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征文范文

2023-04-26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征文范文第1篇

授课时间:2018年7月2日星期四下午第1节

授课地点:贵州省岑巩县大有乡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教室 授课教师:贵州省岑巩县第一中学 杨光金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班会课教案设计

一、活动背景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吸烟现象普遍,为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工作室到乡镇召开《珍爱生命,远离烟草》这一主题班会,目的是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无烟日的由来;了解吸烟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危害,从而对吸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立志做到现在和长大以后都不吸烟,并能自觉的宣传吸烟的危害,帮助自己周围的人戒烟。

(3)配合学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

2.能力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中,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同学的表演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班会的召开,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关爱自己和他人,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活动准备

1.上网收集有关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吸烟的危害的例子、图片。 2.收集戒烟方法。 3.制作倡议书。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引入正题。

同学们,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我们召开《珍爱生命,远离香烟》这一主题班会,希望通过这次班会的召开大家能有所心得和收获。

2.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观看相关教育片,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3.烟草中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 smoking, 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4.吸烟的危害有哪些?

视频,学生发言并达成共识:吸烟有害健康。赏析一些相关图片。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 。1998年,在我国进行的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使冠心病的患病时间提前10年,患病风险增加2倍,发生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升高3倍以上。吸烟使脑卒中的患病相对危险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险增加190%;吸烟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险增加10~16倍,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和几乎所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都与吸烟相关。吸烟者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大。

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婴儿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

5.导致未成年人吸烟的心理因素分析:

学生讨论发言并总结:好奇的心理、模仿的心理、交往的心理、虚荣的心理、消愁的心理、错误认识的心理。

6.戒烟好处和方法:

好处:①身体会趋向健康。

②改善仪容。

③ 树立好榜样、增强自信心,重掌自己的生命。 方法:……

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目前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而且“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后均可赢得更长的预期寿命。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

3、

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并且,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戒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吸烟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及保险成本。有研究表明,2005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65.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861.11亿~120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此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会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7.吸烟形势严峻 控烟任重道远

(1)男性人均吸烟水平依然处于高平台期:目前,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52.9%,40-59岁的中年人吸烟率上升,20-34岁的每日吸烟者中52.7%在20岁以前成为每日吸烟者。

(2)总吸烟人群中仅有16.9%戒烟,复吸率很高: 绝大多数戒烟者未能得到戒烟帮助,故复吸的比例依然很高,达33.1% (3)二手烟暴露依然十分严重:72.4%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餐馆为88.5%,政府办公楼为58.4%,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为35%左右。

(4)许多人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目前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全面了解吸烟和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者均不足25%。知晓吸烟会导致中风,心脏病和肺癌的人仅仅23.2%;知晓二手烟会引起成人心脏病和肺癌,以及儿童肺部疾病的仅为24.6%。

(5)错误认为,“低焦油等于低危害”:86%的人不清楚“低焦油等于低危害” 的观点是错误,医务人员、教师,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等人群的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医务人员达到54.7 %)。

(6)女性烟民逐年增加:女性烟民的人数由下降期转入了回升期,目前约占3%,且呈年轻化趋势。

(7)人均每天的吸烟支数增加:1952年为1支,1972年为4支,而1992年则达到了10支。 2011年生产卷烟24245亿支,3.5亿烟民。

(8)烟民年轻化: 我国9—12岁的少年中约有10-15%的吸烟者;12—15岁的初高中学生中约有35%以上的吸烟者;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吸烟者占75%;年龄最小的烟民仅7岁。

(9)令人心痛的数据:我国吸烟者超过3.5亿;我国被动吸烟人数超过7.4亿;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20万(全球600万)其中33.8%是在40岁—69岁之间死去;我国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全球60万)。

(10)我国卷烟产量、种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1890年卷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1893年设厂制造卷烟,产销量逐年增加。自1980年起至今中国卷烟产量居世界各国的首位 。中国每年生产卷烟的数量已超过1000亿包,2011年生产卷烟24245亿支, 10年间增长45.3%。目前种植烟叶的国家在125个以上,烟叶种植面积达40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印度、美国、马拉维、阿根廷、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

8.控烟,需全社会参与 (1)社会各界参与 (2)政府积极推进 (3)医疗卫生系统禁烟 9.戒烟,从我做起

了解吸烟危害 痛下戒烟决心 明了戒烟之难 做好心理准备 实施戒烟行动 亲朋同事帮助 医务人员指导 应付戒烟症状 正确对待复吸 坚持戒烟到底 10.创建无烟学校 教师以身作则

2010年6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应全面禁烟;高等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等场所室内应全面禁烟;积极鼓励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无烟学校标准》,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

共勉:你有吸烟的自由,但你不能自由吸烟!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从今天起,戒烟!

生命是脆弱的,但它又是无限宝贵的。珍爱生命,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认识到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一种责任。

“被吸烟,我不干!” (不管你是谁)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权。 知行合一!

学生发言并总结:戒烟方法有很多,当然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意志力,这样戒烟成功率最高。

总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看在健康和烟草的天平上你如何抉择,戒烟成功与否,靠的是自己,谁有坚强的意志力,能战胜自己,谁就能战胜烟魔。让我们放眼蓝天,俯瞰大地,洁净的世界里有我,有你,有同学们的欢歌笑语。

发出倡议:让我们紧记这句格言“离香烟越近,离健康越远”,让“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见鬼去吧。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征文范文第2篇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主题班会

——软件1313班

一、活动背景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身体各部分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与成人比较,他们的身体更加经不起香烟的损害,加上这些年轻人缺乏自我保健意识,自控能力差,无节制地将烟中毒物吸入体内,更易诱发各种疾病。

二、班会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吸烟有害于健康,和戒烟的好处。

2、找出烟瘾者吸烟的原因,并学会如何戒烟。

3、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吸烟的危害性。

5、吸烟有害,拒绝吸烟,劝阻吸烟,远离烟草,崇尚健康,保护环境,共享文明。

三、班会重点:

(一)、认识香烟的危害,培养学生实践调查,动手能力。 1.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体。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中,大约含有一千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尼古丁的危害最大。一支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2

2.吸烟还容易患各种疾病,如肺癌,胃癌,食道癌及肺气肿等。世界上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和吸烟有关的疾病。每13秒就有一个被烟草夺取生命。

3.吸烟还使周围的人被烟气感染不得不“被动吸烟”,损害他人健康。这也是一种很不文明、道德的行为。

4.吸烟对成年人来说是“慢性自杀”,对青年人危害就更加大。青少年儿童吸烟后会突然出现一时头晕现象,脚站立不稳;咳嗽、多痰等症状出现更为普遍。

5.女性吸烟影响美容:吸烟女性的皮肤比不吸烟女性要显得衰老,皱纹多,色泽带灰。

6.易患艾滋病:主要表现在吸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吸烟可使活化的免疫细胞CD4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使免疫力下降。

7.降低生育能力:吸烟妇女易患女性不育症,不孕率为10%-30%

8.易引起流产:每天吸烟10支持下以上的孕妇,其流产率比不吸烟孕妇高一倍以上;吸烟妇女早产发生率是不吸烟妇女的两倍。孕妇吸烟量愈大,其子女将来因暴力犯罪而被捕的可能性也愈大。

9.分娩婴儿的畸形率明显增高:是不吸烟妇女的2-3倍,其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为73%,患白血病的危险要高一倍。此外,像无脑儿、痴呆等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3

10.易患癌症:吸烟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比不吸烟妇女高40%,患宫颈癌的比不吸烟妇女高14倍,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高28倍。

11.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哑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函会产生。

12.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血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13.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毫无科学。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香烟中尼古丁进入体内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使人的智力减退。

五、班会过程:

第一部分:班会的开始

主持人:《珍爱生命,远离烟草》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4

主持人:青少年吸烟的现状究竟如何,下面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

[学生发言]:我们通过多媒体查找到了有关吸烟方面的相关资料的信息。现在青少年吸烟现状不容乐观,现在校学生(小学到大学)吸烟率为22.5%,我国中小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是10.7岁,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

第二部分:吸烟的原因

主持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吸烟情况这么严重呢?下面请另一调查小组作介绍。

[学生发言]: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我们查到的资料,终归为青少年某些心理因素造成:

一、是好奇,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新鲜古怪的事都想试试,见别人吸烟好玩,也想体验一下,多次尝试,结果成瘾君子。

二、是反抗心理,有些学生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不服,又不敢当面顶撞,不满情绪没地方发泄,用吸烟作为反抗手段。

三、心存侥幸,认为社会上有这么多的烟民,也没几个得什么肺癌肝癌的,难道烟魔就只针对我吗?等等。

四、环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学生发言]:

5

我来代补充:造成青少年吸烟的原因还有:赶时髦,学生在电视电影上看到演员口叼香烟很帅很酷很潇洒。就是赶时髦跟风去吸烟。还有打扮成熟,社会上大老爷们的所谓“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不良风气在侵害青少年,他们在扮成熟,一显成熟男人“风范”等等。

第三部分:指明“吸烟有害于健康,远离烟草”。

主持人:我们国家的烟民很多,也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但仍乐此不疲地吸

烟,主要是对吸烟的极大危害认识不深不透。接下来由两位同学对“吸烟有害”问题进行研究发言。

乙:与吸烟相关的癌症、疾病已列居本市居民死亡的前三位,是人类的第二大杀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吸烟对个人都有那些危害吧

1、 人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烟雾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我们的肺泡,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器官.使我们的肺上长出斑点,产生剧烈疼痛,从而导致肺癌.

2、 吸烟往往使牙齿染上黑色特别是下前牙的舌侧牙颈部,刷牙也不易刷掉,当张嘴一笑,就要露出黑兮兮的牙齿,尤其是在社交场合这种尴尬局面很难挽回吸烟者给初次见面者留下难以忘掉的不良影响。

3、烟中尼古丁及一氧化碳影响心脏机能,吸烟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比常人大三倍。如果你有高血压或胆固醇过多,吸烟会加速冠动脉心

6

脏病的危险,这差不多等于自寻死路。

4、长期吸烟者可有脸色灰暗,嘴角和脸上过早地出现皱纹。

5、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作用,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

6、烟雾进入鼻腔中易发生感冒形成鼻炎.

7、烟雾进入耳腔中,能降低听觉的敏锐感,引起耳聋. 甲:同学们,你们愿意让自己的健康成为香烟的殉葬品吗?如果不,就请远离香烟吧!

第四部分:指出戒烟的方法途径。

主持人:人如果成为了吸烟瘾君子后,要戒烟那该怎么办呢?有谁能说一说戒烟的好方法吗? 举手自由发言,1—2名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戒烟方法

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戒烟是件很困难的事。当一个吸烟者决心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依赖会使你难以忍受。一阵痛苦、犹豫之后,你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我这辈子是戒不掉烟的”结论。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烟、多次失败的原因。要充分估计到戒烟的困难,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戒烟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使戒烟成为现实。 [学生发言]:选择适当的目标

由于吸烟已成为一种习惯和嗜好,所以戒烟者一开始就完全戒烟是不明智的,那样,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依赖会使你焦虑不安、

7

异常痛苦,一旦吸烟的欲望战胜了戒烟的决心,戒烟就不会成功。选择适当的戒烟目标,采取逐步戒烟的方法,会大大减轻戒烟所带来的痛苦。第一步是将无意识吸烟变成有意识吸烟、因为你不自觉地去吸烟,这是一个习惯性动作,吸烟的数量是控制不住的。你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吸的每一支烟,计划一下自己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时间和场合,这样你吸烟的数量就会得到控制。第二步是为自己制定比较可行的戒烟计划,如一天减一支或是二天减一支。戒烟期间多进行些文体活动,如看场电影,

和朋友们打场篮球等,以缓解戒烟带来的焦虑与不安。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一旦制定了计划,就要坚决的执行。改变吸烟的环境戒烟者要反省自己在何种环境下易吸烟,那么就尽量回避这种环境。如一个人独处时易吸烟,那么就要尽量避免一人独处,而多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如与朋友聊天时易吸烟,那么聊天时你就少带烟,或是带瓜子、糖果之类的东西代替吸烟。并尽可能找不吸烟的朋友聊天。吸烟受环境影响极大,所以戒烟首先要控制好环境。

[学生发言]:下定决心,永不再回头。把你为什么要戒烟的理由都写下来,其中包括戒 烟后有哪些好处在内。例如,戒烟后你吃东西会更好地品尝滋味、早晨不再咳嗽等 等。在你实际行动之前,应使你自己相信,戒烟是值得~试的事情。

[学生发言]:在最初的戒烟困难期内,你可尽量使用任何代替香烟的东西。嚼口香糖、 服食抗烟丸(不需医生处方即可买到)都有帮助。如果你手指缝间不夹支香烟就觉 得很空虚的话,那你就交支铅笔或

8

钢笔。此外,可做本书所推荐的一种松弛运动, 以缓和香烟似乎能够为你消除的那种紧张感。

第五部分:戒烟行动,我们大家一起来。

(一)讨论与交流

你打算怎样做一名禁烟的中学生?请写出你的做法: ---

(二)拓展与延伸:

1、你知道烟草内有多少种有害物质吗?请在全班进行讨论,你们讨论的结果是:-------

2、你知道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各系统功能有哪些损害?(附表)

3、实践与创新:围绕“禁止烟头失火”主题制作宣传标语、宣传画。(附表)

4、对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态度,获得的体验,学习方法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附表) 主持人: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班会已经接近尾声,最后让我们向全体青少年朋友们发出倡议。请大家起立。

《倡议》

:1.远离烟草,拒绝吸第一支烟。

: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建无烟健康促进学校。

3.督促吸烟者戒烟。如果我们的父母或是身边的朋友、亲人吸烟,尽可能地告诉他们吸烟的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的影响。 :4.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要及时劝阻。

:5.巩固树立消除烟害,人人有责的观念,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努力戒烟。

9

第六部分:结束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禁止吸烟、控制烟害是世界的潮流,是现代文明的体现!面对烟草危害,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烟草,创造清新的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拥有更健康的体魄,共享美好人生。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积极投身“远离烟草,珍爱生命”的校园禁烟、控烟活动,为创建无烟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班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参与,下次班会再见。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征文范文第3篇

吸毒问题已是全球公害,每年国际毒品交易量达4000亿至7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据专家估计,我国年消耗毒资达2000亿 人民币,约与1998年长江洪水的损失相当,且每年有增无减。因吸毒引发的家庭破裂、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艾滋病蔓延等更难以用金钱计算。蔓延的毒祸会吞噬生命、青春、亲情及人生一切的美好,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下面是关于吸毒危害及相关问题的介绍

一、何为吸毒?毒品有哪些?

吸毒也称为药物滥用。吸毒人员使用的毒品指以各种方式吸进人体的、有依赖潜力并最终危害人体的物质。如海洛因、吗啡、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可卡因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人为什么会吸毒成瘾?

对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反复吸毒后形成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吸毒成瘾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吸毒者吸毒动机的调查,依次为:好奇;同伴影响;贩毒者的教唆;寻求刺激;生活工作中受挫或压力及躯体疾病等。

(一)好奇心

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产生多种尝试行为。青少年在生活上开始趋向于独立,对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有极大的兴趣,加之对毒品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轻信自己有足够的毅力和控制能力,此时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一旦和吸毒者接触,很容易染指毒品。

(二)受诱惑

处在吸毒环境中的人,受诱惑的可能性很大,一些知识层次低、认识能力差、判断力和预见性不强的人,极易被诱惑。

(三)被欺骗

吸毒者常常向那些社会经验不足的人把毒品夸得天花乱坠。诸如:吸毒可以成仙;吸毒是高档人的生活方式;吸毒能提神减肥;吸毒可治百病;吸上毒可以使性生活满意等等。一开始慷慨解囊、免费招待,一旦致人成瘾欲罢不能后,便可不断地在受害者身上攫取毒品的巨额利润。

(四)寻求刺激

毒品能使人产生欣快感;毒品对人体的刺激一般都强于其他行为的刺激。生活无聊、喜欢寻求刺激的人,往往容易吸毒。

(五)无知

法律知识差,认为吸毒是一种时髦的生活享受,不认为吸毒违法;社会知识差,认为吸毒没有任何社会危害;生理知识差,认为毒品不会成瘾或成瘾后可轻易戒除;一种无知的心理驱动致使染毒。

(六)解脱烦恼

一些人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接连不断,不是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挫折,而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加之对毒品的无知或受欺骗、受诱惑,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是求得暂时的解脱,而最终陷入更大的烦恼之中。

三、吸毒后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想要什么有什么,是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以说是贩毒者编织的谎言。初尝毒品时,滋味并不好受,许多人有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焦虑等表现。有人就此止步,也有人继续追求所谓的“快感”。随着重复吸毒,不适感逐渐消失。“快感”逐渐显露。等他们不再追求“快感”而决心戒毒时,精神依赖和身体 依赖已经形成,便发生极为痛苦的戒断症状。所谓的“快感”在吸毒初期可出现一两次,此后反复吸毒的目的则仅是为避免这种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四、吸毒有哪些危害?

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与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吸毒者之间共用注射器则导致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毒品不仅从肉体上精神上毁灭吸毒者个人。而且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吸毒者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 散,最后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五、如何看待吸毒者?

从表面看来,吸毒者言而无信,欺诈勒索,人格丧尽,是不值得同情的。但从医学角度讲,他们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病人。如果有罪,也是有罪的病人或有病的罪人。这种病如癫痫病人、精神病人一样,需要社会的关心,而不能简单地将他们摒弃在社会和家庭之外,这样只能使他们走向更为可怕的深渊。

六、为何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吸毒者戒除毒瘾后重新吸毒的复吸率为90%以上,导致复吸的因素有:

1、吸毒后毒品对人造成脑损害,使吸毒者应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降低,易激怒、失眠、不安等 症状的困扰使吸毒者戒毒后重新吸毒。

2、吸毒造成认知障碍,“我最后再饱吸一次海洛因,以后再不吸了。”“再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自己控制得住。”这种错误认知使戒毒者又沾上毒品。

3、吸毒造成精神障碍及人格改变,戒毒后还会破罐子破摔。而来自周围邻居、同事的不信任感等社会压力和吸毒同伴的诱惑及威胁,都对戒毒者产生着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吸毒者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逃避现实和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心理障碍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因素。

七、如何做到远离毒品

(一)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以及非法提供毒品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必须予以严惩。全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吸食、注射毒品是违法行为。因此自觉学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行为的合法与非法性,凡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坚决不沾不染,牢记“涉毒违法,违法必究”这个概念,不侥幸、不好奇,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自觉地将毒品拒之门外,这是远离毒品的第一道,也是关键的一道防线。

(二)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依法治国”是前提和基础,“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补充。每个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正确看待生活,抵制一切诱惑,做到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和暴力。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类历史上真正科学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人生观。它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把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二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人生最崇高的价值。三是主张按照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来选择人生的道路。四是提倡把革命乐观主义作为人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后还要把正确认识落到实处,体现在行动中,从现在做起,从头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彻底抛弃错误的人生观。

2、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人的生活有两大内容,其一是物质生活,其二是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核心就是理想。人树立了某种理想,并愿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生活的道路便由此展开。没有理想,青春就将枯萎衰老;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暗淡无光;没有理想,人就如同一只没有舵的小船,只能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3、要树立正确的前途观

人们对前途的理解多种多样,抱负也各不相同。错误的前途观会使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在个人愿望得到暂时满足时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在个人目的不能实现时就悲观失望,妄自菲薄,甚至自甘堕落。只有树立正确的前途观,才能使人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奋力进取,事业有成。

4、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指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基本理解和看法。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愈大,其获得的尊严和荣誉便愈多,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献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的活动中去追求应有的尊严,从而成为道德完善、情操高尚的社会主义发展新人。

5、要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友谊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基础上产生的亲密的感情交流的关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力量。在社会交往中,要建立健康、高尚的友谊,交朋友要有原则,不交“毒友”,同时,必须把友谊和“哥们义气”严格区别开来。在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受毒友诱惑,为了给所谓的“哥们”面子,又自认为吸

一、两次没关系而陷入毒海的。

6、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如爱祖国、敬父母、重气节、知羞耻、讲诚信、守节制、励志图强、从善自新、风节自律等。良好的道德习惯是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的人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中模糊了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具备明辨是非能力的人面对种种社会现象时能够对正确的良好的行为感到崇尚和敬仰,对错误的行为感到不满、愤恨,并能自觉地抵制不道德行为、不良嗜好的诱惑。

7、不好奇,千万不尝第一口

毒品的特性决定了一旦沾染,无法自拔。“一朝吸毒,终身戒毒”已被无数事例证明。某戒毒所一医生,终日与戒毒人员接触,面对一个个一次次复吸的吸毒人员,产生了好奇,不相信毒品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自信毅力非凡的他想亲身体会后再戒掉,便开始尝试。几次吸食后,就被毒品俘虏,再也无力自拔,在毒品面前屡屡缴械的他,最终在叹息、悔恨和无奈中选择了自杀,摆脱了毒魔。

8、自觉抵制毒品,和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坚决斗争

和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就是净化我们生存、生活的社会环境。毒品危害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自觉抵制毒品,就要从和自己身边的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做起,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身边的毒品和悲惨的故事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创造一个没有毒品的和谐社会,最终保护的是我们亲戚、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利益。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征文范文第4篇

吸毒问题已是全球公害,每年国际毒品交易量达4000亿至7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据专家估计,我国年消耗毒资达2000亿 人民币,约与1998年长江洪水的损失相当,且每年有增无减。因吸毒引发的家庭破裂、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艾滋病蔓延等更难以用金钱计算。蔓延的毒祸会吞噬生命、青春、亲情及人生一切的美好,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下面是关于吸毒危害及相关问题的介绍

一、何为吸毒?毒品有哪些?

吸毒也称为药物滥用。吸毒人员使用的毒品指以各种方式吸进人体的、有依赖潜力并最终危害人体的物质。如海洛因、吗啡、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可卡因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人为什么会吸毒成瘾?

对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反复吸毒后形成的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吸毒成瘾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吸毒者吸毒动机的调查,依次为:好奇;同伴影响;贩毒者的教唆;寻求刺激;生活工作中受挫或压力及躯体疾病等。

(一)好奇心

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产生多种尝试行为。青少年在生活上开始趋向于独立,对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有极大的兴趣,加之对毒品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轻信自己有足够的毅力和控制能力,此时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一旦和吸毒者接触,很容易染指毒品。

(二)受诱惑

处在吸毒环境中的人,受诱惑的可能性很大,一些知识层次低、认识能力差、判断力和预见性不强的人,极易被诱惑。

(三)被欺骗

吸毒者常常向那些社会经验不足的人把毒品夸得天花乱坠。诸如:吸毒可以成仙;吸毒是高档人的生活方式;吸毒能提神减肥;吸毒可治百病;吸上毒可以使性生活满意等等。一开始慷慨解囊、免费招待,一旦致人成瘾欲罢不能后,便可不断地在受害者身上攫取毒品的巨额利润。

(四)寻求刺激

毒品能使人产生欣快感;毒品对人体的刺激一般都强于其他行为的刺激。生活无聊、喜欢寻求刺激的人,往往容易吸毒。

(五)无知

法律知识差,认为吸毒是一种时髦的生活享受,不认为吸毒违法;社会知识差,认为吸毒没有任何社会危害;生理知识差,认为毒品不会成瘾或成瘾后可轻易戒除;一种无知的心理驱动致使染毒。

(六)解脱烦恼

一些人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接连不断,不是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挫折,而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加之对毒品的无知或受欺骗、受诱惑,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是求得暂时的解脱,而最终陷入更大的烦恼之中。

三、吸毒后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想要什么有什么,是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以说是贩毒者编织的谎言。初尝毒品时,滋味并不好受,许多人有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焦虑等表现。有人就此止步,也有人继续追求所谓的“快感”。随着重复吸毒,不适感逐渐消失。“快感”逐渐显露。等他们不再追求“快感”而决心戒毒时,精神依赖和身体 依赖已经形成,便发生极为痛苦的戒断症状。所谓的“快感”在吸毒初期可出现一两次,此后反复吸毒的目的则仅是为避免这种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四、吸毒有哪些危害?

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与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吸毒者之间共用注射器则导致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毒品不仅从肉体上精神上毁灭吸毒者个人。而且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吸毒者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 散,最后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五、如何看待吸毒者?

从表面看来,吸毒者言而无信,欺诈勒索,人格丧尽,是不值得同情的。但从医学角度讲,他们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病人。如果有罪,也是有罪的病人或有病的罪人。这种病如癫痫病人、精神病人一样,需要社会的关心,而不能简单地将他们摒弃在社会和家庭之外,这样只能使他们走向更为可怕的深渊。

六、为何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吸毒者戒除毒瘾后重新吸毒的复吸率为90%以上,导致复吸的因素有:

1、吸毒后毒品对人造成脑损害,使吸毒者应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降低,易激怒、失眠、不安等 症状的困扰使吸毒者戒毒后重新吸毒。

2、吸毒造成认知障碍,“我最后再饱吸一次海洛因,以后再不吸了。”“再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自己控制得住。”这种错误认知使戒毒者又沾上毒品。

3、吸毒造成精神障碍及人格改变,戒毒后还会破罐子破摔。而来自周围邻居、同事的不信任感等社会压力和吸毒同伴的诱惑及威胁,都对戒毒者产生着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吸毒者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逃避现实和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心理障碍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因素。

七、如何做到远离毒品

(一)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以及非法提供毒品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必须予以严惩。全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吸食、注射毒品是违法行为。因此自觉学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行为的合法与非法性,凡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坚决不沾不染,牢记“涉毒违法,违法必究”这个概念,不侥幸、不好奇,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自觉地将毒品拒之门外,这是远离毒品的第一道,也是关键的一道防线。

(二)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依法治国”是前提和基础,“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补充。每个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正确看待生活,抵制一切诱惑,做到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和暴力。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类历史上真正科学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人生观。它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把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二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人生最崇高的价值。三是主张按照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来选择人生的道路。四是提倡把革命乐观主义作为人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后还要把正确认识落到实处,体现在行动中,从现在做起,从头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彻底抛弃错误的人生观。

2、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人的生活有两大内容,其一是物质生活,其二是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核心就是理想。人树立了某种理想,并愿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生活的道路便由此展开。没有理想,青春就将枯萎衰老;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暗淡无光;没有理想,人就如同一只没有舵的小船,只能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3、要树立正确的前途观

人们对前途的理解多种多样,抱负也各不相同。错误的前途观会使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在个人愿望得到暂时满足时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在个人目的不能实现时就悲观失望,妄自菲薄,甚至自甘堕落。只有树立正确的前途观,才能使人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奋力进取,事业有成。

4、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指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基本理解和看法。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愈大,其获得的尊严和荣誉便愈多,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献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的活动中去追求应有的尊严,从而成为道德完善、情操高尚的社会主义发展新人。

5、要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友谊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基础上产生的亲密的感情交流的关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力量。在社会交往中,要建立健康、高尚的友谊,交朋友要有原则,不交“毒友”,同时,必须把友谊和“哥们义气”严格区别开来。在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受毒友诱惑,为了给所谓的“哥们”面子,又自认为吸

一、两次没关系而陷入毒海的。

6、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如爱祖国、敬父母、重气节、知羞耻、讲诚信、守节制、励志图强、从善自新、风节自律等。良好的道德习惯是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的人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中模糊了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具备明辨是非能力的人面对种种社会现象时能够对正确的良好的行为感到崇尚和敬仰,对错误的行为感到不满、愤恨,并能自觉地抵制不道德行为、不良嗜好的诱惑。

7、不好奇,千万不尝第一口

毒品的特性决定了一旦沾染,无法自拔。“一朝吸毒,终身戒毒”已被无数事例证明。某戒毒所一医生,终日与戒毒人员接触,面对一个个一次次复吸的吸毒人员,产生了好奇,不相信毒品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自信毅力非凡的他想亲身体会后再戒掉,便开始尝试。几次吸食后,就被毒品俘虏,再也无力自拔,在毒品面前屡屡缴械的他,最终在叹息、悔恨和无奈中选择了自杀,摆脱了毒魔。

8、自觉抵制毒品,和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坚决斗争

和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就是净化我们生存、生活的社会环境。毒品危害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自觉抵制毒品,就要从和自己身边的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做起,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身边的毒品和悲惨的故事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创造一个没有毒品的和谐社会,最终保护的是我们亲戚、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利益。

上一篇:创模征文下一篇:奥运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