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

2024-03-20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1篇

搭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以学生为中心, 把“职业技能”作为技能课程培训教学的主线;搞好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机制, 把证书体系与能力标准结合起来、把行业、企业需求与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把技能实训与理论讲授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等方法进行综合改革。

2 技能课程培训改革的基本方法

2.1 培训课程的开发依据

组合不同的专业能力模块,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专业化方向、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需要。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开发各专业技能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培训模块课程有六大特点: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并重点掌握好专业技能。二是能力标准的开发必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来开发, 突出动手能力, 淡化知识的学科性。三是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有一定的要求, 必须突出规范化、过程化、标准化。四是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也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达到融会贯通的原则。五是培训组织者应多关心注意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注意人力资源素质和职场专业动态的要求, 关心教师使用新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六是设置多层次培训技能教学和学习目标, 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2.2 教学观念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实训操作示范者、观察者、证明与鉴定者, 由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执行。教师还负责新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负责学生学习成绩的鉴定, 负责行业企业新技术的变化以及实践技能培训成绩的提高等方面。技能培训课程教学从“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转变为“以职业技能为基础”,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创新, 有原来的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2.3 技能培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

确认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鉴定必须符合相应专业等级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 根据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相关考核, 即可以确认学生能否达到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水平, 又可以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技能培训教学管理方法

第一, 对技能培训教师的考核办法。教师考核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是要求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 并且要求教师多与行业、企业联系, 并与行业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同时把上级主管部门、企业、行业以及学生对培训教师的反馈也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第二, 注重培训时间的灵活安排。应及时评估和修订职业技能的专业能力标准、专业培训课程、专业培训教材等, 注重培训时间的安排, 让培训学生能更好地自主选课, 也能把握好学习时间和进程, 学校应经常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开发、教学计划制定、指导课程内容更新等教学活动。

2.5 技能培训注重校企合作与交流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结合基地, 共建软件研发中心, 与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应安排技能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 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应该为技能培训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提供岗位实习。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应对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提出改革建议。

另外, 校企合作委员应对学校开发的专业培训课程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并协助完善专业培训课程设计, 指导学校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校企合作模式要不断创新, 学校要因地制宜, 不拘一格, 探索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总之, 要搞好职业院校培训课程的改革, 各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才能把培训课程的改革得更完善, 更彻底。

摘要:把“职业技能”作为技能课程培训教学的主线, 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学生的需求, 强调培训教师素质考核;树立校企合作与交流的思想, 构建合作平台;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评价方法, 保障技能培训效果;根据工种开发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培训课程,教学观念,校企合作,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桂华.改革培训制度,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之我见[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 3 (4) .

[2] 张洪喜.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 2009, 2 (8) .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能;创新;员工技能培训;创新绩效

项目基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效应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CJY009)

作者简介:张双志,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与教育治理。

技术进步是塑造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内生动力,其所引发的利益攸关方之间的不同合作方式构成了不同实践样态的技能形成体系,也相应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创新能力。在新制度主义的“技术—制度”分析框架中引入组织要素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发现在解决企业培训市场失灵问题上的组织选择差异是英国滑入低技能均衡发展陷阱和德国形成高技能均衡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1]。当然,这两种模式下的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差异化影响。一般而言,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于通过培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为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筑牢竞争优势。2021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2]。那么,在我国情境下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能否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这个问题需要在经验层面得到相关数据的论证。鉴于此,本文基于“技术—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员工技能培训的创新绩效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计量模型对此进行系统化的实证检验,以期为驱动企业加大员工技能培训投资力度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开始,早期文献主要基于生产函数分析员工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认为企业能获得专用性知识培训的全部经济收益[3]。然而,现实经济生活并不能满足劳动力供需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假设,员工技能培训的外部性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显示出较强的外溢效应,即存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集体行动困境”现象[4]。“工资挤压效应”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员工技能培训同样会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5],具体来说,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员工在接受技能培训后重新寻求工作的离职成本反而会增加。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压缩员工的工资薪酬低于其边际劳动生产力而获取利润的“剪刀差”[6]。

现有文献探讨了高管(性别、年龄、任期、教育背景)、企业(资产规模、现金流、融资约束、研发创新、治理结构)、产业(产业梯度、技术特征、价值链、产业链)、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流转、人力资源)多个维度对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影响机制[7]。可见,有关企业在职培训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研究视角也更为多元化,一方面,将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的分析维度从劳动生产率拓展到了创新绩效、财务绩效、组织吸收能力等方面,说明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是多维度的;另一方面,不仅研究了产业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下的在职培训绩效,还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类型技能培训所带来的绩效差异,立体式地揭示了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自从舒尔茨、贝克尔、明瑟尔等人力资本理论先驱提出人力资源投资的决策模型后,学者们从不同维度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且相关研究至今仍在不断深入。由于发达工业国家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因而国外文献更多地关注于员工技能培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仅有少数文献从规范研究层面探讨了人力资源战略、创新战略对员工技能培训行动选择的影响[8]。然而,员工技能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仍然可以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文献中得到驱动员工技能培訓的有益借鉴[9]。纵观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史,发现专注于中低端技术的中小型企业主要凭借高技能产业工人实现将技术、知识、管理等进行混合式创新,继而在为大型企业服务的产业供应链中实现市场价值链的不断攀升[10]。鉴于此,从人力资本效应的角度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员工技能培训能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测算员工技能培训的创新绩效,本文设定了如公式(1)所示的计量模型:

其中,i代表制造业二位码产业,t表示年份,Innovation表示产业创新能力,OJT表示产业的员工技能培训强度,Ctr表示控制变量,、?t分别表示行业固定效应与时间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误差项。β1是重点关注的回归系数,如果该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则说明员工技能培训促进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β1数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员工技能培训影响产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如果员工技能培训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将上升β1%。

(二)变量测度

1.被解释变量。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那么,塑造和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技能形成体系,也需要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鉴于此,本文使用产业创新能力作为技能形成体系创新绩效的代理变量,以考察作为形成产业工人技能内部积累方式的员工技能培训是否能够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本文测度产业创新能力的数据源于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该指标充分考虑了专利的内在价值有助于规避使用专利数量和发明专利占比测算产业创新能力时可能会存在的误差。

2.解释变量。员工技能培训作为塑造产业工人技能的内部积累方式,通过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支出来衡量企业对人力资本形成与重视的程度,已成为目前文献研究中常用的代理指标。一般而言,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对优秀员工的培训和奖励,较少用于一般员工的入门级岗位技能培训[11]。因此,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即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支出越多,那么该企业拥有的高技能员工数量也相应越多。

3.控制变量。产业规模:该指标类似于“企业规模”指标,一般使用产业内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来代理产业规模。产业规模的平方:考虑到产业规模与员工技能培训经费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的函数关系,所以加入产业规模的平方予以相关检验。民营企业占比: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方面,还是在吸纳民生就业数量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进入率:市场进入与商事改革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商事改革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有助于提升企业进入新市场的机会,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出口交货值占比:出口交货值是现阶段衡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参数,将交易时的外汇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后可表征出口产品的市场价值。

(三)数据说明

本文的统计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财务报表、《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国家数据资料库。接下来,本文对此进行具体说明:一是产业创新能力的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考虑到该报告的数据只更新至2016年,为了与其他数据同步,本文根据历年产业创新能力的增长率来预测和插补了2017—2019年的数据,以此形成2001—2019年的产业创新能力数据。二是员工技能培训的数据主要依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的企业基本信息。笔者在检索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财务报表后,通过手工整理出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支出。三是产业规模、民营企业占比、市场进入率、出口交货值占比等控制变量所需的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国家数据资料库。综上所述,为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将研究时间范围限定为2001—2019年,最终获得共计19年的数据样本。

三、研究假设的验证及解释

(一)员工技能培训的创新绩效

表1汇报了员工技能培训创新绩效的基本回归结果。具体来说:第(1)列汇报了在未添加控制变量、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的情况下,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793 9,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7939%。在此基础上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汇报了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098 8,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0988%。由此可见,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拟合优度从第(1)列的0.203 1一跃升至0.990 6,说明在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3)列进一步添加了控制变量,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135 3,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1353%。这与第(2)列回归结果的数值差异并不大,且拟合优度也仅从0.990 6略微增长至0.991 7,说明在添加了控制变量之后,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也揭示了控制变量对第(2)列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二)内生性问题处理

员工技能培训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产业也许更愿意借助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继而获取更为丰厚的经济回报。那么,员工技能培训与产业创新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会导致表1汇报的基本回归结果存在偏误。鉴于此,本文使用员工技能培训的滞后一期(IVOJT_1)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考察其与产业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具体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第(1)列汇报了在未添加控制变量、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的情况下,员工技能培训滞后一期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784 2,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7842%。在此基础上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汇报了员工技能培训滞后一期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631 2,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6312%。由此可见,员工技能培训滞后一期变量的回归系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拟合优度从第(1)列的0.207 8一跃升至0.504 2,说明在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的回歸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3)列进一步添加了控制变量,员工技能培训滞后一期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721 3,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7213%。这与第(2)列的拟合优度相比,也从0.504 2大幅上升至0.749 4,说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仍然能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四、分样本检验

(一)产业异质性样本检验

本研究在计量模型中加入员工技能培训与产业技术水平的交互项,以探讨员工技能培训在产业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创新绩效。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Panel A部分汇报了使用研发人员数量测度产业技术水平的回归结果。具体来说:第(1)列汇报了在未添加控制变量、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的情况下,员工技能培训与研发人员数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正数,表明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员工技能培训更能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汇报了员工技能培训与研发人员数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仍然为正数。虽然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拟合优度从第(1)列的0.203 1一跃升至0.990 6,说明在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和产业固定效应之后,第(2)列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3)列进一步添加了控制变量,员工技能培训与研发人员数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继续为正数,与第(2)列的回归系数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且拟合优度也仅从0.990 6略微增长至0.991 7。这说明在添加了控制变量之后,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控制变量对第(2)列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同理,Panel B部分的解读可照此展开论述。表3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资也更加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二)技术异质性样本检验

通过网络爬虫方法从企查查数据库中抓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信息,即运用Python软件中的“Contains”算法对“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进行关键词搜索,一旦其中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关键词,就可以将该企业视为人工智能企业①。基于制造业二位码将网络爬虫方法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产业分类,获得31个细分产业。接着,将相关企业数据分别汇总至不同类型的产业层面,并由关键词将數据样本依次区分为“智能”“云”“数据”“物联”以及“机器学习”等不同类型。那么,员工技能培训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人工智能技术下是否存在差异,需要在经验层面得到进一步的分析。

表4汇报了不同人工智能技术下员工技能培训创新绩效的技术异质性分析结果。具体来说:第(1)列汇报了在“智能”技术样本里,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488 8,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4888%。第(2)列汇报了在“云”技术样本里,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534 7,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5347%。第(3)列汇报了在“数据”技术样本里,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615 1,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6151%。第(4)列汇报了在“物联”技术样本里,员工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为0.625 7,即企业投资员工技能培训的经费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产业创新能力也将相应上升0.6257%。囿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样本量比较少,导致变量的回归系数不能有效收敛,故此列回归结果不作汇报。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培训在推动技能迭代更新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知识引发的创新显然不能自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获取相应的回报,它需要一个组织学习机制来缩短客观存在的“知识距离”[12]。这个组织学习机制的结果就是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如美国大量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富含人力资本元素,属于人力资本兼知识密集型产品[13]。德国的发展经验也同样提示,拥有高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是“德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个鲜明的比较优势。多个国家的长期发展经验也表明,要摆脱仅仅把正式的学校教育体系作为劳动技能提供方式的观点,而要特别重视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在非正式教育供给方面对劳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性影响。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种涵盖从培训供给到资格认证全过程的技能人才开发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为劳动力提供技能习得的所有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基于工作本位,利用全职或在岗培训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其目标是提高劳动力的工作能力[14]。可见,培训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技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员工技能培训有助于促进创新。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那么,员工技能培训作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内部积累方式,在我国情境下是否能够促进创新,需要在经验层面得到证实。鉴于此,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发现,员工技能培训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0.135 3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实证结果提示,技能促进创新的结论在我国情景下是存在的。为了规避员工技能培训与产业创新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本文在内生性问题处理部分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并没有发现基本回归结果存在偏误的情况。此外,在产业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的分样本检验中,员工技能培训对创新的提升效应仍然存在,这也提示基本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二)研究启示

1.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发挥技能促进创新的效应。目前,人工智能在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深刻重塑了全球制造业的格局,也使得关注制造与创新的“再工业化”话题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在创新加持下的制造业再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战略安排的优先选项。十九届五中全会在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为战略举措。技能培训系统和技能认证系统是构成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体要素,而如何应对技能形成体系中存在的技能培训供给与技能资格赋值的“市场失灵”问题,是导致不同国家技能形成路径差异化的根源所在。奉行自由主义培训政策的英国,面临着经济走向“脱实向虚”的困境;而采取协调主义培训政策的德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可见,企业、社会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不仅有助于构建技能型社会,也能充分发挥技能促进创新的效应,从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技能支撑。

2.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技能中国行动”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是国家战略规划文件首次明确培训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开启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新征程。从2017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开始,《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都直接指明和强调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说明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治理效能就是助推“技能中国”的实现,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过程中的杠杆作用。培训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突破了学历教育在时空维度上的束缚,在为学龄人群和非学龄人群提供知识技能的学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构建高质量培训体系亦是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劳动者的技能习得提供了较为灵活的获取途径。企业作为直接面向商品生产的一线组织,其积极参与培训的行为在弥补市场需求和技能供给之间存在的鸿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大量的技能劳动者可以通过精准化、组织化与系统化的培训获得晋升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这也为“技能中国”的实现开辟了可行途径。

3.重新审视劳动技能价值,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属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刻认识到,在处于知识经济的今天,劳动技能已成为各个领域不可忽略的关键性要素[15]。大量富有高技能素质的劳动力能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并采用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激发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从而确保一国或地区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与繁荣。劳动技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宝贵的資源财富,并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资产。然而,预设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没有因为那么多人力资本政策的实施接踵而至。对此可能存在的解释是,政策制定者并没有真正重视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学历教育、财政支出、学校硬件设施等代理指标上。但这并没有宣告人力资本投资的失败,而只是说明利用升学率、在校学习时间、班级规模等指标测算人力资本的失败,特别是在国际范围内比较时更是如此。那么,与普通教育明显不同的职业教育应该坚持类型属性,放弃沿用传统的教育监测指标,将职业教育的中心聚焦于劳动者的技能习得,促进其技能发展,从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

注释:

① 一般而言,人工智能企业会在名称、经营范围中体现人工智能相关的特点,可能涉及“智能”“云”“数据”“物联”以及“机器学习”关键词。因此,基于此方法有助于在大样本数据中快速识别产业内的人工智能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双志.技能形成体系创新绩效的比较:新制度主义视角[J].职教论坛,2021(9):6-11.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Z].人社部发〔2021〕48号,2021-06-30.

[3]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第三版)[M].陈耿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4-50.

[4] STEVENS M. Transferable Training and Poaching Externality,in A.L. Booth e D.J.Snower(Eds),Acquiring Skill,Market Failures,Their Symptoms and Policy Responses[M].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2-18.

[5] NOORLIZA K, MUHAMMAD H A. The Effect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Employees' Work-Related Attitudes[J]. The TQM Magazine,2006,18(1):30-43.

[6] ACEMOGLU D.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in an Imperfect Labor Market[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3):445-464.

[7] 张双志.产业智能化背景下员工技能培训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1:24-26.

[8] CARLOS P. Testing the Acemoglu-Pischke Model in Spain[J]. Economics Letters,2001,72(1):107-115.

[9] 肖凤翔,张双志.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经济回报研究——基于企业利润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3-59.

[10] 奥利弗·索姆,伊娃·柯娜尔.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M].工业4.0研究院,译.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6:推荐序二.

[11] 王万珺,沈坤荣,周绍东,等.在职培训、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12):123-130.

[12] WILLIAM J,ABERNATHY,JAMES M U. A Dynamic Model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J]. Omega,1975,3(6):639-656.

[13]张涛.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生产、知识资本化和制造基础[J].探索与争鸣,2019(7):136-146,160.

[14] RUPIETTA C, BACKES G U. High Quality Workplace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in Highly Developed Countries[R]. Zurich: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Business Economics(University of Zurich),2012:16-17.

[15]雷·马歇尔,马克·塔克.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顾建新,赵友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序言.

[责任编辑 曹 稳]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越南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相关的教育已随着该国经济体制的深化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根据调查了解到的越南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探讨了其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越南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为越南职业教育和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越南;职业教育;现状;策略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往来将更加密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让教育国际交流也随之全面进入大发展时期,我们要立足东南亚,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在加强国际教育方面,努力把我区作为合作、教育的高地。作为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该国家在东盟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教育发展比较快。越南在“七大”中提出的革新路线,提出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的教育也随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教育的方针、内容等相关的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国的识字率已达到了94%。越南的经济已经达到了计划中的走向市场的程度,政府开始注重国民的教育及职业教育。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越南职业教育现状

1.越南职业教育师资现状。目前越南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普通师范、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正式任教之前进修大学和高等教育课程的高职、中职学校留校的学生,从各种行业的技术人员转行的教师以及通过社会各个渠道聘请的专职、兼职教师。但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在整体数量与结构质量方面都与越南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师资总量不足与结构性不合理并存。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学历层次、专业实践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但有少部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技能也有待提高。而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培训比较少,所以职业教育的教师职后培训是提高他们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一项终身的任务。

2.越南职业教育系统。越南的职业教育包括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而中等技术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则属于职业培训。

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四个方面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主要内容。专科学校主要培养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般培养年限为2~3年;为了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比较合理的职业定位,学生主要通过文化、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成为熟练的工人。简单的职业培训时间是一年,复杂的职业培训时间是两年,学生毕业后可取得技术资格证书或业务资格证书;职业培训主要以小学或者初中毕业的学生为主要的生源,有很多地方是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使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员可以学习新的技艺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越南职业教育的不足

1.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越南国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职业教育,认为学生考取大学获得更高的文凭是最好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备用的发展方向,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很多人无奈的选择,导致了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层次都认为职业教育是较低的教育。而有些领导觉得发展职业教育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的周期很长、成果不显著,对职业教育失去了信心,进行导致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越南政府的重视,越南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态度、观念及其重视程度需要改进。

2.越南职业教育与社会运行关系的建立尚不紧密。越南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产业、行业及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还是比较缺乏的。现阶段,越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有出入,可见,职业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关系还没有具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越南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地域分布不合理、教育模式亟待完善。越南从开始发展职业教育起,归属的管理部门一直在调整、合并和调换,而从不同的行政单位的角度出发,观察到的现状都是不同的,进行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都会不一致,有可能会出现制定的政策相互矛盾的情况,让受不同行政单位管理的职业教育学校不知遵从哪个单位出台的政策,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这种管理分散、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样出现在职业教育学校的分布上。在越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学校主要分布在红河平原等经济发达的地方,西北、西原、西南等地因经济发展跟不上,职业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少,造成了农村技术性人员比较少,进而制约了农村向城市输送成熟劳动力,影响了越南国内经济的发展。

4.越南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仍需创新完善。职业教育的最终检验依据是应聘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这个依据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情况与社会接轨的程度,而职业培训及教育就是针对具体的职业教育岗位培养的专业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当前在越南职业教育的评价系统里,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评定最常见的反饋还是一般的常规教学问题,实际教学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少有学校根据专业岗位的具体情况细化评价标准。针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很多老师都是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剖析,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际技能操作教育忽视了,没有让学生在理论应用实际中学会转化和应用。在学生的考核方面也没有统一的系统标准,现在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还有所欠缺,评价的指标与学生考核及特定职业培训要求不一致,不能适应越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三、越南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1.努力改善越南国内环境,提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东盟职业教育论坛开启后,东盟各国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开始提高,包括越南,而在一定程度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越南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的地位逐渐被社会认可。但是,在越南还有很多地区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政府应该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越南国内的相关职业教育部门需要提高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等工作的服务意识,端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观念,促使越南社会环境得到改善,让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及培训有正确的认识,让职业教育及培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社会和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的传统观念。

2.职业教育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可以向德国等职业教育办得较好的国家学习,可以将一些办学水平较高、学习环境好、办学条件不错、师资力量水平较高的学校作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试点。越南也应该在政策上允许招收一些较好的生源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从源头上使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质量得到保证。在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方式,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后,由教师带队到企业实习,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一直以来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局面。

3.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转变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管理机制还处于初始的计划性、官僚化和“大锅饭”的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机制。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一直都是多个部门的管理,政府没有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导致各个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的管理机构都不同,这将会制约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为了打破这种多头化管理的局面,越南政府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管理问题,成立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又协调合作。越南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进,根据国家当前的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办学,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要求、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等。

4.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现在的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情况来看,政府仍然是职业教育学校的主要管理部门,该部门应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和职责,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评价系统,以社会需求和政府的指导为评价制度。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更加细化,从实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各个方面出发,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对具体的岗位要求是否达到了该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中是否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而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在学生的评价系统中,也可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训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教师评价体系设置中,可以根据职业技术的具体岗位要求进行细化,对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教育提出定量要求,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可以培养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当前,越南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面臨着重要发展的时期,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着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着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分析越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杰佛瑞.柯瑞.越南[M].彭玲娴,译.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祝士明,王君丽.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J].职业通讯,2006,(5).

[3]阮英青云,陈永芳.越南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4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抓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多元管理、厘清政府职能四个重点。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所在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决定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性和内在一致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作用。决定了人民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和不可侵害性。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确保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让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从而获得了人民群众推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这个核心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从当前面临的形势看。权益问题是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因。权益是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权益关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复杂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权益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又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权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劳资关系、医患关系、干群关系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反映和切实维护不同方面群众的权益,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统领作用、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各类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

公平正义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宗旨。一般地说,“公平”是指公民付出的劳动、技能及其他要素,要与其所得相适应,实质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在我国,公平是公民当家作主权利地位的具体体现和本质要求。“正义”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就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从古至今所探寻和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追求的正义往往代表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向往,所以。从古至今都没有统一而固定的正义标准。可以肯定的是,“正义”是法律和道德存在的伦理基础,是人们实现其利益所遵循的主流价值秩序。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明显的社会不公。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和阶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至于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动荡。因此,公平是稳定的基石,正义是和谐的天平。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的权利和本能。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公平正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法规的根本依据。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只有把公平正义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作为妥善处理一切问题的根本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而制度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力和利益,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将社会公平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完善多元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加强和创新社

会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切实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各项工作的领导,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方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各级党委要按照“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要求,担当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责任。基层党组织处在社会管理第一线,要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平台作用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排头兵”作用。党员干部要强化群众意识和公仆意识。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法做事情,当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和模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坚持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规定,科学部署工作,抓好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建立社会协同机制。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多种多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政府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项。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就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社会管理资源,理顺社会管理各方之间的关系,形成完善的社会协同机制。一是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依法协调各方权益。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新兴社会组织,改革和规范现有社会组织,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重点加强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和社区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水平。

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在现代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有了新的形式,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得到拓宽,但对照现代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在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差距很大。因此,要着力搭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疏通信息网络,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群众参与度。依靠群众依法理性管理、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以形成群众力量和政府力量管理社会的合力,大幅度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实现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

厘清政府职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是厘清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厘清政府职能,就是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在今天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其首要任务是构建一系列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一是构建便捷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创造平等化的利益表达权利格局,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不同群体实现利益表达机会的平等:构筑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特别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畅通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在尊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完善利益表达的法制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组织形式、准则、程序等内容,引导不同群体实现利益表达的理性化、经常化和秩序化。二是构建有效的矛盾疏导和监测预警机制。注重社会心态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城乡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由相关部门组成预警监测机构,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随时监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估。对社会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加强矛盾疏导,不断提高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挖掘民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的乡规民约。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网络在日益影响着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时政的有效途径。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这一倾听民意呼声的新方式,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又要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坚持依法、自律、包容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断提高通过网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抓好源头治理。首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使大多数人能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目的,从而增加社会活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职业培训的范围,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使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保障覆盖面,做好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转移接续工作。总之,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发挥改善民生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建立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使决策和管理更科学、更符合民意、更安全可行。因此,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前,都应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估论证,将评估论证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三,建立健全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规范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社会规范不健全是产生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秩序的根源之一。既要重视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管理的价值,科学有效加以利用:又要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形成新的人们认同并遵守的社会规范。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个人的信用水平与其发展机会联系起来。

职业技能培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职业技术院校自身发展需要应该担当的责任。文章根据相关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从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出发,对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机制,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改革以及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作者简介]韩秋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湖南 湘潭 411101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缘由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也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农民工培训工作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农民工有组织地实施职业技术培训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存在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这一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笔者曾针对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愿望做过相应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民工培训工作并不知晓,相关工作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有:

(一)职业教育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

一方面,广大需要培训的农民工没有得到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每年职业院校又在为自己的生源发愁。而且,我们的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现在还是卖方市场,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城市人口,为未成年人设想和考虑的。教育服务的观念还远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为求学者设想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

就农民工培训本身来看,除了培训者善良的愿望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外,从调查的现状分析,农民工培训工作还远没有达到目标。尤其是许许多多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无力升学,又缺乏生活能力,很大部分辍学后只能走上外出打工之路。

(三)现有的培训不能满足需求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国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滞后的实际问题,虽然国家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培训的供给却十分有限,使得培训的力量不足。培训与农民工的需求并不尽一致,或者说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有10%以上的被调查者提出希望政府多给他们提供帮助和培训机会,41.3%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接受正规的培训后能提高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技能;还有的希望能在工作中接受培训,这样既可以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也让自己的技艺有所长进。

(四)培训上岗的要求难以落实

本次调查了解到,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许多是初中辍学或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准备向城市就业人口转变,成为新生代的农民工。

三、建立用工培训及职业教育机制的探讨

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涉及人人的教育。农民工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农民工培训中,职业技术教育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如何将农民工培训置身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循环中,通过建立有序的机制,最终解决人人能有所学、学致用、尽其能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一)制度保障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管理制度。由乡镇政府承担起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管理工作,定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情况向劳动保障部门汇总,尤其是对初、高中辍学或毕业后未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未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在乡村基层做好职业教育、培训的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通过各方面创造条件,严格管理,努力建立和形成良性循环的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晋级/专业/再就业培训—终身教育的有序机制。把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上岗的“人口”,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工及其他职业教育学习者走上这一有序的机制。

(二)理顺关系

“阳光工程”可以分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第一种主要是以25岁以上的成人为对象,以科学知识、实用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或初级培训,方式以送教下乡、送教进村等较灵活的形式实施,使大多数农民群众能够从中受益。这种培训由地县职教中心为主、各地职业技术学校为辅来承担。第二种是岗前培训,或称为职业准备教育,具体以初中后或高中后的农村适龄青年为主要对象,主要针对用工企业的需求,由乡镇政府、社会相关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加以组织,或者由批量用人的企业与学校联系,采取“订单式”培养;目标是使期望从业的学习者获得专业技术及相应的职业资格,并使其能够在城镇顺利就业或自谋职业。这主要应由职业技术院校、企业分别承担、实施。第三种是岗位培训或称职后培训、在岗培训,如安全知识、职工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可由企业承担。企业可将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企业也可学习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将企业精神与教育培训相结合,或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形式,对用工3年或者5年以上,表现好的初、中级工,定期选送至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提高性的职后培训,这样既保证了中职、高职、普教职教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三)教育服务

相关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应该认真研究农民工的实际需要,深入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

1.区别对象分层实施培训

农民工培训要转变到以农民工为本的理念上来。因此,應该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满足不同层次的广大农民群众对培训的真实诉求,符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规律。一是针对不同的需求,确定适宜的培训内容。农民工培训应该是非商业化、市场化的职业培训,培训内容除了自谋职业的技能方面,还应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相结合,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与企业、现代制造业相适应的技工技能培训相结合。二是区别不同的对象。过去的农民工培训往往是不分青红皂白,一个模式,一个套路,有的培训主要是面向农村辍学青年进行的,而广大准农民群众的培训学习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培训收不到应有的效益。因此,建议今后农民工培训的主体要面向广大渴求科技的农民群众。针对农民的培训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以分别指导,分类、分层进行,按参加培训者的需

求,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希望参加培训的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例如,对25岁以下没有技能和打工经历的农村青年。列为必须培训的对象,以学习和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培训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对希望学习农业科技的广大农民群众和已有一定技术基础亦工亦农的农民工,则可以提供农牧林业种植、养殖和绿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各种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甚至还应该针对农村妇女群体,开发出适应她们的特点和需求的培训课程。三是建立培训账户。乡、村组织对应该参加培训或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登记造册,对农民工培训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管理,使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能够得到培训的机会。

2.改变单一的培训教育方式

(1)职业技术院校要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力军。2006年9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技术院校重心应向下移动,要把有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去,争取作为,有所作为。

(2)农民工培训要遵循成人职业教育的规律。农民工的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性质,而成人的学习是与其生存的需要密切相关的,这是农民工学习者与未成年的青年学生学习者最大的区别。农民希望参加培训学习,但又存在工读的矛盾。而不少的学校很少为农民着想,对农民以及社会上成千上万的在职求学者的需求考虑得不多,所以才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学校,学校找不到学生的情况。打破这种局面的办法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协同努力,分别做好组织、引导和教学工作,共同创造学习型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作为学校方面,要适应农民兄弟的需要办学,采用适合成人特点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以有利于成人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评价。作为企业方面,特别是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就近举办农民工学校,有组织地对农民工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以及企业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教育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教育。对已成为技术力量的农民工的晋升和继续教育培训,则可以由企业和学校联合承担,企业负责组织。

以往接受培训的农民工不愿意停下工作参与培训,是由于养家糊口生存的客观需要使然。但是,农民工所要求的业余学习,在每天的8小时之外也会遇到困难,因为经过一天辛苦工作的劳累后,学习效果恐难以保证。因此,应该考虑充分利用节假日或者利用季节性、气候性停工等时机开展培训学习,或者采取工学相间的方式进行。职业院校还可以有计划地根据农闲,或企业因气候等原因阶段性停工等时间设法定期派教师送学上门,既适应企业生产的安排,也满足农民工或企业其他员工学习的需求。与此相适应。学校还应该创造条件提供学分制的课程供有能力的学习者自由选择。

(3)对农民工应以义务制培训为主。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全面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任重道远。一方面,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必须履行职业教育义务;另一方面,对广大的农村初中后未升学的青年进行免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普遍掌握一技之长,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提高社会劳动者的素质,也促进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四)中介协助

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组织。这个组织就像一个综合办公室,通过它,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沟通搭桥,起到相互衔接、协调的结合部的作用。各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的人才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调节,并通过政府有效地调控、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使职业教育能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支持

一是要强化和切实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违反者严格惩处;二是对接收受过职业教育的上岗者,或者承担了职业教育责任和义务的企业,政府对其以减免税收的形式按人头给予经济补贴。培训和职业教育的经费,采取由用人企业买单,政府凭企业接受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落实兑现减免税收。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工培训在职业教育体制下有效地运行,使政府、企业、学校都能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六)重视民师

调查发现,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多经历了技能准备期的过渡,这在建筑、装饰、加工制造等行业尤为突出。很多农民工在外出打工之前,均采取拜师学艺的方式做了技能储备,学会或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技能,所以进城后一般均能直接上岗。他们的师傅——那些民间技艺人,他们是些没有文凭和职称的实践教师,他们言传身教的实效是客观存在的,其教学成效也是不得不承认的。研究认为,对于民间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并让他们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其实,应该看到,不管学校的条件多么优越,有多少“双师型”教师,在目前的条件下,有些技艺的习得和把握还是离不开师徒传授的培养方式的。所以,重视民间手工(艺)技人的作用应纳入今后职业教育管理的议程。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现阶段,农民工拜师学技(艺)均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在我们倡导大职教的规划中,对于现有的民间学徒习俗应采取承认的态度,并加以规范和引导。首先,可由有关部门以相应的形式将这些师傅(人員)组织起来,通过政策的引导,将这些民间的拜师学艺活动纳入正规有序的范畴,颁发证书、签定教学合同,形成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应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及义务,这对规范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发挥十分有益的作用。

农民工培训不是短线行为,职业教育应该对形成提高素质—劳动力组织—培训—用工、上岗的良性循环机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农民工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理论的初步探讨上,相关问题的落实以及效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检验。

[责任编辑:陈梅云]

上一篇:职业伦理论文下一篇:职业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