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

2023-05-04

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第1篇

摘要: 职称评定作为职业技能及资格鉴定的一种方式,其注重技能、唯能举才的内涵一直被广泛的认同和运用,成了当下专业技术人员重要的任职要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职称评定模式越来越背离实际的需求,如何回归职称评定的本质,通过职称评定的方式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是当下职称评定工作将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挑战。为此,本文从人力资源应用的角度重构了职称评定模式。

关键词:职称 任职资格 新模式

职称评定是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资源建设中对人员任职资格评定的重要手段。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中,以行政为主导的职称评定模式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开始暴露出弊端。

1、从组织角度看,目前职称评定大部分还是以人事主管部门作为组织单位,承担着资格审查、过程组织以及评定办法的修订等职责。作为专业技能评定工作,人事主管部门或单一的行政单位能否从专业角度进行资格审查和标准的把握,是职称评定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2、从标准的角度看,目前职称评定工作大部分还是以硬性的基础性条件作为评定依据,如:年限、学历、论文数量等,而对于软性的技能及实操能力的评价相对比较薄弱,如何从标准界定的角度来更加确切衡量和评定一个人真正能力和水平是职称评定工作需要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3、从参评对象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原有的以大型国有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职称参评对象,使得参评对象越来越多元化,并且随着民营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重视,职称评定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使职称评定更广泛地覆盖经济领域和行业范围,是职称评定工作需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4、从实施运用的角度看,职称评定是对参评对象的能力进行肯定,从而激励参评人员提升技术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使职称评定工作本身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从而推动经济或者行业的发展。因而职称评定工作必须是切合工作实际的,而不是纯粹的头衔,不是为了职称而评职称。如何使职称评定工作与企事业发展相结合,如何使职称评定工作更有效地运用于企事业的实际工作是职称评定需要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因而,必须从新的角度对职称评定工作进行改革,结合多年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探索,作为职称评定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同企事业组织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去构建职称评定模式。具体来讲可以以下角度进行突破:

1、从职称运用主体的需求来突破职称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职称的运用在于各级企事业组织,或运用于人才的技能鉴定,或运用于聘用和定薪,无论哪种形式的运用,企事业组织对于职称的需求都是最实际和客观的。因此,从企事业组织需求的角度来突破职称的评价体系,才能使职称评定适应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才能使职称评定的方式和职称运用的范围更加贴近实际。

2、从职称评定的组织要求来突破职称评定的专业性。职称有公信力,也正是公信力要求使得职称评定必须有公信力的部门来组织,但职称评定又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必须有专业的组织来安排,如何在公信力和专业性两者之间寻求一个中间点?我们认为可以依托专业协会。行政组织可以作为牵头部门,专业协会可以作为指导部门和组织部门,使职称的公信力要求通过专业的评价标准贯穿在职称评定的整个过程,从而提升职称评定的专业性,行业协会的多样性也提升了职称评定的多元化。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提出了新形势下职称改革的思路:以企事业组织为主导,以协会专业为指导,以政府要求为引导的职称评定模式。

以企事业组织为主导,职称评定功能下沉,充分重视企事业组织在职称评定中的作用,让企事业组织承担职称的组织和实施功能,包括申报、评价和运用,甚至承担起标准制定的职能。让企事业组织成为职称评定工作的核心,特别是成熟的企事业组织,本身拥有较好专业技术团队,在行业协会和政府的认定下,可以成立具有资质的职称评定中心,成为集标准制定、评价鉴定、实施运用为一体的职称评定单元,这种独立的职称鉴定的资质,不单能成为本组织的职称评定单位,同时也可以作为委托评定单位,承担起行业的或区域的职称评定工作。

以协会专业为指导,专业协会作为专业技术的归口管理和指导部门,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同样需要承担其专业指导的功能。这种指导,一方面是需要对企事业组织评价的专业性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评价组织的资质要求和评价的标准要求进行审核和平衡。通过这种指导,既要让企事业组织成为专业的职称评价单位,同时也要控制和缩小不同评价单位之间的不合理因素,使职称评定工作更趋系统化和专业化。

以政府要求为引导,政府在职称评定過程中,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层面引导,确定统一的职称评定条件要求和职称评定组织的资质要求,使专业协会和各级评价组织能够遵循相对统一的职称评价的纲,能在相对统一的纲目下细化和实施职称工作;二是通过舆论层面的引导,认可评价结果,对于在资质评价组织评定的职称予以认可,这种认可需要政府组织加强对专业技术的宣传和职称评定公信力承认。

新模式的职称评价工作,从权责角度看,其实是将职称评定的部分职能进行下放,从政府主导下沉到协会和企业分工落实,是将职称的评价过程和应用下放到企业,而协会和政府集中抓评价的标准和要求的一种模式。

为完善新模式的论述,以企业为例,对新模式的实施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职称评定流程

新模式将职称评定的重心落到了企业,企业承担了职称的组织评定和标准细化等重要工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担职称评定的工作,需要专业协会对企业职称评定的资质进行认证,对企业的在职称评定方面的专业性、行业性及企业本身的规模等进行综合审查,对通过认证的企业授予职称评定的资质,准予其对内部及外部行业中相关企业的委托职称组织评定。通过评定的职称报专业协会批准和备案,同时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发文授证。

企业作为职称评定的重心,另一个体现是在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上。在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的硬性要求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聘任需要,结合岗位的任职要求,对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方式进行优化和细化,可以将企业的实践技能和软性要求融入评价标准中,使职称评价更趋实际性和专业性。当然作为专业指导部门的协会,必须对细化的标准进行审核,同时对评价的方式进行严格的把控。

二、职称评定运作

新模式下的职称评定的关键在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运作。对有职称评定资质的企业来讲,职称评定的重要工作在于评价组织的设定和评价标准及方式的设计。

1、评价组织的设定。

成立专业的职称评定组织——职称评定委员会,并根据职称系列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职称评定专家小组,比如工程专家小组、财务专家小组等等。在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的职称评定要求下,各职称专家小组结合企业的实际,对各大系列的职称的职称评定要求进行了系统完善,包括组织方式、评定要求、评定后的聘任和薪酬体系设计等,同时对职称评定结果负责。各系列的评价组成员均由公司及行业中有相应资质和影响力的人员中选拔组成,并报专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报批审核后产生。因此,各大系列的评定小组是在严格的要求下充分发挥着专业的评价职能。

2、评价标准及评定方式的设计。

为适应企业对职称的真正需求,引导员工往企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在严格遵照国家职称评价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实际,职称评定小组对各系列职称评定的标准进行细化。形成了基于不同职位的任职资格标准和不同职务序列的专业职位发展通道。从员工晋升的角度看,依职务序列的晋升,从另一角度开拓了员工在行政官僚晋升之外的专业晋升通道,使企业形成了行政的和专业的双通道发展体系。从专业职称评定的角度,依据不同的职位标准,评定小组在符合硬性申报条件的基础上,从必备知识考核、专业技能和成果鉴定及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对参评人员进行职称评定,为职称评定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提供了依据。专家小组通过技术考核、技术委员会答辩、工作绩效考核、实操考核等系统化评定后,形成最终职称评定意见,对符合申报要求的人员,上报审核并发文授证。

三、职称评定的运用

对于企业评定的职称人员,因为其对企业要求的高度吻合,因此,一经评定并享受企业相应职称的福利待遇。包括职称津贴、高级职称配车、参与公司相应决策、享受公司旅游计划等等,在享受相应专业荣誉的同时也享受公司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推动着员工不断在专业上勇攀高峰,从而,真正实现了通过职称评定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的目的。

同时,为了不断提升职称等级的内在需求,也促使员工朝公司引导的方向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这种内在的需求和动力也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公司在管理上的不断提升,也真正实现了职称评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对技术和能力的不断重视,作为标志之一的职称认证,也要不断地紧扣时代脉搏,使职称评定真正符合社會的发展需求,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真实的能力水平。因此,职称评定工作也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马金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坛

[2]熊春梅等.目前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

[3]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4]何闽旭.加强对职称的学术研究和探讨[J].中国劳动

[5]陈裕德.关于改革工业系统技术职称制度的探讨[J].世界科学

[6]吕忠民.对职称几个问题的探讨[J].大自然探索

[7]崔彦忠,车守宏,李青,坑良俊.职称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谈关于技术职称终身制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第2篇

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完善、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做到制度统一悬挂,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在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二、 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 制定消防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经常化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使单位达到:具备检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建设要求。

四、 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整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五、 不使用聚氨泡沫彩钢板等易燃可燃材料进行分隔、装修。

六、 实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检查规定的内容及频次对本单位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落实值班夜查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

七、 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灭火疏散预案,利用现有消防设施,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

八、 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对消防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

九、 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检查及本单位自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明确专人负责,积极投入资金,组织人力物力,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十、 发生责任火灾事故,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字):

(单位盖章)

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

引言

职称评聘在我国卫生事业单位推行和发展已经近三十年,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稳定发展,广大员工工作热情高涨,能够促进员工挖掘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事业档位职称制度不断改进和优化,卫生事业单位当前的职称制度弊端逐渐显现,应结合我国国情及卫生事业单位实际情况,遵循国家职称评聘政策的指引,在借鉴中不断完善化,推动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一、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的重要性

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职称评价与管理制度,能够对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展开综合评估,对其开展各项工作起到良好激励作用。立足于整体视角下,职称评级制度能够提升整体队伍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打造具备较强竞争能力的工作队伍。特别是在职称评聘过程中,需要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资历、学历及工作业绩展开综合评价,督促卫生人员强化学习,才能顺利通过职称评审。在学历水平方面,通过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在资历方面,在职称评聘制度下,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参与工作,对本职工作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技术方面,通过加强职称评聘标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不断创新实际工作,促进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另外,有助于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通过为职称评聘人员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发挥员工的最大化潜能,对卫生事业单位人员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的问题

(一)职称制度功能定位不清晰

当前卫生事业单位职称与薪资待遇直接挂钩,导致评职称成为评工资、评待遇,党委的各项福利待遇均与职称具有较大的关联性。而职称制度是人才评价,以及开展人事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激励作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职称制度与当今卫生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契合性较低,与薪资待遇相关联的职称制度,不利于发挥职称的积极作用。对此,应广泛借鉴国外卫生事业单位的评价标准,对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进和优化。由于职称制度直接挂钩薪资水平,导致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竞争十分激烈,甚至为获取职称资格,运用买卖论文等不合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医疗卫生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职称评价社会化程度偏低

在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与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事行政部门主管和卫生行政部门实操为主导。在此过程中,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并未针对职称专业标准制定与能力评价,体现其应用作用。卫生事业单位通常按照上级指示和要求,负责职称评价的各项操作,自身的责任感与主观能动性较差,难以体现职称评价与管理的社会化发展。且当前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与管理的过程中,上级部门干涉相对较多,自身缺少相应的权限。各类卫生事业单位针对职称管理,尚未构建统一的标准和宽严尺度,仍有待进一步严格要求与管理。

(三)职称岗位编制标准未调整

当前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核定,通常是按照编制数量进行,而近年来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服务需求大大提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量逐步增加,特别是我国公立医院。而其相应的人员编制,却并未与时俱进调整,导致诸多卫生事业单位只能通过聘请编外人员,满足自身的工作要求,编外人员占比相对较大,甚至超过医院在编人数。由于职称岗位编制标准的调整不足,导致卫生事业单位高、中级岗位十分紧缺,职称晋升面临诸多困境。

(四)职称评审标准存在一刀切

卫生事业单位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其根本目标是构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且活力与生机饱满的运行机制。然而卫生事业单位针对聘任制的落实力度薄弱,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其一,岗位名额相对有限,即便各项条件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仍然难以及时聘用。特别是大量的中级职称人员难以获得聘任,副高职称的名额较少,卫生事业单位人员晋升及聘用难度较大,削弱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其二,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通常是采取终身制聘任,只要获取职称后,即可永远享受良好的薪资待遇,大部分员工已然适应论资排辈的情况。部分卫生事业单位虽实行聘任制,但由于重视度不足等问题,缺少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优质人才难以上任,与发挥聘任制作用,构建灵活用人机制的理念不符,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五)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形式化

我国各类型的卫生事业单位在功能定位层面差异较大,而大部分卫生事业单位开展人员评价过程中,却采用统一的标准,并未体现出各类别、各层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点。其中大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审标准并不认可,认为不同级别及类型的卫生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评审标准。即高级别卫生事业单位,可以将科研作为职称评价重点,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则应注重临床工作,对不同级别和类型事业单位的相同职称评价,需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当前采用的一刀切方法,使职称评审标准繁琐多样,与部分卫生事业单位契合性较低。此外,在职称评价的过程中,对科研的要求相对较高,却忽视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专业水平。

三、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注重评价项目整合

卫生事业单位在改进和优化职称制度的过程中,需将各类评价项目进行整合,避免重复性评价等问题。一方面,注重职称制度与岗位设置、人事管理制度和岗位聘用制度相互衔接,继而界定职称制度的功能,将以往职称直接挂钩薪资和福利待遇的制度取消,形成新型职称制度功能。另一方面,将职称制度结合卫生事业单位的各类考核与培训,如执业资格考试、专科醫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考核、专业学位考试等,增强职称评价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其中针对卫生事业单位的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研究生,实施专业学位制度,并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衔接制度,逐步淡化职称的重要性,凸显职业资格。除此之外,针对当前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需在改进职称制度的过程中,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与之充分衔接,实现晋升年限可比,提升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完善职称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应逐步改变以往政府部门在职称管理方面的职能,将管理权限下放,为各地各级卫生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赋予相应权责,实现在职称制度完善过程中,各组织各司其职,在协同参与中增强职称制度与考核的质量。首先,政府部门在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过程中,应从微观管理职能转化为宏观调控,构建综合化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加大各类职称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信息传播渠道更加通畅,简化以往复杂繁琐的职称评审程序。另外,针对卫生评委会认可的评审标准和流程,做好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的监督工作。其次,适当下放职称管理职责与权限。对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展开动态化调整,由于我国各级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在学历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对结构比例进行调整具有必要性。在确保总体结构比例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展开统筹规划,实现各事业单位按需设置。并且卫生事业单位在职称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发挥专业学会及社会组织在职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医学会、护理学会等专业组织,负责专业技术水平认定、资格评审和证书发放等工作。作为卫生事业单位,要在职称管理与评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针对符合职称评审标准的相关医院及公共卫生机构,赋予单位职称评审权利,使其能够自主开展职称评聘工作。最后,优化高评委设置,结合职称申报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分层设置高评委。例如中医、护理、外科、内科的人数普遍偏多的专业,设置高评委可以选择地市一级,开设试点机构,督促其展开职称自评。然而针对专业人数较少,如药学、儿科、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病理学等,在高评委设置中选择省级,针对条件符合的地市,可相应设置副高职称评委会。在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性,在特定区域内设置高评委,以发挥其职称评审与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构建分层评审标准

在构建分层分类职称评审标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其一,立足于岗位工作职责,打造分层分类评审指标体系。由于我国不同类型卫生事业单位及医疗机构在功能定位和实质特点方面差别较大,通过分层分类设计职称评审标准,能够使其更加契合不同类型及类别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特点。具体开展职称评审工作过程中,遵循分类评价合理量化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其二,针对来自于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及卫生事业单位的职称申报人员,在论文、科研成果等方面,设置差异化的标准。针对县级以上卫生事业单位,在职称评审中以综合评价为主导,要求发表与专业、临床实践工作相关的论文。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则重点考察其临床工作指标,对于论文及科研结果,不设置硬性指标和要求,降低论文及科研成果的占比。其三,重点考察卫生事业单位职称申报人员的专业能力、业绩与品德,其中需注重实践能力,将急诊工作量、病历等指标纳入职称评审中,重點考察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成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时,将临床中患者满意度、同事评价、上级评价等指标纳入职称评价,对职称申报人员形成一定监督,重点考察其思想品德素质。另外,注重日常考核指标,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社会工作等,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指标,实现职称评价与卫生事业单位日常考核充分结合,促使广大医护工作者提高自身日常工作水平。

(四)创新职称评价方式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需创新传统职称评价方法,将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并凸显同行评议的重要价值,将行业专业组织作为第三方评价,注重卫生事业单位的工作者,其专业技术水平获取同行认可,提升职称评审综合质量。为进一步提升人才评价的社会化水平,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途径更为广阔。且大部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价过程中,特别是高级职称评价,同行评议对其十分重要,获得行业内的认可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在创新职称评价方式的过程中,应将同行评议纳入其中,构建新型评价体系,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五)推出职称配套制度

实质上,职称制度与人事管理制度之间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紧密衔接,并主动配套制度建设,对改进职称制度,弥补当前人事管理工作的弊端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应注重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结合岗位及专业的实际情况,优化岗位设置并构建胜任力模型,对专业技术人员展开综合评价,结合岗位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选择匹配度最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卫生事业单位需根据岗位人才需求,对人员编制数量重新调整,对编制进行备案管理和动态调整。第三,赋予卫生事业单位自主聘任权利,根据动态调整的岗位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和岗位要求,构建自主聘任的新型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工作至关重要,需逐步提升职称评聘工作治疗,完善各类职称制度体系,才能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因此,卫生事业单位需正确认知职称制度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解决对策,提升职称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童焱.追溯职称发展历程,探索新时代科研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方向[J].才智,2021(26):1-4.

[2]徐秀军.有效化解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职称评聘难题[J].人力资源,2020(10):75-77.

[3]王伟.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职称制度的改革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3):105.

[4]胡哲,宗志强,陈天荣.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的改革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8(24):36-37.

[5]王昆.对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现代商业,2017(06):164-165.

[6]张京鹏.以公平为导向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审制度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154+156.

作者简介:常正颖(1970.1.),女,山西省长治市人,本科,经济师,现为北京市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发展中心考评科职员。研究方向:卫生行业的职称考试与评审。

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第4篇

一、评审范围

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指少年宫及各级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专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岗教师、教研员和兼做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管理人员。

二、结构比例

(一)山东省高级中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指导标准:

1.省级规范化学校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28%一35%,中级职务控制在 40%一50%。

2.市级规范化学校、省属一般中学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 23%一30%,中级职务控制在 38%一45%。

3.县级规范化学校、市属一般中学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8%一25%,中级职务控制在 38%一45%。

4.一般学校、完全中学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5%一20%,中级职务控制在35%一40%。

(二)山东省初级中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教师职称评定相关要求 细则(参考)

1.省级、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5%一20%,中级职务控制在 35%一45%。

2.县级规范化学校、市属一般学校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0%一17%,中级职务控制在3O%一40%。

3.一般学校教师高级职务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5%一12%,中级控制在 30%一40%。

三、晋升中学教师职务的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遵守法纪,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加强进修学习,提高思想理论和教学水平。

四、中学二级教师的职责、任职条件201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总结

教师晋高级职称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1.职责

(1)承担高中或初中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

(2)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

(3)参加教学研究工作。

2.任职条件

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高等师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满三年,经考核,表明能履行二级教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1)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

(2)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历年考核合格。

(3)能够胜任班主任和少先队的辅导员工作,并且教育效果较好。

五、中学一级教师的职责、任职条件

1.职责

(1)承担高中或初中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

(2)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

(3)承担和组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4)指导

二、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或承担培养新教师的任务。 2.任职条件

中学二级教师任教四年以上,或者获得硕士学位者,经考核,表明能履行一级教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1)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2)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的职责, 在学生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积累一定经验,取得较好成绩。

(3)具有独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能结合教学实际,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并在市(地)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县以上组织的会议上进行教改、教研经验交流,并在县以上范围内开设过公开课,经同行专家确认,水平较好。

(4)具备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职责的能力,能承担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并有一定的经验。

六、中学高级教师的职责、任职条件

1.职责

(1)承担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承担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3)指导

一、

二、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或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 2.任职条件

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五年以上,或者获得博士学位者,经考核,表明能履行高级教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1)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熟练地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2)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成绩突出。

(3)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活动中勇于探索,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出版过专著,或在省以上刊物上发表过有关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等或在市地以上会议上进行过教改、教研经验交流,并在市地以上范围内讲授过公开观摩课,经同行专家确认,水平较高。

(4)具备履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职责的能力,能承担指导培养一级教师的任务,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方面成绩突出。

七、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条件

符合《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第八条规定,年龄在四十岁以下,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四年以上;担任班主任三年以上;任现职以来,两年考核优秀;曾获得过市地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称号之一;除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经验丰富,在市地以上范围开设过有一定影响的公开课、示范课或在区(市)范围开设过两次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成绩在本市地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两篇及以上;或出版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的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及以上。

3.坚持教书育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实施素质教育,或指导、培养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八、选拔小学高级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条件

符合《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第八条规定,任小学高级教师五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教龄二十年以上,或大专学历教龄二十五年以上(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者,可放宽两年教龄);担任班主任十年以上;任现职以来,考核两年优秀;曾获得过市地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称号之一;除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经验丰富,在市地以上范围开设过有一定影响的公开课、示范课或在区(市)范围开设过两次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成绩在本市地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两篇及以上;或出版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的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及以上。

3.坚持教书育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实施素质教育,或指导、培养帮助青教师提高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九、选拔幼儿园高级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条件

符合《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第八条规定,任幼儿高级教师五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教龄二十年以上,或大专学历教龄二十五年以上(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者,可放宽两年教龄);担任班主任十年以上;曾获得过市地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省级以上托幼先进工作者称号之一;除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经验丰富,在市地以上范围开设过有一定影响的公开课、示范课或在区(市)范围开设过两次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成绩在本市地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两篇及以上;或出版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的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及以上。

3.坚持教书育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实施素质教育,或指导、培养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十、中学教师系列破格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一)不具备《试行条例》规定学历(含取得后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满三年)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八年以上;担任班主任三年以上;任现职以来,两年考核优秀;曾获得过市地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称号之一;除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经审批同意可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教学经验丰富,在市地以上范围开设过有一定影响的公开课、示范课或在区(市)级范围开设过两次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成绩在本市地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两篇及以上;或出版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的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及以上。

3.坚持教书育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实施素质教育,或指导、培养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二)不具备《试行条例》规定学历(含取得后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满三年)者,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五年以上;担任班主任三年以上;任现职以来,一年考核优秀;曾获得过市地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教学能手称号之一;除同时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经审批同意可破格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经验丰富,在区(市)以上范围开设过有一定影响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成绩在本区(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一篇及以上;或出版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获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选的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及以上。

事业单位职称聘任书范文第5篇

任 务 书

中共镇巴县xxx支部委员会 xxx

局 xxx2010年创省级文明单位

任务书

(2010年2月5日) 根据全局2010年创省级文明单位的总体安排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规划》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目标特签订任务书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深入开展各项和谐创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优质规范服务,努力塑造行业良好形象,为实现镇巴邮政良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1、紧紧围绕创建这一中心,积极行动,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各单位必须制定措施,夯实责任,积极按照全局创建工作安排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高点起步,有效推进。

2、积极开展“创佳绩、讲文明、展形象、树新风”活动。各单位要深入开展科普知识普及和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升职科学文化素养、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开展文明礼仪宣传,规范服务工作。

3、努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三项教育,进一步深化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1)、加强社会公德教育。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开展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宣传教育活动。②开展“践行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建设文明行业”主题实践活动,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县局组织的征文演讲活动,加强职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提高职工道德素质。③以建设“诚信邮政”为核心,深化诚信建设。各单位要普及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使本单位职工对基本道德规范和诚信基本要求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开展以“树文明形象、展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积极推行优质服务。

(3)、加强个人道德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加强职工个人品德教育。

4、认真做好和谐创建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各单位要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签订《规范服务》责任书,全面推行优质规范服务,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配备便民服务工具,完善便民措施,开展“金牌服务活动”,完善监督体系,开展行风评议,发挥好社会监督员作用,促进行风进一步好转。

(2)、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组织职工扎实开展“星、等级”员工评比工作。

(3)、各单位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开展义务献血、义务植树等社会公益活动,形成相互关爱、服务社会、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二、评比及奖励

年终按照全局创建活动奖罚办法。评选出一至二个“先进单位”和一个“相对后进单位”。对先进单位在职代会上予以通报表彰,对相对后进单位在全局予以通报批评。

该任务书经局领导同15个单位负责人签字生效。

城关支局

支部书记、局长

河西路支局 河滨路支局 车站支局 渔渡支局 盐场所

长岭所

上一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下一篇:职称聘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