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3-07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导学生如何合理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对于构建小学生科学的数学理念以及数学思维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将数学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 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是在前人多次的应用、总结、归纳的前提之下对数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将数学思想巧妙、合理、灵活的运用到数学教育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将数学思想与教学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分析

1.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是一般性的结论,它指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数学问题,建立直观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多种的数学思想,如何将这些数学思想转化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

2.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类别。依据小学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中内容的不同,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可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概括分类为以下三种:(1)逻辑型数学思想,(2)策略型数学思想,(3)操作型数学思想。具体来说,逻辑型数学思想方法适用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数学知识的运用;策略型数学思想方法适用于抽象性概念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知识的使用;操作型数学思想方法则适合于类似于配方、还原等需实际运用的数学知识的使用。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解答过程中,往往并不是一种数学方法的独立使用,需要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从而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学设计从数学思想方法出发。要想更好的将数学思想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熟悉在进行哪一项教学内容时应运用哪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将学生,适时地运用,有目的性的引导小学生,巧妙地让学生习惯性的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了解数学思想的实际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应知识对数学概念、定义枯燥的解释,而是应运用数学思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多的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用这一种数学方法进行此一知识的解释,分析采用此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因以及运用此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让学生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譬如在学习“容积单位”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若只是枯燥的向学生灌输1升等于1000毫升这样的概念,学生往往不能形成准确的概念,到底1升是多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身边的工具形象的向学生表达概念,例如1个热水瓶大约2升,1杯水大约250毫升等等,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具体的实物概念,就能够清晰的了解1升是多少,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

2.从生活中创设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数学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思想的运用,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而且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增强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设计数学题目的时候,可以将题目背景设计为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情景:买文具,买衣服,买菜等,比如“妈妈打算买一台冰箱,甲商店定价850元,乙商场定价875元,正逢元宵节促销,甲商店以打八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满100元送25元购物券。你认为妈妈在哪个商场购物合算?”这类题目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疑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将“生活实境”转化为“数学理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极大的提高小学生自我探索、研究的兴趣。

3.加强课后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数学思想熟练、灵活的运用到解答数学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巩固、总结。课堂的时间毕竟短暂,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的学习之外,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以及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将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细致的讲解之后,汇编与之相类似的题目供学生课后练习,并及时的检查,对于其中出错的地方进行细心的解错、答疑。通过反复的练习、巩固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不仅仅是数学公式、模板的简单套用,而是在充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真正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认识,并将其合理、灵活运用的解答数学知识。

总之,将数学思想渗入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入、细致、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做到将数学思想方法与理论知识巧妙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带领学生反复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课后训练;从实际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找数学模型,生动直观的向学生讲解数学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思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朱锦云.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为例[J].知识窗:教师版,2013,(08).

[2]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5):35~37.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渗透数学文化,进而让学生掌握和明确数学文化.本文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析了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策略

一、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渗透的情况

(一)新课改促进了数学文化渗透

新课改是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一部分,数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和归纳总结而产生的数学品质和思考[1].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更好地体现数学内在含义.新课标对数学文化的价值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历史、趣味内容、数学家故事等对数学文化含义进行体现.也就是具体的数学教学时,展现数学文化,拓展思维,提高学生整体能力.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情况

21世纪,很多国家都以数学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制订课程标准.我国对其很关注,可因数学文化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比较烦琐,数学教师也无法准确把握,只有比较浅显的了解,不能有效把握具体教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课堂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数学文化.所以,教学时,数学教师关注数学基础知识讲授,不重视数学文化内涵,导致数学教学欠缺文化教学内容.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对其有效渗透具有促进数学教学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文化韵味,可以体现数学文化内涵,这是现代数学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方法和策略

(一)根据数学史了解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其中,数学历史是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渗透的媒介.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进行数学文化渗透,对学生合理指导,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含义.数学教学结合数学史实施教学有很多实际例子,如,教学“分数的产生”知识时,教师探寻古代数学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人测量石块的图形,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古人用结绳方式进行长度测量,石块的长度通过绳子结数计算,不够一结时,不是整数,就用分数表示[2].再例如,学习“角的度量”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当作研究者,研究度量的产生,选择相应的度量工具,接着对度量标准实施统一,再进行度量工具创造.这样,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文化具有的含义和魅力.

(二)强化思维锻炼,体会文化含义

数学史有关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媒介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数学史属于数学文化,但是数学文化不全都是数学史.发生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和解决,这种思考方式包含正确思想,蕴含高尚品格,这些都属于数学文化.所以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数学思维锻炼.例如,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思想是重要思维方式,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能够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和学习中更好地体现出来,同时,也是数学文化的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知识点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比如,习题“1+2+3+…+9”的计算,可以和梯形相结合,研究相应的计算方式,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用长方形纸进行绘画和涂抹,研究相应计算方法……每个教学环节实施相关思维渗透,使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和文化性.

(三)以数学情感显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在研究数学知识时形成的人格品质、思想情感等都是很好的数学文化形式.例如,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你知道吗”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引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对生活的益处,明确数学知识奥妙,了解数学大师所做的数学研究贡献,进而调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创新等,这些更好地体现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有耐心,要对相关知识精心设计并进行实际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魅力.教师要组织学生亲自操作和训练,明确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有效把握数學知识和技能,以数学情感和品格作为教学重点,进而显示数学文化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是在一些特定课节进行,还要重视在数学模式和风格当中进行有效体现.数学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修养,深入分析和研究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学习和掌握其含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增加数学课堂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6.

[2]张峰,靳燕鹏.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以负数的认识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7(5):138-142.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2、智能技术赋能因材施教:技术框架、行业特点及趋势

3、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分析

4、我国智能教育装备发展现状及重点研发方向分析

5、我国不同区域中小学在线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

6、基于STEAM的数学创新思维课程设计研究

7、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之我见

8、支教背景下浅谈中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衔接

9、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探略

10、微课对小学数学教学促进作用探讨

11、我国数学教师教学问题意识研究综述与思考

12、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

13、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

14、关于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5、差异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探讨

16、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17、高专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19、基于“互联网+”的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20、愉快教育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听障生多元化数学能力的教学研究

22、连接主义视角下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设计

23、用微课题研究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24、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25、青年教师素养发展的主渠道:实践+反思+学习+研究

2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7、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8、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探讨

29、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0、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

31、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32、基于学习适应性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衔接解决方案

33、核心素养导向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思维衔接探究

34、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之我见

35、支撑平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桥梁

36、中小学数学计算题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

37、STEAM教学发展与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路径和策略研究

38、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概念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研究

39、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40、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

41、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42、本刊2009年总目次(上旬刊)

43、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44、东莞市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45、凸显学生主体位置,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46、探析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47、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衔接分析

48、在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措施

49、如何梳理与提炼教育教学成果?①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的认识, 这与数学方法的联系十分密切。数学方法是指人们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数学思想是广义的, 而数学方法是从狭义给出的概念。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反之, 数学思想通过数学方法得到更好地实现。掌握数学思想, 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适宜的解决方向, 数学方法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因为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较为基础, 小学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互交融彼此促进。所以在教育者在思考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看做统一的概念, 即学校学数学思想方法。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远景目标来看, 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极为广泛, 教育者既要注重数学教材知识的传授, 也要讲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放在核心位置。在现代日常生活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授往往会受到教育者的忽略, 这些思想却能够在受教育者的脑海中长久的存在, 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思想方法比数学基础知识更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起到更加实际的作用。从近处角度来说, 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数学思维结构。

三、几种常见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多样性, 例如分类讨论方法、化归思想、概率统计等。在教学中, 教育者必须要理解数学思想内涵, 认识数学知识的实质, 挖掘数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1、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 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化归思想能够将一个数学问题归纳为另外一个较为容易解决的程序性问题, 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化归思想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促进新知识的吸收,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构想, 让学生明确, 问题是什么, 如何简化等[1]。

例如,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一节中, 是在前一节课学习分数乘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 主要使学生掌握如果一个除数是分数, 则需要用被除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让学生建立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能够根据整数除法进一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意义。学生学会利用迁移方法探究新知, 学会化归思想。

2、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就是指利用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 将抽象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数与形关系的认识, 显示出形和数相互关联、彼此依托的统一关系。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时, 学会利用不同的图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图和数之间是相互对应的, 让数据更加清晰、明了[2]。

3、分类讨论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 涉及到很多基础概念, 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规则进行划分, 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并能够找到这些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加以区分, 对它们进行分类, 这就是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教会小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概念, 会从中找到彼此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例如, 图形的分类一节课中, 让学生发散思维, 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 并能够合理的解释自己的分类方式, 带给学生很好的分类数学思想。

4、归纳思想方法

归纳思想, 即找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归纳的概念是指由特殊事物推出一般事物的结论的思想方法。归纳思想方法以观察、实践为基础, 可以分为不同的归纳类型。根据归纳的完全程度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又可以将不完全归纳根据不同的归纳关系分为列举归纳法和因果归纳法。探索小学数学归纳数学思想方法时,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在知识的总结阶段, 要借助具体事物进行抽象和具体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必须符合实际, 并且具有可信度。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换算一节课中, 要学生观察时钟, 判断时分秒的规律, 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 一分钟等于六十秒, 这里渗透的就是归纳思想。

四、小结

总之, 在小学阶段, 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有助于创造高效率的课堂学习过程,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塑造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为我国未来事业的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进行适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结合数学知识, 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能坚持下去, 巩固知识, 能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数学知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 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主要是为初中、高中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小学数学的学习为以后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和基础数学概念。小学阶段, 主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简单运算、简单应用等一些基础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者必须在教学中明确数学思想, 认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方法和思考方式, 才能让学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中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教学理念的衔接:从感性走向理性

曾经听一位中学数学老师发自内心地说:“教学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不应该是‘急风暴雨’式的。”所以我想,一切教学行为的源头都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相互融通了,教学行为才能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衔接。中小学数学教学要统一理念,数学教育要符合学生特点。数学课堂要提高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合理,课堂目标应该高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所得;而课堂设计中多媒体图片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并且课堂活动要提高有效性,每一个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二、学习兴趣的衔接:从当前的状态走向可持续发展

小学生的特点是:在数学上有能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能集中,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所以数学成绩不好。因此,如果小学数学老师能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数学,那么这些学生就是在进步。同样我认为初中的老师也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促学生发展的首要位置。而不能让学生用小学的学习方法一下子过渡到中学的学习思路。例如,我无论教什么样的班级,我都会让每一位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同等的待遇。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因为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爱,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

三.知识点的衔接,从局限走向拓展和延伸

小学数学教师上课应给学生留下知识生长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留下空间。例如有的学生问“镜子里的我左右的方向为什么和我的方向是相反的呢?”我们的老师就不能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一句话遏制学生的求知欲、探究精神,遏制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应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给孩子面对陌生领域寻求答案的方法;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到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数学的课堂,“数学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应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然后加以引导。总之,我们要贯彻课程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让学生满怀求知与探索的欲望迈进中学阶段的学习。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从相对孤立走向有效性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进入中学的初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在:明显感觉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比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已有的小学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在初中学数学其实也并不可怕,数学是很有用的,每个人都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掌握学习方法。3.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文化底蕴,还要真正做到以情优教,凭着自身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爱,从而转化成学生喜欢数学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小进入中学后逐渐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

五、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从有始无终走向早、全、恒

“早”是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育要早重视、早加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时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和知识点等诸多方面和因素在今后的发展,而中学数学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好中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让学生们能平稳而顺利地进行过度。

“全”是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恒”是指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育要常抓不懈。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三年级数学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