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论文范文

2024-01-20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下,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当下形势,高校应搭建与时俱进的线上平台,打造赋有传统魅力的线下活动,加强“网游”管控与引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舆论阵地的主旋律。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论

一、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意义

对于“网络舆论阵地建设”这一提法,虽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见解,但都将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党和国家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和“建设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视程度已上升到新的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巩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十分重要,让先进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文化成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主流。

针对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新媒体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156名大学生参与,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同时这1156名大学生表示他们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其中,参加问卷的有57名大学生在18周岁以下,有738名大学生在18-20周岁之间,有290名大学生在21—23周岁之间,有71名大学生在23周岁以上。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新媒体的使用已经趋向年轻化。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过分沉浸新媒体

新媒体的盛行,为高校大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方便与外界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随着5G的推广和Wifi的全覆盖,高校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使用新媒体上网。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发现,有125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在两年以下,占比10.81%;有217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2—4年,占比18.77%;有278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4—6年,占比24.05%;有536名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在6年以上,占比46.37%。通过数据证实当下的高校大学生普遍接触新媒体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对新媒体的依赖已成习惯。

在每天利用新媒体上网时间的问题上,有201名大学生每天花费2小时以下,占比17.39%;有601名大学生每天花费2—5小时,占比51.99%;有250名大学生每天花费5—8小时,占比21.63%;有104名大学生每天花费8小时以上,占比9.00%。假如把一名正常高校大学生一天的24小时进行分割,9小时在睡觉(含午休),6.5小时在上课、自习,2小时用于洗漱、出行及其他,1.5小时用于吃饭,那么只剩下5小时的空余时间。对于这5小时的分配,绝大多数大学生将两小时及以上用于新媒体上网,少部分大学生将全部剩余时间用在新媒体上网,更有甚者挤占学习、休息时间使用新媒体上网。通过对时间分割可以看出,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日益严重,体育锻炼时间、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时间少之又少,视力逐渐变差,甚至会影响作息、学习及正常的生活,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网游”的干扰

“网游”具有两面性。“网游”的优势在于适度的“网游”可以使大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疲劳;“网游”的劣势在于沉迷“网游”将对大学生的智力、心理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对于“使用新媒体主要做什么?”的调查中,有近五成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新媒体进行“网游”。新媒体正在不断壮大,而大学生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仍处于游离状态,大学生的年轻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和心智还不够成熟,在不成熟的心智驱使下很容易被“网游”所吸引而导致意志力下降、学业荒废、生活质量下降等。更危险的是“网游”夹带许多暴力、色情等糟粕和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旦被大学生吸收并效仿,他们会变得冷漠无情,严重者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可见“网游”的劣势是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顽疾[1]。

(三)易受外界不良信息冲击

在调查中,当问及“经常使用哪些社交媒体”时,有1102名大学生使用微信,有843名大学生使用QQ/QQ空间,有631名大学生使用微博,有510名大学生使用今日校园,有494名大学生使用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有433名大学生使用知乎,有366名大学生使用抖音,有201名大学生使用小红书,有190名大學生使用百度贴吧,有76名大学生使用豆瓣,有72名大学生使用快手,有43名大学生通过论坛/BBS进行社交,有36名大学生通过绿洲进行社交,有36名大学生通过虎扑社交,有20名大学生通过钉钉进行社交,有10名大学生通过陌陌进行社交。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进一步证实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及软件层出不穷,微信、微博、QQ、BBS、抖音等社交网站都是大学生汇聚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的多样繁杂,信息传递方式多种多样,信息难以严格筛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容易被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迷惑或洗脑,单靠人力进行负面信息的“防、堵、管”已失去效用。同时短期内又得不到及时纠正,轻者会造成消沉堕落,重者可能会害人害己,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对策

(一)搭建线上平台,优化线下活动

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微传播”育人功能,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同时努力开发适合服务、管理大学生的APP软件(今日校园、易班等),实现新媒体为载体的双向联动,达到时刻引导、时刻关心、时刻教育的效果。其次,深入挖掘赋有传统魅力的线下活动,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分散新媒体关注度。正确引导大学生放下新媒体,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进行面对面互动,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情感。最后,鼓励大学生正确认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合理规划并正确利用时间,积极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走出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活动,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体魄。

(二)加强大学生“网游”管控与有效引导

第一,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游”的两面性。高校有责任有义务针对“网游”的劣势,督促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范生活和学习习惯,杜绝一天两小时以上“网游”。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室内监管。高校在严格执行《学生网络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之外,还应专门建立“网游”公约,规范大学生“网游”行为,培养良好的“网游”行为习惯。第三,高校应完善学籍预警机制。加强任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公寓辅导员、大学生互联互通,时刻了解大学生即时行为和思想动态,做好密切关注,及时开展师生交流,适时通过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第四,高校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督促并教育大学生提升自身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体的良好心态,将花费在“网游”上的时间和精力控制在合理区间,使他们脱离“网游”的束缚。第五,引导大学生要理智看待“网游”,充分认识到“网游”不是精神家园,更不是世外桃源,可以作为放松手段但要坚决杜绝形成精神依赖,充分认识到学习才是主要任务。

(三)强化网络舆论监管

首先,大學生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主导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甚至工作的各个领域,充分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传播。其次,高校搭建健康的校园育人新媒体平台。成立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职业生涯及学业规划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学生党建研究工作室等,同时高校应倡导全体思想政治辅导员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利用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青春正能量,提高关注度,增强吸引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2]。再次,高校应建立学生网络舆论监管机制。成立学校学生舆论工作室,校内多部门参与,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禁止不良信息传播。最后,高校应从“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可以通过讲座、访谈、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打造有利于全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网络舆论阵地。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决定了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着“建设型”和“破坏型”双向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要想从源头上预防意识形态偏离正确的轨道,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就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其爱国思想,树立其良好道德品质,为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3]。

参考文献:

[1]苏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战线,2017,(5).

[2]王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媒体时代[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

[3]王军杰,陈佳.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阵地争夺探析[J].新闻战线,2019,(3).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2篇

2020年以来,团东营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决策部署,以思想引领、围绕中心、服务青年和从严治团为工作着力点,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在强化团的引领力上下细功夫,在扩大团的组织力上下苦功夫,在加强团的服务力上下硬功夫,使团的改革精准对接党政所期、发展所需、青年所盼,推动团的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把牢为党育人根本任务,着力引领青年思想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教育青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全面深化“青马工程”。时刻把为党和人民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贯穿始终,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动列入市文明委2020年重点工作项目,列入市直机关工委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按照“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理论研学、制度自信教育“两项重点内容”,开展政治学习、政治培训、实践锻炼“三个重点模块”,建好讲师团、学员库、课程表、项目单“四张工作清单”,组织主体班次、理论调研、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读书、网上慕课产品、实践锻炼“五项常规工作”,提升理论培训实效,提升实践锻炼能力,确保学以致用、学见成效,不断强化培养青年政治骨干品牌效应,努力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线上推出云课程两期,线下组织青马理论学习30余场,参加1500余人次。将党团联合培养党员发展对象作为工作着力点,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开展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青年党员和预备党员145人,确保“青马工程”成为推优入党有力抓手,确保青年党员成为青马学员,为基层作出良好示范。

积极选树青年典型。开展东营市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同时积极认真推报参评全省、全国评选活动。232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表扬奖励,其中5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全国“两红两优”等国家级表彰表扬,72个集体和个人获评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等省级表彰表扬,充分展示我市团员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争做“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主题活动,培养选树“青春担当好团队”16个。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深化“网上共青团”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网络新媒体发展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加强全市团属网络新媒体规范管理,加快构建全市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系统,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公开和服务青年能力。举办“i东营·创意青春”全市青少年网络新媒体作品大赛,重点围绕东营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全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勇担当的激情和活力,参赛作品500余部,累计阅读量300余万人次,引导全市青少年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理念。组织全市各级少先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230余场次,覆盖少先队员19万人次,让更多队员了解中国革命、少先队历史知识,鼓励全市少先队员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传承发扬红色基因。
坚持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着力展现青春风采

认真落实东营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主动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积极受领任务,广泛倡议动员,发动50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建应急响应、网络宣传、心理疏导、快递小哥等志愿服务队伍;组织“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病毒消杀作业;组织2300余名乡村“好青年”、300余名返乡大学生等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村居联防联控、防疫宣传和文明劝返等工作,深度参与疫情时期社会治理;打造“青马云课堂”“网上云队课”等云端课堂,加强疫情期间广大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全力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联合市卫健委开展“为奉献者奉献”关心关爱抗疫一线人员及家庭活动,走访慰问援鄂家庭80户,送出“微心愿”95份,常态化提供“暖心陪伴”“暖心速递”等志愿服务;面向全市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等一线防疫干部职工,捐赠猪肉200箱、总价值35万余元;动员市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带头捐款1000余万元,消毒液55吨、防护口罩3万余只。

持续深化青春扶贫行动。东营市“希望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重要寄语精神,持续推动“希望工程”转型升级,累计争取捐款12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8所,援建希望工程图书室20个,援建希望厨房5处,培训教师600余人次。开展圆梦大学行动,募集资金240余万元,募集助学岗位140个,帮助1540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实施公益成才计划,引导青年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帮助360余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和實习实践。扎实开展“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小屋41处,正在建设62处,开工建设率51%;已完成全部小屋认筹工作,筹集资金334万余元;在建设小屋的同时,提前为帮扶家庭提供关爱帮扶、结对服务,帮助解决成长和学习中的困难、问题,真正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深化“萤火虫助学计划”,在全市39个镇街建成77处萤火虫学堂,连续10年累计组织2000余名大学生和社会志愿者深入学堂,为2.1万余名青少年在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自护教育、感受城市等方面提供关爱服务,解决实际困难,让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持续深化“金晖助老”“牵手关爱”两项行动,招募、选拔332名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166名留守、失独老人,常态化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招募、选拔600名志愿者结对帮扶300名农村留守儿童,常态化提供自护教育等服务。



办好黄河三角洲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恳谈会。作为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企峰会东营分会场的创新活动,恳谈会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北京字节跳动、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泛海投资等公司的知名青年企业家进行主旨演讲,对“今日头条青年创作者东营培训基地”揭牌,对全市重点园区进行推介,已促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云科汉威软件有限公司、山东世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业技术创新企业入驻园区。促进青年企业家交流合作,向团山东省委提报峰会重点项目9个,其中“腾讯云(东营)工业云基地项目”被本届儒商大会暨青企峰会作为精选项目隆重推介并成功签约,为吸引更多更好项目在东营落地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扎实开展“青春奉献文明城”行动。深入落实全市创城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创城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议,层层安排部署;通过开展“i东营:青春奉献文明城,我为创城代言”“青春擂台?创城赛”、服务大型赛事(会)、“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麗”“共享单车、共建文明”“清洁环境、美化家园”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中积极作为,展现青春担当。在城区设置志愿服务站点38个,按照“志愿服务队+项目+站点+接力”运作模式,打造有固定场地、配备结对志愿服务团队和管理人员、配套设施、服务项目,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标准化志愿服务场所,实现不间断上岗服务。积极发挥全市各级团属网络新媒体平台矩阵作用,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170余期,广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把握服务青年职责使命,着力凝聚青春力量

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从助力青年成才成长、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多方面为东营青少年提供最贴心、最直接的服务。

扎实推进“青鸟计划?汇智东营”行动。围绕东营市“5+2+2”产业体系,邀请30家重点企业举行在线直播招聘专场,提供招聘岗位6000余个,在线观看人数6万余人次,在线咨询互动留言近3000条。组织开展“东青帮?团团带你直播在线看企业”活动,让广大高校大学生了解东营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发展情况和意向工作岗位,搭建企业与待就业学生的“空中双选会”,实现企业用工和人才求职供需精准对接。开设“东青帮?青创云课堂”,通过系列直播授课,加强创业培训、人才培养和项目孵化,助力复工复产和青年学子返乡创业。举行“青鸟计划?汇智东营”暨“就选东营”2020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国内外39所知名高校的54名青年学子到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举办“知名高校青年学子看东营”活动,邀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来我市开展思政实践调研,让青年学子们充分认知东营、感受东营;邀请清华大学35名优秀学子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线上宣讲的方式面向我市高中学子开展课业辅导、讲授学习技巧,吸引和凝聚更多高层次人才来东营就业创业,助力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大局。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聚拢了一批优质青创项目,同时推荐15个项目参加团山东省委第九届“创青春”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7个项目晋级复赛,1名创业导师入围复赛。

全力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深化“青春守护者”行动,开展“青春与法同行”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能力;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开展禁毒宣传“五进”活动30场次、覆盖青少年1万余人次,营造浓厚禁毒文化氛围;做好青少年防溺水教育,在全市170余所中小学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防溺水专题守护安全教育200余场、覆盖青少年19万人次。扎实做好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作用,扎实做好全国首批委托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构建起“未检检察官+团干部+预青专家+社工+志愿者”的队伍体系;做好规范个案支持,安排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跟进做好心理疏导、法庭教育等工作,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认罪服法,接受教育,改正错误,转回正轨。我市两个青少年权益保护项目获得团中央批准。创新实施“青春向网格报到”行动,在5个县区12个片区启动试点,推动团的组织、工作、阵地在基层有机融合,助力基层普法宣传,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深入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两年选树各级“好青年”5077名,大力培养农村青年人才,着力储备村级后备力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建功乡村振兴;建立市县两级乡村“好青年”联盟、协会7个,辅导8人参加市县创业大赛,推荐7人进入青企协等行业协会,市县镇建立微信交流群47个,确保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好青年”;实施乡村“好青年”创客计划,协调发放“乡村好青年贷”等小额贷款23人、890万元;从东青基准贷中拿出1000万额度,大力扶持乡村“好青年”群体创新创业。
全面推进从严治团任务,着力焕发青春活力

紧紧围绕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好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一重要政治定位,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在全面从严治团中焕发新活力、实现新作为。

坚持党建带团建。抓好制度设计,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确保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支撑更加有力;争取党委支持,在全市39个镇街高标准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明确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青工委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团委书记担任副主任,全力优化基层团的工作环境。高规格召开成立大会,明确由青工委主任主持,同步研究党建带团建和镇街团委重点任务落实,实现党建带团建的顶层谋划、顶格决策;加强系统党建工作,打造全市共青团“青春先锋”品牌,实现市县团的机关党建和团的业务深度融合。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团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各级团干部队伍保持蓬勃朝气,展现新风正气,努力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狠抓乡镇团干部配备,乡镇团委书记配备率和在岗率达到80%以上,注重从金融挂职干部、乡村“好青年”、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大学生村官中选配挂兼职团干部44人,帮助延伸工作手臂;开展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组织市县团的机关6个下沉工作组、34名党员干部,分别下沉19个镇街,每名下沉干部每年包靠联系1个镇街、重点联系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两支队伍、常态联系20名左右当地青年,力争实现“促基层团建、促阵地提升、促工作落实、促作风转变”。

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团建。坚持党建带动,主动联系各类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党组织,大胆探索行业建团,在金融行业、快递行业、互联网行业建立团工委,加大对行业青年的群体覆盖。加强青联、青企协等团属社团会员单位建团力度,将其作为会员履职考核、评选树优、入会资格的重要标准,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专人负责,强势推进,应建尽建。摸底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团情况,积极尝试商圈楼宇建团,在东营银座商圈建立专门团组织,做好东营金融港团组织建设的前期筹划。

积极拓展团属工作阵地。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建成青马学堂29处。加强青年之家建设力度,建成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东营青年之家旗舰店,整合青年会客厅、众创平台、筑梦空间等,建设基层青年之家44处,引入青年社会组织27个,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7个。建成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团支部、广饶县大王镇封庙村团支部旧址纪念馆,成为全市党团队活动的重要阵地。

东风浩荡满目春,砥砺奋进正当时。团东营市委将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黄河入海口这片丰饶美丽的黄土地上,为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普及,大量的网络新闻开始充斥在人们的周围,网络化的语境也开始逐渐形成,并由此产生了关于网络新闻的舆论监督。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但是,作为新生事物,也同样存在法律保护方面的明显缺失,导致一系列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问题的出现。为此,积极地做好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立法和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网络化语境下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化语境;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王金鑫,浙江警察学院。

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交互性、开放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是舆论监督领域重要的生力军,并日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相关立法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网络化语境下,如何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是一种信息化社会的产品。网络舆论监督以互联网络为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及全体普通公众提供了对各种新闻事件的关注、了解以及分析研究的机会。网络舆论监督还可以为大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促使各种新闻事件在公开透明的状态下得以解决,并受到公众的全程监督。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交互性、开放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而普通大众则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

二、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1.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存在法律负环境

现如今,在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法律负环境。通常情况下,公众应该依法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知情权力以及批评和监督权力等,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新闻舆论环境下,这些权力却被无限扩大化。一些人堂而皇之地以“道德审判”为名,大肆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言论和意见,甚至肆意地传播各种不正当的言论,从而对新闻当事人自身的合法权益产生极大的损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与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初衷背道而驰,也极大地侵害到很多新闻当事人的权利,并影响到正常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但是,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地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予以管理和指导、约束,但是,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大多数,存在可行性不强、立法规格较低和相关规定滞后等特点,无法发挥出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

2.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存在法律冲突

从法律角度来看,隐私权是人们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法学学者即提出人拥有“隐私权”这一说法。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 “隐私权”逐渐在美国的法律系统树立起牢固地位。美国通过将“隐私权”设定为法律权利的一种,有效对抗了各种传媒活动中言论自由对个人隐私的冲击。而“知情权”又被称为“知晓权”以及“知的权利”等,这一概念是由大众传媒从业者率先提出的。1945年,美国编辑首次提出“知情权”这一概念,并认为对于公民而言,需要依法享受对于自身应该知道的事情予以知晓的权利。而对于国家而言,也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并维护公民知晓各种事件的权利。知情权的出现,最大程度保护了广大受众对各种信息应有的知晓权利,并且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各种传媒活动的言论自由。

但是,在我国,不论是知情权,还是隐私权,在已经成文的宪法,或者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之中,仍然缺乏较为权威、直观的规定和解释。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在关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立法方面,我国仍处于空白状态。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在日常的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但因为相应法律法规的缺失,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对知情权和隐私权予以妥善的处理,一旦二者交锋,便极易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因此,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如何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并如何从法律角度予以权衡和协调,无疑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两难命题”。

三、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的措施分析

1.加强新闻媒体立法

为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首先要进行新闻媒体立法。网络新闻舆论监督虽然与传统的舆论监督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也同样需要遵循传统舆论监督的一些规则。在传统的舆论监督中,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以及法律规范等,在网络新闻舆论监督中也是同样适用的。早在1996年,我国便就网络舆论相关问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即《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之后,又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条例,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保证其长期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舆论环境的复杂化也给原有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法律法规显然无法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于是,为保证网络环境的规范、文明,需要积极地对现有的新闻媒体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以保证不同网络媒体持续、健康和有序地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发挥法律作用之余,还要合理地配合使用其他的一些调控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监控手段等,以更好地对网络环境和舆论监督动态变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各种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问题的出现,与实际的网络环境以及网民的自身素质等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互联网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是造成网民法律法规意识相对淡薄的原因。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世界和数字化的存在,匿名性始终存在。一些人认为匿名就意味着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在这种空档期,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会使人有放纵行为的意识和免责的侥幸,认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

因此,在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监督法律保护的过程中,做好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对广大网民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受到虚拟网络环境的影响,人们在网络化的语境下,所受到的道德压力显然要小于实际生活。但现如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并逐渐发生着融合。因此,有必要对广大网民进行有意识的网络法制教育,以更好地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指导其在网络环境下依然可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自觉地控制其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行为表现。只有保证广大公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規的相关要求,才能维持良好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新闻舆论氛围,真正保证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3.加强网络侵权立法

网络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导致网络侵权行为猖獗,这是网络法治化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难题。治理网络侵权问题,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加大立法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系统、完善的关于网络舆论监督侵权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民事法律规范方面,还存在十分明显的欠缺现象。网络舆论往往会牵涉到很多不同主体的权益,并有可能会对其正常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立法,以法律形式对相关问题予以专门的规定。例如,对各种网络舆论侵权行为的形式和种类等进行明确,并对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行为进行明确。另外,对于立法部门而言,还要注意对网络舆论侵权的具体情节和不同性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并明确相应的约束条件,以更好地指导各项法律条目的实际应用过程。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知,遏制网络侵权,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协同整合社会各主体力量共同参与,包括政府网络主管部门、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司法机关等社会各主体。

网络化语境下,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如今,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已经呈现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网络舆论监督中,要积极地做好相应的立法及其实践工作,以更好地对网络新闻舆论监督进行法律保护,保证其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

[1] 李艺. 网络舆论监督反思及其路径建构[J]. 当代传播,2013(6):44-46.

[2] 胡灵.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J]. 法学论坛,2010(5):95-99.

[3] 成剑英.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J]. 求实,2010(4):60-62.

[4] 石君. 基于法律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规制初探[J].法制博览,2013(4):21-22.

[5] 钟小霞.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基于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的探讨[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64-68.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學生网络舆论使高校舆论格局发生变化,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基于大学生网民的群体特殊性,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无序性、侵占性、易变性。当前,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要具有及时性,不能采取高压政策或片面追求完美效果,应注重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关键词]集群;大学生;网络舆论

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逐渐成为高校舆论生态的重要变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关注集群效应下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演变,有助于更好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关乎高校和谐稳定

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建设,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舆论是不同个体依托于各种载体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自己立场和观点,基于立场和观点的相同或相近,进而在集群效应下汇聚壮大,演变成为某种趋势性态度的社会现象。网络舆论,即形成和发生于网络领域的舆论形态。当前,资讯高度发达,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高技术高性能特点,使得对新鲜事物敏感的大学生成了使用它的活跃群体,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大学生作为当前网络使用人数最多的重要群体,在网络舆论的传播和生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大学生网络舆论,重视大学生网络舆论建设、运用和管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网络舆论既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更是当前关乎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网络为大学生的舆论生成提供了肥沃土壤,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的主要功能在于便捷有效的观点交谈、意见发表、权益维护。由于大学生网民数量众多,致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的冲击下,其思想独立性难以坚守,容易走向极端,进而大学生网络舆论体现出盲目从众性,冲动偏激性。一定意义上,大学生网络舆论使高校舆论格局发生变化,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传统意义下,高校舆论格局主要由高校所掌控和布局,沿袭着自上而下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依托于校报、校园广播、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工作队伍等,主导着高校舆论的发展。然而,当前时代境遇下,网络为大学生话语表达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获得了不同于传统的言论载体,并且这种载体一定意义上还游离于高校的掌控之外,因而大学生网络舆论成为高校舆论的基本组成和重要变量,使原来自上而下梯级推进的高校舆论格局受到挑战,大学生与校方之间的言论主动权显得平面化,校方不再是唯一的高校舆论发布者和创造者,大学生网络舆论对高校和谐稳定的影响作用日渐突出。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典型的群体特征

基于大学生网民的群体特殊性,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专属于这一群体的典型特征:

第一,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无序性。所谓无序性,即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自主自发的,可能基于一种难以预知的原因,亦可能在某个难以预测的时间,让人难以捉摸和把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可能转化为大学生危机事件。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充足的正义意识,在网络舆论形成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网络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畅所欲言和指点江山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网络舆论易于形成便于扩散。然而,大学生群体毕竟数量巨大,大学生网民是当前我国网民群体是最为庞大的群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其信息关注点不一,进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爆发点和扩散点往往随机产生,无序存在,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第二,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侵占性。大学生网络舆论一旦形成,在对其他大学生的影响上呈现出显著侵占性。大学生往往会基于情感共鸣而一呼百应,短期内生成网络舆论。所谓侵占性,即一旦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那么这一网络舆论对其他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往往是必然的,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壮大势如破竹,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其他大学生基于同辈群体的高度契合性,对源自大学生之手的网络舆论几乎缺乏抵抗力,他们本能地会选择认可并迅速加入传播壮大这一舆论的队伍中去。他们不会主动鉴别真假或作理性思考,而会基于本性善良而毫无保留地对这一趋势性态度持全面信任姿态,进而加入推动和壮大这一网络舆论的大潮。

第三,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易变性。大学生群体长期生活于校园内,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磨炼,缺乏真正的现实生活经历,因此他们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和判断不太成熟,使大学生网络舆论呈现出一定的易变性。网络空间充斥的各种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易于影响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识和判断,使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的易变性。这种易变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利弊并存。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易变性可认为是其可塑性,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引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向着正确、健康、积极的方向演变。同时,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易变性亦为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舆论形成的过程来看,网络最终浮现的主流声音,虽然反映了部分网民的意见与态度,但同时还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2〕,由于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潮,充满了各种利益纷争,因而大学生群体易于被其他网民所左右和利用,使大学生网络舆论沦为少数分子的“话语转播人”。

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第一,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要具有及时性。大学生网络舆论相对于传统的现实舆论而言具有集群效应,传统的大学生现实舆论往往局限于某个班级、某个年级或某个专业,而大学生网络舆论在集群效应作用下,会短时间内蔓延到整个校园网络,大学生之间不仅在网络上推动舆论的传播壮大,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会在口口传播中推动舆论的传播壮大,使这一舆论可能会突破单个大学校园的局限,演变为全社会整个网络的舆论事件。同时,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不够全面,他们在网络舆论中易于受到刺激,网络舆论中偏激、错误的信息会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巨大冲击,进而激化他们的负面情绪,扩大舆论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可能做出各种现实非理性行为,引发现实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开展及时引导,就是要在舆论形成之前或刚刚形成之时就要介入,开展主动的舆论引导工作,反之,会极大的加剧舆论引导的难度。一旦某种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其他大学生在接触到这一网络舆论时,会对与之相关的信息如饥似渴并坚定地深信不疑,如果引导工作不及时,未能第一时间公布权威真实信息,那么其他大学生群体将会被他们他接受到的第一个信息所牢牢占据,无论这种这一信息的真实性或价值立场,都会让最初接受到的大学生深信不疑,增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难度。

第二,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不能采取高压政策或片面追求完美效果。少数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担心大学生网络舆论演变成现实危机事件,进而对大学生采取高压政策,利用各种校规校纪对大学生施压,禁止他们对某一网络舆论的讨论。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在校方高压政策压力下,表面上大学生似乎停止了对这一网络舆论的参与,事实上他们依然会在口口传播或其他非正式场合利用自己的方式來参与和推动这一网络舆论。而且,校方的高压政策既可能激发他们的抵触情绪,让原本就处于叛逆期的大学生更加抵制校方引导,又可能使大学生误认为校方对同学的“禁言”式高压政策恰恰表明了这一舆论中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使大学生对网络舆论中夹杂的各种偏激、错误信息更加深信不疑。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只能“引”,不能“堵”,不可片面追求完美效果,企图让所有大学生都端正认识,站在主流立场看待网络舆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中,应允许少数大学生存在差异观点,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引领多数,只要实现了对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即可,让主体大学生去引导和影响少数存在不同观点的大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选择。

第三,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要多措并举。大学生网络舆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只凭借单一举措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重构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综合作力。在引导主体上,既要重点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中学生党员和优秀分子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党员和优秀分子成为网络舆论引领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在网络领域弘扬主旋律、坚持真善美的榜样和楷模,发挥他们对其他大学生的示范引领功能。在引导方法上,既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领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基于现代技术应用办法潜移默化地净化网络空间,为积极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创设条件,向消极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创造障碍。在引导手段上,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关怀和思想疏导功能,又要建立健全高校的大学生网络表达的规章制度,保障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理性平台,使大学生网络表达失范行为的惩处有据可依,加强和完善高校的“依法治网”工作,推动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

〔参 考 文 献〕

〔1〕尚俊杰,等.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

〔2〕彭兰.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1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网络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网络舆论的媒介规定性,使其在舆论形态的表现上,多表现为网络话语表达的集合。而网络话语在话语表达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带有的明显的媒介性和社会性又使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这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微观的视角中具备一般社会舆论所具备的主要要素,同时也可在宏观视角被看作是网络舆论本体的主要表现方式和社会舆论与个体意见中起到新的缓冲作用的制约机制。网络舆论作为特殊的舆论形态,其舆论要素也表现出了本体、客体、影响范围和时间的特殊性。

【关键词】网络话语;网络舆论;舆论形态;媒介性话语

一、社会舆论的意见表达与网络舆论的话语形态

舆论的表现形态、产生规律和发展方向,都会受到大众媒介技术和受众媒介使用方式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舆论是一个始终具有明显时间方向性的研究议题。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十几年间,网络舆论成为舆论表现形态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形式,舆论的表达方式也从传统的媒介表达转向了自媒体平台的话语表达。网络话语在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舆论研究的领域里,成为关注舆论形态变化和舆论生发机制的一个关键问题。将网络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晰的是当今社会舆论意见表达中,网络话语以一种舆论形态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话语概念的交互与独立

舆论作为一个传统的概念,在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的诸多研究中,已经有了相对深入而多元的探讨。西方学者更多地将舆论作为一种公众意见进行表述,从公众意见这种表述来看,舆论无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因此在西方学者对舆论概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过50个的复杂概念体系。其中诺依曼在梳理舆论复杂的定义系统后,将舆论看作是公众性的意识[1],李普曼则将舆论定义为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脑海中的图像[2]。这两种观点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其共同点是将舆论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见表达结果看待。国内学者则普遍认为舆论是一种公众意见的集合。如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的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3]。或将舆论看成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4]。从对舆论的简单概念归纳可以看出,对舆论的界定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西方观点还是基于广播电视时代的国内观点,都具有明显的意见指向性,舆论的本质是一种带有公众性的特殊的意见表达。

网络舆论从表述形式来看是一种“舆论加媒介”的模式,这种模式明示了网络舆论作为一个概念,其特定的媒介技术指向。这种技术指向实际上将舆论概念的时间方向性表现了出来。由于对舆论概念的探讨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这种定义的模糊并不是舆论研究对象的模糊,而是对于舆论界定的角度始终是多元化的共存。因此,对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也将会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网络舆论的内涵却可以相对清晰地描述为对传统舆论内涵的延伸与发展。传统舆论的内涵注重公众与意见两个方面,舆论的公众性通过大众媒介实现,意见表达则通过受众参与实现。网络舆论改变了公众性实现过程中的媒介技术平台,将传统媒体置换为互联网,使网络和自媒体平台成为实现舆论议题公众性的渠道,同时也改变了个体意见表达的方式,使个体意见通过公开平台表达。舆论作为群体意见的集合,在网络时代,个体意见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方式,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开性的意见结合方式。

从网络舆论对舆论内涵的延伸可以看出,网络意见的表达过程,实际上是个体话语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实现的。这就使得网络话语、网络舆论和舆论成为一个相对关联的概念。网络话语与网络舆论类似,是一个“媒介加旧概念”的表述,这个表述同样强调了话语的媒介性。如果将话语看作是“一个比句子更重要的动词性言说”[5],那么话语强调的就一定是两个或者更多参与表达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替。网络话语则表明这种交替行为发生的技术平台和媒介渠道。当网络话语成为网络意见构成的基本单元,而网络传播的规律成为话语的意见交替规则的时候,网络话语就必然成为参与和构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基础性要素。舆论、网络舆论和网络话语,从概念的界定来看,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但从其内涵和意义指向来看,舆论奠定了网络舆论的基础,而网络舆论又将网络话语和舆论之间的联系显现出来。网络话语在经过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影响后,其信息内容和形式较传统意义的话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话语表现形式的变迁和传播方式的革新,使网络话语必须被纳入舆论形态研究的视野中。

(二)社会舆论意见表达的规定性与网络话语表达的集中性

由于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媒介性的舆论形态出现,与其相对应的不具备特殊媒介性的一般舆论形态,在其舆论影响的范围和参与主体上,都没有网络舆论所形成的技术平台限制,因此,没有特定限制的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社会舆论看待。社会舆论的意见表达过程,是不具备互联网传受一体的传播特征的,受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意见表达具有明显的集中性,这种集中性是来自传统媒体的简单议程设置作用的结果。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的集中性也可以被表述为公共性,也就是说,一个社会范围内得到一定数量群体关注的议题,可以成为舆论的客体。这种以公共性体现出的规定性,是探讨舆论客体时从舆论关注的问题多为社会性问题的结果推导出来的。其逻辑前提就是,能够成为社会舆论客体的议题,是社会上一定数量的人群共同关注的议题,也就是议题本身必须具备社会性。同样,只有具有充分社会性的议题,才能集中被谈论,成为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舆论课题。

在社会舆论的意见表达中,这种规定性在传统媒体作为优势声音的舆论生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在网络话语作为意见表现形式的时代,平台被改变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交互的模式,信息能够得到传播的依据不是以被认为社会共同关注为前提,而是以被个体认为有表达欲望和必要为前提。这样的表述就形成了在网络舆论中,声音的来源多元而均衡,并不存在某一个渠道的明显優势声音。

由于网络话语必须是被表达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往往网络舆论本身是网络话语的集合而非真正的网民的态度和立场的集合。社会舆论议题的规定性促成了其舆论客体的公共性,但网络舆论的集中性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舆论意见集合的形成模式。社会舆论意见表达的规定性与网络话语表达的集中性的区别,促使网络舆论在很多事件中的表现与社会舆论产生差异,同时也使得网络话语在突出媒介特性的网络舆论中,成为更独特的意见集合形式。

二、由网络话语构成的舆论形态

网络话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话语形态,其特殊性是由网络话语传播平台的媒介特性决定的。这种媒介特性带来的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导致社会信息中逐渐出现了依托网络平台传播的特有的话语内容,这种话语内容的特殊性构成了网络话语形态自身的特殊性,其表现就是网络话语所具有的媒介性与社会性。

(一)网络话语与舆论形态可能存在的三种限度

分析网络话语作为一种舆论形态的特殊性,首先要将网络话语纳入“舆论”这一概念的探讨范畴。从现有舆论概念的分析中,从舆论的要素去分析舆论,已经成为目前舆论研究的最具有工具性[6]的方法。

从舆论的要素来看,网络舆论的存在使我们更容易反思舆论要素的公共性问题。如果将舆论的本体看作公众意见、态度和观点的总和,那么这个意见总和的公共性以及舆论主体的公众性就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互联网信息的出现,造就了网络舆论这个并不明晰的舆论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现,事实上将舆论主体的公众性划分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作为社会普遍多数公众的舆论主体,这时的舆论可以看作是社会性的舆论,同样舆论自身的公共性也在社会信息的高度交互中得到极好的实现。第二个层次是跨越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非全社会性的舆论形态,这种舆论形态在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出现和普及后才真正存在,并具有极大的公共性。第三个层次是有特定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舆论形态,这种舆论形态的社会性和公共性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可以看作是一种群体的意见集合。

(二)媒介言论成为舆论的可能性

网络言论成为舆论的条件就是介于群体性意见集合的小范围舆论形态和以全社会作为舆论主体的社会性舆论之间,出现一个跨越基于网络媒介的、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舆论形态。

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信息中的意见是由大众媒介的意见和个体的意见交互形成的,舆论的本体也是由传统媒体声音和个体集合的群体意见共同构成的。大众媒介的单向和强势传播与公民个体的意见表达形成了强烈的差异,话语权的单边状态将社会舆论分化成了群体的小范围言论和社会性的舆论意见两种共存又相互影响的形态。

在传统媒体作为主要的大众媒介发布声音的时代,媒介的言论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舆论信息中的优势声音存在,也可以作为舆论的引导和导向力量存在,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舆论。无论是媒介所代表的利益、权利组织、隶属关系,或者是新闻和宣传同社会观念形态的差异,都导致大众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7]。媒介言论不等同于舆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媒介言论是来自某一特定媒介机构的言论,媒介机构的言论无法成为一种舆论形态,而只能成为舆论中的具体言论。但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言论,则回避了媒介机构的言论无法成为舆论形态这一问题,个体在获得话语权并具备广泛信息传播能力的时候,其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接近媒介言论的方式进行传播,而个体言论也会在互联网中通过扩散传播成为代表一定群体意见的群体言论。

网络话语作为一种网络言论的形态,绝大多数的网络言论都可以看作是网络话语,一条微博、一个帖子、一段评论,都可以是带有特定观点和倾向的话语表达。这种原本属于个体行为的话语表达,在自媒体平台上被赋予了明确的大众媒介特征,这使得网络话语成为一个能够及时传播的媒介性话语形态,而互联网高度社会性和公众性的特征,也将网络话语定位于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话语。这与以往话语作为个体文本表达的研究多注重话语传播的社会性不同,网络话语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浓重社会性和公众性的话语形态。

三、网络话语作为舆论形态的特殊性

网络话语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媒介的舆论形态,并不能独立于网络媒介存在,其媒介性就成为区别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群体意见和个体意见的首要因素。网络话语具有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影响表现,使其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以一种区别于其他舆论形态的特殊方式存在。

(一)网络话语成为舆论形态时舆论制约机制的特殊性

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对公众意见的影响是媒介时代舆论产生的基本模式,在这个信息影响的过程中,媒介信息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是直接作用的,尤其是媒介的信息无法直接作用于受众自身,在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媒介信息之外的干扰因素会成为受众对舆论意见感知和媒介信息认同之间的缓冲因素。针对这种缓冲因素,国内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大众媒介与受众间信息传播的中间地带进行过相关论述[8]。

在网络媒介时代,大众媒介被分化成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与交互传播的互联网两种形态,而随着这两种形态在信息传播方式上的融合,网络媒介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全媒介信息的传播思维,信息的发布和接受对于受众来说同样重要。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信息或来自传统媒体的言论与受众的认知之间固有存在的缓冲区,开始转变为网络媒介时代与媒介信息逐渐混淆的信息形式。当媒介信息开始具备大量的个体观点的时候,这个来自个体的并兼具大众媒介传播功效的信息组织形式,开始成为网络时代网络舆论的基本表现形态和信息缓冲的制约机制。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原发自互联网并主要由网民参与表达的舆论形态,在发展初期明显受到传统媒体观点的引导和影响。这一阶段的网络舆论并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舆论本体特征的舆论形态,更多的是以社会舆论中媒介信息与受众意见之间显性缓冲区的形式存在。但随着技术的变革,将话语权分配给了普通网民,网络话语开始成为一种建立在网民意见表达基础上的媒介信息,这种媒介信息就成为网络舆论本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将网络舆论的本体看作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对某一舆论对象的意见态度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中,网络话语已经成为其显著存在的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网络话语还同时承担着网络舆论本体的制约机制作用,这种制约机制表现为网络舆论中突出的个体话语表达在具备广泛支持的时候,会成为舆论中的显性声音,同时成为网民对网络舆论观点认知的重要影响和参考要素,进而构成与网络舆论中其他优势声音和传统媒体相关言论共同影响受众意见的制约因素。网络话语既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也起到了对网络舆论的制约作用,并同时制约着来自传统媒体的声音对网民意見的影响。

(二)网络话语成为社会舆论中意见表达的不稳定因素

网络话语在成为网络舆论制约机制的表现形式和社会舆论中媒介话语对网民影响的缓冲机制的同时,也对社会舆论中的意见表达起到了不稳定的影响作用。

随着网民人数占社会人口比重的持续提高,互联网作为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媒介的覆盖范围,已经接近了全社会的概念。网民作为社会中的多数群体,同时也是意见表达和媒介素养的精英阶层,开始成为构筑社会舆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社会中对某一议题的关注人群中有相当部分的网民时,社会信息和网络信息会对这一议题的关注人群形成交互式影响。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输在信息发布中占据的主导优势与网络话语对个体网民的影响会在不同层面产生作用。从信息干预的效果来看,主流的社会声音和媒介言论会成为集中的优势意见影响舆论的方向,而数量众多的网络话语则会成为舆论意见漩涡中显性的影响因素,这种影响因素构成了一个信息的长尾效应:数量少而集中的媒介言论成为舆论中的强势声音,而数量众多但个体声音不大的网络话语则构成了对公众意见影响的长尾部分。

在舆论本体的长尾部分中,纷杂的网络话语會给个体意见带来不稳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普遍存在的结果就是,社会舆论由于网络话语这种特殊舆论形态的存在,会越来越多地呈现无序的特征,当社会舆论的优势声音与网络话语中的多数意见趋同时,社会舆论以集中的形式存在,而当社会舆论的优势声音与网络话语中多数意见分歧较大时,网络话语对社会舆论的不稳定影响就越发明显。

(三)网络话语是群体意识与个体言论结合的优势声音

网络话语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来自个体网民的声音,这一声音或意见通过其自媒体平台得到关注和传播,进而获得传统媒体言论一样的传播影响。但实质上,网络话语的发声个体,并不像社会群体意见中的个体一样主要表达自己的个体意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互联网具备舆论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自身也是一个多元信息的集合体,其获取信息的范围和深度要大于传统意义的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另一方面,优质的网络话语平台在个体意见表达的背后,还有参与这一网络话语传播的其他网民的讨论,因此,无论是通过论坛、贴吧之类的平台,还是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渠道,有影响的话语信息几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一定范围和数量的他人意见。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话语事实上是一个由个体意见主导的群体话语参与的话语集合。这个微小体系的意见结合体,就具备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素。

以群体意识与个体言论结合形态出现的网络话语,在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会舆论信息传播活动中,往往就会成为一种显性的优势声音,这种声音代表的个人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或大或小的群体的声音。这是网络话语能够成为一种舆论形态的基础,也是网络话语参与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最突出形式。

四、网络话语作为特殊舆论形态的要素表现

网络话语作为一种舆论形态,具备传统舆论研究中描述的社会舆论的要素。网络话语的特殊性,以及其媒介性和社会性的内涵,在网络话语的本体、客体、影响范围和时间等要素中都有体现。

(一)舆论本体的群体性与媒介性

网络话语从其表达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小的舆论形态,具有一定范围的群体参与性。任何一个有影响的公众号在表达言论的过程中都会获得一定的评论和留言参与,这个参与的过程就将网络话语的表达赋予了一种群体表达的内涵。

在自媒体平台催生越来越多的网络话语之前,互联网的信息就具有一种明显的布朗运动特征。由于互联网中的媒介机构众多、网民拥有众多的话语表达平台,网络舆论是一种合流的话语集合,或者说网络舆论是一个来自多种方向的信息合力塑造的集体观点、意见和态度。在互联网平台中,一方面是媒介机构的声音,另一方面是网民的言论,不同的信息来源在不同的把关模式下,呈现出了明显的公众特征,这种类似市井言论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表达方式,最终将网络信息打造成了“大家说”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舆论形成了,并且这一过程也是推动网络舆论中信息布朗运动的力的来源[9]。

网络话语在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构成形式之后,这种信息的布朗运动在网络话语的信息表达中越来越明显。舆论首先是被表达的,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见无法参与到舆论的信息传播中,网络话语的表达是一种多元意见推动的结果,话语自身是表达者受到其社交网络中存在的意见影响的结果,同时网络话语的表达过程也是表达者个体表达后一定程度的群体参与的过程。如果将网络话语的表达内容中带有的意见、态度、信念和情绪的集合作为网络话语这一特殊舆论形态的本体,那么这个特殊的舆论形态,在最初的表达过程中,就带有显著的群体性与媒介性。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意见不同,基于网络话语的群体性表达,是建立在一个公开媒介平台基础上的。

(二)舆论客体的孤岛文化特征

网络舆论的客体通常被理解为“网络事件”,或者来自互联网的议题。这种网络事件的认识带有明显的媒介地域色彩,电视、报纸、广播这些传统大众媒介并不具备这么强烈的媒介地域色彩,在文化、内容、受众群体、价值导向等方面,网络舆论关注的议题似乎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网络舆论或者网络议题的地方特色,是由互联网传播的信息特征决定的,网络信息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地方发展和传承后,孕育出了诸多的网络流行语、网络红人、网络事件等,这些网络的独特文化因子使网络舆论具有鲜明的媒介特色。

在自媒体时代,这种互联网的地方特色同样作用于网络话语的表达过程。自媒体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将网民个体连成了一个多元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使网络话语的表达具备天生的群体特征。一些网络话语的议题,会在关注这一议题的群体中成为重要的舆论事件,而与之无关或对这一议题不感兴趣的群体则无法卷入议题的讨论。仅在一些小众领域的舆论事件中,关注群体表达的网络话语高度参与议题的讨论,而不关注的群体则与事件无关。网络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其关注议题在群体化的表达中,必然出现孤岛文化的特征。

(三)舆论范围与存在时间的相对性

传统媒体引导的社会舆论在舆论生成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时间限制,舆论的议题通过社会群体的传播或某一媒介言论的形式,输出到媒介信息传播可覆盖的区域。除少数具有极强政治性的事件和突发重大事件外,社会舆论的信息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参与和引导下,其舆论影响的范围和时长是有限度的,是一个绝对性的表现。舆论从生成到结束的过程中,伴随着时间的持续,舆论影响的范围经历从不断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而在网络话语主要参与的社会舆论中,舆论影响的范围和时间呈现出相对性的特征。舆论议题会因为偶发的因素导致其在沉寂一段时间后突然再次爆发,并在影响范围中表现出不可预测的特征。2016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了直接观测到引力波的重大科学发现,这一发现作为新闻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中国。传播的初期,这则消息仅仅是一条普通的科技新闻,在相关专业和兴趣人群中引发关注,却无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议题。但随着引力波这一陌生概念的广泛传播,5年前播出的一期《非你莫属》节目中,民间科学家郭英森被主持人和嘉宾讽刺的事件,再一次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一事件后续的议题开始转向非科技信息领域,变成了一个网民广泛参与、网络话语密集表达的舆论事件。网络话语在这一事件中几乎构成了舆论意见的全部,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从这个偶发的舆论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话语作为一种舆论形态,或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参与传播的舆论信息和主要参与讨论的舆论议题,会由于网络话语表达主体的不确定性而表现出舆论范围与存在时间的相对性。

五、结语

网络话语作为一种舆论形态,具备一般意义上舆论的主要构成要素,网络话语的表达过程是群体意见与个体意见的整合,同时与单纯的个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区别。网络话语以其媒介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形成了与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和区别使网络话语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論形态被关注和研究。网络话语作为一种舆论形态的特殊性是其自身信息传播特征的表现,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由网络话语这一特殊舆论形态发展而来的舆论信息生发和传播的特殊规律,为今后的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9.

[2]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1.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13.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3.

[5]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4.

[6]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44.

[7]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42.

[8]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83.

[9]严励,邱理.网络推手在舆论营造中的文化缔造作用探析[J].中州学刊,2013(5):173-176.

(严励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邱理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教师)

编校:郑 艳

上一篇:国际经济法论文下一篇:水资源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