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2023-03-01

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从绿色制造的理念内涵,及在课程设计中的贯彻实施方面作了有益探讨,将绿色制造理念和方法与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际结合做了系统叙述。引导学生从绿色设计开始,考虑产品的再回收再利用,最终实现产品的绿色制造。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绿色制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设计训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往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要求更多强调按照设计对象的基本属性指标进行设计,其设计指导原则侧重于产品的功能性、制造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而很少考虑设计与环境间的协调以及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将绿色制造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去。

1 明确绿色制造理念内涵

绿色制造的概念是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在1996年提出的。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先进制造模式,其内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均具有绿色性[1]。高校应走在时代前列,充当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先导。在高校课程中应充分体现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反应。将绿色理念引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来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传统制造与绿色制造概念间的区别,理解绿色制造的理念。传统的制造过程是: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它的弊端在于不重视制造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不考虑报废后的回收处理问题。而绿色制造强调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是将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加以同等重视的一种生态和谐的制造模式。绿色制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问题、环保问题、资源优化利用问题,它是这三部分的交叉和集成[2]。如图1所示。

2 在设计过程中强化绿色理念

传统制造模式是一个开环系统,而绿色制造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绿色设计处于绿色制造系统的上端,是实现绿色制造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绿色设计包含的要素有:整机设计模式确定;绿色材料和润滑的选取;各零部件连接关系的设计;机器的拆卸设计;采用新型制造技术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整机的绿色设计。

2.1 整机设计模式确定

在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突破传统串行设计模式的框框,在整机设计模式上采用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绿色并行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并行设计(Concurrent Design)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在设计之初就考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各项因素,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的一次成功率;模块化设计是以模块作为其构成单元,通过现有通用模块的不同组合,形成新品种,或者对产品中某个或几个模块改型,形成新品种。使产品开发速度和市场响应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极大降低成本,延长产品寿命。符合绿色制造的节约性原则。绿色设计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在设计过程中倡导学生采用CAD软件或Solidworks软件。建立CAD或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库,整合常用的通用模块,实现模块化设计。

2.2 绿色设计材料和润滑的选取

材料选择是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设计选材只注重材料的机械性能、加工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而忽略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因素。绿色设计选材重视材料与环境间的关系,并将资源的优化利用纳入重要考虑。绿色设计选择材料的原则应为:(1)优先选用储量丰富、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2)尽量选用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3)尽量选用无毒、无害和低辐射特性的材料;(4)为便于回收,材料上要标注出其型号、种类、等级等。节约材料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产品加工时采用成型制造技术可以直接或者稍加处理即可用于组成产品,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机器的绿色润滑也是绿色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的内容。传统课程设计多采用矿物基润滑油。由于运输、泄漏、溅射、自然更换等原因,润滑油不可避免地被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矿物基润滑油在自然环境中可生物降解能力又很差,滞留时间长,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500万吨石油基化学品进入生物圈[3]。因此在绿色课程设计中应让学生尽量选择干式加工或环境友好型的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干式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等[4]。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采用干车削、干磨削、干镗削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有待学生毕业后的研究与探讨。

2.3 绿色设计中的可拆卸设计

在课程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产品中各种不同连接关系和类型的拆卸特点,将可拆卸作为绿色设计的目标之一。拆卸性好的产品,在产品的装配、维修、检查过程中不易造成意外损坏;也不会因拆卸过程而导致损坏;可以回收利用报废机器中可以直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同时使不同材质零部件的能顺利分类,为回炉重炼提供方便。CAD软件或Solidworks软件可以学生实现在满足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和外形,组成产品的零部件材料种类尽可能少,采用易于拆卸的联结方法,拆卸部位的紧固件数量尽量减少。

3 将产品回收再利用纳入设计之中

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是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在课程设计中帮助学生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按照封闭循环的原则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产品报废后的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回收价值分析、回收结构工艺性与回收处理方法及回收经济性等有关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的充分有效利用[5]。在设计中建立产品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再利用的信息清单,对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做出绿色度等级标识;提供回收再利用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实用信息;让学生参与建立回收再利用信息平台和回收再利用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信息服务。

4 结语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特征,它的快速发展是以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给国家的能源和资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也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行绿色制造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因此,将绿色制造理念渗透于本科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张秀棉.绿色再制造—资源环境与经济效益巨大的工程[J].轻工机械,2006,24(2):1~3.

[2] Zhang Hua,Jiang Zhi gang.A study ofprocess route selection for green manufacturing.Proceedings of the l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ile Manufacturing,Advances in Agile Manufacturing,ICAM2003,523~527.

[3] 王德岩,徐连芸,常明华.绿色润滑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润滑油,2004(4):6~7.

[4] 何春燕,林朝平,机械制造中绿色工艺技术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5(2):72~73.

[5] 林朝平.机电制造业回收再制造系统[J].轻工机械,2007(7):114~116.

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顾名思义,就是在英语课程设计过程中,突出文化的传授,这里的文化包括:自然文化、社会文化、人文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等等。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也是英语课程的文化导入,在英语课程设计时,老师不仅仅要把听说读写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任务,还要适当地引入、导入外国的文化背景,以便于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语言文字,更准确地运用掌握语法句型。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入英语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学习到英语文化,掌握英语文化有利于了解异国风情,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爱国热情。

对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进行分析,就是对人英语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文化性分析,以此折射它的价值倾向。

一、课程目标的文化性分析

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编制也受课程目标的制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经济等活动的增加,原本的英语课程设计已经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必须对英语课程设计以重新定位,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英语课程的人文价值和人文性的了解。

1.重视英语课程的人文价值

通常情况下,英语是作为一种语言课程在学校进行学习,多数人只是把英语看成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这种思想过度强调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其实,英语课程的设置目的不只是作为一种语言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注重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人文价值,而现在的教学对这两方面内容似乎熟视无睹。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培养文化意识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说明了英语教学开始重视人文价值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不但注重语言的运用,更注重语言文化的背景和内涵,通过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的介绍,让学生在对英语的学习中正确理解词义和句型,并能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此外,英语课程设计时,还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学内容来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不仅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要培养对中文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通过英语文化了解本国文化,通过本国文化了解英语文化。

2.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的培养写进了英语教学的目标,把语言和文化放在一起考虑,充分体现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阅读时,要想真正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只知道文章的大概意思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吸收优秀的世界文化知识,也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记单词,读课文、写短文等等,强调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上似乎并不关心,长此以往,学生成为了学习英语的奴隶,而不去思考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形态等,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造成消极的影响。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把了解、熟悉英语文化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外国的经济、文化观念,科学评价英语文化,促进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融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不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的听说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书面表达等都作了规定,但对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课程内容的文化性分析

从狭义上讲课程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般意义上说,课程也就是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就要使用教材,如果没有教材,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现行的英语教材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照我国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编写的,它以英式英语为主,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及其相关文化和传统,编写的时候遵循实用性、实效性、文化性等。其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友谊、体育、休闲、时尚、节日、戏剧、宗教等等50多个话题。在课程设计上考虑到了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学生有实际意义,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但是课程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内容较少,其主要介绍了以英美为主的英美文化,而其他国家的非主流的文化介绍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地引导,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英语文化,把它们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通过英语文化提升自己的素养,增强社会主义荣誉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西方文化和中方文化的融合,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作用。

在英语课程内容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因为教材不仅要突出英语的实用性,还要突出英语课程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而教师也要努力挖掘教材,把课程的文化性突出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英语知识,又学到英语文化知识。编写者在组织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必须把英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运用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

三、课程教学的文化性分析

英语课程教学是检验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课程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促进学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能立足现实立足本国国情、是否注重文化性和语言性、是否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将决定着课程设计的成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狭隘的思想教育学生,而应该敞开心怀,摆正心态去讲解英语民族文化和背景,通过文化背景和知识,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态度。同时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领悟真实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释放。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力,使学生在文化理解和学习中实现对文化的认可和尊重。

在实际的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文化这一层面的内容重视不够,学生学习英语后在语言应用能力上有了提高,但是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却并未进步。由于长期深受母语文化的熏陶,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按照学习母语的思路进行学习,所以就形成了不伦不类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同学们创设适合英语学习的英语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英语思维、英語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英语文化的体验,更深入的理解西方文化。

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在对语言的学习时,也会相应地学习到这些语言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但是目前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顾不上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也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对国外的人文自然,民族习俗等进行了解,因此,英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通过各种媒体获得英语学习的机会。

四、课程评价的文化性分析

考试作为我国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致使学生在学校中的一切都为考试而学,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毫无提升。所以,在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时候,不仅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此,笔者对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题目进行文化性分析。

1.阅读试题分析

英语测试时,阅读理解是必考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往往考察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包括科技、文艺、体育、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方面,也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点对文化意识的考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可以看出,英语测试还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阅读理解考察的几乎还是语言知识,而且题目的提问方法也比较固定单一。我们认为,英语考察时也应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兼顾语言运用和文化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英语考试应尊重文化差异,克服跨文化交际面临的障碍。

2.书面表达试题分析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对教学有着指挥棒的作用。现行的课程标准就英语考试中对英语考试的题型、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的知识点做了说明,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如何通过测试题目体现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文化性,也没有提出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和目标。这方面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更多的国外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实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多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学习,把语言的学习和社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4] 黄远振.文化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04(12).

[5] 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3).

(責任编辑 陈国庆)

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试图对理工科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校专业特点以及学生需求,以二外韩语为例,设计第二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从而形成一套适合理工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设计方案。

[关 键 词] 理工科;第二外语;课程设计;韩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国际文化、经济、社交等多方面全方位融合的时代。这种国际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需要掌握一种外国语言的较高技能外,还需要具有另外一门外语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在全国各高校实施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非通用语的第二外语课程犹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然而,这类新兴课程大多数属于选修课,课时又少,且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很多都是参照文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和特色进行设计,使很多课程成了摆设,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二外语课程是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零起点外语课,近年来,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主流形势下,部分理工科院校的非外语专业也相继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第二外语课程,第二外语与专业外语在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目的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而非外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程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外语课程,具有更复杂的要求,必须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方案,从而更好地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

一、理工科院校第二外语课程现状分析

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开设了分别针对本科学员及硕、博研究生的第二外语课程,语种以俄、日、德、法、韩等为主,而实际的教学状况可以说是各校各异,既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也没有规定的教材及学时。以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典型理工科院校,本科无外语专业,目前开设了本科大学英语必修课,以及小比例的大学日语、大学俄语、大学法语课程。目前二外韩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针对本科学员开设了综合素质项目,名称为韩语俱乐部,30学时,选修性质,教师自编教材,以韩国语入门知识、基础语音、韩国文化等内容为主。针对研究生学员开设了第二外语选修课,80学时,教师自编教材,以韩国语入门、基础语音、基础语法、韩国文化等内容为主。基于以上现状,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师方面

理工科院校一般无外语专业,外语教师大多集中在大学英语课程,小语种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每门语种仅有1至2名教师,师资结构大多为年轻聘任教师,师资力量单薄,不利于教学、学术交流的开展,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环节,现在市面上的外语教材虽然很多,但专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第二外语教材少之又少,导致只能引用一般的第二外语教材,而这些教材普遍有难度大、内容陈旧、针对性弱、趣味性不强等特点,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模式方面

学时安排不合理,特别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学时太少,教学效果不明显;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手段不丰富,形式单一,学习氛围不活跃。

二、理工科院校第二外语课程设计建议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第二外语课对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加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国内外其他优秀院校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二)强化教材建设

為了适应理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编写专用教材迫在眉睫,建议教师团队总结本校教学经验,借鉴其他优秀专业教材,编写符合理工科学生知识需求的教材,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优化教材内容,注重视听说结合能力,增加实践环节,形成系统的第二外语教材体系。

(三)强化丰富教学模式

适当增加课时,提高第二外语课排课的比例,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每学期应不低于40学时,并连续修两年,针对研究生一年级开设第二外语必修课程,每学期不低于80学时;利用电教、音像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丰富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视、听、说等综合方面的能力;由教师组织开展韩语角、韩剧配音比赛、韩语广播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未来的发展形势下,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领域,都对学生的第二外语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理工科院校更应满足这些要求,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第二外语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教材等教学配套设施,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岳晟婷.独立学院第二外语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

[2]郑岩.高校第二外语教学策略初探[J].才智,2010(12).

[3]崔红男.浅谈韩国语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案[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9).

[4]刘树琪.理工院校第二外语语音教学漫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学报,1994(2).

[5]曹尚文.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努力把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提高到新水平总参某部政治部主任曹尚文的讲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S1).

作者简介:徐丹(1985—),女,汉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人,硕士,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应用语言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力学课程设计初探

摘 要:从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教学特点以及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及其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来看,建构主义教学论是新课程教学所依据的核心理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即将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围绕着提出驱动性问题、形成具体探究问题和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过程、独立探究、形成和交流探究结果,反思评价进行论述。其中以力学进行举例。关键词:建构主义 课程设计 力学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1.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这一认知建构过程常常是通过参与共同体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其中有些观点虽然过于激进,但对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1.2.1知识观。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他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准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1.2.2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1.2.3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 高中力学课程设计在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包括必修1、必修2)是以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为主体,学习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且力学课程占了高中物理课程的1/3,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力学也占了40%多,由此可以看出力学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在必修1中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研究方法和通过实验学习基本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作用。在必修2中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2.1提出驱动性问题在力学课程的学习中提出驱动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力学课程的抽象性决定了同学们的理解困难。那么怎样提好这个问题呢?就必须注意建构主义在“情境”上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的情态。只要注意这几点,那么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情境”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人们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2.2 实施探究过程在实施探究过程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科学探究的不同环节中,其难度是不同的。例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其探究的重点环节是学生通过设计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探究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其探究的重点是通过调查,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那么怎样在力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探究呢?老师需要做的是将力学规律、现象、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该介绍力学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力学仪器;结合所学力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性课题的研究。根据探究的不同程度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探究过程。就拿问题来说,学生可以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学习者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等。以《功率》的探究过程为来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拜访一位出租车司机,建构功率P、牵引力F和速度V的定量关系,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确立问题,使之为全班同学共同接纳,进入探究学习过程。2.3形成和交流探究结果,反思评价学会对所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并善于同他人合作与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学生评估的培养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自己对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进行评估。二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评估。老师应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学习探讨的氛围,鼓励他们能够把自己无论是成熟还是不成熟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消除他们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老师对于学生正确或者部分正确回答应及时表示鼓励和赞同,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应及时纠正,对于学生不够全面或缺乏深度的回答,指出其分析问题的不足之处,积极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应在这整个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即:学生易错的点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再次出错?针对这个结论是否还可以通过别的实验得来以及这个实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注重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总之,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应以此为中心思想,把握好尺度。同时在教学中也应注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这是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参考文献:[1]付俊贤,秦文孝.现代学校教育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0—81.[2]陈光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2008,(15、16):60~61.[3]何克抗,林君芳.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61.[4]王较过,白秀英.新课程教师读本物理[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90.

作者:赵建国

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实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教育模式

一 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学建模和与之相伴的数值计算方法已成为工程设计的关键工具。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依赖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观点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乃至人文社科领域越来越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值仿真已成为很多工程及应用学科人才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因此,一切科学和工程人员的教育必须包含数学和计算科学更多的内容。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坚持数学教学只讲理论、不讲应用的错误观念,教师以书本内容为主,枯燥的讲授数学的理论知识,致使数学教学的作用和地位日趋下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对数学学科领域的作用认识严重不足。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与教学重视推理过程,忽视实际计算;重视连续性内容,忽视离散型内容。这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应用严重脱节,教师在课堂的引导是盲目的,无法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受益于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及教师感受到了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这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高等数学课程中应适当增加实验性内容已成为共识。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在进行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尝试,也取得了相对良好的效果。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为未来高等数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人们看到,必须冲破传统数学教育观念的束缚,重新审视高等数学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目标,推进高等数学教育模式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虽然在一些学校中,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很多学生受益。但目前总体来说,这类课程还处于不断地革新和完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这类课程的

——————————————————————————

*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2013-5-220)、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改革课题(编号:XJG201215)

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目前,高等数学实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数学实验类课程是孤立于原有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之外的,实验内容没有和原有的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结合,没有真正的起到实验辅助教学的作用。(2)现有的大部分数学实验类课程的设计片面追求自成体系,遍地开花、内容臃肿,冲淡了这类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也使得很多专业不愿开设相关课程。(3)目前大部分数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完全由数学教师完成。对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采用了相同的实验设计,缺乏针对性,完全为了实验而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高等数学实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笔者结合自己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和相关教师探讨,认为高等数学实验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验课程设计应有侧重点

实验课程是辅助性的,是对原有高等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不追求自成体系,应集中在高等数学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高等数学原有的体系是经过多年积累的,实验课程的融入不应打破原有的体系结构,它应该成为“山路上”的风景,使人在“登山”的路上忘记疲惫,而不是成为山脚下的一处花园,让人忘记“登山”。

2.实验课程的设计应分层次、立体化

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缺乏直观的理解,抑或是学生不了解一些数学工具的具体作用,进而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实验课程的设计应重点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考虑。(1)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对一些抽象概念给予直观形象的描述;(2)对一些有着重要应用背景的概念、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学会通过软件计算相关的问题;(3)可以结合数学建模的内容,设计一些探索性综合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课程的设计应“因地制宜”

实验的内容应与专业相结合,不应由数学教师独立完成。以往的数学实验课完全由数学老师独立设计完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未来的应用领域。而这些方面对于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有着重要关系。因而在高等数学实验课程设计中,应征求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意见。

4.实验课程设计应有实效性

要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来设计高等数学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因而实验课程的设计不能流于表面,应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三 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案

1.教学内容

在保持原有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框架下,从三个层次设计高等数学实验内容。

第一,针对一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概念设计相关的演示实验,这一部分的内容直接嵌入原有的课堂教学当中,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直观认识,不需要增加学时。

第二,针对高等数学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围绕目前广泛应用的Matlab软件,设计一些实验使学生能够顺畅的应用数学软件完成诸如求导数、积分、傅里叶变换、解微分方程等的计算方法。这一部分的内容应结合高等数学理论课程的进程,以实验课形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对相关软件编程的掌握。这部分是数学教师能够直接完成的,相关专业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删减。这一部分Matlab基础教学和练习需要4~6个学时,高等数学相关的一些计算可以控制在6~10个学时。

第三,结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相关试题,以及和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综合性实验,这一部分课程可采用相对开放性的方式开设。教师在课堂通过2~4个学时讲述相关实验内容的核心模型,具体内容的完成可让学生课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最终完成。

2.教学模式

实验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除了演示实验外,更应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让学生在软件辅助下完成一些复杂的数学运算,处理相关的数学问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实验过程可采用分组的形式,而对于教学内容可进行分块处理,把思想方法接近的实验结合到一起来做。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协调,实验课程的安排应该围绕理论课程的进程来进行。

四 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正确处理学习数学基础理论课和相关软件使用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学习数学基础理论和相关软件使用的关系,需要时刻铭记实验课程是辅助性的,不能因软件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忽视对数学基础的学习,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数学软件。

2.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再好的方案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任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最终实验课程改革的成败。要促成教师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些长期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人员,尤为重要。新的教学模式对一些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掌握通用的数学软件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3.要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下硬功夫

近年来,一些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有人因此而否定数学实验课程。数学实验课程有它固有的优势,而实验中出现的某些弊端,多数是因为选材不当造成的。因此,要想更好地开展数学实验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的人不懈努力。

五 结束语

总之,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它已成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改革中一定要恪守一些基本原则,内容选择和方案设计要与实际相结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对高校从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提出了挑战,也为高等数学教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是笔者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获得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愿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

参考文献

[1]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1):9~11

[2]郭迎春.实验与教学相结合改革高等数学教育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8(3):76~77

[3]严士健主编.数学家谈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74~76

[5]丁卫平、李新平.基于数学实验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2):36~38

[6]堵秀凤、张水胜、李晓红.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内容的优化[J].高师理科学刊,2008(5):95~97

〔责任编辑:肖薇〕

上一篇: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机电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