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23-08-20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贾利民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七、课时安排

1、植物的生长变化

8课时

2、动物的生命周期

8课时

3、温度与水的变化

8课时

4、磁铁

8课时

5、总复习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国民心中,其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大意义,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 教学运用

科学探究即学生用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自然界的各种活动[1]。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应用到小学科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用科学探究架起知识和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探究观念,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发挥实效,更不用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了。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教学生活实例,亲近教学自然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开展《遗传与变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常见的动物——猫,来开展教学。教师在PPT教学课件上,展示一窝小猫,猫妈妈是白色的,五只小猫中两只是白色的,剩下的三只都是橘黄色的花猫,那么猫爸爸是什么颜色?通过小猫的颜色,依据动物的遗传规律,推断出猫爸爸应该是橘黄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遗传与变异》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动物园中老虎一家、豹子一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科学教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大胆的质疑,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见识不足,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疑问,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提供思想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在教授学生“生物伙伴是如何相互合作的?”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生活的观察:哪些昆虫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学生一般都会得出蝴蝶、蜜蜂的答案,但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苍蝇也会帮助传播花粉。课堂教学时,学生听到他的观察结果,哄堂大笑。笔者立即打断教学过程,鼓励该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其它学生思考“苍蝇”真的能帮助花粉传播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小节教学视频,里面包含蝶类、蜂类、蛾类、蝇类等昆虫传播花粉的过程,学生认识到“蝇类”确实可以帮助花粉传播。这位学生受到笔者的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观察事物就更仔细、认真,其他同学受到他的激励,也更喜欢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法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回答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3.借助有效的實验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又一重大内容,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实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结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再也没有比实验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内容了。

例如,在开展“水滴里的生物”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实验:将收集好的一些实验用水放置在课桌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水滴里有没有其他东西呢?学生看着干净的水,一般都会认为什么都没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设计教学假设——水滴里是没有生物存在的。根据这一假设,教师设计如下实验环节:“我们肉眼观察到水滴里是没有生物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肉眼观察是有局限的,今天我们就借用科学的手段——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世界吧。”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水滴里有很多微生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得出与假设不符的教学结果——水滴里有生物存在。在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法的最好土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成长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在运用科学探究法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借助有效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明辉.科学探究的内涵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研究.2011.07:59.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小学科学教学叙事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科学学科的教学,有声、有色、形象直观,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增进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视。

1、教师角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科学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加深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但是,它在给科学教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认真研究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及时对每个学生进行成才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从而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将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学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地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预测和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找到他们恰当的学习起点和创造一种他们能适应的教学模式,以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大教育观念,集中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活动,既要做引路人,又要做学生的朋友。而现代教育技术正为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提供了条件。

2、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操作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处在相同的环境中。这为教师创造了一个熟悉但更具挑战性的环境。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手段、方法和技巧,并深入研究、交流开展电化教学的心得体会,互相推荐和提供软件资料,多渠道收集,或通过简单的辑纳编制新的软件教材。

3、媒体课件要适时适地适用妙用。

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科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应科学、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体。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成,包括在科学学科中挖掘人文精神。它也不可完全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果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那么任何的教学也都失去了它的意义。总言之,不能让多媒体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而要尽量让它发挥“辅助”作用,真正为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服务。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严慈并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的新教师,在工作之初,都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努力目标,想要树立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平等交往,以朋友的模式相处,营造师生平等的融洽教学氛围。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因为缺乏教学经验而忽视一个重要问题———“良师”是“益友” 的前提。 副科老师不同于班主任,学生在与副科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和年轻的副科老师相处过程中,往往没有过多的压力,更加容易沟通,融洽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正因为如此,认为生活中和老师是朋友,无话不谈,在课堂上也能随心所欲,纪律散漫,使得科学课堂比主科的课堂更难把握。 要想上好每一堂课,构建有效课堂,不严厉是不行的。 但是严厉并不代表专制与绝对权威,而是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作为教师的威信。

作为良师益友,身份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学生的朋友。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存在多种角色关系,既有师生关系,又有朋友关系;既有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又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严慈并济是关键。 要想成功的扮演“良师”“益友”这两个角色,要严格分清时间和地点。 课上,教室里是“严师”;课间,走廊里是“朋友”,必须让学生明显地意识到这两种角色的分界线。 本着“严谨的课堂教学、宽松的课间育人”的原则,扮演好“严师”“益友”这两个角色,且尽可能的达到二者和谐统一, 才能规范课堂,保证科学课程的正常实施。

2精心准备实验,开展有质有量的实验课

2.1有效的提供实验材料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比如,在上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是否相同这课时,学生通过在磁铁不同部位挂回形针或其它小的铁片,从各部位吸引的数量不同来认识这一科学现象。 在这节课上,由于我准备的磁铁太短,学生很难用细线把它挂好,问题更大的是,这些磁铁基本上只能显示两极能吸引8—10个回形针,而其他部位大多不能吸引回形针,明显影响了后来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 用什么实验材料,怎么选择,这也是科学教师课前准备的关键。 目前器材室的材料有的已经用了好长时间,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已经失效,应该的引起科学教师注意。

2.2简明扼要的介绍实验方案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有简单到复杂 、 有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有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要给学生一个有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实验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实验能否有效展开,就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实验、怎样实验等,因此,实验方案的制定或对实验步骤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那种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所谓探究,看似十分热闹,其实效率十分低下,学生走了许多弯路,最后尽管玩的很高兴,但能得到的东西很少。 在必要时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演示。

2.3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分析

如果说实验是探究科学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对实验现象的交流分析是实现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实现成果共享,相互取长补短,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科学知识的关键。 可是 “动得起来 ,静不下来 ”是科学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你要开始交流, 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样子, 或者还沉浸在动手的兴奋之中,当一位学生在发言,其他学生的嘴都在动起来,根本听不清谁在发言,在说些什么,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五六十人的大班化教学,如何实现分析交流的有效性的确值得关注。 笔者在教学中以组为单位进行一定的实验分析, 并且由组中的代表来发言展示他们小组的实验分析及实验结果。 有效避免了一个问题下去学生都在回答但不知该听谁的混乱局面。

3将每一堂课当作是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3.1精彩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有一个精彩、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 积极地投入课堂。 比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课堂的一开始,上课一开始给学生提出乌鸦喝水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特别聪明的乌鸦。 一天,它干完活又累又渴,真想喝水。 忽然,它看一只大水罐,满心欢喜。 它飞到水罐旁,一看罐里的水不多了,嘴探进去也喝不到,怎么办呢? 它使劲地用身体撞水罐,又用翅膀推水罐,想把水罐弄倒,好喝水。 可是水罐又大又重,它的力量太小了,弄不倒这罐子。 忽然,它急中生智,想到了个好办法,最后喝倒了水。提问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 接着同学们用经验说出乌鸦是通过把小石子仍进瓶中才喝到水的。 笔者由此追问, 引出本课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2巧用教材,精心构思

科学课的教材有其独特之处:文字少,精彩生动的图片多, 这就给教师更多的发挥和扩展的空间。 对于教学条件有限的学校,巧用教材,将有限的课本资源不断放大,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比如在三年级动物这一单元中,书本的资料库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比如: 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的象龟,它可以活到300多岁;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小学生爱看的。看到这些顿时能够给学生全新的体验,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和多彩。

3.3灵活变通,活用器材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6日,韶关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暨韶关市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曲江区余靖小学举行。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韶关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华出席,韶关市科学教研员董小云老师以及韶关市各县区科学教研员和科学老师60多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议程:一是小学科学课例教学研讨。武江区向阳小学的彭映兰老师和曲江区第一小学的涂秋文老师分别给大家上了两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推和拉》《吸热和散热》。两位老师通过实验操作、师生互动等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充分展现了从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孩子们真正从“学科学”到“做科学”,充分感受到了科学课堂的魅力,培养了孩子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二是韶关市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钟华副院长做了讲话,他对韶关市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向专委会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制订章程;二是要规范办会;三是要开展活动;四是要团结协作。接着,董老师宣布第一届专委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名单,并为他们颁发了聘書。最后,朱艾然理事长代表全体理事发言,他表示,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一定会尽快制定章程,不遗余力推动韶关市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为韶关市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初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