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视论文范文

2024-01-25

移动电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与交通日渐发达与成熟,使得大众的户外活动时间显著增加,生活范围得到大幅拓展,进而催生了一系列的户外媒体,公交移动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移动数字媒体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媒介,更有人将交通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电视、户外、网络之后的“第六媒体”。公交移动电视变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则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移动公交;新媒体;传播

一、时代特色催生公交移动电视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促进了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转变,同时更改变了人们对于媒体的接触习惯,而媒体接触习惯的改变进而推动了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与创新。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为公交移动电视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广阔空间,公交线路的发达和旅途时间的增长,而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大多无事可做,因此公交移动电视正好填补了这段因短暂停留而产生的零余时间,从而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公交移动电视能够得到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其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延伸,能够在收视时间上与传统媒体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分析表明,6︰00至9︰00与17︰00至18︰00这两个电视收视低谷的时间段,恰恰是公交移动电视的高峰时期,同时也错开了晚间电视节目的黄金收视档,这种收视时间的互补关系,也为公交移动电视带来了生存空间,据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显示,有43.5%的户外人群是在移动公交上收看电视节目的。

二、公交移动电视的优劣分析

(一)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优势

1.覆盖面积广。公交车运行时间长,所载客流量庞大,因此公交移动电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收视面积和群体。同时,随着近年来城市的扩建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公交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公交线路得到增加,城际间的公交也得到快速发展,这就为公交移动电视提供了更大更广的覆盖面积,从而保证了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空间。

2.强制观看。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不仅身处在封闭环境里,同时也没有自主选择电视节目的权利,只要处于公交车内,就不免受到移动电视节目的影响,即便是无法看到图像,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来自移动电节目的声音信息。这就有利于培养社会大众群体性收看同一节目的自觉性,也较容易对公交电视产生注意力和记忆力[1]。

3.全程伴随。当前,公交移动电视更多地将移动数字播放与接收的形式作为其传播方式,即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移动性强,覆盖面广,质量高,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清晰的声像效果,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其继承了广播媒体移动接收的特点,摆脱固定接收的缺点。公交移动电视不仅摆脱了受众只能在固定场所收看电视节目的不足,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伴随性传播与接收,受众一踏入公交车,就能接收来自移动电视的信息与资讯,在一定意义上真正实现了边走边看,此外,实时接收的形式又为新闻的即时性提供了保障,保证了重大新闻与最新信息的及时传播。

4.内容短小精致。移动公交乘客具有群体庞大、分散广、流动强等特点,因此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移动公交电视受众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与传统电视节目形式所不同的是,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多以短小精悍的版块形式出现。此外,由于乘客在公交车上停留时间有限且上下车时间不一,所以为避免打断电视节目内容的完整,节目播出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多以短小精悍为制作标准。同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抓住乘客的注意力,节目主要以新闻资讯类和娱乐类节目为主,力求节目新颖精致。

5.播出及时快捷。公交移动电视打破了传统电视必须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观看的局限性,扩大了传播范围,同时又继承了传统电视媒体即时传播的特点,突破传播范围之余又保证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发挥了其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不仅能够让受众在乘车过程中随时随地看电视,更保障了乘客对于最新信息和重大新闻的需求,让受众即使在乘车中也不错过对于新闻信息的接收。公交移动电视精致优良的电视节目,不仅极大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要求,更填补了乘客在无聊旅途中的空白。

(二)公交移动电视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播效果亟待提高。与其他媒体相比,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有绝对的传播优势。但是,这些优势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劣势。例如并不以受众意志为转移的播放时间和内容,导致了传播的僵化和强制化,极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削弱了传播效果。此外,受众乘车时若长时间的抬头观看电视屏幕,非常产生疲劳、晕车等不适感[2]。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与较为稳定的家庭电视受众相比,公交移动电视乘客受众是开放的、流动的,但是却也大大增加了传播效果的不可估测性。因此,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短暂性与随机性的公交移动电视的信息传播,导致了公交移动电视缺乏稳定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弱化了电视原有的传播效果。

2.节目内容重复与滞后现象严重。在这样一个高喊着“内容为王”的时代,虽然公交移动电视在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特征,但是受内容提供上的制约,公交移动电视目前播放的节目带有很强的重复性和滞后性,一条甚至多条公交线路上的节目往往一周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常常都是靠循环播放一些固定不变的节目来打发乘客乘车过程中的无聊时光。此外,相对于移动公交电视的节目总量来说,根据移动电视的播放特点所原创的或精心剪辑的特色节目比例较少,使得移动电视必看性大大减弱。

3.技术与硬件设备不成熟。公交移动电视自身的技术与硬件方面也同样存在问题。例如,移动电视公司与公交公司之间的合作缺乏和谐,显示屏音频音量太小甚至静音的情况经常出现,这就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再有就是画面的马赛克和停顿等技术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在具有高度干扰的摩天楼群中行驶的公交车,画面质量表现着实欠佳,无画面和无信号的现象时有出现。从目前来看公交电视的节目质量与节目精品化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

4.盈利模式单一。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版面和黄金时段广告来说,公交移动电视广告较为低廉的收费和广告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还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公交移动电视逐渐成为投资商和广告主的新宠。就整个公交移动电视行业而言,对于其广泛的受众群体与巨大的广告投放量来讲,广告商的投放广告额还是相对较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盈利模式仍然摆脱不了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单一模式。

三、公交移动电视发展应对策略

(一)完善技术系统,保证节目播出质量

移动电视传输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证声像效果不受干扰,但是作为比较新兴的移动技术,很多问题尚待完善,对于目前国内运行的绝大多数公交移动电视所普通存在的因为高楼、立交桥等高层建筑的阻挡而导致公交移动电视声像受到影响出现无信号、黑屏等问题,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办法。为保证公交移动电视良好的传播效果,发挥其传播优势,突破和改進技术瓶颈,升级现有的技术系统和设备,保证较高的好屏率,就成为目前公交移动电视发展过程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借鉴融合各形态媒介,开拓新创收渠道

在当前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公交移动电视不仅是对传统电视媒体的继承,更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延伸与突破,其发挥的是二次传播的作用。公交移动电视作为新兴媒介,若想得到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借鉴和学习传统媒介和其他新兴媒介的优势,更需与各种媒介形态融合,以期得到长足发展。公交移动电视借助互动性较强的新媒体,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以弥补自身单向传播的缺陷与不足。[3]同时,公交移动电视必须跳出以广告创收为主要盈利渠道的单一模式,借鉴其他媒介的盈利模式,例如设置收费频道,收取使用费,或是与其他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合作,打造新型交流与互动平台,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三)提高职业素养,制作优质广告

对于广告投资商来说,公交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是一个广告传播的绝对优势,但是绝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将广告硬塞给受众,而如果播出广告太多,观众也会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严重影响了广告的传播效果。此外我们知道,一支优秀且精致的广告不仅可以让受众感觉不到这是广告,反而会作为另外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因此,公交移动电视最好不要从传统电视上直接嫁接广告,而要另辟奇径,发挥创作才能,寻找适用于公交移动电视这一媒介所独特的广告模式,追求广告制作的精良和优美。与此同时,公交移动电视上的广告类型应当有所限制,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整个公交电视的品牌形象。

(四)以“文化”为核心,营造特色媒介氛围

公交移动电视不仅是一种新兴媒介,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媒介。因此,其不应该仅满足于填补受众在乘车过程中的无聊时光,而更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文化种人,更具社会责任意识,努力营造自身所特有的公交移动电视文化氛围,缔造更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努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公交移动电视与乘客之間的“深度心理沟通”。建立在“深度心理沟通”之上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助于公交移动电视特色文化的形成,还能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提高移动电视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交移动电视虽然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更得到广泛普及,特别是逐渐受到广告投资商的注意,但是其自身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无论是来自其自身的技术缺陷还是外部的制度缺失,都对公交移动电视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提出了挑战。我们希望,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完善、内容的成熟还有专属于公交移动电视所特有的商业营销模式的开拓,中国公交移动电视能够摆脱困境,杀出重围,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万喃喃.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J].新闻爱好者,2007(2).

[2] 张骏德,李小翠.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记者,2005(8).

[3] 赖浩锋.数字移动电视:太阳刚刚升起[J].声屏世界,2004(10).

移动电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公交车上的广告设计则是这个城市广告行业的窗口,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也隶属于其中。纵观如今武汉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引起了多数乘客的不满,更对整个武汉公交广告行业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因而本文在通过分析其现状,结合相关广告设计学知识为其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促进其未来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公交广告恶俗广告广告设计

1 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特点之分析

(1)广告受众范围广,人均接触频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武汉市民在公车上获取广告的时间,每人每天至少在15 至35分钟左右。其受众范围之广,人均接触频率之高,是其他广告媒体所不敢匹敌的。(2)广告对象明确,产品宣传具有针对性。众所周知,公交车乘客一般以上班上学以及购物人群为主,这是一群思想开放、消费欲望强的年轻群体。因而,在创意选择,色彩安排,构图等方面尽量符合这类群体的审美价值观。(3)受环境限制,强制主动性宣传。坐过公车的人都知道,车厢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里乘客没有选择接受不接受广告的权利。只要身在车厢内,电视广告就会见缝插针的溜进你的眼睛或者耳朵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广告信息流失比较少,使广告产生了一种强制主动性的宣传效果。

2 武汉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现状分析

2.1 广告数量多,播出频率高

纵观现阶段武汉公交移动电视,不仅广告数量多,播出频率也极高。例如,武汉公车806路线,其是从武昌广八路开往汉口古田南路,途径24个站,总时长约为两个半小时。在车辆整个行进过程中,平均3分钟左右乘客就能看见一则广告。同时,每则广告重复播放的频率非常高,往往是一条广告直接重复播放2至3遍,或者间隔2至3分钟重播一遍。“看鼻炎,到仁安,小学生都知道”,不到五分钟,武汉某医院的这则广告重复播放了两次。虽然重复广告是获取受众认知率的重要途径,但如此高量度和高密度的播放数量和频率,很容易让乘客产生反向认识和抵触情绪,没有起到良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2.2 缺乏广告创意

优秀的广告创意是一则成功广告的钥匙,可现今大部分武汉公交移动电视广告毫无创意可言,特别是一些本土企业所做的广告,基本上都以劝说型为主,生硬牵强。同时,加上广告制作水平有限,画面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都是乘客常常抱怨的主题。

2.3 恶俗广告让乘客产生强烈抵触心理,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大量的恶俗广告可以说是现阶段武汉公交移动电视广告最大的一个毒瘤,稍作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公交移动电视里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播放着类似恶俗广告,主要以私营小医院广告为主。如,在806公车上,武汉红楼门诊的最新移动电视广告为一女青年唱着高调的数来宝,声音尖锐刺耳的宣传着该医院,“听我说,听我讲,红楼门诊在阅马场……红楼门诊好!”“爱她,就选择无痛人流。”这样的说词一遍遍的灌输到乘客耳朵里,让不少乘客忍无可忍,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类似低俗无聊的广告易对未成年人产生误导,污染公共乘车环境,严重影响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3 武汉公交移动电视广告解决策略

首先,适当减少播放数量,降低广告的重复播放率。公交移动电视的生存离不开广告,发布广告也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但反复密集的广告容易让乘客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应适当减少播放数量,降低广告的重复播放率,寻找更多利益源泉点,在经济效益和乘客接受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次,紧抓广告创意,注重情感诉求类广告的挖掘。车厢本是一个十分狭小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乘客一般都会感到压抑和心烦,因而他们更愿意听到或看到一些比较温馨,创意独特的广告,特别是一些主打情感牌的广告。这些情感类广告不仅能让乘客记住广告内容和宣传产品信息,更让乘客和广告产生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同时,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应当制作精良优美,画面和声音都应协调适度。此外,公交电视上的广告类型应当有适当限制,像类似恶俗广告要坚决取缔,不能因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破坏整个公交电视的品牌形象,甚至破坏整个城市的形象。

公交移动电视产生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广告的发布,广告发布能力强是其生存壮大的经济动因,但是广告最终的受众对象是广大乘客,只有更好的满足乘客需求,才能换取乘客更多的关注和购买欲望。因而我们有必要通过改善移动电视广告现状,来使乘客对广告的满意度得以提升,达到最终的广告宣传目的。

移动电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比如移动电话,它现在的普及程度已经不低于固定电话。广播电视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移动接收的进展却不尽人意。即使是调频广播,在汽车高速行驶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难。所以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引起广电界的重视。

【关键词】广播;移动;接收技术

近年来,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是个热点,尤其是电视广播的移动接收,不仅吸引了广播业者的关注,更引起许多生产厂家注意。

本来,无线电广播在它诞生的时候,其特点之一就是它摆脱了原有的连线而有一定的移动性,但在早期,这种移动性主要受电源供电、设备尺寸的限制,基本上没有办法实现,移动接收带来什么技术问题也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在电子管时代,器件的尺寸比较大,耗电也多,真正的“移动”只在军事方面,便携式的收音机也有,但一直不能普及。到了晶体管时代,收音机小到可以放在口袋里,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接收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

1.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卫星数字电 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及其它辅助系统一起相互协同提供全面 的受众覆盖,是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的重要部分。作为 ATSC、DVB-T 和 ISDB-T 后的又一个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该标准提出如下技术要求:业务模 式除了支持基本的单向广播外,通过扩展应该能够支持非对称双向传输,系统应 该能够支持室内外的固定接收和移动、便携式接收,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多径、 脉冲、单频、模拟及数字的同频和邻频等干扰的能力和快捕、低时延、高速移动 的接收能力,支持多频网和大范围的单频网组网。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中 最核心的信号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该标准(DTTB)具有自主创新特点 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主要关键技术有: 能实现快速同步和高效信道估计与均衡的 PN 序列帧头设计和符号保护间隔填充方法、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系统 信息的扩频传输方法等。

2.移动接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移动接收采用的方式是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这是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对于移动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衰落问题尤为突出。电波在沿地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阻碍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实际到达收信天线处的电波除了来自发射天线的直接波外,还存在来自各种物体(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线处形成干涉场,此外,在移动通信中,还存在因移动台(天线)的快速移动而划过颠簸的波节和波幅的驻播现象及由于多普勒效应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种种原因,就使得实际移动台接收到的场强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随时随地在急骤变化,使信号很不稳定,这就是无线电波的衰落现象。衰落的严重程度通常随频率或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还无法对衰落进行精确的预测,但区分绕射衰落和多径衰落两种不同类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为慢衰落,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后者为快衰落,即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这两种衰落的表现和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接收的关键点是移动。因此,移动接收还存在一个其他无线通信不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远处迎面驶来发出警报声的警车在离你越近时,汽笛声的音调越高。从警车到达你所在位置开始,音调开始降低,而当警车离开你后,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多普勒效应。奥地利学家多普勒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朝你驶来的警车发出的声波对你而言稍微压缩从而相对集中,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波长短于该声源静止时的波,而短波音调是高的。相反,离你而去的声源的声波稍微扩散,这时你听到的波长比该声源静止时的波长长,长波音调是低的,这样的效应对电磁波同样适用。比如一个趋近我们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该天线相对于我们静止时的频率,波长相对变短;相反,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其频率则会低于该天线在相对我们静止时相对于我们的频率,波长相对变长。同时波长的位移量与天线的运动速度存在正比关系,即速度越快,则波长移动越大。以上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系统方面,移动接收还要考虑覆盖网的建设,接收机(特别是便携机)的耗电,接收天线的安装等问题。从基本原理考虑,模拟广播信号是不宜实现移动接收的。为了解决移动接收中遇到的问题,广播电视信号必须首先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无线接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只要在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移动电视信号。

3.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OFDM

OFDM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缩写,是在严重电磁干扰的下保证数据稳定完整传输的技术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和离散傅利叶变换实现;OFDM能够有效地对抗衰落和多普勒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OFDM码率低,又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在有关移动接收的几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都采用OFDM作为其核心技术。

4.移动接收制式

众所周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目前有多种制式,这些制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单载波方式和多载波方式两类,美国用的ATSC是单载波的,欧洲的DVB-T是多载波的。英国是实施DVB-T标准最成功的一个国家,并成功地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法国、瑞典、西班牙在实施地面数字广播方面也获得了成功。除我国自己提出的若干种制式,我国DTTB的制定原理是:(1)传输信息要大,支持包括高清电视的多媒体广播服务;(2)抗干扰能力强,在一般室内环境下可接收;(3)与现有模拟广播电视频道兼容,并有利于频道规划和摸拟向数字过渡;(4)具有灵活性;支持标准高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兼容的是视广播,支持移动接收设备,支持便携接收设备;(5)具有可扩展性;支持包括互联网的交互数据综合业务,支持广播网络化的发展需要。整体性能指标应优于或相当于相应的国外现有标准的性能。

广播电视的移动接收作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尽管它的市场前景和受众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中。要说哪一种制式最适合移动接收还为时尚早,因为每种制式都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改进其技术,从而改善其移动接收的性能。

移动电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南宁公交车载电视广告的传播特征及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移动电视 强制收视 车载广告

自《2007年中国车载(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发展蓝皮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2009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为移动电视产业开辟道路,从此,公交移动电视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大中城市涌现。车载电视广告凭借其覆盖面广、强迫收视等诸多优势,获得消费者、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的认可。然而,受制于种种原因,这种新兴媒介广告并未成功融入主流体系。如何发掘车载广告的核心竞争力,摆脱面临的困境成为车载广告产业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尼尔森公司于2008年12月发布《中国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报告》,将专业的电视评估体系引入中国公交车载电视领域,为公交车载电视广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标准,完善了广告效果评估机制。公交车载广告与传统的广告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收视

公交车是我国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使公交车广告成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广告媒体。目前,车载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以车载液晶电视发展最为引人注目。全国大中城市公交车上的液晶电视,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同时正成为吐钱的机器,孕育着上百亿元的广告市场。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以其大众、封闭、强制收视(单向传播)特点正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媒体形式之一。

2、受众广泛

公交车是城市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南宁为例,2009年底南宁常住人口达263.89万人,而公交车移动电视每天能覆盖人口占总人口量的45%左右,也就是每天发布的信息能覆盖118.75万人左右;计算方式为:50(平均每辆车每次覆盖人数)×16(每辆车每天在路上来回16次)×1605(南宁已装车载移动电视的公交车辆)=1280000(每天所发布信息覆盖的人数)。年龄特征为:年龄:16-25岁占35.5%;26-35岁占21.6%;36-45岁占17.2%;46-54岁占25.7%。平均个人月收入为1725元,平均家庭月收入为3710元。职业特征为:企业职员18%;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14.2%;工人12.9%;自由职业者11.2%;学生10.4%,企业的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4.1%;专业人员(如教师/律师/会计师/医生等)7.1%;退休人员占6.9%;政府/事业单位的一般办公室职员占4.4%;私营企业主/企业合伙人占2.3%;政府/事业单位的中层或高层干部2.3%;小商铺/饭店等的业主1.7%;无业/待业/失业占1.5%;家庭主妇占3.0%。通过调查发现,1/3以上南宁公交车的乘客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很明显,南宁的公交乘客遍布全市,人口结构特征表现出他们为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

3、成本低廉

相对于电视广告,公交车载广告的价格显得尤为低廉。下面我们将南宁电视台的广告价格和南宁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价格做个比较,如下:

南宁电视台《南宁新闻》中插广告

播出时段:18:40中插广告(1)、18:50中插广告(2)

计费方式:5秒4800元 15秒 8700元 30秒 16200元

播出时段:18:55广告

计费方式:5秒1800元 15秒 4800元 30秒 7300元

播出时段:18:58广告

计费方式:5秒1800元 15秒 4800元 30秒 7300元

南宁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价格表(单位:元)

时间:(秒) 5 10 15 30 60

06:30-06:59 250 350 510 850 1000

09:01-11:00 230 310 460 780 1000

11:01-16:59 250 350 510 850 1000

19:31-22:00 250 350 510 850 1000

22:01-23:30 210 280 420 700 850

不难看出,同样的时段,南宁电视台的30秒广告时间所需要的费用是南宁公交车载广告费用的8.5至19倍。而在2008年12月4日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新媒体趋势发布会上,尼尔森公司发布了以世通华纳公交移动电视为样本,在中国11个经济最活跃的城市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数据表明,无论从千人成本还是从收视点成本这两个指标来看,公交移动电视的广告投放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电视。

4、信息重复触达

这是公交车载电视广告最具特色的一个地方,也是车载广告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它最大的劣势。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乘客每周平均在车内的停留时间大约在10个小时左右,而在每次乘车的过程中,目标受众愿意用一半以上的时间去观看车载移动电视的节目内容。而目标受众每周乘坐公交车的平均次数达到11次,乘坐公交车的目的多为上下班或上学;也就是说,主要乘坐群体是每天固定乘坐公交车的,这使得车载电视具有重复到达受众的特点。

5、广告缺乏创意

同传统电视的盈利模式一样,公交车载电视其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南宁公交移动电视上投放的广告,类型单一,制作质量差,再经过高频率反复播放之后,难免让乘客产生抵触心理。一些商场广告使用本地方言,大打感情牌,比较具亲和力,对受众来说,具有心理和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广告信息易于记忆并使受众付诸行动,广告传播效果相对不错。然而,在移动电视上投放广告最多的分别是医院、团购网站、电动车经销商、饭馆、商场和药品公司。大部分广告停留在产品信息的简单罗列,重复吆喝,有的广告信息和广告产品脱节,看完广告也不知其所云何物,有的广告直接呈现产品,如一些医院的广告,画面是医院大楼,配合医院名称。这些平铺直叙式的广告,很难吸引受众注意,更不要说引起受众情感上的认同。

6、收视环境不太理想

广告的传播效果往往受制于广告自身特点、受众状态和收视环境三大因素的影响。从公交车载广告的传播环境来看,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乘客较多,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不利于广告信息的传播,造成广告信息缺失。而且,公交车载电视采用的数字信号,行车途中,收视质量容易受到建筑物的影响,如进入地下通道或经过高楼大厦时,电视画面经常中断。一则正在播出的广告,突然出现画面不清晰,声音中断,直接影响受众观看广告片的心情,同时也使广告信息缺失。而最重要的是,车载广告对乘客来说,不过是有心情的时候欣赏一下,没心情的时候则置若罔闻。以上各种原因直接导致公交车载电视广告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策和建议

1、改进传播技术

技术的盲点使得公交移动电视在高楼林立、立交纵横的城市中造成信号卡阻、中断甚至蓝屏。我们必须要在技术上加以解决,例如完善移动电视信号覆盖网络、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分区管理等,保证公交移动电视硬件平台的稳定运行。

2、加强内容建设,打造品牌栏目

目前南宁公交移动电视节目中广告占大头,然而,没有新闻支撑的广告是苍白的。南宁移动公交电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能够覆盖更多时段的资讯栏目。而且,应该科学错开时间,尽量避免同一个节目被同一个群体反复收看。如一般的上班族早上上班,下午下班,可以把不同的节目分别安排在这两段时间里,保证乘坐公交的市民可以在移动的空间里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而品牌则是一个栏目能够深入人心的内在因素,南宁移动公交电视有一档节目叫《世界万花筒》,主要介绍近期各个国家的奇闻轶事,得到了乘客们的喜爱。

3、减少广告播出总量,提高广告质量

公交移动电视利用的是人们的时间碎片,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关注,记住广告信息,广告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而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运营商和广告制作商应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广告制作水平和思想深度,不仅为受众提供广告信息,还应该让受众感受到审美的愉悦,让广告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其次,公交车载电视作为媒介平台,应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扩大公益性广告的比例,提高制作水平,以提升媒体形象,让受众对该媒体播放的广告产生信赖。

4、明确盈利模式,扩大生存空间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群体具有本地化的特征,本地的零售业及其他服务业才是车载广告的主要目标客户,这些目标广告主的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营销理念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广告的时代。移动电视一方面要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质量过硬、声誉优良的媒体平台,一方面要主动向本地化的小广告主群体积极进行渠道宣传,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争取移动电视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双赢。

总之,公交车载电视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一部分,其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移动电视广告受制于种种因素,在其实际运营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希望更多的学者投入到公交车载电视广告的研究之中,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为广西科研创新项目,编号T32499】

参考文献

①[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②王安中、周庆,《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终结于家庭电视广告创意的共生模式》,《成都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③李哓云,《被娱乐的大多数》,《新闻界》,2005(5)

④黄宁,《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传播之优劣考》,《广告大观》,2005(5)

(作者:均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移动电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三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使电视从一个独立的产业走上了与电信和互联网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道路,给传统的电视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视媒体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媒体 机遇 挑战

三网融合是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08年国务院的一号文件,都对三网融合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发展要求: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更是提到了“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意见;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北京、上海、杭州等12个城市、地区入选。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将彻底打破广电垄断局面,广电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因此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1、三网融合的内涵

三网融合是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互联互通、连为一体,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其中一网享受到其他网络的服务。三网融合的目标是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广电网络的目标是构建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数字视频和宽带业务等多种需求合二为一的新的有线网络,使得网络真正成为一张可运营、可管理,安全性好,兼顾工艺性和商业盈利性的网,使电视机成为家庭娱乐与综合信息服务的终端。

2、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在20世纪传统电视独霸天下的时候,人们被迫接受了固定的收视方式时出现过这些现象:有人因错过了一场精彩节目而追悔莫及,有人与家人争频道而不亦乐乎,有人为看一档播出时间较晚的节目而不得不熬夜等待……传统电视的缺点显而易见。三网融合将打破原有的媒体形态和竞争格局。为广电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如今新媒体正在强力地瓜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年轻人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是新媒体,电视的收视率整体明显下降:市场份额在减少。传统电视所占有的市场不论是付费还是广告,都正在被新媒体占有和瓜分,许多资本难以进入新媒体,使电视的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体制老化和竞争力不足。电视在多年的运行中,形成了成型的体制与机制,对电视生产运营、传播的管理,成本极高,负担沉重。而新媒体轻装上阵,活力无限,电视与之相比竞争力显然不足:建设资金匮乏、资金筹措渠道不畅。对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对现有的机顶盒和终端升级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要将现有网络和运营商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全国性市场运营主体,又涉及资产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变更,这也需要大量资金。

如此情形,有人断言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将取代传统电视。但是新媒体只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着各种的局限。目前,电视媒体依然是第一大众传媒。不能忽视的是传统的电视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内容的权威性与主流化。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在信息采集、制作、编排和播出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的审查、把关和监控,而新媒体自由度和个人化色彩更浓。其次,对受众的知识水平要求低,受众面广。新媒体由于设备、技术和发展期较短等原因,更多地受到年轻人和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青睐,而不像电视那样“老少皆宜”。再次,广告商认可度高,盈利水平好。现在来讲,虽然互联网、手机、车载视频等新媒体抢夺了很多广告商,但是电视媒体仍然最受到广告商的青睬。这一方面与电视媒体较高的公信力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强制的”传播方式有关。在看电视的时候,为了观看到完整的电视节目,就要忍受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新媒体的广告收入虽然一直在上升,但电视的广告费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3、扬长避短,让电视媒体更好地飞翔

三网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型媒体,电视节目从形态到传播方式从传播渠道到接收终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给电视节目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其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电视媒体只有巩固优势,并吸取新媒体成功发展的精华,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3.1 传播内容上

媒体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传播力的竞争,它体现的是一种执行力、一种整合力。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电视的传播力:要坚守“新闻立台”,能在海量的新闻资讯中,尽可能地呈现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给社会一种信任感、安全感,保证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传统权威性、专业性;要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方面。通过主动参与,发挥好“喉舌”功能,借力行政资源快速发布或第一时间发布引领主流舆论,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勇于承载主流传媒对于人生、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主流理解。作为区域性的地方电视传媒,更要注重地域的新闻节目内容的本土化,贴近地方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生活方面下功夫,关注与地方观众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如此,才能在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发挥好区域性电视不可替代的功能,彰显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保持区域性的强竞争力。

3.2 传播方式上

电视媒体要从单项的传播发展到双向互动传播,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发展到观念和趋势的传播,从简单的是非传播发展到复杂的解读传播,从低层次的说教式传播发展到高层次的平等对话式传播,在保持传统电视及时、生动、传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电视的深度和高度。在做强电视主业的同时,勇于依托主业拓展移动电视、IPTV、车载电视、楼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为多终端提供内容,进行多渠道的立体覆盖,以期产生并达到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体完全可以将新媒体拿来为我所用,让观众选择任意渠道,方便地获取电视资源,与新媒体一起把蛋糕做大,达到共赢的局面。

3.3 盈利方式上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媒介融合的分工重组。电视媒体可以聚集大批专业人才的特质,制作出更多品质优良的节目。因此电视媒体的盈利方式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不单靠付费电视和广告收入,还可以向其他媒体销售内容产品,获取利润,加强自身增值业务的发展。改变用户“看电视”的习惯,引导用户去“用电视”,化被动为互动。电视机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础、最便捷的信息终端,使宽带互动数字信息消费如同水、电、气等基础消费一样,遍及千家万户。目前数码视讯和北京歌华有线一起开展的在线支付业务,老百姓可以在家通过摇控器交水电费、煤气费、手机费等等。此项业务已经和工商银行进行了对接,得到了工商银行的经营许可,达到银行级的安全要求,满足金融类业务开展的安全需要。这样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的自有帐户完成储蓄和支付功能,还能通过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付费,从而直接在电视上。实现商城购物。交互业务的多样化和创新以及如何培养用户放心主动使用电视交互业务的习惯。将成为广电系统各环节思考的重大议题。

4、小 结

新媒体既拥有强大的优势,也有自身现实的局限;传统电视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强力挑战和冲击,但也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发展空间。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电视已有的内容体系的支持,电视也不可能无视新媒体的存在。电视要想获得未来的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在观念、内容、体制、形态及已有资源的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并积极推动与新媒体的融合,而新媒体也应积极寻求与电视媒体在竞争中的合作。新媒体的发展并不代表电视媒体的终结,就让电视媒体插上新媒体的翅膀,更好的翱翔在传媒产业的蓝天中。惟其如此。方可获得新媒体与电视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理俊,“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模式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lO(02)

[2]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1)

[3]李怀亮,新媒体:竞争与共赢[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1)[4]http://news.ccidnet.corn/art/1032/20100716/2118133.1.html.

上一篇:人文价值论文下一篇:消费主义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