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管理范文

2024-04-10

后勤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真正地将世界变小了,而近几年,又兴起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便是物联网技术。当前,虽然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各国对物联网技术的探索已经加快了步伐,并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确定为一项新的重要研究项目。现阶段,物联网技术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同样在部队的军事物流以及后勤物资管理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自新一轮军改后,我国加大了部队走向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而如何改变部队后勤物资管理的方式,使其走向信息化模式则要依靠物联网技术,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后勤物资管理工作便可以看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部队后勤物资管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后勤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部队后勤物资管理;应用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1. 077

0      引    言

我国古代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说,部队的后勤资源充足程度也决定了士兵作战的信心,同时也是部队制胜的关键要素。而在战时能否将后勤物资快速地投入到前线并不只是取决于运输部队的运输速度,还在于部队在非战状态下对后勤物资管理的工作是否达标。当今时代,各国科学技术水平都在飞速发展,一些科学技术手段不仅在民生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部队中也开始注重通过科技进一步加强部队战斗力。我国部队自军改后,也在逐步从传统的机械化大陆军时代向信息化联合军种时代转型,因此在转型中,不仅仅要对武器装备进行更新,对于后勤保障,作战资源的管理与战时运输也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强化。而物联网技术恰好符合当下部队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的需求,并且在后勤物资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必将成为军队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1      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在原有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后形成的网络,而物联网则不单单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系,物联网除了将互联网与其他事物相连接以外还包括物物相连。但是尽管物联网超出了互联网的能力范围,但互联网依旧是物联网的核心,即物联网的形成必须要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物联网的组成包括了传感器、ID、电信网络、数据处理、显示系统、报警系统、控制执行系统等,因此,物联网所涉及的技术领域除了互联网技术还涵盖了人工智能、感知、识别、信息交流等技术。当下,虽然物联网技术还仍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如城市交通的管理、建筑体绿色开发以及安全监测、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古迹遗址的实时监测、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档案馆等。

2      部队后勤物资管理现状

随着军改的进行,部队不再按传统意义上的分兵种作战方式,而是以多军种联合行动的方式进行作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部队后勤保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对工作中后勤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渐增多。

当前我军在后勤物资保障工作中使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部队指挥官对于后勤物资的可视化,以便于指挥官在战时可以直接了解到后勤物资储量再进行作战部署。尽管这一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目标识别、物资存储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但是这一技术的功能还是存在许多局限性,并且在系统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些许隐患,对于相关操控人员的数量及专业性要求较高。自动识别技术主要还是用于总后勤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联系,用于作战前线与总指挥部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在战时对于前线作战的官兵作用不大,一旦后勤资源无法满足前线作战需求时,便无法做到第一时间与其他部队之间进行物资调配工作。

3      外军在后勤物资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

美军是世界上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军队,因此在后勤物资管理中也早就开始引用物联网相关技术,而这一技术的使用要从美军在越南战争中说起,由于越南的特殊地理环境多为山地环境,并且环境潮湿,这使得美军在战争初期投放的大量后勤物资都由于环境因素而变质或者损坏。直到海湾战争中,美军改变了作战思路,对于后勤保障物资的部署不再像越南战争中大量囤积的方式,而是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得后勤保障物资的部署更加灵活化、多元化。因此这一作战方式也减少了伊拉克空军的打击目标,使得美军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取得胜利。除此之外,美军不仅在作战时开始引用这一技术,对于美军这种在世界各地都有军事基地的部队,对后勤物资的管理必须使用一些特殊手段,而物联网技术恰好能将美军各个基地的后勤物资联系到一起,使得除美国本土以外的军事基地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更加整体化。

4      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部队的后勤物资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环节,即物资的接收、物资的储存以及战时物资的发放。尽管从这三个环节来看,部队后勤物资管理工作较为简单,但这仅仅是从大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有许多小的工作需要更加严格、安全地进行。而物联网技术则在这些工作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1   物资的接收以及信息采集

部队后勤中的物资一般都是由军工厂生产完再运输到部队的后勤保障单位,将这一工作通常称为物资接收工作。军备物资和超市供应物资大不相同,要分为战略物资,补给物资等,并且物资的种类也十分多,在接货后,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物资的注意事项将其安置到所对应的仓库中,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在这一工作中,物联网技术可以结合现有的RFID自动识别技术,对所接收的货物一一识别,再将所接受的后勤物资统一输入进部队后勤物资库中。在识别输入物资时,不仅要识别到物资的名称,还要将生产兵工厂,生产日期等一系列有关数据都录入进去,在这一环节中就已经应用到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清楚地识别任意一个物资的信息,这项工作在战时对物资的调配具有绝对的必要性。

4.2   物资存储仓库环境监控

对于一些需要低温、干燥储存的物资,需要存放到特殊的存储仓库中,而如何对仓库中的环境情况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则要应用到物联网技术。在前边已经提到了物联网技术的组成包括了传感器的相关技术,因此可以在仓库中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再对所允许的最大温度和湿度数值进行设定,当温度湿度超过所设置的数值时便进行报警,这样便可以实现对仓库全天候的监测。除此之外,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监控还有一大好处便是可以避免人工监测环境造成的失误,提高仓库环境的安全效果。

4.3   物资移动中的应用

在部队中,一些物资存放时间久了需要将其进行移动或者是清理,并且伴随着新物資的入库,一些旧物资便会被堆积起来,久而久之军备仓库中的货物全都变质了。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送,部队采用推陈积新的方法,将较为陈旧的物资放到首先应用区域,再将新物资放进储存区,这一物资转移过程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将新物资与旧物资错放。为了避免这一工作失误的发送,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各个物资的存放地点进行记录,一旦发生错放的情况,可以通过查找存放记录重新转移存放地点。

4.4   物资盘点中的应用

除了在物资接收入库时要对物资信息进行录入以外,部队还要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以确保是否有物资丢失或者录入信息失误。在以往的物资盘点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一一的核对,不仅工作效率极低,准确率也很差,而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物资盘点,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物资的盘点,还能保证盘点结果的正确率。物联网技术只需要对所有物资信息通过实现存放好时的物资信息和存放位置进行比对,如果完全一致,那么物资的存放正确没有丢失物资的现象,如果信息无法贴合,则说明物资发送存放失误或者丢失。

4.5   战时物资发放中的应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但可以形容士兵还可以形容后勤保障物资,在作战时如何将物资快速地输送到前线作战部队是后勤保障部队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在以往的演习中,许多部队都是战时先清点物资,再进行发放,这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物资发放速度。而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物资发放时,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平时对物资信息的录入与存放位置,第一时间了解物资的储备情况,并根据前线部队的需求量立刻发送出去。

除此之外,在战时指挥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后勤物资的储备情况一目了然,再根据后勤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作战部署。当下我军已经对各军种展开联合作战改革,因此在战时,可以紧急搭建物资储备交流平台,即便是后勤的物资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量,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部队的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共享,再从其他物资充足的部队借调物资以满足作战需求。

4.6   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

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后勤物资管理,不仅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准确,还能使得后勤物资管理安全性更高。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后勤储备的物资信息进行加密,同时还具备抗干扰、抗侵入能力,即便是出现紧急情况,物联网技术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在战时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战备输送路线进行优化,找到最佳的输送路线,最大限度地提升物资输送的速度。

5      结    语

我国幅员辽阔,传统的单兵种作战无法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军改后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极大地提升了我军的战斗力,并使我军向信息化、现代化部队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部队中,不仅武器装备要应用高科技,作为决定战时是否能打胜仗关键的后勤物资,在平时管理工作中也要应用更加高效、安全的科技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军,刘亚东,张爱民,等.浅析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59-163.

[2]吴量,宓文勇,周霄宇.军事物联网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安全[J].物联网技术,2018,8(2):103-105.

[3]冯浩然,卢鹏.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5):199.

后勤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的现状,重点探析了企业后勤管理的着力点和改革思路。明确企业后勤管理的内容,并将其完美融合于企业日常经营的全流程体系中是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着力点。而标准化、精细化和多元化则成为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企业;后勤管理;改革思路

后勤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企业的直接物质化生产作好供应、贮存、 运输、组织等的全过程服务;二是为满足企业员工的正常生活后勤、学习和工作的物质需求服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加剧,后勤管理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因此,从深化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后勤管理实行优化改革,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加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人员要切实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着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后勤系统改革。

一、目前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总体现状

从现实角度分析,目前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总体呈现出模糊化、差异化问题。

模糊化主要是企业后勤管理工作逐步弱化,并被企业其它部们兼顾式承担,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变得不具体,不明确。从传统的企业角度来看,后勤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企业物质采购、财务管理、员工生活保障等都属于企业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大包大揽式的后勤管理模式已逐步被更加专业化的企业管理流程替代。企业后勤管理的概念逐步弱化,后勤管理的主体内容也逐渐转移到多元化组织层级和专业化管理部门中去。目前专门的后勤管理部门除在国企、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存在外,在民营企业中已鲜少有后勤管理的概念。但这并不代表后勤管理的工作不重要,恰恰是因为其重要,所以才有了更加专业的后勤管理模式。

差异化则是由于企业员工数量、规模大小、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呈现着千差万别,各有一套,各式特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通常都有专门的后勤管理公司负责企业和集团的后勤工作。

二、新型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模式探析

企业后勤管理其实是一个全面、多元、繁烦的流程体系。既可从纵向划分,也可横向体现,但单独的横纵划分都无法全面体现企业后勤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持的工作都可统分到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如物质采购、财务管理、销售支持、员工生活保障、员工技能培训等等。因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产经营,而只有生产经营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所以就延伸出一系列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工作内容,而这些都可从宏观层面划分到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去。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把企业后勤管理划分为行政后勤、生产后勤、销售后勤和员工后勤四个部分。行政后勤主体承担企业组织管理的相关工作;生产后勤则主体承担企业原材料、设备采购以及财务管理等生产配套保障工作;销售后勤则致力于为企业市场营销提供配套支持;生活后勤则主要满足企业员工日常生活设施和生活需求的满足。不管企业是否有专门的后勤管理部分,但这些相应的工作必须有,企业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流程细化将这些工作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融合到企业现有的经营体系中。所以从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角度分析,明确企业后勤管理的内容,并将其完美融合于企业日常经营的全流程体系中就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着力点。

三、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思路

为了更好的探寻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思路,我们应该着重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快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体系化发展。

1.探索企业后勤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对企业任何部门和任何经营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后勤管理而言,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更为重要。企业后勤管理的内容多、关系多、涉及员工主体的利益也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工作具有得要的支撑作用。试想一個没有标准,没有制度,不成体系,混乱不堪的后勤管理工作如何承担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企业后勤的标准化管理可以不强调后勤管理组织的标准化,但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内容的具体化、责任化和制度化建设。要切实通过这“三化”的标准化思路来推进企业后勤管理的改革。

2.加强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后勤管理的内容多决定了企业后勤工作的繁烦性特点。而要将这种繁烦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就必须推进企业后勤管理的精细化模式。从小入手,从细节入手,就成为企业后勤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特点。只要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环节和工作,不管大小,都要事无巨细的承担起来,规划到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去,切实通过有效策略加以完善。

3.实行企业后勤工作的多元化管理。多元化管理则要从企业自身经营主业出发,认真分析后勤管理的工作是否影响了企业主业的发展,企业是否有能力将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工作全部承担。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刘文.对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2008(6).

[2]周安鼎.财务制度在后勤管理企业中的执行思考[J].现代商业,2011(11).

(作者简介:李建民(1960-)男,陕西西安人,会计师,陕西华星电子集团公司行政处处长。)

后勤管理范文第3篇

学校后勤管理不同于一般后勤管理,这是由学校后勤本身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也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服务的对象所决定的。学校后勤管理主要是对技术后勤和生活后勤(或叫总务)的管理。后勤工作是先行工作,它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其地位十分重要。

学校后勤管理作用策略学校后勤人、财、物的管理,是后勤管理的核心,是能否搞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应该根据学校办学的客观规律,管理和服务的对象、生产和工作的特点进行合班组织和科学规划,并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控制,加强检查、考核和监督,确保管理目标如愿实现。“学校后勤管理任务繁重,事情多而杂,需要管理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和劳动。”

一、学校后勤管理的定义

学校后勤就是指直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工作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物资条件和提供服务的工作部门。学校后勤的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它包括学校的基建、维修、房产、膳食、生活能源供应、宿舍、设备、物资采购供应、财务、绿化美化、运输、爱国卫生、生活服务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等等。学校后勤是以膳食(伙食)为中心,以优质服务、服务育人为宗旨。学校后勤中难度最大的是膳食和房产分配与管理两方面的工作,“一人难满百人意”。学校后勤困难多,涉及面广、要求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食堂办好了、住房管好了,就把学校后勤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解决了,学校就基本稳定了。

二、学校后勤的地位及作用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要搞好,关键在于教务处和后勤处,学校后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后勤工作,是学校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保障。学校的工作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但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要求互相配合,互相衔接,协调一致,才能取得预定的良好效果。后勤管理者是学校的“先行官”。只有后勤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良好的物质、设备、设施、用品等条件之后,教学和科研才能顺利进行,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后勤服务,对教学科研直接起着促进作用。

2.良好的后勤工作,向教学科研人员,向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学习中去。在此,后勤工作就为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直接起着保证作用,对稳定科研队伍,对学校内部的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良好的后勤工作,可以使学校的人、财、物得到合理地有效地使用,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周转率和使用率,不断降低人才的培养成本,提高国家教育投资的效益。国家每年的教育投资很大,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学校的人、财、物如何能得到合理使用,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向管理要资金、要设备、要效益是我们学校工作的迫切任务。

三、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策略

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要树立一心为学校,一心为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优秀品德。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管好人,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发动后勤部门职工讨论,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一旦定论,便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法规”,谁也不得例外。对制度的执行不能有任何伸缩和灵活性。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认真抓细抓好。一定要做到行为有准则,办事有章法,处理按规定,处处事事有章可循。

2.实行岗位责任制。这是现时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管理手段。对于后勤管理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学校的领导应该把各科室和办公室的职责范围明确,并以文字公布于众,后勤领导应该把后勤各岗位职责明确,并以文字公布于众,使各科室和办公室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应该干什么。

对于后勤部门人员的使用,不少学校是实行以正式职工为骨干,以临时工、合同工为主体的作法,我认为这是可取的。安排临时工时,要把工作任务要求讲清楚,其酬劳也要交底,两厢情愿,合情合理,使用时间在一个星期以上者,最好有文字依据。使用合同工时,一定要签订好合同,认真履行合同。合同中要写明工作期限,工作待遇,劳保条件,工作内容,要求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疗、保险、安全、在人员安排使用上,不论是临时工、合同工、还是正式职工的安排使用或聘用,一定要经过周样考虑和研究,力争合理合法,人尽其才,不要留下任何后遗症。对于工作成效卓著,有贡献者,不论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临时工,都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正确实行奖惩制度。奖惩或叫奖罚,自古有之。后勤部门为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而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奖惩(罚)制度(办法).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正确掌握和实行。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搞好。不论是谁.实现了责任目标就要奖励,对那些公而忘私,一心为集体、一心为他人的好人好事要大奖特奖,对后勤建设有突出贡献者要大奖待奖。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视业绩而定。评先评优、晋升、口头当众表扬、出榜公布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学习,物资奖励,颁发奖金等都是可行的。

总之,后勤工作上不去,这所学校无论如何是办不好的。因此,许多教育家、许多学校领导干部都把办好后勤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分析研究,认真实施关于后勤方面的决定。在领导力量上也配得很强,安排得力的领导主管后勤工作。后勤工作是先行工作,它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其地位十分重要。一所学校要办好,办出特色,要建设成为第一流的学校,他的后勤工作必须是第一流。

后勤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人事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后勤工作越来越繁重,高校后勤担负着越来越繁重和复杂的保障工作,当前进行的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是管理机制的一种转型,也是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的一次再开发,高校人力资源在管理要素和管理活动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它是高校后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战略性基础。

一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管理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这对深化高校后勤的保障工作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工作将逐步向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企业化的目标迈进。它是高校后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战略性基础。后勤事业要兴旺发展,必须整合人力资源,奖励用人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高校后勤体系。其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增加了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愈发重要,后勤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量才而用,人尽其才,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后勤的人事管理,按照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方式单一,管人和管事相互脱节,管理对象缺乏分类,管理表现出局限性和不适用性。

2.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整体后勤人力资源规划。大多数高校后勤人事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知识,不能系统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校后勤长期受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缺乏整体的后勤人力资源规划。

3.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激励机制

高校后勤长期实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已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的发展。大多数高校后勤的正式职工享受学校正式职工的待遇,“新人”按照新的规定执行,收入差距大,人员流动频繁;后勤在编的正式职工多数年龄偏大,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并严重影响到后勤“新人”,他们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缺乏积极性、自主性,从而导致人员流动频繁,增加了运行成本。虽然有部分高校后勤采用以岗定薪的办法,但由于受到员工的素质、技能、观念等影响,这项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和实施。

4.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

现有的培训大多数停留在管理层面,后勤一些重要的技术岗位培训缺乏,管理层面的培训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三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管理体制变革

高校要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而不仅仅是执行部门,高层管理者应当在职能范围内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适当授权、放权。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提高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第二,优化员工队伍。高校后勤的人员来源主要是本校教职工、职工家属、学校分流的富余人员、部队转业人员以及大量的外聘人员,懂经营、精管理、有技术的人才仍旧短缺、匮乏。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高校后勤整体绩效的提升,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后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集团实力,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高校后勤根据各部门的服务和经营情况及本部门制定目标,分类核算其服务和经营指标。

4.构建薪酬激励体制

高校后勤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灵活的绩效工资体系,逐渐弥合事业单位编制员工与外聘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工资分配要向创造经济价值的工作倾斜,向技术岗位倾斜,向责任风险大的岗位倾斜,坚持按贡献分配的原则,适当拉开岗位工资的档次。对经营性部门采用绩效导向的薪酬结构,员工工资收入与绩效挂钩;对服务性部门采用岗位绩效的薪酬结构,员工工资收入以岗定薪,充分体现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5.加大人力资源投资

注重培训开发工作,培育学习型组织。选择并利用有效的培训开发手段,不但给后勤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也最终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加强后勤人员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升学习力。

总之,用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勵机制是未来高校后勤发展的主导方向,使高校后勤能真正服务好高等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然.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之激励模式[J].经济师,2012(6)

[2]廖文荣、李儒俊、刘细明.论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东岳论丛,2006(6)

[3]高晓东.对高校后勤人事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李锦雯〕

后勤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后勤管理;医院

[作者简介]张广兴(1962—),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经济师。(上海201108)

医院后勤工作是医疗服务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后勤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引进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后勤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服务,为医教科研服务,为职工服务。

2.先行性原则

后勤工作的主动性表现在先行性上,除了后勤工作的保障与支持外,还需要加强后勤工作的先行性。

3.经济效益原则

后勤掌管财物,应有经济效益观念。后勤部门是医院内的消耗大户,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效益,而后勤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是从临床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4.勤俭办院的原则

坚持廉洁奉公、开源节流、堵塞漏洞、杜绝浪费,有效地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二、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医院后勤学科研究不深,基础理论薄弱,仍以经验管理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目标,从而对我国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医院的后勤管理部门却没有完全跟上医院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医院的后勤管理长期采取几十年一贯制管理模式,少有变化和改进。从总体上看,虽然医院的后勤管理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不少医院的后勤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没有进步,并没有对该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尚未形成专业细化和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后勤科研团队,这是造成后勤管理学科基础理论薄弱的关键所在。

2.医院后勤制度改革不主动

医院在发展水平和档次上必须要有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规范的医院后勤管理制度有利于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但大多数医院领导者对改革后勤管理制度存有疑虑,怕改革、怕失败、怕引起利益冲突。有的以“稳妥”为名,等待或观望,有的以“条件不成熟”为由,不改、少改或跟着别人后面慢慢改。

3.对医院后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后勤竞争乏力

从经济属性和本质上看,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影响医院的品牌和形象,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后勤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尚未得到广大医院管理者的普遍认同。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后勤工作光花钱不赚钱,光消耗不创造,人难管活难干,因此对后勤工作缺乏重视,从而忽视了挖掘和发挥后勤为医疗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医院后勤资源配置不到位

由于全院统一安排人员岗位,使一些非后勤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后勤服务,引起服务质量下降。此外人员的设置落后于专业的发展,如中央空调系统、大型供氧系统以及物流系统等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且缺少系统的培训,使医院在此类专业的后勤服务方面尚属空白。后勤部门的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缺乏现代管理知识,所以对医学科技发展的现代需求很不适应。班组长及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其文化水平低,长期只是埋头苦干地工作,却没有接受过理论管理培训。

5.医院后勤服务工程向社会进行工程招标,造成资源浪费

医院很难承担较大规模的后勤服务工程,由此必须向社会进行工程招标,使得相关的医院后勤服务受到约束和闲置,而只注重服务的实际效果和保障供给,不进行成本核算,很难对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加强后勤管理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激发主人翁责任感

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后勤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人、爱护人、发现人、培养人,人是组织中的第一资源,人的内心动力才是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最完美的制度也只能使员工发挥出他的基本能力,而无法释放出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搭建起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使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后勤保障中心通过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企业文化活动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强化员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在工作中树立“有作才有为,有为才有位”的观念,通过良好的工作作风、精湛的维修技术、热情的服务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来树立我们的新形象。

2.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激励机制

随着本院基础建设和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后勤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医院对后勤系统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于2003年7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程技术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后勤原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重新组合,后勤维修部门整体实力大增,已经成为一个工种齐全、素质过硬、管理有序的团队。激励是管理的关键,为了进一步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将原有的奖金分成基本奖、绩效奖和职务津贴。其中基本奖与工作态度和劳动纪律挂钩,绩效奖与工作能力和工作量挂钩。从而打破了后勤吃大锅饭的旧习,使奖金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3.明确服务方向,树立后勤人员的良好形象

后勤部门是医院正常运转的保障系统,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它不仅为医疗活动提供保障条件,而且还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因此要搞好医院后勤的管理,充分发挥后勤的功能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首先对后勤职工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以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增强后勤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服务方向;其次要主动当好配角,把为医疗、临床服务摆在第一位。要急医疗、临床之所急,想医疗、临床之所想,坚持对工作认真负责,讲求质量和效率,积极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工作的基础,后勤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使医院正常运转得到重要支持和保障,还可以树立后勤人员的良好形象。

4.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完善制度是最根本的建设。医院的后勤工作十分复杂,涉及面广,人员多且文化素质偏低。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工作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管理效益、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教育;要用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职工的行为,让每个职工严格按照制度来自我管理,才能政令畅通,目标统一。制度管理关键在于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力还不如没有制度,所以要努力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

5.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在后勤的服务工作中,需要通过工作考核来进行监督、制约。要接受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监督,通过召开临床医护人员座谈会、患者和家属的工休会、发调查问卷、设投诉电话等来检验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考核的内容有: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服务态度、满意程度、劳动纪律等。考核要同经济效益挂钩,按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奖罚,通过考核这种管理手段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

[责任编辑:罗丹]

上一篇:房地产评估下一篇:语感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