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护士论文范文

2023-05-20

当代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我国舞蹈事业飞速发展。从理论研究到舞蹈艺术表演实践以及舞蹈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此外,各民族民间舞蹈的交融及外来的舞蹈在国内受到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关注,细分析这些发展和变化都与传媒与商业的发展不无关联。

关键词:舞蹈艺术;商业;电视传媒

舞蹈是一门和音乐、诗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的发展,由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决定:外部因素是指除舞蹈本身外,影响和促进舞蹈的发展有紧密关系的那些因素;内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内部推动舞蹈发展的因素。其中,作为具体因素之一的大众商业与传媒,对其影响是较大的。

一、商业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转型,从纯艺术角度转变为糅合了商业因素的时尚舞蹈。从这些舞蹈创作现象来看,商业因素作为舞蹈创作背景表现出强劲的制约作用。

1.就创作主体而言,呈现出精英化与去精英化并存、互动的事实

在商业语境下,文艺创作主体发生分化,而舞蹈创作者也会分化为两种趋势:一种是舞蹈创作主体对自身价值意义以及作品的社会有效性发生质疑,从而在社会贬值与自我贬值的双重轨道中向商业因素规驯、臣服,用舞蹈这种表现形式来获得利润。另一种是舞蹈创作主体坚持艺术的社会精英地位,承担着批判社会、解剖人性、创作崇高与优美的传统重任,用舞蹈来宣扬纯粹的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商业分化了文艺创作主体阵营,间接导致了舞蹈艺术创作的多元化。

2.商业因素成为舞蹈创作语境的主导,导致了舞蹈艺术创作方向的畸变

布尔迪厄在《<区分>导言》中谈到:“它(商业因素)必须取消使正统文化成为孤立领域的神圣疆界,以便找到明白易解的各种联系来统一那些表面上不可比较的‘选择’,比如音乐与食物、绘画与娱乐、文学与发型的偏好。”也就是说,商业因素正在瓦解传统艺术的边界,颠覆文艺的独立性身份。在这样的情况下,舞蹈艺术的创作方向也发生了转型:其一,为舞蹈而舞蹈,舞蹈是生活的体现向为生活而舞蹈转型;其二,舞蹈的高雅化、崇高化、优美化向舞蹈的大众化、消费化、日常化转型;其三,舞蹈内容的单一化、神圣化、经典化向舞蹈内容的平面化、多样化、碎片化转型。这种舞蹈艺术创作的文化边缘地位,表征着微弱的舞蹈创作多元化声音,其不可避免地日渐式微和被淹没的命运昭示了舞蹈创作方向的畸变。

二、传媒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电视传媒的发展及VCD、DVD等便携性音像资料的传播是舞种多元化的催化剂。以往一台外国舞蹈晚会的移植,以至一个外国舞种的传播交流学习,其流程是很慢的。科技的不发达给舞蹈的记录传播带来诸多不便。移植音乐服装图样,舞台调度图本等临摹很费事。而现在,网上几分钟即可实现世界范围内传输,且音质不变;电视台各类综艺频道,逢有舞蹈大赛、争先抢播;舞蹈爱好这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到外国、其他少数民族的各类优秀舞目。而综艺电视节目中的劲歌劲舞、体育舞蹈,及满台的电视歌舞、韩国歌舞,更是加速了小型流行舞种的更替,引领着社会性舞蹈的发展。

1.电视及时完整的传播舞蹈艺术

没有电视的时代,舞蹈欣赏活动是在特定的场所里完成的,电视的出现,使得舞蹈艺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电视将舞蹈带入千家万户,使得本来少数人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的这种艺术有了更多的观众,他们通过荧屏认识舞蹈、了解舞蹈、学习舞蹈,可以说电视对舞蹈的普及、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央电视台的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用电视直播手段将舞蹈比赛的舞蹈表演、舞蹈知识同步直接地传达给了观众,观众和舞者一同感受舞蹈艺术带来的美感。沃尔·特里在《美国的舞蹈》中曾对电视舞蹈作过这样的描述:“电视的出现,使无线电无法传播的舞蹈有机会进入每个家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传媒在增加舞蹈观众、扩大舞蹈艺术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作用,也体现出电视传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电视完整的记录和保存舞蹈作品

舞蹈具有特定的艺术时空性,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 舞蹈的艺术创作体现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肢体语言的交流之间,人们往往很难在瞬间感受到舞蹈艺术内在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内涵。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夫人认为:“舞蹈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形象。”从舞蹈发展史来看,舞蹈永远处于“现在时”,而记录舞蹈的手段却因之乏善可陈。但是,电视技术的出现,使舞蹈的记录和保存变得简单而容易,电视录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保存方法。沃尔特指出,正确记录舞蹈,有两种方法:用电影(电视)去记录实际的演出和用记谱法(舞蹈剧)去记录舞蹈,前者犹如唱片与音乐的关系,后者犹如乐谱与音乐的关系。

综上所述,商业和传媒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从正面角度来说,商业因素的影响开辟了舞蹈艺术生产途径,创新了舞蹈创作方式,解放了创作主体,营造了更加自由的生产环境等;从负面角度来说,商业因素成为舞蹈艺术生产的制导性力量,它减弱了舞蹈艺术创作中所蕴涵的深刻性,使得舞蹈艺术呈现出锐意创新而又反复扁平的整体趋势。但总体来说,在商业和传媒的影响下,舞蹈艺术创作将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无论带来的影响属于哪方面,都标榜着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高鑫著.电视艺术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当代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环境和艺术语言都已经融入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当中,艺术家无法用单一的方法或形式去表达某种情感与思想。只有自由的艺术创作才能更好地释放内心的激情,它恰恰超越了形式、心理、观念和情感。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将赋予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加入艺术家的作品表现中,最终构建了当代艺术创作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当代艺术;油画;绘画;表现形式;艺术市场;现实生活

1 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特点

所谓当代艺术既是当下艺术也是未来艺术,它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大背景,既打破了不同国界之间的堡垒,也打破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全球化经济的进程与发展也把当代艺术变成一个新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当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代表自由与释放,也意味着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之间没有了阻隔,都可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艺术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换标准的。当代绘画艺术在艺术风格上有它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也在精神和语言上有它的艺术形态。当代艺术强调信息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其包含绘画、书法、建筑、诗歌、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艺术。像当代油画艺术一样,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当代艺术家的标志。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作品在形式与题材选择方面是基于当今社会生活感受进行创作,艺术家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现代的特征。色彩是当代油画艺术的灵魂,它是以多种不同的色调去描绘所表现的物象,在作品中可以看见清晰的笔触和变形微妙的形体以及意想不到之处的颜色表现,让艺术家可以更好地通过颜色表达自己。这就是当代艺术家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都会有一种情结或是直觉上的判断。无论人们能否读懂当代油画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家们仍然可以坦然地接受与包容,因为当代艺术家们是用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创新的思维看待自己的艺术作品的。他们将具象与抽象的表现形式有意构造出来。具象与抽象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家眼里不仅是画面上的一个符号,或者说一个艺术语言中某一个心理表现,也可以看作艺术作品上的笔触或肌理所组成画面结构的表达。当代油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必要打开其艺术的思路,不断拓展对艺术的理解,深思整个当代艺术关系和明确当代艺术的创作思想、艺术的社会角色。要想当代油画艺术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创新,就要将新观念和新思想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绑定,这样就更具有活力与时代的艺术价值。

2 当代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现

当代绘画艺术在发展的初期,既为了向传统艺术发出挑战,也为了走出传统艺术的框架,艺术家们开启创新之路的探索。所以,当代油画不只是通过理性的设计和扎实的绘画基础就可以完成创作的。传统艺术从希腊艺术到罗马艺术再到古典主义艺术。在这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绘画艺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始终未能打破具象的表达形式。并且有些艺术家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模式与造型、色彩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成因的必要组成因素和成为传统形象化的图像。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就是对传统油画艺术的批判与超越,从创造具象艺术过渡到抽象艺术就不难发现当代油画艺术开创了新的绘画艺术的视野并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当代抽象艺术创作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抽象”意义去理解。因为有些传统艺术认为抽象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美学的表现,所以当代绘画艺术的创作开始踏上了与传统艺术创作相互交融的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以表现主义画派为开端,其代表画派有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达达主义、立体主义和现实主义等绘画艺术作品。然后是抽象化艺术创作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的当代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得更为成熟并获得明显的成果。接下来的时期是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它是完全脱离传统绘画艺术的束缚和传统美学模式的限制,期间的艺术作品凸显了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能力,并占据了较高的艺术地位和艺术风格。在人们的生活中,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是当今艺术形式擺脱了所有传统的束缚与禁忌的表现,并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素融合的艺术形式和进行各种大胆的探索与实验性的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成为新的绘画艺术的标志,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最早的最具代表性且有探索性的艺术家是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艺术风格和一批带有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前卫,其包括前立体主义者,如安德烈·德兰、拉乌尔·杜费、莫里斯·德·弗拉敏克、乔治·布拉格等人。这些抽象艺术家使用非传统艺术表现色彩技巧与造型能力,将传统艺术的色彩与造型技巧规则打破,有意地使用粗野的色彩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他们以“野兽”一词命名自己的艺术作品风格与艺术语言,强烈地展示出他们对打破传统艺术的决心与地位。最终现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艺术形式,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典范,也为当代油画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过程也为当代艺术家们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3 人文画精神在中国当代油画作品中的体现

在纷呈多元的当代油画艺术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与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达形式。纵观整个艺术体系,表现性油画艺术风格无疑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在艺术形态创作上也表现得最为丰富和成熟。就中国当代油画的人文画精神而言,人们对表现性绘画艺术有着高度评价与欣赏兴趣,并对其发展与研究有着更高的期许,也将成为人们最高的精神文化追求。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风格和表现性艺术语言与西方表现主义艺术有着直接关系。正是表现主义艺术语言的进入和影响,促使油画中表现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刻意追求清晰或是准确的造型技巧和色彩表现力,而是通过更多的感性的方式激发其作品的创作动力和灵感,加以表达绘画色彩情绪的表现。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作品的画面不再是完全依存于自然的客观规律,而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如今,中国当代油画更多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味追求客观再现性塑造,而是对表现力的主观情感塑造。通常在当代绘画创作中,颜色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色彩可以对人的情绪和心理进行更好的传达。重视色调也是画面表现形式最直接的传达情感的方式。色彩更具个性与张力,也更为直接地影响观者的情绪。每个画面中客观事物都能传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当代绘画构图中,摒弃传统的构图方式,丢掉传统的和谐之美,主观增强画面的独特性与抽象性,将整个艺术的手法运用在当代绘画创作当中,进而加强整个人文画精神。

在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初期,自由艺术风格的创作与一些追求个性的表现性作品艺术家一拍即合。自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对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奠定良好的绘画艺术基础。因此,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艺术形式的产生对整个绘画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真正产生新的艺术语言并形成重要艺术标志。由此可见,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孕育时期、成长时期、探索时期和创新时期,共四个不同阶段性绘画艺术的成长过程,直至今天表现性绘画已经成为多元化稳定坚实的局面。有一批艺术家大都经历过传统而又古板的绘画艺术时期,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是自由的,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所以他们迫切要求艺术创作的自由。由于中西方自由艺术的交流,现代艺术和西方哲学一拍即合,从而带来新一轮的艺术启发。中国早期美术艺术的出现可以看成中国表现性艺术正式形成。例如,“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是较早时期具有当代绘画艺术标志性的展览。它尽管在表现手法上还是有些传统,但作品在展览中仍然充分体现出当时艺术家的思想与前卫的观念。其艺术作品也强烈又直观地表达出对当时生活中的彷徨、孤寂、痛苦、落寞的感受情景,更深层地体现出艺术理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启发。随着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在中国逐步蔓延,中国表现性油画开始呈现极具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并且艺术家的文化思想意识的普遍觉醒也使得这个时期的表现性油画艺术发展得比较稳定。在这个时期当代艺术家也比较多,主要代表是刘晓东。作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刘晓东的作品充满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与追求新观念、新形式的其他当代艺术家相比,刘晓东的作品更能反映时代对于生活的改变与认识。正因如此,他的艺术作品早已被认定为中国当代青年油画艺术家代表作品,其作品也在拍卖市场屡创超过千万元的惊人拍卖纪录。

所以,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创作作品在表现性艺术中有着极强的表现性因素和情感内容,同时艺术作品创作的形式也展示出人们的人文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思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48.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45-163.

[3] 毕加索(西),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M].常宁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7-233.

[4] 中国艺术拍卖年鉴编委会. 200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油画[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3-4.

[5] 吕品田.新生代艺术——漫游的存在[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78-79.

作者简介:刘琦圣(1987—),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绘画艺术(油画)專业,毕业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辽宁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具象人物写实油画。

当代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对当时国内文化和社会意识有着重大冲击和影响作用。上世纪后半期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和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和伦理行为规范密不可分,随之而来的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中流阶层”和“中流意识”盛行一时。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又出现了“新穷困”现象和“差别意识”。

关键词:日本文化; 社会意识;影响

0.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从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化和意识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日本在上世纪后半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动荡之后,其经济逐渐趋于稳定并快速发展,这是与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1.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东亚的韩国,中国的台湾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历史渊源同属于儒家文化,这时,有很多的学者将研究焦点放在了东亚经济发展原因上面。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儒家文化圈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方面。儒家文化圈是指运用儒教的伦理行为规范和求实精神形成的文化意识[1]。儒家文化圈具有以下特点:各个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社会作用也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儒教文化中的一种。儒教文化中的“性本善”和“仁政”和日本文化关系密切,具体说来,儒教文化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激发劳动者热情,然而可以使得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

可以这样说,日本化的儒家文化所形成的日本人的价值观,对于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日本化儒家文化传统的“和”和“忠”起初作用于天皇,后转换到作用于集团,企业和利益共同体。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战后经济重建时期,日本国民表现出空前规模的协调和合作,因而保障了日本社会的长期稳定,动荡减少。另外,企业根据儒家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各自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内部之间保持良好配合、协调的工作秩序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些都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中流意识的出现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政府也吸取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效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国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国内贫苦人民的基本生活,完善福利制度,使得普通工薪阶层能够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另外,向富裕的人们收取税务,以确保人民的福利,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日本社会中流阶层也被称为中产阶级和中间阶级,主要是企业的白领雇员、高级知识分子和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等,这一阶层的人群数量不断扩大,社会机构也有着较大的变化。在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亿总中流”的说法,学术界也有了“中间社会”的说法和“日本的新中间阶层是经济发展本身孕育出来的”等论点[2]。

在日本的文化学术界中对于“一亿总中流”和“中流”等概念有着不同的表述,同时也有相关学者探讨是否存在着阶级社会的问题,是否存在着中产阶级的问题等,如东京大学教授村上泰亮的“新中间大众”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岸本重陈教授的“中流的幻想论”等。村上泰亮不使用“中流”这一概念,而是从阶层化概念的角度来定义:第一,阶层化概念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都阶层化。第二,日本社会中流阶层具有明哲保身和保守的倾向。村上尝试着用阶层结构化这一概念为中心来分析和展现日本社会内的非结构化。村上的论述中最终中流阶级瓦解,新中间大众时代到来,使得阶层去结构化现象出现。村上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社会内部的不平等使得阶层结构化失去了意义,因此现实社会中不再意识形态上的阶层和阶级。

“中流阶层”,这种在中间社会上形成的阶层终身享受着雇佣的权利,其职业稳定,消费生活趋向于平均,接受的教育也比较均等,在财力和社会形态上也处于平均化地位,处于这一社会阶层的人们已经没有了意识形态上的阶级观念,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基本都已模式化,多数人都没有“仇富心理”,他们不仅追求完美你的物质生活,而且也有着精神追求的欲望,即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只是关注与衣食住行的自由,而对社会和政治并不关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这使得日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传统的日本集团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个人主义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从而形成了新的“中流”意识。

3.社会差距、新穷困现象的出现

中等级差别在2006年进入了高潮,特别是2007年的金融风暴爆发,全球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很多大型企业转而趋向国外发展,而中小型企业多数只是自保,不得已情况下倒闭。企业的用工变得十分苛刻,多数情况下是选用廉价临时工,工资水平较经济发达时明显降低,从整个社会来看,失业人员也有上升趋势。这种经济和社会状况使得社会意识和文化发生了很大差距,也就是在此时出现了“新穷人”这一社会现象。“新穷人”一词源于著名学者鲍曼所著的《新的贫困——劳动、消费主义、new poor》一书[3]。这本书主要探讨贫困的根源,讲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期,推行临时雇佣制和无薪休假制,福利国家的生产过剩、劳动力过剩和劳动者长期失业问题等。该书在日本的出版是在2008年8月,也正好是日本出现“差距社会”的时期,书中的“新穷人”在日本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众多专家学者相继围绕新穷困和解决这一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政治理论上表现出了政党的生态上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下,日本的共产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发展变化,也一度陷入了低潮,然而,日本共产党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关注“新穷苦”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了一些对于非正式雇工和劳动者的待遇保障要求,尖锐的指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障了人权,因而广受穷苦大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政治上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中流”意识已然走入其末期阶段,而经济低靡时代,差距在整个日本社会文化和意识发展中成为了主流,因而也产生了“新贫穷意识”、“社会差别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碧辉.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浅议 [J].青春岁月,2013 (5):417.

[2]张红贤.浅谈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变迁 [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9-90.

[3]林芳慧.浅谈日本文化的特点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34):123.

当代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科技;伦理道德;相互作用

毫无疑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现代高科技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所意想不到的一些严重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科技对人性的扭曲以及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只有坚持科技伦理价值的中立,在科技与伦理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寻求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合理平衡,在伦理的正确指引和规范下才能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一、当代医学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以往更为复杂,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以难以预料的势态向前发展,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由于高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就越多、越严重、越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发展医学科学技术”这一口号由江泽民同志提出,并强调发展医学事业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以生命医学遗传领域为例,目前“试管婴儿”、“治疗性克隆技术”[1]、“DNA重组技术”、“器官移植”“整容技术”“安乐死”等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问题。基因重组技术有可能使人类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新物种,实现人类优生。但是如果对普通人实施基因检测,将引发基因歧视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此外,从伦理学角度看,基因重组本身是对人类自然发展的一种干预,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亲缘关系,彻底打破人类生育的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有可能破坏人类基因的多样性,甚至破坏人的尊严,这些冲突比以往任何一项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还要严重还要深刻。

随着科学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医学科技所能触及的地方往往是人类无法接受或难以想象的,使得这类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地更加直接、迅速和尖锐。从伦理学上讲克隆人行为明显违背了自决权原则,从技术上讲又不可能解决安全问题,因而禁止克隆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就通过了关于禁止进行克隆人类实验的世界宣言,1998年,联合国大会也通过了有关决议,全世界26个国家及美国的部分州也已立法禁止进行克隆人的实验。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渐渐成为当今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直接表现,严重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体系。总之,医学科技伦理问题已成为人类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医学科技伦理的内涵及实质

科技伦理是指与科技活动相关联的人或活动的行为规范,它反映了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的总和[2]。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现代科技伦理主要包括:技术伦理、环境伦理、生物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反映了科学技术活动的本质要求,即客观性和理想性。一方面,科技活动是人类揭示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规律的过程。其结果是人体器官得到延伸,功能得到扩展。因此,科技活动是人类改善生存条件、实现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作为人们对科技活动的共同理想,科技活动必须体现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最高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决定了科技活动是否实现了与人类伦理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这是科技活动是否产生伦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此,医学科技伦理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四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医学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尊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三、医学科技与伦理的相互作用

1.医学科技对伦理道德的双重作用

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的角度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是对旧伦理道德的冲击,促使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第二,科学技术拓宽了伦理道德领域,并为伦理道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具体而言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这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膨胀人们的物质享乐心理,使人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从而导致道德滑坡。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提供新的犯罪手段、犯罪方式,诱使人走向犯罪。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可能会引起道德混乱,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恶的结果,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导致社会失范。

2.伦理道德对医学科技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科学技术在作用于伦理道德的同时,伦理道德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的一定信念、习惯、传统,从而对社会发生作用,给科学技术以深刻影响,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走向。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都要经过伦理道德的检验和评判,看是否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类。伦理道德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指导科技人员对科学技术行为作出道德选择。总之,伦理道德既要维护科技利益,保护和促进科技的健康发展,而不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又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危害人类。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才能真正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克服医学技术主义至上的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贯彻和落实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因此,在发展、运用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在医学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现代科技工作职业道德和规则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伦理学依据,要求把人类作为判断决策的利益主体,人类不仅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子孙后代;环境也不仅仅局限于国界之内,而应是全球环境。科技界新的行为准则使科技人员自觉地服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环境意识,形成新的人与自然相处的伦理规范,并推动社会公众和决策者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江泽民主席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4]这段话为科技与伦理保持必要的张力指明了方向。

五、医学科技引发人类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今天的克隆人问题的争论中,许多人所坚持的是反对外来决定、尊重个体自主选择、尊重人类平等的价值原则,这无疑体现了人类道德意识的进步。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斯罗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便主张哲学家就是有权为人类家园制定规则,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类的优化[5]。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不能强迫斯罗特戴克这样的人改变其观点的。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克隆技术、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我们有可能治愈许多疑难杂症,重组出有各种优异性状的动植物,但也可能引发基因歧视,制造出威胁人类的“超级生命”,或者把人本身变成产品、商品。毫无疑问医学科技负面效应日益显现,需要伦理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认识,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视野,为新的道德规范的确开辟了道路。然而坚持走医学科技伦理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医学工作者在坚持科学自由的原则下,勇于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使医学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要担此重任,就必须坚守伦理的底线,不囿于一己私利。此外,医学科技伦理也需要一套健全的社会法制,使科技活动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现实活动方式。最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普及医学科技伦理的教育,增强全民医学科技伦理意识,为实现医学科技进步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继志,元虹,谢显训.治疗性克隆技术的进展及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5).

[2]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

[3]沈铭贤.科技与伦理:必要的张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

[5]林德宏.科技哲学与人类未来的命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6).

(责任编辑:许广东)

当代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者,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致影响到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也成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薄弱,科学教学中明显偏向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很少触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领域,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采用科学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不能充分认识到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匮乏。现代教育科学信息资源广泛,但许多小学教师仍只注重教科书的使用,认为通过书本、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已经足够了,缺乏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教师常年没有学术交流机会,也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的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是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学科课程过深、过剩、过专,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于狭窄、陈旧,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轻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

三、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基础。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教师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途径,更是一种能力,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样,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去设计和加工实验,提出更多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这本身就是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体现。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知识经济趋于主导地位为特征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觉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知识。小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接受培训,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且这些素质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形成,必将能够促使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能够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需求,必将能够开创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戴丽敏. 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6.

[2]张阿媛.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亓英丽.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水霞.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内科护士毕业论文下一篇:护士职业道德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