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2023-04-10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新世纪以来,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此次评价改革旨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学校看质量,评质量看学生。科学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评价规范,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被社会誉为“绿色评价”,体现出对学生生命成长全方位的关怀。就像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关键性指标,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要确保评价改革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完善推进评价改革的保障机制,推进相关改革。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体育、艺术教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使评价和考试招生的要求相一致,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马克思提到的“个人全面发展”指的都是个人劳动能力 (包括体力和智力) 的充分自由发展, 是人的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是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畅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理想状态表达了人类不断追求最优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充分展现人的本质, 实现身心各方面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愿望。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及其对历史过程的深刻论述, 为我们具体指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科学发展观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从表层意义看, 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从深层次意义看, 社会是人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解决的则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就这个意义而言, 科学发展观就是使得作为个体的人在体力、智力、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等各个方面得到持续的发展。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科学发展过程。

1.2 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就是要达成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 如果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力量, 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力量的佼佼者——当代大学生, 更需要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 人才教育在以经济和综合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突显出来, 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发展潜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 胡锦涛同志强调,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的释放, 是对重要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也是党赢得青年、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 更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2.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体和支配地位, 是指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具有特色鲜明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散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发挥着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 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应充分利用媒体快速、高效的传播作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结合在广告和文艺节目之中, 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无形的影响力。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应主动参与、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人的发展要与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落实在大学生培养工作上, 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 但要理解“以生为本”的正确含义。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务必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平等相待, 平等的发展机遇, 民主的参与, 急学生之所急, 把服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 既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较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又要在服务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关心其疾苦, 考虑其需求, 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3 尊重、保护大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 不了解这一切, 就谈不上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 首先要消除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全面发展并非平均发展, 更不是抹杀个性。高校教育要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就需要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够和谐发展, 在各项素质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 在达标、合格的基础上支持出类拔萃, 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健康、和谐的个性。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既要注意促进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创造力。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以使大学生成长发展, 可以使大学生有效地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丰富知识与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实现自身和谐健康成长发展, 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 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 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 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因此,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高校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对大学生实施全面深入的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各项潜能、素质和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摘要:促进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间的内在关系加以论述, 进而提出: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价值观应同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 秋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J].求是, 2003 (19) .

[4] 黄宇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5] 李正华.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6] 张贺福.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9) .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想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现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关 键 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3)05-0014-03

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主体条件和人的保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之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2];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社会形式基本上是以有赖于人的依附关系形成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人不可能有独特个性的发展。到了“第二大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立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带来了“人格的普遍提高”;然而,这种人的独立性却时时处处建立在对物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无产者创造的财富不仅不能为发展自己的个性服务,反而成了以新的形式压制和摧残自身个性的手段。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其发展不再依赖于对人或物的依附关系,而是依赖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的发展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个人的发展又为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打下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在实实在在地促进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物质的、精神的实际成果,为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展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文明进步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的综合体现。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这两个过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务的提出,既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努力贯彻执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结果和产物,又继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最终体现。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今年是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今天举行这次庆祝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暨今后五年规划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找出问题,对症解决,促进研究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在我受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对五台山研究会25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汇报,请同志们审议指正。

五台山研究会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社科院、省民政厅和省社科联、省财政厅、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正确领导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本着“有思路才有路子,有活动才有活力,有作为才有实力”的理念,全体会员紧紧围绕五台山的中心工作,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了25个不平凡的春秋,为研究、宣传、保护、利用、开发五台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为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下了汗马功劳。

加强领导力量 实施人才战略

我会顾问、已故的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宗教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说过:“印度国际大学培养出了许多国际知名人士,我们中国人在那里学习的也很多。这个大学章程规定:校长由印度政府总理兼任,政府总理变更,校长也同时变更。这样,学校的发展不受政权变更影响。根据这个大学的经验,我建议山东墨子学会参照效法,学会会长由山东大学书记兼任,副会长由学会所在地的枣庄市委书记兼任,结果学会稳定发展,效果显著。”我们研究会采纳了任先生的建议,名誉会长由退下来的省部级领导担任,会长由退下来的副省级领导担任,副会长由研究会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研究对象五台山管理局局长兼任,秘书长由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专家担任,其他秘书处、学术部、编辑部、旅游部、新闻部、产业开发部等各部门主要领导由相应专长的同志担任。这样,研究会的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能够稳步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成绩越来越显著。从我会25年来的工作实践看来,选拔好研究会的主要领导,建设好研究会的领导班子,相对稳定主要领导成员,充分发挥各部门领导的创新能力,放手让他们积极工作,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关键。因为,工作目标确定之后,运用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只要有了人,特别是有了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和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科技人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研究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社会团体,而五台山又是一个上下数千年、纵横千余里的小社会,它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专业人员研究探讨,于是,我们就实施了广泛的人才战略,不拘一格地招贤纳士,吸收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科技人才300余人,作为我们的会员,予以研究任务。

鉴于五台山文化范围广泛,涉及学科颇多,我们还聘用了一些特殊学科的专家,作为兼职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25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在补发挥研究会专业人员的研究力差之外聘用兼职研究人员,既可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借鸡下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制定研究规划 明确奋斗目标

五台山研究会是一个社团组织。从1985年成立以来,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就制定过三个《五台山研究会章程》和三个《五台山学术研究规划大纲》。其工作宗旨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建设、文物、外事、旅游、宣传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组织全体会员,积极开展对五台山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五台山早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形成一门‘五台山学’而奋斗,为振兴五台山及山西乃至全国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本着这一宗旨,我们列出了关于五台山地理、地质、水利、气候、历史、佛教、建筑、文物、艺术、音乐、医药、旅游、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革命历史、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等方面的课题70余项,再以专职、聘用和招标的办法,把每项课题落实到每个研究人员头上,并为他们至五台山调研、发表论文、出版书籍提供方便和支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就由浅入深、由窄拓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五台山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深入实际调研 积累大量资料

自1985年4月21日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之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组织有关会员到五台山调研考察。首先是访问当时文物宗教管理部门的干部邓怀亮、李斌信等;走访五台山佛教协会正副会长请佛、宏毅、降不拉等;深入寺庙,与住持、大德、高僧座谈;深入台怀镇的乡村,与干部、老者交谈,从而获得了不少难得的口述材料。其次是到五台山塔院寺藏经楼、五台山藏珍楼、五台县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省佛协、省民政厅、省图书馆,乃至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佛协等单位查阅图书、档案,从而获得了不少图书、档案材料。再次断断续续地用了5年时间,至五台山所涉及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忻县、定襄县、盂县和河北省的阜平县等两省八县,考察了五台山的500余处寺庙和遗址,从而获得了不少实物照片和历史资料。最后根据当时省政府白清才常务副省长的指示,配合各地市的文物、宗教部门到了全省11个地市119个市县,用了8年时间,考察了15000余座儒、佛、道寺庙、宫观及其遗址,从而收集了大量儒佛道三教的珍贵资料、实物照片,并编写出版了《五台山寺庙大全》和《山西寺庙大全》(上中下)两套书籍,总计350余万字。弄清了山西儒佛道三教的源流、宗派的发展脉络和寺庙宫观的历史沿革、分布情况和现实状况,从而为山西的文物保护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受到了国家宗教、文物、建筑、外事、旅游、新闻出版、公安消防和学术研究等机构的高度赞扬,说山西的领导具有远见卓识;《大全》具有不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我们又发现了一处唐代建筑——芮城县五龙庙、两座元代建筑——孝义县贾家庄三皇庙和忻县部落村龙王庙等珍贵文物。

科研有所作为 作为才有实力

研究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社团组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五台山研究会的任务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做基础,就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因此,我们研究会一成立,就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多方“化缘”。我们的已故顾问任继愈先生说过:“我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年,有一种突出印象、一种紧迫感,就是我国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发展较快。因为形势逼人,落后就要挨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这种体会。但对社会科学的重视,是不是像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那样呢?我觉得显然不够。这一方面应该大声呼吁,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同时,也要看我们的工作是否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支持。”遵

此,我们一方面大力宣传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五台山的重要性和研究、宣传、保护、开发、利用五台山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推动五台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好处和紧迫感,使当地政府和人民认识到五台山就是一棵摇钱树,但也需要追肥、浇灌、修剪、妆饰,才能使它万古常青、财源不断。五台山研究会就是这样的一位园艺师。事实上,五台山研究会这位园艺师,通过25年来艰辛地研究,就给五台山戴上了22顶桂冠:1、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2、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灵境之首;3、五台山是中国佛教“首府”;4、五台山是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5、五台山佛教建筑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历史长廊;6、五台山的佛教造像艺术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画卷;7、五台山的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8、五台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家道场;9、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缩影;10、文殊菩萨是中国的保护神;11、五台山是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12、五台山是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13、五台山是世界上27亿年前的古老山脉之一;14、五台山是东经110°以东亚洲最高的山峰;15、五台山有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16、五台山有完整的生物垂直带谱;17、五台山是中国地层表中早前寒武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命名地;18、五台山是中国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的命名地;19、五台山台顶的古夷平面是地文学上北台期夷平面的命名地;20、五台山是第四纪典型的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冰缘地貌及冰川遗迹;21、五台山是中国典型的“地质公园”;22、五台山是监测全球气温变化的指示器等,从而获得了五台山是自然山体和佛教文化珠联璧合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称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选人“世界遗产名录”。正是因为研究会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公认,研究会才得到了区、县、市、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重视、支持,研究会才有所前进、有所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实力、有所效益。

努力办好杂志 精心制作产品

五台山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对五台山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但研究会在专业研究人员不足、研究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还对五台山的历史、佛教、文学、艺术、佛乐、金石、地质、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并出版了《五台山佛教史》(上、下)、《五台山文物集锦》、《五台山诗文撷英》、《五台山旅游揽胜》、《清凉山<传>(志)选粹》、《五台山诗歌选注》、《五台山游记选注》、《五台山碑文选注》、《五台山楹联牌匾集锦》、《五台山画册》、《五台山诗歌总集》、《清凉禅藻集》、《历代皇帝咏五台山》、《殊像寺》、《正说五台山》、《五台山一〇八寺》、《三晋古塔》、《山西寺庙大全》(上、中、下)、《五台山》、《五台山寺庙》、《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文殊菩萨》、《敦煌石窟(五台山图)研究》、《五台山地质考察报告》、《五台山森林史》、《五台山佛教音乐》、《五台山文化遗产及其价值》、《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报告》等百余本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两项合计4500余万字。其中,《五台山佛教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权威人士评价为“是一部五台山的信史”、“填补了名山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第一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方法研究五台山佛教历史的专著”,“为‘五台山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等,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而论文《文殊禅法》、《五台山佛教文化特色》,获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五台山佛教史》和《五台山诗歌总集》、《五台山寺》等书,被我国两岸四地和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各大图书馆收藏。总之,学术研究成果多姿多彩,在学术界占了一席之地,把“五台山研究中心”的旗帜从日本夺回到了山西。

《五台山研究》杂志在编辑人员不足、办刊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自1985年创刊以来,截至2010年9月,已出版104期,发表论文1300余篇,为五台山研究积累了1000多万字的珍贵资料。《五台山研究》杂志既正确贯彻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了办刊宗旨,又宣传了五台山,提高了五台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促进了五台山的“申遗”成功,功不可没。目前,《五台山研究》杂志已发行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尼泊尔及东南亚诸国和我国两岸四地的大专院校、图书馆、佛教寺院等处,而且还被评定为社科类国际交流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从目前来看,其影响因子和其他报刊的转载率都一期比一期高,国内外的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请进来走出去 从事文化交流

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东方文化丛书》总序中说过:“一部人类历史,证明了一个事实: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既然讲文化交流,就必须承认,文化不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地区单独创造和发展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国家不论大小,民族不论久暂,都或多或少,或前或后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类文化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全世界已经不存在的和现在仍然存在的民族和国家共用努力的结果,而文化交流则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既然文化交流有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关键作用,所以,我们研究会成立之后,就狠抓了文化交流这项工程。我们的做法是:

一、请进来。研究会举办有关五台山文化的学术会议,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就会议论题,撰写论文,会上各抒己见,讨论商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然后把修改好的论文集中起来,予以发表,或出版论文集,作为每次会议的科研成果,留存下来。从1986年5月,《五台山研究》编辑部在北京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五台山文化研究宣传座谈会”以来,到2010年7月,共举行了11次关于五台山文化的大中型学术研讨会,其中有3次是中日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2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其间,参会代表涉及到了两岸四地的著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和有关省部级领导,还有日本、韩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通过上述11次学术会议,我们得到了近400篇有关各学科的学术论文,从而加深了与会人员对五台山的了解,揭示了五台山文化的奥秘,认识了五台山文化的价值,加深了研究、宣传五台山的力度。

二、走出去。即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五台山研究会是我省成立较早的学会之一,它不仅以会员来自两岸四地,而且以五台山名扬四海而众人皆知。我会与国内外的学界、佛教界交往颇多,所以,来函来电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的单位较多。因此,择其要者,撰写论文参加会议。据初略统计,我会从1988年至2010年间,先后派人外出参加了二、三十次佛教学术会议。

其中,我会还受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邀请,于1996年至台湾参加了其主办的“中华佛教文化学术会议”;2000年10月,受日本东京大学和爱知大学邀请,至日本参加了“中日佛教文化学术会议”,并考察调研了日本8座著名寺庙;2004年10月,至韩国五台山月精寺进行了佛教文化交流。通过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不仅学到了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也宣传了五台山文化,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好情谊。

三、广交流。我会和相关单位不仅有人员往来的文化交流,而且我会编辑部还与国内部分社科院、大专院校、佛教协会和佛教寺院的编辑部交换杂志,联系工作,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多渠道地进行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世界人民了解五台山和五台山走向世界的进程,为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作了舆论准备。

全力以赴工作 申报“世遗”名录

五台山是我省旅游产业的“龙头”,也是我国著名的“5A级景区”,还是世界上著名的“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但由于认识迟钝、行动缓慢,至2001年底还未启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作。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启示,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五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一次鉴定,也是对其管理者的一次检阅,还是对其研究者的一次考试;申报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身份、形象、荣誉等的大问题。必须严正以待,全力以赴。所以,在2002年5月24-26日五台山区政府举行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上,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正森研究员代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作了长达2万余字的关于《五台山是人类共同的世界遗产》的报告。之后,经来自全国各地的35位专家学者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标准衡量,一致认为五台山可以双遗产的身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并从保护五台山、提高五台山的管理水平,尽快加入世界遗产的角度,提出了五点希望。从此就形成了一个以省政府牵头、省有关厅局积极配合支持,市、县、区主动参与,上下联动,当作全省的一件大事来抓的局面。2003年6月20日,五台山区政府以“台景政发(2003)19号”文件的形式,向省文物局上报了崔正森先生撰写的《关于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报告》。从此正式开始了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2004年2月,崔正森先生又为五台山区政府向省建设厅打报告时,撰写了中英文对照的《将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报告。同年3月底,崔正森先生又协助区政府聘请了包括崔正森在内的4位专家,组成“五台山申遗专家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编写出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报告》。在2004年5月22日召开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资源评审会”上,我研究会崔正森、田永清、上官铁梁、李锦生4位研究员、申遗专家,分别从佛教文化、地质、生态、管理四个方面作了精彩发言。后经国家建设部、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北京大学、北京颐和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评议,肯定了五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六个突出价值。2004年6月23日,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编制会议”上,作出了人员分工、收集资料和编制文本的三项工作。从此,我们研究会又组织人员去繁峙县岩山寺、公主寺、三圣寺、秘魔岩、古北台和定襄县洪福寺、白福堂,五台山广济寺、嵌岩寺及区政府所辖寺庙,进行了详细考察、调研、充实、照像,并由崔正森考证、撰写、打印、装订成了《五台山寺庙建筑造像及其它文化遗存》、《五台山藏珍楼文物精品描述》、《五台山牌楼描述》、《五台山主要碑文》、《五台山塔院寺图书文献总目》、《五台山佛教文物陈列室文物总目》、《五台山寺庙文物总目》、《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报告》等10个、70万字的文本,并提供了100多张珍贵照片、20余幅图表,为编制文本解答了50余个疑难问题,为五台山“申遗”文本的制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上在编制的申报文本中,就引用了研究会研究出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对五台山的定位——“五台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就是源于在上报的正式文本中说的“提名地珠联璧合地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一语。就是在接待世界遗产专家时,他们还正确回答了杉尾伸太郎和桑赛尔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得到了世遗专家的赞扬。再是为了五台山的“申遗”工作,我会还为五台山区政府承办了“五台山图书馆”、“五台山展示厅”。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杉尾伸太郎和桑赛尔专家看后赞扬说:“在以前申报世界遗产的单位中,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图书馆和展示厅。”因此,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五台山研究会对五台山的‘申遗’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研究会认为,回顾过去,我们为推进五台山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申遗”成功,感到欣慰;但也有遗憾:一是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了,在他的研究对象五台山还没有一个落脚点。从这点上说,他的研究还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没有扎下根来,深入到五台山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搜寻到五台山的各种精华。为了深入挖掘五台山文化的精髓,早在2001年11月23日至25日于五台山召开的五台山研究会会员代表会议上,武汉大学教授、博导麻天祥就建议五台山区政府给研究会划拨一块土地,建立“五台山研究院”,把它办成一个集科学、教学、展示于一体的基地,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可惜这一建议至今也未落实,深感遗憾!今天,再次提出来,吁请五台县委、县政府和五台山区委、区政府领导慎重考虑,予以尽早解决。二是编辑《五台山碑文集》的任务,至今也未完成。今天也再次提出来,请五台县委、县政府和五台山区委、区政府合作完成这一万古流芳的事情。

同志们,着眼当前,我们研究会要遵照省委书记袁纯清的指示,努力把五台山建设成一个“国际五台山,人文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放眼未来,我们研究会愿同我国政界、学界、教界、商界、企业界和关心、支持五台山的所有僧俗人等密切配合,共谋五台山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我省乃至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做大贡献。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本质;规律;发展方式;发展道路

[摘 要]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何谓“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这是我们深入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一、科学发展的本质

依据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就必须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一样具有不可选择的决定性的一面。同时唯物史观又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即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主体的这种选择的性质及其总方向是由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当然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曲折性决定了主体选择的困难和复杂性,即便是主体在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能否对具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科学的选择仍然是不确定的,这就取决于选择主体能否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判断,取决于其能否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的科学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利益;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也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因而也会遭到惩罚。

这就是说,要实现科学发展,根本的前提就是要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社会主义的这些客观规律,我们就是在盲目发展,就无法做到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充分证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的选择,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规律

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本质上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规律,只有按这些基本规律发展,才能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胡锦涛同志多次提出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律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就深刻地揭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途径和方法。他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努力从推动我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创造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1]

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成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胡锦涛同志所论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必须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生产力是既定的客观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与水平,而生产关系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注意社会各要素和各领域之间协调和均衡发展,即全面发展。如果离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导致社会片面和畸形发展,而且经济最终也无法搞上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为深入了。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2](P276)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P5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不仅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还要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主法制完备、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认识,对发展的内涵做了更全面的概括,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规律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地把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的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协调发展,即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3](P850)

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还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是由马克思首先初步阐发的。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是共产主义新社会必须而且可以具备的本质特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

我们党明确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进而深入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2](P295)

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对“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它强调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P465)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及其阐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也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稳定和谐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谐。这一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胡锦涛同志科学阐述了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保持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5](P697)

这就告诉我们,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很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安定有序、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关键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内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6]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要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与稳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同样,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同时,还应看到,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循着胡锦涛同志关于认识和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一定会更深入地获得新的认识成果。

三、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科学选择

科学发展观在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选择。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7](P15-17)

可见,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也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提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会因为缺乏物质条件而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不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不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没有完善的法制环境,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文化软实力。大力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必须加快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在发展道路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快生产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整个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核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长远大计和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选择我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判断选择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一选择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规律所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和道路,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显然,只有按照这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习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人民日报,2004-12-03.[2] 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 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05-02-23.

[7]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Nature and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ZHANG Xin

[JZ](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ature; law; mode of development; path of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李文苓]

上一篇:主题餐厅划书下一篇:大学生形式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