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信息论文范文

2024-03-25

电网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包括电网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储存管理层以及数据应用层在内的四大层次是新时期智能电网信息流的最关键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国外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的一般标准作出了详细分析,特别着重强调了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中应始终遵循的标准体系结构,进而概括了当前国内电力通信网络在信息及通信技术运作过程当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体系架构模式,并据此论证了做好信息及通信相关工作在进一步提升智能电网应用质量与应用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层次模型;标准体系;信息网络;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电力电网建设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日益关键。可以说,电力电网事业的建设发展程度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程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建设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推动作用之下,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力电网建设事业的新一代发展趋势,这一点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简单来说,智能电网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覆盖方方面面,信息及通信技术(ICT)作为职能电网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应当自发电到线路传输到变电到配电到用户服务最终到调度的全过程当中得以体现。

智能电网在建设运行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可观测特性、可控制特性、自适应特性以及自愈性特性都离不开信息及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支持与保障。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智能电网中的信息及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现阶段国内电力网络通信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应当如何构建与完善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层次模型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智能电网信息流系统中的层次模型包括了电网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储存及管理层以及数据应用层这四个方面。以上四个层次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信息支撑体系已成为维系整个智能电网信息高速且稳定运转的最关键载体。简单来说,层次模型当中的信息支撑体系能够借助对电网基础信息的集成与整合来是实现智能电网所传递信息在纵向及横向方面的联通。各个层次结构在整个层次模型中所出的地位不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①对于电网设备层而言,其主要包括在整个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当中各种需要信息传输及交换的设备、元件;②对于通信网架层而言,其能够在通信网络的作用之下将处于上一层级(电网设备层)中的各类设备元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其所表现出的网络方式有着以维护以及易操作的特性,且有效网络能够与无线网络及公网网络有效配合,在确保网络信息传输通道稳定运行的同时辅以整个通信网架层一定的安全保护策略;③对于数据储存管理层而言,智能电网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所累积的各类信息数据将以分类分区的方式存放在这一层级当中。在终端操作用户有所需要的情况下,以事件驱动或是消息总线的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访问,较传统意义上的检索方式更为简单与快捷;④对于数据应用层而言,其能够自动接收来自数据储存管理层所传递的相关,实现围绕智能电网这一中心的信息数据高级分析及控制。

二、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标准体系分析

我们知道:在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发展过程当中,其所涉及到的电网设备及元件种类众多且系统结构复杂,加之大部分电网设备存在跨地域运行的特性,为确保各类型电网设备均能够在智能电网这一整体中得到有效且合理的利用,一套健全且完善的信息及通信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就显得尤为关键。那么,何种标准体系才称得上是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的标准体系呢?其关键在于将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以及信息安全在内的多个环节步骤纳入其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且认可程度比较高的标准体系有IEEE1588、ICE62351标准。首先,对于IEEE1588标准体系而言,其最大的应用优势在于整个智能电网能够实现以纳秒为单位的整个广域互联大电网时间的同步运转。换句话来说,整个智能电网当中控制系统以及网络化测量系统的运转时间是高度一致的;其次,对于ICE62351标准体系而言,该套体系制定并实施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以数据加密及数字签名技术的引入为切入点,以终端操作员身份认证系统为直接途径,确保整个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当中不会存在任何形式的信道窃听、攻击以及篡改,进而确保整个系统对控制以及保护动作能够做出及时且准确的响应。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从当前智能电网的运行发展角度来看,涉及到发电、输电以及配电环节的信息模型与信息交换标准已日趋完善,IEEE1588标准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然而对于用电环节而言,参与智能电网用电的主体已非单独的电力企业,包括家电企业、建筑企业以及自动化企业在内的多种企业的行为同样需要有一套标准体系加以规范。现阶段该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三、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信息网络分析

客观的来说,就我国而言,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背景作用之下,存在于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构建及运用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智能电网骨干网架的可靠性及强度不够,数据网络在第二平面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要求无法得到骨干网架的有力支持;②各级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在资源整合及利用方面的性能表现有待进一步提升;③对于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而言,智能电网在配电及用电环节所表现出的信息及通信水平较其他环节所表现出的信息及通信水平要低得多。为解决以上问题,关键在于将信息网络引入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建设发展全过程当中。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信息网络在运行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包括可靠性高、灵活性高、维护性高以及扩展性高在内的多种应用优势对于简化整个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系统下属各种设备元件的连接方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异构控制设备在智能电网持续稳定运行背景下的网络集成及信息共享同样能够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得以完善。然而受电力系统分布式及实时性特性的影响,各种控制设备在信息获取方面所存在的显著差异使得信息网络在运用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时延问题、路径不确定性问题及数据包信息流丢失问题。如何在充分遵循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特性的基础之上,针对信息网络与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的融合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与分析,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体系构建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电力系统的运行就是一个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是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之下,以调度数据专网为代表的各种电力系统专用型通信网络已经在发电、输电以及配电等环节得到了成功的覆盖与应用,用户层在载波方式作用之下实现小数据量传输的技术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简单来说,以调度数据专网为代表的各种电力系统专用型通信网络同用户终端通信网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我们知道,对于智能电网而言,其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电网运行模式最关键的特性在于其作为电力电网系统的一种,能够与电网系统终端操作用户建立起良好的交互关系。以自动抄表以及自动测量为代表的多种智能表计标志着将用户侧信息网关应用于智能电网运行系统中的技术已较为成熟。在这一背景作用下,从信息的利用角度对整个智能电网加以重构,我们可以认识到:在智能电网系统化、集成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之下,有关智能电网的监控模式正从基于局部信息的监控方式逐步向着基于全局信息的监控方式转变。换句话来说,传统信息监控方式作用之下分散在各类型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将在综合化数据平台的支持之下得以系统集成,为不同业务关注终端操作用户的信息数据应用提供便捷。这种将保护、控制以及测量数据融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及通信技术体系结构组织情况如图2所示。

五、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电力电网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智能电网已成为整个电力电网技术的必然选择与发展方向。而信息及通信技术作为新时期智能电网应具备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说是决定整个智能电网运行建设及其发展速度的最关键因素。本文围绕智能电网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这一中心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今后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晓燕.构建中国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硅谷,2011(20):25-26,37.

[2]谢俊,付蓉,郑睿敏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战略新兴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55-156.

[3]顾建炜,周志芳.基于IEC 61968标准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0,27(5):19-22,34.

[4]顾建炜,周志芳,邵学俭等.基于IEC61968国际标准的智能电网信息集成[J].浙江电力,2011,30(4):30-34.

[5]龚钢军,孙毅,蔡明明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架构与应用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20):52-58.

[6]韩际晖.江苏电力通信专用网络运营策略的研究——基于智能电网建设需求的视角[D].东南大学,2010.

电网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一.智能电网定义及特点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此外对电力资源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下, 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促进智能电网发展已成为了必要趋势。现阶段, 我国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主要基础, 其中应用到诸多传感技术, 信息技术, 与物理电网结合形成新的电网, 能充分满足客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智能电网具有多种特点, 如下:

(一) 自愈功能

智能电网具有自愈功能, 能在少量人工干预下随时掌握电网运行动态, 从中发现运行故障, 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恢复正常, 充分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二) 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主要财务高速通信网络, 可实时监控电力设备运行情况, 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 智能电网的运行可对电力能源供应商优化调整, 使供电设备效率大大提升, 根据用户需求特点来供应适宜的优质电能, 降低电力成本。

(三) 防御功能

智能电网的防御功能是针对自然灾害、人为攻击等情况, 一旦遇到这些情况便会及时做出反应, 抵御外界因素对电网造成的损害, 确保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 维持人们的工作与学习。

(四) 智能交互

与传统电网相比, 智能电网能实现用户与供应系统间的沟通交流, 能深入了解到用户用电需求, 并对电网运行状况加以反映, 大大提升了电力质量水平。

二.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技术分析

(一) 智能手持设备系统研究

作为物联网的延伸, 智能手持设备系统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企业员工通过智能设备手持可随时了解到系统设备运行现状, 据笔者分析, 该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1) 后台程序

后台程序既可以联合其他系统实现数据交流, 同时也可与智能手持设备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施交互, 不难发现, 该系统是智能手持设备与业务系统交互的重要纽带。

(2) 智能手持设备程序

智能手持设备程度通常安装于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载体上, 通过VPN等通讯方式可实施交互, 通过后台程序来对智能手持设备提交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 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二) 系统功能

据笔者研究, 智能手持设备系统功能多样, 如:信息主动推送功能、业务交互功能、CIS地图功能、遥视功能、拍照定位功能, 笔者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1) 信息主动推送功能

所谓信息主动推送功能是指, 通过后台程序可将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持设备上, 该功能可充分满足其他业务系统报警信息及时推送到智能手持设备上, 大大缩短了发现问题时间, 节约了成本。

(2) 业务交互功能

业务交互功能是指智能手持设备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交互, 智能手持设备一旦发出命令, 后台程序便可对该命令加以分析。举个例子:利用手持设备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查询, 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尤其对于设备巡检人员来说更是如此。

(3) GIS地图功能

GIS地图功能是手持设备内置导航地图与百度地图, 通过该功能设备维修人员可尽快到达事故发生地点。GIS地图功能与企业GIS系统合理衔接, 通过GIS系统获知故障设备经纬度, 进一步提高了抢修效率。

(4) 遥视功能

该功能将视频监控系统信号发送至智能手持设备上, 设备抢修人员可通过智能手持设备及时查看到视频信号, 实现了遥视。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发视频逆向传输技术, 为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拍照定位功能

该功能是指智能手持设备在拍照时系统会自动获取实际位置, 依据经纬度信息来获得位置信息, 拍照定位功能通常应用于设备巡检系统中, 可促进相关人员工作全面落实。

一般来说, 智能电网的终端为变电站, 这也是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终端中的效果不可忽视, 智能变电站的管控以及数据监测的配置均需利用电力通信技术。智能变电站通过信息的传感以及智能控制, 及时监测与分析数据, 然后在网络化设备的共同作用下, 利用电力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集控中心收到数据之后, 分析数据及时进行调整, 以此保障智能电网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三.促进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技术应用的有效对策

基于智能电网运行中, 线路损坏、或者发生故障性的问题都是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 其在发展中对电力企业使用的安全等质量上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为了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中, 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网中相关的线路。所以在建设的发展中, 电网企业首先要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化, 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起良好的并且完善的数据信息, 并能够快速的进行远程的进行配电自动化的系统。

同时在建设中要定时的进行相关设备的检查, 在发展中搭建信息数据的采集平台, 对有关运行的配电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 利用监测终端中的相关设备检测系统存在故障的安全隐患, 然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 推进建设的发展, 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及存在安全隐患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 保障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电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并能够有效的根据实际的情况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 诊断故障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 从而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

结束语

综上, 笔者对智能电网定义及特点、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促进智能电网的有效运行, 电力企业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 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力度、定期检查电力设备、对电网运行安全隐患加以解决, 促进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 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本文将对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技术深入分析探讨, 以促进我国信息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克楠.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17, (03) :12-14.[2017-08-02].

[2] 章威, 胡军, 黄良初, 赵慧敏, 付立涛.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 2017, (05) :206-207.[2017-08-02].

电网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气候变化、环境监管日趋严格,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促成了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的不可逆转趋势。但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到传统的电力网络当中, 必然存在着与信息网络行业类似的风险, 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成为人们担忧的新问题。

1 智能电网与智能用电

简单地说, 智能电网是将数字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到传统的电力网络当中, 包括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 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的全过程。

建设智能电网, 对电力企业来说, 不再需要技工大队四处奔波、收集用户资料, 只需借助各类智能表采集的大量数据。而且通过这些数据, 电力企业还可以直接监控电力需求, 完成对电网设备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评估, 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警和有效的规避, 发布实时电价和优惠政策等等。对用户来说, 用户可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自主定制用电方案, 在自家电表上就可以实时查询当前电价和剩余电费金额, 智能电表自动报警提醒用户缴费充值等等, 各种便捷毋庸置疑。

凡事有利必有弊。与传统电网的比较, 智能电网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电网单向输送的模式, 每一个用户终端都成为电网上活跃的结点。智能电网之所以智能, 正是依赖这些与网络相连的“终端”。如果黑客可以在任何计算机和软件系统中找到漏洞, 那么他们同样可以在智能电网设备中找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信息专家高昆仑在2014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上表示, 传统的电力网络信息安全停留在电力行业内部, 但智能电网已经把安全边界推向了最终的用户。

2 来自用户侧的信息安全隐忧

让用户状态高度信息化是电网智能化的需要, 这当然对为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但这些信息同时也可能对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智能电表能帮助用户合理选择用电方式, 降低费用支出, 而在高级量测体系的实现中, 智能电表会自动的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电力公司、消费者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侵害个人隐私的个人识别信息。根据一项为NIST进行的隐私影响分析中的描述, “数据项会从分布式的能源资源处被收集, 并且智能仪表会显示不同居民消费和居民活动的数据。”详尽的电能使用信息会给个人和组织了解消费者的习惯提供帮助。许多消费者会意识到收集和分析这类数据带来的潜在的影响。而他们并不会把这些信息与某个实际的威胁联系起来。但是, 如前文“智能窃贼”部分中所描述的, 恶意人员会利用消费者个人识别信息来对消费者实施盗窃和其他恶意行为。

例如, 张某是某电力公司的客户, 电力公司利用智能电网向张提供实时的能源使用数据。如果不法分子将张某定为他的目标, 侵入张某的网络终端来监视他的电能使用情况。通过一个时间段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根据用电数据变化很容易推断出张某的作息时间及生活规律, 从而找到盗窃的最佳时机。

还比如, 在智能电网生活中, 邻居之间的不和谐会在没有任何指纹的情况下完成攻击。假设一个简单的场景, 甲的邻居乙电视声音开的过大, 打扰到甲的正常休息。甲就可能通过乙智能仪表的远程切断功能切断乙的电源, 让乙的电视“休息”了。

这些只是用户信息稍加利用就可以带来的危害, 来自用户的信息安全隐忧应远不止这些, 大数据技术可以带来更多个人信息的恶意利用。

3 用户信息安全需求环节

用户侧信息安全应该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主要体现之一。毫无疑问, 最好的防御方式是提高安全水平, 既要强化信息管理的安全意识, 更要有规划、成体系的安全防御部署, 做到技术与管理并重, 包括构建特种木马防御体系、密码技术等, 确保从信息采集、传输到储存、处理全过程的安全。

第一, 信息采集安全。目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智能电网信息获取主要平台, 智能电网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电表数据采集终端、集中器和物业中心的计算机组成。一般原理是:采集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与集中器和其他采集器建立联接;集中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整理后, 存储并通过GPRS接入Internet, 传送给工作站;抄表工作站负责从Internet上获取集中器发送来的数据, 并对其进行解压整理, 然后通过内部交换机更新用户档案数据, 并由监察器显示出相应用户的用电信息。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是终端智能表计的破解与控制防御, 一旦这些设备受到控制, 攻击者既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向电网提供虚假用电信息, 影响电网供给数据, 又可以通过其向用户提供不合理的电价信息, 影响用户的用电方式。极端情况下, 还可以使大量智能表计与电网断开通信, 使电网无法实时掌握系统用电情况, 从而造成更大的事故。所以, 从采集终端到集中器的通信, 必须满足及时可靠, 低功耗, 反作弊能力强的要求。

第二, 信息传输安全。这里主要强调信息的传输媒介, 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使用。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一方面, 大量从智能表计获得的数据需要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及时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另一方面, 电力企业也需要将电价信息和相关政策通过通信系统实时地进行发布。相比于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中需要监测和控制的设备数量更多, 分布更广, 为了实现全面和实时的监控, 成本低廉的无线通信网和分布广泛的公用因特网将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 通过无线网络和公用因特网可以方便地构建多通道的冗余通信网络, 从而实现可靠的通信。然而, 电力系统中公用网络的大量接入为恶意攻击提供了更多的入口。由于无线网络的安全标准目前尚处在早期应用阶段, 有许多已经暴露出来的安全性漏洞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需要特别关照。

第三, 信息处理安全。此环节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存储安全。存储可以分为本地存储和网络存储, 本地存储需要设置文件透明加密存储功能和加密共享功能, 并实现文件访问的实时解密, 严格界定每个用户的读取权限, 这更多依赖于管理。重点是网络储存。网络存储目前主要分NAS、存储区域网络与IP存储3类。目前, 在文件系统层上实现网络存取安全是最佳策略, 既可以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中和异地存储时的安全, 又对上层的应用程序和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二是容灾备份。一般容灾备份可以分为数据级别、应用级别和业务级别, 智能电网业务的实时性需求很强, 应当选用业务级别的容灾备份。整个智能电网构建一个集中式的容灾备份中心, 为各地区运营部门提供一个集中的异地备份环境。各部门将自己的容灾备份系统托管在备份中心, 不仅要支持近距离的同步数据容灾, 还必须能支持远程的异步数据容灾。对于网络的关键节点, 要能够实时切换。同时, 网络还要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三是访问控制和授权管理。访问控制技术分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三类。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即授予用户的访问权限由用户在组织中担当的角色来确定, 根据用户在组织内所处的角色进行访问授权与控制。当前在智能电网中主要使用的是第三类技术。授权管理的核心是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PMI) 。PMI与PKI在结构上非常相似, 信任的基础都是有关权威机构。建立功能完善的用户管理、授权及认证体系, 对于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网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一、前言

网损率是电力系统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网损主要由输电线路线损、降压变压器的变损等部分组成,受到电网电压水平、电网结构、主变功率因数以及运行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影响,合理调整系统的电压水平、对无功补偿设备合理投切以及根据电网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输变电设备损耗,从而降低网损,按照凯里供电局2012全年供电量为91.3亿kw.h计算,网损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电能损耗将减少913万千瓦时,形成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012年,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确立“工业强州”的第二年,部分工业园区已初见雏形,一些可以看得见的负荷即将投运,春节后网内高耗能相继开炉,电力需求旺盛,在对电力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前提下,省公司下达我局今年售电指标为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突破历史最高。 而我局目前存在基建新建工程滞后于强劲的电力需求,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在当前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电网调度员在综合考虑电网运行工况、安全约束的基础上,保障电网线路功率和电流的安全限额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前提下,提高电网经济运行,减少电网的耗损率,搞好经济调度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经济调度的角度对电网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及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注重电压无功优化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降低电网损耗,不断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二、减少电网调度中电网耗损的举措分析

2.1 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

电网的功率损耗由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部分组成, 变压器铁芯的功率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而线路的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则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提高电压质量,提供合格的电能,同时也是做好降损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对母线电压适时调整,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

凯里电网内高耗能负荷比重较大,加之受铁路机车冲击性负荷影响、径流式小水电无计划性上网等因素影响,电压随着负荷波动大, 负荷峰谷差大,110kV电网电压整体偏高。高耗能负荷所占比重较重110kV站母线电压数值在102kV-122kV范围,问题较突出站点为漫坡变、白午变、洪州变、七里冲变、思州变等;市政负荷所占比例较重110kV站母线电压数值在98kV-123kV范围,如丁字口变、德凤变等。

作为调度,承担着电网电压调整任务,在电压控制和调整方面,一般采用顺调压的原则进行调整,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从而减少输送电流, 提高设备传输效率,降低电网损耗。因此在确保电压合格情况下,高峰负荷时段,应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在低谷负荷时段因加强电压监视,针对电压较低的供电区域,通过投入电容器和调整主变分接头来提高电压水平。

2.2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功率因数

(1)加强高耗能用户无功补偿管理,保证功率因数满足规定要求电网内用户大量的无功负载造成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电源至用户之间各级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和电流,从而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和电能损耗。

凯里地区电网高耗能负荷较重,消耗无功较多,由于历史原因,部分高能耗企业在建设时并未考虑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指导和宣传,但因为电力供需矛盾和高能耗产品市场不稳定等因素,部分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长久规划,仍没有按照需求安装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不足,在负荷高峰时从网上吸收无功较多,其生产开停对无功潮流的影响也很大,一定程度增加了网络损耗。

应按照“无功补偿就地平衡”原则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根据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网损来优化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将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到cosφ2,线路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率可按下式计算:δP%=[1-(cosφ1/cosφ2)2]×100%,当功率因数由0.9提高到0.95时,线路中的功率损耗可减少10.25%。

(2)健全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技术手段。凯里电网内高耗能负荷比重较大,加之受铁路机车冲击性负荷影响、径流式小水电无计划性上网等因素影响,电压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当前电网调压依靠人工调节变压器档位及投且电容器组的方式进行,且难以实现实时、科学的电压调控,并且分组投切的电容器组,由于工作中产生涌流和过电压对电容器的冲击,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导致电容器组运行中可投率较低,截止2012年1月底,凯里地区电网电容器可投率仅为79%,电网电压调节能力受限,电压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电网运行经济性较差。

建议进一步加强无功电压统计与分析、加强地方小水火电厂无功出力管理、在重载无功欠缺的35kV、10kV线路上安装补偿电容器、变电站技改补偿电容和投入VQC等手段改进措施提高电网电能质量,电压质量及降低电网损率。

2.3 完善电能量采集系统,确保关口数据准确

加强电能量采集系统维护与管理 电能量采集系统承担着下网侧计量关口的电量数据采集、处理等重要任务,并各变电站供电量、网损电量等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实时监控10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的波动,电能量采集系统有效避免了因抄表时间不同等因素而造成的供电量偏差,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表计计量方面存在问题,在经济运行和降损节能方面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2007年初由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凯里地区电网的管理线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网损电量;但目前电能量采集系统功能不尽完善,部分功能无法实现;系统部分报表统计、计算功能在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应重点加强电能量采集系统维护,对各站供电量、售电量等所有关口进行参数及数据核对,将系统运行存在问题以及数据采集计算所需功能逐步加以实现。

2.4 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加强潮流分析,实现电网降损节能

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使电网的潮流分布接近经济分布运行,对网损降低起着重要作用。

(1) 加强对电网潮流分析,合理平衡潮流 夏、冬季迎峰期间,电网负荷较重,部分设备过载,损耗增大,应重视对运行方式及负荷潮流的研究分析,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准确掌握负荷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经济的电力运行方案。

(2)对有二台主变的变电站,加强主变并列、解列、单台等运行方式管理,根据负荷变化,做好主变投切工作。

(3)加快技改及基建项目实施,合理改善电网结构 受电网结构限制,运行方式可能不按照经济方式安排,造成损耗增大。

当前,凯里地区主网呈现 “北强、南弱、中空”的运行特点, 未形成220kV线路“手拉手”式环网构架,主要通过110kV网络互为备用,主网网架比较薄弱。根据部分检修工作及电网负荷波动情况,需实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导致部分末端110kV变电站与电源点(220kV变电站)电气距离增加,电压水平下降,甚至低于标准值的下限,需采取限电手段,电压水平才能恢复值正常范围内。例如当110kV三穗变通过穗寨线由青溪变转移至开怀变方向供电时,110kV公统变通过雷统线由开怀变转移至车江变方向供电时,通过车江变至鼓黎变110kV联络通道对德凤变供电时,高峰时段,110kV车平线输送容量接近极限值,且三穗变、公统变、德凤变作为末端变电站,并且电气距离较远,导致大方式下三穗变、公统变及德凤变电压低于标准下限。针对此电网方式,应加快电网技改及基建项目实施,通过增加导线截面来降低损耗,同时应加快鼓黎变2号主变等220kV输变电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优化电网供电方式,降低电网损耗。

2.5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加强流程管理与考核

(1)输变电设备无序停电检修、未按时停送电,也影响着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我们要强化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合理评估检修工期,加强综合停电管理等措施,减少停电次数,增加供电时间,多供少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合理安排计划检修和电源负荷分配,当线路或开关检修时,其线路负荷倒由其他线路供电,就造成另一条线路负荷增大,线损增大;在线路检修或迂回供电时,都会造成线损增加。因此,加强检修工作的计划性、综合性,减少线路的重复停电,可以降低线路的损耗。

(2) 做好多项检修配合工作,保证线路(设备)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停电。集中力量,将检修、预试、消缺等工作一次安排完成;应避免事先可预见的工作重复安排停电。在检修运行方式下,网络的功率损耗,要比正常运行时大,我们在安排检修计划时,应尽可能把一个电气回路的一、二次设备检修安排在一起、综合停电检修,减少停电次数,降低损耗,增加供电量。

(3) 加强检修申请停电时间审批。检修计划编排前,要综合考虑各类可预见因素,科学合理评估检修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工期开展工作,减少检修时间。

(4) 对停电计划的执行要严肃认真,不得随意延长线路或变电设备的停电时间。调度部门应及时关注检修进展情况,主动与检修部门联系,做好流程管理,在停役设备检修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送电,以减少电网非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时间,以降低检修方式下的网损。

(5) 将检修计划和相关变电站主变经济运行区域结合起来,尽力做到使线路停电检修后,变电站主变所带的负荷在主变经济运行区域内。

三、结束语

电网经济调度,要始终以电网安全运行为基础,以降低电网损耗能为目标。要针对电网运行方式和本地区负荷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分析与研究,做好负荷平衡工作;不断完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及电能量采集系统,提高电压水平、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流动、降低变压器损耗,不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在考虑电网经济运行的同时,要考虑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约束,确保在安全运行下的最大经济性;同时要加强对地(县)调度网损的管理,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平衡潮流,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网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系统有了长足发展,很多先进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整个系统的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电力企业的业务数量和种类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在电力营销环节,一般都需要对规模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涉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销售和生产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国家电网;电力营销;应用

引言:

在对用户的日常用电量加以监测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重大。在有效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不仅能够使管理用电的工作质量、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将有效的技术支撑提供给电力营销工作,进而在第一时间解决收取电费、异常用电等状况,最终确保国家电网健康、稳定地运行。

1电力企业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背景分析

为了保证国家电网全面实现智能化的发展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其提供了基础保障。作为国家电网的“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有效地、全面地解决了过去在用电信息采集工作中存在的片面性、滞后性问题。用电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是保证电力企业迅速调整经营管理方式的基本依据,更是电力企业开展决策工作的重要事实保证,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的实现更是以此为基础。我国电网公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电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精益化发展、服务高质化发展的技术基础,更是实现我国电力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实践表明,用電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为电力企业的抄表计费、对出现故障的线路的维修与判断。同时,为用户的有序用电、用户和企业之间双方互动行为的增强等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可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大大提升了用电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水平,为促进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用电需求提供了可能,为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化、安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技术问题

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处于一个不成熟阶段。此阶段需要相关的人员进行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技术上有许多问题,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互换上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系统的终端技术没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就不能达到技术上的互通性。这种互换技术上的不足导致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效用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样就导致了用电信息系统的效率比较低下。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监管方面的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方面也需要提起一定的重视,目前的系统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大,建设人员没有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工作。这导致了施工时的用具不符合安全标准,还会造成因手续不全引起用电过程中的违章事故。除此之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工艺不合格也是一大问题,例如布线,接线的方式不对或者不规范时有发生,这种不规范会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不合理,实用性差。最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也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这造成了用户对信息的及时性不满意,服务质量较差易得到投诉等。

2.3传统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以人工抄表为主,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电力企业首先将供电范围进行划分,安排相应的人员去不同的区域进行抄表,最后进行汇总,集中通知用户用电情况并通知缴费。这样的工作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浪费,此外因为是人工进行,工作量较大,出现失误的概率较高,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的要求也较高。用户改装、偷电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信息回收的时间较差,缺乏准确性,也都是传统电力营销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缺少对用电量较大用户的有效管理,这类用户的信息变化较快,无法掌握,加重电费回收的难度,对电力企业经济利润的提高造成阻碍,加重了企业发展的潜藏威胁。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3.1业务描述

在时代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很多企业、工厂以及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急速增大。如果还采用以往人工抄表的方法来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统计,不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还会给相关抄表工作人员造成庞大的工作压力,在大量的工作负荷下工作人员更易出现各种差错,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质量较差等现象出现。此外,这种抄表方式还会给之后用电收费环节造成很多不便。而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借助网络技术以及用户终端设备实现远程自动抄表,不但有效提升了用电终端抄表效率,还确保了其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3.2在分析电能损耗中的应用

电能的损耗问题是信息采集环节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整个电力营销的关键之处,不必要的损耗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电容量、变压器和线路等的损耗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通常而言,在进行供电时,电容量、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是比较难发现的,且这些损耗在出现后也很难弥补,会使电力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在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要借助现代化科技力量对电能的损耗开展信息化、自动化的分析和管理,进而使企业损失降至最低。具体过程如下:维护计算机的运算系统,自动提取数据,确定运算耗时,设置运算的具体方法,分析电能消耗,收集和汇总电表的数据等;把收集的数据汇总,与制订的减损计划相结合,分析过程不仅需要对整个供电服务的质量有帮助,还需要减少电能的消耗,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高效、科学的技术性支持。

3.3在我国异常用电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用户盗电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该系统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用电。异常用电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包括用户使用电量急剧变化、用户长期用电量相对较低、用户电表长期显示为9等。对以上这些异常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实现科学监控盗电行为。如果某用户出现异常用电,经过该系统对其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判断为盗电性质后,能够自动对该用户进行断电处理,由源头对其进行控制;还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异常点进行定期检查,科学解决相关问题。

3.4在反窃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电力企业的电力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因素、机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线损,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能够准确地对线损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检查与监督,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窃电用户的监管。对于每一个用电客户的用电可以使用计算表,并根据使用台区的情况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和考察,通过对信息与数据的搜集管理与对比,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对于出现的由于私人随意链接线路而出现的窃电现象必须及时进行审查和处罚,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提供了保证。

结束语:

在我国整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电力系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民众的用电需求也与日俱增,且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和相应企业应对自身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强化,并对营销方式进行改善,进而确保民众的用电质量得到提升,使其用电安全性、稳定性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大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26.

[2]陈丽.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03):30.

[3]仝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国家电网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07):158.

上一篇:城市化管理下一篇: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