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2023-09-0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在校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虽未走向社会,但是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调控等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和各高校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1]。教育部为此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诸如专门的课程、培训、讲座等,多数高校以选修课为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诸如包头医学院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鉴于此,文章以包头医学院为研究的立足点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情况,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包头医学院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未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100名,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SCL-90问卷的测试。由于本研究的心理测验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所以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由课题组老师带领着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运用统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均是在征得本人同意,身体状况良好、意识清楚、情绪平稳情况下的完成。

(三)研究工具[2]

采用SCL-90问卷,本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包含了十项反映个体心理状况的指标诸如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与生活习惯等有关的内容。

(四)研究结果的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均已p<0.05的标准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质的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1)

(二)是否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

由表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问题不严重学生具有缓解作用,选修课程与未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选修课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前者在课程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未选修课程的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程度有细微严重的倾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变化显著,其余因子变化不显著。

三、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存在影响

依据调查结果究其原因,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8次,16学时,课时数虽有限但是每周一次90分钟的课程内容安排的比较紧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气氛愉悦和轻松,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参与到教学中,得到其他同学的分享和回馈,改善不良情绪;八次课程选择了学生最关心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这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反映出这一点。我校心理健康的主要选课学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医学课程细致而严谨,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制时间长、职业前景迷茫、课余生活不丰富,很多学生的压抑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也较多。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对缓解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释放情绪起到了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轻松和愉悦开阔了学生的心胸,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探讨职业理想,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走向社会和医疗行业奠定夯实的心理素质,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方面意义重大[3]。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身障碍的学生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结合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目前我校个体心理咨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集中在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等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中、长程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减轻心理症状,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其中问题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转诊到专科医院就诊,心理咨询可做辅助治疗手段;由于个体咨询能服务的对象很有限,所以可以针对问题相似且症状不严重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的氛围和同学间问题的相似性可以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促进作用,也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共性的不是个性的,有助于学生缓解心理冲突,放松的面对学习、生活和交往,团体力量的足够强大使学生很有安全感,更能敞开心扉,使自己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解决[4]。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

互联网+的时代,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应或是相互补充,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弥补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需求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心理辅导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或不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4];互联网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找出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据进行干预或预防,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8-52.

[2]孙彦.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3]马红霞,陈晓美,王瑜,等.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4):468-469.

[4]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1):47-50.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2篇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Extended Training Courses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ZHAI Xiang

摘 要: 为进一步明确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对象在结束两个学期的拓展训练课程后,在状态焦虑、意志品质、注意力集中和团体凝聚力等心理素质指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提高。研究证明拓展训练课程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信、意志品质、注意力、团体凝聚力,能减少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

关键词: 拓展训练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 Extended training cours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人才竞争愈发激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和提高,不但要培养大学生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也需要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当代社会,高校教育不仅要求培养、锻炼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更要求培养大学生使其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更好地投入到国家、民族建设  [1] 。而如今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成长;同时,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加也逐渐表露出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失导、发育上失衡、情绪上失控、学习上失趣、交往上失度  [2] 。拓展训练课程通常是利用自然场地,根据不同的参与对象来设置相应的训练科目,在专业的训练师指导下,进行体验式训练  [3]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拓展训练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国外,高校已经普遍开展拓展训练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在我国则仍处于起步阶段。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拓展训练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训练课程在我国高校中逐渐普及,课程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以适应大学生的不同需要。拓展训练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环节,揭开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3] 。而高校中拓展训练课程的发展,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文献调研及分析发现,目前拓展训练在国内的研究相较于国外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可行性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5-6] 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在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及意义的研究反面也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以状态焦虑、意志品质、注意力集中、团体凝聚力等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在高校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为拓展训练课程在我国高校中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为东北林业大学选择拓展训练课程的大学生(共计18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有关拓展训练相关专著等途径,检索、归纳关于拓展训练课程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为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咨询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专家20多人,就本选题现状、意义、研究实用价值等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

1.2.3 实验流程

如图1所示,研究中首先在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第一次心理素质测试;实施两个教学学期的拓展训练课程后,进行第二次心理素质测试。拓展训练课程内容设定为定向越野与攀岩。

1.2.4 测试法

本研究在查询相关文献及咨询专家后,决定采用以下问卷测试实验前后实验对象的心理素质,具体如表1所示:

1.2.5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组的测试指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实验对象的心理素质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记性样本T检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实验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关结论。

2 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实验对象经过一个教学学期内容为定向越野与攀岩的拓展训练前后,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注意力集中、自控力、顽强性、自信、意志总分、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任务一致、群体社交一致等因子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证明为期两个学期、内容为定向越野和攀岩的拓展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和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效地改善其状态焦虑水平,提高注意力集中水平,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以及培养大学生团体凝聚力。

进一步分析经过两个学期的拓展训练大学生心理素质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实验对象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升最大,其次是实验对象的的团体凝聚力,主要体现在群体社交吸引和群体社交一致的进步。而学生的意志总得分虽然也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各个具体品质来看,变化并不是明显。从表2的结果中看,拓展实验对大学生坚韧、果断、目标清晰三方面意志品质的培养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意志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意志的培养需要贯穿于学生教育生活的始终,而经过两个学期的拓展训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意志水平,但若对于特定的具体的品质提升,可能需要根据目标对象制定更为详细的针对性拓展训练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生个体的需求。

3 分析与讨论

研究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存在的狀态焦虑、意志品质、注意力集中和团体凝聚力指标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探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该四种指标的影响。

3.1 拓展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

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焦虑有着不同的强度并且随时都在波动径  [7]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在面对不同困境时,克服自身焦虑及其他负面状况,完成任务的能力  [8] 。在拓展训练课程中,大学生在不同程度的状态焦虑水平下完成项目,可以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心态,改善其状态焦虑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

根据表2给出的统计结果,实验对象在拓展训练课程前后,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有明显下降,分别从选课前16.56±3.52和15.87±3.75下降到14.77±4.13和13.22±2.02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状态自信心由选课前20.23±3.52提高到22.89±4.25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对象的状态焦虑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三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认知焦虑水平的下降可以推断为是学生通过拓展训练课程中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实际克服课程前主观意识所面临的具有危险性或者压力时的焦虑。研究表明拓展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改善状态焦虑水平,帮助树立自信心,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完成各种拓展训练课程设定的各种任务,不断地面对未知的问题和不同程度的困难,如果学生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数值越低,心理状态则越佳,进而可以强化自身状态自信心,有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反之,学生则会过度焦虑和恐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使学生消极面对困境,甚至会逃避,最终导致任务的失败。研究中的结合定向越野和攀岩的拓展训练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拓展训练课程。因此,拓展训练课程设置很多内容都是培养大学生用果敢、积极、自信的心态去解决各种困难,提高抗干扰能力,从而降低焦虑水平。对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的改善不仅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同时也能提高将来大学生在社会中工作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3.2 拓展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注意力集中水平

注意力集中是指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出现明显的松懈、懈怠状况的状态  [9] 。注意力集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瞬时集中,即通过短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以认真观察特定对象的状态、表现或其周围环境,特点为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集中注意力,同时可以敏捷地转换注意对象;另一类为持久集中,持久集中在大学生的学习、思考以及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10] 。目前,在校大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当前社会,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在社会的工作生活中,良好的注意力集中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在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表2中的对大学生拓展训练实验前和实验后总体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实验前、后在注意力集中指标上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拓展训练对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具有较为显著性的效果,特别是对大学生持久集中能力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的拓展训练内容中的攀岩需要在攀岩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专注力,通过拓展训练中课程安排的逐渐强化,大学生所需要的注意力集中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进而可以实现大学生在拓展训练课程中注意力集中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注意力是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同时也体现在其课余生活中。注意力能力由于具有特质和状态成分,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境来调节,因此,大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也需要长期的训练。

3.3 拓展训练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

当前社会,优良的学习成绩以及交际能力不能够全面评价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优秀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逆境,需要承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压力和考验。能否顺利越过艰辛险阻,战胜困难更多取决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具有优秀意志品质的大学生不仅仅能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优异,在社会工作、生活中也往往能够表现出更佳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优秀意志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完成拓展训练课程后的实验对象在自控力、顽强性、自信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原来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中成长的孩子,独自在大学校园中求学,将可能独自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良好的自控力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前提。在拓展训练课程中,自控力表现在可以稳健地完成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通常而言,不具备良好自控能力的人,无法完美地完成规定任务。拓展训练作为新生事物,娱乐趣味性强,很受时尚的大学生喜好。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中有些项目设定是困难重重,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让学生感觉到恐惧和紧张,甚至有些项目已经超出了一些学生能力范围。但是也正是具有风险性的任务,可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在大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或者团队合作实现目标后,可以充分体会到成功的荣誉感及自豪感,进而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这些是在其他课堂上很难体会到的。本文所选择的定向越野与攀岩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内容同样具有这些特点,大学生在完成定向越野和攀岩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高难度挑战,需要上述品质才可以成功完成相关目标,因此该拓展训练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拓展训练课程给予大学生一定程度的压力,但同时给予其完成任务的荣誉感、自豪感,通过二者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可以有效地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是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11] 。

3.4 拓展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团体凝聚力有效途径

团体凝聚力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使团队成员留在团队的全部能力的加和;其次为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可以通过团队成员相互间正面态度表征  [12]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一个任务或项目总是涉及多种方面,仅凭个人难以完成,因此团队合作已经成为完成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各种任务的的重要途径。而团队凝聚力是衡量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如今高校在基础或专业课程设计时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凝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完成课程设计、社团工作及各种竞赛的能力,更有利于今后的社会工作、生活。

由表2数据可以发现,实验对象在拓展训练课程前、后,团体凝聚力的四个评价指标上有着显著性差异,表明通过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对象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在群体目标和任务,这可能是因为拓展训练要求实验对象作为团队完成同一的目标,共同体验任务过程及结果,有利于培养实验对象的团队协作能力、团结互信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同时实验对象在群体交往目的和能力方面也趋于一致,在合作中深入了解彼此,具有更加强烈的归属感,这可能是由于在长时间的训练和交往过程中,相互接触、了解的机会多,有利于促进实验对象间的进一步相互了解;同时实验对象具有较高的社交维度水平,拓展训练课程的特定环境进一步促进实验对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尝试其他人交往,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懂得在帮助别人。本研究的拓展训练课程中,积极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在竞技的同时更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对象分组完成指定任务,在课程中发现当学生在拓展训练课程中面临有一定难读的挑战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并有利于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的形成。通过拓展训练课程中的设置的团队合作项目、挫折教育项目等设定,让学生懂得如何与同伴沟通、交往、相互信任,最后完成预想不到的结果,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凝聚力在完成团队任务时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两个学期内容为定向越野和攀岩的拓展训练课程前后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表明实验对象在拓展训练课程前后状态焦虑、意志品质、注意力集中和团体凝聚力均有显著提高。

(2)研究结果证实,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开展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4.2 建 议

(1)未来普通高校体育课中添加拓展训练为必修课程,并对学校教师开展相关培训,使教师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教学任务,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拓展训练课程;同时在学生中宣传推广拓展训练课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相关课程形式和意义。

(2)建议高校在保证课程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针对性拓展训练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高校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根据学生的初始心理素质开展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学生欠缺或发展不成熟的品质,例如通过“人椅”培养学生的团结,“攀岩”培养学生的坚强等。

(3)高校需要注重切实保障拓展训练中学生的安全。由于拓展训练的项目相较于普通的体育课程总会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更多的危险性,所以开展拓展训练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保证学生的安全,课程设置初期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突发事故及应急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当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1]  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6):106-108.

[2] 乔硕功.浅析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AQ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7-61.

[3]  公黎斌.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08-109.

[4]  唐永亮.关于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思考[J].学校体育学,2013(19):58-59.

[5] 王晨宇,王冬舟.将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6):8-10.

[6] 王忠波.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63-65.

[7] 常军,王轩.对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0(6): 155-156.

[8] 张吾龙,周汇娟.拓展训练对提高普通高校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113-115.

[9] 张智建.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专项训练中的问题分析[J].武术研究,2018(4):113-115.

[10]  严国庆. 注意力对击剑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影响的初步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5-57.

[11] 刘泽林.天津市普通高校开设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1):50-53.

[12] 成守允.合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小群体凝聚力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28-32.

[13] 顾玮玮.论军事体育训练中的心理动机构建及其效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8):69-72.

[14] 黄贵. 应对快速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良方 ——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全面健康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0):44-48.

[15] 陈思思.对中国男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谌龙的技战术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3):82-86.

[16] 刘志勇.MOOC理念下微课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59-65.

[17] 楊波,王强.技心能主导类项目心理训练的方法及生理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2):68-74.

[18] 王世君,顾瑞亭.循环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6):72-77.

[19] 王利雅,赵鹏.慢跑和音乐对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9):55-58.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3篇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决定其他教学要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明确指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覆盖全体学生、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公共必修课程, 要设置2个学分, 32-36个学时。因此, 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上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严格落实课时、学分、师资、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保证课程教学时间的足量和教学对象的全覆盖,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课程正常实施。

同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心理体验和训练心理调适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它不是普通的学科课程, 不止于传授心理知识, 更看重的是在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心理保健意识培养的基础上,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内心体验, 培养自我认知、自我调适等多种能力, 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作为一般的文化课开设, 理应成为一门以心理能力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课。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规定课程教学的方向。《基本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规定有三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 即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增强自我心理保健与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二是能力层面, 即培养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等能力;三是素质层面, 即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两者兼顾, 避免侧重理论化和侧重技能化两种错误取向[], 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各种能力的培养, 并最终促进人格品质的健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即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也要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完善自我心理素质。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的课程教学目标偏离了《基本要求》精神, 也满足不了大多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还需要重新定位, 要实现消极目标到积极目标的转向, 实现补救性目标到发展性目标的升级, 由只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到正面发展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从而实现防治和解决心理问题并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其目标就要选择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 促进自我认知、人格发展与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以及增强心理体验的活动等主要教学内容。且在选择内容时,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内容进行教学;还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 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活动体验三位一体, 不仅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 也要解决学生“会”与“不会”的问题, 促进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共同提升, 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当前在问题导向的消极课程目标影响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整体上偏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问题的防治, 对积极心理学提倡的主要内容涉及不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这种取舍偏离了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品质积极发展的课程目标, 需要重新调整。积极取向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导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该弱化问题, 除了介绍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心理问题防治和心理危机预防等内容, 要重点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养以及内在潜能的发掘, 不只让学生能够面对和解决现有心理问题, 更要提高他们对心理疾病的抵抗能力, 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且能生活得更幸福。

四、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 训练心理调适技能, 还要给予其心理活动的体验, 通过足够的生活体验和认识感悟促使心理知识内化为心理意识和心理品质,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因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毫无生机活力的状况,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用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模式, 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创造性地整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心理测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并充分运用网络课程、音频视频资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 结合图书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提高教学的效果。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网络课程资源日益丰富, 使用新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辅助课程教学, 如利用慕课、微课等扩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势在必行。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价值判断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情况, 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 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评估重点应该落在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上, 而不是心理知识的获得。这种评价导向能促使学生认清课程学习的方向, 即不能只重视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只重视期末的考试分数, 还要重视平时的参与和体验;不能只在课堂学, 课后也要有意识地训练和提升自我, 从而真正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评价, 要反对以单一考试为量化手段的传统评价方式, 即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不科学做法, 要建构一个“过程与结果并重, 考核方法多样化, 考核主体多元化”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在课程评价的阶段性方面, 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重点考察学生课堂表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外调研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情况;在课程评价的手段上, 坚持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注重尝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档案袋评价法、协商对话法和情景式评价法等质化评价, 结合使用心理测量法、测验法等量化评价;在课程评价的主体性方面, 坚持评价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相结合, 重视多主体评价即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之间的相互补充。

六、课程师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其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等都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胜任课程教学工作, 首先自身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要对课程的重要性及其性质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认同, 当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保障。当前各高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由心理咨询中心专兼职教师、心理学或教育学等相关课程教师、学生政治辅导员等人员组成。这种人员构成一定程度地整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力量, 弥补了人员不足的缺陷, 但也因其构成繁杂, 背景各异, 存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有效教学与咨询能力、研究与指导能力、工作品质等不能胜任的问题。因此,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的队伍建设, 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人员相结合、内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本校教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等途径, 保证按照师生比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的专业培训, 通过系统规范的进修学习、经验交流、学术探讨, 提高教师心理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通过校本培训, 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 以研促教, 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胜任力;鼓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使其既具备心理健康知识又具有心理咨询知识, 既具备常规教学能力也兼具心理辅导能力, 促使素质结构由教学型转向双师型, 提高专业化水平。

摘要:文章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建构一个有效教学体系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先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2 (24) :128-130.

[2] 孙丽艳.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3) :91-94.

[3] 刘衍玲, 潘彦谷, 唐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93-97.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4篇

一、西安培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变革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于2007年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共24学时, 均为课堂教学。因为开设较早, 学生接受程度不高, 所以开始作为选修课开设。2011年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和国家以及省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 学生对心理健康接受程度及学校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 因此该课程更改为公共基础课、公共必选课。随着课程性质变化, 学时也升为32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8。

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一开设, 分本专科进行, 每班教学人数为50-150人不等, 多以100人左右为主。目前从2006年开始, 近6万学生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对该课程给予较高重视。该课程教学内容从开课之初的6大板块, 到2015年由西安培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生需求及日常工作情况设计12大板块, 涉及心理与心理健康、生活管理、自我意识、情绪心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人格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网络心理、挫折应对与危机干预、生命教育、心理咨询等内容。为保障教学质量, 西安培华学院从开始聘请一批有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老师来任教, 不仅要专业而且要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 更加专业且有着相应的心理咨询经验的老师, 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受到学生的好评。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之初直到2016年上半年, 教学方法还是主要以理论为主, 虽然这些理论也是比较实用, 但是纯理论教学使得课堂枯燥无味, 学生普遍反映不爱听, 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因此, 西安培华学院从2016级学生开始, 整体教学过程要求必须以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为主旨。授课内容全面实施把填鸭式教学变为体验式教学, 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把课堂上关注教师为主变为关注自己为主的新型模式。课堂注重学生互动、分小组案例讨论、学生分享, 通过案例教学引出知识点,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真正理解掌握教师所讲内容。

同时教学过程中加入适量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和电影分析、心理测验、行为训练等, 切实将教学内容融于到案例和视频等载体中, 利用这些载体使得课堂变活跃。同时, 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和理解性, 使他们真正能够所学为所用, 让大学生在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进行对比和提炼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 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实际能力, 从而做到心理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在实行一年后, 经过调查, 75%同学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趣味性, 视频、游戏、案例讨论等方法等让他们觉得很新颖, 且通俗易懂, 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三、考核方式的改变

西安培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前都是以学生期末成绩和平时考勤来评价学生接受程度。这种传统考核模式使得课堂所学的内容无法得到真正应用和体现, 学生是否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提高, 无从得知。因此, 在2016年下半年, 西安培华学院学生潜能发展中心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过程进行大幅度改革并立即开始实施。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2016级学生开始, 为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取消期末考试, 全部改为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项目为:案例讨论、案例作业、学生听课状态、笔记、考勤五项内容, 分数分别占比为:案例式互动及讨论30%, 可根据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和分析观点赋分;案例作业30%, 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分为纸质作业及行为作业等, 纸质作业布置不少于三次, 行为作业通过抽查赋分;学生听课状态15%, 可通过课堂发言互动等表现赋分;笔记10%, 通过纸质笔记赋分;考勤15%, 要求老师点名考勤不少于3次。

四、过程性考核的利与弊

过程性考核的优势在于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 学生可从多角度, 多方面获得积分, 老师也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 评价学生, 为客观评价打下良好基础, 使课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时, 学生参与程度空前高涨,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很大程度提高, 课堂异常活跃。这样也促进老师教学积极性, 对师生都有促进作用, 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过程性考核的弊端则在于西安培华学院都是大班教学, 每班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居多, 老师上课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要不停记录每个环节和每个人表现, 在记录的过程中, 因为人数过多, 寻找相应的学生就是时间浪费。这样使得老师有一种焦虑感, 会不停提醒自己要及时记录学生情况。否则会影响学生成绩。这样老师注意力和学生的注意力都受到影响, 最终会涉及到教学效果, 教学期望之间会产生差异。

五、建议

根据西安培华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情况, 笔者认为科学评价体系对于课程实施和目标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点无可非议。但要想真正实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初衷, 笔者建议:在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为国家、省教育部门、家庭和各大高校极力重视的情况下, 均改为小班教学, 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和意义, 所有教学教室改为翻转课堂形式, 以便于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进行, 同时也能促进团队合作意识。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 教学内容以各类心理学理论为主, 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勤来衡量, 教学效果较差。随着时代发展, 学生思想日益先进和多元化, 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以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为例, 就改革过程和出现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有所促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斌, 张舒熠.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J], 文教资料, 2012 (30) :189-18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第5篇

大学体育课程在21世纪突出的特点就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 这是大学体育课程标准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大学体育“协同教学”课堂模式, 是一种可操作的教与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 是解决大学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极佳方法之一。

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运用协同学方法论原理和心理学原理。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系统来看, 教学外部环境不断对教学系统的提出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系统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信息等都对教学效果共同起着作用。心理学侧重于心理状态的静态分析, 而自组织规律突出了动态特点, 使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理论变为可操作性的方法, 这种可操作性表现在遵循自组织规律提示的心理内在机制的要求, 使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井冈山大学乒乓球选项课4个教学班共163人为实验组, 另外3个乒乓球选项班132人为参照组。

2.2 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实验组采用协同教学模式, 在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比较法收集对照组、参照组的实验材料, 并进行比较分析。

数理统计法对所有实验过程中得出相关数据进行P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是目标认同绝对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 而是创造使学生清楚理解目标的环境和氛围, 使目标实施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的一种兴趣的过程;第二自主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质疑、研讨、自主获取知识、技能与技术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人格完善, 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第三评价方法上,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身体练习运用中学会知识、技能与技术迁移和创造性思维, 主要体现学生个体发展;第四总结提高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身认知结构和元认知方面总结提高, 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能力。

3.1 在“大学生自我实现心理”方面

实验组学生 (实验时间一学期) 发生极其显著变化 (P<0.001) , 而对照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P<0.15) 。协同课题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是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主体性的真正实现, 不仅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 只有学生自主选择, 才有学生自我实现的行为, 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这种本质特点为师生在教与学的模式中准确定位。

3.2 在“大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方面

实验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大 (实验组变化显著性P<0.001;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1) ,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其一是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心理发展有不协调之处, 忽视大学生学生心理的接受能力;其二是大学生心理成熟与在学校年限有关系, 表现出个体在外适应能力与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校时间有明显相关。

3.3 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方面

实验组比对照组表现出出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性 (均为P<0.01) , 学生对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认识越清楚, 就越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 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产生协同效应。这说明“协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有着突出效果。

3.4 在“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

实验组变化 (P<0.001) 比对照组变化 (P<0.05) 要明显,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因为“协同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教师的组织教学的时候,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品格养成的规律;当学生认同了目标, 就能激发自己学习的欲望, 产生学习的动力, 形成学习的兴趣, 也就能自主地质疑, 主动地参与练习、探索和讨论;教师在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上适当的点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心理效果。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认识越清楚, 就越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 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产生协同效应。

3.5 在“创新能力”方面

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生显著变化要大 (实验组为P<0.001、对照组P<0.01) , 这说明“协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突出作用。这是因为大学生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存在着矛盾运动, 推动着他们心理的发展, 同时也说明创造性水平只有在自主性情况下才能健康向前发展。

4 结语

(1) 学生心理发展只有在客观条件形成学生心理的兴趣和欲望时才有可能。心理健康只有在主动的行为中才能实现。在那种被居高临下的控制状态下, 强求用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标准接受评判, 只能损伤学生心理。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双主体活动, 因此, 整体的教学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亚模式与教师教的亚模式构成。两个亚模式中, 学生学习的模式规定和制约了教师教授的模式。

(2) 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依据心理发展自组织规律的表现特点进行构建。这种特点表现为:学生自主选择而不仅是自主参与;没有外力使学生感到压迫;学生潜能得到发挥, 有成功感甚至高峰体验;个性完美, 得到尊重。实质上表现出自我实现心理的一种行为。这种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追求价值, 更表现为追求一种正确人生观、社会价值观。“采用协同策略, 促进和谐发展”是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的本质特征。

(3) 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它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 促进合作和互补, 增强自我组织能力, 产生协同效应, 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效率,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 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创造条件, 使之有学习兴趣、学习欲望, 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 这是产生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对大学生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效果, 它具有自主性、和谐性和发展性等特质, 可快速高效的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摘要: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依据协同论与心理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可操作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它的运用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协同教学,井冈山大学,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和钧.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

[2]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10.

[3]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课程下一篇:日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