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

2023-03-17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对我国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对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对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支撑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协调发展;城乡;中小学体育;内涵;建议

Key words: coordinate development; P.E in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nnotation; suggestion

城乡中小学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力军和代表层次,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高校输送健康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体育工作。1996年,教育部《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其中提出了“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方案。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部署了大约70项具体工作,如配备充足的体育教师;完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等,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水平。但长期以来,由于地区间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公共政策价值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出现了严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也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推进。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理应成为学校体育研究的关键词。

1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1.1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是描述事物间良性相互关系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1]。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2]。城市中小学体育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就是针对城乡对立提出的一种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思想或理念。因此可以认为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是指在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体育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发展和变化以不牺牲对方或给对方发展造成障碍为前提,任何一方的发展为对方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基础,并且使过去的失调情况得以纠正或缓解。

1.2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外延

1.2.1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是整体化的要求

以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两者大多时间呈现出不同步、孤立、割裂、缺少联系的发展局面,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中小学体育的快速发展,但也相应地抑制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一系列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阻碍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文化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体育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实行城乡整体化发展,这需要把城乡中小学体育作为一个统一系统来对待,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观考虑城市与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问题,城、乡学校体育两个部分的关系问题,以及二者之间双向互动、优化配置的问题,尽最大努力避免二者片面、孤立地发展。

1.2.2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化发展,是有差异、多样性的发展

平均化发展是一种呆板的、单一的、狭隘的发展模式,形式上的平均最终会导致实际上的不平均。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太大的差距,而不是要平均化。毋庸置疑,现实中国环境下,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形式,即便都是城市,大城市和中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也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学校,体育状况也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方的城乡中小学体育是多样性、差异性的。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体育有了最广阔的不竭之源,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能够有效避免学校体育单一、守旧、呆板的发展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发展。

1.2.3 是要保证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均等地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学校体育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安心学习的有力保障。我国《体育法》第十七条明文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3]这对学生享有体育权利和机会奠定了法律基础。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要求政府和学校保证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权利和机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在观念上也应对学校校长、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说服。

1.2.4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应关注体育经费、场馆等硬件资源的协调发展

现实调查表明,城乡中小学体育在硬件资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因为经济条件好、政府扶持力度大、社会赞助多等原因,学校体育硬件资源比较丰富。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体育硬件资源有着巨大的漏洞,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不仅是缺少体育硬件资源,而且是严重缺乏。当城市的学校生忙于参加跆拳道、乒乓球、网球等俱乐部,充分享受现代生活的时候,许多西部农村孩子,却在泥土地上踢着低廉的足球,或者在水泥砌的、砖头做球网的乒乓球案上练习。城乡地区学校体育硬件资源的不协调,严重阻碍了整个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1.2.5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应关注体育教师等软件资源的协调发展

造成城乡中小学体育差距的最大难题是“软件资源的协调”。体育教师是中小学体育课的主导,也是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比赛重要的组织者,其数量和质量能够间接反映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然而,目前由于经济、文化、地理位置、待遇等原因,农村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不甚乐观。偏远山区、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还曾一度出现“体育教师荒”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2 我国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状况比较

2.1 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地位的比较

我国的体育课程是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法定必修课。城乡中小学是否重视体育课程,是否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执行体育课程内容,决定了体育课程在中小学中的地位。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大都集中在城市阶层,同时这也潜在的使体育教育政策和体育主流话语更多的带有“城市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良好,中小学校大都会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体育“必修”课程的地位往往不会被“撼动”。有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县城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完全开课率分别占70%、100%、97.3%,不完全开课率分别占30%、0、2.7%,所有中小学未开课率都为0(见表1)。与城市相比,农村中小学体育地位令人担忧。2007年全国田野调研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农村小学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在77%左右,但是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 3%,村小学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并且依据教案教学率村小学和教学点也仅为50%左右[4]。这其中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师短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但是存在体育课常常被其他课程占有的状况。以上表明,我国体育城乡中小学校的地位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存在,阻碍着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协调发展。

2.3 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内容的比较

我国建国以来共进行了6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在每一次的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都不大,以田径、球类和体操、武术等教学内容为主,简单的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为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但从历次出现的教学大纲中也出现了规定性教材逐渐减少,选择性教材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的省份、地区所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不尽相同。很多情况下,体育与健康教材是由省里统一编制,统一发放,大城市里的专家、教师一般很少考虑农村中小学的特殊性,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强的城市偏向。所以,在许多省份,对于城市与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来说,并没有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见表2)。但是,这种情况也极易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以球类、体操、游泳、舞蹈或健美操等为主,教材内容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悖离,体育项目中有许多农村少儿不熟悉的内容。这种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脱离农村实际的状况与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2.3 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的比较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体育经费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目前,城市中小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体育经费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的,国家一些关于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经费投入的规定也往往以城市中小学为参照。考察发现,城市中小学校大都达到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这与城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城市中小学与相关的监督部门距离近,容易受到检查、监督,形式需要学校按照规定建设体育场地。而以城市教育发展为基点的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忽视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目前,农村学校经费普遍匮乏,一些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更别说拿出经费购买相关的体育器材了(见表3)。考察发现,“一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顺口溜绝非是空穴来风。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更是苦不堪言。

体育教师是中小学体育资源的第一要素,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教师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8]。按规定,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体育专业本科毕业学历、初中体育教师具有体育专业专科毕业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具有中师业程度的合格学历的要求。我们考察南京市中小学发现,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普遍较高。这与南京市中小学老师进校的门槛较高有关。自2006年以来,南京六城区录用新教师的报名条件即为:“南京生源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南京生源学前教育师范类大专生,非南京生源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应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或国家‘211工程’院校学生)、拟取得教师资格的硕士毕业生。”等。如此条件,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水平较高不足为怪。但在农村,体育教师情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配备数量、学历等方面都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见表4)。考察了解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缺编与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相关,许多地方农村中小学人员归县级教育部门管理,教师的工资主要由各县财政支出,为紧缩人头费、减少开支,“宁缺”、“宁兼”而不进。此外,大多数体育专业毕业的硕士,大学本科、专科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有的宁可改行也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想尽一切方法留在市区或县城中学任教。因此,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村级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再加之体育课不被重视、体育教师流失和转业现象严重等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提升。

3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支撑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需要有理论的支撑,总的看来,其理论支撑主要有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系统科学协同学理论、生态科学共生理论等。

3.1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见诸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脑子中,如圣西门的城乡社会平等观、傅立叶的“法郎吉”与“和谐社会”、欧文的“理性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新村”都体现了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9]。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科技的发展,使得城市规模得到空前扩张,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被逐步吞噬直至消失,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对于城乡发展之间差异问题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新世纪,在借鉴西方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基本国情,我国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该理论的精髓就是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对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该理论关于统筹城乡管理制度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由此可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制度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筹城乡发展理论要求我们应以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眼光来认识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问题。站在构建城乡一体化这一全局的宏观高度,研究解决城乡中小学体育差距,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和谐共进的中小学体育发展新局面。

3.2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是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10]。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跃迁,正是由于系统内部各组成之间由无协同向高度协同的转变所致。从协同学角度看,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城市、农村中小学两个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

现实表明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体育这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呈现极不平衡的状况,特别是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师资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不同子系统非平衡态的发展格局是运用协同理论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由于城乡中小学体育系统的不断差距性演化,严重损害了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其结果是学生体育教育机会丧失、体育教育权利缺失,最终带来整个中小学体育的恶性发展。哈肯认为,竞争与协同的双重作用将导致系统发展的主导模式——序参量的出现,在协同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系统运动中的某些模式得到加强[1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系统产生序参量,从而能够主导各子系统发展的局面,扭转不良发展态势。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先后颁布了有利于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系统的序参量,从而促进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协同发展。可以说,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与协同理论具有一定的切合性,该理论能够为我们制定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策略带来启示。

3.3 生态科学共生理论

生态科学中的共生概念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97年提出,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12]。一般来讲,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共包括四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内部条件,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而共生界面则是以上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共生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样的现象,在不同学科的分析视角中,将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学科也正是借助于这些特定的分析视角,形成了它们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问题。”

共生理论作为生态科学的重要理论,其丰富的原理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适用于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所以我们可以把共生理论作为分析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工具。

城乡中小学体育是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因而可以说城乡中小学体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体育作为两个生态有机种群,是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具有共生单元——城市中小学体育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具有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偏利模式以及互惠模式;具有共生环境——正向环境、中性环境以及反向环境;具有共生界面——政府、市场以及民间组织。共生理论能够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4 城乡中小学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法规,制定政策,保障城乡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权利

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公平正义。一个缺乏公平的社会是难以稳定发展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在社会伟大实践中探寻到的真理。这一真理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小学体育也不例外。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协调发展,要求政府和学校公平对待城乡中小学体育两个子系统,想方设法保障农村中小学生体育的权利和机会。国家要进一步修订现行教育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删除对农村教育带有歧视性的条款。应该突破地域的限制,创造条件,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中小学生,使其能够学习阶段接受体育教育的熏陶,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从而增强体质,为日后发展奠定身体基础。还应加大宣传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政策,使各级领导(特别是校长)、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体育,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坚决杜绝占用体育课现象。

4.2 加大投入,发挥优势,保证城乡中小学体育硬件资源的协同配置

资源均衡是城乡中小学体育均衡发展的基础。现阶段,城乡中小学体育失衡发展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农村中小学体育硬件资源的严重缺乏,因而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投入。按照协同学理论的原理,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形成支配城乡中小学子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引导两者向有序化方向发展。通过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科学、长期、有计划地额外补偿处于弱势地位的学校,使其能够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标准配备体育器材,修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农村体育资源自身优势,结合农村实际,改编、创编既有简易运动项目、游戏和发展体能的教学内容,又有浓郁乡土气息、民族特色的教材,使教材与环境、硬件建设相适应,与教师专业整体水平相称,与学校的整体文化基础相匹配,构建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4.3 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共生机制

城乡中小学体育软件资源的协调发展必须克服农村经济、文化、地理位置不利的因素,通过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设立专项津贴,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制度,从而吸引优秀的大学体育教育类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农村体育教师还应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开阔他们的教学视野,提高思想素质、体育教学技能等,从而为提高体育课质量奠定基础。遵循生态科学共生理论的相关原理,建立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共生机制,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定期交流、学习,定期轮流交换上课等,形成一种互惠共生的发展模式。

4.4 转变观念,利用市场,扩大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来源

毋庸置疑,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学体育的扶持力度是有限的,不能充分满足当前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多元需求,因而还需要城乡中小学体育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效扩大体育教育资源的来源,尤其是优质的体育资源来源。如农村学校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与企业、公司互动,争得其捐赠和赞助,从而获得学校体育硬件资源(体育场地、体育器材);鼓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因陋就

简、修旧利废,自制各种简易器材[13];学校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方面的优惠政策,主动地向市场找优秀的软件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体育教师到农村就业,从而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23(2): 177-17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1.htm

[4] 张世威,魏银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下重庆县域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4):92-97.

[5] 曾全红,曾祥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90-93.

[6] 姚蕾.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4(12):68-73.

[7] 王凌飞. 山东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公平归因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6):125-127.

[8] 王晏,郭瑞,魏涛.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88-90.

[9] 柳思维.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35-38.

[10]张艳玲,张爱丽.从自组织理论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河北学刊,2006(5):90-93.

[11]刘红建,成卫民.NBA自组织特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2009(3):91-96.

[12]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9):371-373.

[13]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53-55.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2、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与方式的调查研究

3、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4、阳光大课间 尽展青春魅力

5、中小学体育课从传统常规课堂向体能与兴趣课堂的改革探析

6、小学花样跳绳实践研究

7、体美融合式大课间活动的实践探索

8、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

9、小学花样跳绳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10、影响体育院校毕业生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因素

11、建设多彩学校课间活动 让学生享受教育幸福

12、游戏化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构建

13、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理论架构

14、为孩子一生打上幸福的“底色”

15、中小学体育兴趣变化规律研究

16、新兴体育项目在体育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17、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现状研究

18、绳舞飞扬 精彩校园

19、体育融入素质教育新理念

20、高校公体课开展花样跳绳的前景分析

21、自主和谐的体育课堂的创建

22、小学生“花样跳绳”教学策略探索

23、推广花样跳绳进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创新探讨

24、体艺“+”,不仅仅是单轨道

25、苏州市花样跳绳项目在中小学开展现状的调查

26、中小学开展三跳运动的教学内容与练习方法

27、巧用活动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8、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综述

29、花样跳绳教学及训练方法探究

30、雅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31、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

32、体育教学中发展性评价运用探析

33、重庆市巫溪县百步中心小学花样跳绳活动现状与对策分析

34、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活动育人”途径初探

35、浅谈小学花样跳绳PVC线管辅助器材的有效应用

36、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37、浅谈大课间如何有效开展跳绳运动

38、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9、花样跳绳创编理论探索

40、让学生在“跳绳”中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

41、浅析小学体育课堂中花样跳绳教学的有效策略

42、整合资源有效提升福建省高校跳绳项目的整体水平

43、以区域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44、基于花样跳绳的中学大课间活动研究

45、民俗体育助推学校发展

46、体艺结合思想引领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创编模式探究

47、商丘市普通高校花样跳绳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48、《体育教学》杂志专题研讨

49、花样跳出多彩体育课堂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赏识教育;体育教学;教育方式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赏识教育能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必要也有可能实施赏识教育。

1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1 帮助中小学生增强其体育自信心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对他们所做的动作给予肯定和称赞,使孩子们感到“我行,我一定能行的!”,从而克服他们的自卑和怯懦。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1.2 可维护其自尊心,学会自爱,减少体育课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及问题,使孩子们懂得自爱,减少攻击性行为。

1.3 可挖掘其最大体育潜能

每个正常的学生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对他们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使不断的接近其最近发展区。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在体育运动中也是一样的,有的学生擅长短跑,有的学生擅长乒乓球,有的学生擅长篮球,不尽相同,所以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积极地引导和挖掘他们各方面的才能和兴趣。

1.4 可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其运动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时期,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完成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却很难说有多少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各种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方法、方式。而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方面正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2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2.1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发现优点,是实行赏识教育的前提,没有发现,就不可能有赞赏,也就没有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应该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如内向胆小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性不高,因为他们害怕做的动作不好,在大家面前出丑,但一次偶然的热情很高,老师应抓住时机立即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他做的动作很好,多次之后就会习惯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了,从而也提高了上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2.2 赞扬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赞扬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学生在教师的赞扬中,能充分看到自己能力存在的价值,进而增强了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这种动力可以不断激励着学生去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常用的方法有:语言赞扬;书面赞扬;行为动作赞扬等方法,来激励学生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2.3 尊重和关爱学生

尊重和关爱学生是老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充满关心和爱心,必须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学生,接近学生,爱护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赏识教育尤其是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对体育差生应有更多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因此,尊重和关爱学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首要条件。

3 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 赏识并不是不能进行批评

不能把赏识教育误认为迁就教育,有些老师产生了误解,只敢热情鼓励,不敢严格要求,因而一味的姑息迁就,回避缺点,回避困难,这种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的做法,怎能培养出祖国所期望的合格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只要注意策略,可以大胆的批评,要与学生站在同等地位,注意不要正面批评,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规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并有能力承担起责任的规则。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接受批评,因为这是他应承担的责任。

3.2 赏识要注意因人施教

赏识教育并不是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教育是极其复杂的长期过程,每一成功教育范例的背后都包含着无数的心血,而任何教育方式都有它的利弊。运用赏识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如对双差生不宜一味赞赏。双差生缺乏义务与责任感,纪律性差,对这样的学生,虽应适当施加期望效应,但更应让他明确义务要求,端正价值观念,对他实施集体舆论监督;对较自负易骄傲的学生不宜过分赞赏而更多地是要提醒他们戒骄戒躁;对自尊心强但成绩差的学生不宜不当赞赏,对这类学生的不恰当的赞扬,有可能反被认为是嘲讽,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也有可能会使他们欲求不得之后产生更大失望,甚至会彻底动摇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赏识教育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式,要因人施教。

3.3 赏识不能过度

进行赏识教育,不但要欣賞孩子,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撅不振。所以,应适当地把握赏识的度,对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要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纪律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3.4 赏识要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对有错误行为的孩子更要及时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动机、原因,进行随机教育。如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愿承认时,你可暂时回避五分钟并告诉他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给他们留下反省的余地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赏识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孩子在学会怎样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在成人的鼓励下继续努力。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高職体育是在全国中小学体育和普通高校体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表现在7个方面:①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达不到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的要求;②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还是自然班,上课项目很难达到15门;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职院校执行难;④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不足;⑤高职院体育教师严重短缺;⑥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独立体育维持费用;⑦高职体育边缘化。对此,提出把高职体育纳入高职评估、骨干院校、示范院校、双高计划等项目评审中,等相应6项对策。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教育部、各省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简称《基本标准》,这么多关于学校体育的文件相继出台,目的就是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围绕这一目的上述文件对学校体育工作做了详尽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高职体育是在全国中小学体育和普通高校体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高职体育在执行上述文件时遇到的困难具有代表性,如何攻坚克难解决高职体育困境,是落实上述文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 高职体育困境

1.1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达不到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的要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简称《基本标准》,《基本标准》要求专科生必须开设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以广东省为例,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一年体育必修课,平均60学时左右,个别学校开设半年体育课平均30学时左右,甚至还有个别专业不开体育课的高职院校存在。有的学校为了应付108学时,把校运会、指导学生社团、体质测评、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等算作体育必修课,这样做不仅混淆了108学时体育必修课的性质,还使高职体育课越来越边缘化。

1.2 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还是自然班,上课项目很难达到15门

目前本科院校大体分为选项课、俱乐部课,以江浙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一些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康复体育处方和职业综合素养的课程。如今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还有自然班上课的现象。自然班上课是无论男女,无论每个学生喜欢上什么项目的体育课都只能上相同内容的体育课,体育课内容一般取决于体育任课老师。自然班上课的最大弊端是不以学生兴趣出发,不能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设计体育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部分实行自然班上课高职院校体育课改势在必行。

部分高职院校很难达到《基本标准》中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的要求。由于课时达不到要求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没有师生比的要求,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应较少,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到15个,即使每个人专项不同也达不到15个体育项目的要求。

1.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职院校执行难

《基本标准》要求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得评为合格等级,只提及本科院校,没有提及高职院校,这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职院校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简称《中小学评估》中和本科院校都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高职院校缺乏相应政策支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连续三年下降甚至连续多年下降的高职院校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在省级至国家级的高职骨干院校、示范院校、创新强校,双高计划等评审中一路绿灯,丝毫不受影响。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在上述评审中没有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称《本科评估》教学效果优秀等级要求: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合格等级要求: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96%;《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简称《高职评估》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没有量化要求。《高职评估》只要求: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因为没有量化要求,高职院校只要所谓的“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多少,下不下降,连续几年下降,都不影响《高职评估》。同理,达不到《基本标准》要求的高职院校一样没有任何影响,《基本标准》中规定“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高职院校很难主动执行,没有执行力。

1.4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不足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10000人及以下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室外场地面积(生均4.7㎡),必配类a.400米标准田径场(内含标准足球场)1块。b.25米或50米标准游泳池1个。c.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共35块以上。d.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面积(生均0.3㎡),必配类a.风雨操场1个。b.健身房(室内活动用房)面积若干。c.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本科评估》在教学条件与利用,有专门一条运动场及体育设施要求:有室内体育场所,生均运动场面积≥3平方米,设施基本齐全,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所以本科院校场地面积、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基本达标。《高职评估》对高职院校对场地面积、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没有量化要求,只是笼统要求:有运动场与体育设施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要求。高职院校能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的较少。

1.5 高职院体育教师严重短缺

《本科评估》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高职评估》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数计算范围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校内“双肩挑”的教学行政人员和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及返聘教师)虽然表面上看《本科评估》和《高职评估》生师比都是18,即18:1,但《高职评估》生师比大打折扣,校内“双肩挑”的教学行政人员算专任教师数,这样高职院校几乎所有教职工都可以算专任教师,由于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师生比,所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师生比在1000:1甚至1500;1比比皆是,但却一样可以通过《高职评估》。

1.6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独立体育维持费用

《本科评估》和《高职评估》教学经费指包括体育维持费在内的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至少20%以上。用于本科院校体育部独立,体育部有独立的体育维持费的申报和使用权,体育部可以根据每年的需要申报并使用体育维持费,经费数量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科研等需要,不存在挪用和占用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体育部只是公共课部或基础课部下属体育教研室,没有独立体育维持费申报的话语权和使用权,体育维持费只能作为公共课部或基础课部维持经费的一部分,可以给体育教研室使用,也可以给其他教研室使用,部门统筹。

1.7 高职体育边缘化

体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不受重视。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在《高职评估》、骨干、示范、创新强校、双高计划等,而上述评审中对体育没有量化要求,造成高职体育可有可无,边缘化。同样高职体育达不到《基本标准》要求对高职院校一样没有任何影响。表现在机构设置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体育部,只是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上不上体育课,上多少体育课、班额多少。上课形式:自然班、选项课、俱乐部。授课内容:是否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是否能达到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等,各高职院校自定。重视体育的高职院校按《基本标准》开展体育工作,不重视的按领导意愿开展体育工作,或不开展。其他方面在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师生比、场地器材、体育专项维持费等各高职院校标准参差不齐,主要看领导重不重视。如果各高校都能向清华大学“强制”游泳,浙江大学“强制”跑步一样,清华大学的游泳和浙江大学跑步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何愁大学生体质不提高!何愁高职体育边缘化。所以学校重不重视体育才是解决高职体育困境的关键。

2 对策

2.1 把体育纳入高职评估、骨干院校、示范院校、创新强校、双高计划等项目评审指标中去

《中小学评估》和《本科评估》都有量化体育评估内容,《高职评估》虽然也有体育内容,但没有量化指标,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甚至高职骨干院校、示范院校、高职一流院校建设都存在相关问题,尤其是体育课时、人均场地面积、师生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情况、体育维持费、体育部独立等高职体育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硬性要求,高职体育困境很难解决。本科院校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是因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了《本科评估》,是评估要求达到的指标之一。《高职评估》对体育没有量化要求等于没有要求。这就造成即使高职体育再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连续三年下降,即使连续多年下降在《高职评估》、高职骨干院校、示范院校、双高计划院校建设都找不到相关处罚措施,高职体育是在全国中、小学体育和本科高校体育中最差的短板,关键是没有纳入评估。所以,应把高职体育纳入教学评估、骨干院校、示范院校、双高计划等项目评审中去,是解决高职体育困境的根本。

2.2 高职院校要成立独立的体育部门

早在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2014年的《基本标准》中再次要求“高等学校应设置体育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教师和工作人员,并赋予其统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本科院校体育部独立相当普遍,高职院校体育部独立存在困难,只设立体育教研室现象普遍存在,没有配备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没有归分管校领导直接负责制,没有统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没有经济独立权、没有话语权,所以高职院校要旗帜鲜明呼吁成立体育部并要对立。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点提到印发《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但时至今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还未发布。希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扶植高职体育的政策措施,才有望补齐短板,高职体育才不至于边缘化。

2.3 高职院校体育专任教师要有明确的师生比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专任教师没有师生比要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专任教师与在校学生的比例在1:1000甚至1:1500。应参照高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的规定,建议制定高职院校体育专任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350至1:300的相关政策内容。

2.4 高职院校应建立体育经费保障机制

高職院校应建立健全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教学经费中将体育维持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予以保障,建议体育维持经费不得少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或均生不低于50元,并做到与公用经费同步增长。体育维持经费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开展群体活动、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低值易耗体育器材的添置等学校经常性体育基础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应设立体育专项经费,对体育科研、教师队伍建设、体育交流、运动队建设和体育设施、器材配置等予以保障。

2.5 各省教育厅应加强对本省(包括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监管

浙江省高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全省排名并向社会公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省市到地方,高校体育得到了空前重视,高职体育也受到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发展。各省教育厅应向浙江省一样,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排名,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高职院校要向本科院校一样实行一票否决,并约谈校长。

2.6 对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专项评估

在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相对完善,2017年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其次是本科院校,本科院校的《本科评估》虽然对体育也有要求,但没有像中小学一样有体育专项评估。最薄弱的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虽然有《高职评估》,但对体育没有量化要求,也没有体育专项评估办法,使得高职体育缺少顶层设计和监督管理,高职体育是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最薄弱的群体,处于“无法可依”状态。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学校体育专项检查,建立约谈有关主管负责人的机制。教育部应尽快出台针对高职院校体育的专项评估政策,促进高职体育健康发展,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工作水平。希望能够通过体育专项评估逐步解决高职院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体育专项评估应对高职体育的难点问题有明确规定,使基层体育工作“有法可依”,内容应涉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立独立的体育部门、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师生比、场地器材配备不足、高温补贴,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比赛等纳入教学工作量等难点问题。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应对高职院校定期开展体育专项评估。对未达标的学校要提出整改意见,对屡教不改的学校约谈负责人必要时做出行政处分。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编号:2020WTSCX26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体育工作委员会2020—2021年度职业院校体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TY026。

(作者单位: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中山纪念中学;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4.中山市实验中学;5.中山市火炬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

中小学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现状跟踪调查,笔者发现一些学校体育教育活动还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活动中存在师资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及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多开展大众化、趣味性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各中小学校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体育活动等对策,为推动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教育 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防城港市5所农村中小学1000名学生及25名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防城港市5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率98%,有效率95 %。教师发放25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体育教育活动现状做了综述与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2.调查与研究

2.1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

从表1可知,有专职体育教师的被调查学校中,农村小学有4人,占80%是中专学历,只有1人占20%有大专学历,农村初中教师学历比小学略高一些。调查显示,在农村初中有2人占15.3%是中专学历,有10人占76.9%的人有大专学历,只有1人占7.8%有本科学历,没有硕士研究生,因此造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学历层次较低,体育专业知识较欠缺,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2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及场地、设施现状

根据调查可知 ,农村中小学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极其有限,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有正规田径场,有4所学校有简易运动场地,而有1所学校没有运动场地。有的学校只是一些简单的运动场地。且各校场地规模设施参差不齐。体育设施匮乏,主要体现在主管教育部门重视不够、经费不足,无法购置满足学生运动的体育器材。虽然是进行体育中考,但还是不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体育课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3 其他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2.3.1 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据调查显示,防城港市被调查农村小学没有开展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只开展课间操,初中学校比小学略好些,但仍不理想。从表2可以看出,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每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为30min的比例为43.1%,而能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比例仅为13.6%。可见,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校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离教育部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有:首先是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愿望,学生的意识不够强,主动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其次,是受办学条件的限制,体育设施欠缺,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2.3.2农村中小学开展体育竞赛情况

据调查可知,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每年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基本上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规模小,参与人数少,比赛氛围不浓厚。从表4可看出,被调查的5所学校每年组织体育竞赛不是很乐观,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参加体育兴趣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4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开展情况

2.4.1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情况

据表4调查显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除了田径类占的比例最大为56.5%,其次,是球类占32.3%之外,偶尔也开展一些体操类和民族体育项目,但占的比例不大,分别为7.2%和4%。校本自主开发及一些其他的体育项目,根本都没有开展。这说明了目前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类和球类为主。新课程标准规定田径是必修内容之一,但因田径运动项目枯燥乏味,内容繁杂,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学生排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4.2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情况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可发现,防城港市农村中小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容乐观,大部分都是“放羊式”的教学。认真组织并指导,每节课都安排内容的只占了23.6%,没有认真组织,经常让学生自己玩自己喜欢的活动占22.2%,偶尔让学生自由活动的占54.2%。通过教师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学历层次不高,体育专业知识较欠缺。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各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应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重视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当前的情况看,既要注重体育理论学习,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组织体育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学习,提供与外界交流和学习借鉴的机会,使他们的教学思路更加开阔,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2 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村教育经费匮乏,在场地小、器材紧缺的情况下,各学校、班级要因地制宜开展一些便于开展的体育活动,比如:抛绣球、跳绳等,或者提倡体育教师根据本地域自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器材,以适应学校体育锻炼的需要。

3.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素质教育。要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创新力度,在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要丰富多彩,组织上要灵活多样化,多举行趣味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个人自信心,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程五星.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EB/OL].

[3]李华生.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目标预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

上一篇:国际贸易大学论文下一篇:体育与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