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

2024-03-20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在实践当中持续推进,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德育工作需求的复杂性来进行适当的创新。在路径选择方面,要紧密贴合中小学思想道德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起到预防和引领的作用,让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借助新的理念和工具手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创新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57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复杂多元,无论是家庭教育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使得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容易出现矛盾困扰的情况。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复杂的德育环境的形势压力,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质量,并且改善以往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路径的探索,对原有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要进一步修正。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如何进行适当的创新。

一、创新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环境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信息的冲击,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更容易受到干扰。在这样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德育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进行环境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营造学校德育教育的宏观环境当中要设置相应的主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要根据以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改善相关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德育管理的模式方面要进行升级,这也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能够对当下德育工作的形式进行准确的研判,这是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前提。从德育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当中遇到问题和阻碍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和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德育管理环境创新探索中,需要从不同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合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需要做好必要的宣传,统一全体师生的思想,自觉树立德育意识,将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的领导,要主抓立德树人相关的教育宣传主题活动;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要把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当中。

其次,要在校园整个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出浓郁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用文化孕育高尚的师德风尚,用文化孕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风貌。特别是要结合校园原有的绿化和环境设置,进一步增设或重新装饰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展示牌以及更加丰富的宣传展示活动展位。在校园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当中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理念和做法,特别是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要在这个方面挖掘更多的资源,整合更多的线索和渠道。要通过校园的整体环境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新意,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正确性和导向性。

因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在环境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要契合时代的特色,不仅要追求形式新,更要抓住核心本质,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结合时代特色,创新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新的时代特色给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或挑战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以及如何才能保障效果等问题。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行动。传统德育管理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导致学生在价值观、诚信、团结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要想矫正过往的缺点,自然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当中,一些新的理念正在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理念,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工作才能被逐渐提上日程。新的方法可以从原有的已经开展的活动当中进行修正。一般来说,传统的道德教育会通过主题班会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安排等活动来进行,而近几年来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当中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渠道创新,以实现资源方面的整合,发挥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方法创新当中,要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思考有实践,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更多地考虑到模式方面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寻找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并且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专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集中性的问题,从身边的案例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达到协调统一,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是在师生这样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来进一步实现的。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模式创新当中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結合新的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当中,新的技术手段的加入可以给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更多选择的可能。我们特别提倡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他们就能够产生一些更加直观的感受,也能产生更多富有理性的认识,而这些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的选择以及行动的倾向。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便捷地组织一些德育活动,而学生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工具和手段进行充分的交流。所以,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学校的管理者可以主抓相关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多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的机会。

例如,成立校园社团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公益宣传活动,以及开展主题征文、校园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展览、主题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之下,展现出更多新的风貌。

当然,活动的开展形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验收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道德教育活动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并且要与学校的办学风格紧密结合,要形成一个亮点。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更加具有整合性的道德教育的平台。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活动的同时,也要留心搜集及保存相关的素材,并且通过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方式及时发布活动的情况,做好及时的记录,进一步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倡导作用。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就要通过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观察他们具体的行为表现,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综合的渠道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信息。

四、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创新模式建设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大环境,离不开学校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些环境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要注意他们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要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创新工作体系或模式,要有效地发挥各个方面资源力量的整合作用,在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启发下,使活动设计的各个方面形成一定的合力。

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影响,在不同的年龄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我们主要采用榜样熏陶的方式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这也要求在社区活动组织开展以及家庭生活的环境等方面要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创新是从一些具体的细节入手的,能够把握细节,纠正细节上的一些偏差,就可能产生重要的连带效果。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到,创新是因为具体的需要而创新,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真正把握具体的要素,能够从细节处着手在效果上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从而让中小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要有敏锐的觉察,及时干预他们思想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想发挥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合力,还需要学校牵头进行工作模式的建构和创新。有些家长可能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少,所以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高家长的觉悟,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技巧,这些都是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具体的细节内容。

总之,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工作的反思和调整,将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推进下去。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挑战越来越大,从学校的角度,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要在整合的思维框架下进行工作的创新,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參考文献:

[1]韩春红,沈晔.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设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2).

[2]徐玲智.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9).

[3]彭传英,代存杰.浅谈新时期德育教学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学德育课程;核心素养;价值导向

教育部新近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社会发展对合格公民培养的要求,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作为指导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指南》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导向。以《指南》为价值导向,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探讨新时期中学德育课程的使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主要特点

《指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和要求、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意见,阐明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总结了已有的优秀经验,总体上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德育的根本理论问题,以及如何“立德”和如何“树人”的德育实践操作问题,极具指导性和针对性。综观《指南》内容,与以往不同时期颁布的关于学校德育工作各种文件相对照,《指南》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整体构架的育人格局

《指南》开篇就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德育工作体系指的是从方向确定到常态运行的德育工作内在运作机制,解决的是学校德育如何开展的操作性问题;德育工作格局是指德育在学校教育时空中的定位与架构,解决的是学校德育的人力、时间、空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德育工作格局意味着,在人力资源上,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凡与学生成长直接相关的人都是德育主体;在时间上,德育要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在空间上,德育要弥漫于学校以及家庭、社区的各个场合。这样的德育就是整体开放的育人格局,而不再是“专门的人在专门的时空做专门的德育”那种孤立封闭的育人格局。

(二)符合规律的目标设置

在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置上,《指南》提出了层次分明的学段目标。在各个学段始终贯穿爱党爱国爱人民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的前提下,小学低年级以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以初步的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教育为重点,初中学段以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为重点,高中学段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大致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体现了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反映了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又认可不同层次价值观念存在的务实态度。

(三)重点明晰的内容安排

我国在德育内涵、外延的界定上采用的是“大德育”概念,这是基于我国的教育传统和国情社情的恰当选择,但是“大德育”概念也会带来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容易造成“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的泛化现象。所以,对德育内容的梳理、重点的明晰是较难把握的问题。《指南》删繁就简,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德育重点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德育内容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专题教育中统筹安排,从而改变了以往包罗万象、不分主次、平铺罗列的德育内容呈现方式。

(四)传统与现代的恰当融合

无论是德育目标设置,还是德育内容安排和途径设计,《指南》始终体现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明成果的开放包容气度。如,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重视规则意识、民主法治观念、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强调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良好品行的养成,另一方面关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正确对待“洋节”等现实问题。这就使《指南》既承载厚重的德育传统内涵,又充满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内容,体现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的宗旨。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中学德育课程使命

《指南》的颁发,无疑将对中学德育课程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广大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指南》精神,把握其价值导向,并落实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综合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要求来看,《指南》对中学德育课程所展示的价值导向和提出的德育使命集中體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方向的政治担当

《指南》将坚持正确方向作为首要原则,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中学德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 [1]1。无论什么学段的德育课程,政治性、思想性都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的手段运用而弱化政治性和思想性。

中学德育课程在政治方向上的担当,集中体现为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在当今中国,政治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核心内容。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最根本的就是要达成对这些核心内容的认同,只有如此才会拓展到对制度、政策、价值观等其他对象的认同。可以说,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是中学德育课程贯彻《指南》精神,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

(二) 培育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

《指南》强调德育工作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层次分明、螺旋式上升的学段德育目标,这是一种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的体现。科学精神是贯穿于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求真务实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待事物严肃认真、客观理性的态度。科学精神的培育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认识为基础,因此《指南》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育科学精神的德育目标落在了高中学段,这就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所有课程共同的责任而不只是德育课程的任务,但是,从为科学精神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角度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别是《哲学与文化》课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三)铸就自觉理性的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从理念逐渐落实到实践,说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着手构筑法治体系。完善的法治体系必须以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为廣大社会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指南》将法治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各个学段的德育目标,小学中高年级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初中学段“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高中学段“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法治意识除了“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4之外,还蕴含着处理事务讲规则、解决矛盾依法律、合理承担社会责任的理性自觉,因此,法治意识的培养除了以《道德与法治》《政治与法治》等显性课程为主要担当,还需要有其他德育课程模块的隐性涵育。

(四)唤起坚定自觉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南》明确的重要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重要的德育目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在当下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而文化自觉首先是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其他文化,然后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唤起和增强中实现的,中学德育课程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从而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三、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中学德育课程贯彻《指南》精神,必然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中学德育课程正在经历新一轮重大变革,如何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指南》所提出的目标任务的最终价值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意识等良好品质,这与中学德育课程所追求的核心素养具有共同性,因而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是契合的。但是,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到《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无论是专业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和落实《指南》精神,有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

(一)德育课程的功能定位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一直是定位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只是发挥渗透性作用,《指南》对此做出新的阐述,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这一变化的实质是为了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对于德育课程,从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成为主渠道“之一”,表面看来似乎是功能的弱化,但其实并没有削弱。这是因为:第一,德育课程的任务没有减轻,并且更进一步明确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第二,德育课程要担负一定的统筹协同责任,德育内容要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要有意识地设计而不能是随意而为,这就需要各门课程的统筹协同,在这过程中,德育课程及其教师无疑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意味着德育课程从单一的德育课程教学功能向各课程德育统筹指导功能拓展。

(二)知识传递与品行养成

《指南》十分强调中小学德育“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要坚持常态开展,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为达成这一目标,对于德育课程来说,就要改变以往课程教学偏于知识传递和记诵应考的积弊,回归德育本义。这一点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已有所体现,如《道德与法治》课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安排了许多具体方法技能的学习指导,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成性的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习得方法、努力践行;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要“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知易行难,知行不一是教育的千古难题,我们不期望本次课改能解决这一难题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但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德育课程需要有知识传递,但不是主要目的,良好品行的养成才是价值目标。

(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界对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整合问题展开了讨论,出现了不少疑虑,这种情况也将会在新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施后在高中阶段延续。要消除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疑虑,将法治意识的培育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的德育课程始终,必须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有清晰的理论把握。

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进步,需要一系列的手段和力量来保障和调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和法律。法律是刚性规范,道德是柔性规范,二者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不同特点,表现为:法律是惩罚性的,道德是防范性的;法律的作用是外在的,道德的作用是内在的;法律的要求是基本的,道德的要求是崇高的。可见,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是互补的,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就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把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衔接的逻辑路线:法治教育是让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底线意识、规则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道德教育是要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养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成为具有良好品行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2016.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17-22.

[3]韩震.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兼论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1-10-16.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62

一、课题研究历程

1.课程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德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能够让中小学的德育教学更加适合于当今的中小学课堂,需要中小学德育教师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寻求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使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易学易懂。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课程研究的初始阶段

在课程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发现在当前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出现了课程内容过于政治化、复杂化的现象,这会使中小学生对于课程内容难以接受,从而导致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使中小学德育质量不高。

3.课程研究的中期阶段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意识到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通常会采用强制的方式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迫使学生回到德育课程的学习中,然而,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在德育课堂中获得感较低等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当前中小学德育教学需要一场直击要害、追根溯源的变革,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上能够真正加深感受。为了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学质量,完成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做法,让学生在德育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乐趣。

4.课程研究的后期阶段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校相关人员开展了相关策略的研究与探讨。为了深入探究如何通过中小学课外活动增加德育的实效性,研究人员分别针对中小学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德育活动,并对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外德育活动后,在德育学习方面的表现加以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论:广泛参与课外活动对学生提高德育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参与度、听课效率、学习成绩等有着显著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当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真正实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优良品德的教学目标。

二、课题研究成果

1.为有效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校相关人员对于当前中小学德育展开了细致分析,研究发现,在当前德育中存在着教师过度干涉学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了解,一味要求学生提高课程成绩,这就导致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成对于学生的束缚,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中小学的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身言行的不足,以及使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礼仪品德、文明风尚有所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自身对于德育课程的反省与思考,绝不是教师通过对于课程内容的讲解和相应的作业布置就能替代的。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将课外活动与德育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打破传统德育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也为了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好地体会到德育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也将为今后有效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小学德育教学的要求,同时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德育基础,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栋梁之才,打好基础。

2.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德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更具现实意义的思想道德标准,更加熟练地掌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优良美德、道德品行。然而,现实的生活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只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德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本课题研究的深层含义在于,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更多地与他人接触,更加深入地体会德育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今后的生活规划好方向。

然而,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目标更加偏向于成人化,中小学生对未来生活也缺乏深度思考。因此,本课题的开展将有助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德育教学指明方向,使教学目标更加切合实际。

三、关于通过课外活动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建议

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中小学生发展的错误价值观,这无疑增加了中小学德育的难度。因此,要想让中小学的德育教学能顺应时代变化,真正提高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感悟,就要合理运用课外活动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对此课题的相关研究,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有一大批德育教师进入教学岗位,虽然新教师一般都来自专业的高师院校,课程讲述的基本能力毋容置疑,但年轻的德育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外活动与德育培养的关系,仍然是校方与教师应当共同关注的重点。

其次,班级人数过多,会使得教师难以对开展课外活动时的秩序有保证,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授课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由于部分學生未能及时把德育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对德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会导致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的出现为德育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将德育讲解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具备更加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节省讲述时间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印象,这也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尤其是遇到重要的德育知识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德育知识进行更好地呈现,使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德育知识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养成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关于通过课外活动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反思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当前中小学德育教学的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教师层面分析,部分经验不足的新老师对课外活动与德育培养相融合的新模式理解不透彻,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只是把课外活动视为学生的休闲娱乐。从学生层面分析,学生可能受到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暂时无法从课堂上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因此,一些学生未能适应该模式,在短期内就不能在课外活动中对德育的认识与体会清晰地表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学德育教师更应当充分承担起责任,将通过课外活动增加中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笔者根据研究,得出的相关建议如下:

首先,增加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课程,打牢理论知识,安排大量时间进行课堂实训,可以利用微格教室进行实验模拟教学。

其次,加强教学流程管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德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小学德育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教学流程的管理,保证学生能够有秩序地开展课外活动。

五、小结

在中小学德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阻力。例如,课程安排的重新设计、课程进度的再次把握,最重要的是在改革过程中给中小学德育教师带来的压力。然而,针对中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针对中小学德育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只有尽快尽早地开展深入讨论与反思,才能够使中小学德育教学在今后更加长远地发展下去。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中小学德育加以改革,才能够使中小学德育焕发新的活力,也能够使中小学生接受到更加系统、更能够触及心灵的德育。

中小学的德育教学,是中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系统化、完整化、专业化的德育的主要途径,学生能否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上,真正在思想状态、品德修养有所改善,就取决于中小学德育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能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及时弥补和完善。因此,只要中小学德育教师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就一定能为学生良好思想品格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提供帮助。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中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021)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建议把家校社共育情况纳入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的完善提供切实保障。同时,强化问责环节,完善问责机制,把协同育人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结果考核、问责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果。

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在德育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统一协调地开展德育工作,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虽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时空上有所不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三者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多次颁发相关文件。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对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明确要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协同育人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本文以“家校共育”和“家校协同”为主题,对2013—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收录的期刊文献进行跨库检索,对每篇文献进行逐篇查阅,从中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章,获得有效样本188篇。每一篇文章代表一所学校,分析的单位为篇(所)。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的统计分析。从外部信息和内部内容两个方面对样本进行分析。本研究根据年度(2013—2017各年度)、区域(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性质(公办、民办)、城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等外部信息对学校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指南》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对协同育人的实施要求,从家校合作机制、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三个方面制定了分析的内容框架,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

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学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比较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也开始建立,家校沟通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家长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逐渐增强。

(一)学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188篇文献中,2013年的文献数量是22篇(占11.7%),2014年是24篇(占12.8%),2015年是26篇(占13.8%),2016年是56篇(占29.8%),2017年是60篇(占31.9%)。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献数量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一个成倍的增长。2017年《指南》的出台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遵循,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导、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指南》明确提出了“坚持协同配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协同育人”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之一。2016年以来这方面文献数量的显著增加反映出学校对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二)家校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是否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合作机制是家校合作机制是否建立的评价指标。调查显示,总体上56.4%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协会等组织,在已经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中,有92.5%的家长委员会都已经开展了工作。很多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和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分为活动、学习、宣传、后勤等多个小组,各司其职,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有的学校制定了《家访制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家庭、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同时学校对教师家访的仪表举止、言谈行为都提出了建议。

在家校合作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家校合作逐渐向深、广发展。有的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全面而深入地参与学校工作;有的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课堂给学生开展讲座、评课、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有的学校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主题夏令营、修学活动等;有的学校甚至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策划校车承包招标方案等工作。

(三)家校沟通形式多样

长期以来,家长会一直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形式,传统家长会的一般流程是:先由校长(或年级组长)讲话,然后是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讲话,主要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最后任课老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家校交流模式曾经被广泛运用,但是这样的家长会模式多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家长对孩子及其班集体的其他状况所知甚少,家校沟通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了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调查显示,总体上,学校最常用的家校沟通形式为“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78.7%),往后依次为各种活动(66%)、家长会(64.9%)、家长开放日(61.7%)、家长志愿者(38.3%)。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学段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在家校沟通的形式方面存在差异:(1)区域差异方面,中南地区把各种活动(93.3%)作为最主要的沟通形式,东北地区采用家长会(72.7%)、家长开放日(81.8%)比例最高,西南(50%)、华北(50%)和中南(46.7%)家长志愿者比例较高。(2)学段差异方面,小学(81%)和初中(80.8%)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形式为“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高中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形式为家长开放日(70%)和家長会(70%)。(3)学校性质差异方面,公办学校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80%),民办学校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家长开放日(75%)和各种活动(75%)。(4)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学校(76.6%)和农村学校(75%)采取最多的形式都是“家校沟通本、班级日志、微信、QQ等”。

(四)家长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逐渐增强

调查发现,总体上,有36.2%的学校对家长教育的培训内容进行了规划,24.5%的学校有固定的培训时间,家长培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讲座、沙龙、团辅等形式”(51.1%),其次为网络平台培训(22.3%),最后是家长自助式培训(20.2%)。华北、中南等区域近半数学校能对家长培训时间和内容进行规划,有的学校根据新生入学、学生毕业以及一些比较普遍的典型问题开展讲座,有的学校研发了家长学校校本培训教材,有的学校开设了家长网络学校,内容丰富、方便快捷,有的学校家长们利用假期将本班家长分成几个小组,自己定时间,自己找地方,组织在一起开展家长教育交流活动。这些都凸显了学校对家长教育的重视。学校普遍感觉到,经过家校协同共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获得发展,家长获得幸福体验,学校获得快速发展基础,缓和了“减负与提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矛盾,实现了学校与家庭、家长与孩子的和谐发展。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虽然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在家校社合作的整体性、计划性、均衡性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校合作的不对等性

分析发现,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多,学校对家长需要的关注和指导略显不足。家长参与学校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实质上多是一种单向参与:家长被动听从学校安排、被动地参加。家长从事的也多是一些事务性的劳动,人际交往仅仅停留在合作伙伴的层面上,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表面上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分配的工作,但是有的家长心里却对学校的做法和观点保持抵触和反感的态度,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动的双向交流,长此以往难免会产生信任危机,学校的威信会降低。良性的家校互动,家校双方都应发挥主体地位。但是现实教育中,由于双方互动机制的不完善,學校实际上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发号令、提要求多;而家长只能参与、承办和协办,和形式多样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相比,学校对家长的指导显得很不足。

(二)家长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小学学段家长培训计划性不足

对家长的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有教材、有评估的系统推进的过程。研究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较多,但是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以讲座和沙龙等形式为主。学段相比,小学的家长培训计划性有待加强。虽然搜索到的小学的文章数量最多(61.7%),但是小学开展家长培训的情况却不如初中和高中。初中有46.2%的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高中的这一比例是40%,而小学仅有31%的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说明小学协同育人活动虽然开展得比较热烈,但是组织性、计划性有待提高。

(三)欠发达地区学校、农村学校、民办学校的家校合作问题突出

调查发现,在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合作机制建立情况方面,中南(66.7%)地区建立的比例最高,西北(33.3%)比例最低。城市学校建立的比例(64.1%)高于农村学校(40%)。在培训的规划方面,中南地区有固定培训时间的比例最高(40%),西南地区却都没有固定培训时间。华北地区对培训内容规划的学校比例最高(42.9%),西南地区比例最低(16.7%)。37.8%的公办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民办学校对此却没有规划。26.6%的城市学校有固定培训时间,农村学校的比例是20%。39.1%的城市学校对培训内容有规划,农村学校的比例是30%。由于种种原因,欠发达地区学校、农村学校和民办学校无论是在家校合作机制建立,还是在活动开展以及家长培训的计划性和开展情况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这类学校的家校协同育人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

(四)社会教育凸显不足

本文在撰写之初,意在从家校社协同角度来探讨相关问题。但是在中国知网经过搜索发现,2013—2017年,以家校社为主题只搜索到34篇文章,经过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仅5篇,故无法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家校社协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文献的匮乏间接反映出了这方面教育实践的缺失和不足。

三、可行的教育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政策层面

家校社协同共育,政府应成为教育的主体,发挥主导性。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法推进教育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但是我国在立法方面的进程明显滞后,比如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对家庭教育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有严格、明确、具体的行政要求和强制性的制约措施,更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致使家庭和社会教育实际上处于管理无序状态。由于缺少和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也难以落到实处。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法治化”进程。教育法治化即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

(二)实践层面

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前,一是要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量教育实践说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与社会教育密切结合,它是脆弱无力的,甚至会出现彼此抵消的现象,即所谓社会上流传的“5+2=0”现象。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共育显得尤为必要。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学校要改变观念,不能将家校合作停留在家长对学校支持、参与的单向交流模式之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三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引导。调查发现,上述几种类型的学校在协同育人的很多方面都处于最落后的状态,因此如何加强对这类地区的学校的协同育人工作的指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三)督导评估层面

教育督导是国家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对于构建有效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育机制来说,教育督导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各地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这部分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有的地方尽管有了相应督导评估指标,督导的监督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及时有效地改善。建议把家校社共育情况纳入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的完善提供切实保障。同时,强化问责环节,完善问责机制,把协同育人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结果考核、问责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目标相同的前提下,子系统和谐同步顺向运作,就会产生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如果目标有异或目标相左,逆向运作,就会产生相克相斥的消极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共育意义重大。

【曹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 敏

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索

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不良风气,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方法。

一、从基础抓起,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充分利用《新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宣传周,上好“开学第一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要求、希望和目标。并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明确行为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年来,我校在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一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工整。二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打扫校园及家庭卫生,不乱扔垃圾,物品摆放整齐,讲究公共场所卫生,爱护公物。三是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上学带齐学习用品,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物品,走路靠右侧通行,上学、放学排队,读写姿势端正,执笔方法正确、规范。四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关心集体。

二、落实措施、加强训练

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基点。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从学生刚入学就应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这些习惯是逐渐培养起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具体教育工作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允许他们反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1、加强文明用语的训练。文明,是人们起码的道德习惯,更是人的一种崇高的思想修养。礼貌则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优秀品质,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方面,我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使用文明语言讲话,做到示范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坚持学习,不断进行训练,使他们在不同场合,能主动习惯使用文明语言。

2、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练习时更是不能全神贯注。对于这种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道理,使他们知道上课时要注意听讲,学了知识长大做有用的人才,然后反复要求他们认真听讲,逐渐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课运用直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和教具,利用这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注意听讲。

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必须要做到相互谦让,团结互助,才能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队会时间向同学们讲道理,学生自己谈体会,逐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卫生,做到勤洗头、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扔果皮等污物。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卫生实践活动,在班级里要认真当好值日生。

三、实施激励法进行引导

激励法教学,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对表现优异或学习有困难的两类学生进行的鼓励。 这种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两种。看似很简单的激励其实能起到很大的教育效果。在学生取得某种成绩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鼓励会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而为了继续得到这种自豪感学生会保持甚至做得更好来保持教师对自己的好评,这种赞美声就是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相信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小学生们充满了童真,任何物质奖励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与精神鼓励相比,这种物质奖励虽然实在,但是却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积极性。约束自己,依靠自己的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并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业让家长检阅订正,这既能让学生重视作业,按时订正,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监督、培养。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人格素养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我们作为教育者应比其他社会成员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途径很多,我们的实践只是“海中一滴”。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使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铁律”。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 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问答[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贺奕. 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

上一篇:中西哲学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营销论文