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10

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借鉴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的以健康管理部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全人群健康管理试点,探索整合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務效率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为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状况,进一步完善社区健康管理,本研究对社区90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晶 张复亮 汪志良

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高职院校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推动下,在农业发展亟须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也日益强烈,但迄今为此,尚未见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报道。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为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具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满足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这对提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并对该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原则与方案等进行探讨。

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对资源从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开发三个阶段,实现了乡村旅游产品从简单农家乐到休闲度假游的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在我国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占70%以上。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5.3万个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数量达150多万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人,年接待旅游者超过6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带动了1500多万农民就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也专门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随着《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和《国民休闲旅游纲要》的出台,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持续蓬勃发展,成为各地旅游产业的新亮点。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专门提及乡村旅游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可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乡村旅游将得到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人才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加,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一线管理和服务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在相关院校开设这一专业,培养乡村旅游服务及一线管理的适用型人才极为必要。

(二)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需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以乡村观光、农家乐、农产品采摘为主的较低层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据笔者对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等7市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129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0%;高职高专毕业者358人,占7.22%;具有高中学历者2222人,占44.79%;而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达2252人,占45.39%。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常规性的培训机制,在所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点中,只有18个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从业培训,占65.4%;接受过乡村旅游相关培训的人数为3079人,占调查总数的62.06%;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的人数为131人,占总人数的2.64%;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的642人,也仅占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总数的12.9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引入了多种城市产业要素,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譬如,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向集约化转变,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向企业化转变,乡村旅游开发资金来源多元化等。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乡村旅游企业急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实到从业者队伍中。因此,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需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必须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这一指导意见,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市场洞察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乡村旅游服务和一线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乡村旅游景区(点)从事策划、营销、一线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范围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需求,参考国家职业分类、旅游行业岗位规范及职业技术等级资格等国家相关标准,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范围和主要就业岗位,详见表1。

表1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领域与主要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 职业方向 必备职业资格及证书 其他相关职业资格及证书

初始就业岗位 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服务 旅游企业 景点讲解员证;

国家导游资格证 调酒师、营养师、茶艺师、咖啡师、秘书证、公关员、客房服务资格证、餐饮服务资格证、驾驶证等

乡村旅游景区(点)营销部 旅游企业 营销师

发展就业岗位 乡村旅游景区(点)策划部 旅游企业 策划师

职业提升岗位 乡村旅游景区(点)一线管理 旅游企业 职业经理人

资格证

相关就业岗位 乡镇旅游管理(旅游助理) 乡镇政府 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三、知识结构及要求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除要具备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文化基础知识外,还需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详见表2。

表2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及要求

知识结构 知识要求

文化基础知识 1.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哲学、法律等必要基本知识

2.掌握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掌握必备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

4.掌握必备的体育锻炼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1.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2.掌握旅游文化和旅游美学基础知识

3.掌握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

4.掌握民族及民俗文化相关知识

5.掌握乡村旅游开发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 1.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服务与讲解相关知识

2.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住宿接待服务与管理相关知识

3.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餐饮服务与管理相关知识

4.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康乐服务与管理相关知识

5.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会议服务与管理相关知识

6.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产品营销与策划相关知识

7.掌握乡村旅游景区(点)一线管理方面的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 1.熟悉乡村旅游景区(点)产品策划方面的知识

2.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和农业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3.熟悉乡村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业务能力是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能力,其组成不仅包括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还应包括各岗位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的特殊要求。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旅游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乡村旅游企业具体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根据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业务范围、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时达到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具体要求详见表3。

表3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及要求

能力结构 能力要求

基础能力 1.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

3.具有借助词典进行专业英语读、译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具有体育运动和锻炼的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 1.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服务与讲解的能力

2.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住宿接待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3.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餐饮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能力

4.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康乐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能力

5.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会议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产品营销与策划方面的能力

7.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一线管理方面的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 1.具备乡村旅游景区(点)产品策划的能力

2.具备乡镇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沟通、公关和协调能力

4.具备继续学习、适应转岗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原则与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培养出能主动适应地方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旅游人才。这一指导思想也是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

2.设置原则。一是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原则。高职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二是体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教学内容、时间和运行上保持协调连贯。三是强调理论“必需、够用”,彰显专业特色的原则。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开设适应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技能性和过程性特色课程。四是职业性与高教性兼顾的原则。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在大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不能落入单纯性的职业技能训练的窠臼。五是坚持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原则。加强与行业和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合作,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置方案

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构问题。可依据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模块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四个知识结构、三大能力和九大模块课程构成。四个知识结构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三大能力为:专业素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九大课程模块为:基础知识课程模块、核心知识课程模块、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职(下转第87页)(上接第58页)业考证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过程性特色课程模块、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课程模块(见表4)。

表4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及其职能一览表

专业能力 课程支持 职业方向(岗位)

专业素养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应用文写作、旅游概论、旅游礼宾礼仪等 乡村旅游导游服务及讲解;其他旅游公共场所服务及讲解;乡村休闲与度假酒店服务与管理;乡村旅游景区(点)会议服务与管理;乡村旅游景区(点)餐饮服务与管理;乡村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乡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专业技术能力 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实务、乡村旅游产品营销与策划、乡村休闲与度假酒店管理概论、乡村餐饮服务与管理、民俗文化与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与景观设计、户外拓展与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康乐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拓展能力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策划、乡村旅游英语口语、旅游公共关系学、乡镇企业管理等

综上所述,当前在旅游高职院校开设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十分必要,它对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乡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个新专业的设置不仅需要院校的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旅游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部门、旅游高职院校和旅游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这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专业一定能顺利开设,它将为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培养大量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润,邱玥.农家乐:如何“乐”在其中[N].光明日报,2012-07-26

[2]丁妍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2-08-01

[3]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EB/OL].(2013-02-19)[2013-03-20].http://www.chinapeace.org.cn/.

[4]潘善环,粟维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2013(15)

[5]张哲乐,许霞.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人才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1(14)

[6]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7]凌丽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0(16)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立项项目(2011JGZ067)

【作者简介】韦家瑜(1974-),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民俗旅游。

(责编王一)

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从行政主导、协同治理、社区治理三种模式出发,分析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经验,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必须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制度化发展、增强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明确社区服务管理目标和增强社会资源动员能力。

【关键词】基层 社会管理与服务 模式

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分析

行政主导模式。行政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从多方面利用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有政府内部机制创新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两种途径。

第一,政府内部机制创新。内部机制创新是指改变政府内部的职能与结构,通过理顺部门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机制体制、强化业绩导向来创新基层管理和服务模式。

推动政府内部职能的转变。通过调整政府内部职能与结构,规范治理行为,提高管理和服务的供给效能。北京市清源街道办事处的参与式社区治理是政府内部机制创新的典型模式,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街道办事处在服务项目执行过程中逐步转变为为社区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监督指导,实现了由原来的直接提供服务向为社会组织服务和提供服务资源的转变。二是推动社区服务中心从管理转向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从行政工作下派转变为与社区共同协作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承担服务项目管理的设计、咨询、监督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等职责,发挥沟通街道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桥梁作用,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三是服务项目从政府制定到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设置。服务项目根据社区特点并在需求调查基础上设置,由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街道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评选,确定社区项目。

健全内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通过给政府部门以压力,改善其服务意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欧盟国家推出的适用于公共组织的通用评估框架(Common Assessment Framework,缩写为CAF)吸纳了全面质量管理、平衡计分卡和卓越绩效模式等企业绩效管理工具中的合理要素,并融入了公共管理的管理经验,成为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先进工具。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试点整体等效导入CAF,尤其是引入以公民为中心的导向,即以顾客群体确认的重要领域和组织能够改进的特定服务领域为基础,在职能转变、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改进管理方式和建立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关系等方面,实现事务性管理向愿景管理、从局部管理向系统管理、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

第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目前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主要是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相结合。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技术,将社区细划为网格,形成精细化的管理单元。为每个网格整合配置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和网格消防员“七种力量”,并在基础数据平台基础上,运用移动智能终端,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类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准确掌握网格内的基础数据、民情民意。

数字化管理实质是政务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将电子流程管理与服务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对政府需要及拥有的信息资源、关键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利用和管理,以提升政府行政服务能力。

协同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是通过更新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形成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新格局,以此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根据基层组织内部创新的不同层次,协同治理大致可以分为管理组织协同化和运行机制协同化。

第一,管理组织协同化。管理组织协同化侧重于从组织架构方面创新基层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实现组织目标的重新定位和不同组织之间资源的重新配置。浙江省慈溪市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就是管理组织协同化的典型。2006年4月,慈溪市率先在坎墩五塘新村创设了“村级和谐促进会”,以人际和谐为目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由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引导推动,当地群众与外来建设者共同发起,把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基层自治范畴,解决村(居)两委会在外来人口管理上的缺位。随后,这一社会组织的功能由融合为主向参与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拓展,形成了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村(居)民委员会为主体、村(社区)经济合作社为支撑、和谐促进会为依托、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管理与服务模式。

第二,运行机制协同化。运行机制协同化是为原来独立的社会管理服务的政府组织(包括“条”上的职能部门和“块”的综合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网络,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合作互惠的组织结构和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作的机制。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就是运行机制协同化的典型。义乌市总工会通过与新闻媒体、律师事务所、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兄弟市县工会、高等院校等先后实现社会性联合。一是发挥工会组织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和制度资源的作用,建构工会工作体系。二是把政府管理的过程性与社会团体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社区治理模式。从行政权力和基层民主变化的取向来看,社区治理出现了形式各异的模式。

第一,议行分设模式。议行分设是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将居委会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服务和自治职能归位于自治组织,形成“议”与“行”的并立同行。其代表是深圳盐田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社区服务站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付的社会公益服务资金、购买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以及服务站开展低偿社区服务项目的自收经费。社区居委会则履行社区自治功能,由居民依法民主选举产生,其功能是充当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将居民的权利要求转达给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并代表居民对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其经费来源于政府拨付的办公经费、资产的收益资金及向社区募集的资金。

第二,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相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模式。

宁波市海曙区构建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2004年3月,该区政府出台政策,试行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区政府以改革职能履行方式为出发点,将扩大社会参与作为重要内容,寻求与社会组织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养老工作。政府主要扮演服务规划者和购买者角色,形成了“政府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政府扶持”指区政府将购买服务的开支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向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非营利组织运作”指星光敬老协会负责项目运作。“社会参与”指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实施“义工银行”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将居家养老和社会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平台联系起来。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议

各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表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增强社区治理能力等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为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下工夫。

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制度化发展。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政策的本质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以缩小社会成员初次分配差距,提高全体成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必须在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勾勒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与国家社会政策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职能,将应当由市场、社会完成的治理功能交还给市场与社会之后,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其要件在于以组织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制度化的途径完善政府的服务监管、资源支持等职能。

增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资源激励、合作互补的新型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机制,解决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居民参与不足、多样化社会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一是形成制度化、有序化的公众参与渠道。政府应释放社会空间,要寻求“信息相关”、“业务相关”和“需要相关”等协同的粘合因素,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合作治理。二是推进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三是强化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使社会工作者能融他们所具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为一体。

明确社区服务管理目标。一方面要明确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落脚点,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基层服务管理与社区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以“服务”来强化基层的社会网络,加强邻里互助、增强地区归属感,培养互济互助因素,培育基于互惠主义的服务机制。

增强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将资源下沉到基层,让基层真正有人力、有资源、有手段去为群众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根除基于政府提供服务管理资源的依赖性,着力解决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匮乏的问题,其重要的路径就是使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理性的集体行动破解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困境,加强社会组织的资金筹集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西昌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王坤娜

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探析市场服务中心人性化管理实践路径

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4、江苏地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

5、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6、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7、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8、GSP软件模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9、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0、计划生育的技术规范和良好服务

11、价格管制与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

12、专家“会诊”卫生管理体制“痼疾”

13、医院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医院药品核算与管理的探讨

15、明朝对中朝朝贡的组织管理及其影响

16、政府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前瞻研究

17、关于高校心理健康分诊服务的思考

18、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

19、多元化教育理念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20、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21、关于进一步加强乐山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监管的对策建议

2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23、五年制高职“标准引领·四位一体·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24、高职院校药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5、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26、秦皇岛市社区卫生业务系统研究与设计

27、社会管理软件市场进入萌芽期

28、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29、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30、论新医改“药事服务费”的内涵界定

31、智能一体化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的思考

32、S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33、开展基层药学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34、实施人性化护理教育与管理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35、探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36、TPP情境下的管理会计对策研究

37、成都市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38、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分析

39、浙江省住院费用DRGs点数付费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40、高职中的“行业大咖”院校

41、攻坚克难 奋力前行 全面实施医药价格改革

42、信息化对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4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店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4、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45、高职专科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

46、林学专业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模式

47、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48、以“四个平台”标准化创新 促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

49、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餐饮服务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提  要】12年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朱格拉周期,包含了经济的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时间足够长到来观察服务业这样一个大产业中各个类别的企业群体的发展变化。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都会向社会发布《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作为这项工作的亲历者,见证了过去十多年服务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以2006-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数据为基础,观察服务业大企业成长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服务业企业;500强;成长规律

一、一个甲子   持续进步

服务业企业是什么?对此,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餐饮、商超、百货这样古老的领域,集中在消费服务这样一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而这12年中,在制度层面的强力推动下,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中,交通、贸易零售、物流、房地产、互联网服务等领域出现了一大批巨头,并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处于连接和主导功能。宏观经济层面,三大产业更替,由 “二一三”向“三二一”转换,服务业对GDP 贡献率连续7年居于第一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时代”逐渐向“服务业时代”过渡。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2.2%,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备受期待。

2006年的“开放”,倒逼中国服务业企业必须要遵从国际规则,并直面外资进入所带来的强力竞争。其实自世纪之初加入世贸组织后,一切和上述服务业相关的改革都逐步被安排进了时间表,此后的一个甲子中,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制度层面的设计和政府层面的扶持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同时,在过去12年中,诸多外部事件也改变着服务业企业的成长轨迹。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以重创,中国的贸易、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企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四万亿”刺激,也带来了房地产企业的螺旋式的V型增长,银行业的超发货币也带动了众多国有大企业布局战略产业或者风口产业,进行着业务边界的突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造和服务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是,云、大、智、物、移(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服务业的发展格局和联通格局,使得低成本、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变得可行,服务业企业得以在提供一站式、打包式、全过程服务的同时,成为联结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中央处理器,并在更高的维度打通行业壁垒,重塑产业格局,一大批服务业企业以更快、更新的步伐成长起来。2014年前后,带着浓重“互联网+”色彩,乘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东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靡,众多新业态服务业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涉及出行、娱乐、健康、旅游、教育、购物、理财等各领域的新业态企业走进我们的生活,消费服务业崛起,在世界范围内都实现了一定的领先地位,他们从商业的底层逻辑上促进着服务业向新的方向前行。

12年间,服务业大企业风云际会,推动不同产业间出现兴盛和衰落,呈现重大分化。商超百货等传统零售终端巨头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中出现关店风波,在新零售的洗礼中也在寻求一种新旧融合的发展方式。交通运输企业进入联盟时代,铁路、公路、水上、港口、航空等各类运输资源进行着更大范围的整合。互联网巨头进行广泛的布局,腾讯仅在2014年就完成投资并购39项之多,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正从电子商务公司成长为在电商、金融、文娱、物流和云计算齐发力的巨头,从BAT,到BATJ,再到ATM,互联网服务以开放和分享的精神重塑着中国经济。12年间,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快速崛起,逐渐代替批发贸易、零售、交通运输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三大新兴领域。

12年中,外部技术经济环境多变,中国服务业企业快速增长,也快速更新迭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和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其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当今,中国服务业企业,正迎着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国以和12年前完全不同的面貌成长起来,呈现出一派繁荣,也隐藏着一些症结。

二、规模成长逻辑

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所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3.8万亿元,是2006年服务业企业500强的5.5倍,占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的80%,服务业大企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过去12年间,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规模分布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60亿-100亿元的营收或成为服务业企业成长中突破关键。

(一)规模扩张的速度:显著依赖外部

2006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5.9亿元,到2018年已经增长到了44.26亿元,12年间增长了6.5倍;同期营业收入总额也由6.12万亿增加至33.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3%。而具体观察这12年间,中国服务业大企业的成长曲线显著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规模扩张的速度大起大落。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服务业500强的入围门槛和营收增速在2009年大落至低点,而后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逐渐复苏,并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2014年前后,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了集体快速成长。我们可以通过其规模曲线的变化观察到,推动服务业企业增长的外部动力在换挡,即政策推动主导向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转变。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收总额和入围门槛增速双双回落,正是广受讨论的消费分级的一个注脚,未来随着四五级市场的觉醒和互联网相关产品的不断下沉,消费服务市场回暖所带动的企业增长值得期待(图1、图2)。

长久以来,服务业一直作为工业和农业衍生者的角色出现,难以逾越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或将推动服务业向先导性产业转变。从过去12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入围门槛还是营收总额,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相比较,服务业企业500强都始终处于追赶状态。2006年,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相当于服务业的468.68%,如今只剩下195.2%的优势。而近5年中,服务业500强营收增速连续超过制造业,且在2016年服務业500强营收总额超过了制造业500强,并在2017年超出额达到了2.5万亿元,2018年这一优势继续保持。历经2006-2018年,服务业大企业快速成长,从入围门槛来看,12年的时间,补上了近3倍的差距,服务业企业大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二)规模扩张的手段:标准化、平台化

企业的规模性成长是企业做大的过程,意味着企业经营资源的增加,以此获得生存和拓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服务业企业的规模性成长还意味着知识和经验优势的积累,也是服务便利性的提高,如银行网点的密集设立,有利于顾客获得一个网络或者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观察2006-2018年服务业500企业数据,服务业企业规模扩张通常有两种思路,即标准化和平台化,而实现标准化和平台化的路径可以是并购、联盟和企业自然成长。与制造业企业标准的流水线产品不同,服务业企业快速扩张必须要解决服务产品的可复制,消除服务质量的不稳定,又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等问题。

我们发现,那些不复杂的、能够实现标准化的服务交易活动会在空间布局上趋于分散,商超、百货等流通性企业表现得最为突出,即标准化成长,这类企业的规模扩张必然以企业空间边界的突破为前提。曾经在榜单中活跃过的南宁百货和京客隆超市,偏安一隅,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并没有突破地域上的成长,没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获得规模上的扩张,从而消失于榜单。十几年来,餐饮企业鲜有入围中国500强榜单,麦当劳却一直是美国500强的常青树,差别在于美国快餐的标准化有利于快速复制和扩张,但中餐在标准化的道路上有着天然的困境。这几年火锅或将突出重围,随着锅底、调料和菜品的标准化供应,餐饮企业的迅速扩张或将可以实现。

而那些复杂的、不能实现标准化的服务交易会选择集聚的布局模式,依靠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实现成长,这正是近几年如火如荼的平台化发展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项服务产品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虚拟的聚集,从而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依靠平台化,行业边界与企业组织边界被打破,核心企业通过基础设施的分享、能力的共用,为合作伙伴赋能,能够打造有机、紧密、共生、共赢的开放生态系统。BAT的例子不必言说,大多数服务业企业也正以这种平台化理念进行规模的迅速扩张。

(三)规模扩张的陷阱:60-100亿元

过去多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规模分布一直呈现金字塔的状态,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即低位区间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而相对高位区间所包含的企业逐渐减少。在2010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营收在100亿元以下、100亿-1000亿元、超过1000亿元三个区间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70%、24.6%和5.4%。 随着服务业企业的不断成长,低位区间企业数量显著减少,并逐年向金字塔的高数量级移动,金字塔的规模分布格局,也逐渐转变为橄榄形。到2017年,营收为100亿元以下、100亿-1000亿元、超过1000亿元区间的企业数量占比相应变化为37.2%、49.60%和13.2%,中间规模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低规模企业数量,并且高达12.4个百分点,橄榄形规模分布格局形成。

如果将1000亿元营业收入作为中国服务业大企业的“世界级”的标准,那么100亿元的规模可以被视为“健将级”的标准,都是服务业企业做大规模的过程中攀爬的关键阶段。2010-2017年这8年间,1000亿元及以上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由27家增加到66家,年均增加6家。100亿-1000亿元营业收入的企业数量由150家达到314家,8年中增加了164家,年均增加23家。相对而言,服务业企业成为“健将级”相对容易,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支撑企业的快速扩张,但跨越千亿则需要更大的管理能力、资源匹配的智慧,以及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国内到世界的空间性跨越,并非易事。

进一步分析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变化,在2010-2017年这8年的榜单中,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包含的60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急剧减少,由295家减少到100家,年均减少28家,而60亿-100亿之间的企业数量却变化不大,一直保持在80家左右。60-100亿元的营收规模很可能是服务业企业成长的“中等陷阱”,不容易跨越,而一旦跨越超过100亿,企业将迎来下一个成长高峰(图3)。

三、产业格局更替

观察2006-2018年的榜单,中国服务业大企业所在行业出现重大分化。伴随着传统服务企业的日渐式微,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快速崛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2006年的榜单中,批发贸易、零售、交通运输三大类行业涉及313家,而历经12年变迁,减少到208家。与此相对应的,金融、供应链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却日渐强大,由2006年榜单中的59家攀升120家。当然,也有研发规划、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大企业占比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在2006-2018年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行业明显地分化出下降型、上升型和稳定型。

(一)交通运输业进入整合联盟时代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港口服务、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行业是传统服务业的代表,更是重资产、重资源的行业,在经营上有着一定的天然垄断性和高门槛优势,因此,除非经历巨大宏观经济波动,交通运输行业在行业格局上一般较为稳定。然而,在2006-2018年期间,还是有36家交通运输类企业消失于榜单,我们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服务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政策引导下,行业内部对现有资源进行了大范围的整合和调整,而历经这一过程,交通运输企业也正变得更具竞争力。

首先,以铁路运输业,2006年的榜单包含有19家铁路运输及辅助企业,而随着铁路体制改制,铁路实行政企分开,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曾经活跃于榜单的各地铁路局也自此逐渐消失,并呈现出近两年来只有1-2家入围的局面。

其次,水上运输业。2009年,中外运与长航重组成中外运长航集团;2015年,中外运长航整体并入招商局;2016年,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重组,这些标志性事件勾画了中国水上运输业的整合态势,而在经历一系列重组整合后,中远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成为航运业的最后两家央企,中远海运集团成为全球运力规模最大的综合航运公司,规模优势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迅速实现了“4个世界第一”和“6个世界前列”。

第三,港口企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港口大国,但仍面临竞争无序、腹地重叠、货物单一、合作协调少等问题。例如唐山港、天津港、日照港等位居前列的港口企业,其运输产品仍以煤炭和矿石等大宗物资为主,较为依赖腹地的外贸实力和本地工业竞争力,在金融、法律、保险等产业链条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通过兼并重组进行规模化经营,以联盟、合作进行一站式、精细化服务成为近几年港口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例如,浙江省整合省内五大港口公司组建海港集团;京津冀联合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江苏将8家省属港航企业整体并入新近成立的江苏省港口集团。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港口企业也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抱团出海”。

第四,铁水联运呼声不断。不仅每一细分类型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着整合,在行业间的联盟也出现了更大的需求。自2011年《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至今,各地铁路公司、港口企业、船舶公司都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尽管诸多示范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全面的大联合,以此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果已然成为趋势。

(二)商超百货的传统模式被迫转变

在过去12年的榜单中,商超百货企业由91家显著减少为35家。互联网时代,服务可以跨越时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传统渠道逐漸被互联网替代,百货商场、连锁超市这些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渠道商受到较大影响。在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诸多行业中,获利能力和水平一直存在较大差距,而商超百货企业正是属于一直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并在低位徘徊的那一类。2017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商超百货企业的平均人均利润为1.68万元,全行业的水平为14.6万元;收入利润率为1.26%,全行业水平为7.56%,观察2012-2018年期间,商超百货企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一直在1%-1.5%左右,甚至在2016年还突破了1%,仅为0.89%。

商超百货企业整体上的式微所反映出的很可能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连接一切、便捷一切的时代,通过专柜收分成的获利方式受到严峻考验,传统购物转型迫在眉睫。互联网颠覆了实体、门店原本存在的意义,但也确实为这种转型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技术条件。

近几年,百货商超企业也进行了诸多尝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向购物中心转型,如王府井2013年开始“去百货业态”,重点拓展购物中心与奥特莱斯。二是向社区便利店转型,如华润万家2015年首次公布了在小业态发展方面的规划,将新开30家VANGO便利店。三是拥抱互联网,打通线上线下,转型新零售,如大商集团的电商平台天狗网;还有早在2006年就成电子商务公司的百联集团,选择了与阿里巴巴强强联合,打造“新零售”业态;更有以生鲜为主打产品的永辉超市与京东联合提供2小时内送到家服务,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O2O模式在零售业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不得不说,许多百货企业的线上业务更多流于形式,O2O的融合仍是表面功夫。未来,传统商超百货无论在地域空间还是网络渠道的拓展上,积极发挥门店的体验功能,完善门店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以提高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能力,利用新技术改造供应链体系,强化自营能力等方面都不容忽视。既然触网不可避免,那么就从功能定位、流程改造、模式创新等方面全面、积极拥抱。

(三)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企业已成气候

过去12年中,供应链企业迅速崛起,它们整合并优化了产业链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让生产和消费实现更好的连接,这些分离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正向着产业的主导者、整合者进化。入围2018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的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共有27家,相较于2006年的榜单增加了13家,以怡亚通为代表的一大批总部为深圳的供应链公司和顺丰、圆通、申通和韵达等快递企业的入围尤为抢眼。从鞋企Nike的外包策略到香港供应链企业利丰的成功,再到深圳市一个地区有8家供应链服务企业入围榜单,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一种竞争,供应链思维逐渐被广大企业所接受。供应链服务本质上是实现商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需求终端这一过程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高效、高速传递。对“四流”服务的各自侧重又决定了供应链服务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

一是,侧重物流解决方案的物流/快递企业,如入围榜单的河北物流产业集团、德邦物流、顺丰快递,这一类企业大多为重资产的仓储运输公司,也有少量的轻资产代理公司。完善的物流网络、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完备的仓储/中转设施是这一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成为物流企业的三大特质,2017年顺丰上市,诉诸资本市场,谋求发展重资产布局也正是如此。随着消费互联和产业互联的快速发展,快递物流业迎来喷井。

二是,提供商流解决方案的贸易商。这一类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的货源、厂商资源和渠道支持,尤其是跨境繁琐的贸易交易中,能提供完善的服务。出身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外贸类商业巨头,在2006年服务业企业500强曾占据23.6%的席位。12年过去,外贸权从中央到地方,依然驰骋在大流通的领域的贸易企业逐渐升级为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中“多流”服务的供应链公司。如曾经主导钢铁贸易的五矿集团,经过不断迭代的战略性变革,已经成为上游掌控资源采购、中游服务生产,下游具有贸易和渠道优势的全程供应链公司,又如以贸易起家的厦门建发集团、以物流起家的腾邦集团都在朝向多元化的供应链公司转型。

(四)从消费互联到产业互联全面开花

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包含互联网服务企业18家,而2011年的榜单这类企业入围数量仅为4家,分别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涉及社交、搜索,购物,娱乐等消费领域。而今这18家企业除了消费互联的继续扩容,增加了京东、唯品会、三只松鼠等购物平台,也出现了鹏博士、网宿科技等网络技术公司和完美世界等网络娱乐公司。在产业互联领域也有如上海钢联和找钢网进入榜单。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从消费互联到产业互联领域的企业已经逐步开花结果,并达到相当的规模。

消费互联企业发端于提供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在购物、娱乐游戏、社交、资讯、出行、订餐等领域诞生了多个让人耳熟能详的独角兽企业,当然这些巨头的诞生也经历“百团大战”、“新美大”、“快的、滴滴补贴大战”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彩虹家族”等行业竞争、洗牌,诸多新興企业成为了很快会被市场忘记的“分母”,并走向企业成长的终点。如今的消费互联领域基本“太平”,资本的想象空间也在逐渐缩小。

想比而言,产业互联企业以生产者为用户,以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技术手段,改造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对原有产业价值链、分工协作体系甚至社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着革命性重塑,极大的解决了行业痛点,提升了行业价值。目前,以互联网+金融+物流仓储+各个垂直领域的商业模式逐渐成气候,成立于2012年的找钢网,为解决钢铁行业中的交易难、融资难、物流贵等问题,变革钢铁流通贸易模式,开展网上“撮合交易”与自营业务,将原先流通环节的5个环节缩减至2个,促进行业从较混乱的“批发制”变革为较先进的“零售制”,找钢网也正在打造一站式交易、仓储加工、第四方物流、互联网金融、国际电商等全产业链业务。随之而来的是,在塑料、化纤、棉纺、煤炭等领域都诞生了大量“找X网”。

四、地域显著变迁

过去12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分布范围广泛,除了贵州、西藏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企业入围。在分布上,呈现出中西部企业持续增加,北上广不断集中的趋势,同时广东多年成为新的地区冠军。这其中的原因,既有人才要素的支撑,需求因素的驱动,更有营商环境的推动。

(一)中西部企业持续增加,北上广占比达40%

2006-2018年期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地区分布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东部和东北部服务业企业数量数减少、中部和西部显著增加。其中,东部服务业企业由371家减少为368家,东北部由21家减少为10家;而中部服务业企业由56家增加至61家,西部由52家增加为61家。12年间,入围榜单中,东北部服务业企业减少11家,中西部增加14家。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中,中西部地区正呈现出一种补偿性的发展,这是中国提倡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结果,也是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催生出的服务需求。

近年来,服务业大企业有向少数区域不断集中的趋势显著。2012-2018年的榜单中,排名前三位的地区所拥有的企业数量由173家(浙江61家、北京60家、广东52家)增加至199家(广东91家、北京60家、上海48家),增加了26家。而从广东、北京和上海三地所聚集的服务业企业500强数量来看,由2008年的139家提高至199家,份额由27.80%增加到39.8%。北上广等地区提供了更具优势的人才供给、技术支持和消费需求,服务业企业成长的土壤更加富饶。

(二)地区分化显著,广东持续发力

12年间,不同地域之间的服务业发展日趋分化,并有强者恒强之势。广东代替北京登上冠军宝座,在2018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入围榜单数量高达91家,摇摇领先于中国任何一个省份和直辖市。12年来,广东在服务业领域持续发力,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企业的数量从30家左右增加到91家,广东入围企业几乎覆盖了服务业企业500强所有行业,尤其以科技研发(2家)、人力资源服务(2家)、零售(9家)、供应链(13家)、批发贸易(15家)和电信及互联网服务(5家)更为突出。

五、支撑服务业变迁的四种力量

回顾世界经济中服务业企业的成长,无一不是需求拉动、技术带动、政策推动和空间支撑四个外部动力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的结果。12年中,中国的服务业企业发迹于消费升级和更多中间需求从生产型企业分离带来的服务需求增长,受益于云、大、智、物、移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享受着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的推动,扩张于“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所带动的物理空间拓展。如今,这四大外部机遇正处于叠加期,并在诸多领域和层面上影响着服务业企业的成长轨迹。

(一)需求拉动

服务业的发展分离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壮大又对工业和农业的升级产生推动作用,三大产业的壮大又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三大产业互助发展的基本逻辑,也是从需求端考量服务业企业成长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R.Fuchs)在1968年就指出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一是对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二是生产发展所引发的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长。

首先,堅守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常识,积极理解并运用新的商业逻辑,以不断创新的价值创造承载和路径,去满足顾客的现有需求,并布局、挖掘潜在需求,这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其次,摒弃“赚快钱”的发展逻辑,在资本加持和新技术催生的众多独角兽崛起的趋势中,对“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的理念保持清醒认识,逐步沉淀技术,积累能力,回归到服务内容本身的提升上来,并力争做到管理水平、技术投入和模式创新应实现协同式、融合式推进,不可偏废其一,这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第三,坚守主业,强化核心能力的构建,这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质量,也决定了在未来不断开放和共享的产业格局中,企业所能够连接和整合的边界。在上行的经济周期中,不盲从,坚持价值底线;在下行的周期中不慌张,坚守价值创造。商业的本源,重在价值和常识,要义在于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

(二)打造人力资本增值的管理机制

无论是消费服务还是生产性服务,都呈现出显著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关键人才不仅是高科技高端人才,也有“快递小哥”这样的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线普通员工。“新经济”背景下,就业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新生代员工的崛起,也让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受到考验。服务业企业的员工管理面临诸多难题。“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制定个人和企业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这也是从根源上解决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

首先,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广泛连接不同空间、地域的合适人才,构建虚拟的人力资源平台,甚至以兼职和短期雇佣等灵活化的手段来满足未来更加开放和生态的组织发展趋势。“让世界成为我的人力资源部”的人才平台搭建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如何吸引并发挥这些人才的价值,并“为我所用”值得关注。其次,以投资收益的理念实现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坚定不移地在报酬与待遇上下功夫,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华为研发投入的70%用在人头费上,对于任何一类的企业都具有标杆意义。同时,要切实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以创业平台等手段实现企业和员工的目标协同。企业实践中,由财务资本主导转向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创共享成为趋势,这在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的“同股不同权”是有益的尝试。第三,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化特质,不搞“一刀切”的人才发展政策和过于单一的人才评价体系,至少做到员工的考核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而不是以便于管理为导向。

(三)增加提供服务的技术和硬度

如何更好的发挥员工积极性,提升效能是服务业企业永恒的话题,但在“HOW”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已经不能局限于员工本身。科技正在改变服务业,服务业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硬件设备的支撑影响了服务水平的优劣,甚至决定了服务水平所能够达到的高度。服务业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整体的效率提高和发展依赖于各类要素的集成和耦合,未来服务业企业的利润创造和成长对于技术投入和硬件支持的依赖更加显著。

首先,要重视对技术的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其次,要依赖对技术的投入,挖掘潜在需求。第三,以技术投入减少劳动依赖,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甚至是提升安全性。不管是传统的以家政为代表的生活类服务企业,还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服务创新中的外卖团队,劳动力密集依赖的掣肘与裹挟都影响了企业未来发展。外卖骑手以及将派送速度置于人身安全之上的行径更是不可持续,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的不断投入,优化服务方式,甚至进行劳动力的替代。第四,不断提高服务中的硬度。在过去12年,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中人均使用固定资产有大幅提高,尤其表现在仓储物流、批发零售、金融等行业,这是注脚更是信号。

(四)构建有机开放的组织体系

当今的竞争格局不是企业单体的竞争,而是价值链跟价值网的竞争,创造可持续价值的开放整合模式,正在取代原有的以资本增值和利润为中心的零和博弈模式。

首先,服务业企业要借助互联网进行端到端的重塑,借助互联网业态所具备的平台属性、共享属性、协同属性,整合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形成网络化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打破信息壁垒,进而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即时响应。其次,拓展企业边界,实现产业融合式发展。产业互联时代,企业边界渐趋模糊。过去几年,电商和实体商超百货构建出一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也从博弈走向BATJ与四大行集体合作。这些都是传统服务与新兴模式融合式发展的范式。第三,提升“三链”的整合能力,打造综合服务体系。服务业决定经济运转的效率,其根源在于服务的管道和流通功能,比如贸易零售、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他们强大的终极体现就是让商品、要素的传输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交通运输行业的整合联盟和多式联运、供应链行业的“四流”合一,流通渠道的扁平化都是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 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

[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

[3]高蕊.如何提升服务业大企业发展质量[N].经济日报(理论版),2018-09-20.

[4]高蕊.服务业企业发展新趋势值得关注[N].经济日报(理论版),2018-04-12.

[5]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7]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8]李建明等.《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2002-2018)[M].企业管理出版社.

[9]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0]维克托·R·富克斯.服务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7.

上一篇:餐饮管理与服务论文下一篇:团队建设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