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数字化范文

2023-12-25

媒体数字化范文第1篇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大口径, 以技术为主体, 艺术为辅助、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跨学科的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获得信息、数字媒体制作、专业知识和沟通与处理的技能和其他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可用于分析和解决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问题。因此,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等工科性质。而将艺术修养, 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 导致学生缺乏全面的知识素养、缺乏独创性和内涵。此外, 数字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科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严谨的学生比起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 文化艺术专业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比起来在毕业后一般很难顺利就业[1]。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数字艺术和设计方法为基础, 以艺术媒体为基础, 以内容整合为基础, 新媒体研究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指导思想相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收藏作为专业之一, 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艺术和理论基础, 掌握了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 网络多媒体应用领域的艺术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在影视艺术领域, 网络多媒体艺术实践应用人才。数字媒体艺术需要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包括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 与艺术理论和艺术研究的文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艺术技能, 然而, 很难开发相关技术, 软件的相关技术的使用仅限于表面, 因此, 即使有很好的创意在使用数字技术时也会受到限制, 作品显示格式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和思想[2]。

三、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整合

1、技术, 艺术和文化

在古代, 技术和艺术是劳动生产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劳动分工越来越复杂, 技术和艺术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 在数字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科学技术和艺术在土壤中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 数字艺术依靠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实现更长期的发展, 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将更加成熟和完善[3]。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 都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生活的反映。因此, 我相信科技和艺术的灵魂根植于人类社会积累的财富之中。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 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或终结人类全面、全面的物质化。因此,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 诞生于数字技术的摇篮, 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4]。

2、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已经发展了好几年, 但仍远未达到社会的需要。数字产业的需求是硬的计算机技术, 它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从长远来看,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市场人才。此外, 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的批评越来越多, 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水平和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也考验着作品的设计和创作能力。一块工作是好的, 关键看这个想法是好的, 什么样的灵魂和思想, 创造力是唯一的灵魂思想浓缩工作将被人们接受, 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是文化的本质的反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在滋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产生了新的思想和灵魂。俗话说, 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 所以今天的奢侈品是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 只有专业人才能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但是今天,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创建数字媒体艺术、娱乐视听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新媒体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 在任何行业中是可能的, 所以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更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跨学科的跨学科人才, 比如著名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有经济和政治背景[5]。总之, 我认为, 从长远来看,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是不断吸收和借鉴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优势和特点, 逐步融合过程的发展趋势。

四、数字媒体技能培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培养学生文化和文化方面存在着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财富构成了一种深刻而深刻的文化。缺乏文化沉淀, 甚至是艺术, 都利用好技术来创造一种缺乏灵魂的作品。因此, 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应重视文化的培养。此外,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在交叉交叉的基础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现象。在教学指导中, 学生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避免对“复合”的误解。最后, 由于缺乏实践, 许多毕业生都不够实际, 无法满足雇主的需要。因此,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 你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车间, 数字工作室是人才培养创新的结合,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

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未来市场竞争的数字信息, 通过相互吸收、相互补充, 完善系统的价值, 可以在竞争的优势地位。在未来, 数字媒体技术不再仅仅是由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科学家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数字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家, 或对艺术创作感兴趣的科学家, 而是有两种类型的人才, 即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作者认为, 这种整合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期发展。

摘要: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信息时代的核心产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论述了二者的发展现状, 以及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媒体,发展趋势,融合,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 2008 (11) :100-101.

[2] 陆蓉之, Victoria Lu.新媒体趋势_数字媒体艺术何去何从[J].大美术, 2008 (4) :22-26.

[3] 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 (3) :75-78.

[4] 戴东方.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数字媒体艺术[J].美苑, 2008 (6) :51-53.

媒体数字化范文第2篇

数字媒体艺术, 自诞生以来, 便没有明确定义, 不同的人对其的了解也是大为不同, 许鹏认为,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多媒体艺术的基础上演变的, 换句话说, 他认为多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重点, 他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亮点之处在于艺术, 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艺术形态;而李四达则认为数字媒体艺术是人类思维与科学技术的集合体, 在他看来, 所有的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作品都可以划归于艺术范畴, 诸如服装设计、电脑制图, 都算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而笔者认为,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分为即数字、媒体、艺术, 三者各自分工明确而又互补的学科。将自己的艺术灵感、艺术思维, 运用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辅助技术制作出来, 然后通过媒介的审美加以评定、展现。综上所述, 虽然至今数字媒体艺术依然定义不够明朗,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体现, 它是全面性、多方位的, 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是艺术与科技互补互惠的产物。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是将数字技术、艺术、媒体有机的整合到一起, 因此, 要寻求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必须从“数字技术”、“媒体”、“艺术”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以此可以看出, 数字媒体艺术是集众多学科优势于一身的新型学科, 其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多元化、大众化、高效化, 除此之外, 还包括奇观性、可变性、交互性、虚拟性、融合性等特征。

奇观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将作者夸张、抽象的创作思维, 以视频、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 例如一些著名的影视作品《阿凡达》、《侏罗纪公园》的诞生, 它将原本就不存在的或已经消失的事物展现出来。

可变性: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 使得艺术拥有了可变性特点, 这一特点可以更好的优化作品, 将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实施编辑, 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容易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画面效果更具审美性。

交互性: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交互性特点的当属时下最为流行的弹幕, 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直播平台中, 我们都会看到流动性弹幕评论, 其中包括文字与图案两种, 观众在欣赏视频作品的同时, 还可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与众人分享、交流。

虚拟性:展现数字媒体艺术虚拟性特征的代表性事件如影视特效,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 我们都会看到很多本不存在的特技, 而这些都是运用数字编码实现的, 只是在屏幕上, 这些数字编码, 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而已。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1、缺乏创新意识, 思想观念落后

数字媒体艺术是需要有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而很多的创作人员却缺乏这些。很多资历较老的艺术家不愿接受这种新的创作手段, 仍然坚持着传统的创作思维、理念、手法, 这对于其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久而久之, 所产生的作品必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当然也有一些接受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 但却在创新意识上相对缺乏, 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大多流通性作品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 而精品则少之又少。

2、缺乏文化底蕴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其文化底蕴是相当丰厚的,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都缺乏文化底蕴色彩, 都是在效仿西方作品创作特点, 这对于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长此以往, 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将被边缘化, 无法立足于世界舞台。

3、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手段

老一辈难以接受数字媒体艺术, 而年轻一代则过度依赖。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 方便了创作, 让创作更为简单, 让创作空间更为宽广, 但却因此, 也让很多年轻人对其产生了过度的依赖, 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作品缺乏神韵、精神、人文等元素。

四、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1、作品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虽然现阶段我国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没有太多精品, 但是在艺术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在作品中不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从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未来, 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2、将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入

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 必将融合更多的学科知识, 而其界限也将越来越变得模糊, 而这种融合, 也必将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不同团队之间也会跨学科、跨领域进行合作, 使其呈现多样化发展势态。

3、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体验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融合, 艺术的表现方式必将多种多样, 而人们欣赏艺术的方式也必将从眼观耳闻走向虚拟仿真, 例如现在正在迅速崛起的电影、游戏的3D技术、VR技术, 将带给人们更为真实的感官体验。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新鲜性、又充满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领域, 它是艺术与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互相融合、互惠互补的产物, 是对美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未来的我国, 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下, 也必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 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新兴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学科, 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领域, 在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它一出现, 就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等多个行业, 迅速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本文将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特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 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解读, 希望以此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加深对其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 使得影视制作的画面看起来更为真切, 也让动漫制作变的轻松愉快, 而这些都离不开其强大的综合性功能, 作为一个交叉科学, 它涵盖了艺术设计、造型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数字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其作用, 尤其在这个“数字时代”背景下, 加深对其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特征,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秀渝.浅谈数字媒体艺术[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3 (4) :181.

媒体数字化范文第3篇

该书内容丰富,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文章总共分成了四大部分,共18章,每章下还具体细分了各个小节。该书第一部分数字媒体基础,介绍了人类传播历史和媒介演变、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传播策略、数字媒体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以及数字媒体的传播与应用、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中的发展前景;第二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介绍了数字媒体的编创设备、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图像技术以及数字视频技术、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三部分数字媒体设计,阐述了数字媒体时代的创意设计、数字媒体与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色彩构成设计以及数字媒体网站页面设计;第四部分数字媒体艺术,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及表现特征、数字媒体与绘画摄影艺术、数字媒体与影视艺术以及数字媒体与广告艺术等内容。作者有意识地将数字媒体有关的基本理论、实践以及创意设计融为一体,实现了基础理论和前沿观念、理论阐述与实践案例以及学与用的完美结合,保证了该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又兼具学理性。

笔者根据对该书的深入阅读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新媒体时代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对于如何创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进数字媒体艺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帮助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新媒体时代找到最佳的存在方式,从而更好地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的创新研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实施:首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面的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各个高校在开展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增加课堂现实和虚拟现实,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及补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有教学内容知识的“再塑性”。利用数字化媒体创新性的课堂形式,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理念的创新。新媒体时代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纸媒,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创意设计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互联网+”前瞻性思维能力,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创新和探讨。同时,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字艺术素养,积极创设“潮流化”的情景课堂,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入最新的移动端设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字艺术。再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比如说可以根据我国最新上映的国产电影《大圣归来》中采用的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电影进行探讨。可以从该动画电影的剧情、内容以及人物设计、配乐和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剖析,学习并了解我国最前沿的数字媒体艺术知识,展现数字媒体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联系当前比较流行和备受好评的网络剧、手机APP以及微视频等,通过对现实生活实际案例的讲解和认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艺术所具备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以及社会上存在的所谓现象级的传播效应。正是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的存在,让这些角色以及内容都变得鲜活和富有灵魂。

媒体数字化范文第4篇

1.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

20世纪末, 数字化成为时代的显著代表, 而人类也进入数字化时代的鼎盛时期。数字媒体的诞生波及且推动了艺术发展, 使人类的审美活动, 与艺术创作接受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数字媒体形成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家不再以传统的材料为展示媒介, 而是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 通过构建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创作平台, 对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行表现与实现, 最后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不但成为当代艺术的新宠, 也会成为未来艺术的主要趋势。按照其形态它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产品, 这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初始阶段;二是借助数字技术创作艺术品;三是网络媒体艺术作品, 比如网络动画等;四是宽带交互式多媒体艺术作品, 如网络视频游戏等。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 已经成为本世纪产业核心。

1.2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是依赖于人和电脑的整合, 它并不是因为技术的自然发展而形成的结果。数字媒体艺术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审美、创作流程和价值观念是开放的。文化理念的开放, 通常可以形成艺术形态出现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理念背景也将导致不同的艺术形态。数字技术的开放性, 表现为时空关系、人际关系, 可以是绘画、音乐、戏剧、雕塑等, 在这种开放理念下的数字媒体艺术, 必然是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 数字艺术只有在多种不同的元素结合下才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审美的开放是指数字技术所支撑的艺术创作及其审美是开放的。比如电影电视比任何一种艺术带给人们的影响都直接, 因为核心技术的可复制性使艺术成本降低, 数字技术所能开拓的空间更为广泛, 从而降低了艺术的审美成本, 使审美空间不断扩增。创作流程的开放指数字媒体作品的可修改性、参与行、完善性。当一件作品在网上发布以后, 其允许修改的版本可以被再度创作。而这种无限创造的能力是数字媒体艺术创造流程开放性的体现。

因此, 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多元化、虚拟性、交互性。数字艺术的作品展现是观众和创作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 在数字艺术形态下, 观众可以参与其中创作或者修改, 因此可将作品再创造。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2.1 新媒体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出现, 新媒体艺术行业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第一, 丰富了创作形态,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者可以利用计算机, 创作出特殊的效果, 赋予更多的元素。第二, 扩展了内容表现空间。传统艺术创作通常会受到时间、地点、材料等载体的限制, 而计算机扩展了艺术创作的表现空间, 不管是表现过去还是未来, 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都可以真实展现当时的景象, 从而节约了资金。第三, 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的应用, 大幅度缩短了艺术呈现时间, 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忽略其消极的一面: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将艺术作品更快更有效的创作、发布出来。这对于快速传达给群众来说, 是很有利的。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 运用快捷的工具对艺术品进行大批的生产, 把艺术这种神圣灵感的创作, 变为理性且机械的生产活动, 把艺术品与商品相混, 对艺术创作是不利的。如果长时间的商业化、模式化的生产, 必然会减少艺术性和创作成分。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扩展到我们的生活的很多部分, 电影、电视、手机、游戏、杂志、动画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 因此它是一个多元化的创新艺术, 且科技与艺术已经结合使用。比如, 网络游戏是数字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目标之一, 过去简单的二维画面, 到现今流行的三维空间, 网游也会继续朝着真实逼真的效果靠近。再比如, 电影可以播放出画面清晰度高, 色彩鲜艳、饱满的画面, 有些电影运用三维和虚拟现实结合的技术, 吸引眼球, 使观众仿佛置身画面之中, 那种感觉无法比拟。

结论

虽然当今社会, 艺术品的产生形式上有所变化, 它集艺术化与商品化于一体, 但是其艺术性始终占主要地位。回看历史, 许多新科技刚推出时, 都被认为是“技术”而不是“艺术”, 就像当初的埃菲尔铁塔, 建造是建筑科技发展的展示, 而现今却成为艺术的代表作品。因此商品化永远无法替代艺术性, 艺术性是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固有属性。而如何让观众感受艺术才是重要的话题。艺术希望人们去想象与思考, 而其他比如游戏或者电影与之有交集, 而部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将技术特质放入创作中, 但观众是否可以同时兼顾两者呢?如果可以, 我想能够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度, 从而积累艺术人文的厚度。所以无论我们是强调他的关键性还是实验性, 数字媒体艺术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丰富了今天的艺术形态。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新媒体的渗透对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影响, 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和它的具体呈现形式, 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

参考文献

[1] Beauchamp, K.G..Applications of Walsh and Related Function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4.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5.

[3] 黄鸣奋.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 2004.

[4] 百度百科.数字媒体.http://baike.caidu.com/view/237696.htm.

媒体数字化范文第5篇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帮助。对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来说,通过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可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必须要转变传统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思路,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

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对各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1]。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正视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为优质的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媒体专业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从数媒专业教学设计的特殊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内容。首先,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推动下,数媒专业教学工作的目标需要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为优质的综合性人才[2]。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依赖专业的教师团队,同时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与技术水平,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其次,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数媒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出发,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掌握各种设计软件,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对这两方面的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二、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优势

(一)教学资源更为丰富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能够转变传统课堂中纸质学习资源不足的劣势,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通过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任何阶段开展延伸学习,摆脱了以往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同时也实现了课堂容量的扩张,将更多有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

在开展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借助动画、微课、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实训环节中,可以借助视频、VR技术或者是动画等,进行真实项目场景的模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进来[3]。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通信手段,联系企业设计师,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各种文艺。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下,学生可以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有效解决重难点

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这就需要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采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重难点知识。比如在视频制作课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明确视频制作的主题,确定视频内容与风格,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AI以及PS技术等,对文字与图片等进行处理,完成最终的视频。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介绍不同软件的使用方式,实现学生视频制作能力的提升。

三、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措施

(一)合理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之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的开展,必须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合理的分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借助当前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改善教学效果。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以后,需要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文字、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融入其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差异性

在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差异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从专业方向、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特征等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一些高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更为多样,这就需要对传统的评价手段进行丰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了解,学生也能够向教师反馈课堂信息,让教师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实现教学服務规范化与个性化水平的提升。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师生之间可以全方位的进行沟通,为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结束语:

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改善教学效果。通过实现课程设计与信息手段的有效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平台与资源库,强化教学资源整合,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并增强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伟.”课程思政”理念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以”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20,37(6):5.

[2]阮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28):1.

[3]邹丽娜,王学颖.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6):5.

作者简介:熊文丽 ,1983.2 ,女 ,汉,湖北,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上一篇:管理技术下一篇:数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