的发现。更能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并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更深的体会。以上三种互动中的提问共同构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阅读活动中关于问题的探究过程,这种全面的互动使阅读活动更富有活力,并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阅读活

动目标的实现。

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

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

来。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就组织形式来说,可通过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个别活动、区域活动等进行。当然也可以在内容、材料的选择和方法上做一些尝试。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罗佩珍,案例研究对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启示和我们的反

思,教育导刊,2005(1)。

[4]刘先芳,甘行芳,早期阅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教育实践,2007(1)15-17。

[5]祝士媛,我国早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幼教天地,2007(6)65-67。

早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投资与日俱增。早期阅读这种教育形式便受到了家长们的亲赖。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教育问题以及如何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阅读环境入手,提高幼儿阅读兴趣以及从阅读指导入手,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关键词:早期阅读 家庭教育 幼儿 阅读兴趣

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由于一些家长对早期阅读缺乏科学的认识,他们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读书、早期识字、早期诵读等,所以在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和探讨。

一、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强调阅读是识字的工具

一些家长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儿童识字的工具,过早地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等,严重阻碍了早期阅读的健康发展。如有的家长让幼儿提前、集中、大量的识字,让幼儿过早的书写等,这些行为都大大降低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注重阅读的表层功能

一些家长在早期阅读教育中,往往比较注意幼儿阅读的表面现象。如幼儿学会了多少故事、儿歌,掌握了多少好词好句,而忽略了对启蒙和潜能激发的挖掘和利用。

(三)幼儿被动阅读和被动识字

有些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中,他们往往强调阅读的知识性,而不考虑它的趣味性,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家长经常用一种成人说教的方式要么以问带讲,要么一讲到底,以自己的思路代替幼儿的阅读思路,简化了幼儿的探寻过程。这样,阅读过程完全变成了幼儿被动接受的过程,直接影响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家长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

(一)从阅读环境入手,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首先,家长要热爱读书,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家长不爱读书,就很难使幼儿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如家长经常买一些适合于幼儿阅读的图书或影碟等,每天坚持和孩子共同阅读,和孩子共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这样做既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气氛,还可以使父母从中寻找到童年的乐趣。

其次,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给孩子压力,让他们为了识字而读书,不要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去教孩子阅读,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使他们真正放松自己。如家长在给孩子讲图书故事时,要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加以装饰、变化。比如,当家长讲到大灰狼时可用一种粗哑的声音表达,当讲到小白兔时就用一种欢快甜美的声音表达;讲到高潮时可以加快讲述的节奏,讲到结局时,可制造悬念,启发孩子和家长共同猜测结局的发展。这样,家长完全融入到孩子的世界,孩子也会因有这样的读书伙伴而高兴,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达到了读书的目的。

(二)从阅读指导入手,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1.教给幼儿基本的阅读技能。

(1)在给孩子读图书的过程中,应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技能。比如,家长用手指着封面的书名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让孩子学习怎样认识封面并从中了解书的内容。在念每一页时,即使孩子不识字,如果家长总是手指着字慢慢地从左到右地读的话,孩子就能自然地了解阅读规律,感受并熟悉句子的标点、语调、停顿和节奏等,并在家长的示范下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看画面。

(2)教给孩子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在给孩子读图书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激发孩子思考、想象,而不是被动地听。如在给孩子念了书名、看了封面后,让孩子想一想“你觉得这本书要说一个什么故事?”阅读中途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想想,或就孩子的发问议一议,或让其看着画面预测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等,让孩子能从画面的信息中发现事物的关系、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读完一本书后不必马上应孩子的要求再读一本,最好和孩子谈谈,听听孩子议论故事中的角色、事情等等。如果孩子听完故事后,还追着你问这问那,千万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样只能抹杀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如果孩子能用口语讲述图书的内容,甚至在生活中还能用到书中的词语或者事例的话,那就说明这本书的确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的确通过阅读学到了东西。

(三)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果孩子有自己独立阅读图书的愿望,那应当得到鼓励。孩子常常会借助画面信息来想象或者自编故事,常常会凭借他们认识的个别字词来胡乱猜测书的内容,常常会连蒙带猜地认字或跳过一些不认识的字,结结巴巴地胡乱读音……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最初的阅读“策略”。因此,家长不必指责他们“胡说八道”,或急于把正确的解释告诉他们,或不停地纠正他们的不正确的读音或错字,否则孩子会越来越依赖成人阅读,难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3—6岁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培养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不是读、写多少字和词,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让幼儿在愉快而具有创意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成为成功的自主阅读者。

上一篇:教育问题论文下一篇:教育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