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法学论文范文

2023-05-23

体育法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涵义

一般认为,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的体系,它使组织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如果自己观察,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而体育文化就是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映射,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共同追求的信念,是一种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心理发展的范畴。笔者认为,体育文化应该包含下面六个方面的特征。

1 创新与冒险。应该鼓励成员创新和冒险,这是一个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有了成员的创新与冒险精神,文化才可以紧跟时代,不断适应新的形式。

2 注意细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期望学生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这种文化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有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有些体育活动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否则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受伤。

3 人际导向。结果对学生的人际影响,即一旦学生参与某项体育项目或者竞赛活动,其取得的结果,对学生和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有无影响,和教师的关系有无影响。因为,如果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便会得到周围同学的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是怕的就是一旦学生在体育项目和竞赛中表现欠佳,是否周围的同学会疏远,轻视他,教师是否会不再那么尽心地指导。

4 团队定向。要让学生养成在体育活动中以团队为第一位置,而个人则放在次要位置。体育教学活动和其他的诸如语文、数学、历史等常规学科不同,体育教学很多时候更加侧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就好像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一样,寻求的是一种融合的境界。

5 进取心。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性的培养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进取心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一个学生进取心的最好历练场所。汗水的洗涤、筋骨的劳累、意志的磨练,都会让学生逐渐地坚定自己的进取心。而体育文化应该包含这种让学生有增强进取心的氛围,身处其中,自然想和其他同学竞争,通过竞争逐步的增强进取心,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进取心,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6 稳定性。以维持组织成员的稳定现状为基础,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稳定性是组织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文化—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激烈的体育活动会逐渐抹掉学生太多的棱角,使他们变得更加稳定、稳重。

二、体育文化的功能

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多种功能,具有分界作用、让学生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加强、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感等。

1 分界线的作用。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它会赋予一个组织群体一种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它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体育文化也同样如此,不同的体育文化也会把不同的体育群体区分开来。底蕴沉稳型的体育文化风格会造就组织的沉稳干练;开拓创新型的体育文化意味着这个体育组织的意气风发的冲劲。因此,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体育文化的培养就非常重要,它是整个学生群体的导航标,引导这个学生群体朝着一定的目标奋斗。

2 成员的认同感。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于凝聚整个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成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会让不同的学生个体逐渐地对组织产生一种认同感,让自己慢慢地变成这个组织的一份子,同时,这个认同的过程也包含对其他成员的认同,我们都知道每个成员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体育特长,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这些学生之间产生认同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显著的正面意义。当然,认同感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对于这个体育集体的认同感,让每个成员都对集体的形象、文化、风格产生了趋同作用,这样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增强了组织的稳定性。稳定性无疑是开展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师可以安心地教授体育技能和技巧,学生才能更加认真地去学习。无论是哪个体育教师,恐怕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每次上体育课,学生迟到或者缺席,这样会让教师有产生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为何这些学生会在体育课时经常性的迟到和缺席呢?笔者认为这和体育教学集体的不稳定有一定的关系,就是由于不稳定的缘故,从开始零星的几个学生迟到、缺席,到后来其他学生效仿,最终使组织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体育文化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会让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而不会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迟到和缺席率,维护了组织的稳定性。

4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精神。这里的集体精神和认同感有相似之处,但是比之认同感又更进了一层,强大的体育文化能够起到凝结剂的作用,把学生紧紧地团结起来,让一些散漫的学生产生了集体精神,让集体精神不够强的学生增强了集体精神,集体有了强大的源动力,才会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学生有了集体的荣誉感,才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让对集体的凝聚产生更多的贡献。

5 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从虚幻到实质的转变。体育文化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如何能把无形的精神动力转变到学生的实际行为上来,才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最实际的表现。让本来不喜欢体育或者对体育课产生胆怯心理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且愿意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让本来体育动作不规范的学生,逐渐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让一些依靠体育能力’强而骄傲自满或者欺负其他学生的学生变得谦虚和愿意帮助他人,这些才是体育文化的积极表现。

三、关于体育文化的几点建议

1 强文化与弱文化。体育文化的强弱关系到文化氛围对学生行为影响的大小和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稳定性情况。在较强的体育文化中,体育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学生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接受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越多,他们对这种价值观的信仰越坚定,体育组织文化就越强。相应地,体育文化越强,就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越大的影响,因为高度的共享和强度在学生群体内部创造了一种很强的行为控制氛围。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文化氛围浓的学生群体,学生的耐力和集体价值观都更强,无论是日常的教学训练还是体育技能的练习,都要比那些体育文化氛围不浓的学生群体更加刻苦和勤奋,且良好的体育文化对于学生建立集体观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一些需要群体配合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譬如篮球、足球、团体操等,更加能够直观地体会到体育文化的强大作用。

较强的体育文化的一个特定效果就是降低学生的缺席率和迟到率。在较强的体育文化中,学生群体成员对于组织的立场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而这些特征反过来又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缺勤率和迟到率大大降低。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有的班集体体

育活动很轻松,学生不会有压力,只是把体育课当成是第二个课余活动场所,避免了学生由于担心完成不了特定的体育项目而产生的焦虑感和恐慌,那么,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生当然乐意参与体育活动,不仅没有压力反而可以很好地放松,那肯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然而,大多数的体育课堂充满了竞争、压力、嘲讽甚至是训斥,学生看到体育老师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胆怯得很。倘若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更怕上体育课了,因为生,怕在其他同学面前出丑,成为别人讽刺的笑柄,甚至会被体育教师训斥。这样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生当然是能迟到就迟到,能早退就想方设法早退,甚至是干脆体育课时直接逃课。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体育文化的培育,尤其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体育文化,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2 文化与正规化。这里是谈较强的体育文化会促使体育教学活动沿着正规化的方向前进。现在体育教学活动虽然也有教学计划,但是多数都是体育老师一人说的算,可以说金口玉言。一个人的决策很容易受到个人的情绪、性格、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难免会使体育课偏离正规化的道路,走向偏颇。而如果有了较强的体育文化,则会引导整个班集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走向正规的方向。

强劲的体育文化会提高学生的行为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较强的体育文化是正规化的触发剂和替代物。而体育文化较强的班集体可以带来预测性、秩序性和行为的一致性,当体育文化越强时,班集体学生的行为会逐渐地正规化,因为无形的体育文化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在内心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是一种随时可以提醒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的规范机制。这将会给体育教师管理学生群体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文显新,人本管理,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2]蒋家平,论文化创新与大学管理,清华管理评论,2001(6)

[3]冯旭,浅谈体育教学的教书育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4]王庆龙,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5]张宏,赵洪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科技信息,2008(3)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体育法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体育绘图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喜爱。田径运动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跑跳投都是人的基本运动技能,并在此上演化了众多的运动项目。体育绘图与田径相结合,对于提高田径教学及训练的质量,开展科研创新,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把田径教学与体育绘图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关键词:体育绘图;田径教学

体育绘图即古老又现代,我国的体育绘图最早可以追溯至《八段锦》等,而它在现代的运用的也很多。田径是在各个学校开展最多的体育活动,而随着“全民健身”的口号而来的是小升初,初升高的压力,田径活动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检测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而学生往往很难掌握动作的难点,这时我们就把体育绘图引入到田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掌握田径动作,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考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成都体育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学生。成都体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田径专选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校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上查阅图书资料,收集、整理、筛选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设计《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的辅助研究问卷》,该问卷共发放200份学生调查问卷,回收172份。回收率86%其中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95%。

3.数据统计法。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常规的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的必要程度调查分析。

总体说来大部分学生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还是认为很有必要的,仅仅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二)学生对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开展的喜爱程度。

据表二的数据显示,体育系学生对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开展的喜爱程度还是很高的,也就说明他们对于体育绘图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并且认为体育绘图对于他们的田径动作的掌握还是有帮助。

三、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的辅助研究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兴趣的主要功能就是引起思维的活动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对于感兴趣的活动都是积极主动的,而田径运动作为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但反复大量的练习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而体育绘图里面流畅的线条;优美的绘图;完整的构图,在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就很能激发他们对田径技术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动作在跃然于纸上,他们就会感到很有趣,从而积极的加入到技术练习之中,量的积累最终都会导致质的变化,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技术动作的水平。

(二)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掌握的动作要领不正确时,一般都是采用讲解法以及示范法来纠正。但这讲解法不够直观,需要学生在文字和具体的动作之间转换,且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精炼的话往往会给学生错误的指导。示范法观察细节,教师做示范的时候不可能就某一个细节停在哪儿演示,往往技术动作的难点都并不是由一个难得技术动作构成的,需要很多之前和之后的细节才能把动作做好。这时教师就可以画出正确的动作图来与之错误的来做对比,加之以教师的讲解法辅助给予学生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通过两种图的对比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并给与修正。体育绘图能够给学生直观,全面的动作要领,帮组他们正确的掌握一些技术动作。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田径教学中中,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但往往受到示范场地,天气和示范者的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有些田径动作转瞬即逝也不好专门示范中间的某一环节。这样就可能使学生对动作的概念模糊,难以体会动作中的细节。而体育绘图并配合讲解,就可以弥补示范讲解的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点和掌握技术难点。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及体会内化为自己的动作定型。

(四)帮助学生对体育美学的理解。

体育绘图构图简洁明了,线条优美流畅,是人体美和运动美的结合。首先田径运动优美的动作作为体育绘图的素材很广泛,既有相对静止的姿态,如起跑的技术,又有腾空翻越的空中造型,如跳高及撑杆跳;其次通过美妙的绘图技术,让学生感觉到形态美、运动美、姿态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力”与“美”中的和谐;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最后通过自己绘图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更使学生不拘泥于田径方面的美的追求,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五)便于教师编写教案。

教案对于教师是备课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份成功的教案应简明扼要。而体育教案因其特殊的性质而应该减少繁杂的文字叙述来表述动作。同样的动作文字要写一大段,这就导致教师不容易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容易看花,这就让学生难以在理解与熟记。绘图就是简单的图形就勾画出来一个或几个;分解或完整;集体或个人;技术动作或动作轨迹。这即减少了教师编写的时间,并且让重难点一目了然,也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六)有助于个别辅导。

“对的动作都是一样的,而错的确有各自错的不同”人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标准动作的时候会犯不一样的错误,以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为例:一是要犯含胸错误;二是没有挺髋,三是收腿迟缓。这三个错误最常见,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错误总也有各自的特征,比如含胸的程度,挺髋的幅度,收腿的快慢等都是具体的错误,而体育绘图就可以在一个大图上找出各自的不足的点,每个人在给予单独的讲解,或者是单独给学生绘制一幅他们各自的技术动作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体育法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下的体育教育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由于疲劳而降低了课堂参与的热情,而应试教育中对文化教学的过分重视使体育教育变得简单化,没有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策略;模式探究

小学阶段下,教师需要能够灵活地改变教学模式的选择,创新体育课程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学习兴趣。指导小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并敢于尝试各种体育活动。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变化,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提高基础体育教育水平。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常常有一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体育方面的锻炼只需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坚毅的心态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程中,由于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和时间上的紧迫,小学阶段下的学生就算有意识地进行锻炼,但是体育活動引起的体力消耗导致体育锻炼难以受到实际上的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现有的教学思路,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以提高体育教学的绩效。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在现阶段下的能力水平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规划与设计,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当天气恶劣且无法进行户外运动课时,体育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方面的动画片或电影,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由于天气原因体育课程在室内开展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学生的情绪也是非常低落的。因此,教师可以挑选了一个有关篮球主题《热血篮球》的动画片,并与学生们一起观看。令人兴奋的比赛过程非常有趣。学生在小学阶段下的理解能力不足,所以教师可以时常停下来向学生解释与漫画有关的各种情况。专业的篮球知识使学生可以边观看动漫知识边学习,并且使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二、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舒适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可以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有效地执行教育任务,让学生能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在发布正式的教育内容之前,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体育热身游戏,有效地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兴趣,并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小学生处于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年龄,课前游戏非常适合他们的现阶段下的发展,使他们更愿意接受体育教育。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小学阶段下的体育课程时,教师需要能够针对学生自身在现阶段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考量,为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趣味传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于体育知识进行学习,并进行相关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实现自身综合能力水平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且模仿这个动物的叫声,每当学生模仿的动物叫时,就把球传给这个学生,这样趣味化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学习当中,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发掘学生潜力

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受众,是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并根据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质、身体状况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过程感兴趣。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接受专业运动训练,所以在身体健康方面具有很多挖掘潜力。许多的学生在课程开展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学习跑步时并没有调整自己的姿势,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不久之后学生跑步速度又快又稳定。因此,体育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他们的潜能,在遇到不熟悉的运动时耐心地指导学生,并鼓励学生,以便他们对自己的运动建立信心。同时教师必须能够深入到体育课程的本质当中,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各种运动技能,还通过探索自己的技能并发现了他们最初并不了解的项目,对体育活动产生了热情。

例如,学生每一个个体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在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爱好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教师在课程的开展中,需要教师能够尊重这些差异,以此对学生开展全面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实现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下,教师需要能够灵活地改变教学模式的选择,创新体育课程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成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小学,2016,(3):349.

[2]陈飞.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202.

体育法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是:新课改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没有依据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的需要,高等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基于原因的分析提出对策: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需要改革课程结构;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交流机制;构建合作平台。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中小学;体育教学

长期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长期脱节的现象,不但不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阻碍了体育教育质量的综合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有效性衔接的问题尤为重要。

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

体育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但关切到我国整个学校教育质量,更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1]。体育教育质量与体育师资质量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需求脱节的问题较为突出。

1.1 新课改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新要求

1)要求教师运动技能更加全面。在新课改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总的来说,从技能教学上比过去的要求更加全面了[2]。

2)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更高。新课标还提出了“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理念。基于此,教师的责任就更加多元了,过去教师可能更多地关注采用什么方法教,而新课改则要求教师不但要懂得怎么教,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引导学生“会学”。所以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学习指导能力。

3)要求教师掌握新的评价方法。过去仅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新课改是要求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来进行评价,其难点就是如何确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以及实施评价过程[3]。

1.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没有依据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未能充分突出“教育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明确其首要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其“教育性”。如《课程方案》中列举了142门课程,其中,与体育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课程仅有48门,仅占总课程的33.8%,而60%以上的课程与体育教育关系不大。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脱离中小学实际。

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一要看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要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体育教学实际。就目前我国诸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看,存在脱离中小学实际的情况。如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管理和训练工作以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而所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1)学校平台课程,包括政治、外语、人文与社会教育课程,约占25%;(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约占40%;(3)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育系列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约占35%。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仅占40%,远远达不到能够适应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体育教育专业生源专业技能基础差。

从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来看,存在文化成绩高、专业技能不突出的趋势。不少省份体育术科考试没能突出体育专业的特点,考试项目偏向身体素质,没有采用专业技能来衡量。而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又不重视加强个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导致掌握的运动技能不全面和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全面,就不能适应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的要求;专业水平不高,就难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示范中做出标准的动作。而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从而对某项运动技术从认识到感知的,假如教师的示范不标准、不到位,甚至错误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正确而熟练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4]。

4)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学”不重“教”。

体育教育专业的理论课和技术课,都是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对学生“教”的能力的培养。还有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实习时间很短,根本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对学生“教”的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很少接触到“评价”方法及评价实施过程,平常多是作为被评价者,表现或展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评价”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也是“教”的能力之一尤其是新课改对评价提出更高要求,更加需要教师具有这种能力。

1.3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

长期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交流较为缺乏,既缺乏共谋发展之思路,更缺乏联合提高教育质量之大计。在具体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层面都有所显现。如就研究而言,诸多研究的立足点仅限于某一学段,如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仅讨论高等教育,小学教育也仅讨论小学体育教育,初中、高中体育教育的研究也是如此,很少关注到相邻或整个学校教育的体育教育问题[5]。因此,研究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局限,甚至出现片面性。如关于高等体育教育课程方案或教学模式的研究,大都只是考虑到了高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兄弟院校的课程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等,很少有充分考虑人才的输出目标及培养的准确定位问题,在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取舍上,自然也就难以依据基础教育学校的实际需求而设置和规划。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更多的研究将视角确定在教师的培训等继续教育上,而很少从源头上即高等教育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

2 有效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衔接的主要策略

1)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白和坚持这一方向,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坚定信心,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需要改革课程结构。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在强调体育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师范性,加强术科与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力度,大力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能力。一定程度上,课程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培养目标更加明晰化,也会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因此,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需要,改革课程结构就成了当务之急[6]。

3)实行“顶岗实习”,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多在第3学年或第4学年的某一个学期集中或分散实习1~2个月,用于提高教学能力。这样的实习安排时间短,效果不好。学生在校期间,应尽量安排去中小学校参加“顶岗实习”,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综合的教育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体现了高等教育体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合作与互助式发展。

4)建立交流机制,促进相互学习。

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体育教育质量,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高等与基础教育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如开展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教学技能比赛、课题合作申报与研究活动、专题研讨活动等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交流能够发现对方的问题,更能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各级教育管理与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建立交流机制,促进互相学习将是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5)构建合作平台,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决定如何合作方面,起关键作用的是需要专家学者长期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全面了解教学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研究,其理论难以回到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搭建合作平台,起决定作用的是主办方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体育教育活动接连不断。如很多省市区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每年会举办教学技能比赛,这种比赛一方面能够检阅学生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但这种比赛无论评委还是观摩团,很少邀请到基础教育体育教师参与其中,因此,评比的标准与基础教育就很难完全吻合,发展的方向也难以贴近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而高等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却是为中小学教育输送体育师资,这显然需要加强联合。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现象长期存在,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提高质量”重要工作方针的不断落实,加强高等体育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结合已显得越来越紧迫[7]。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结合更能凸显其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自全. 浅谈体育教学质量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J]. 当代体育科技,2012(11):50-52.

[2] 毛振明,王小美. 体育课改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 莫豪庆. 基于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探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0(1):69-71.

[4] 宋尽贤. 以启动教育质量检测为契机,把体育教学改革继续推向深入[J]. 中国学校体育,2010(6):2-3.

[5] 陈国成. 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05-1106,1142.

[6] 陈轶艺.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分析[J]. 内江科技,2008(7):161-162.

[7]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体育法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科学合理的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行之有效的体育游戏能够大幅度的增加体育课的乐趣和学生的学习快乐指数,本文通过对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找出最合理的体育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現状;前景

引言:

体育教学是义务教学的一部分,而科学合理的体育游戏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的体育教学在推动体育课堂丰富多彩和趣味非凡这一表现效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有必要就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上的合理运用进行优势策略讨论。

一、体育游戏引入教学的优势

在当今时代下,初中体育学科的教学尚且还拘泥于按部就班、照本宣读的形式,这种形式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和积极性,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其负面的作用。而体育游戏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有着极其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将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也具有着很大的优势。

(一)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

因为每个初中生自身的体育素质都参差不齐,所以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心态也是差别各异的。体育游戏的引入可以让初中体育的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为学生体育锻炼营造出一个丰富有趣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在愉悦的氛围下得到共同发展。

(二)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引入体育游戏的根本原理就在于把复杂枯燥的体育动作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度。同时,把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放中,对于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能力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来说,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具有广泛参与性

因为游戏的规则可以由教学者和学生共同决定,所以在体育游戏的过程当中师生处于一个比较平等的地位,这区别于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主体的特征,学生都可以广泛地参与进来,有利于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在课堂练习时的应用

适当地把体育游戏引入到课堂练习的过程当中,有利于教学者检验和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比如说在教学者讲完篮球的技术要领后,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如训练进度)对学生做一个分组,在进行运球训练时,同时进行抢断训练,在保障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各篮球小组进行公平竞争,以此来增加难度,增强学生对篮球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在下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比赛结果,竞争结果得分数最少的,收拾体育器械,通过奖惩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与兴趣。

(二)在课后拓展时的运用

仅仅是拘泥于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体育游戏在课后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度,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如说各种球类比赛、跳绳比赛、赛跑活动等等,既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动作,又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之间团队的凝聚力。但是游戏的组织不能以输赢为目的。教学者也要注意实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注重形式创新

教学者应当在对教学形式的设计方面注重形式的创新,运用各种新奇的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使本身晦涩乏味的理论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进而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与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结合

教学者要自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制更加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和调整。因为体育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多样性,所以教学者要对教学方式做转变,激发学生的兴趣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者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比如线下实践课、讨论课、开放性思考题等等的设置,结合现代化多媒体元素的使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复习难、考试难、掌握难”的问题。

(四)加大推广力度

虽然到现在为止体育游戏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但由于教育体制正在不断地深化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根深蒂固,初中体育的教学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游戏的引入也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教学者在对体育游戏的优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之后,也定然会主动地加大对于体育游戏推广力度。

(五)不断完善扩充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当体育游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时,游戏的种类、形式、内容等也注定会被不断地完善和扩充。教学者应当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和生理特点,开发设计出更多的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进而提升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从根本上使体育游戏能够助力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

结束语:

体育游戏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本文对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分析,对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能引发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为我国培养出新时代优秀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翔. 试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 (21):256.

[2]胡志勇. 试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体育时空, 2015, (24).

上一篇:金融法学论文下一篇:新闻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