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

2023-09-16

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IT业已经占据了我国市场份额的1/3。IT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短期内培养学生掌握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就成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重点。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较高,但是在教学中,高职高专院校依旧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鉴于上述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学校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实践或学科竞赛为教学方式,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实用性的专职技能人才。

2面向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面向社会需求进行计算机人才培养,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2.1 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面向服务和管理的、处于企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应用与维护知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当前教学的重点问题之一。笔者以为,进入大三,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更加偏重于应用,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如何对网络进行维护、如何制作网页、如何对网站进行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侧重于如何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对网络信息或者企业信息进行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学生,着重培养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造型的辅助设计。

2.2 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

在学校内部开展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将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学生切实掌握专业实用技能。

2.3 以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而言,社会对其要求更多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引入大量的实践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首先,在参观实践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就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计算机专业学习时没有目的性和主动性,通过参观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企业的需求,以改善当前被动学习的习惯。

其次,在应用设计实践方面,可以举办诸如学科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操作流程,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做出应急处理,并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再次,在多角色实践方面,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要求学生除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如培养学生应用B/S架构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办公管理系统等。

最后,在毕业实践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进行对接,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适应时间,拓展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或者依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帮助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上岗。

总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向社会输送高水平的实用性IT人才,缩短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理论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共存共赢。

参考文献:

[1]葛世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2]樊登焕.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与实践[J].民营科技,2011,(02).

[3]陈步英.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03).

[4]王应时.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2).

[5]李晓坚,孟庆波.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的探索[J].管理观察,2009,(18).

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更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各行业与企业的需求。本文从目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着手,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式与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农村职业学校要发展好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关键词: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职业能力

1 目前农村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民(包括县、乡镇一级人民)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着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都是从普通高中转型而来的,大多的课程设置仍是采用普通高中的传统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明显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发展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非常不利。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有很大部分农村中职学校是由普通高中学校转型而来的,没有自己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设置专业课程时忽视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忽视了高等院校与中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的差别,只会一味地模仿其它学校(高职院校或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对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没有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偏离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向。(2)师资业务素质相对较差。农村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普遍存种一种情况:专业教师只具备有本专业知识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对计算机各行业领域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欠缺了解或了解过于片面,在编制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只能根据自己简单的了解或借签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太片面或过于理论化,导致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与市场脱节,很难满足企业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2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现状

从计算机专业所从事工作性质来划分,计算机专业人才大体被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的专门人才、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份属于第三种类型。

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结构上来看,呈金字塔形,人才市场对计算机初级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较大。

从用人单位来讲,比较大型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的专业人才都要求很高,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用人单位的要求都相当高,一般要求具备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职位需要中低档的计算机类人才,中职学校则肩负着培养这部份人才培养的重任,因为企业对计算机的人才要求不高,只需要能适用于本单位的实用就可以了。企业尤其看重对学生在计算办公软件的应用、平面图形设计、计算机简单维护这几个方面的熟练程度。

因此,本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太高、太大、太全,应重视岗位技能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以对IT行业市场调查为基础,以该行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实施整合的课程体系。

3.1.1 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进行整合。

(1)分析计算机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不是很高,但对其职业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所以要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就必须先对从事该岗位所需具备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技能能力进行分析。(2)合理设置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尽量打造出精品专业,特色专业,这样才能在同级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3)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整合应以宽基础、活模块为方向。实践证明,以往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知识面不宽,再加上本身专业水平不够深,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前将职业综合化已经变成了了一种趋势,所以专业基础面加宽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再学习和转岗做好铺垫。

3.1.2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再根据该专业本身的特点进行设置。

(1)明确课程改革的思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必须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路,新生刚进校就可以带领他们参观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培养他们对本专业业务的感性认识。课程安排时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尽可能传授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2)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具有灵活性、工学结合的特点。一是灵活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而非只掌握学习的结果,因此在考核时要注重考核的是学生现场应变能力。二是工学结合性。专业课程的部分课程可以在企业或者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完成,但在培养方案中要明确规定该课程的考核形式和地点。

3.1.3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设置

(1)核心课程内容改革。要跳出传统课程学科设计的理念,根据计算机专业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大赛和知识培养,把技能训练的任务纳入到主要的教学工作中,整合课程内容。(2)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送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可以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考核。

3.2 以计算机行业的具体业务为核心,以参加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手段,建设综合实训课程。

3.2.1 实训课程的内容

从专业岗位的设计来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比较适合建设“计算机软硬件维修实训”、“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平面处理软件”、“简单局域网的搭建”这几个模块,分别建立相关模块的实训基地,编制每个模块的实训课程内容。

实训内容的安排要突出系统、实用、规范、灵活应变型的训练。通过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各种操作技能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2.2 建设实训课程的方法

(1)建设实训课程可以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让专职教师去企业实习、调研、收集企业的业务制作流程和技巧,也可以请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实训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如“简单局域网搭建”可以由本校专职教师在模拟实训基地中进行简单局域网的搭建,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实习。(2)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开展“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和组织专业学生参加“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等契机,鼓动学生自觉主动参加实训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我们农村职业中学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虽然各所职业学校在区域分布、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行课程改革的措施也存在差异,但进行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相同的,都是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然后再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宗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会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邱永渠.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9.

[2]姚元方,单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第3篇

自2004年我校招收大学本科学生以来,作为热门专业之一的计算机专业,也成为了我校主要重点专业之一。

但面对21世纪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中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变化,高校扩招后自然出现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的招聘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经验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就使得原有教学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弊端开始显露。

引发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学主体(即在校学生)整体状况的变化。

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主体是被称为“80后”的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占绝对多数。这一代的大学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长,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使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从小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正规教育,而且思想活跃,接受与学习能力强。但是,这一代的大学生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许多学生从小在比较富足的环境中成长,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长辈过度的呵护,生活一帆风顺,走的都是父母和老师事先安排好的道路,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制力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追求学习的能动性不强等。

学生主体状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与方式的选择。

以我校已毕业的2004级和即将进入大四的2005级为例,有许多学生存在有对计算机专业缺乏兴趣的状况,有的学生打算毕业时转行,有的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忧虑。有不少学生抱怨:我们都到了大四年级了,还对计算机的一些实际应用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具体的反映就是实践活动不够,动手能力需要加强。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我校存在,事实上,其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情况也大致相同,这种状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由于我们交大城市学院是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所以这种现状应更加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高校采用的是通过全国统一进行的高考选拔学生的体制,为了让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家长为此是“不惜花费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的成绩好。在这种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中国普遍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学生在这种强制性的潮流面前,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其心中的反抗心理是不难想象的。

从小学到高中,家长和老师几乎为学生“包办”一切,甚至包括为他们选择所读的专业。我是2004级403班的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是出于无奈,是由于家长或学校所开专业造成的,自己并不喜欢,但没有办法改变;部分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出于“喜欢计算机”。事实上,说喜欢计算机的学生中,大部分只是喜欢互联网,喜欢游戏,觉得计算机“好玩”,是个热门专业,就业后收入高,真正了解计算机专业内涵的学生是不多的。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盲目的。这就为日后出现的问题打下了伏笔。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些规范模式。从各门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看,大都要求对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这是一种以培养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这种教学体制确实培养出了许多计算机人才。可是针对社会扩招后和我校的现实情况现都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由于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原来可以比较密切的师生交流现在难以为继,出现了基本为上百人的大课,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加之我们交大城市学院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办学宗旨,这种教学模式显现出了它的问题。

为了快速地补充师资,各高校大量将计算机专业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直接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教师的平均学历指数虽然上升了,但总体平均的水平并未随之有相应的提高。反过来则有下降的趋势。新进的教师中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或没有业界经验,因而在教学中也只能从“理论”到“理论”,难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是“纸上谈兵”,其结果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理论课打掉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其它传统的学科不太一样,其实践性非常强,许多重大的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创新都有一定的应用背景,是由实践推动发展的。

目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于偏重理论基础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显得比较弱,结果实践能力的匮乏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当他们想到毕业后所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其忧虑甚至恐惧的心理是可以想见的。由于大多数学生过去的生活一帆风顺,缺乏足够的人生经历,挫折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挑战,有些学生就采取了逃避的态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IT业是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快速发展的整个行业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几乎所有的IT企业都“求才若渴”,在招聘上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却痛感要找到一个合乎企业要求的人才是如此地困难。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据报道,2008年大学毕业生无法当期就业的比例将还会加大,在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仍非常低的中国,在经济快速成长制造出大量就业机会的时代,在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很大的IT业,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居然成为了一个问题。

大学应服务于社会,应为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现状表明:我国各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作为当前最大的为IT业提供人才储备的大本营,其教育成效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可渴求。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高校计算机本科教育面临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是:大学计算机教育是要培养计算机行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科学研究者,还是要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本科教育的主体是—大批入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知之甚少的学生,因此应实事求是,走“大众教育”这条路,以培养业界合格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满足业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之上,给少数优秀的学生以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根据我们的观察,我校的在校生经过几年大学学习,以2004级为例,其真正喜欢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例较低,大多数学生的状况都是“不能说讨厌,但也不是喜欢”,居于一种无奈或茫然的状态。通过与一些成绩不理想学生进行沟通中,发现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计算机,多由于所学理论课程枯燥无味、脱离实际而导致。在现有教育体制之下,这些学生几乎不可能有机会转换专业,他既不喜欢所学的课程,但又不得不学习,教学效果差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这些认为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是不是真的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体系能否帮助学生培养出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在兴趣面前,各种枯燥的理论也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培养学生兴趣就是实训。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实训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兴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注重持续性,由浅入深,组建团队协作的学习与实训环境。

在整个实训环节中,教师起着一个关键的引导作用。

学校是江河湖海,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小鱼跟着大鱼游,小鱼在游的过程中也成了大鱼。

在计算机教学而言,游就是实训。实训包括科研实训与开发实训。对于计算机本科生教育而言,应以开发实训为主。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课学习与开发实践的关系问题,处理不好,会顾此失彼。

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理论。

例如:比较抽象的《软件工程》课程,大部分学生学完了课程之后,对软件工程在一个真正软件项目的的实际应用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样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就不可能透彻,若遇到实际软件项目该如何操作,则可能更是束手无策。我们针对《软件工程》课程,开设项目实训课程,采用实际项目作为实例,使得学生对软件工程在项目中的应用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同时对所学其它课程内容(例如:Sql Server、C#、NET课程)也进行了综合演练,同时加大了团队同学之间合作意识训练,同学对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可以将计算机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训践的关系比喻为“珍珠与项链”关系:可以把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理论课比喻为一颗颗的珍珠,而实训就是那根将珍珠串成项链的丝线。一串项链的价值,大于单个珍珠价值总和。

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实训。

计算机教学实训环节的实施建议

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压缩必修课的数量。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大学二三年级安排的必修课太多,而且许多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并未摆脱高中教学那种满堂灌的方式,加上大量的闭卷考试,这实际上是鼓励学生为追求高分而死记硬背,无利于学生培养出真正的能力。学校应减少专业课的闭卷考试,而采用课程设计、上机考试、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增大开放式课程考核的比重。然而,采用开放式课程考核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抄袭问题在目前的学生规模之下难以避免,另一个出现的问题是评分主观性强,尺度难于把握。一般来说,对于实际开发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他们是欢迎采用开放的考核方式的,其余的学生则更希望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这一点是我们要注重把握的。

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涉及相当广阔的领域,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课程安排上不能软件硬件课程一起上,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在短时间内安排多门难度较高、抽象复杂的专业课(比如三年级学生一个学期要学七八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绝大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大量的知识,其结果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实践去逐步地消化这些知识,将这些课程煮成了“夹生饭”。我们认为应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提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和教师为学生选课提供足够的指导与帮助。在这点上,国内许多大学都先后实施了本科生的全面选课制。

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具体的知识易于掌握,而要掌握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就遵循从简单具体再到抽象复杂的认知规律。

那么,应如何安排实训环节,让实践渗透到计算机专业四年本科的教学体系中?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与教育专家共同探索。

就我看来,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式:

计算机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实践的内容主要是“用”和扫盲阶段,即让学生使用现成的各种软件工具培养兴趣,并和他们正在学习的理论课程结合起来。比如: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通常都需学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时可以同步开展学用数学工具软件的教学实践。又比如,C语言是许多学生第一门学习的高级语言,这时可以同步安排LINUX操作系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在LINUX这种C语言最适合的“原生环境”中编程,直接拉近学生与现代软件开发技术前沿的距离,并为以后学习《操作系统》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专业二、三年级,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个主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在目前而言,Java和C#是两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开设Java或C#/Visual Studio等课程,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或硬件设计)技术,不让其与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脱节,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出基本的开发能力,为他们接触到更抽象复杂的课程(比如《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等)时,让给理论有一个落脚点,就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

除了在课程安排上要注重突出实训,另一个也很有效的教学环节就是促进团体学习环境的形成,可以尝试组建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创新基地、各种专业兴趣小组等,一旦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氛围,于正常的课程教学之外,这些组织对学生能力的增长帮助尤大。

在创建团队学习与实训环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采用从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书院体制,形成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总之,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进行必要的变革,不进行这种变革,就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不管对国家还是对学生个体,都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在这一变革中,大力加强实训环节在整个计算机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将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陕西西安

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第4篇

1 中职学生成绩考核的基本出发点

有人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由于在传统的学习上的反复的所谓的失败,备受社会、家长、老师的冷遇和歧视,自卑感强,对学校、老师、学习非常的冷漠和排斥,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肯定来激起学习的信心。这时让每一位学生感受自己是被重视的、被爱的,进一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的评价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于此目标,对于不同程度批次的学生就要有不同的评价起点。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增减专业课程模块,或增减同一模块的要求,来达到目的。什么时候增减,我的主要依据是二八原则。即只有20%的同学掌握的好的时候得考虑减了,只有20%以内的同学掌握的不怎好时得考虑增了。

2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全方位

首先、考核内容的全方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是有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的考核,还有实训课程的考核等。对成绩的得出要更全方位些,一定不能只凭一张试卷或仅凭技能成绩等。我的具体做法是,100分制中分为平时表现分(30分),项目实训分,作业分,期考测试分等,每个模块都占一定的分值。每个进入职专的学生先假定为优秀生,表现分每人都可取得优秀30分,以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减。技能测试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一般15个模块能做10模块就拿到满分。最后所有模块成绩综合才是课程总评分。这样可以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其次、考核主体的全方位。考核学生不是为了甄别、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考核、小组考核、教师考核、企业考核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处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体现自身价值,就会积极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这里所说的企业考核是有一定实现意义,实际操作并不难实现。既可以采用学生在实习、实践时企业对学生相关专业能力的考核成绩,也可以采用在校仿照企业模式进行实践时对学习的考核成绩。

3 考核标准的适应性

首先、不同的知识模块适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试卷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像计算机组装类重点应考核学生的会与不会,而不是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知识点的记忆。

其次、同一知识模块在不同专业学生中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如《网络基础》课中网线跳线制作,同样成绩对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求比多媒体专业学生的要求高很多。

4 评价标准的层次性

首先、考核对象的层次性。全班同学就一个统一标准,看起来非常的公平、合理,但就中职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就有些偷懒的“嫌疑”了。中职学生是无需通过入学要求的,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上都存在太大差异。对于部分层次的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一些理论知识,或一些技能性的知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它同学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而他们却无法通过。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部分是由教师自行考核,没了义务教育中评比的压力,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更高了,同时也就有了对同学分层次考核的环境。

其次、考核内容的层次性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息息相关,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密切跟随行业、企业的变化而变化。做为教育指挥棒的考核标准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基本可以把教学内容分模块,模块分单元。而模块与单元分成基础知识类、基本技能类、专业技能类、综合实践类、拓展类等。这样一方面为我下一轮课程的调整提供方便,只要部分内容模块或单元做调整即可。另外不同模块对同学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基本技能类要求每个同学完成考核。综合实践类以小组为单位,只要小组任务完成,小组中每位有参与的成员都可以得到成绩。

考核的层次性不是随便或随心所欲,专业教师应该首先把考核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被评价的地位,从而注意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同时专业教师对专业内容要有很深的理解,紧随社会、行业的需求,精心准备模块单元内容并针对当前学生实际进行分层要求。

5 考核手段的多样性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可以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笔试、机考、项目实训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既考核了知识掌握的水平,又考核了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还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像《网络基础》类型的课程侧重考核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多样化的考核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优良学风,而且由于考查的点多面宽,得到的总评成绩将更加客观,不仅体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也体现的养成教育重要性。

6 考核的过程性与教学网站的建设

在评定学习成绩时应侧重于过程考核,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避免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过程性的考核不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第一个原因是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部分利用网络机房进行上课、实训。开发一个教学网站辅助教学有先天优势。其次明确规定了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及评价项目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是距大的,也方便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

网站对考核的过程性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网站对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实时展示功能,在线考试功能,作品、素材上传功能,交流沟通功能等。利用教学网站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总之,只要我们秉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材的思路去探索素质教育。发挥好考核这根“指挥棒”的功能。改变思路、改革考核,中职教师就能多些成就感,少些无奈感。

摘要:中职学校的考核朝面向综合能力的考核及强调养成教育的考核进行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功能,全面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适合需要的高技能高质量的人。

计算机专业课程范文第5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伴随素质教育的开展, 现在各个中学里都已经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 都是从基础学起, 都在重复学习windows、office的基本操作。因此不仅仅是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轻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思想, 认为本门课程没有新东西可学。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除了要求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和操作外, 主要任务是进行平台能力教育, 即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内容应当包括当今主流系统软件平台和建立在平台之上的常用应用软件。应强化操作系统基础、网页设计基础、Internet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弱化Windows和办公处理软件的操作。改革课程内容结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中心目标, 作为计算机的入门课程,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从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入手, 除了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收发等基本内容外, 引导学生课外自学一些网页制作技术, 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等等, 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上应由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增加网络使用与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 (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 、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并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增加教材中少见、而学生需要掌握的其他新知识 (如常用工具软件和常用设备的使用等内容) 。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 任课老师还应分析就业需求, 精心提炼教学内容, 应以学习应用知识为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是计算机理论人员或科研人员, 而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 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是计算机应用人才, 而不是计算机专门人才, 这两者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不同的。如果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沿着计算机专业的方向发展, 不仅失去了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 培养出来的人, 还可能理论与应用都不行。按照这样的认识,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例如, 目前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 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从二进制讲起, 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应当学习必要的二进制知识, 但是不问对象就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很难说有这个必要。应该说,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 应当按照应用的需要和类别来设置层次和组织课程, 而不是按照计算机科学的体系来设置课程。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体来说, 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 要着眼于人才培养, 要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计算机+投影屏幕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 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 教与学关系还是“你教我学”, 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现在的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时间,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发挥教师提供引导、提供学习方法、提供学习资料的作用, 让学生主动学习。具体在教学中可以引如下的教学方法。

(1) 针对教育差异, 因材施教。虽然大部分学生之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基础操作, 但可能难免会有很少的几个学生之前没有学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或者只学过简单的开机关机, 对计算机操作掌握程度不一致, 对这一小部分学生, 还是要区别对待。

(2) 根据教学内容, 分模块, 每个模块采用案例法教学。比如: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等模块, 一个模块采用多个案例来讲解, 但案例的选取尤为重要, 最好选择贴近实际生活, 并能囊括本模块知识点的案例。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可以把模块知识点融会贯通。

(3) 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前应先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 精心设置各种问题, 问题的设置必须体现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 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 提出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教师在讲解问题时, 不是简单地给出问题的解答过程跟结果, 而应该采用启发、引导方法, 让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 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合作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终解决, 这样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也可以培养他们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精讲多练, 加强实验指导, 转变教学理念, 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情境, 引导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 其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 同时也是主动参与者。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往教学形式大多是教师在固定的场所, 利用简单的工具 (如:黑板、粉笔、投影、电脑) 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 受到场所、时间及心理因素的限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传授知识的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投影仪、幻灯机到广播电视大学, 如今又出现了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 这种教学形式, 保留了广播电视大学的全部优点又增添了新的功能。教师可以将讲课过程的实况在网上发布,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学习任何内容, 而且可实时的与各地教师进行交流,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热情。

4 考试模式的改革

目前, 很多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考核都采用期末机考形式来判断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 可是这种考核形式有违计算机本身的应用规律。高校教育应当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树立以“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考试观念, 注重学生平时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考试模式可改为以实际应用问题的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及动手能力为考核内容;以平时出勤纪律、平时上机作业、模块小测验、期末上机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得分相加为期末总成绩。平时出勤纪律的考核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平时上机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基本内容, 加深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熟练操作, 提高操作技能;模块小测验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 根据作业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设计, 使学生在独立解决一个完整问题的过程中, 综合运用和发挥所学的技能,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侧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期末上机考试着重训练学生独立的上机实际操作能力, 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水平。

总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形势, 还要从学生的就业出发, 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他们的一个工具。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以及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改变这一现象, 在教学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以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使计算机成为他们得心应手的工具。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柯速约.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性[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1 (3) :50~52.

[2] 刘卫国.当前深化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论文下一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