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3-04-15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教育游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之一。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游戏”发展现状的情形下,有效地探讨了教育游戏的应用发展前景,并在促进教育游戏理论多元化、完善教育游戏评价体系、融合新型教学模式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

【关键词】教育游戏;教学实践;实证研究;思维导图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10-049-04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席卷课堂,这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高效获取信息、掌握技能。由此,教育游戏这个以游戏和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游戏化的手段来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教育游戏在走向课堂的时候,出现了诸如教育游戏体系不完善,含义不明确,无法进行实证研究;在课堂进行教育游戏后,无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且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检验学生毫无意义;以及不知如何将教育游戏融入教育教学并将其付诸实践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教育游戏”在发文时间、载文量及高频研究热点之间的差异,剖析国内外教育游戏现状,以期对我国“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建议。

研究设计

研究样本源于CNKI和WOS数据库,时间限定在 2008 年至 2018 年。在 CNKI 中以“教育游戏”和“教育”为主题检索,筛选有效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论文231篇。在WOS中以Education games为主题,选择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特殊研究,得到有效核心期刊论文2368篇。最终整合全部文献2599篇,利用BICOMB 共词分析软件、SPSS 20.0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多角度分析数据。

研究内容

1.发文时间和载文量

在CNKI和WOS上直接获取年载文量。国外的文献量逐年上升,并进入高速平稳期。首先是教学理论的支持,该领域历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情境主义理论,扎实的理论为其设计、开发及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其次,国外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教育游戏诸多因素对学习的影响。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两者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发展。而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追溯到 2008 年张刚要等发表的《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1],该文力图解决教育游戏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未来会如何发展等问题。自此至2018年,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对教学模式、教育游戏理论层面以及探索对该领域在国内发展存在问题的梳理,发文量还略显下降,这些恰都是教育游戏实证研究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我们自接触该领域,接受的便是最新理论下的教育游戏,更应该在前者基础上创新教育游戏模式,使其更好地融入教学实践。

2.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

利用BICOMB软件从国内外文献中分别提取频次≥14的关键词,累计频次百分比分别为17.67%、17.69%,初步反应国内外在教育游戏领域的关注点。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甚为广泛,排在最前的是体育教育和教育,其次是基于游戏的学习、游戏化、交互式学习环境、动机和严肃游戏等关键词,大都与教学研究相关[2]。当教育类的游戏遵循“娱乐为先”的理念时,就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因素而言,教育游戏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3],且此类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证性,能够突显出操作性的游戏活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优势。而国内只关注教育游戏这一层面,其内涵既空又泛,且教育游戏应该被划分为“游戏”范畴的思想也制约着该领域的发展,实证研究难以实现,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应多方面引入教育游戏的实证研究,使其包含教育游戏设计、学习者动机、游戏化教学策略等多方面,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技能。

3.系统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教育游戏内部的关联,利用SPSS聚类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主题的差异。整合数据如下。

由思维导图1可知,国外交互式学习环境和教学/学习策略关联密切,并与教学媒体、初等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交互式学习环境和教学媒体为游戏的实现提供支持,教学/学习策略和小学教育为游戏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地,都类属于中等教育的分支。另一分支是包含于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模拟,虚拟现实更是增加了游戏的逼真度,使学生获得沉浸感。以上两个分支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渗入教育游戏,将教学与游戏融合。而严肃游戏强调的是应用,其学习层面尤为细化,探索了教育游戏的动机、游戏化和基于游戏的学习等,发展更为多元。该分支是从游戏的实证研究出发关注教育游戏的发展。同时,在对国外核心期刊被引的前20篇文献进行分析,其中12篇是有关教育游戏应用到中小学各学科的实证研究;2篇是有关教育游戏能否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4];有6篇则是教育游戏教学策略、技术应用以及开发平台的设计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应综合考虑游戏情景、玩家情感、体验式学習、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交互式的动画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使概念知识付诸实践,这也是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游戏实践在教育游戏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现实原因。

而由图2可知,国内整个教育游戏链被分为两大分支:学习动机和游戏化。信息素养教育既从属于游戏化又与其相辅相成。学习动机再分为设计和教育游戏设计两大范畴,设计分支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步步细化,先将设计类别限定为游戏设计,而后将游戏设计和学习整合为游戏化学习,融入游戏领域,之后引出教育游戏,回归箭头则证实了从整体研究出发,这些研究热点关联性强,步步深入教学。而教育游戏设计则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需要提高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从网络游戏容易沉迷的角度出发,以此设计激发学生兴趣,最后回归学习动机,环环相扣,由游戏领域逐渐渗入到教育教学的诸多要素中,解决相关教学问题。

研究分析

1.发展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游戏多元化

教育游戏是以游戏的手段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教育游戏也应该是个多元化的领域。但无论教育游戏与教学过程中的任意角度融合,都应均衡教育性与游戏性,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学科特色,发展教育游戏理论体系。同时赋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玩耍,就看整个教育体制能不能接受孩子去玩游戏,从而使教育游戏与教育理念同步发展,深入教学实践。

2.完善教育游戏评价体系

教育游戏在多层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评价方面甚少。国内对教育游戏的评价,大都是从游戏的可玩性、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游戏的技术质量三个方面衡量的[5];而国外则从细节出发,设计教育游戏实证研究对影响学习的各方面进行评价,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而迄今,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教育游戏的评价与教学系统设计下的教育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教育游戏兼具游戏性与教育性,可从两个维度分别设置评价指标[6]。在教育性维度中考虑学习者需求、学习目标等,并进行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同时兼具新时代对人才需要的评价指标;在游戏维度中从可玩性、场景设计、沉浸感、心流体验、用户体验和身份认同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尝试与教学研究各要素结合,使教育游戏的评价贴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3.融合其他新兴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微课、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兴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但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未有效地体现其特色,我们需要明确教育游戏的价值,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将教育游戏深度融入教学。可将教育游戏与项目式学习相融合,采用“逆向设计”,从教学标准开始创设教育游戏,设计一个游戏项目作品;也可将教育游戏与混合式学习/STEM学习相结合,不局限学科边界,以实践为导向,创造真实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解决实践问题,并探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游戏教学模型,在课堂实践中整合教育游戏。

总 结

教育游戲作为一种适用于教学实践的手段, 其各个子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断延伸到教育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育与游戏的关系,真正实现了“玩中学”的理念,同时也应关注以学习者为立足点,强调学科特色,设计符合教学需求的教育游戏,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刚要,马德俊. 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02): 68-72.

【2】曾嘉灵,尚俊杰. 2013年至2017年国际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综述:基于WOS数据库文献[J]. 中国远程教育,2019(05): 1-10.

【3】Papastergiou, M. (2009).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for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omputers & Education, 53(3), 603-622.

【4】Tuzun, Hakan; Yilmaz-Soylu, Meryem; Karakus, Turkan; Inal, Yavuz; Kizilkaya, Gonca.(2009).The effects of computer game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in geography learning.Computers & Education ,52(1), 68-77.

【5】刘文辉,王艺亭,赵敏,胡贺宁,江丰光. 教育游戏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开发[J]. 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2): 111-120.

【6】沈娟,章苏静. 教育游戏评价方法研究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3): 105-112.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面临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对政策落实缺乏刚性要求与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有助于破解教育评价的顽疾。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策略包括: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提升政策落实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在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时应注意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以及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关键词 区块链;中小学教育;教育评价

文献标识码 A

在比特币兴起后,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依托区块链技术,教育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全域性、价值的多元性、内容的复杂性、主体的多样性等,有助于实现精准的科学评价。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指明了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错误倾向依然存在,对标《总体方案》的具体要求,现阶段教育评价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评价主体缺位

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该教育活动的各重要当事人都作为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指出要“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参加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2020年,《总体方案》再次强调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但一直以来,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与企业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在中小学教育评价中,社会评价得不到及时反馈,家长评价得不到重视,第三方评价流于形式,业内同行评价发展不均衡。这些导致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主体单一,以行政性教育评价为主,由政府、学校、家长、企业和社会机构等联合参与、共同打造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二)评价标准单一阻碍个性化发展

部分区域为了追求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绝对公平,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方式,违背了个性化教育发展的要求。这首先体现在评价标准单一上,部分区域为了达到表面上的公平,片面地以分数、升学率等量化指标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忽视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建校时间等客观基本情况,违背了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规律。还有区域的评价方式过于统一,如使用定量评价对学校的生均面积、师生比、获奖数量等进行定量统计,分级打分,对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高低论成败。事实上,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区的学校生均面积很难跟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相比,人口外流大的乡村师生比又会远远高于城市,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考试分数也很难跟普通学生相比。在不同的办学环境下,学校需要更具特色的办学方式,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敢于破旧立新,打破常规。但那些符合国情、契合实际的个性化办学方式,会被过于统一的评价方式所制约,因为它们很难在绝对统一的评价方式中脱颖而出。

(三)缺乏刚性要求与过程性评价

一方面,在教育评价相关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部分“硬指标”可能被弱化为“软任务”,导致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例如,学校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具体措施,再加上政策在具体实施层面的刚性要求还亟待完善,因此仅依靠行政指令让学校落实破除“唯成绩”“唯分数”等评价要求难以实現。另一方面,当前教育评价中缺乏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进行全面评价,例如用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作业来评价交互学习质量。[3]当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纸为媒介,数据采集和监控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如数据收集难、处理难、反馈难和效率低等,都不利于开展需要收集大量数据的过程性评价[4]。

(四)教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低

评价结果认同度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信度较低。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在以省为单位建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完成的,由于它是由考生所在的学校进行操作,为了不影响名校录取,一些所谓“优秀”的学生的评价结果往往都被控制在“A”等层次。[5]二是实质性评价不足。《总体方案》发布后,部分地区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依托“互联网+教育评价”的平台优势,从个性化发展的维度对学校学生展开评价。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只是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唯升学率”“唯分数”的评价换汤不换药。各地虽然想方设法地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迫于现阶段中考、高考的压力,评价结果如不能与考试成绩有机结合,又很难得到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评价领域的运用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的发送、接收、传输、审核和保存都是基于分布式数据结构,而非以某个机构为中心。区块链的每一个区块,就像电脑硬盘的每一个扇区。通过加密技术,区块链可以防止保存的信息数据被篡改。区块链与个人电脑硬盘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块“硬盘”并非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私有,而是所有人公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读写数据,每一个人又都能看见其他人读写数据的情况。整个区块链更像是一个共享账本和分布式的数据库,类似在共享账本上“记账+认账”的过程,具有去中心化、防止篡改、全程记录、可溯源、数据信息集体创建、所有信息全体维护和公开透明等特点。因此,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一)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

在多方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是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可以单点发起、点上发声和链上评价,让教育评价工作形成多方合力。在教育评价区块链中,每一个评价主体都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向其中写入数据,不再有外部评价主体和内部评价主体之分。例如,对学生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师扩大到家长、同学和实习的企业,甚至可以扩大到学生经常坐的公交车司机,经常吃饭的食堂窗口的打饭阿姨;对学校开展评价的主体可以从教育主管部门扩大到家长、学校所在的社区工作者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都可以加入教育评价区块链,都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评价。

(二)破解评价标准化和发展个性化的矛盾

教育评价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点,发挥其全程留痕的优势,记录每一个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成长学习档案,对学生成长过程展开客观综合评价,绘制每一个学生的“数据画像”。这个画像可以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情况,既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最真实的自己,又能在大学招生、专业分配与就业等方面给相关单位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学校可以依据“数据画像”因材施教,用人单位可以凭借“数据画像”知人善用,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打破目前“唯分数”“一考定终身”“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格局。对学校而言亦是如此,教育部门可以建立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档案,从而开展个性化精准评估。

(三)提升政策落实力,消除评价盲区

区块链先天的分布式结构和拓展功能,能够让常规性监督评价触及盲区,破解过程评价监督难题。“区块链+智慧监管”模式有利于精准监控“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苗头并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区块链技术还能有效扫除评价盲区,实现对学生学习轨迹的跟踪。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育平台上,所有收集统计的学习成长数据以分布式储存的方式存在于区块链上,包括学生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等。学生如果想获得更高的评价,只能认真进行每一次学习,并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四)搭建区块链信息数据平台

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信息数据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数据平台可以确保参加评价各主体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这是开展教育综合评价的基础。

不同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分布式结构的区块链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点对点传输储存在每个区块上,每个区块均可拥有一份完整的本地数据,实时更新后就能实现链上所有数据信息的如实记录,有效打通评价主体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分布式的数据结构可以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个步骤,记录学生获得的每一个证书、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完成的每一次作业、上课的每一次发言等。因为所有评价主体都参与了数据记录,且区块链的数据记录是不变并且永久保存的,即使修改单个单据也不能改变其他单据的数据记录。所以记录的数据可以完全杜绝弄虚作假。

三、教育评价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数据存储容量的限制

一是多元化评价主体分布式地写入数据,会导致数据的量相当惊人,这就需要极其庞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保存起来,那将需要多么庞大的存储资源和电力资源。储存的数据量也会受到单节点的区块大小所限制。随着区块链系统的不断运行,它所产生的数据会不断累积最终到达一个不可存储的地步。二是不同区块之间的协同也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存储资源,一个学生获得的奖励需要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同时同步到所有区块上,让所有相关成员同时同步看到,依靠现有的网络技术并不容易。

(二)高信任度数据导致的低效率

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也为了把记录的数据展示给每一个链上的人,相关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管理,这也就意味着效率较为低下。例如,一个学生获得了一次“优秀学生”奖励,在常规的中心化数据库,只需要把这个奖励存在中心数据库中,任何一个教师或者学校要对这个学生展开评价就可以去中心数据库中查询这个奖励。但是这个奖励怎么来的,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员是否徇私添加了无中生有的奖励?这些都不得而知,难以令公众信服。然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这个奖励并未储存在某个中心数据库,而是在全体相关人员的见证下,储存在每个区块上。好比发一个文件公示和把文件抄送到所有相关人员处的区别,毫无疑问把学生的学习成长全过程抄送给其他人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将数据存储在每个区块上也将大大增加时间成本,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

(三)去中心化带来的数据风险

去中心化虽然消除了信任危机,但是也为教育评价管理者、组织者带来了新的难题,管理者和组织者很难规范每一个读写数据的行为。去中心化意味着人人平等,管理者、组织者并没有更高的权限去修改数据,即便数据被非法利用,管理者、组织者也无能为力。试想,如果一个小学生因为偷了同学的五元零花钱被区块链真实记录并分发给所有区块,那么即便删除了数据,谁又能删除人们的记忆呢?技术是冰冷的,而教育评价需要温情。因此,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的时候,需要我们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进行权衡,设计出更加适合教育评价领域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另外,

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去中心化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规则意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监管者必须尽快完善法律规则与技术规则,从而更好地抵御数据风险。

(李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武汉430079;刘嘉敏,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广东 汕尾 516400)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 10/t20201013_494381.html.2020-10-13.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 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3] 藏鸿雁,梁晓琦,颜煜宇.成人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电视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2(10):59-60.

[4] 鄭秀敏,朱德全.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路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4):115-120.

[5] 刘源,谢先成.植根家乡,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访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杨明生[J].教师教育论坛,2021(6):4-7.

实习编辑:刘 源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突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张学生是教学实践的对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与接受质量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整个教学发展方向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教师;主导作用

自2001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新理念”的音乐新课程改革,音乐新课改所获得的一个最重要成果是制订并颁布实施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十几年过去了,客观地讲,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诸多值得反思之处。新课标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主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这一理念的初衷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怕“讲”;教师不敢批判学生;教师不敢管学生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学生愿意唱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愿意听什么,就讲什么的自由倾向,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教师主导作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弱化的倾向。这些都是不利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的,为此,本文提出,在音乐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得到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我国的音乐教育新课标规定,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视听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不难看出,我国音乐新课标中规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涵盖了与音乐相关的诸多内容,如兴趣、涵养、情操、人格、知识、技能、能力、审美、生活态度等等。而这些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音乐的特殊性,决定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才能正确地认识理解音乐

首先,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是从客观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现象抽象出来的有组织声音序列。这些声音是依据其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特殊的音乐语言要素,而要解读这些音乐语言,必须依靠音乐教师。

其次,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必须借助于听觉,必须了解听觉感受和听觉表象的实质,是从听觉的感性基础进入到音乐审美意识的过程。为此,要感受和理解音乐,必须进行听觉上的音乐训练,如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长短、调式调性、和声、音色等,而这些听觉上的训练都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指导。

第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所运用的物质材料——声音,不像语言、文字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性,因此,音乐表达具体的概念、思想,描绘生活的具体现象、情节是比较困难的,而主要是通过情感进行表达。而如何去理解这些情感的表达,则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进行解读。

2.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没有审美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是绝难形成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要传授有关音乐作品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基础知识,训练能感受、表现和欣赏音乐形式美的有关感官和能力。这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是其他课程不可能做到的。倘若中小学音乐教学没有音乐知识技能内容,忽视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实施美育就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依靠音乐教师的指导,没有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精心设计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学生对音乐学习只能是盲目而低效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中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在其身心发展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1.想象、思维方面的特点。

中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中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情感方面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身心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成熟,这就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优良的教学艺术和手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在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这些都需要中学音乐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良好的音乐教育日益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各种观念逐渐发展并逐渐完善,同时他们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征也逐渐完善。希望自己所需要的、所喜爱的,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开始强烈地追求自我的独立。中小学生对音乐文化艺术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与他们的人生的追求、价值体系等相互融合的音乐文化。但也有部分学生则是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他们的“粉丝”,追赶他们所谓的音乐时尚潮流,最后的结果是不良的音乐充满他们有限的音乐空间,而真正的音乐殿堂并没有向他们开启大门。中学音乐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选取优秀、纯洁的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引导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途径

(一)激发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国内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它除了家庭、社会的影响之外,主要是靠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培养。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音乐课尚未列入升学考试课程范围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等。一些音乐教师发现音乐课与升学无直接关系,就觉得这门课缺少吸引力,自动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当端正教学态度,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及音乐课的兴趣,努力强化这种内驱力,使之转化为教与学的动力,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不自觉的渴求知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地向中小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新课程改革中音乐学科的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创造音乐,以及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虽然没有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列在其中,但是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因此,我们对待“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放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也不能完全按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来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来把握好“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度”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在注重中小学生审美体验基础上,在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音乐实践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并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鼓励音乐创作”,这是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在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不可能提到学生的音乐创作的。今天,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任务摆在我们面前。要完成这新的教学任务,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关键。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打破音乐创作中的神秘感。实际上,中小学生音乐创作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学习音乐创作和写作文有相通之处,有乐句、乐段、乐章。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写乐句,教师写上句,学生写下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音乐创作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写身边的事,写学生自己的感受,是可以创作出好作品的。当然,学生创作什么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通过学习创作,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创作的潜质,彰显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指导,热情鼓励,让学生提高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平分秋色的,因为中小学生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和少年,他们的思想认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等,还不能保证他们完全独立自主地从事音乐学习活动,所谓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乃至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等,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甚至取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中小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是以音乐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导为前提的,没有教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只能是盲目而低效的。因为中小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如果没有音乐教师的指导,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主导作用应该是引领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以实现,其主体作用也难以真正地奏效。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体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教育。“有效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是指体育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以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引起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该文尝试论述有效体育教学对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有效体育教学 中小学领域 深化 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历史任务,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对于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大家尚存异议,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即素质教育必须体现在课程改革中,并落实到课堂教学里。教学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体育教学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1 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 什么才是有效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因此,有效体育教学是学生运动参与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3 有效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

3.1 有效体育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有效体育教学,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身体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3.2 有效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

有效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3.3 有效体育教学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

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有效的体育教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3.4 有效体育教学提高了学生欣赏、追求和创造美的能力

有效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在此过程中,通过人的意识把运动技术和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人体机能能力和健康水平,培養人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水平。铁饼运动员在比赛中,手持铁饼,把全身各部关节扭转到极点,全神贯注,蓄力待发,饱含健力美的雄健优美姿态,促使艺术家以此为模特雕塑出《掷铁饼者》这一艺术珍品,成为人们美的欣赏与学习的范本。

4 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中小学教学领域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串于教学全过程,努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有效体育教学对深化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着眼于学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4.1 以加强组织管理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中小学领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保证体育课程开设的师资配备、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规范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夯实基础;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培优助困,分类指导;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4.2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出成效

教师是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建议通过以区域教研带动校本教研、积极推进以教学资源共同开发与共享为特征的教研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尤其要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培养。

4.3 以科研引领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

建议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申报课题,开展科研课题攻关。既要在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又要加强个案研究,形成一批学校和教师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范例,提高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 李进忠.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M].基础教育参考,2004.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众科学,2007(9).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经历了求技西洋,普及教育、重视应用,发展实科和职业教育、建立公平与质量兼具的教育体系三个阶段。日本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的经验包括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视教育公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受教育权、注重人才结构与城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等三个方面。上述经验启示我国,应当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改革,维护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时调整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日本;城镇化;教育變革;启示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城镇化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其城镇化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长达百余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值得中国教育深入学习的经验。我国2014年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今后的改革中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进行系统梳理,从而为我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历程

(一)求技西洋,普及教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变革的启动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农业国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1853年,“黑船事件”把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敲开。1868年,日本推翻了占统治地位长达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政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开启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1871年12月23日,日本派出了岩仓使团出使欧美各国。该使团经过对欧美各国的经济、制度、文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学习后,将不同国家的先进经验加以提炼和总结,并将之付诸于日本的改革实践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教育改革,为日本的城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令》,规定适龄儿童6岁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分上、下两等,各为四年,总共八年。由于当时的日本国力有限,八年的义务教育难以普及,1879年,日本颁布《教育令》,将普及初等教育年限缩短为四年。之后,日本又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义务教育模式作了调整,1880年,义务教育年限缩短至三年,1886年,日本颁布《小学校令》,再次将初等教育年限确定为八年,分两段实施,前四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强制适龄儿童入学;后四年称为高等小学阶段,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明确的普及义务教育政策引导下,这一时期日本的初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据悉,1873年日本初等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仅为28%,1891年猛增至50.3%,1907年则达到97.3%[1]。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仅用了40年就完成了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素质。

在普及教育措施的推动下,日本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并迅速推进。这一时期,以棉纺织业为主要代表的非农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工厂建立了起来,它们聚集在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地,人口的不断聚集使上述地区成为日本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据统计,1898~1918年间,日本万人以下的城市从213个增加到510个,5万~10万人的城市从12个增加到31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从8个增加到16个[2]。在城市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城镇人口的数量也迅速增加,1895年只有12%的人生活在超过1万人的城镇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达到45%,有超过1/4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3]。在日本城市化启动阶段,从事不同产业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为53.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20.5%和23.7%[4]。

(二)重视应用,发展实科和职业教育:为城镇化快速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发现,德国实科教育的发展模式十分值得学习,于是开始在国内推行以德国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中等教育改革。1872年颁布的《学制令》规定设立六年制的中等学校,成为日本近代中学发展的开端。除了对学制进行改造外,日本还效仿西方建立实科学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1886年,日本颁布《中学校令》,明确了中学的两种类型,一是实业教育,二是为升入高等学校作准备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实业教育由普通中学来实施,基础教育则由高等中学来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中学主要教授国语及汉文、修身、习字、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农科、图画、唱歌及体操等科目,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高级中学实行分科教育,主要开设文、法、理、医、农、商等科目,为升入大学做准备。到19世纪末期,日本出现了一批农业、商业、徒工学校,实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日本中等教育的格局也基本形成,分为中学(普通中学和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女子中学。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日本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高等教育方面,日本主要向德国学习,开始创办现代大学。1886年,日本颁布《帝国大学令》,提出将国家创办的大学改为帝国大学,为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服务,帝国大学效仿德国大学的模式,赋予大学科研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能,因而将帝国大学分为两部分:大学院和分科大学。大学院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分科大学则主要传授专门知识,培养技术型人才。在该法令的指导下,日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建立了京都、东北、九州、北海道、京城、台北、大阪和名古屋等帝国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职业教育方面,1893年,日本著名教育家井上毅出任文部大臣,他提出“人民实业上的知识是无形的资本,实业乃是富国的基本条件”[5],作为出使西方国家访问的成员之一,井上毅主张效仿德国,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制度。1893年,日本颁布《实业补习学校规程》,1894年颁布《实业国库补助法》,要求适龄学生在从事各种职业之前先学习有关实业科目,并对职业教育进行补助。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00年,明治政府以敕令的形式颁布了《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的目的是向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的人施以必需的知识教育,实业学校分为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实业补习学校等。至此,职业教育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日本在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当时著名的四大工业带——阪神工业带、京滨工业带、北九州工业带和中京工业带集中。据统计,从1920~1930年,共有1/4的日本人在城市居住,到了1940年,日本城镇化率达37.7%。二战后,日本恢复重建,城镇化步伐得以迅速恢复,到1950年恢复到37.3%。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争的泥潭中迅速恢复过来,与其教育改革储备了大批的实业人才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在这样一批人才的支撑下,日本迅速摆脱了战争的阴影,城镇化发展又开始了新的步伐。

(三)建立公平與质量兼具的教育体系:日本城镇化后期的教育模式变革

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是极为深刻而全面的:首先,在当局的不断努力下,日本教育普及率世界居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的受教育权,维护教育公平。1948年,日本中小学入学率很快就达到了99.27%,至1965年,日本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9.8%[6]。1955年,日本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1%,受过中等教育的占12.6%,受过义务教育的占78.3%,三项合计共占94%[7]。在义务教育飞速普及的同时,日本十分重视高中教育的发展,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入学率看,1950年仅为42.5%,1955年为51.5%,1961年上升到60%,1965年达70.7%,1970年上升到82.1%,1975年上升为91.9%,1980年高达94.2%[8],也就是说,战后的日本在恢复重建之时就制订了十分清晰、明确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思路,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动,短短30多年的时间,日本就成为世界上基础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教育的高度发达为日本城镇化发展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在高等教育领域,1970年,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4%,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0年,这一比例提高至36.3%[9],目前,日本大学入学率达到53.9%[10],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次,日本教育发展中十分重视教育公平,日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例如,日本基础教育领域实行严格的教师轮换制度,即规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到偏远地区任教,并达到规定的年限。这一教师轮换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缺乏而导致的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偏远落后地区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又如,日本中小学教育虽然竞争激烈,但日本采取了有效措施规避了这种竞争,日本的中小学校倡导学生通过与自己过去的成绩比较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而不是让学生去与其他同学竞争,日本的小学不会让任何学生留级,同时入学的儿童一起学习全部课程,一起毕业。学校的成绩表只评定学生的操行品质,不评定课程成绩。这一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缓解了学习压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日本在城镇化后期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视及其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快速恢复重建的道路,在短短20多年之内就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自1955~1973年,日本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3.6%,18年共增长了8.6倍,农业年平均转移率达到3.6%,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6 000美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从1963~1973年,平均每年有近80万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到了1970年,日本的城镇化率达到72.1%,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实现了高度城镇化。

二、日本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日本对发展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之比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出使团从欧美学习归来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性与其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日本随即开始学习西方国家(主要是德国)的教育发展经验。在城镇化初期,日本十分重视普及教育,并在短时间内使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时至今日,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迅速普及,到八九十年代,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社会,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0%以上的适龄人口达到高中毕业程度,50%以上的适龄人口达到大学毕业程度[11]。可以看出,日本对教育发展是极为重视的,正是日本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使日本能够顺利开启城镇化,即使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仍然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进入高度城镇化发展阶段。

(二)重视教育公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受教育权

日本对教育公平的重视是扎根在国民的思想意识之中的,“不论是日本的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认为,只要刻苦地努力去做某件事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不成功,那只能表示自己的努力不够……如果孩子学习同样的东西,就会成为具备相同才能或能力的人”[12],由此可见,日本特别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给予每一个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城乡适龄儿童合法的教育权利。例如,日本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宪法》到《教育基本法》,再到一些专门针对偏僻地区法律如《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都对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做了明确的规定。日本普遍采取的教师流动制度,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偏远地区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此外,日本还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保障制度来合理地分担教育责任。例如,日本的教育投入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约各承担50%,2005年的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进一步重申了国库负担1/2办学经费的制度,最大程度地确保各级各类学校能够有充足的经费来办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日本的中小学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方面均差别不大,办学均等化程度高,各地区适龄青年的教育机会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三)注重人才结构与城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

日本教育改革非常注重与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城镇化产业发展服务。1955年,日本三大产业的比重为38.8:28.7:32.5,1956年起,日本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到1989年下降至2.9%;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到1989年达到32.9%;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到1983年更升至60.8%[13]。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日本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进行综合学科分解,使学科与职业发展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例如,把商业学科细分为经理科、事务科、信息处理科、秘书科、营业科、贸易科等,从1966~1978年,学科种类从218种发展到了251种,仅工业学科就达到了117种[14]。学科的细化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更加明确的就业方向,适应了日本城镇化后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日本城镇化的成功完成。

三、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及其经验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目前,我国尚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转折。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转型,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一)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改革,维护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城镇化快速推进给我国教育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户籍的差别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公平成为了近年来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目前有超过80%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公办学校就读。但是,受到户籍的限制,农名工子女升学考试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2012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文件《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异地中考和高考政策,但都对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大多数随迁子女仍然不能实现在迁入地参加考试。例如,北京市规定,非本地户籍考生只能报考北京的中等职业院校,还必须满足3个条件:“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不含补缴;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具备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此外,进城务工人员还要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并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15],其他地区出台的异地中考政策也对随迁子女设置了诸多限制,这些限制真实地体现了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子女在升学考试中的巨大差异,是一种显著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损害了随迁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日本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改革措施能够给予我国很好的启示,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公平对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意义,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如果不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就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公平的城市社会,那么城镇化最终仍然是不会成功的。其次,为进一步妥善解决异地升学考试问题,也应当采取一切切实的改革措施。例如,针对异地中考问题,应当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通过扩大本地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发展民办教育的方式来增加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机会;针对异地高考问题,在当前流入地学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出地学龄人口逐步缩减的趋势下,应当根据本地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来适当增加高校录取的比例,而不再以户籍为标准来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等。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切实改变当前异地升学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二)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日本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對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的职业技能,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从而为其在城市稳定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占到农民工群体的70%以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城市生活具有较高的诉求,但由于职业技能低,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其前期的教育经历中缺乏系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仅应该加强对现有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地是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出发进行重新设计,增强劳动力的职业性。树立大职教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以系统论、生态论为理论视野,全面考量职业教育的外部社会需求,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规律,多元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模式,即通过全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纵向上,从初等教育开始进行职业启蒙;中等教育进行职业准备,培养职业理想;高等教育阶段获取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二是在横向上,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普职沟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难题,推动人的城镇化,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三)及时调整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逐步加快,产业发展要求有相应的人才结构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为城镇化培养适合的人才。目前,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力装备、海洋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的中高层次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有些领域或高中低各端人才培养均存缺口[17]。高校内部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的需要、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发展要求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切实根据我国产业发展要求,重新设计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应当通过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当前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现状,对于需求不足的专业,应当进行科学预测,扩大培养规模,转变培养方式,重视对研发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对于需求过剩的专业,应当逐步缩减培养规模,优化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使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14.

[2] 孙承.日本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91.

[3] 马约生.论日本早期的城市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0.

[4] 孙波.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12):84.

[5] 土屈松武一.日本近代教育史[M].理想社,1963:204.

[6] 李文英.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0(9):39.

[7] 高英杰.日本普及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J].吴中学刊,1997(3):83.

[8]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411.

[9] 王爱芬.论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与发展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35.

[10] 日本大学入学率为53.9% 地区差距巨大[EB/OL]. http://japan.people.com.cn/n/2014/1015/c35467-25841920.html.

[11] 翁文艳.美国与日本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2002(4):103.

[12] 楊威.日本教育公平分析及借鉴[J].教育导刊,2011(6):44.

[13] 桑凤平.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2(6):151.

[14] 高严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

[15] 2015北京异地中考政策公布[N/OL].北京考试报,2014-12-29.http://zhongkao.xdf.cn/201412/10187115.html.

[16] 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70.

[1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6.

上一篇: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