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范文

2024-04-18

当代科学范文第1篇

《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及发布稿审稿会议召开

3月23日,学科发展综述及2012学术建设发布会发布稿审稿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综合卷》编写组专家、部分学会代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和学会服务中心的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随后,会议围绕学科发展综述及发布稿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集思广益,在对学科发展综述及发布稿给予基本肯定的同时,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对内容架构、素材选择和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会议还就后续的修改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各位专家在会后提供修改意见,并补充提供本学科发展规律和态势。

中国科协召开专家记者座谈会

畅谈科技期刊科学道德建设

4月5日,中国科协召开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专家记者座谈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林业科学》常务副主编、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清华大学出版社副主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颜帅等出席座谈会。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参加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座谈会。与会专家就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科学道德存在于科技界的方方面面,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展示与交流平台,科技期刊在科技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专家认为,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科学道德教育,从学术道德层面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建立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从制度层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科技期刊也要加强审稿把关环节,共同推动学术道德建设。与会专家与记者围绕科技期刊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中的作用以及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维护科研诚信、培育良好学术生态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全国学会2012年度科普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

2012年3月30日,全国学会2012年度科普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158个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领导及科普工作负责人,中国科协科普部、学会部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各科普直属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学会学术部决定,对在2011年度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中国化学会等32个单位给予表扬。并希望各全国学会以受到表扬的学会为榜样,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切实担负起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科普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新贡献。参加会议的领导向受到表扬的学会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徐延豪在讲话中指出,科普工作是一个国家的长远大计,是国家发展重要的基础。中国农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气象学会的代表在会上围绕创新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志愿者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本研讨会召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塑造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学风严谨的良好社会形象,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支持部分高校以排演话剧或歌剧等艺术形式,重点宣传一批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经与教育部和相关高校充分沟通,综合考虑学科领域、地域分布和基础条件等因素,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所高校为“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2012年试点单位,分别排演邓稼先、王选、竺可桢、钱学森和李四光五位科学大师的剧目。五所试点高校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校领导亲自挂帅,协调校内资源,成立精干的工作队伍,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工作人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与会专家对“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一致认为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既是在校园弘扬科学精神、树立大师楷模、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话剧艺术在高校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还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专家纷纷表示,将大力支持工程的实施,不遗余力地为高校创作剧目提供指导和建议。在听取各高校汇报和专家意见后,王春法强调,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首先要找准宣传点,找到科学和艺术交汇的闪光点,让它能在广大学生中、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其次,要深入挖掘科学大师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在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内心喜悦、在实验探索中的苦恼和痛苦,以科学家独有的情感打动人;第三,要把握科学家的科技特点,在创作剧本、情节设计、表现形式和舞美设计等方面应该突出科技特点,能够教育、引领学生;第四,要把“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做成精品、成为经典,让每一代新的大学生都能看到这样的精品,接受精神上的洗礼;第五,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使科学家形象得到师生、亲友和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要能够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深入开展

2012年3月21-22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在合肥召开“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工作研讨会”。会上,各个课题组就学术谱系的研究进展、主要发现和研究规范进行了研讨交流。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袁江洋负责的化学家谱系研究课题组,梳理了化学学术谱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传承关系。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田洺负责的遗传学家谱系研究课题组,结合其研究的体会指出,师承谱系是人的谱系,学术谱系是观点的谱系,这就是科学的传统。由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胡化凯负责的物理学家谱系研究课题组,通过中国高能(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学术谱系分析发现,在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带领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物理学学术传统。由北京大学教授张大庆负责的医学家学术谱系课题组,以系统梳理中国当代医学家的学术谱系为主线,着重选择有代表性的医学家团体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谱系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钝负责的数学家学术谱系课题组,对中国当代数学家的学术谱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他课题负责人也就学术谱系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既充分肯定了研究成绩,认真总结了经验,又提出了思路和设想,达到了交流研究心得、借鉴研究方法、提高认识的目的。目前,中国科协已启动实施了物理学、医学、化学、数学、生物学、遗传学等12个学科的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对于梳理相关学科在中国的创立和建制化以及与国外典型科学家学术谱系间的比较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意在通过对学术谱系的研究,探索中国科学传统的形成与延伸,准确把握未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主要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科学大师成长的规律。

2012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举行

4月10日,2012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发布了2011-2012年度我国空间科学等23个学科近年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发布了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2011年的发展状况。中国科协副主席、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李静海院士介绍了2011-2012年度学科进展情况。他表示从近年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战略关键,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智力支撑。2011年中国科协组织有关全国学会分别对空间科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学科发展研究,完成23卷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以及《2011-2012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共计近800万字。这23个学科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基础学科,也有紧密结合生产的应用技术学科,特别是今年增加了4个发展较快的交叉学科,加大了对交叉学科的支持力度。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陈运泰院士介绍了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2011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注重提升学术质量,在国际重要数据库的影响力指标进步明显,国际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证报告显示,43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学科排名位居第一,在61个学科分类中占70.5%;35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位居第一,占57.4%;40种中国科协期刊综合评价总分在本学科排名第一,占65.6%;其中有26种三者同时排名第一,占此类期刊的72.2%。在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有66种来自中国科协学术期刊。在“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文章”中,中国科协有54种学术期刊68篇论文入选,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自2006年起,中国科协建立了年度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迄今为止,中国科协先后组织94个全国学会开展了91个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编辑出版系列学科发展报告155卷,发行30余万册;先后有1.3万名专家学者参与了学科发展研讨,有7000余位专家执笔撰写学科发展报告。经过6年的实践,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已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趋势分析及其中蕴涵的鲜明学术风格、学科文化,逐渐显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受到科学共同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得到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的关注,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山西省领导要求科学素质工作见实效

3月27日,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由山西省副省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平主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21个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各市分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副市长、秘书长、科协主席,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列席会议。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对做好2012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要加强协作,完善机制,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再上新台阶。会议总结了山西省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扎实有序推动科学素质工作,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服务主题主线,大力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活动;深入基层,贴近公众,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完善机制,加强督导,狠抓落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科学素质工作。

黑龙江海伦科普大集送科普惠农大餐

3月28日,以“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建设同行”为主题的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科普大集暨省农业科技致富套餐配送工程启动仪式在海伦市体育休闲广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绥化市委宣传部,海伦市科协、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17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及绥化市委、市政府和海伦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出席开幕仪式,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来自省农业部门的科技专家、全省各地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大王及绥化市农技协代表和农民群众共3万余人参与了现场活动。出席启动仪式的省、市领导向绥化市科普大篷车“走乡村、进社区、入校园”科技万里行服务队授旗,向24名全国和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奖单位、个人颁发了奖牌。活动现场设立了科普宣传咨询、科普专题展览、科普大篷车展教、科普互动剧场表演、农民工招聘咨询、义诊和健康咨询、农业生产资料展销区、绥化市优秀农技协产品展示区、海伦市农技协科技助残“农技农资一卡通”发放区、海伦科普文化产品展区、海伦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示区等11个展区。本次大集除了在现场集中举行科普宣传活动外,还举行了千名农业科技大王进万家携手致富、科技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科普专题报告会等活动,为广大城乡群众奉献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大餐”。

陕西:支持应急管理学会的成立和发展

以提升应急管理科研和实践水平为宗旨的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于4月6日正式宣告成立。当天下午,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委员会发来贺电,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表示祝贺并发来书面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王澜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振江,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严鹏程、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牟怀岐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或致辞。陕西省级有关部门领导、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娄勤俭在书面讲话中指出,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将为陕西省应急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王澜明表示,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的成立,为应急管理研究增添了新的力量。罗振江认为学会的成立眼光远大、恰逢其时,并结合省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制定的《陕西省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希望学会加强跟踪研究和宣传,为陕西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牟怀岐期待作为省科协所属自然科学学会大家庭新成员的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为促进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工作实践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高小平及国家应急管理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学会等方面负责人也分别就加强应急管理研究合作作了致辞。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提出,要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中国不同类型组织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与标准,同时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

辽宁:营造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4月7日,第27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沈阳举行。辽宁省委副书记夏德仁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27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夏德仁代表辽宁省委对第27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沈阳市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给予了肯定。他在讲话中表示,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已有20多年历史,已经成为辽宁省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活动,成为贯彻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建设的有效载体。多年来,辽宁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为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推出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为全省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夏德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和支持青少年教育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要求广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神圣使命,锐意创新,乐于奉献,扎实工作,大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造就千百万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开幕结束后,夏德仁等领导和专家一同参观了创新大赛的参赛作品,观看了航模比赛,与参赛选手亲切交谈,鼓励青少年“努力创新、勇敢实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山西省委书记称赞科普惠农绿色通道

当代科学范文第2篇

1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当代药物科学》的必要性

1.1 开设《当代药物科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代药物科学》课程系统介绍了当代药学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内容丰富且比较浅显, 适合全校性文理学生选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药学的基本知识, 也让学生明白药学的责任、任务与社会意义, 培养职业的使命感, 受到科学与人文素质的教育。

1.2 开设《当代药物科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专业的交叉越来越多。推行通识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学习公共选修课程, 对今后的深造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药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制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拘一格的人才, 越来越多非药学专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制药行业中来。通过《当代药物科学》的学习, 对制药行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 对学生今后从事制药行业相关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 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好外语的同时, 又对药学知识有所了解, 在从事药物的进出口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1.3 开设《当代药物科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制药行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我国药物科学的发展总体来讲比较滞后。目前, 我国医药产业年销售总额, 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大的制药公司的规模[2]。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转变医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 国家在医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高校中开设《当代药物科学》, 普及药学通识教育, 让更多学生了解药物科学,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医药行业, 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当代药物科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和特点

2.1 提供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

《当代药物科学》选择吴春福教授编写的《药学概论》作为试用教材。该教材是一部面向药学本科生的药学教育先导性教材。由于该教材是药学的入门教材, 受教学生不需要太多的药学基础知识, 因此也适用于非药学专业的学生[3]。《当代药物科学》以《药学概论》内容为蓝本, 为学生系统讲解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物制药与药事管理学等药学相关内容, 提供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由于《当代药物科学》面向全校学生授课, 要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基础以及不同能力学生的理解水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 讲授力求深入浅出, 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授相关内容。对一些生涩难懂的知识要加以删减或用更形象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

2.2 内容选择贴近生活

《当代药物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现实生活。讲课内容由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开始, 引申到科学知识。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讲授药物代谢动力学时, 由现实生活中, 不同的药物每天服用的次数和剂量不同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开始, 引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的内容。这种引导学生由比较熟悉的事物一步步走向一个未知世界的方法, 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

2.3 教学内容反映科学发展前沿

公共选修课程在介绍常识性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要把本学科前沿性的知识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介绍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以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例如, 在介绍中药相关内容时, 既要介绍中医中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要让学生知道, 我们国家的中药研究比较落后, 我国的中药产品在国际中药市场仅占3%[2], 引起学生的危机感。然后, 讲授中药研究的新方法, 新技术等比较前沿的知识及中药现代化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国家中药的发展方向,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科研创新精神。

3《当代药物科学》采用的教学方法

3.1 设问式开讲, 启发式教学

课堂开讲好比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好的开讲具有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唤起求知欲、启发思考的作用[4]。在每次讲课开讲时先提出几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 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药剂学的时候, 开讲就问学生什么是药物的剂型, 常见的剂型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跟老师的讲解内容产生共鸣, 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 在介绍药物的体内过程时, 提问学生, 口服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会有什么变化, 启发学生对药物在体内的过程进行了解。

3.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是以案例分析为核心, 由学生充当课堂主角而教师只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这种教学方法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非常适用。例如, 在讲授药剂学部分的靶向给药系统时, 给出一个癌症化疗的副作用的案例。在介绍靶向给药系统之前播放一段化疗引起头发脱落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副作用, 靶向给药系统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进而引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校开设《当代药物科学》公共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当代药物科学》开设的必要性、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当代药物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曹颖.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 2006 (1) :75~78.

[2]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医药产业形势严峻[J].中国医院院长, 2006 (11) :10.

[3] 吴春福.药学概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4] 宋明, 李时.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1) :148.

当代科学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卡通”潮流,这一现象是在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需要立足本土文化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成因;文化思考

1 引言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市文化和青年文化的兴起与更新,使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加快了其文化转型的步伐,而在这一文化转型的浪潮中,“卡通”潮流无疑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之一。这主要由中国陶瓷艺术新生力量主导的陶瓷艺术“卡通”现象而影响的,但由于其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文化,既是一种流行文化,也标示着中国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而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

2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概述

近年来,随着创意陶瓷艺术的快速发展,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日渐增多,蔚然成风。从事“卡通”陶瓷艺术创作的大多为年轻一代陶艺家,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流派,也从未在艺术理论上进行铺垫,但却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这些大多数为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陶艺家,所创作的“卡通”陶瓷艺术,或雕塑、或彩绘等来表现漫画卡通形象,表达着完全不同长辈的审美趣味与气质。

“卡通”化陶瓷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承载着年轻一代的美好理想,简单、亲切而充满童真。“卡通”陶瓷艺术绝大多数为人物和动物题材,许多取材于中外各种动漫和儿童读物,也有不少是陶瓷艺术创作者的独特创造,人物形象多夸张变形,有趣可爱,既有颇具时尚感的形象,亦有如中国戏曲、民间玩偶类同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形象,具有一种虚拟的游戏场景。

虽然“卡通”陶瓷艺术作品从表面上主要追求一种天真愉悦的童趣,但实际上其含义绝不止于幼稚的视觉快感,更不是对儿童生活的追忆,而是同时在表达着创作者的迷惘、痛苦、压抑等个人情绪,充满了叛逆精神,因而其实际思想内涵远比人们想象得要丰富。“卡通”陶瓷艺术作品普遍色彩明快、造型单纯、气氛热烈、充满活力,抛却了使命、责任等具有沉重感的字眼,具有脱离现实世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卡通”陶瓷艺术作品兴起时间不长,尚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具有明显的实验性特征。“卡通”陶瓷艺术并没有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因为每一个“卡通”陶瓷艺术创作者表达的均是其个人的卡通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人化特征,是完全意义上的向内视角。不过,虽无明确发展方向,但从整体而言,“卡通”陶瓷艺术更多追随的是包括欧美、日韩等在内的西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缺少必要的原创性基础。

“卡通”陶瓷艺术虽然已经颇为兴盛,但与创作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学术冷,几乎没有专家学者关注到这一现象的存在,使之长期处于“非主流”的尴尬地位,这显然非常不利于“卡通”陶瓷艺术身份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青年一代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成长。

3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成因分析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卡通漫画开始在中国少年儿童中风行,中国的“新人类”以及“新新人类”或曰“卡通一代”开始出现。这批主体为70末至90后的“卡通一代”的成长年代浸润于卡通漫画流行时代,“卡通”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卡通”一代已经成长并活跃于陶瓷艺术舞台,其在部分作品中引入卡通形象,以此来追忆和寄托自身的“卡通”情结,从而成为当代“卡通”陶瓷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创作群体的形成是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最关键因素。

“卡通一代”所成长的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稳定和谐的,与前代相比,没有经历过多少严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伴随着各类西方动画片、电脑游戏成长,因而也缺乏如父辈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厌弃世俗道德束缚,被称为长不大的一代或者是拒绝成熟的一代,其内心充满童真童趣,不大关注或无力表达重大主题,而是将更多的艺术创意视野专注于社会流行时尚当中,这其中即包括卡通动漫,这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当代整个社会审美倾向的转变,创作审美趣味的社会转型亦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之一。

青年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而传统陶瓷艺术高、大、上的形象以及价格使许多年轻一代敬而远之,而以卡通形象示人的陶瓷艺术作品则给年轻一代带来亲切之感,易形成打动其心弦的魅力,而相对低廉的价格亦使年轻一代能够负担消费。因此“卡通”陶瓷艺术作品具有无限的市场开发前景,市场化和商品化无疑也是促使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80年代,传统文化处于极度缺失的状态,这也使得新时期青少年在传统文化修养上相对缺乏,使之不需要背负任何传统包袱,思想超前,思维活跃,极易接受新事物,而卡通所承载的文化非常广泛多元,大多来自于西方,易于为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所接受并将作为作品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因而,传统文化缺失和多元文化发展潮流亦是陶瓷艺术“卡通”现象形成的内因之一。

4 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文化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出现的“卡通”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与艺术全球化潮流息息相关。在艺术全球化下,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者正从传统的文化与家庭背景下走出来,开始关注自我、解释自我并希望改变和重塑自我,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年轻一代的陶艺创作者尤其如此,他们通过虚幻的卡通人物,承载的是对未来的种种想象,而卡通形象本身也往往寄托了其对自身形象精神重塑。因而,当代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兴起,绝不是在题材上微不足道的改变,实际上是中国陶瓷艺术文化转型的开端,呈现的是一种陶瓷艺术中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文化观念。

由于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卡通”现象的兴起是受艺术全球化和西方“卡通”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因而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文化“殖民”问题。尽管当代中国陶瓷艺术主流对此现象视而不见,或者故意加以冷落,但这种不正视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具有原创精神的中国“卡通”人物完全无力抵挡西方“卡通”的文化倾销,这就使得当代“卡通”化陶瓷艺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西方文化趣味与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一部分。

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对艺术本土化的固守与追求,年轻陶瓷艺术家亦同样如此,因而,在得不到应有关注的情况下,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卡通”现象中出现的文化殖民问题仍需要通过年轻陶瓷艺术家自身的努力来加以解决。在当代“卡通”陶瓷艺术作品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引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显现出明显的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在这样一批陶瓷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下,许多作品已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风。当然,希望这样的本土文化符号并非是年轻陶艺家反观传统的文化猎奇现象,不是用来借以寻求国际陶艺界承认的装饰性符号。

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现象,中国当代的“卡通”陶瓷艺术才能够真正寻求到属于自身的语言文化体系,摆脱自说自话的窘境,并实现与其他陶瓷艺术类型的文化融合、交流,按照自身的文化轨迹向前发展。

5 结语

当代陶瓷艺术的“卡通”现象在各大陶瓷艺术区的创意作品中日益显眼,成为创意陶瓷艺术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也是文化全球化的反映之一,而这一现象至今仍未引起中国陶瓷艺术界的足够关注,但无论如何,它作为一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新生力量正在崛起的重要现象之一,已经成为当代陶瓷艺术中一股新的潮流,而这一潮流的未来走向则取决于年轻一代陶瓷艺术家进一步的文化变革,而我们希望这一变革所带来的是推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反之。

参考文献

[1] 马钦忠.卡通一代与消费文化[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 黄一翰.卡通一代及未来艺术[M].西北美术,2001(02).

[3] 戴维斯,陈琳娜.现代陶瓷设计的新元素——陶瓷卡通造型[J].

中国陶瓷,2014(01).

[4] 杨科明,唐娇.谈卡通形象在陶瓷饰品设计中的现状及创新[J].

当代科学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媒作为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传媒的伦理道德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传媒伦理道德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媒;伦理道德;网络传播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传媒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新领域,也在迅速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现代社会,传媒的影响力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

一、当代传媒的伦理道德

传媒,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也就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从开始的传播者到最终的接收者之间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传播媒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传播媒体现在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以纸质的新闻报纸、杂志等和电视广播为主的传统旧媒体;另一类是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当代传媒具有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的社会功能。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社会结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基础的部分,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就当代传媒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来看,传媒是一种上层建筑,是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传媒则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传媒的主要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前的单纯依靠书籍报纸电视传播变成以网络信息为主纸质为辅的新型传播方式。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时尚简单方便、传播范围广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传媒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社会公众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秩序,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优化了社会道德环境,从而对社会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媒发挥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可以培养和提高了人的社会道德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在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基础上提倡社会公众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发挥着监督和纠偏社会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反腐倡廉活动,传媒对政府腐败问题的曝光和对清廉官员的大力报道,引起社会公众对腐败问题的大力关注,公众对腐败问题的指责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更好的敦促国家有关部门惩治腐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监督,增强了公共权力的公正与合理。

但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也造成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情况,比如,随意编造新闻、避重就轻的有选择的播报新闻、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看法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播报新闻点评新闻等。在2012年7月上映的中国电影《搜索》,2014年11月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匹诺曹》都把公众的视线引到了传媒的伦理道德这方面。相较于韩国电视剧《匹诺曹》国人更熟悉陈凯歌的电影《搜索》。2014年11月播出的韩国电视剧《匹诺曹》带给观众的,是对其职责的思考,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传媒其所蕴含的社会舆论导向力量是巨大的。大部分社会民众认为新闻媒体传播的都是真实可信,但是由于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责任感,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赢取更多的收视率,为了博取大众的关注,制作虚假新闻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底线。在电视剧中,主人公奇河明在幼年时期,当消防员的父亲在一次救火任务中失踪而引发的记者们的质疑和谴责,电视台断章取义地重复播放吸引眼球的镜头,致使其母亲被逼之下带他一起跳海自杀,其兄长在与记者解释的过程中与家人分散最终家破人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力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博客、微博本身就成为社会公众情感宣泄的主要空间,网络具有隐蔽性,网友通过匿名的方式获得在网络空间里自由表达、批评他人的机会,而这些对于当事人的压力是巨大的。前段时间成都女司机被男司机当街暴打的视频在网上自传播开来就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谴责男司机的同时,被打女司机也被网友“人肉搜索”,网友把其个人生活隐私示于公众眼球之下,女司机就这样无情地被攻击、被辱骂和污蔑,承担着身体的病痛和现代网络攻击的双重压力。女司机随意变道固然有错,但网友的肆意攻击不得不让人思考,什么是才是社会真正的公正?

二、当代传媒出现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

出现这些违反伦理道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有些传媒工作者本身就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面前,选择了满足个人利益,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部分大众媒体相比较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来说,更关注的是能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提高销量提高大众对其的关注,这就产生了一大批所谓的“标题党”等等。他们一味的只注重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长期以往就失去了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失去了社会公信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互联网的虚拟化,为网民们提供了保护,在参与网上讨论时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看法。但是有些人利用这种隐匿性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观点看法,造成网络网民的非理性。网络暴力就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不但是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是把矛头指向了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的隐私公布于众。

社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起到对大众传媒的规范和制约的作用。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媒体的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过于滞后,管理过于分散。

三、提高当代传媒的伦理道德的方法

当代媒体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真实有效的新闻消息,忠于职守,清正廉洁,遵纪守法,这是规范传媒伦理道德的客观要求。对传媒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提高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完善政府管理机制,规范信息发布的渠道实行网民实名制,政府应及时有效的发布事件真相,让社会公众了解事件动态,并建立完善处理网络言论问题的应急疏导机制,对有可能造成网络暴力的言论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政府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监管手段,增强治理的有效性。

提高社会公众的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展相关伦理道德知识培训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实践中,也应该大力培养社会公众认识、辨别传媒的能力,增强其对传媒信息的鉴别和过滤能力,以便使社会公众在形成自己认识的过程中不被传媒的负面影响所左右。(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展江 《各国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与伦理约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4

[2] 覃孟念、陈华明 《传媒伦理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新闻界 2007、6

[3] 罗国杰主编 《伦理学》 人民出版社 1989

[4] 郑洁 《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

当代科学范文第5篇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

学术研究要提出并解决某一研究领域中的问题,问题本身及其解答的方式归属于一个更大的、更具包含性的问题区域,我们称之为问题域。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的问题域至少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向度:中西文论(诗学)比较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中国文论的主体性、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当今文化呈现鲜明的全球化特征。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理论应该在“世界文论”的理念下开展自身的实践。中国的比较诗学肇始于19、20世纪之交,作为独立的学科则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比较诗学的实质就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它是走向‘总体文艺学’或‘普遍文艺学’的必由之路”[1]。世界现代历史的进程是由西方历史的天命所主导的,以至于“现代”一词的内涵主要是由西方的思想、语言、艺术、社会形态、科技等做出规定的。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立足本土实情而创造性地学习和追赶西方文明的过程,西方文明指引着中国人对现代性的想象和经验。中国现代文论的学科建制,包括学科命名、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学科规范等,就是在对西方文论的引进和学习中生成的。现代以来的中国文论研究脱不开西方文论的强势影响。不容否认,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致使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在当代中国文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中国文论的深入发展,我们已经不能再滞留于对西方文论的单纯引进、学习和追随的阶段。曹顺庆教授认为,中西比较诗学目前正处于深化和拓展期,其首要任务在于反思中国文论在西方文论话语中的“失语”问题,强调并探究中西方文论的异质性,力促在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中重建中国文论的话语。[2]在我们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今年的我们来说仍然是任重道远。

在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中,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生长点。张汝伦在谈到中西哲学的相互影响时说道:“就像人们只能从他者那里了解自己一样,文化的他者是我们了解自身文化最好的一面镜子。”[3]如果我们把他者视为一个审视自身的镜子,那么我们在他者那里的形象就可以被称为“他者中的镜像”。在现代以来的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的他者就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研究可以被称为西方视域中的中国镜像,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学界形成的一个学术思潮。该思潮研究西方文化中的中国镜像,旨在通过这一他者中的镜像来审视自身。[4]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是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认知与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旨在通过这一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来更准确地认知中西方文论,并经由西方文论这一他者中的中国镜像来审视和研究中国文论。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所聚焦的中国文论中的重要议题,我们称之为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预设了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相关问题的理解和阐释、现代以来的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中国文论如何在西方文论的强势影响下更“中国”地应对中国问题、中国文论如何在西方文论的强大影响之下确立自身的主体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研究的最终指向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5]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存在着以下几种形态:其一,西方文论将中国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研究;其二,西方文论并非将中国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是将其作为理论建构中的问题纳入自身的建构中;其三,西方文论将中国问题作为其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一个印证,而并非以中国问题作为其理论建构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要素。

他者必然关涉自我,他者中的镜像必然关联于自我主体。与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中国问题研究必然相关的是中国文论的主体性问题。这里的主体性意指,基于中国文论的本己问题、本土经验和相对于西方文论的异质性而在西方文论面前确立起来的中国文论自身建构中的主体意识、自律观念和本土立场。这种中国文论的主体性观念并不是以中国的主体化来客体化西方,而是在与西方文论这一他者的本质性关联中确立起来的多元主体观念,这一观念强调中西交流和对话的“主体间性”。在当前语境下,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推重中西方平等的多元对话,致力于中国文论在中西对话中的主体性重塑,其最终指向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本土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中学西话》与中国镜像研究

中国文论与20世纪西方文论的对话和交流研究是一个具有凸显地位的重要课题。因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始于19、20世纪之交,其实际的展开则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西方文论作为同时期的存在,对于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史的分期中,当代文论属于所谓的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肇始于20世纪中叶前后的西方。这一阶段的西方文论的问题意识和发展逻辑无疑根本性地影响着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及其建构。以“经由西方而回归中国”[6]作为研究理念,通过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来重塑中国文论的主体性,推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当前中西方文论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问题是一个值得充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论文集《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7]致力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以下简称《中学西话》)中的“中国”一词意指“中国问题”,即与中国相关涉的重要的、亟待解决的文论和文化议题,涵盖了20世纪西方文论所关注的以理论化形态和非理论化形态出现的关于中国的問题。《中学西话》的研究对象和学术框架乃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是该时期的西方文论对于中国文化、思想、文论议题的研究,其实质是以西方为主体、以西方文论研究为主导,对中国文论相关问题的“镜像化”研究。

《中学西话》的研究主体是中国学者,其研究致力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及其镜像化的解构式研究。这些研究试图更清晰地认识西方文论语境中的中国问题,洞察西方文论如何提出、应对和处理中国问题。通过这种研究,我们能够获得一个洞察西方文论的“西方性”和中国文论的“中国性”的支点,以之为出发点来推动中西方文论的“主体间性”的积极建构。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旨在经由西方而强化中国文论的自我认知,通过这一中西文论的比较课题,重塑中国文论的主体性,从而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下推进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并促进中国文论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中学西话》是曾军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其基本的构成单元是该课题的单篇研究论文,每篇算作一节,按照主题相近的原则组织成章。《中学西话》有其相对独立的研究意旨,其篇章结构也具有特定的逻辑性。

中国镜像研究与当代文论的建构

《中学西话》第一章探讨中西方文论交流和对话的方法论问题,主题是对中西文论对话的方法论反思。《中学西话》一书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镜像,其学术架构基于中西文论的交流与对话,因此该书的第一章探讨中西方文论交流与对话的方法论问题。在现代科学研究的领域内,方法论被优先凸显出来,因为现代科学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对象化及其确保。[8]为了实现这种保障,方法就成为首要的因素,方法决定着研究对象的确定、划界以及通达路径(研究的手段、方法、理念)等。从上述的考量来看,该书第一章的内容选定是比较确当的。不过,笔者认为,该书缺少一个导言,导言的内容应该分配给该书的研究宗旨、学术架构、研究理念、学术观念等问题的阐述。《中学西话》的定位是一本相对独立的论著。虽然主编曾军在该书的序言里阐述了相关议题,但是其切题性和内容比重与这本书并不相称,编著者最好应该为《中学西话》一书定制一个阐述该书的研究设计的导言。

曾军在其《关于中西文论“对话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中提出要全面升级中西文论的“对话主义”研究方法的设想,具体的路径是超越“刺激—反应”“(单向的)影响—接受”“比较—对立”的模式,向“需要—选择”“(双向)折返—出入”“对话—共识”等更高级的“对话主义”模式提升。中西文论“对话主义”研究方法升级路径的可行性则需要实践经验来检验。此外,该文值得关注的是对中西文论的“对话主义”的研究观念问题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曾军针对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视域错位”和“对话的不平等关系”的实情,提出了“让被看者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中国问题’作为中西文论交流对话的共同学术平台”“经由世界来研究中国问题”等学术观念。这些观念在中西文论对话和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中具有视野扩展和境界提升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乔国强的论文《西方文论“中国问题”的研究方法》对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属性和内涵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界定,认为不仅要把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来加以确定,而且要将之视为一种研究的方法,关于后者的提法尤其具有理论启发性。该文不仅从理论层面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厘清了基本概念,而且从方法论上为之进行了奠基。苗田的论文《中西文论交流与对话的主体性建基》在“失语”的背景下分析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话语的过分依赖所带来的危机,明确提出中国文论在中西文论交流和对话中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策略与方案。吴攸的《中西对话“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在对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的探讨中提出了中西思想对话的“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并对中西方思想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对话和交流的“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的实现路径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这一章的四篇文章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以及基于其上的中国当代文论的主体性及其本土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方法论上的奠基。

该书从第二章开始分主题、分板块,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问题进行专题性的研究。第二章的主题是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其具体的名称是“《矛盾论》与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毛泽东美学”指称西方文论中的左翼思潮在对毛泽东的哲学与文艺思想的接受和研究中所形成的文论形态,该章主要探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围绕毛泽东的《矛盾论》而形成的“毛泽东美学”。这一章的主题选择是有深意的,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对西方左翼思潮的重要影响是一个史实,另一方面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中国文论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当时以及随后很长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中国现当代文论的纲领性的文艺美学思想。对西方文论中的“毛泽东美学”和中国文论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平行的比较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价值。曾军的《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在揭示毛泽东思想对西方左翼学者的影响的同时,也指出了后者对前者的许多错位误读和不合实际的浪漫想象。布莱希特、马尔库塞、萨特、波伏娃、阿尔都塞、詹明信、德里克、巴迪欧、齐泽克等西方左翼学者,在对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以及关于革命文艺的文艺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借鉴中形成了所谓的“毛泽东美学”,其中难免存在着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创造性误读和西方左翼式的想象。该文的研究典型地例示了“中学西话”的研究意义,有助于向中国学界揭示西方所关注的中国问题及其问题域,向西方学界恢复被西方“毛泽东美学”遮蔽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真容,从而向西方学界传播真实的毛泽东美学思想,并助力于中国学界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马欣的《布莱希特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美学转化》对布莱希特进行了个案研究,探讨布莱希特对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矛盾论》的美学转化,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布莱希特使用了《矛盾论》中的哪些思想和哲学方法对史诗剧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造。吴娱玉的《西方左翼话语怎样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德里克对《矛盾论》的解读为示例,对西方左翼思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进行了探究,该文认为德里克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知识学挪用取消了其政治实践上的诉求,将其转换为一种文化领域中的抵抗策略,这些策略被收纳于德里克的后殖民理论中。蓝江的研究表明,正是凭借毛泽东的矛盾理论之助,巴迪欧才得以在当代重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该文揭示了毛泽东“一分为二”的矛盾论对巴迪欧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从内容来看,这一章较为典范地探究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对西方左翼思潮的影响,揭示了后者对前者的吸收、借鉴和创造性转换,但对这一中国镜像的解构研究(揭示其中的误读和想象)并不充分。

第三章的主题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其中的主要问题聚焦于中国汉字与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论的关系研究,探究法国后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汉字资源的倚重和使用。这一章的主题是精心凝练和选择的。法国后结构主义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潮,这一思潮对中国汉字的关注和思考是一个著名的学术症候和得到广泛关注的思想景观。曾军的《德里达思考汉字的方法》的研究认为,德里达在其思想生涯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所撰写的著作大量地涉及对中国汉字的思考,其中的缘由在于:德里达的语音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迫使他不得不乞灵于中国汉字,促使他去开展他所不熟悉的汉字研究。德里达通过使用西方汉学的策略来思考作为哲学的汉字,以之推进自己的后结构主义研究。此外,德里达的研究还为“汉语图形形式的用途”问题研究开辟了理论空间。姜宇辉的《从“替補之链”到“书写剧场”:经由德里达重思汉字起源之谜》一文借助对德里达的《论文字学》和《撒播》中的“书写剧场”观念来对汉字起源之谜进行了探究,体现了经由德里达的文字哲学反思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意图。张颖的《汉字与“互文性”:克里斯蒂娃后结构主义理论的中国维度》的研究表明,克里斯蒂娃对中国汉字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思考并非出于把中国汉字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学术动机,而是表现为一种“经由中国”的文化态度。以她的“互文性”理论为例,中国汉字是出于其“互文性”理论建构的需要而被设定为一个研究对象,汉字只是作为克里斯蒂娃理论问题的一种关涉性资料被放置到其理论研究之中。周海天的《符号系统等级论与颠倒的“言象意”等级之内在理路辨析》对本维尼斯特的语言符号理论和《周易》的“言象意”语言符号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总体来看,这一章的第一篇和第三篇既契合本章主题,又符合本书的研究规划,姜宇辉和周海天的论文都不太符合本书的研究架构,甚至连本章的主题也不是太切合,这是本章选文的缺憾之处。

第四章的主题是西方政治诗学对文化中国的重新发现,这一章意在探究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思考,主要议题是从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角度思考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问题。马欣的《本雅明“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一文将本雅明的“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把握为其“机械复制”美学的重要补充,该文分别从誊写与阅读、讲故事、印刷的角度阐述了本雅明的“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揭示了誊写作为“文学文化”重要保障的美学内涵以及誊写美学在数字复制时代的启示意义。该文在其研究中涉及本雅明对中国书籍誊抄工作的思考。在本雅明那里,中国的书籍誊抄文化构成了其理论思考的一个学术资料。韩振江的《蝴蝶:齐泽克的古代中国镜像》一文提到,齐泽克通过对庄周梦蝶等蝴蝶意象的精神分析学研究,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该文对这一学术事件的研究揭示了中国蝴蝶意象向齐泽克的蝴蝶镜像的生成,解构了齐泽克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对他者对象化的自身投置过程。韩振江的论文比较切合本章乃至本书的主题,可以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镜像化的典范研究个案,马欣的论文则主要探究本雅明的誊写美学,对中国古代誊写文化只是稍加关涉,显得离题甚远。

第五章的主题是中国思想的西学转换,这一章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思想的镜像,主要议题是中国思想向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的转换与生成。张冰的《“语言学诗学”视野中的民间文化问题》在俄罗斯“语言学诗学”(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巴赫金的语言诗学等)的理论视野下对俄罗斯汉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学、民间文化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中国民间文化在俄罗斯汉学研究中的镜像与镜像化。庄桂成的《查瓦茨卡娅的〈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俄国文论里的中国画论关键词》以俄国学者叶·查瓦茨卡娅对中国古典画论关键词的西学阐释及其“中西互释”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文认为查瓦茨卡娅对中国画论关键词的镜像化超越了“异域情调”和“东方主义”的观念,表现出一种“中西方多元共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理想境界。喻宛婷的《阿恩海姆的“太极图”:格式塔艺术心理学中的中国图形》一文对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中国太极图镜像进行了研究,阐释了以太极图为代表的众多中国图像在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艺术理论建构中的存在,揭示了中国元素在阿恩海姆艺术理论中的镜像化,并且阐发了这一西学中的“中国问题”案例对当下中国美学和艺术研究的启示意义。纵观这一章的三篇文章的内容,其主题应该确立为中国文艺思想的西学转换,这样会显得更为妥帖,因为其主要议题是中国文艺思想在20世纪西方文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镜像化研究。

《中学西话》一书致力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中西文论对话的方法论探讨、《矛盾论》与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中国汉字与法国后结构主义、西方政治诗学对文化中国的重新发现、中国文艺思想的西学转换。通过对精心选择的诸篇论文的分主题组合,该书基本上呈现了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的学术领域的大致轮廓。《中学西话》一书以中西文论的对话和比较研究为学术架构,以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为焦点,旨在经由西方文论这一他者的镜像化来把握和还原中国问题。该书试图通过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及其镜像化的解构,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论中的相关问题,进而向西方乃至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文论的真实面貌,促进中西方文论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其最终的旨归是中国当代文论在“世界文论”语境中的主体性塑造,以及立足于本土经验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学西话》比较典范地示例了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研究,并将该研究指向放眼世界、立足自身主体性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对于后者,虽然《中学西话》只是处于理论或思想探讨的阶段,却为我们奠基并展开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学术远景。

注释

[1]陈文忠.比较诗学的三种境界——中国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与研究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曹顺庆,王超.中国比较诗学三十年[J].文艺研究,2008(9).

[3]张汝伦.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J].哲学研究,2005(2).

[4]张建琴.在“他者”镜像中审视自身——当代中国“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15(1).

[5]曾军.“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J].文艺争鸣,2019(6).

[6]这一点可以参照费希特的哲学思考,自我设置非我,然后克服非我(他者)的异在而回归自我,以完成自我的主体性。

[7]曾军.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8][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施工质量管理下一篇:财会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